雾霾治理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雾霾现状与治理
雾霾现状与治理雾霾现状与治理一、引言近年来,雾霾问题成为世界范围内令人担忧的环境污染难题之一,尤其在中国各大城市,雾霾几乎成为“常态”,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雾霾的现状以及相关治理措施,探讨如何有效应对雾霾问题,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二、雾霾的成因与现状2.1 雾霾的成因雾霾是指由于空气中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污染物的聚集和积累而形成的一种混浊、浑浊的气象现象。
主要的成因包括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燃煤排放、沙尘暴等。
其中,燃煤排放是主要的污染来源之一,尤其是冬季供暖期间,燃煤污染的排放量明显增加。
2.2 雾霾的现状雾霾问题在中国各大城市十分普遍,特别是北方地区。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年中国74个重点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49.6%,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安全标准为80%。
据统计,北京等城市的细颗粒物浓度超标情况比较严重,对人体健康和日常生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三、雾霾治理的策略与措施3.1 多部门联合治理治理雾霾问题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合力参与。
相关环保、发展、城乡规划、交通等部门应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制定雾霾治理方案,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数据监测、信息共享和交互沟通,提升治理效果和反应速度。
3.2 绿色能源发展雾霾治理需要从能源结构调整入手,逐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发展绿色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燃煤和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3.3 汽车尾气治理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主要来源之一。
需要采取措施推广低排放车辆,改善燃油质量,提高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
此外,发展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等也可以有效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降低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4 加强工业排放控制工业排放是雾霾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府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我国雾霾治理问题研究对策
我国雾霾治理问题研究对策(说明:此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使用)摘要当前我国雾霾污染现象频发,具有波及面广、持续期长、区域污染等特点,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治理雾霾,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本文基于雾霾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雾霾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我国雾霾治理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雾霾;治理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我国雾霾污染波及范围越来越广,雾霾治理成为政府与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强调实现永续发展。
随着史上最严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规划》的出台,雾霾治理成为当前国内环境治理的重要领域。
但是,我国雾霾治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雾霾治理的实效。
因此,笔者基于对雾霾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治理雾霾的对策,以期提高国内雾霾治理的效率。
二、我国雾霾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一)雾霾治理法律体系不完善。
从雾霾污染出现以来,政府就开始致力于雾霾治理。
近年来法制建设固然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是关于治理雾霾的立法体系仍不健全。
首先,目前环境保护立法相对滞后。
虽然2012年出台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但环保立法进程滞后,使得环境方面的法律规范不完善。
其次,适应当前雾霾治理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
当前最佳的雾霾治理法并未出台,也导致了雾霾治理法律体系不健全。
最后,当前国内并没有出台预防雾霾的专门法律法规,在目前运行的法规中并没有明确规定治霾的机构,使得相关法律缺乏刚性特征。
因此,雾霾治理的相关立法是当务之重。
(二)治理主体单一。
自1978年以来,我国雾霾治理的主体是政府,缺乏广泛的主体参与,这样就造成了对雾霾的控制不力。
一直以来,政府在雾霾治理中起主导作用,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理应承担雾霾治理的主要责任。
政府主要通过制定管制政策,采取直接控制的模式对污染大气的行为进行监督,依法惩处污染空气质量的相关责任方,政府的干预力度浓厚,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积极治霾的效果,但雾霾治理问题是复杂的,政府并不能完全了解雾霾信息,这就使治霾行动出现误差,导致治理成本上升。
我国雾霾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
我国雾霾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一、本文概述近年来,我国面临着严重的雾霾污染问题,不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雾霾治理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雾霾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途径。
通过深入分析雾霾污染的成因、治理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我们将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我国雾霾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章将首先概述雾霾治理的重要性,然后详细阐述存在的问题,包括污染源头控制不力、法律法规不完善、公众环保意识薄弱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引导和公众参与等途径,有效解决雾霾治理问题,推动我国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二、我国雾霾治理的现状近年来,我国雾霾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府已经加大了对雾霾治理的投入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推广清洁能源、实施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雾霾问题,但并未完全解决。
在雾霾治理方面,我国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大气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一些企业和个人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违法排放现象时有发生。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清洁能源的推广和应用还面临一定的困难。
城市规划不合理、机动车数量增长过快等因素也加剧了雾霾问题的严重性。
针对这些现状,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雾霾治理工作,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环保意识。
还需要加大清洁能源的推广力度,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煤炭等污染物的排放。
在城市规划方面,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减少机动车数量增长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国雾霾治理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
