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作品人物和艺术特色,理解以郁达夫《沉沦》为代表的自叙传抒情小说的独特价值。

教学时数:1.5学时

教学重点:作品体现的时代特征;主人公变态心理及成因。

教学难点:主人公变态心理及成因。

教学内容:

一、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6—1945)浙江富阳人,原名郁文。

一九一0年进美日长志会办的杭州育英学院。因参加反对校长的风潮而被开除。后在家自修。1913年由其兄郁华常到日本,先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1915年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1918年进帝国大学经济科。

1921年7月,与郭沫若等创办创造社,开始文学生涯,同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沉沦》。

1922年毕业回国,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短篇小说集。

郁达夫很早丧父;封建包办婚姻给他灵魂深处留下了伤痕;身体虚弱又染上了肺病;加之长期的流浪生活和经济的窘迫,社会上的不平等待遇和祖国的贫弱,这一切一切的不幸,使他形成了多愁善感、自卑自贱、神经脆弱,而又嫉恶如仇的性格。

30年代郁达夫曾同鲁迅等人发起自由运动大同盟,参加左联。后曾一度视破红尘,移居杭州,寄情山水。

抗战爆发后,他重新奋起,从武汉到南洋,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9月,在苏门答腊岛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以身殉国。

郁达夫一生著作甚丰,小说、散文尤为脍炙人口,郭沫若称他为创造社的“擎天柱”。

二、作品产生的背景

《沉沦》定稿于1921年5月9日,是郁达夫的代表作。作品直接表现人的变态性心理,在中国自郁达夫始,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题材领域,为郁达夫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应该说,郁达夫写作此作品的背景有如下几点:(一)个人生活及心理的压抑

17岁以前的郁达夫是在中国文化环境中长大的,接受的几乎全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

17岁时,郁达夫突然跻身于日本文化环境之中,两种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在年轻的郁达夫心中发生了激烈的冲撞。这种冲撞是全面的,从灵到肉,从实际生活到社会思想,从个人到整个民族的矛盾,从两性关系到社会生活……

年轻的作家无法理解和承担这种由历失和民族造成的剧烈而实际的矛盾痛苦,也很难找到具体解决的办法,因而,这种矛盾和痛苦积聚而为苦闷,表现出哀伤乃至颓废的色彩。

对于青年郁达夫来说,影响最直接也最强烈的是两性关系的观念。中国儒家道德的“严男女之大防”、“男女授受不亲”的训条不但能以直接的形式影响他的观念,而且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在他的身上得到传承。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很守“规矩”的少年郁达夫几乎没有可能养成与同龄异性自由交往的习惯,也无法获得追求异性之爱的起码的知识与能力。

在性未能觉醒后,他又突然落入了性开放程度极高的日本文化环境之中,道德观念与本能欲望的冲突被大大强化了。他在异性面前不能自由地表现自己,但本能的欲望和要求又使他既羡慕又嫉妒能自由交往的日本青年男女。

这里有性压抑带来的苦闷,也有因有道德观念受到摇撼时的惶恐、烦乱和焦急,使其心理发生变态。

同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自身的发展加强了民族尊严感,于是对尚处于贫穷落后状态的中华民族表现出了明显的歧视,使郁达夫等成为这种歧视的直接承受者,使他们感到自己在异性面前没有与日本青年平等竞争的权利。

因此,性的苦闷、人生的苦闷(金钱、荣誉)和社会的苦闷(民族的贫穷与落后)有机地交织一处。对民族贫弱状况的意识愈益加强了青春期的性苦闷,而性的苦闷又愈益加强了对民族贫弱状况的自觉意识。

民族贫穷落后——个人贫穷,不受尊重——在异性面前自卑,不能自由争取异性对自己的爱——性的压抑与性的苦闷——对民族贫弱状况的愈加痛苦的意识,这是郁达夫在留日时的一种痛苦的心灵体验,在《沉沦》中,他很好地表现了这种体验。

(二)“五四”时代特征

沈雁冰在为《小说日报》撰写的《创作的前途》一文中说“现代青年的烦闷,已至了极点。”1921年进入了“五四”的现代知识青年在“五四”时期,以至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精神历程是个人“苦闷感”与对这苦闷氛围的冲决,个人“寂寞感”与摆脱寂寞的努力,个人“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思考的突破。

退潮时期,知识者人生思考中的苦闷,独战社会时的苦闷,塞满了他们的心灵,他们有叫不出的苦,喊不尽的哀。于是“郁达夫,这个名字在《创造周报》

上出现,不久以后,成为一切年轻人最熟悉的名字了。人人觉得郁达夫是个值得同情的人,是个朋友,因为人人皆可从他作品中发现自己的模样。”(沈从文《论中国小说创作》,《沈文集》第八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P172)这表明,郁达夫的名声源于他的才气,但更主要的是因为他以自我表现的方式抒发了时代的苦闷,喊出了一代青年的共同心声。

在那个时代,这一代人由旧社会走出,身上满带着蜕变的痕迹,直接随着“过渡时代”的矛盾与痛苦,并为历史交接、文化更替付出了巨大的个人代价。然而,他们看不到自己的出路,甚而无法诉说自己的苦闷,郁达夫用惊世骇俗的语言说出了他们的苦闷——生的苦闷和性的苦闷,人生思考的苦闷,独战社会的苦闷。

(三)日本“私小说”的影响

郁达夫在日本时期,正是“私小说”的盛行期。其特点表现为:

1.把“我”看成艺术基础,强调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道路,追求作家生活和作品的完全合一。

2.排斥理想,排斥技巧,不重外部事件的描写,着意于作家“心境”的直露描写。

3.“心境”描写带着冷寂、灰暗、忧郁、感伤,主张“颂欲”,暴露作家私生活,生活中肉欲的苦恼、官能的刺激及变态的性心理,以及虚伪的道德挑战。

这种写作态度方式恰与郁氏心理暗合。

①远离祖国亲人、身受歧视、倍感屈辱,深沉忧伤。

②国内“五四”运动中人的意识的觉醒,恰恰倡导着表现自我。

三、人物分析

bsp;郁达夫在其散文《零余者》中说:“我是一个真正的零余者!”“生在这里,世界和世界上的人类,也不能受一点益处,反之,我死了,世界和社会也没有一点损害。”

这个“零余者”、“多余人”的感受,给他的创作暗示了一个主题和一种渲泄内心情感的方式,使他从自我的忧郁情绪出发,描绘,甚至夸饰“多余人”的种种病态心理。

(一)精于描绘主人公的痛苦和孤独

《沉沦》主人公总爱自愁自怜,他穷困潦倒,被社会主流意识所轻蔑抛弃,身受经济的和精神的多重压迫,既孤傲不群,又怜才自卑。因此,“在常人感受到五分痛苦的地方”,他所感到的痛苦非增加到十分或十二分不可。这些增加了的痛苦,不但属于主人公,也属于郁达夫及其读者,融合了一代青年的心声。这就不难解释万人争阅《沉沦》的现象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