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教育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医务室等是( )A 教育内容 B.教育方法C.教育者D.教育物质资源2.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 )A.矛盾的对立面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C.相互依存的统一体D.主动和被动的关系3.一般衡量社会文化水平的指标是( )A.人口的性别比例B.人口的受教育水平C.人口的健康状况D.人口的平均收入4.我国传统教育的最高目标是( )A.道德完善B.智力发展C.体质增强D.审美发展5.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 )A.文化B.政治C.经济D.教育6.学前教育阶段可分为新生儿期、乳儿期、婴儿期和幼儿期,这表明个体发展具有( )A.规律性B.个别差异C.阶段性D.社会性7.儿童厌食的起因往往不是因为某一身体部位出现病变,而是因为情绪压抑或紧张等心理原因,这表明()A.身体发育决定心理发展B.心理发展影响身体发育C.身体发育影响心理发展D.心理发展决定身体发育8.提出“成熟势力说”,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顺序模式的过程的学者是( )A.柏拉图B.皮亚杰C.格塞尔D.洛克9.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的教育家是( )A.福禄贝尔B.卢梭C.蒙台梭利D.夸美纽斯10.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著作是( )A.《民主主义与教育》B.《教育漫话》C.《人的教育》D.《爱弥尔》11.皮亚杰认为心理特点是“自我中心化”的儿童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思维阶段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2.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教育方法是( )A.自然后果法B.教学做合一C.整个教学法D.发现式教学法13.如果是色盲或失明的儿童就无从发展视力,也就培养不成画家了,这表明( )A.遗传决定一切B.遗传素质为儿童发展提供前提C.后天环境决定遗传素质D.教育起主导作用14.头大、躯干长、四肢短、胸廓的前后和左右径几乎相等的是( )A.初生儿B.周岁儿C.2 岁儿童D.2 岁半儿童15.《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全日制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A.1 小时B.2 小时C.3 小时D.4 小时16.活动室墙饰的高度首先要适合( )A.幼儿的身高B.教师的身高C.家俱的高度D.房屋的高度17.在幼儿园内,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这是( )A.教育活动游戏化B.游戏活动教育化C.游戏活动系列化D.游戏活动教学化18.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儿童学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进行活动,这是( )A.保教结合原则B.独立性原则C.综合性原则D.启蒙性原则19.儿童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问题发表意见,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方法是( )A.故事法B.讨论法C.参观法D.观察法20.能显著提高儿童的角色承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教学方法是( )A.发泄法B.角色扮演法C.直观形象法D.批评惩罚法21.教师使那些经常犯错的儿童感受到犯错后班上儿童对他在态度和情感上的疏远是( )A.自然后果惩罚B.生理性惩罚C.体罚D.剥夺性惩罚22.家庭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指的是( )A.家庭气氛B.家庭结构C.家庭经济D.家庭文化23.家长对孩子有要求,不一味迁就,控制情感,掌握分寸所遵循的原则是( )A.尊重儿童B.规矩明确C.理智的爱D.做好榜样24.托儿所教育的特殊对象决定了托儿所集体教养的核心是( )A.以保为主B.以保为主,保教并重C.以教为主D.以教为主,保教并重25. 在刚入园时,幼儿与家人暂时分离后,会出现情绪不安的表现,这种表现称为( )A.分离依恋B.分离异常C.分离焦虑D.分离断乳26.幼儿无意中做错了事,诚实地告诉了大人,却受到了来自大人的严厉的批评和惩罚。
学前教育学考试重点【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教育的根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P5是由特意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肯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肯定社会需要的人活动.2.教育者P5但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当教育责任的人都是教育者。
3.受教育者P6在教育中承当学习责任,是接受教育的人4.教育内容P7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所传递的信息,没有教育内容也无从产生教育活动。
5.终身教育P12是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
6.全民教育P12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根本权利,并且必须接受肯定程度的教育,它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
二、简答题1.现代教育的开展趋势P12〔1〕全民教育是教育开展的方向;〔2〕终身教育;〔3〕教育民主化;〔4〕教育现代化;〔5〕教育与社会紧密交叉、相互影响、相互联系;〔6〕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决策的先导。
2.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P10〔1〕教育的开展急剧增长〔2〕教育体制和结构的显著变化〔3〕教育的内涵扩大〔4〕教育作用愈加重要〔5〕教育的不公平依旧存在3.教育对个体开展的主导作用表达在哪些方面?P10〔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表达了培养人的方向,也就是个体开展的方向〔2〕教育,尤其是学校的教育,由受过特意训练的教师负责,给予个体开展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的影响〔3〕教育为个体能动的开展制造主客观条件〔4〕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开展。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一、名词解释1.物质环境P14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
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2.精神环境P15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的内涵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3. 广义的文化P19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4.狭义的文化P19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ZJ、传统民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及难背简答题
狭义的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由家长(指父母和家庭成员中其他年长者)自觉的,有意识的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
托幼机构教育:幼托幼机构组织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实施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
