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 滚动轴承实验报告
滑动轴承实验_2
![滑动轴承实验_2](https://img.taocdn.com/s3/m/879a13a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6.png)
实验一滑动轴承实验滑动轴承实验台使用简介本实验台用于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实验,主要利用它来观察滑动轴承的结构及油膜形成的过程,测量其径向油膜压力分布,通过测定可以绘制出摩擦特性曲线、径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和测定其承载量。
一、实验台结构简介与工作原理1. 该实验台主要结构见下图所示:图1-1 滑动轴承实验台结构简图1-操纵面板2-电机3-三角带4-轴向油压表接头5-螺旋加载杆6-百分表测力计装置7-径向油压表(7只) 8-传感器支承板9-主轴10-主轴瓦11-主轴箱2. 结构特点该实验台主轴9由两个高精度的深沟球轴承支承。
直流电机2通过三角带3带动主轴9顺时针旋转,主轴上装有精密加工制造的主轴瓦10,由装在底座里的无级调速器实现主轴的无级变速,轴的转速由装在面板1上的左数码管直接读出。
主轴瓦外圆处被加载装置(未画)压住,旋转加载杆5即可对轴瓦加载,加载大小由负载传感器传出,由面板上右数码管显示。
主轴瓦上装有测力杆,通过测力计装置可由百分表6读取摩擦力△值。
主轴瓦前端装有1~7号七只测径向压力的油压表7,油的进口1处。
在轴瓦的21处装有一个测轴向油压的油压表,即第8号油在轴瓦全长的4压表。
二、主要技术参数试验轴瓦内径d=70mm长度B=125mm粗糙度(旧标准7 )材料ZCuSn5Pb5Zn5加载范围0~1000N (0~100kg)百分表精度0.01 量程(0-10mm)油压表精度2.5% 量程0~0.6Mpa测力杆上测力点与轴承中心距离L=120mm测力计标定值K=0.098N/△电机功率355W调速范围:3~500rpm试验台重量:52kg该实验台的操作面板如图1-2所示。
图1-2实验台面板布置图1-转速显示2-压力显示3-油膜指示4-电源开关5-压力调零6-转速调节7-测量键8-存储键9-查看键10-复位键三、电气装置技术性能1.直流电动机功率:355W2.测速部分:a、测速范围:3rpm~500rpmb、测速精度:±1rpm3.加载部分:a、调整范围:0~1000N(0~100kg)b、传感器精度:±1rpm4.工作条件a、环境温度:—10℃~+50℃b、相对温度:≤80%c、电源:~200V±10% 50Hzd、工作场所:无强烈电磁干扰和腐蚀气体四、使用步骤:1、开机前的准备:a、用汽油将油箱清理干净,加人N68(40#)机油至圆形油标中线。
轴承应用技术实习报告
![轴承应用技术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7034a9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f.png)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轴承应用技术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了解轴承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掌握轴承的选型、安装、维护和故障诊断等基本技能。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轴承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学习了轴承的基本结构,包括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器等组成部分。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实物展示,我们了解了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区别以及各自的工作原理。
2. 轴承的选型在实习的第二、三天,我们学习了轴承的选型方法。
首先,要根据轴的载荷大小、速度、精度等要求确定轴承的类型;然后,根据载荷方向和大小选择合适的滚动体形状和数量;最后,根据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密封方式。
3. 轴承的安装与维护在实习的第四、五天,我们学习了轴承的安装与维护方法。
首先,要确保轴承与轴、轴承座的配合精度;其次,要正确安装轴承,避免因安装不当导致的轴承损坏;最后,要定期进行轴承的维护,清洗轴承,检查润滑情况和磨损程度等。
4. 轴承的故障诊断与维修在实习的第六、七天,我们学习了轴承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首先,要了解轴承故障的原因,如过载、润滑不良、污染等;其次,要学会使用声学、振动、温度等方法检测轴承的运行状态;最后,根据故障原因进行相应的维修或更换轴承。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轴承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掌握了轴承的选型、安装、维护和故障诊断等基本技能。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总之,本次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轴承实验报告
![轴承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d3223a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b.png)
轴承实验报告轴承实验报告引言在机械工程领域中,轴承是一种重要的机械元件,用于支撑旋转机械的轴。
它们承载着重要的机械负荷,同时也承受着摩擦和磨损。
为了确保轴承的可靠性和寿命,轴承的性能评估和实验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试不同类型的轴承,评估它们的性能和可靠性。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使用了两种常见的轴承类型: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
滚动轴承是通过滚动元件(如钢球或滚子)来减小摩擦的,而滑动轴承则是通过润滑剂来减小摩擦。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分别测试这两种轴承的摩擦系数、寿命和可靠性。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洁实验台面,确保实验环境清洁无尘。
2. 安装滚动轴承:将滚动轴承安装在实验设备上,并确保其能够自由旋转。
3. 测量摩擦系数:通过施加一定的力矩,使滚动轴承旋转,并使用力传感器测量所需的力。
根据所施加的力矩和测得的力,计算出滚动轴承的摩擦系数。
4. 测试寿命:通过连续施加一定的力矩和转速,观察滚动轴承的运行时间,直到其失效。
记录下滚动轴承的寿命。
5. 安装滑动轴承:将滑动轴承安装在实验设备上,并确保其能够自由旋转。
6. 测量摩擦系数:通过施加一定的力矩,使滑动轴承旋转,并使用力传感器测量所需的力。
