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导学案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学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19019346294dd88d1d26b27.png)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学案设计【学习目的】1.了解地球一刻不停地在运动。
2.掌握地球自转的规律及其发生的天文现象。
3.了解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4.初步了解地球公转发生四季变化现象的缘由。
5.会应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能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自主预习】一、地球的自转1.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的旋转运动。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转一周的时间为小时,也就是。
2.地球是一个的球体,在任何时辰,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也就不时的更替,而且总是自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方送走黄昏的日落。
3.地球上不同经度的中央,也随着地球的自转出现了的差异。
二、地球的公转1.地球在绕地轴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不停地运转,称为地球的_______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周期为_____年。
2.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的空间指向坚持,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照射的状况也不完全相反,于是便发生了的变化,即、、、。
3.23.5°N称为,南回归线的度数是;北极圈的度数是,66.5°S称为。
4.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中央,遭到太阳光照射的状况,冷热就有。
人们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散布状况,将地球外表划分为个热量带:、、、和。
5.热带与北温带之间的界限是,热带与南温带之间的界限是;北温带与北热带之间的界限是,南温带与南热带之间的界限是。
6.热带地域气候,温带地域四季,热带地域气候。
【互动探求】一、探求地球的自转〔一〕探求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甲乙丙1.在甲、乙、丙图中用箭头标注地球的自转方向。
2.生话中哪些现象能证明地球自转的方向?3.人们以一天为单位布置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有什么关系呢?4.结论:〔1〕地球自转的方向为。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方向运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方向运动。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二〕探求地球的昼夜更替现象1.如〝昼夜交替演示图〞,拿手电筒照暗处的地球仪。
七年级地理上册 1_2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1_2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606f3c551810a6f4248641.png)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季节的变化。
2、利用地球上的五带分布图说出五带划分的界限,并能够举例说明各带的特点。
学习重点:1、季节的变化。
2、五带的划分。
学习难点: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能够结合当地季节变化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二次备课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
2、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二、自主学习1、学习任务一:地球的公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________不停地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
2、学习任务二:季节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形成;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和。
南半球和北半球。
3、学习任务三:五带的划分(1)、五带划分的依据:人们根据,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2)、五带的名称:①、②、③、④、⑤(3)、看P14图1.19识记五带的分界线及范围: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4)、各带的气候特征:热带:寒带:温带:三、合作探究地球公转对人类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四、巩固练习1、以下时间,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2、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寒带3、极昼极夜现象发生在()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寒带五、小结六、作业布置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教案(人教新课标) 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教案(人教新课标)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93faa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0.png)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学目的:知识目标:①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②使学生掌握地球公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③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特点。
能力目标:①使学生学会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地球的自转;②使学生初步学会画一幅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德育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教具: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小型地球仪(学生可自带)、手电筒(学生可自带)、自制课件等。
教学方法:自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读图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阅读:学生一起朗读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引入本课内容。
演示:教师用教具演示“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同步)”,请学生观察。
自学:学生自学本课数分钟。
二、讲授新课投影:地球自转动画提问: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
投影: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提问:假定地球不自转,太阳照在地球表面上,会出现什么现象?演示:要求学生利用自带地球仪、手电筒、演示地球自转,并观察地球表面不同地点昼夜交替的情况。
提问: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0页中“畅畅和姨妈的问候”并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的初步印象。
讲述:教师利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出昼夜两半球的范围,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使地球不同地区产生了时刻差异。
提问:地球公转的含义、方向、周期。
投影:从地球公转姿态动画得出地球公转及其重要特征投影:通过动画和图片讲解地轴和地球公转轨道面的交角投影:通过地球公转动画、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太阳直射动画及太阳直射点移动动画,讲解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利用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f8c61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15.png)
最后,在拓展与延伸环节,我推荐了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并鼓励同学们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同学们能够将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3.信息化资源:互联网、在线地理教学资源、地球运动相关视频、动画等。
4.教学手段:讲解法、演示法、讨论法、探究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地球运动是地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关系到我们对地球的认识,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正式学习之前,请大家回顾一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以及它们分别产生的现象。
板书设计
在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中,我将紧扣地球运动的教学内容,以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为原则,同时注重板书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板书将列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并用清晰的文字和图示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等关键信息。
2.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板书将归纳和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间差异等,并通过图示和文字的结合,使同学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2.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第34页的相关内容,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况。在阅读过程中,请大家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是什么?