三、我国雾霾治理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针对雾霾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2024年雾霾现状与治理》范文
《雾霾现状与治理》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雾霾问题逐渐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
雾霾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当前雾霾的现状、成因,以及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
二、雾霾现状雾霾,主要由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组成,包括PM2.5、PM10等。
这些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生活垃圾等。
当前,我国多地频繁出现雾霾天气,尤其是在冬季,雾霾现象更为严重。
雾霾不仅影响了能见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还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严重危害。
据研究,长期暴露在雾霾环境中,会增加患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三、雾霾成因雾霾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主要来源。
其次,城市绿化不足、道路扬尘等也是导致雾霾的重要因素。
此外,气候变化、大气环流等因素也会加剧雾霾的严重程度。
四、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1. 源头治理:减少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是治理雾霾的关键。
政府应加强环保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高污染企业进行整改或关闭。
同时,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2. 城市绿化: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种植树木、草地等,可以吸收空气中的颗粒物,减轻雾霾的严重程度。
3. 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及时发现雾霾天气。
同时,建立预警机制,提前发布雾霾预警,提醒人们采取防护措施。
4. 公众参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人们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节约用电等,共同参与环保行动。
5. 区域联防联控: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雾霾问题。
通过共享信息、协同治理,实现区域内的空气质量改善。
五、结论治理雾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环保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减少污染排放,公众应提高环保意识,共同参与环保行动。
同时,还应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实现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治理雾霾,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健康。
中国雾霾环境危机与解决方案
中国雾霾环境危机与解决方案近年来,中国的雾霾环境危机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雾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剧了健康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本文将探讨雾霾危机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来改善中国的空气质量。
一、雾霾环境危机的原因1. 工业与交通排放中国的工业和交通排放是雾霾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量的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排放导致了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积聚,形成了浓重的雾霾。
2. 燃煤污染中国的燃煤是另一个导致雾霾环境危机的因素。
燃煤产生的硫氧化物和颗粒物是雾霾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地区仍然依赖燃煤供暖和发电,这加剧了雾霾问题。
3. 农村生活污染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染也对雾霾环境危机做出了贡献。
农村的废水处理不完善、农田施用化肥和农药过量使用,都导致了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当这些污染物进入大气时,它们会加剧雾霾的形成。
二、解决雾霾环境危机的方案1. 提倡清洁能源为了解决工业和交通排放导致的雾霾环境危机,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减少对煤炭和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显著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雾霾的再生成率。
2. 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中国应该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减少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通过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减少工业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雾霾环境危机。
3. 加强监管与执法政府应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管与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加大对高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加强对污染治理设施的监督检查,防止企业违规排放。
只有加强监管与执法,才能真正保护环境,改善雾霾环境。
4. 提高环保意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是解决雾霾环境危机的重要方案。
政府应该加强对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推动环保理念的普及,并加强环境教育的培训。
只有当每个人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够积极参与到雾霾环境危机的解决中来。
5. 国际合作雾霾环境危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解决。
浅析我国雾霾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浅析我国雾霾的现状及治理对策浅析我国雾霾的现状及治理对策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的雾霾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危害。
本文将从雾霾的现状入手,对其成因进行简要的分析,介绍当前我国的治理对策,并提出一些改善空气质量的建议。
一、雾霾的现状我国目前雾霾的严重程度广泛受到关注。
雾霾是由于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超过安全浓度而形成的一种混浊、浑浊的气象现象。
近年来,尤其是在我国的大城市,雾霾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据统计,中国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PM2.5)多次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其中细颗粒物浓度较高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
灰蒙蒙的天空让城市显得暗淡无光,人们出行受阻,户外活动受限。
在这种情况下,雾霾不仅对人们的呼吸系统造成危害,还对交通、农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雾霾的成因雾霾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地区受到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
但总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工业排放: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大量的燃煤、工业废气排放以及工业废水等,导致污染物释放增多,直接导致了雾霾的形成。
2. 交通排放: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尤其是柴油车的使用比例增大,机动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进一步加剧了空气污染。