根据所施加的力矩和测得的力,计算出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
7. 测试寿命:通过连续施加一定的力矩和转速,观察滑动轴承的运行时间,直到其失效。
记录下滑动轴承的寿命。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和寿命数据。
根据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滚动轴承的摩擦系数较低,这是由于滚动元件的存在,可以减小接触面积和摩擦力。
2. 滚动轴承的寿命较长,这是由于滚动元件的分布,可以均匀分担负荷,减小磨损。
3. 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较高,这是由于润滑剂的存在,无法完全消除接触面积和摩擦力。
4. 滑动轴承的寿命较短,这是由于摩擦和磨损的积累,导致轴承失效。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性能和可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微型滚动轴承装配及质检实验报告
![微型滚动轴承装配及质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533751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9.png)
微型滚动轴承装配及质检实验报告微型滚动轴承是具有精度高、性能稳定、尺寸小、体积小,重量轻、重量不足或无轴承的微型零件,广泛用于传动机械中。
轴承根据结构可分为平面轴承、圆柱形轴承和滚子滚动轴承三种。
微型滚动轴承一般有四个轴,可以旋转180°角度进行旋转,这种结构的精度很高,并且可以方便地更换为圆柱形或球形。
在装配微型滚动轴承时如何保证其达到要求呢?我们通过对微型滚油润滑套及滚子的组装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其装配质量达标。
我们按照要求分别安装了小型球面滚子滚道式微型滚动轴承5套、圆锥形式微型滚油润滑套滚道式微型滚动轴承4套共计9只小球作为检验重点,同时装配人员根据检测结果对设备进行了保养、维修及检查。
实验方法:将10个小球放入1号圆孔内(距圆孔表面5 mm),然后将其放入3个直径为100~200 mm的圆柱形滚油润滑套内,分别用压板将之压紧或挤压即可。
1、选择合适的轴承和轴承座,在保证良好润滑的情况下,尽量减小摩擦阻力。
微型滚动轴承的磨损是不可避免的,在使用过程中其磨损会不断地积累,造成轴系精度降低、输出轴精度不高、运行阻力增大,影响使用寿命。
因此要选择合适的轴承座来支撑微型滚动轴承。
轴颈材质选用低合金精密工具钢(HRB400)制作而成,在保证高强度、耐磨性和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减小轴颈尺寸大小与内径的偏差,以提高机械产品的使用寿命。
此外还要考虑轴承座本身性能是否达标、配合是否可靠等,以免造成因配合不合适而发生轴系精度降低和运行阻力增大的现象。
对微型滚动轴承而言为了降低摩擦阻力可以选用有密封作用或防尘作用的轴承座来结构;还要根据轴系及载荷选择合适类型的零件(如滚针轴承、圆锥形轴承以及球面滚子轴承等)。
根据微型滚动轴承型号和负荷大小选择合适大小规格、质量较轻的轴来保证其承载能力及使用寿命;避免负荷增大而发生轴系及滚针轴承失效。
例如对于微型滚动轴承而言,应避免由于负荷增大而使其滚针轴承与滑动摩擦表面受损或是因轴系过热造成润滑不均匀引起故障。
浙师大 滚动轴承实验报告
![浙师大 滚动轴承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c0e3a09eff9aef8941e064d.png)
Fa 2 Fd 2
当时,同前理,被“放松”的轴承 1 只受其本身派生的轴向力 Fd1,即
(11)
Fa1 Fd 1
而被“压紧”的轴承 2 所受的总轴向力为
(12)
Fa 2 Fd 1 Fae
(13)
图 7 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轴向的分析 综上可知, 计算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所受轴向力的方法可以归结为: 先通过派生轴向力及外加轴向载荷的计算与分析,判定被.‘放松”或被“压紧” 的轴承; 然后确定被 “放松” 轴承的轴向力仅为其本身派生的轴向力, 被 “压紧” 轴承的轴向力则为除去本身派生的轴向力后其余各轴向力的代数和。 轴承反力的径向分力在轴心线上的作用点叫轴承的压力中心。图 7 a)b)两 种安装方式, 对应两种不同的压力中心的位置。但当两轴承支点间的距离不是很 小时,常以轴承宽度中点作为支点反力的作用位置,这样计算起来比较方似于滚动体的受载情况,可用图 6 示意地描述。 (三)滚动轴承组合设计计算 左、右滚动轴承可轴向移动,均装有轴向载荷传感器,可通过电脑或数显测试 并计算单个滚动轴承轴向载荷与总轴向载荷的关系; 进行滚动轴承组合设计计算。 1、滚动轴承的当量动载荷 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是在一定的运转条件下确定的,如载荷条件为: 向心轴承仅承受纯径向载荷 Fr,推力轴承仅承受纯轴向载荷 Fa。实际上,轴承 在许多应用场合,常常同时承受径向载荷 Fr 和轴向载荷 Fa。因此,在进行轴承 寿命计算时, 必须把实际载荷转换为确定基本额定动载荷的载荷条件相一致的当 量动载荷,用 P 表示。这个当量动载荷,对于以承受径向载荷为主的轴承,称为 径向当量动载荷,用 Pr 表示;对于以承受轴向载荷为主的轴承,称为轴向当量 动载荷,用 Pa 表示。当量动载荷 P(Pr 或 Pa)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中南大学——滚动轴承综合性能测试分析 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滚动轴承综合性能测试分析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da34fb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b.png)
滚动轴承综合性能测试分析 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10分)1. 让学生了解在总轴向和径向载荷作用下,滚动轴承径向载荷分布及变化情况,特别是轴向载荷对滚动轴承径向载荷分布的影响;2. 让学生了解滚动轴承元件上的载荷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掌握滚动轴承元件上载荷波动特性。
二、 实验台型号名称及主要组成(10分) 1. 圆锥滚子轴承:1对; 2. 可移动的滚动轴承座:1对;3. 滚动轴承轴向加载装置、径向加载装置:各一套;4. 滚动轴承径向载荷传感器:精度等级:0.05;量程:5000N ,16个;5. 总径向载荷传感器:量程:10000N ,1个;6. 轴向载荷传感器:量程:10000N ,3个;7. 微型电机:YYJ90-180W N=180W;8. 计算机:1台9. 操作面板。
三、 实验数据及曲线打印(40分) 1.静态只加径向载荷2.静态既有径向载荷又有轴向载荷3.动态只加径向载荷四、思考题(40分)1、圆锥滚子轴承受径向载荷后,本实验台为什么就可测出它受有轴向力?(10分提示:从书本内容和实验台相关内容两方面来回答)答:书本内容:圆锥滚子轴承受径向载荷后,由于存在接触角,轴承本身会产生一个轴向力实验台:由于实验台已知接触角,并且有轴向和径向载荷的力传感器,即可以通过受的径向载荷,来计算测出它所受的轴向力。
