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2.07.02•【文号】国中医药办发[2012]28号•【施行日期】2012.07.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药政管理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发〔2012〕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局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切实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信息化对中医药改革与发展的推进作用,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我局组织编制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贯彻实施。
二○一二年七月二日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为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全面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根据《“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一)“十一五”期间中医药信息化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各地紧密结合《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统筹协调,积极探索,加大投入,中医药(含民族医药、中西医结合)信息化取得显著成效。
中医药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普及,信息化基础建设得到改善和加强。
以医院管理和临床医疗服务为重点的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一些中医医院建设了基于电子病历的信息平台,涌现了一批信息化示范单位,引领、辐射和带动着区域内中医医院信息化发展;中医药科技和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增强,基本建成了中医药科技基础信息数据库、中医药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中心,部分中医药院校构建了中医药数字图书馆以及数字博物馆;中医药继续教育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得到不断完善,初步形成院校教育和继续教育相结合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研究取得一定成效,制修订《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和中医电子病历相关标准,初步建立了中医临床研究信息共享与开发技术平台。
关于我国“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趋势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若干设想
动历 时 7个月 ,报名 网站遍布我 国 2 个省 ( 3 自治区、直 有 限公 司 、北京 启 明 星辰 信息 安全 技术 有 限公 司
辖市) ,总计 4 8个 。在 此需要说 明的是 ,由于 网络 限 等表示 感谢 。 8
制 ,致使部分省份 参评受 到影响 。经过初评和 终评 ,共
个 、省级优秀教育 信息 网站 1 0个 ;地市级五 十佳 网站 、
关于我 国 十二五" 信息化 发展趋势 “
与教育信 息化建设的若 干设想
国家信 息化 专家咨 询委 员会 委 员、国家信息 中心总工 宁 家骏
一
,
“ 十二五 ”信 息化 规划若 干设 想
当今社 会 已经进入 以信 息化 助力社 会全 方位创 新的重要 时期 。美 日等发达 国家早在 2 0世纪 6 0年代
国惠普 、AM D( 中国) 限公 司、星 网锐捷 网络有 有 京用友 政 务软件 有 限公 司 、杭 州正方 软件 股份 有 锐智 ( 北京 )国际科技有 限公司 、L 电子 ( G 中国)
提 高 网上办 事 能力 和 信 息服 务水 平 ,教育 部 教 育管 理 限公司 、思科系统 ( 中国 )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 上 本次 活 动得 到各 省 教 育 管理 信息 中心 和相 关 单位 的 大 限公 司 、友讯 电子设 备 ( 海 )有 限公司 、盈 动
这些 目标仍然是非常宏伟的 ,需要我们继 续努力 。
大力 推进 信 息化 ,是 覆盖 我 国现 代化 建 设 全局
向信息社会奠定基础 。重点任务是 :以 “ 两化”融合为
切入点 ,带动信息化 的发展 , 目前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重视 发挥 电子
的 战略举 措 ,是贯 彻 落 实科学 发 展 观 、全 面建 设小 商务和 电子政务 双轮互动 ,推进信息 资源建设 。“ 十二 康 社 会 、构建 社 会主 义 和谐 社会 和 建设 创 新型 国 家 五”期 间,要在技术 、产业 、文化 、政治、社 会等不 同 的迫切 需 要和 必然 选 择 。信息 化 是 充分 利用 信 息技 术 ,开 发利用信 息 资源 ,促 进信息 交流 和知识 共享 ,
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信息化十二五规划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二〇一一年三月目录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及“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奋斗目标三、主要任务(一)全力构筑苏北信息产业第一高地(二)强力推进“智慧”建设(三)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四)着力推进政务和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五)积极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六)努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七)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四、重点工程(一)信息产业千亿元工程(二)“智慧”建设工程(三)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531”示范工程(四)电子政务平台升级改造工程(五)信息惠农兴农工程(六)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工程五、政策措施(一)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构建信息化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体系(三)建立信息化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四)强化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五)加快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及“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我市按照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举措加以全面推进,在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社会信息化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尤其是在探索符合市情的电子政务道路上取得明显成效,总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数字”初具雏形,为“十二五”时期的深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信息产业加速崛起。