(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分别是什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b2068b2af90242a995e566.png)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地球的自转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地球自转的概念及特点。
(2)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能力目标:利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情感目标:(1)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中,领悟到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2)初步形成对地球运动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由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地方时差。
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
那么大家知道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吗?学习本节内容后,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合作探究[板书]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展示] 课件:地球的自转。
[教师]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地球是绕什么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地轴,自西向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纳,并讲述自转的周期。
) [教师] 这里有一个地球仪,哪位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请2~3名学生上讲台演示,注意学生旋转地球仪的方向。
)[提问] 日出日落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日月星辰为什么不西升东落?(由于地球的自转;因为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讲述] 这和我们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感觉公路两侧的树木向后跑的道理是一样的。
[提问] 昼夜的产生只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吗?[演示] 出示一个较大的玻璃地球仪。
(还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 [演示] 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演示昼夜的产生,并讲解产生的原因。
然后再转动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并讲解产生的原因。
[提问] 地球自转一周,地球表面就完成一个昼夜交替,其经历的时间是多少?(大约是24小时。
)[活动] 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一个地球仪,一个手电筒,完成:(1)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注意昼夜是怎样交替的。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6a93316137ee06eef91859.png)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范围及光照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地球运动演示,说明地球自转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3•情感与价值: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从而树立唯物论和无神论观点。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由于地球的运动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那么同学们一定会想了,地球是怎么样运动才造成这两种情况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板书),学习目标是一一(出示学习目标)二、学习新课(一)自学指导认真自读课本P9P10,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文中或图上找到相关答案并圈点勾画,约6分钟后各小组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比谁自学能力强,自学效率高。
1.地球的自转——读图1.15思考:①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_______________ 。
②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______________ 小时,也就是一天。
③由于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 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___________ 。
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_________________ ;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___________ 。
④地球的自转,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⑤____________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所以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我国东面的日本要比我们________ (早、晚)见到太阳,所以时间比我们要___________ (早、晚)。
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度来计算,经度每隔_____________ 度,时间相差1小时。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察。
(三)学习小组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
(四)检测、点拨(五)学生质疑,教师释疑⑴地球在转吗?地球走得这么快,为什么我们竟一点也感觉不出地球正载着我们向前飞驰呢?【教师释疑】对于这个问题,我国东汉时代有一本叫做《考灵曜》的书写道“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也。
七年级地理上册_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_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362a0db52acfc789ebc9fa.png)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基本特征规律和地理意义2.利用图或亲身体验,解释时差现象说明有关时差知识,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3.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及特征。
学习重点:(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和地理意义;(2)解释并说明有关时差知识,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3)五带的界限及特征学习难点:二分二至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四季的形成;五带的特征。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我自信我能行1、谈日常生活中能够观察到一些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的自然现象2、教师利用光源和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的自转,学生自主观察,并指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范围;3、演示并指出一些国家,学生思考这些国家是出于白天还是黑夜。
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讨论,探求答案)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分别是、一、地球的自转1、地球绕着________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___。
3、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部分,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________,未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________。
4、结合课本P10页活动3,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时间差异?地球不停地自____向____自转,________也就不断地更替,而且总是自____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____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因此,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就出现了________的差异。
二、地球的公转1结合课本11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________不停地公转。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