2、本实验台一对正装的圆锥滚子轴承支撑的轴系受外部轴向载荷后,左右圆锥滚子轴承承受的轴向载荷将怎样变化?(20分提示:先通过派生轴向力及外加轴向载荷的计算与分析,判定被“放松”或被“压紧”的轴承;然后确定被“放松”轴承的轴向力仅为其本身派生的轴向力,被“压紧”轴承的轴向力则为除去本身派生的轴向力后其余轴向力的代数和。
)答:(1)画出本实验台轴向力示意图(F S1表示左轴承内部轴向力,F S2表示右轴承内部轴向力,Fa 表示轴向外载荷方向向左)。
(2)F S2+Fa<F S1 ,则左 被放松(被放松,被压紧),右 被压紧(被放松,被压紧), 则Fa 1= F S1 (用计算式表达) ,则Fa 2= F S1-Fa (用计算式表达) 。
轴承应用技术实训报告
![轴承应用技术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e852d7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e.png)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轴承应用技术实训,旨在提高学生对轴承应用技术的认识,掌握轴承的基本结构、性能、选用原则、安装调试和维护保养方法,培养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轴承应用能力。
二、实训内容1. 轴承基本知识(1)轴承的定义:轴承是用于支承轴、减少运动部件间的摩擦、承受载荷的机械元件。
(2)轴承的分类:根据承受载荷的方式,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根据承受载荷的方向,轴承可分为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
(3)轴承的结构:轴承主要由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架和密封件等组成。
2. 轴承性能(1)轴承的载荷能力:轴承的载荷能力是指轴承在承受载荷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2)轴承的旋转精度:轴承的旋转精度是指轴承在旋转过程中,内外圈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程度。
(3)轴承的耐磨性:轴承的耐磨性是指轴承在使用过程中,抵抗磨损的能力。
3. 轴承选用原则(1)根据载荷性质选择轴承类型:如承受纯径向载荷,可选择向心轴承;承受轴向载荷,可选择推力轴承。
(2)根据载荷大小选择轴承型号:载荷越大,所选轴承型号越大。
(3)根据转速选择轴承型号:转速越高,所选轴承型号越大。
4. 轴承安装与调试(1)轴承安装:轴承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持轴承清洁;②轴承与轴配合良好;③轴承间隙合适。
(2)轴承调试:轴承调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轴承间隙调整;②轴承轴向定位;③轴承旋转精度检查。
5. 轴承维护保养(1)定期检查轴承的磨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更换。
(2)定期给轴承加注润滑油,保持轴承润滑良好。
(3)保持轴承清洁,防止异物进入轴承。
(4)定期检查轴承的安装情况,确保轴承安装牢固。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前准备:了解轴承的基本知识、性能、选用原则、安装调试和维护保养方法。
2. 实训操作:根据实训指导书,进行轴承的选用、安装、调试和维护保养。
(1)选用轴承:根据载荷性质、载荷大小和转速,选用合适的轴承型号。
(2)安装轴承:按照轴承安装步骤,将轴承安装在轴上。
关于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报告
![关于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e1f78ff647d27284a73516e.png)
关于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课程:学院:班级:指导教师:姓名:学号:完成日期:2015年12月15日目录第一章研究背景1进行滚动轴承故障检测与诊断的背景与意义 (01)1.1滚动轴承故障检测与诊断领域背景 (01)1.2进行滚动轴承故障检测与诊断的意义 (01)2常见的滚动轴承结构 (01)3常见的滚动轴承故障形式 (02)4滚动轴承故障监测与诊断的一般步骤 (03)4.1常见的滚动轴承故障信息获取方法 (04)4.1.1温度监测法 (04)4.1.2振动监测法 (04)4.1.3油液监测法 (04)4.1.4光纤监测法 (04)4.1.5声发射法 (05)4.2常见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05)4.2.1基于传统时域统计参数的特征提取 (05)4.2.2基于频域和时频分析特征提取 (05)4.2.3基于非线性参数的特征提取 (05)4.3常见的滚动轴承故障状态模式识别 (06)4.3.1人工神经网络 (06)4.3.2隐马尔可夫模型 (07)4.3.3支持向量机 (07)5常见的用于滚动轴承故障检测与诊断的传感器 (07)5.1传感器的灵敏度 (07)5.2滚动轴承故障诊断领域中用到的振动传感器 (08)5.3滚动轴承故障诊断领域中用到的加速度传感器 (08)5.4滚动轴承故障诊断领域中用到的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08)6常用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与检测的分析方法 (09)6.1基于流行学习法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和检测方法 (09)6.2基于无量纲指标与波谱分析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10)6.3基于谱峭度及原子分解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10)6.4基于模型辨识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10)6.5基于EMD的滚动轴承故障灰色诊断方法 (11)6.6基于近邻元分析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11)6.7基于LMD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11)6.8基于BP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12)6.9基于量子遗传算法和谱峭度法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12)6.10基于EMD和相关系数的希尔伯特振动分解滚动轴承检测方法 (12)6.11基于奇异谱分析和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 (12)6.12基于改进的固有时间尺度分解和鲁棒回归变量预测模式诊断 (13)6.13基于多尺度模糊熵变预测模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13)7本文思路及容安排 (13)第二章滚动轴承故障检测与诊断1系统设计与滚动轴承故障信息获取 (14)2原始数据零均值化处理 (14)2.1数据零均值化的意义 (14)2.2时域中零均值化效果 (14)2.3频域中零均值化效果 (15)3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与检测分析方法 (16)3.1时域分析法 (16)3.1.1时域特征值提取 (18)3.1.2时域特征值归一化处理 (18)3.1.3时域特征比较 (21)3.2频域分析法 (21)3.2.1频域特征提取 (24)3.2.2频域特征值归一化处理 (26)3.2.3频域特征比较 (28)4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与检测模式识别 (29)4.1 BP神经网络 (30)4.2输入层、输出层和隐层的设计 (31)4.3 BP神经网络的识别和测试 (31)4.3.1数据预处理 (31)4.3.2神经网络识别 (32)4.3.3神经网络测试 (35)5误差分析与综合评价 (35)5.1方案设计与误差分析 (35)5.2综合评价 (35)6方案优化与能力提升思考 (36)6.1针对本文方案的优化 (36)6.1.1故障信息获取手段的优化 (36)6.1.2故障特征提取手段的优化 (36)6.1.3故障模式识别手段的优化 (38)6.2对成分复杂的原始振动信号进行分析 (38)6.3当需要精确判断故障发生的位置时 (38)第三章结束语参考文献 (39)附录MATLAB程序代码 (41)第一章研究背景一、进行滚动轴承故障检测与诊断的背景与意义1.1滚动轴承故障检测与诊断领域背景通过查阅文献[1]相关案例,可以很容易地得到一种结论:随着工业的发展进步,旋转机械日益向集成化、大型化、高速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轴的力学实验报告
![轴的力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16fbe5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d.png)
轴的力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和验证轴承力学的基本原理,通过测量轴件和轴承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特性,以便掌握轴承的使用限制和合理设计。
实验器材1. 一台带有测力传感器的实验用轴承装置2. 一根标准钢轴件3. 各种规格的轴承(包括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4. 弹力测量器5. 钢尺和卡尺等测量工具6. 电脑和数据采集设备实验原理轴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中的装置,用于减少轴件的摩擦阻力,并支持轴件的旋转运动。
在轴承中,轴件和轴承之间的接触形成了一个受力系统。
轴件上的力学参数,如承载能力、弯曲刚度和刚度系数,决定了轴承的性能。
在实验中,我们将测量和分析轴件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特性。
其中包括:- 轴件的静态和动态载荷能力- 轴件的刚度和变形特征- 轴承的摩擦力和损失通过测量这些参数,我们可以定量地评估轴承的性能,并为轴承的设计和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轴承和轴件,并组装好实验装置。
2. 使用弹簧测力器测量静态载荷能力。
将轴件固定在装置上,逐渐增加载荷直至轴件无法继续转动。
记录测力器所示的载荷值,在不同转速下重复此过程。
3. 使用测力传感器测量动态载荷能力。
将轴件转动并逐渐增加载荷直至测力传感器显示最大值。
记录测力传感器显示的最大载荷值,在不同转速下重复此过程。
4. 重复上述步骤,使用不同规格和类型的轴承,观察其对轴件的影响。
5. 测量轴件的刚度和变形特征。
通过施加不同的载荷,测量轴件的弯曲程度和位移值。
使用电脑和数据采集设备记录和分析数据。
6. 测量轴承的摩擦力和损失。
通过转动轴件,并测量所需的驱动力和轴件的转速,计算出轴承的摩擦力和损失。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轴件在不同条件下的静态和动态载荷能力曲线。
通过比较不同类型和规格的轴承,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对轴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影响。
同时,通过测量轴件的弯曲程度和位移值,并进行数据处理,我们可以得到轴件的刚度和变形特征。
滚动轴承实验
![滚动轴承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dd0601dd1f34693daef3ef3.png)
滚动轴承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测定和绘制滑动轴承径向油膜压力曲线,求轴承的承载能力。
2、观察载荷和转速改变时油膜压力的变化情况。
3、观察径向滑动轴承油膜的轴向压力分布情况。
4、了解径向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f 的测量方法和摩擦特性曲线的绘制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1.左、右滚动轴承座可轴向移动,各装有轴向载荷传感器,可通过电脑或数显测试并计算单个滚动轴承轴向载荷与总轴向载荷的关系;2.右滚动轴承上装有8 个径向载荷传感器,可通过计算机或操作面板显示测绘滚动轴承在轴向、径向载荷作用下轴承径向载荷分布变化情况;3.通过电脑直接测量滚子对外圈的压力及变化情况,绘制滚动体受载荷变化曲线。
三、实验设备1. ZQ-GZ滚动轴承实验台2.滚动轴承:圆锥滚子轴承30310 深沟球轴承 63103.可移动的滚动轴承座:1对;4.滚动轴承、径向加载装置:1套;(作用点位置可在0~180mm内任意调节);5.滚动轴承径向载荷传感器:精度等级:0.05量程:10000N,1个/台;6.轴向载荷传感器:量程:5000N,2个/台;四、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1.滚动轴承径向载荷分布及变化实验;测试在总轴向和径向载荷作用下,滚动轴承径向载荷分布及变化情况,并作出载荷分布曲线。
2.注意事项a)选定一对实验轴承,本实验装置提供向心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每一种轴承有大小型号各一种出厂已装配好可任选一台.b)实验前首先调整好左右轴向受力支撑(称重传感器支座)位置,使端盖外伸与传感器刚好接触.c)静态实验需调节加载支座,使加载力的方向保持在一定角度,并保持空载。