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幼儿、成人及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的是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学前教育功能: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学前教育的功能: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学前教育效益:它主要是指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产出的关系托幼机构:是集体教养幼儿的社会教养机构,是在家庭教养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高,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社区教育:是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势。
教学效能感:一般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幼儿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社会角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具有特定的社会职权、履行特定的社会职责、承担特定的社会义务的社会成员,准则及价值观的行为同步教育:也称一致性教育,即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幼儿园内部进行一致的或同步的教育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它是指通过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幼儿自己,最后撤去支架。
合作教学: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
“合作教学”活动大致可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三种形式。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就是托幼机构教育活动满足某种需要的特性。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在园幼儿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发展变化的诸多因素所进行和价值判断。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程序:就是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的各项内容,按其相互联系、活动顺序,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程序。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名词解释:1.智力: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的概念性特征。
它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像力等方面,其中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
2.结构游戏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积木、积塑、金属材料、竹制材料和黏土、纸浆等都是儿童结构游戏的绝佳材料。
3.自然后果惩罚法不是人为的惩罚,而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后果让儿童受到相应的处罚,使儿童从中体验到自身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4.活动目标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
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提出这些目标,如要求幼儿掌握某一事物的名称、特征,学会使用某一种工具或学会观察和比较的方法等。
这个层次的目标通常通过教师的活动计划或教案来体现。
5.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是幼儿园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它是指成人为学前幼儿提供生存、发展所必须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同时给予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逐步增进他们生活自理能力。
6.环境决定论:强调后天影响对发展的作用,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否认了遗传在发展中的作用。
7.发展:指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8.独立自主原则:指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杜绝包办代替。
9.游戏化方法:是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儿童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育。
包括游戏活动教育化和教育活动游戏化。
10. 幼儿常规即幼儿的行为常规。
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顺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儿童全面发展,包括认知、情感、社会、身体等各方面。
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中的第一阶段,对儿童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前教育的目的学前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创造力和社交能力,为儿童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三、学前教育的特点 - 以儿童为中心:学前教育注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以儿童为教育的中心。
- 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通过游戏,儿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探索,促进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 综合性:学前教育注重综合发展,不仅包括认知领域,还包括情感、社会、身体等方面。
- 注重家庭与社会的合作:学前教育不仅是幼儿园的责任,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教育共同体。
四、学前教育常用名词解释 - 幼儿园:专门为3-6岁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服务的机构,为儿童提供游戏、学习和生活的场所。
- 早期教育:是相对于学前教育而言的概念,泛指0-6岁这一阶段的教育活动。
- 发展教育:强调儿童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主体性,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 游戏教育:以游戏为教育手段,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促进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发展。
- 生活教育: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儿童的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
五、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观念的不断变革,学前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学前教育将
更加注重个性化发展,关注儿童情感和社会发展,以及家庭和学校的紧密合作,为每个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机会。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共六套第一套一、名词解释、智力:儿童生疏四周世界的力量的概念性特征。
它主要包括观看力、记忆力、留意力、思维力、想像力等方面其中思维力量就是整个智力进展的核心局部。
2、构造玩耍:构造玩耍就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构造材料经过手的制造来反映四周现实生活的玩耍。
积木、积塑、金属材料、竹制材料与黏土、纸浆等都就是儿童构造玩耍的绝佳材料。