信息产业成为全市重点打造的主导产业。
2010年,实现增加值62.01亿元,销售309.21亿元,为2005年底的10倍。
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248.03亿元,初步形成了计算机及其配套件、绿色能源、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引进培育了富士康、达方电子等大集团、大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41.96亿元,初步形成“一核”(软件园)、“四特”(软件科技产业园、网新科技园、软件产业园、动漫科技产业园)软件产业园区格局, 4家软件企业通过CMMI3认证,11户企业、35项产品通过“双软”认定,网络游戏、动漫、呼叫中心、互联网与无线信息服务等现代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
福建省信息化建设
福建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二〇一二年五月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部署,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为核心,全面提升教育改革和发展水平,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教育模式,推动教育改革,促进信息时代的教育创新,发挥信息技术对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作用,引领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升全民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全民信息化学习能力,建设与全省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局面,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贡献。
(二)发展目标经过“十二五”的建设,完全建成遍及全省城乡学校及教育机构的福建省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建立开放灵活的福建省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和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教师及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增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现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对创新教学模式和深化教育改革的贡献度显著提高,着力构建能促进教育公平、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信息化环境。
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建立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和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科学合理的发展保障机制。
全省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二、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一)主要任务1.基础教育信息化完善信息基础设施。
积极推进全省所有中小学校信息化设备升级改造,重点支持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村中小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将信息化设备配备作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提供基础保障。
到2015年,全省所有普通中小学实现宽带接入,所有学校均有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室和电子阅览室,实现“一人一机”教学,班级多媒体配备普及率达到50%以上,逐步实现“班班通”;绝大多数有条件的学校建成不同层次的校园网,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建成“数字校园”,全省城乡中小学校信息化条件基本实现均衡。
宁阳十一中信息化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
宁阳十一中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讨论稿)根据省、市有关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文件精神,深入实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助推“数字教育”建设。
以服务教育、改善数字化教育教学环境和加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提升教育信息化在实现我校跨越式发展中的作用。
现结合我校实际,对未来五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以下规划: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按照县委“以优先发展确定教育定位,以科学发展转变教育方式,以创新发展打造教育特色”的发展要求,深入落实县教育局“一二三四”工作思路,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实力,为学校大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实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助推“数字教育”建设。
抓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学校综合办公平台、网站建设,并确保网络畅通。
发挥信息技术对课程建设、教学和科研的支撑作用以及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效益,深化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整合,加大现代教学设施设备的使用管理,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
配备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系统,使教育技术装备配备和使用实现科学配置和实时管理,提升装备的使用效益。
三、主要措施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基本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实施“班班通”工程,积极推进多媒体进课堂;优化硬件资源配置,按照国家标准为学校配备计算机,按照“适时、适用”的原则为学校建设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等专用教室;完善网络系统建设,提升网管中心在教育信息化设备保障和技术支持能力;建设学校基础网络环境,实现学校所有办公室、教室都能够通过校园网访问互联网,为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教师教学信息化、学生学习信息化提供快速、稳定的网络环境,初步实现数字化教育教学,完成“数字教育”建设目标。
十二五规划-信息化发展纲要
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第一节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
引导建设宽带无线城市,推进城市光纤入户,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
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
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