3. 农业排放: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以及农作物的秸秆焚烧都会释放大量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雾霾形成起到一定作用。
4. 自然条件:我国气候多样,地理环境复杂,尤其是地形、气象条件对雾霾形成有一定影响。
三、雾霾治理的对策面对严重的雾霾问题,我国政府和科学家们不断努力探索有效的治理对策。
下面将介绍一些主要的措施:1. 能源结构调整:减少煤炭的使用,加快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如风能、太阳能等。
同时推行节能减排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
2. 工业减排:改造和升级工业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
对排放超标的企业进行整改和处罚。
加强对污染排放的监管和治理。
雾霾治理的挑战和困难
雾霾治理的挑战和困难雾霾治理,作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雾霾治理所面临的挑战,并分析其困难之处。
一、复杂的成因雾霾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与大气污染物、气象条件、地理环境以及工业和交通排放等多种因素有关。
这使得雾霾治理难以直接取得显著成效。
例如,根据气象条件的变化,雾霾的程度、范围以及持续时间都会发生变化,以下雨、下雪等天气状况易于消散雾霾,而干燥的天气则可能使得雾霾更加严重。
因此,要解决雾霾问题,必须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二、经济与环境的矛盾雾霾治理所需的大规模排放削减和污染物治理,常常需要耗费大量的经济和社会资源,这与国家发展和维护经济稳定的目标之间存在矛盾。
为了降低雾霾程度,可能需要关闭高污染的工厂,加强环保设施的建设,采用更清洁的能源等。
这些举措可能会给相关产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导致失业增加和经济增长放缓等问题。
因此,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三、地区间的合作难度雾霾具有地域性的特点,通常在重工业区域和拥有大量机动车辆的城市更为严重。
然而,这也给跨区域和跨城市的治理合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
因为针对雾霾问题的治理措施需要各地共同参与和努力,只有各地区协作一致,方能有效解决雾霾问题。
但是,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政府层级、经济发展水平、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导致合作难度增大。
因此,促进地区间的合作和交流,形成联防联控的格局,是解决雾霾问题的关键。
四、公众参与和舆论引导的挑战雾霾治理事关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因此,公众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由于雾霾治理本身的复杂性,公众往往难以全面了解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并且对于自身行为对雾霾问题的影响缺乏认识。
同时,舆论引导也是一个挑战,因为雾霾治理涉及到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其背后往往有各种各样的利益驱动。
因此,需要通过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舆论关注雾霾治理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浅析当前我国雾霾现状及治理对策
浅析当前我国雾霾现状及治理对策浅析当前我国雾霾现状及治理对策近年来,雾霾问题成为困扰中国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雾霾无疑给人们的健康、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雾霾现状,并提出可行的治理对策。
一、雾霾现状1. 雾霾形成的原因雾霾主要由工业污染、交通尾气、燃煤和油烟排放等引起,它们释放出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在大气中堆积,形成雾霾。
2. 雾霾的危害雾霾对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
首先,人们长时间暴露在雾霾环境中,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增加,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其次,雾霾对经济的影响也非常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治理成本,对旅游业等服务业也带来了冲击。
再者,雾霾还影响了交通安全,能见度降低,导致交通事故频发。
二、雾霾治理对策1. 加大环保投入和执法力度中国政府应加大环保投入,提高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速度。
同时,加强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污染企业,加大对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 提升能源结构中国应推动能源的清洁化和多样化,减少对可再生能源的依赖,鼓励使用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石油等污染能源的需求。
3. 治理车辆尾气排放政府部门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车辆排放标准,并加强对车辆尾气排放的监管和治理。
鼓励城市发展公共交通、推广电动汽车等低排放交通工具。
4.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应鼓励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清洁、环保产业转型,加强对高污染企业的淘汰和整合,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5. 发展低碳经济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扶持力度,推动企业降低碳排放,鼓励节能减排,加强对碳市场的监管和管理,提高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水平。
6. 强化地方政府责任政府应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确保雾霾治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地方政府应树立起雾霾治理的重要意识,加大雾霾治理工作的投入力度,完善相应的治理机制和体制。
三、展望未来雾霾治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024年雾霾现状与治理》范文
《雾霾现状与治理》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雾霾问题在中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作为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现象,雾霾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首先分析当前雾霾的现状,然后探讨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一些有效的治理措施。
二、雾霾现状雾霾,即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在特定气象条件下形成的混合物。
近年来,中国多地频繁出现雾霾天气,导致空气质量严重下降。
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人们的出行和健康,还对农业、交通、能源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空气质量下降雾霾天气的空气质量明显下降,细颗粒物(PM2.5)等污染物的浓度普遍偏高。
这些污染物进入人体后,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
2. 影响出行雾霾天气导致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
同时,人们出行时需要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3. 农业、交通、能源领域受影响雾霾天气对农业、交通、能源等领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雾霾天气导致太阳能电池板效率降低,影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三、雾霾产生的原因雾霾的产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一方面,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城市扩张、人口密集等因素也加剧了雾霾的严重程度。
此外,气象条件也是影响雾霾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治理措施针对雾霾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以下是几点建议:1.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减少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是治理雾霾的关键措施之一。