d)将测力及传感器的检测点一一接至检测系统对应的接口e)打开电源,使检测系统处于工作状态.f)将检测系统与PC 机串行口相连,并打开分析界面.g)以上准备工作完成后,打开操作面板上的电源开关然后调零:i.通过系统软件测试界面上的“置零”,使得设备传感器调零注意:测试前请一定置零h)当17 个通道全部置零后,用手转动手轮加载到100Kg 以上,观察并记录各测量点数据.(记录滚动体经过弹片中点时的力值)。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实验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f6a73366a98271fe910ef9b9.png)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滚动轴承常见故障形式与诊断方法。
2·学习解调谱分析技术。
3·通过实验进行信号采集和分析,了解滚动轴承故障特点。
二、实验装置本实验装置为轴承故障模拟实验台,如图1-1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控制箱、电机、皮带轮、联轴器、轴等。
轴的支撑方式为双支撑,故障轴承为非驱动侧的滚动轴承,轴承外圈有一缺口。
图1-1 轴承故障模拟实验台图1-2为该实验台结构简图。
图中1为电机,2为皮带轮(1:1传动),3为联轴器,4为轴,5为滚动轴承。
图1-2 实验台结构简图三、实验原理旋转机械是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工作的重点,而旋转机械的故障有相当大比例与滚动轴承有关。
滚动轴承是机器的易损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旋转机械的故障约有30%是因滚动轴承引起的,由此可见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工作的重要性。
滚动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损坏,如装配不当、润滑不良、水分和异物侵入、腐蚀和过载等都可能会导致轴承过早损坏。
即使在安装、润滑和使用维护都正常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轴承也会出现疲劳剥落和磨损而不能正常工作。
总之,滚动轴承的故障原因是十分复杂的。
滚动轴承的主要故障形式包括:疲劳剥落、磨损、塑性变形、锈蚀、断裂、胶合以及保持架损坏等。
本次实验中所用轴承型号为6205,其结构如图1-3。
图1-3 6205型轴承6205中的代号6表示其为深沟球轴承,2是尺寸系列代号,表示轴承直径系列或宽度系列的组合,05是内径代号。
它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
该型轴承的结构参数为:节径为39.04mm,滚子直径7.93mm,滚子数9个。
本实验中非驱动侧轴承外圈有一切口,轴承的频率与内圈转速n和滚动体数量有关,轴承各部件的特征频率可由相关软件计算得出。
由于轴承中各部件特征频率不同,因此很难从频谱图中获得故障频率,运用解调谱分析技术可以从频谱图中分离出实验所需的频率成分。
轴承实训报告
![轴承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80f538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a.png)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轴承实训,旨在加深对轴承结构、原理及维修保养等方面的理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环境实训地点:XXX机械设备维修实训室实训设备:轴承、拆卸工具、安装工具、润滑油、检测仪器等三、实训原理轴承是一种用于支撑旋转轴的机械元件,具有减少摩擦、降低磨损、提高旋转精度等作用。
本次实训主要涉及轴承的拆卸、安装、检测和保养等基本操作。
四、实训过程1. 轴承拆卸(1)观察轴承外圈,确认拆卸工具是否适用。
(2)根据拆卸顺序,将轴承外圈与内圈分离。
(3)拆卸过程中,注意保持轴承的清洁,防止异物进入。
(4)使用专用工具拆卸轴承,避免损坏轴承。
2. 轴承安装(1)检查轴承是否损坏,确认安装位置。
(2)根据安装要求,将轴承安装在相应位置。
(3)安装过程中,注意轴承内外圈的平行度,避免偏斜。
(4)使用专用工具安装轴承,确保轴承紧固。
3. 轴承检测(1)使用检测仪器检测轴承内外圈的磨损情况。
(2)检测轴承间隙,确保轴承运转平稳。
(3)检测轴承润滑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添加润滑油。
4. 轴承保养(1)定期检查轴承润滑情况,确保轴承运转顺畅。
(2)根据实际情况,添加适量润滑油。
(3)定期检查轴承磨损情况,必要时进行更换。
五、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我掌握了以下技能:1. 轴承拆卸、安装、检测和保养的基本操作。
2. 了解轴承的结构、原理及维修保养要点。
3.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六、实训总结1. 轴承是机械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轴承的拆卸、安装、检测和保养等基本操作对于机械设备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2. 在实训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人身伤害。
3.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4. 加强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实训任务。
5. 积极参加实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本次轴承实训让我受益匪浅,我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轴承实验报告
![轴承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01d4b5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04.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轴承的结构、类型和特点;2. 掌握轴承的安装、拆卸和调整方法;3. 熟悉轴承润滑和密封技术;4. 分析轴承失效原因,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二、实验内容1. 轴承结构分析(1)观察轴承外观,了解其结构组成;(2)分析轴承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3)比较不同类型轴承的结构特点。
2. 轴承安装与拆卸(1)学习轴承的安装方法,包括压入、套装、加热等;(2)掌握轴承的拆卸方法,如锤击、拉拔等;(3)练习轴承的安装与拆卸操作。
3. 轴承调整(1)了解轴承间隙的概念及调整方法;(2)学习轴承间隙的测量方法;(3)练习轴承间隙的调整。
4. 轴承润滑与密封(1)了解轴承润滑的目的和类型;(2)掌握轴承润滑剂的选用方法;(3)学习轴承密封技术的原理和种类;(4)观察密封件的结构和功能。
5. 轴承失效分析(1)分析轴承失效的原因,如磨损、疲劳、腐蚀等;(2)了解轴承失效的预防措施。