以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
第二节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
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推动面向全社会的信用服务、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和完善网络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网上信访、电子监察和审计体系。
加强市场监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地理、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规范采集和发布,加强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
第三节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完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制度。
加快推进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试点示范和推广,加强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建设,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
点信息系统安全。
推进信息安全保密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信息安全保密防护体系。
加强互联网管理,确保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
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深入贯彻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内容,有效推进上海教育信息化建设,现制订《上海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上海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十一五”期间,上海教育信息化工作围绕上海教育“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初步建立了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高效便捷、服务于教育的信息化体系。
(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学校信息化环境不断优化经过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本市教育信息化全面发展,在上海教科网和“校校通”网络的基础上基本构建完成上海教育城域网。
上海教科网成为全国教育领域第一个以万兆双环为主干的IPv4/IPv6双栈城域网,接入全市高校、部分区县和其它教育单位共70余家;建成百兆互联的“校校通”主干网,下连各区县级“校校通”网络,覆盖本市全部中小学、幼儿园,其中部分区县级“校校通”实现光纤高速互联。
数字校园日益普及,学校信息化环境不断优化。
高校校园网络主干带宽普遍升级到千兆甚至万兆,无线覆盖范围逐年扩大,上海教科网出口流量逐年增长,2006年最大出流量为3760Mbps,2010年增长到14360Mbps;全市90%以上的中小学及幼儿园实现宽带接入,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配备不断规范;通过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农村学校普遍拥有计算机专用教室,教学场所普遍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二)数字资源逐步积累,上海教育资源库不断丰富经过各级各类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初步形成上海市现代化教育资源体系。
高校数字图书馆、课程中心、虚拟实验室等建设十分普遍;所有区县都建立教育资源中心,60%以上的中小学拥有自建的数字教学资源。
上海教育资源库建设覆盖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数字化学习资源,总容量超过12TB,通过互联网、卫星、IPTV/数字电视等通道为本市、长三角及四川、云南、新疆等中西部地区提供服务,注册学习人数近200万,访问量达2.4亿次,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教育资源库。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5.05•【文号】发改高技[2012]1202号•【施行日期】2012.05.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高技[2012]1202号)党中央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央军委办公厅、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大军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根据《国务院关于“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批复》(国函[2012]36号),现将《“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国政务信息化深入发展的重要阶段。
各单位要认真领会国务院批复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以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治国理政能力为宗旨,以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经济社会安全为目标,加快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
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需求主导,强化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突出建设效能,有效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请各地区、各部门及有关单位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大力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
到“十二五”期末,要形成统一完整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满足政务应用需要;初步建成共享开放的国家基础信息资源体系,支撑面向国计民生的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显著提高政务信息的公开程度;基本建成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作用明显增强;基本建成覆盖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重要政务信息系统,治国理政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99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专网主干网络覆盖到全部省级和地市,城域网覆盖到各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机构,县级网络接入平台联网率达到95%,街道、社区、乡镇、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联网率达到90%以上。
——完成部本级和60%省级容灾中心的建设工作,安全等级三级以上的应用系统普遍使用数字证书,业务人员使用数字证书的比例达到70%以上。
——全国跨地区信息交换与结算平台全面启用,异地转移系统地市入网率达到100%,异地退管系统地市入网率达到100%,异地就医系统地市入网率达到80%。