3、自然后果惩罚法:不就是人为的惩罚而就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后果让儿童受到相应的惩罚使儿童从中体验到自身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到达教育的目的。
4、活动目标: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
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提出这些目标如要求幼儿把握某一事物的名称、特征学会使用某一种工具或学会观看与比较的方法等。
这个层次的目标通常通过教师的活动打算或教案来表达。
5、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就是幼儿园教育不行分割的组成局部。
它就是指成人为学前幼儿供给生存、进展所必需的环境与物质条件同时赐予细心的照看与保护以促进她们的安康成长逐步增进她们生活自理力量。
二、简答题、教育对个体进展如何起主导作用答: 首先教育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培育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表达了培育人的方向也就就是个体进展的方向。
其次教育尤其就是学校的教育由受过特地训练的教师负责赐予个体进展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的影响。
第三得力的教育为个体能动的进展制造主客观条件如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好主客观的关系及师生间的关系使之有利于提高个体主动乐观地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并在教育活动中充分满足人体特征的进展、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个体创力量的进展。
第四教育的主导作用更表现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从生命开头的“自然人”经过教育过程成长为“社会人”完成个体社会化过程使个体乐观地、能动地适应社会、参与社会与改造社会。
2、陶行知主见要解放儿童其主要内容就是什么答:陶行知在了解儿童身心特点的根底上要解决儿童的制造力她主见“六解放”:l 解放儿童的头脑2 解放儿童的双手3 解放儿童的眼睛4 解放儿童的嘴5 解放儿童的空间6 解放儿童的时间。
《学前教育史》名释 简答 论述及答案
《学前教育史》名释、简答、论述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眼前事”--在教育内容上,朱熹提出,15岁以前的儿童,主要是就儿童日常生活接触的"眼前事"去教他们,就教者而言,是"教事",就孩子而言是"学其事"。
他认为学必自近者易者始,并认为学问之道只就眼前日用的开始,初学应给以简单容易的内容。
儿童主要是学习眼前日用之事,是“知之浅而行之小也”。
2. 1932年的《幼稚园课程标准》——民国时期的《幼稚园课程标准》、1932 年由教育部正式公布,是根据1929 年《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修订而成的,1936 年再次作了少许修正。
它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它分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教育方法要点三部分;它既体现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洋为中用的精神,具有中国化、科学化特点3.行为课程--我国现代著名幼教专家张雪门提出的一套有关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行为课程' 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
他认为行为课程应自然地融合在儿童的生活中;应注意实际行为,并把生活和行动看作相互联系的整体。
生活和实际行动是行为课程的两大因素。
4.五指活动--是陈鹤琴所指的儿童相互联系的、灵活的、连贯的五个方面的教育活动。
他说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
他指出,依据儿童身心发展,五指活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地、合理地编织。
五指活动的五个方面是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语言活动。
5.艺友制--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
陶行知,在培养幼教师资方面的特点:艺友制艺友制便是学生(艺友)与有经验的教师(称导师)交朋友,在实践中学习当教师,方法是边干边学。
艺友制幼稚师范教育最大的优点:学生在幼稚园实地学习,克服了师范教育脱离实际的现象。
在不可能迅速建立大批师范学校的情况下,也能培养有质量的师资。
学前教育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1. 学前教育--是指旨在促进学前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p2)2. 学前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
<p3)3. 学前社会<公共)教育--由家庭之外的社会<包括国家、社区、单位、私人)指派专人组织实施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的总和。
它包括托幼机构教育、社区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影响等教育形式。
<p4)4. 托幼机构教育--是指在托儿所、幼儿园等机构中由专职的幼教工作者按照社会的要求,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学前公共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学前教育的重要实施形式。
<p4,p55,p90)5. 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幼儿、成人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应该做什么"、"应该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期待效应。
<P14)6. 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P15)7. 学前教育的功能--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事实效应。
<P14)8. 学前教育的效益--指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P31>9 .社区教育-- 把教育之于一定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反政府和党的领导下,一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势。
第二章家庭、托幼机构、社区1. 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
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里,由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与简答大全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与简答大全学前教育学是关于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的学科。
它对儿童在学前教育过程中的发展、教育策略和教育环境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社交技巧、情感发展和身体健康,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学前教育学中必考的一些重要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学前教育学的核心概念和知识。
一、儿童心理发展1. 定义:儿童心理发展是指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和道德等方面的发展过程。
2. 简答题:请简述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
二、儿童语言发展1. 定义:儿童语言发展是指儿童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等方面的语言能力的逐步形成和发展过程。
2. 简答题:请简述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和促进方法。
三、早期教育干预1. 定义:早期教育干预是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和方法,对有特殊需求或潜在风险的儿童进行早期的教育和干预,提升其学习和发展能力。
2. 简答题:请简述早期教育干预的目标和实施策略。