三、实验步骤1. 轴承结构分析(1)观察轴承外观,了解其结构组成;(2)分析轴承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3)比较不同类型轴承的结构特点。
2. 轴承安装与拆卸(1)学习轴承的安装方法,包括压入、套装、加热等;(2)掌握轴承的拆卸方法,如锤击、拉拔等;(3)练习轴承的安装与拆卸操作。
3. 轴承调整(1)了解轴承间隙的概念及调整方法;(2)学习轴承间隙的测量方法;(3)练习轴承间隙的调整。
4. 轴承润滑与密封(1)了解轴承润滑的目的和类型;(2)掌握轴承润滑剂的选用方法;(3)学习轴承密封技术的原理和种类;(4)观察密封件的结构和功能。
5. 轴承失效分析(1)分析轴承失效的原因,如磨损、疲劳、腐蚀等;(2)了解轴承失效的预防措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轴承结构分析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了解了轴承的结构组成、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以及不同类型轴承的结构特点。
2. 轴承安装与拆卸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轴承的安装与拆卸方法,提高了操作技能。
轴承拆装实训报告
![轴承拆装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0311f0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6.png)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轴承的拆装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提高学生对轴承结构的认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训内容1. 轴承的结构及类型轴承是机械中常用的支承元件,其主要作用是减少摩擦、减小振动、承受载荷等。
轴承按结构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
本次实训主要针对滚动轴承进行拆装。
2. 轴承的拆装方法(1)准备工作:在拆装轴承前,应先了解轴承的结构、型号、尺寸等基本信息,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如扳手、螺丝刀、锤子等。
(2)拆卸步骤:①松开轴承外圈的固定螺母,使用锤子轻轻敲击轴承外圈,使其与轴分离。
②用扳手拧下轴承外圈的固定螺母,取出轴承外圈。
③使用螺丝刀拧下轴承内圈的固定螺母,取出轴承内圈。
④拆卸轴承时,应注意防止轴承零件损坏或变形。
(3)装配步骤:①将轴承内圈装回轴上,使用扳手拧紧固定螺母。
②将轴承外圈装回轴承座上,使用扳手拧紧固定螺母。
③检查轴承的装配是否正确,如有间隙,应重新调整。
3. 轴承拆装注意事项(1)拆卸轴承时,应使用专用工具,避免使用撬棒等硬物直接敲击轴承,以免损坏轴承零件。
(2)拆卸轴承时,应保持轴承零件的清洁,防止杂质进入轴承内部。
(3)装配轴承时,应确保轴承内外圈与轴、轴承座等配合良好,避免产生间隙。
(4)拧紧轴承固定螺母时,应按顺序分两两到三次拧紧,力矩为65N/M。
(5)各缸主轴承盖有装配标记,不同缸的主轴承盖及轴瓦不能互相调换。
三、实训总结通过本次轴承拆装实训,我深刻认识到轴承在机械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轴承拆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以下是我在实训过程中的一些体会:1. 轴承拆装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2. 在拆卸轴承时,应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避免损坏轴承零件。
3. 装配轴承时,应确保轴承内外圈与轴、轴承座等配合良好,避免产生间隙。
4. 在拆装过程中,应注重安全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5. 通过本次实训,我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为今后从事机械维修工作打下了基础。
实验五 滑动轴承特性测试及分析实验
![实验五 滑动轴承特性测试及分析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d3c5099e58fafab068dc02ce.png)
要求:(1)在单片机的P1.0口线上接按键K0,作为外部中断源0使用,用于
开启波形,在单片机的P1.1口线上接按键K1,作为外部中断源1使用,用于关闭波形。
(2)在单片机的P1.2口线上产生周期50mS的连续方波,在P1.2口线上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当主轴没有转动时,轴与轴瓦是接触的,接通开关K,有较大的电流流过灯泡,可以看到灯光很亮。
当主轴在很低的转速下慢慢转动时,主轴把油带入轴与轴瓦之间,形成部分润滑油膜,由于油为绝缘体,使金属接触面积减小,使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因而灯光亮度变暗。
当主轴转速再提高时,轴与轴瓦之间形成了很薄的压力油膜,将轴与轴瓦分开,灯泡就不亮了。这时我们就得知动压油膜已经形成。
#10000111B;EA - - ES ET1 EX1 ET0 EX0
;设置定时器T/C0为工作方式1
TMOD, #01H TH0, TL0, IT0 IT1 HERE
#9EH ;设置定时器T0的计数初值为25ms #58H
;设置外部中断0为脉冲触发;设置外部中断1为脉冲触发;等待中断
HERE: LJMP
//设置外部中断0为脉冲触发//设置外部中断1为脉冲触发
/**定时器T0中断服务子程序**/ void timer0( interrupt 1 { }
/**外部中断0中断服务子程序**/ void EXINT0( interrupt 0 { }
/**外部中断1中断服务子程序**/ void EXINT1( interrupt 2 { }
MAIN: MOV
HERE: LJMP
轴承应用技术实训报告范文
![轴承应用技术实训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d7a65b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08.png)
一、实训目的本次轴承应用技术实训旨在使学员掌握轴承的结构、分类、性能及选用方法,熟悉轴承的安装、拆卸与维护保养,提高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对轴承的应用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轴承有限公司四、实训内容1. 轴承的基本知识(1)轴承的定义及作用轴承是一种用于支撑旋转轴的机械元件,其主要作用是减少运动部件之间的摩擦,承受载荷,保证运动精度。
(2)轴承的分类轴承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按其结构可分为向心轴承、推力轴承和复合轴承。
(3)轴承的性能轴承的性能主要包括承载能力、旋转精度、转速、温度、寿命等。
2. 轴承的选用(1)轴承选用的原则轴承选用应遵循以下原则:满足使用要求、经济合理、便于安装与维护。