——劳动就业、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联网监测业务交换库数据入库率超过90%,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交换库数据入库率达到80%。
专栏2 “十二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主要指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99号)
稿件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发布日期:2012-07-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福建省公务员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劳动保障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已经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三)发展目标
以全面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为目标,紧密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重点工作和发展方向,构建统一、高效、安全的信息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实现各项业务领域之间、各地区之间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有效衔接,形成统一规范的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和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体系,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
“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工作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形成普遍共识,信息化统一建设的理念深入人心,为信息化建设创造了良好氛围;“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建设成果和经验,为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光纤宽带和新一代移动通讯等为重点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已纳入战略部署,下一代互联网(IPv6)、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愈发成熟,相关产业正在形成,为信息化建设营造了良好技术环境。
郑州市十二五数字城市建设发展规划
郑州市十二五数字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二十一世纪以来,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的运营管理迫切需求信息技术的支撑,数字城市建设成为实现城市信息化的必然方向。
数字城市的本质是以信息基础设施为核心的完整的城市信息系统体系,即积极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建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充分采集、整合和挖掘城市各种信息资源,建立面向政府、企业、社区与乡镇的公众信息服务平台、信息应用系统和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从而提升和改善城市的各项机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支撑和保障。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逐渐意识到,实现城市的信息化,建设数字城市,是提高城市运营管理水平,解决城市发展建设中各种矛盾问题的着力点和支撑点。
北京、上海、重庆、海南、深圳、厦门、广州等十几个省市相继提出并确定了“数字省区”、“数字城市”的总体规划,国家有关部门也确立了“数字中国”的总体战略目标,积极采取措施,分步加以实施。
部分发达地区更是提出建设智慧城市。
加快数字区域建设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为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的全面深入融合,促进数字城市建设各项工作的有序健康发展,最终建成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数字城市工作的重要部署,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电子政务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的通知》(豫政〔2009〕39号)和《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郑政〔2009〕55号),结合郑州市数字城市建设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数字城市概述(一)数字城市的内涵1.数字城市的定义数字城市是信息技术条件下城市的一种存在形态,它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以城市的技术文明与生态文明高度共荣为基本理念,是一个由各种服务功能子系统及其信息系统共同构成并相互作用的社会经济系统,是信息化时代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方向。
哈尔滨理工大学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word版本
哈尔滨理工大学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讨论稿、初稿)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现实,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教育信息化,尤其是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改革创新的必然手段。
我校信息化工作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信息化基础设施与多种信息化应用已初据规模。
未来五年,我校在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同时,将加大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和信息化资源开发的力度,全面提升我校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将信息化投入转化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动力。
一、我校信息化的基本形势(一)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我校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
十余年来,尤其是最近五年,我校信息化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校园卡工程、多媒体服务等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及师生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初步为我校建成了一个在同类院校中居于领先地位的校园网系统。
最近五年,我校校园网覆盖率显著上升,校园网用户数量与校园网出口带宽成倍增长,网络的安全与稳定性有了较大提高,核心机房运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网络核心速度达到万兆,Ipv6应用在试验中,网络直播、多出口镜像、VPN等技术取得明显实效。