四、幼儿园教育1. 定义:幼儿园教育是指为3-6岁儿童提供系统性的学前教育活动和服务的教育机构,旨在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发展。
2. 简答题:请简述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教育目标。
五、学前教育评估1. 定义:学前教育评估是指对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评价和监测,以了解教育质量和效果,并为改进提供依据。
2. 简答题:请简述学前教育评估的重要性和评估方法。
六、亲子教育1. 定义:亲子教育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教育互动和教育方式,旨在提高父母的教育能力、促进亲子关系和儿童的全面发展。
2. 简答题:请简述亲子教育的原则和实施方法。
七、游戏教育1. 定义:游戏教育是指通过游戏活动来促进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发展,提供愉快的学习体验和积极的社会交往。
2. 简答题:请简述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教育意义。
八、专业发展素养1. 定义:专业发展素养是指学前教育从业者应具备的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对教育实践不断反思和提高的意识和能力。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学前教育,即早期教育或幼儿教育,是指为适龄幼儿提供的教育和护理服务。
这段时期是孩子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学前教育中的一些关键名词进行解释和简答题的探讨。
一、学前教育名词解释1. 早期教育(Early Education):早期教育指的是对0-3岁幼儿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刺激、亲近和互动,促进婴儿和幼儿的早期发展。
2. 幼儿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幼儿教育是指为3-6岁幼儿提供的教育服务,旨在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学习兴趣和基础知识。
3. 感受教育(Experiential Education):感受教育是一种通过实际体验和互动学习的教育方法。
在学前教育中,幼儿通过参与各种具体活动,通过亲身经历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4. 游戏教育(Play-based Education):游戏教育是一种以游戏为基础的教育方式。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培养社交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5. 结构化教育(Structured Education):结构化教育是一种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学方式,目的是通过清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提供系统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二、简答题1.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多个方面。
通过早期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为他们今后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 学前教育的特点有哪些?学前教育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游戏性:学前教育注重通过游戏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 综合性:学前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注重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各个方面的培养。
- 个性化:学前教育重视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针对幼儿的兴趣、需求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 实践性:学前教育注重通过实际体验和互动学习,让幼儿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与简答大全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与简答大全学前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基础教育和培养,为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的一种教育形式。
在学前教育学习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名词需要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一些学前教育学常见的名词解释与简答大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学前教育的相关概念。
一、幼儿教育与幼儿园1. 请解释幼儿教育的概念并谈谈其重要性。
答:幼儿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对幼儿的智力、情感、社交、语言和身体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幼儿的兴趣、能力和品德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2. 请简要介绍幼儿园的概念及其功能。
答:幼儿园是一种专门为幼儿提供教育和照顾的机构,其主要功能是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通过游戏、活动、教育等方式,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提供适宜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幼儿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 请解释幼儿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答:幼儿发展主要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和学龄前期三个阶段。
婴儿期(出生到两岁)的特点是对外界刺激敏感且行动能力有限;幼儿期(两岁到六岁)的特点是发展迅速、语言能力逐渐增强,开始有社交行为;学龄前期(六岁到入学前)的特点是逐渐发展出逻辑思维和自我意识,开始具备一定学习能力。
2. 请简述教育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答: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其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教育的理论依据,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指导教育实践,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三、儿童行为与社会化1. 请解释儿童行为的特点及其与成人行为的差异。
答:儿童行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情绪不稳定、易受影响、思维方式简单、行为表现活跃等。
与成人相比,儿童行为还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儿童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更为直接和冲动,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思维和逻辑能力尚未完全发展。
学前教育学论述题
学前教育学论述题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现状学前教育是指为了儿童在正式上学前获得必要的启蒙和教育,以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
它是儿童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学前教育的普及以及其教育质量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现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的大脑发育和认知能力迅速提升。