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并严格执行。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清洁能源。
同时,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绿化建设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减少雾霾具有重要作用。
《2024年雾霾现状与治理》范文
《雾霾现状与治理》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雾霾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就雾霾的现状、成因、影响及治理措施进行探讨。
二、雾霾现状雾霾,主要由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组成,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PM10)等。
近年来,我国多地频繁出现雾霾天气,尤其是北方地区,雾霾问题尤为严重。
雾霾天气导致空气质量严重下降,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三、雾霾成因雾霾的成因复杂,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等,人为因素则主要是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冬季取暖等。
具体来说,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废气,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以及冬季取暖产生的粉尘等,都是导致雾霾的主要原因。
四、雾霾的影响雾霾对人体健康、交通、环境等方面都有严重影响。
首先,雾霾中的颗粒物可以进入人体呼吸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其次,雾霾天气导致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出行,甚至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最后,雾霾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如影响植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等。
五、雾霾治理措施针对雾霾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理。
首先,加强工业排放管理,严格实施排放标准,减少工业废气排放。
其次,推广清洁能源,减少煤炭消费,降低冬季取暖产生的粉尘。
此外,加强交通管理,提高车辆尾气排放标准,鼓励绿色出行等也是有效的措施。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共同参与到雾霾治理中来。
六、国际经验借鉴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例如,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政策,推动工业生产向环保、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同时,他们还注重科技创新,通过研发新型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业生产的环保水平。
此外,这些国家还注重公众参与,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举办环保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浅析我国雾霾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浅析我国雾霾的现状及治理对策浅析我国雾霾的现状及治理对策一、引言近年来,我国雾霾问题日益严重,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雾霾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大气污染物排放、气象条件等多个因素。
本文将从我国雾霾的现状出发,分析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当前的治理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解决雾霾问题提供参考。
二、雾霾的现状1. 雾霾的概念雾霾是指空气中的颗粒物、硫 dioxide、氮氧化物以及一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与水蒸汽等物质在大气中混合生成悬浮颗粒,造成大气污染现象。
雾霾常常以浑浊的天空、可见度降低以及健康问题的增加为主要特征。
2. 雾霾的成因雾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村畜禽养殖、城市建设等。
工业排放是雾霾的主要来源,工业污染物的排放会造成大气污染,进而形成雾霾。
此外,交通尾气也是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会加剧大气污染。
农村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粪便也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
另外,城市建设使大量的建筑材料和水泥生产产生大量的扬尘和废气,加剧了雾霾的形成。
3. 雾霾的危害雾霾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首先,雾霾导致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升高,人体吸入过多的颗粒物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如咳嗽、气喘、支气管炎等。
其次,雾霾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健康也有严重的危害,如刺激呼吸道和眼睛,引发气道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此外,雾霾还会影响能见度,诱发交通事故等。
三、雾霾治理的现状1. 雾霾治理政策的制定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雾霾治理工作,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治理政策。
其中,2012年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此前我国最重大的一项环境政策,提出了治理雾霾的具体措施和目标。
此外,对于特别严重的雾霾天气,政府还采取了限制工厂污染物排放、限制机动车行驶、停工停产等措施。
2. 雾霾治理成效近年来,我国雾霾治理取得了一些成效。
雾霾治理问题与解决方案
雾霾治理问题与解决方案近年来,雾霾问题已经成为了全国性的社会问题,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雾霾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中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取得解决方案和取得一定成效。
一、引起雾霾的主要原因雾霾天气主要是大气污染和气象条件的共同作用所形成的现象。
国内主流的媒体普遍认为,车辆和工厂排放的污染气体是引起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是大家最熟悉的原因之一。
但是事实上,还有其他一些比较重要的因素,例如:中央空调、燃煤发电等产生的废气,以及冬季供暖所产生的污染等,这些都是引起雾霾的重要原因。
此外,气象条件的改变也是引起雾霾的原因之一。
例如:冷空气、高压山脉等等,都是可能影响大气的运动方式,进而使大气中的颗粒物质形成雾霾现象。
此类因素可能更加虚而无形,但是如果某些气象条件不稳定,就很有可能导致雾霾的出现。
二、如何缓解雾霾问题?据人民日报社的统计,全球超过300个城市在空气污染的指标流连在危险之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缓解雾霾问题呢?1.物理治理物理治理是指通过相应的器材和设施来改变空气的物理性质或者去除大气污染物质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包括高架空气净化器设备,车辆尾气净化器、洗涤油烟等,这些设备和器材能够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质、气体化合物,最终起到缓解空气污染的效果。
2.法律法规政府需要颁布能够有效管理大气环境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定期进行大气污染的控制,协调各种大气污染问题。
这些政策具有强制性,有助于推动企业规范污染排放量,保证空气环境质量。
3.科技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研发出新型的设备器材和技术方法,例如:新型高效的源头排料器、先进的脱硝技术,都是可以有效缓解空气环境污染的途径。
此外,科技进步还促进了各种领域的节能减排,例如:新型电池的研发、交通工具的电动化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可能成为缓解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
浅析中国雾霾污染现状和治理策略
浅析中国雾霾污染现状和治理策略浅析中国雾霾污染现状和治理策略近年来,中国的雾霾污染问题备受关注。