校园网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提供了高质量的网络环境及数字化技术支撑,为数字化校园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信息化应用系统逐步普及和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重要进展。
网络信息发布平台、校内办公平台、电子邮件,本科、研究生教学管理系统、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人事、财务、医疗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校园卡工程顺利实施,构建了我校服务师生、集约化管理的大平台。
我校校园卡总用户超过42000个,在学校收费管理、身份认证、与相关系统对接和自助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多媒体和网络宣传工作成果显著。
多媒体工作对学校教学、宣传工作的贡献显著提升,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形成了3.5T的多媒体资源,为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新闻宣传以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冬会宣传、校庆等重大活动多媒体宣传、视频直播、录播等发挥重要作用。
“十二五”规划解读:实施档案数字化战略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成 馆 藏 政 府 、 政 、 改 、 育 、 事 、 动 、 生 等 财 发 教 人 劳 卫
利 用 率 较 高 单 位 的档 案 全 文 数 字 化 扫 描 , 实 现 其 并
档 案原 件 的封 存 保 护 ; 字档 案 管 理 、 务 信 息 化 数 政 档 案 管理 、 媒 体档 案 采 编和 展 示 、 案信 息 共 享 多 档 四个应 用 平 台初 步成 型 ; 础 支 撑 体 系 、 全 保 障 基 安 体 系 、 准 规 范 体 系 建 设 全 面 启 动 ; 字 档 案 馆 的 标 数
重 点 考 虑 解 决 馆 藏 档 案 数 字 化 和 面 向 公 众 的 档 案 网 络 化 服 务 等 问题 。
数据 异地 备 份 , 一步 提 高档 案 实体 和 数 据 的安 全 进 保 存 水 平。 通过 建 设 网络 化 的档 案 信 息 共 享平 台 , 依 托 各 类 网络 实现 档 案远 程查 阅服 务 , 展 专题 数 开 据 服 务 等 多 类 型 的 档 案 信 息 服 务 , 一 步 提 高 档 案 进
义 。 )
数 字档 案馆 建设 应 与 当地信 息 化 发展 水 平相 适 应 , 与 当地 的经 费保 障和 技 术支 撑 能 力相 适应 , 当地 与 档 案 信 息 管 理 和 利 用 的 需 求 相 适 应 。在 统 筹 规 划 的 基础 上 , 服 务 大局 、 务 民生 、 解难 题 作 为突 破 把 服 破 口 , 准 重 点 , 阶 段 、 项 目 , 步 推 进 和 实 施 。例 找 分 分 稳 如 , 子 政 务 全 面 推 进 , 公 自动 化 应 用 发 展 较 成 电 办
件 ; 过 推 行 档 案 电子 化 , 各 单 位 形 成 的应 归档 通 将 电 子 文 件 全 部 归 档 ; 档 案 资 源 的 “ 量 数 字 4,增 以 存 -, - P 量 电子 化 ” 基 础 , 现 档 案 原 件 封 存 保 管 和 档 案 为 实
关于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方案
关于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河南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河南省交通运输局“十二五”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更好地促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为确保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结合行业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全会精神,认真落实转方式、调结构的部署要求,以服务于“五大体系”构建为目的,以强化行业管理和优化公众服务为着力点,以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为手段,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行业业务协同,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为全市道路运输管理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遵循“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整合资源、协同应用,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注重实效、保障安全”的原则。
二、工作目标通过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信息化“引领发展、促进融合、提升服务”的突出作用,加快构建和完善包括领导决策、组织管理、制度标准、建设应用、安全保障、服务保障和考核评价等内容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在应急安全保障、运输市场管理、物流信息交换、综合执法监督、运输电子监察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营造有利于全行业信息化工作环境氛围,为建设现代运输业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重点工作(一)做好“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对“十一五”运输信息化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
市处通过组织召开运输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建设做出全面部署,营造信息化工作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为“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
(二)建立完善信息化领导决策和组织管理机构。
成立道路运输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利用行业内外信息化专家资源,发挥他们在政策、理论、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和智囊作用,提高信息化科学决策水平。
根据市处道路运输信息化工作任务,组织成立信息化重点项目实施工作小组,具体负责重点信息系统建设组织调度工作。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出处:赛迪顾问日期:2010-06-032.1 政策环境2.1.1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推进日渐深入,信息化建设指标更加清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战略确定四个信息化发展目标和六大战略计划,并提出九点相应的信息化发展保障措施。
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1.2 十七大首次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命题,赋予信息化建设全新的命题2007 年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十七大强调必须“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中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十七大首次鲜明地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命题,赋予了信息化建设全新的历史使命,信息化发展必将有新的、重大的突破。