2读课本11页图1.19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内容:3、结合所学内容,比较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异同点三、拓展思考: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我们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事例来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2、地球上哪些地区会出现太阳直射现象,哪些地区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3、地球自转导致每天会出现一次昼夜交替,那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还会不会出现昼夜现象?四、学以致用达标检测:1.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是()A.昼夜现象B.季节变化现象C.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D.昼夜更替现象2.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A.先看到日出B.后看到日出C.时刻晚D.时刻相同3.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A.15小时B.15分钟C.1小时D.1分钟4.当北京时间为10月1日12点(即东经120°的时间)时,位于东经45°的某地的时间是()A.10月1日17点B.9月30日22点C.10月1日7点D.10月2日4点5.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这是因为()A.太阳和星星围绕着地球转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C.地球自东向西自转D.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转6.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B.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C.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D.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个月7.下面的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8.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A.3月20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9.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A.冬季B.春季C.夏季D.秋季10.有关昼夜长短的叙述,正确的是()A.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在温带B.太阳直射在哪条纬线上,该纬线上的地区就昼长夜短C.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D.太阳直射在南北哪个半球,该半球就昼短夜长11.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全年昼夜相等的地区是()A.南北回归线之间B.赤道上C.南回归线上D.北回归线上12.当我国东部某地(30°N,120°E)6月的一天正午,阿根廷某地(30°S,60°W)的农民正在()A.骑着马在牧牛B.吹着风扇吃午饭C.盖着被子进梦乡D.围着火炉吃晚饭五、收获之窗————我努力我充实分小组演示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共3课时,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共3课时,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e03b07c8d376eeafaa31d5.png)
课题: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班组名姓名日期:月日编号0 7一、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自转的概念及特点。
2、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第三关:训练反馈(8分钟)一、填空题1.地球绕着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不停地自向自转,出现了的差异。
二、选择题。
1.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 )A.一年B.一天C.12小时D.一个月2.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地球是一个不发光的球体B.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C.地轴是倾斜的D.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3.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是因为()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旋转B.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C.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D.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4.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B.地球自转使地球表面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C.地球自转使地球表面产生了四季的变化D.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交替B.四季更替C.五带D.极昼极夜6.我们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如:在以下现象中离不开地球自转的是()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④北京人到新疆去开始很不适应,原因很多,比如: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还老高,大家都还要工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异产生的原因。
训练反馈:快速完成此关内容,顺利通过知识大检测,能力大挑战!【课外拓展】地球上的人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自转地球不但以每秒30千米的速度,在自己的轨道上绕太阳公转,而且还以极快的速度在自转,在赤道上每秒钟的速度达465千米,比汽车、轮船的速度不知快多少倍呢!既然地球转得这样快,为什么我们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呢?有这样两个事例:当你乘着一艘小船在江河里航行时,虽然速度不快,但看到两岸的树木、房屋等在向后移动,便知道小船在往前开;而当你乘上大轮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时,周围水天一色,其他什么也看不见,所以虽然大轮船航行得很快,但感觉不到船在航行。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3e4ff490c69ec3d4bb7570.png)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学习目标】1.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
2.认识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与时间差异现象。
3.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P11,回答问题。
1.什么是地球的自转?2.地球自转中心?3.地球自转周期?【互动探究】地球自转方向自向。
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时针方向旋转。
【合作探究】活动:演示地球自转,说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思考:1.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向着太阳的一面是,背着太阳的一面是。
2.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3.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的自转,不同的地方存在时间的。
4.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不停的自转?日月星辰的升落、一天中物体影子的的变化( -- -- )。
【拓展提高】晨昏线1.昼夜交界的线叫什么?,由夜进入昼的那半叫,由昼进入夜的那半叫。
2.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吗?一般情况下,晨昏线和经线。
3.同一经线上时间相同,昼夜情况是否相同?4.如果两地时间相差1小时,那么经度相差多少度?【课堂练习】1、地球自转是()A.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B. 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C.绕着太空不停地旋转D. 绕着北极星不停地旋转2、太阳总是东升西落,是因为()A.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B. 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旋转C. 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旋转D. 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旋转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一天B.一年C.一个月D.365天4、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A.地球的自转和公转B.地球的自转和不透明性C.地球的自转和透明性D.地球的公转和不透明性5、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在自转的是()A.昼夜长短不同B.日月星辰东升西落C.极昼极夜现象D.四季变化现象6、我国东部地区某学校上午上课时间为8:00,而西部地区某学校上午上课时间为10:00,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纬度差异B.季节差异C.地球的自转D.地球的公转7.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表示正确的是()8.(1)左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2)E 点的经纬度是( ),位于(东/西)半球,(北/南)半球;(3)F点的经纬度是( ),位于(东/西)半球,(北/南)半球;(4)E、F两点所在纬线长度(相等/不相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公转 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公转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6826240066f5335a8121b9.png)
1.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B.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
C.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
D.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个月
2.下面的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3.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标出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
2)在相应的位置标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名称和日期。
3)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_____________的变化。
地球公转 练一练
性质 方向是___________ 周期是___________