(2)轴承选用的步骤① 确定轴承类型;② 确定轴承尺寸;③ 确定轴承精度;④ 确定轴承公差;⑤ 确定轴承游隙。
3. 轴承的安装与拆卸(1)轴承的安装轴承的安装方法有冷安装和热安装两种。
冷安装适用于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热安装适用于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2)轴承的拆卸轴承的拆卸方法有锤击法、热拆卸法、液压拆卸法等。
4. 轴承的维护保养(1)轴承的润滑轴承的润滑对于保证轴承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润滑剂的选择应根据轴承的类型、工作条件、载荷等因素确定。
(2)轴承的清洗轴承的清洗是保证轴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清洗方法有机械清洗、化学清洗、超声波清洗等。
(3)轴承的检查轴承的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查、性能检查等。
五、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训开始前,学员通过查阅资料、学习教材等方式,了解轴承的基本知识、选用方法、安装与拆卸、维护保养等内容。
2. 实践操作(1)参观学习学员参观XX轴承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了解轴承的生产流程、设备设施、生产工艺等。
(2)实际操作① 轴承的选用:根据实际工作要求,选用合适的轴承类型、尺寸、精度、公差和游隙。
② 轴承的安装与拆卸:在指导下,学员进行轴承的冷安装和热安装、拆卸操作。
滑动轴承实验报告
![滑动轴承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b90729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0.png)
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测量轴承的径向和轴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2、观察径向滑动轴承液体动压润滑油膜的形成过程和现象。
3、观察载荷和转速改变时的油膜压力的变化情况。
4、观察径向滑动轴承油膜的轴向压力分布情况。
5、测定和绘制径向滑动轴承径向油膜压力曲线,求轴承的承载能力。
6、了解径向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f的测量方法和摩擦特性曲线λ的绘制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滑动轴承实验台三、实验原理1、油膜压力的测量轴承实验台结构如图1所示,它主要包括:调速电动机、传动系统、液压系统和实验轴承箱等部分组成。
图1 轴承实验台结构图1、操纵面板2、电机3、三角带4、轴向油压传感器接头5、外加载荷传感器6、螺旋加载杆7、摩擦力传感器测力装置8、径向油压传感器(8只)9、传感器支撑板10、主轴11、主轴瓦12、主轴箱在轴承承载区的中央平面上,沿径向钻有8个直径为1m m的小孔。
各孔间隔为22.50,每个小孔分别联接一个压力表。
在承载区内的径向压力可通过相应的压力表直接读出。
将轴径直径(d=60mm)按比例绘在纸上,将1~8个压力表读数按比例相应标出。
(建议压力以1c m代表5kgf/cm2)将压力向量连成一条光滑曲线,即得到轴承中央剖面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同理,读出第4和第8个压力表示数,由于轴向两端端泄影响,两端压力为零。
光滑连结0‘,8’,4‘,8’和0‘各点,即得到轴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2、摩擦系数的测量径向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f 随轴承的特性系数λ(λ=ηn/p )值的改变而改变。
在边界摩擦时,f 随λ值的增大而变化很小,进入混合摩擦后,λ值的改变引起f 急剧变化,在刚形成液体摩擦时f 达到最小值,此后,随λ值的增大油膜厚度亦随之增大,因而f 亦有所增大。
轴承毕业实习报告
![轴承毕业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92b871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0.png)
轴承毕业实习报告轴承毕业实习报告摘要轴承作为机械设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着传动系统的负荷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本次毕业实习我在一家著名的轴承制造企业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主要负责轴承的生产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实习,我对轴承的制造工艺以及质量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通过与企业专业人员的交流和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轴承,生产,质量控制一、实习单位及实习任务在本次毕业实习中,我选择了一家轴承制造企业作为实习单位。
这家企业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力量,我希望通过与这家企业的合作,深入了解轴承的制造工艺和生产流程。
我在实习期间主要负责了轴承的生产线工作,包括轴承的组装、质量检验以及部分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我希望通过实习的机会,了解轴承的生产过程以及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为将来的工作做好铺垫。
二、轴承的生产工艺1. 材料的选取和加工轴承的制造首先需要选取适合的材料,一般来说,轴承的内外圈使用的是优质的合金钢,而滚动体和保持架则采用低碳钢。
在轴承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各种加工设备,比如车床、磨床等,来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确保轴承的几何尺寸和表面质量的要求。
2. 组装工艺轴承的组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遵守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
首先,需要将内外圈与滚动体进行组装,保持架的安装必须要注意对称性,确保轴承的平衡性和几何尺寸的一致性。
组装过程中需要保持清洁,防止杂质进入轴承内部。
3. 热处理轴承的热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提高轴承的硬度和耐磨性能。
热处理主要包括回火和淬火两个过程,通过合理控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来实现对轴承材料的调质处理。