同时还再度明确了信息化战略地位,为信息化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目标与方向。
相信在未来几年必将兴起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高潮。
2.1.3 七大领域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明确重点任务,推进深入应用2008 年3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出《国家发改委关于组织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及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在大型骨干企业信息系统外包服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移动电子商务、电子认证服务、信用信息服务、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无线射频技术应用等7 个领域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
让信息化更有效益——“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改进建议
“ 二 五 ”信 息 化环 境 的 重 大 变化 十
有 以下 五 个 方面 :
一
展 、城 市 电信设 施 升级 、信
等 都依 赖社 会投 资 。投 资 多 二 五 ”信 息 化 规 划 的重 要 牛
四 是 行 政 机 制 为 主 变
是 以 设 施 建 设 为 主 变 为 以 实 现
第 八 , 探 索 低 成 本 、 集 约 化 、 见
社 会 效 益 为主 。“ 五 ” 十一 五 ”期 十 、“
间 信 息 化 建 设 的 重 点 是 基 础 设 施 的 建
为 主。 电子 政 务是政 府 投资 业 务信 息化 建设 ,其管 理橡 制 。社 会信 息化 建 设面 对 多 主 体 ,需 要采用 市 场机 制采 建 设 ,要 尊重 企业 的 自主朽
地方 。
“ 十二 五” 信息化 环境 的新 变化
信 息化 规划 要适 应环境 的 变化 ,
“ 二 五 ”规 划 面 对 的信 息 化 环 境 与前 十 两 届 规 划 已 有 很 大 改 变 , 因此 规 划 的 思 路 、方 法 、形 式 都 应 随 之 调 整 。
会共 同投 资 。在 电 子政 务拉
的 东 西 集 中 建 ,统 一 建 ;业 务 的 东 西
二 是 以 电子 政 务 为 中 心 变 为 社 会 信息 化应 用为 中心。 “ 五 ” 十一 五 ” 十 、“
的 信 息化 建 设 主要 是 电子政 务拉 动 的 ,
分 散 建 ,使 集 中 和 分 散 有 机 结 合 等
2024年信息化建设工作计划范例(3篇)
2024年信息化建设工作计划范例一、引言信息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于国家、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制定2024年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二、总体目标1.建设现代化信息技术体系,提高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水平。
2.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科技含量。
3.提升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信息资产的安全。
三、具体工作计划1.完善网络基础设施(1)升级企业内部局域网和广域网,提高网络带宽和传输速度。
(2)建立光纤网络,提供更快的网络连接速度。
(3)增加无线网络覆盖范围,方便员工的移动办公和交流。
2.推进云计算应用(1)积极推进云计算技术在企事业单位的应用,提供弹性计算和存储资源,降低IT成本。
(2)建设企业级私有云平台,强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3)推行云端协同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和即时协作能力。
3.深化信息系统集成(1)建设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实现各个业务系统的无缝对接。
(2)推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供一站式服务,方便员工查询和使用。
(3)建立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和数据交换机制,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4.加强信息系统安全(1)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策略和措施。
(2)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建设安全堡垒机制,保护信息系统不受外部恶意攻击。
(3)加强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培训,减少内部信息泄露的风险。
5.推动数字化转型(1)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企业的智能化水平。
(2)探索新兴技术在企事业单位的应用,如区块链、无人机等,提升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3)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共同研究和开发相关的前沿技术,推动创新。
四、工作计划实施1.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2.加强组织和协调,建立专门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负责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进度和问题解决。
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内容
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内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高等学校,目的是提高办学的质量,提高学院的综合实力。
以新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理论为指导,结合我校所处地域优势和特点,超越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培养适应河西走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实用、创新型人才。
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以在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应用系统建设、个性化门户、信息安全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为基础,在教学、科研、管理、公共服务体系、学校社区服务等几个方面全面实现数字化,从而以数字化带动学院教育信息化,提高学院办学综合实力。
但是,目前我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与兄弟院校相比,在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如校园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则和统一应用平台,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够规范等等。
这与我校今后的发展目标不相适应。
这已经阻碍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步伐,实质上影响了学院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发展。
同时,学分制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应用需求,集中选课等教学管理需要更高的网络带宽,高水平的管理必须由高可靠的校园网来提供保障。