雾霾不仅使城市变得阴暗、无法呼吸,更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困扰中国地区的严峻问题,政府和各界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治理策略,包括工业减排、交通管制、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
本文将就中国雾霾污染的现状和治理策略进行浅析。
第一部分:雾霾污染的现状雾霾污染是大气中悬浮物质、颗粒物(PM2.5和PM10)等因密集悬浮而形成的一种气象现象。
中国的雾霾污染问题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雾霾天气往往出现在冬季和秋季,但近年来,雾霾频发、持续时间长、范围广。
造成雾霾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工业排放,二是汽车尾气,三是燃煤。
中国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废气排放量居高不下,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质排放量巨大,成为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
汽车污染也是导致雾霾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下,车辆排放的尾气几乎无法在大气中散去。
此外,煤炭是中国主要的能源来源,燃煤污染直接导致大气中颗粒物的增加,引发了雾霾污染的爆发。
雾霾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了许多危害。
雾霾中的颗粒物不仅能引起呼吸道相关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等,还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颗粒物中,还可能引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第二部分:治理策略为了应对雾霾污染,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治理策略。
这些策略包括工业减排、交通管制、推广清洁能源、改善燃煤燃烧技术等。
工业减排是降低雾霾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政府对工业企业进行了严格的排污和减排要求,并实施了一系列环保政策。
对于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政府采取了关闭、淘汰或迁移的方式,以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交通管制也是减少雾霾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
政府采取了限行措施,禁止某些车辆在特定区域和时间行驶。
同时,政府还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工具,鼓励居民使用地铁、公交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推广清洁能源也是解决雾霾问题的关键措施之一。
《2024年雾霾现状与治理》范文
《雾霾现状与治理》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许多地区的空气质量日趋严峻。
雾霾作为主要的空气污染现象,已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分析雾霾的现状、探讨其治理措施,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雾霾现状1. 雾霾的成因雾霾主要由大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和其它污染物组成,其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包括气象因素、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农业活动等。
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累积,形成雾霾天气。
2. 雾霾的危害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环境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危害。
长期暴露在雾霾环境中,会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此外,雾霾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动植物的生存。
3. 雾霾的分布与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是雾霾的重灾区,这些地区的雾霾天气频繁,污染程度严重。
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还对经济发展、城市形象等方面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雾霾治理措施1. 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政府应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推动企业绿色生产。
同时,应加强环保执法力度,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此外,还应鼓励公众参与环保活动,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2. 工业污染治理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放监管,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应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降低工业污染对雾霾的贡献。
3. 交通污染控制采取措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如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车辆尾气检测等。
此外,还应鼓励公众绿色出行,如骑行、步行、公共交通等。
4. 绿化与环境修复加大城市绿化力度,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同时,应加强环境修复工作,如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以吸收大气中的污染物。
5. 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动环保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如研发更高效的空气净化技术、污染物处理技术等。
通过科技手段提高雾霾治理的效果。
四、结论雾霾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努力。
《2024年雾霾现状与治理》范文
《雾霾现状与治理》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多个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其中以雾霾天气尤为突出。
雾霾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分析当前雾霾的现状,并探讨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于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雾霾现状1. 雾霾的成因雾霾主要由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建筑施工扬尘、燃煤排放等污染物在特定气象条件下形成的。
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积聚,导致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形成雾霾天气。
2. 雾霾的影响(1)环境影响:雾霾天气导致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出行,同时对植物生长、土壤质量等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人体健康影响:雾霾中的细颗粒物(PM2.5)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发病率上升。
三、雾霾治理措施1. 政府层面(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更加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污染行为。
(2)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减少高污染产业比重,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
(3)加强区域协同治理:跨区域合作,共同应对雾霾污染,实现环境质量改善。
2. 企业层面(1)提高污染治理技术: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污染治理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
(2)绿色生产: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工业排放,采用清洁能源,降低能耗。
3. 个人层面(1)绿色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骑行、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使用。