______交替,夏至日是_________,冬至日是_________ ______差异,五代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 记一记。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c12900b9d528ea80c7790a.png)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1——12的所有内容以及地球仪,完成下列要求)1.地球自转的基本情况(旋转中心、方向、周期)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通过演示地球仪获取)【交流合作探究】1.转动地球仪或借助三球仪,探究时间差异2.同桌或小组内相互交流,归纳方法【教师点拨】1.同一经线的日期和时间是相同的(晨昏线)2.一般来说,东方日出早于西方(说明在不经过180°经线的范围内)二、地球的公转【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3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地球的定义和特征?2.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有哪些区别?(可以列表比较)3.地球公转的地理现象有哪些?4..观察图1.18.了解两分两至情况(看自转和公转方向、日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昼夜长短情况——特别是晨昏线的位置)5.地球上的五带。
(1)五带划分的依据:(2)五带的名称和分界线(和纬度带的划分区分开来)(3)五带中各带的阳光直射与极昼极夜情况和气候特征【交流合作探究】1.同桌或小组内相互交流,归纳方法2. 填表感悟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教师点拨】1.五带的对称(分布对称、界线对称、极昼、极夜的分布区对称)2.运用相反的思想学习(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同一时间,南北极圈内的极昼、极夜正好相反、南北半球昼夜情况及变化相反)教师解释【检查反馈】(同桌之间进行)1.下面的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2.在下图中赤道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在公转轨道上画出公转方向,描绘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的纬线,并填写完整。
(注意:填写北半球的昼夜状况)3.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A.山东比新疆的学生起床时间早 B.日照市春夏秋冬四季转换C.东北冬季漫长海南岛长夏无冬 D.太阳每天都东方升西方落2013年5月20日15时,美国中部俄克拉荷马州遭遇龙卷风袭击,造成24人死亡,40人失踪的重大灾难,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5-6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2《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2《地球的运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bdf7fb284ac850ad0242d0.png)
2016年6月9日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读如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面各题。
6.此时地球运行在图中的()
A.①段B.②段C.③段D.④段
7.这一天东至县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极昼现象B.昼短夜长C.昼夜平分D.昼长夜短
8.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17年5月14日8点20分乘专机自莫斯科抵达北京,莫斯科是东三区,北京是东八区,专机飞行时间六小时,请问普京专机在莫斯科出发时间:
⑵在探究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观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明白任何地理现象都有成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⑵培养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
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运动规律。
2.正确列举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A.2017年1月27日8时B.2017年1月28日8时
C.2017年1月27日16时D.2017年1月28日16时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2016年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月20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靠近图中()
七年级上册地理科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组长:
集体备课
备注
课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2《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课型
新课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⑵用简单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a6663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c.png)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
3.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1. 地球的自转运动2. 地球的公转运动3.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三、导学重点: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观点2.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和方向3.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四、导学步骤:1. 地球的自转运动a. 讲解地球自转的观点和周期。
b. 通过实验或模型展示地球自转的方向和速度。
c. 讨论地球自转对昼夜交替的影响。
2. 地球的公转运动a. 讲解地球的公转观点和周期。
b. 通过实验或模型展示地球公转的方向和速度。
c. 讨论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3.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a. 讨论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b. 探讨地球自转和公转对生物发展的影响。
c. 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五、导学作业:1. 回答以下问题:a.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是什么意思?b.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分别是多长?c.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生活有哪些影响?2. 完成实验或观察记录:a. 观察太阳的运动,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干系。
b. 制作一个模型,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六、导学反馈:1. 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纠正错误。
2.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解。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对地球运动的认识。
七、拓展延伸:1. 邀请学生自行探索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并分享给同砚。
2. 观察其他星球的运动,比较其与地球的不同的地方。
3. 钻研地球运动与日食、月蚀等现象的干系,深化对宇宙运行规律的理解。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e67daa0f705cc1754270910.png)
主备人: 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 分管行政:__________________ 复备人:
小结提
纲思维导图地球五带<
厂北寒带:(纬线)以北地区
带:北极圈与
热带:
南温带:与南回
__ 带:南极圈以南地区
(纬线)之间
(纬线)之间
归线之间
1.冋学们的衣柜里存放着春、夏、秋、冬四季服装,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
D.亚寒带地区
2.下列节日中,南京地区黑夜最长的是()
A.八一国际儿里节
B.五一国际劳动节
C.国庆节
D.元旦
3.划分五带主要依据是()
A.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B.有无阳光直射现象
反 C.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 D.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馈 4.有极昼和极夜的地区是()
练 A.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
习 B.回归线至极圈之间的温带地区
C.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寒带地区
D.赤道附近地区
5.极圈是()
A.热带与温带的划分
B.热带与寒带的划分
C.温带与寒带的划分
D.中纬与地纬的划分
6.我国南极科考队准备组织一次科考,你认为最好安排在北半球的()
A.夏季
B. 冬季
C.春季
D. 秋季
教学
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导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中心,方向,周期,意义。
2.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理;
(二)、能力目标
能正确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现象。
二、【学习难点】昼夜更替和四季产生原理
三【教学过程】
(一)、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特点
自转公转
方向
旋转中心
周期
转动特点——————————
——
(二、读地球公转图,完成下列见容:
1、从图中相应位置填出四个节气的名称。
2、在图中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3、填下表
节气日期直射点昼夜长短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五带的划分
(1)根据图中数码号填写地球上的五带名称:
A 带;
B 带;
C 带;
D 带;
E 带。
(2)在图中适当位置注上各带的分界线名称,
(3)并写出其纬度。
X-k-b-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