学前教育能够对儿童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适应能力。
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能够提高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前教育的现状然而,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普及率还不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许多家庭面临着学前教育的高费用和缺乏适合的学前教育机构的问题。
此外,一些学前教育机构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也存在不足。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保障学前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其次,需要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机构,提高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
另外,还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管,确保学前教育机构的安全和教学质量。
此外,家庭和社会也要积极参与学前教育。
家长应提高自身的教育意识,及时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学前教育机构,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社会各界可以积极开展学前教育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更多的学前教育机会。
总结:学前教育对于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和教育质量仍存在问题。
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和教育质量。
家庭和社会也应积极参与学前教育,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为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学前教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1. 学前教育--是指旨在促进学前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p2)2. 学前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
<p3)3. 学前社会<公共)教育--由家庭之外的社会<包括国家、社区、单位、私人)指派专人组织实施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的总和。
它包括托幼机构教育、社区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影响等教育形式。
<p4)4. 托幼机构教育--是指在托儿所、幼儿园等机构中由专职的幼教工作者按照社会的要求,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学前公共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学前教育的重要实施形式。
<p4,p55,p90)5. 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幼儿、成人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应该做什么"、"应该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期待效应。
<P14)6. 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P15)7. 学前教育的功能--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事实效应。
<P14)8. 学前教育的效益--指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P31>9 .社区教育-- 把教育之于一定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反政府和党的领导下,一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势。
第二章家庭、托幼机构、社区1. 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
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里,由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学前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分支,专门关注儿童在3-6岁之间的教育与发展。
它涉及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教育实践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学前教育领域中常见名词的解释和简答题回答:1. 幼儿园: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3-6岁儿童的早期教育与照顾服务。
它的目标是通过游戏、社交互动和学习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2. 自主性:自主性指幼儿在学前教育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并自我决策。
这种教育环境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自我表达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3. 教育游戏:教育游戏是学前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游戏创设的情境和规则来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幼儿在游戏中能够体验社交互动、问题解决和认识世界。
4. 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学前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促进幼儿良好的情绪管理和社交技能的培养。
它强调幼儿的情感发展对整体人格成长的重要性。
5. 幼儿发展:幼儿发展是学前教育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认知、语言、社交、情感和身体发展等各个方面。
了解幼儿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对制定有效的教育计划和方法至关重要。
6. 家庭教育:家庭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涉及父母或其他亲属在幼儿成长中的教养方式和支持。
学前教育需要与家庭教育紧密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7. 评估与评价:评估与评价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用于了解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以此指导教育教学的改进。
评估方法包括观察、记录、测试和家长反馈等多种方式。
8. 转化研究:转化研究是将学前教育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的过程。
它旨在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有效的教育策略和实践,以促进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9. 教师角色:学前教育教师在幼儿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提供支持和关怀。
10. 多元化:多元化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旨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教育资源,以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和利益。
学前教育思想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目+答案
一.名词解释1.早喻教贾谊认为,对君主继承人的教育在其未出世前就要进行。
2.闻见结合颜之推认为,闻见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他提倡“眼学”,重视亲身直接观察以获取知识。