(2)节能减排:节约用电、用水,减少浪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等环保活动。
四、结论与展望当前,我国面临着严重的雾霾问题,但通过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区域协同治理;企业应提高污染治理技术,推广绿色生产方式;个人应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营造绿色生活。
同时,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雾霾治理所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雾霾治理所面临的困难与对策现代城市化带来了诸多改变和便利,同时也带来了雾霾这一极具挑战性的环境问题。
雾霾一旦形成,对健康、经济和社会生产力都会产生严重影响。
有许多对策被提出来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在实际实施中,仍然有诸多困难需要克服。
这篇文章将讨论雾霾治理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一、雾霾治理面临的困难(一)复杂的成因雾霾的形成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往往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有关系。
而且这些因素往往相互作用,互相影响。
这使得研究雾霾形成的机制和对策的制定变得更加复杂。
(二)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简称“大气十条”)实行以来,各地持续开展督查,督促各企业加强环保设施设备升级和污染物排放治理,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进入深水区,化解矛盾逐渐显现。
如钢铁企业高排放生产工艺的限制,可能导致部分企业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同时也可能导致一些企业的退出。
在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作。
(三)技术进步和管理滞后对于大气污染问题,技术防治手段是一种重要手段。
然而,目前我国在很多领域的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技术仍有待提高。
此外,在政策管理方面仍存在漏洞和滞后,许多企业仍然没有得到规范管理。
这使得雾霾治理缺少有效的技术支持和管理保障。
二、对策(一)合理规划城市和工业布局城市和工业布局的规划是治理雾霾问题的前提。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注重公共交通和绿地的建设,促进城市绿色化,避免城市圈层现象的出现。
在工业布局中,对工业企业进行分类,对重污染企业进行限制或淘汰,支持环保技术和清洁生产。
(二)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要想治理雾霾问题,必须取缔并淘汰高污染企业。
此外,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控制动车、船舶等交通工具的排放也是减少雾霾的重要手段。
(三)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是雾霾治理工作重要的一环。
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思路与对策的研究
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思路与对策的研究近年来,雾霾天气已成为城市环境问题的突出挑战之一,给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了解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思路和对策,对于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民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治理思路与对策。
一、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1. 工业和交通污染:工业活动和交通运输是雾霾天气的一大原因。
工业生产释放大量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交通运输中排放的尾气也是雾霾天气的重要来源。
2. 燃煤和燃油排放:燃煤和燃油的使用不仅导致大量二氧化碳的释放,还释放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
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聚集和反应,形成雾霾。
3. 秸秆焚烧:农业残留物的焚烧是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
许多农民为了快速处理秸秆,采用焚烧的方式,导致大量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释放。
4. 自然因素影响:自然因素如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也会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
例如,地形复杂的地区容易出现雾霾,气温逆温、风速低等气象条件也会导致污染物在大气中滞留。
二、雾霾天气的治理思路与对策1. 改善能源结构: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改善雾霾天气的关键。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高污染能源。
2. 促进工业和交通的减排:加强对工业和交通排放的监管力度,推动企业采用先进的治理技术,减少排放的污染物。
同时,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车,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3. 加强农业农村环境管理:加大对农业残留物的资源化利用力度,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减少秸秆焚烧的行为。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补贴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民解决秸秆处理问题。
4. 完善环境监测与预警体系: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掌握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和大气污染物的变动情况。
对于污染物的源头,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5. 加强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雾霾治理需要国际合作和技术创新。
雾霾治理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雾霾治理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一灰霾天气及其主要危害(一)灰霾天气及其形成原因1.“雾”“霾”及“灰霾天气”概念辨析“霾”是一种与“雾”相似但又不同的天气现象。
从气象学上看,“雾”是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微小细水滴(或冰晶)的集合。
按国际气象组织的规定,能见度降低到1km 以下的称为雾,能见度在1-10km的称为轻雾。
气象部门在工作实践中,一般根据雾天对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将雾分为轻雾、雾、大雾、浓雾及强浓雾等几个等级。
而“霾”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
雾和霾的核心物质虽然都是灰尘颗粒,而且大都由灰尘和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组成,但二者存在很大区别:(1)相对湿度不同。
雾主要是以水汽为主,相对湿度一般在90%以上,而霾则在80%以下;(2)能见度不同。
能见度在1km 以下的统称为雾,能见度在1km以上的称为轻雾。
而霾的能见度好些,大概在1km以上但小于10km的就属于灰霾现象了[①];(3)颜色不同。
从颜色方面来看,纯洁的雾应该是白色或者是灰色的;而霾则有点发黄的颜色[②]。
因为由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易散射波长较长的光,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在城市空气严重污染的地区,霾可以频繁出现,又主要呈橙灰色,而且城市污染大气气溶胶中有许多黑碳粒子,因而人们也将其称之为“灰霾天气”。
[③]2.灰霾天气的主要成因分析灰霾天气作为一种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是人类社会不断走向工业化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科学研究已经表明,灰霾天气是一种区域性复合污染,主要受空气质量、气象状况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从空气质量方面来看,PM2.5是形成灰霾天气的“元凶”。
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的首字母缩写,PM2.5是指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PM2.5不同于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污染指标,它不是单一物质,来源比较复杂,既有自然来源也有人为排放。