3.1 信息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核心交换设备等网络基础设施无冗余且超期服役,汇聚、接入交换机配备差、端口容量不足。
且接入设备老化严重;网络安全设施配置不到位。
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和业务的不断拓展,已无法满足要求,亟待配备和更新设备。
(2) 中心机房设施落后配备不足,电力系统、空调系统等基础支撑系统配备不足。
(3) 无校园数据中心和容灾备份系统。
由于校园数据中心建设不到位,校内部门和单位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应用系统,因各系统采用不同的设计和实现方法,无统一数据接口和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平台和交换平台,导致应用系统无法兼容,资源不能合理配置和共享,形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部门之间的数据无法共享,数据的统计结果千差万别。
这不同程度地阻碍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实质上严重的影响了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电漯河发电有限公司“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1 指导思想信息化建设,要按照华电集团提出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的五统一原则和“系统集成、功能完善、决策支持”三个大的建设阶段来逐步实施信息项目,并严格按照公司的发展战略,以华电集团和华电国际的信息化规划为指导,全面完善信息化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重要作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2.1 信息化建设工作回顾目前,漯河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平台已基本建立完善,计算机网络已实现主交换机双机热备,与广域网、互联网采用百兆传输,网络覆盖全公司所有办公地点及班组,厂区建筑物之间的连接全部采用了光纤。
一期网络布线工程所涉及的建筑物有:综合楼、食堂、临建机房、循环水处理、集控中心、工程师站A/SIS、工程师站B/SIS、凝结水、6米汽机电子间A、6米汽机电子间B、员工宿舍、物资材料库、招待所、化水楼、检修维护及材料楼、脱硫楼、除灰楼、圆形煤场、输煤综合楼、翻车机室配电间、地中衡、燃料制样室、铁路办公楼,主干网采用8芯和16芯铠装单模光缆。
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已实施了FAM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厂级监控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两票系统及其他辅助应用系统,这些系统相辅相成,互联互通,形成了覆盖公司各个业务层面的网络化、标准化应用系统,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管理水平。
由于网络系统的规范性和便捷性,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公司日常生产、运营、行政管理的主要工具和载体,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2 存在的不足公司信息化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信息系统建设方面还需要完善,如数据备份系统及局域网管理系统方面的建设;二是对信息系统应用人员的考核力度不够,导致少量人员对信息系统的重视不足,应加大信息化考核力度。
3 “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目标3.1 信息化建设等级评价目标2012年信息化等级评价不得低于集团公司B级标准(即五星级企业的信息建设标准)。
3.2 应用层面的规划目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生产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提高信息技术在核心业务中的应用水平,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全面实现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充分利用现有系统的数据,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将数据变为知识,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主要是做好FAM管理系统的需求优化方案。
3.3 信息系统终端设备的规划目标公司现有办公电脑大部分于08-09年采购,为避免经长期使用,影响正常办公,于2014年提交技改方案,淘汰已到使用年限的老旧办公电脑,并统一采购更新。
3.4 会议系统建设目标2012年完成办公楼三楼会议室视频会议系统建设项目。
另外,要按照集团公司要求,按时完成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有效提高视频会议效果。
2012年完成办公楼五楼会议室升级改造工作。
3.5 信息安全目标一是完成数据备份系统的建设,采用企业级的备份软件加载NetStor VTL(虚拟带库)实现业务系统相关数据及数据库的在线备份,定期的归档操作实现数据的离线保护,确保公司业务数据的安全、完整;二是完善内网安全管理系统,以防范移动电脑和存储设备随意接入内网,并实现管理终端资产的功能;三是加强网络设备的安全管理,建设网强IT 综合管理系统,将各个IT系统和涉及到的所有计算机网络资源统一进行管理。
4 “十二五”信息化建设阶段目标4.1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目标2012上半年,完成TMS应用系统的建设工作,并上线应用;完善SIS系统数据库测点以及更改WEB显示界面各流程图的坏点。
4.2 经营管理应用系统建设阶段目标到2013年,公司完成FAM、燃料、等重要业务管理系统的流程优化,各类应用系统的业务流程更加科学合理。
4.3 会议系统建设阶段目标2011年底,完成了视频会议技改项目提报工作,待集团公司批复后,2012年完成备用视频会议系统建设项目,即在三楼会议室增加一套视频会议设备,该项目实施后,能有效的应对公司会议时间的冲突,同时也保证了视频会议设备出现故障时第一时间将备用设备投入使用,确保视频会议能正常及时的召开。
2012年中旬,完成办公楼五楼会议室的升级改造工作,解决无线麦克风啸叫、电源时序器无法启动及麦克地插接触不良等问题。
4.4 更新信息系统终端设备阶段目标2014年年底,完成办公电脑及有关设备技改方案的上报工作,待集团公司批复后于2015统一采购并更新。
4.7 信息安全阶段目标2012年年底,完成信息系统数据备份及内网安全管理系统的技改项目上报,待集团公司批复后,到2013年,完成项目改造工作。
2013年年底,完成网强IT综合管理系统的技改项目上报,待批复后,到2014年完成项目改造工作。
5 信息化建设标准5.1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2010版)》5.2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办法(2010版)》5.3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2011-2013年信息化规划》5.4 《华电国际信息化运维管理制度》5.5 《华电漯河发电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5.6 《关于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决议》5.7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5.8 《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5.9 《涉及国家秘密的通信、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审批暂行办法》5.10《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5.1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5.12《电力工业中涉及的国家秘密及具体范围的规定》5.13《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的规定》5.14《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6 “十二五”期间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模式6.1 信息化建设要求公司信息管理员工提高其管理水平,在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手段上,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以现有的业务系统为基础,全面完善业务流程或流程再造,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思想及管理模式。