所谓“眼学”,包括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他认为听闻也可开阔眼界,但不能轻信,主张闻见结合,既要耳闻,更须目睹。
只有这样,方能获得真正的学问。
3.耕读相兼(注意与gong) 恩张履祥提倡耕读相兼。
他提出“读书者须知农事,务农者亦须读书,无论农人还是士子均须自幼耕读相兼。
4.分层致功唐彪指出,儿童学习要做到先易后难,就必须分层致功。
如果部分层次,不循次序,企图一步登天,那么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5.端本清源康有为认为,孕妇在怀孕后就应入人本院进行接受胎教。
他提出从重视环境、教导孕妇等方面着手进行胎教,从而为人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简答题2011年1月1.简述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P388人本主义教育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想。
它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自我实现和富于创造性的人,学校必须提供最好的条件,并创造促进人们学习和成长的良好的心理气氛,使每个学生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
联系:人本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弗洛姆、奥尔波特。
2.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蔡元培在批判封建主义教育宗旨的基础上,根据资产阶级的需要,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其中,军国民教育即军事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
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教育理论的最高目标;3.简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 P285.1)强调对幼儿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幼儿的自然本性,即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教育。
2)要求把儿童在教育中的被动地位变为主动地位,多给儿童以自由,尊重儿童的天性,使儿童真正成为教育上的主人。
4.简述夸美纽斯儿童智育的主要内容夸美纽斯指出,儿童在人生的头6年应掌握的知识有:1)各类自然事物。
学前教育原理
济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原理复习题一. 名词解释1、学前教育从广义上来讲,凡是能够影响和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成长与发展的活动都属于学前教育。
从狭义上讲,学前教育是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出生至 6、7 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2、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应用性质的学科,既要在实践中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探究学前教育规律,又要在研究中服务于实践。
学前教育理论是对学前教育学中一般、典型问题的研究。
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科学起源说,该学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4、《母育学校》夸美纽斯编写的专门的学前教育手册,这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在《母育学校》中,夸美纽斯认为,学前教育应该在家庭中进行,家庭就是母育学校,母育学校是学制的第一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阶段,它为儿童奠定体力、道德、智力的基础。
5、骑士教育是欧洲中世纪,世俗封建主的一种学前教育。
骑士教育是集封建思想意识的熏陶和军事体育训练于一体的教育,其养成需要三个阶段:出生到7 岁,在家庭中进行,父母是老师,主要任务是熏陶宗教意识,培养道德品质和身体养护。
6、预成论是中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不正确的儿童观。
认为,人在创造的一瞬间就形成了,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仅仅是身体大小及知识多少的不同而已,故在社会上,儿童被看成小大人。
受预成论的影响,人们无论是社会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忽视儿童的爱好及需要,要求儿童整齐划一,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7、《颜氏家训》颜之推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家庭教育思想家,他撰写了《颜氏家训》这部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对于学前家庭教育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
颜之推认为,在实施家庭教育的时候应注意:及早施教、严慈兼施、均爱、注意环境的作用等事项。
8、儿童发展儿童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至 18 岁这一期间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名词解释:1.智力: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的概念性特征。
它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像力等方面,其中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
2.结构游戏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积木、积塑、金属材料、竹制材料和黏土、纸浆等都是儿童结构游戏的绝佳材料。
3.自然后果惩罚法不是人为的惩罚,而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后果让儿童受到相应的处罚,使儿童从中体验到自身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4.活动目标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
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提出这些目标,如要求幼儿掌握某一事物的名称、特征,学会使用某一种工具或学会观察和比较的方法等。
这个层次的目标通常通过教师的活动计划或教案来体现。
5.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是幼儿园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它是指成人为学前幼儿提供生存、发展所必须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同时给予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逐步增进他们生活自理能力。
6.环境决定论:强调后天影响对发展的作用,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否认了遗传在发展中的作用。
7.发展:指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8.独立自主原则:指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杜绝包办代替。
9.游戏化方法:是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儿童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育。
包括游戏活动教育化和教育活动游戏化。
10. 幼儿常规即幼儿的行为常规。
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顺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11. 幼儿园环境从广义上讲,幼儿园环境指影响幼儿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它既包括人的要素也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家庭、社会、自然等幼儿园外的大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