论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及对策
论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及对策论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及对策近年来,我国雾霾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
雾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工业排放、车辆尾气和燃煤等人为活动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在特定气象条件下的累积,导致大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超过安全标准,从而形成雾霾天气。
对于雾霾治理,我国面临诸多困境,但也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在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我国需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来满足人民对生活质量的需求。
然而,高强度的经济发展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工业污染,进而加剧了雾霾的形成。
因此,需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动绿色发展来减少污染物排放,从而有效治理雾霾。
其次,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还在于监管不力和法律法规不完善。
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监管不力的现象。
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存在环境治理意识不强、不履行监管职责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采取违法违规行为,逃避监管。
因此,加强环境监管力度,提高处罚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违法行为查处和公开曝光,才能有效治理雾霾。
再次,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还在于技术手段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足。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研和技术开发,但在治理雾霾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壁垒。
例如,雾霾治理涉及到复杂的大气物理化学过程,需要更先进的监测、预警和治理技术手段。
此外,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只有广大居民自觉改变生活习惯,减少污染物排放,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空气质量。
针对以上困境,我国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来解决雾霾问题。
首先,应加强环境治理的宏观调控,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产品的研发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其次,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严肃违法行为,严格监管各类排放单位,对违法者依法追究责任。
论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及对策
论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及对策论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及对策近年来,雾霾问题日益严重,给我国的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雾霾,但仍然面临着许多困境。
本文将分析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雾霾治理的困境1.复杂多元的成因雾霾污染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包括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生物质燃烧等。
这些成因的复杂性使得雾霾治理变得困难,难以迅速找到根本解决方案。
2.区域间协调不足雾霾污染常常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城市或地区,而是跨越多个地区。
然而,不同地区之间的治理行动缺乏协调,导致雾霾问题无法全面、综合地得到解决。
3.技术与经济的矛盾在雾霾治理中,技术手段的应用往往需要巨额的投入,因此经济问题成为制约雾霾治理的重要因素。
政府需要在保证治理效果的同时,平衡技术投入带来的经济负担。
4.管理缺乏有效监管雾霾治理需要政府的主导和监管,但我国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方面,监管部门的执行不力导致治理措施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数据公开,使得治理行动缺乏科学依据。
二、雾霾治理的对策1.从源头控制雾霾治理的根本出路是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政府应该加强工业和交通尾气的排放控制,优化能源结构,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2.加大科技投入为了更好地解决雾霾治理中的技术问题,政府应大力支持科技研发,加大科技投入。
例如,研发更高效的污染物去除技术、开发更环保的清洁能源等,以提高雾霾治理的效果。
3.强化区域协调雾霾污染超越了地区的范畴,需要各地区之间加强合作、共同解决。
政府应建立跨地区的合作机制,制定统一的治理标准和行动计划,共同应对雾霾挑战。
4.加强法律与监管政府应加大对治理措施的法律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确保治理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同时,加强监测手段和数据公开,提供科学的治理依据。
5.提高公民意识作为雾霾治理的重要主体,公民应提高对雾霾问题的认识,积极参与到治理行动当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取决于气象条件。
灰霾天气出现时,一般都伴随着静小风、强日照和低相对湿度。
严重的灰霾天气无一例外地都出现在边界层强逆温的情况下,逆温层如同一个锅盖,限制其内物质的扩散和稀释;另一方面,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造成下垫面属性改变,也使得城市大气边界层的物理结构在发生变化。
可见,灰霾天气之所以常常产生于大城市,是因为城市扩散条件较差,使得城市中的各种污染物无法得到及时扩散,并在近地面积聚,若又加上天旱少雨,日照强烈,湿度较小,污染物就容易发生各种光化学反应,形成灰霾。
(二)灰霾天气的主要危害灰霾天气因为常常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诸多危害,被世界公认为灾害性天气:(1)影响交通安全。
科学家研究表明,PM2.5具有很强的消光作用,从而直接导致地面能见度降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2)导致气象变异。
现实中出现的灰霾天气,很多是由于PM2.5随大气环流的远距离输送而造成的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容易影响当地气候变化,出现反常气象状况;(3)损害人体健康。
医学研究表明,PM2.5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常等,它还能携带空气中的病菌、重金属等物质进入人体,影响人们的呼吸、生殖和神经系统。
当然,灰霾问题之所以备受关注,不仅在于其社会危害的现实性,更在于其风很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特别是在西南风条件下,城区基本处于背风坡,大气扩散能力明显弱于像上海等地势开阔的沿海城市。
另一方面,从气象学来看,静小风、逆温层和低相对湿度最有利于灰霾的形成。
据统计,杭州城区静风频率超过20%,城区7时和19时逆温频率平均达到60.5%和39.5%。
加之冬春季空气干燥、夏秋季雨水充沛的影响,杭州PM2.5浓度日变化幅度较大,并呈现冬春高、夏秋低的季候特征。
然而,据预计,“十二五”时期杭州城市化率将达到74%,人均GDP将实现从1万美元向2万美元新跨越。
但与此同时,随着人口不断聚集、建筑日益密集,城市热岛效应也将愈加严重。
由此,先天不足的大气扩散能力和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矛盾在新一轮发展中将更加凸显。
(2)污染排放刚性难以迅速改变和公众的环保期望值不断提高之间的矛盾将日益凸显。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升。
这与杭州PM2.5的刚性排放无疑是相矛盾的。
杭州PM2.5排放刚性之所以难以迅速改变,主要受制于两大因素:一方面,煤烟尘、硫酸盐等工业污染源虽得以有效控制,但其总量仍在高位运行。
经大力整治,杭州煤烟尘、硫酸盐的污染贡献率虽已从2006年的19.6%和21.9%分别下降到2011年的14.6%和13.9%,但由于水泥、化工等传统行业在全市工业中仍占较大比重,每年的燃煤量还保持在1500万吨左右。