6.2 提高现有管理信息系统的效能,把面向业务的数据转化为面向分析的数据,充分利用机组性能在线分析、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等技术,完成知识提取、分析、发现工作,利用数据形成的知识,指导、改进机组运行性能优化,为信息化管理模式向知识管理时代迁移做好准备。
6.3 信息化建设要从支撑、支持阶段,逐步向信息牵引、融合、持续优化企业整体管理及生产流程方向发展。
要从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谋化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
6.4 将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做为目标,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加工处理公司中的巨量、繁杂信息,综合、挖掘和发现企业数据中包含的知识,帮助专业人员从繁杂的数据中,快速得到有效的答案、知识,提高管理决策及生产效能。
6.5 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制度体系。
要认真总结信息化管理、组织、规划、建设、应用和运维等各方面的成功经验,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用制度规范信息化建设,用制度推进信息化应用,用制度巩固信息化成果。
积极与系统内外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制度资源交流,学习并引进良好、符合实际的标准制度,加速提升信息化水平。
7 “十二五”期间的信息化架构7.1 以提升企业发展为主线,以深度融合和深化应用为重点,以确保信息安全为保障,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将信息技术列入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要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围绕公司的战略目标、业务模式和流程开展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完成企业整体的逻辑层面和IT技术实现层面的需求调研,充分发挥业务人员的需求主导作用。
借助于信息技术融合公司各类业务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
用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驱动信息应用。
7.2 注重SOA面向服务的技术架构应用。
使用SOA的思想开展整个公司的信息系统需求调研、规划、建模。
传统的信息化架构,只是基于一个部门、一个系统业务流程,使得各个业务系统之间不能相互兼容,数据、程序不能相互重用,因此,须用SOA模式提高IT技术效能。
8“十二五”期间的信息化预算8.1 “十二五”期间,年度的信息化费用概算为75万元(其中,40万元用于调度及网络使用费用,35万元用于公司管理网、视频系统及桌面办公系统的维护)。
8.2 “十二五”期间技改概算为250万元。
主要用于视频会议系统改造,更换信息系统终端设备,建立信息数据备份系统、内网安全管理系统、网强IT综合管理系统等。
9 保证措施9.1 加强公司员工对信息系统的思想重视,各部门、各岗位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各项传统业务工作的支撑作用及效益倍增作用,主动把信息技术与自身工作相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全时空、无疆界运用的特点,大力改造传统工作模式,注重运用信息技术对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并纳入工作整体规划。
研究和讨论信息技术带来的管理模式变革,关注信息技术与传统生产技术融合之后带来的新型工作模式,适时提出生产设备信息化对人员知识更新的新要求,持续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9.2 加强领导,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充分发挥信息化领导小组的作用,定期召开公司信息化工作会议。
不断完善公司信息化管理标准、制度。
“十二五”期间重点健全业务应用系统管理制度,让各业务应用系统的主要领导及业务关键用户担当业务流程改进与系统管理的核心角色。
9.3 加强管理,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根据集团公司下发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建立信息业务系统的绩效评估机制,二是适时修订企业信息化管理标准、制度。
三是把各部门业务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切实推进信息化工作。
9.4 加强信息化保密工作,根据保密工作需要和本单位工作实际,增加必要的网络安全和监控设备、涉密计算机和专用移动存储介质以及保密专用检查工具等设备,从硬件上为保密工作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建立相关保密工作制度,完善保密工作措施,落实保密工作责任,使工作人员能按照保密工作制度和保密承诺要求,承担岗位保密责任,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从而有效加强对网络、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等信息化设备和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信息化应用系统的管理和使用。
9.5 持续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加强专职信息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提高生产专业技术人员的信息技能,将生产专业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学习和培训,由办公通用信息技术培训转变为专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生产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信息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情况,能够独立运用生产控制、生产管理系统中的专用软件、工具分析、归纳、总结设备运行情况,并能将信息技术融于技改方案之中。
9.6 落实制度,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基础。
一是充分运用现代项目管理技术,提升信息系统的日常运维工作;二是抓好信息项目的立项工作,深入进行需求分析,明确项目目标,提高认识,加强部门协作,做好项目实施工作、系统上线评审工作、试运行工作及系统验收工作;三是加大技改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信息化与业务高度融合,提高信息基础设施的可靠性,提高应用实效性,提高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