狭义而言,它主要指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包括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全民教育: 指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并且必须事实上接受一定程度的 教育, 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
全民教育可使每个人获得自由和发展的能力, 是社会摆 脱贫困、实现繁荣的必要选择, 同时又是促进社会文明道德、 控制人口、 提高人口质量 和改善环境状况的先决条件。
终身教育: 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 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 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 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 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人生模式。
教育民主化:使受教育成为全民的权利和义务,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消除专制、 封闭、灌输等不民主的教育,建立尊重、开放、启发、参与等民主化的教育。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 是教育整体的变革。
包括教育 制度、教育结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变革,其中教育观念 现代化是核心。
简答和论述:1. 简述教育对个体发展如何起主导作用 .(1)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体现了培养人的方向,也就是个体发展 的方向 ;(2) 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负责,给以个体发展更科学、更系统、 更全面、更深刻的影响 ;(3) 得力的教育为个体能动的发展创造主客观条件,有利于个体的发展 ;(4) 教育的主导作用更表现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2. 简述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1) 教育的发展急剧增长 ; ( 2)教育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 ;名词解释:1. 2. 3. 4. 5. 广义教育:指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 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 教育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教师是指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 社会活动。
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 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 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 有系统、 有组织的影响活动, 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 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都是教育 者。
受教育者: 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是接受教育的人。
性别、不分身份、不分职业背景,凡是进入学习过程的人。
广义包括不分年龄、 不分6. 7. 8. 9. 10. 教育内容:指在教育活动中所传递的信息,没有教育内容也无从产生教育活动。
人的个体发展: 指个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身体的发展是指身 体的各组织系统的发育和机能的增长, 心理的发展是指人的感知能力、 记忆能力、 思维 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的发展。
正规学校教育:在学龄期完成的上学年限,获得教育证书。
非正规教育: 在任何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行的成人或儿童所选择的学习形式, 织、有系统的学习活动。
非正式教育: 个人在日常经验和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的学习, 过程。
是有组是无组织、 无系统的终生11. 12. 13. 14.(3)教育的内涵扩大 ;(4 )教育作用愈加重要 3. 简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全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方向(2)提倡终身教育 ( 3)倡导教育的民主化 (4 )教育的现代化 (5)教育与社会紧密交叉、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6)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决策的先导 第二简答和论述:1. 简述经济对教育的作用(1)(2)(3)(4)2. 学前教育的目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1)工业社会初期——主要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2 )工业社会——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实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3 )现代社会初期——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4 )现代社会——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3. 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1)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 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影响; (3 )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
4. 简述我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 我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表现在: (1 )对教育的目标及人才标准的影响(2)对教育认识论和教育方法论的影响; (3 )对个体的发展方面的影响 .5. 结合实例分析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出了哪些挑战? 答: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出的挑战是:我国人口多, 增长快,应把握本地区人口增 长预测, 做好发展学前教育的准备。
适应独生子女多的5)教育的不平等依然存在名词解释:1. 2. 3. 4. 5. 6. 7. 8. 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组成。
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 城 市、 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精神环境: 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 是指在社会生产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 信息。
文化(广义 ) :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 (狭义 ) :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 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民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文化传递: 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和在空间的流动, 文化传递与传播过程补充、发展、 丰 富着文化,因为它注入了传播者的经验与整理创造。