另一方面,机动车保有为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加以公布,而且在网上每日更新三次:早上8时、中午12时、下午4时。
此外,杭州还缺乏有效的大气复合污染综合监测网络,监测数据全面共享机制也有待完善。
(4)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建设相对迟滞,难以有效应对灰霾污染的区域复合特性。
在大气污染同城化时代,依靠单个部门或城市的力量无疑是很难根治灰霾问题的。
目前,杭州已成立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在部门联防联控方面已具备组织基础,但在城际之间以及区、县(市)之间的联防联控方面,由于深受行政区划管理体制限制,明显存在迟滞问题。
如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长三角各城市为共同落实重点行业污染控制措施,对机动车污染排放实施统一标识管理,实现重点污染源排放和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共享,杭州的灰霾天数也因此从2009年的160天下降至2010年的129天。
但遗憾的是,世博会结束后这一工作机制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区域大气污染已明显反弹。
三破解杭州灰霾治理困境的对策建议灰霾治理,关键在决心,推动靠机制,成效看落实。
针对上述治理困境,在此提出“六大对策”,以期形成政府积极引导、区域有效协同、公民广泛参与的多元治理格局,尽早迎来杭州空气质量的“U”型拐点。
(一)加强城市规划和项目建设的气候可行性论证,从而优化城市气候环境,提升大气自净能力一是在城市功能区规划时,应优先考虑城市气候环境问题。
除了要避免污染产业规划在城区上风方外,还要保障城市主风道畅通,并研究设计杭城生态风道,以便主城区与郊区之间实现热量的自然循环和交换,从而缓解主城区的热岛效应。
二是建议由发改部门牵头,研究在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前,将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或者项目申请报告审核内容,督导有关主体单位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
三是建议由气象部门牵头,研究制定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地方技术标准和《杭州市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以促进杭州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的规范化。
(二)采取以机动车尾气治理为重点的多污染物综合控制策略,以尽快改变污染物刚性排放的现状一是要以“车、油、路、人”四大方面为抓手,综合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1)在“车”方面,要提门槛、测尾气、控增量。
要依托登记管理制度,提高杭州机动车环保准入门槛,努力缩减高污染车的保有量;可参照酒驾管理办法,探索尾气现场检测机制,实现车辆年检与排气检测挂钩,大幅减少在用机动车的污染排放;可参考北上广的实践经验,及早研究推出严控私家车增量的杭州模式。
(2)在“油”方面,要提标准、调结构、保供应。
要尽快启用国Ⅳ标准燃油,全面提高燃油的环保标准,实现车油匹配;要大力提高电力、天然气、混合动力等环保汽车(特别是环保公交车、出租车)的比重,优化机动车燃料结构,不断提高在用车辆污染排放水平;要加大充电站、加气站等配套设施的网点建设,拓宽清洁能源输送渠道,保障在用车辆的动力供应。
(3)在“路”方面,要织网络、建系统、设限区。
要大力编织“五位一体”的绿色公共交通网络,探索实践循环交通,着力实现线路多、换乘快、到站准等目标;要打造智能交通信息查询系统,提高机动车司机对实时路况信息的了解程度,帮其判断和选择最合理的行车路线;要在继续推行“错峰限行”措施的基础上,大幅提高市区停车费和违章泊车罚款,扩大机动车在西湖周边等城区核心地带的限行范围,探索黄标车在绕城以内区域实行限时进入政策。
(4)在“人”方面,要抓培训、改观念、重监管。
要以驾照考培为契机,将汽车养护、减排操作等内容列为必修必考项目;要加强汽车消费文化研究,引导低碳环保出行风尚,转变民众汽车消费观念;要加强对公共交通秩序的监管力度,通过对不文明驾车行为的曝光和惩治,培育民众良好的驾车习惯。
二是要对污染企业和行业加强监管和整治力度。
除了要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在线监测,严查违法排污问题,对城市周边重污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关停并转迁”外,还应通过优化项目审批程序,加强对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钢铁、火电、水泥等十大国家重点调控行业的准入条件,以限制新增污染源。
此外,还要继续加强针对扬尘、行业挥发性有机物、餐饮服务业等污染领域的专项整治工作。
(三)加大对灰霾特别是对PM2.5科研和监测工作的支持力度,为有效治理灰霾天气提供科学依据一是要组建大型科研团队,全面提升科研水平。
杭州市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可考虑设立灰霾治理研究专项经费,组建一支跨部门、跨学科、跨区域的大型研究团队,通过设立灰霾问题重大攻关项目的形式,深入开展对杭州大气扩散条件改善、PM2.5生消规律和防控技术、居民生活习惯和工作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有效治理灰霾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要加快监测网络建设,不断完善监测制度。
环保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以臭氧和PM2.5等为监测核心,以各类不同功能的站位组合为基础,根据杭州主城区和区、县(市)不同区域特点,及时扩大和调整监测点的数量和位置,形成比较完善的大气复合污染监测网。
同时,可考虑参照新加坡等国家的做法,完善PM2.5监测制度,建立数据共享机制。
(四)建立健全灰霾预报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尽可能减少灰霾污染的社会危害一是要建立灰霾预报预警机制。
一方面,要积极创新空气质量预报方式。
如气象部门可将灰霾等级预报列入常规业务,并结合天气特点,在日常24小时天气预报中加以播报。
另一方面,要健全空气质量的预警机制,让市民通过电视、广播、短信、网络等渠道及时了解灰霾信息。
二是要建立灰霾治理的应急响应机制。
环保部门应积极联合发改、交通、气象、卫生等部门,根据低能见度对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程度和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启动应急响应的工作预案,动态调控不利气象条件生成区域的社会生产和区域交通等活动,尽可能降低低能见度和灰霾天气的危害性。
(五)探索实践城际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并着力打造市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一是转被动为主动,探索实践城际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除了要根据《浙江省清洁空气行动方案》和《浙江省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加强省内城市之间的沟通协调外,还要加强与上海、苏州、无锡等省外相近城市的沟通联系。
可考虑组建城际空气污染防治机构,探索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包括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会商和通报机制、区域环境保护设施投入和信息数据的共享机制以及区域大气污染预警应急机制,等等。
二是抓规划促行动,着力打造市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今后,市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应在梳理和总结近年大气环境整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着力在全市各区、县(市)之间建构起多方协同、互促互补、责任共担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并在组织建设、资金保障、信息共享、技术规范、人才交流等方面给予详细规划,从而有效整合市域内的灰霾治理力量。
(六)通过创新宣传形式、拓宽沟通渠道,营造低碳环保的社会氛围,培育灰霾治理的社会力量一是宣传部门要与环保、气象、卫生、交通等部门密切合作,通过编制知识手册、播放公益广告、开设专题讲座、开展主题研讨等形式,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做法,营造“灰霾治理,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二是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大力培育公益环保组织,并积极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尤其是热心环保、富有余力的老年志愿者和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充实到杭州大气污染治理的监督队伍中来,形成一股队伍庞大、富有效率的灰霾治理监督力量。
三是应充分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公共信息发布和互动平台,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提供建议的互动渠道并及时给予回应,对于经由确证的问题和具有价值的建议,应公开给予相应的处置和奖励,以激发民众主动参与的热情,表明政府治理灰霾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