文化选择:对某种文化的自动撷取或排斥,即择优汰劣,取精去糟的过程。
文化变迁: 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
文化变迁来自文化内容的变 化,并非所有的文化内容的变化都会引起文化变迁, 只有当某种文化内容引起文化的结 构性、全局性、整体性变化时,才形成文化变迁。
人的个体社会化: 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 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 通过学习与内化 而形成社会所期待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 经济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 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和变革影响教育结构的变化;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
人口特点,促成优生——优育——优教的良性循环,减少遗传病、残疾儿和死亡率,学前教育应向下延伸,从胎儿保护、胎教以及从0 岁开始教育。
大量人口分布于农村,着力研究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形式,发展适宜农村的学前教育。
第三章名词解释: 1.2. 儿童的发展: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回忆说: 柏拉图认为, 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基本上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并成为有意识的先天 知识(理念 ) 。
后天环境对人不具影响, 一切研究、学习都只不过是对先天理念的 “回忆”。
成熟势力说: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儿的理论, 认为儿童发展是个有规律的顺序模式的过程, 这个顺序是由物种和生物进化的顺序决定的。
所有儿童都按照这个顺序发展, 但发展速 度则由儿童的遗传类型所决定的。
环境和教育不是发展的主要原因, 它可能暂时影响儿 童的发展速度,但最终由生物因素所控制。
遗传决定论 : 认为从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遗传因素具有统率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从发展的最终结果来看, 环境的影响也是极为有限的, 环境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 而已 . 环境决定论:强调后天影响对发展的作用, 了遗传在发展中的作用。
先天因素:个体生物因素,其中包括遗传、 后天因素: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教育。
年龄特征: 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 本质的特征。
智力: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的概念性特征。
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 维力、想象力等,其中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
儿童观: 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主要涉及到儿童的地位和权利, 儿童期的意 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 教育观: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的根本看法。
社会本位儿童观:在古代,人们之所以重视儿童, 是因为儿童是氏族、 社会或国家的财 富,是家族传承和繁衍的工具,是未来的劳动力和兵源。
儿童并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体、 社会群体的正式成员受到尊重, 他们不过是父母的隶属物, 没有任何权利甚至连最根本 的生存权都得不到保障。
人本位儿童观: 14-16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儿童观,是个全新的以人为中心,一切 为了人的利益而服务的新人类观。
要求尊重儿童,尊重儿童所有的权利,儿童一出生 就具有一切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教育机会均等,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简答和论述: l. 什么是发展?儿童发展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发展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儿童发展包括生理的 发展的和心理的发展, 生理的发展是指儿童正常的生长、 发育;心理的发展是指儿童的认知、 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2. 皮亚杰的发展理论是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皮亚杰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有四个要素: 成熟、 练习和习得的经验, 社会性经验及具有 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这程。
这四个要素不断相互作用, 使幼儿不断地由不平衡走向新的平 衡,螺旋式向前发展。
皮亚杰强调儿童自身成熟一前提条件。
也强调了后天不断地练习与环 境对儿童的影响。
3. 布龙芬 .布兰纳关于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学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3. 4. 5. 6. 7. 8. 9. 10. 11. 12.13. 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 生长、发育与成熟等。
在于教育。
否认 儿童身心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一般的、 典型的、6.主要内容是: 认为儿童自出生以后就在社会中生活, 周围环境、 家庭及照管儿童的成人等各 “社会生态系统”的发展对儿童有着极大的影响, 儿童是在与周围各层生态系统发生直接或 间接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4. 简述个体发展的规律。
个体发展的规律表现在: (1)个体发展由简单到复杂; (2)个体发展都要经过由一般到特 殊的过程;( 3)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
5. 简述个体(儿童)发展的特征。
(1)个体发展是有规律地进行的;( 2)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3)发展具有阶段性。
6. 现代社会的儿童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2)(4)(6)7. 简述美国教育学家认为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三种作用模式。
答:第一种模式是“维持”即儿童某些认知能力能够自然地完全发展,教育和经验的作用, 作用只是使用儿童维持现有能力水平; 儿童发展的速度而不影响发展方向和顺序。
与否直接决定了儿童某种能力的发展与否, 8. 我国现代学前教育观应明确哪些观点答:( 1)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 2)因人而异地对儿童实施体、智、德、美、劳等全面 发展的教育;( 3)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发展适宜性”要求; (4)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和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形式;( 5)家园配合,协同发展第四章名词解释:1.2.3.4.5.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层次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 3)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的个性; 儿童通过活动来发展;( 5)儿童身心应该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应该尊重和保护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受教育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