4. 表面处理轴承的表面处理是为了改善轴承的耐腐蚀性和抗磨性能。
在轴承的制造过程中,常常采用镀铬的方式对轴承进行表面处理。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轴承的光洁度,还能够增加轴承的使用寿命。
三、质量控制在轴承的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链带传动滚动滑动轴承综合实验报告
![链带传动滚动滑动轴承综合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165785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b.png)
链带传动滚动滑动轴承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掌握链带传动、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并分析。
二、实验原理1. 链带传动原理:链带传动是利用链条或皮带连接两个或多个轮子,将动力从一个轮子传递到另一个轮子的一种机械传动方式。
链条或皮带负责传递动力,而轮子则负责承载负荷。
2. 滚动轴承原理:滚动轴承是一种利用滚珠、滚柱等滚动体在内圈和外圈之间滚动来支撑和转动机器零件的装置。
与滑动轴承相比,滚动轴承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小的摩擦系数。
3. 滑动轴承原理:滑动轴承是一种利用液体、气体或固体涂层等材料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形成液膜或气膜来支撑和转动机器零件的装置。
与滚动轴承相比,滑动轴承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和更好的吸振性能。
三、实验器材链条传动实验台、滚动轴承实验台、滑动轴承实验台、测力计、转速计等。
四、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1. 链带传动实验将链条传动实验台调整至水平状态,并连接电源。
使用测力计测量链条张力,记录数据并计算出张力大小。
然后改变传动比,重新测量张力并比较差异。
最后观察链条运转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卡滞或跳链现象。
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链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掌握了如何调整传动比和检查链条运转情况。
2. 滚动轴承实验将滚动轴承装入滚动轴承实验台,并连接电源。
使用测力计测量轴承支撑的负荷,并记录数据。
然后改变负荷大小和转速,重新测量并比较差异。
最后观察轴承运转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异常声响或过热现象。
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滚动轴承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掌握了如何测试其承载能力和运转情况。
3. 滑动轴承实验将滑动轴承装入滑动轴承实验台,并连接电源。
使用测力计测量轴承支撑的负荷,并记录数据。
然后改变负荷大小和转速,重新测量并比较差异。
最后观察轴承运转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异常声响或过热现象。
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滑动轴承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掌握了如何测试其承载能力和运转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a Fd Fr t a n
(1)
图 4 圆锥滚子轴承的受力 受载的滚动体数目增多时,虽然在同样的径向载荷 Fr 的作用下,但内部轴向力 (派生的轴向力)Fd 将增大,即
Fd Fdi FNi tan Fr tan
i 1 i 1
n
n
(2)
式中:n 为受载的滚动体数目;Fdi 是作用于各滚动体上的派生的轴向力;FNi 是作用于各滚动体上的径向分力; 尾部的不等式也表明了 n 个 FNi 的代数和大于 它们的向量和。 由式(2)可得出这时平衡内部轴向力(派生轴向力)Fd 所需施加的轴向力 Fa 为
图6
转动套圈上各点的受载情况,类似于滚动体的受载情况,可用图 6 示意地描述。 (三)滚动轴承组合设计计算 左、右滚动轴承可轴向移动,均装有轴向载荷传感器,可通过电脑或数显测试 并计算单个滚动轴承轴向载荷与总轴向载荷的关系; 进行滚动轴承组合设计计算。 1、滚动轴承的当量动载荷 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是在一定的运转条件下确定的,如载荷条件为: 向心轴承仅承受纯径向载荷 Fr,推力轴承仅承受纯轴向载荷 Fa。实际上,轴承 在许多应用场合,常常同时承受径向载荷 Fr 和轴向载荷 Fa。因此,在进行轴承 寿命计算时, 必须把实际载荷转换为确定基本额定动载荷的载荷条件相一致的当 量动载荷,用 P 表示。这个当量动载荷,对于以承受径向载荷为主的轴承,称为 径向当量动载荷,用 Pr 表示;对于以承受轴向载荷为主的轴承,称为轴向当量 动载荷,用 Pa 表示。当量动载荷 P(Pr 或 Pa)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四、实验步骤 (1)试验连接并启动试验系统软件 (2)打开串口 串口设置选择端口 COM1 (3)选择试验项目
(4)设置原始数据
(5)系统空载校零 (6)操作试验系统,进行采样分析,收集数据。 (7)卸载,关机,清扫试验台。
五、实验数据
图 8 总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作用下静态载荷实验
图 9 总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作用下动态载荷实验
P f p ( XFr YFa ) P f p Fr P f p Fa
(7) (8) (9)
表2
载荷系数 fp
2、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径向载荷 Fr 与轴向载荷 Fa 的计算 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受径向载荷时,要产生内部轴向力(派生的轴 向力) ,为了保证这类轴承正常工作,通常是成对使用的,如图 7 所示,图中表 示了两种不同的安装方式。 在按式(7)计算各轴承的当量动载荷 P 时,其中的径向载荷 Fr 即为由外界作 用到轴上的径向力 Fre 在各轴承上产生的径向载荷;但其中的轴向载荷 Fa 并不 完全由外界的轴向作用力 Fae 产生,而是应该根据整个轴上的轴向载荷(包括因 径向载荷 Fr 产生的派生轴向力 Fd)之间的平衡条件得出的。 根据力的径向平衡条件, 很容易由外界作用到轴上的径向力 Fre 计算出两个 轴承上的径向载荷 Frl、Fr2 ,当 Fre 的大小及作用位置固定时,径向载荷 Frl、 Fr2 也就确定了。由 Frl、Fr2 派生的轴向力 Fdl、Fd2 的大小可按照表 3 中的公式 计算。计算所得的 Fd 值,相当于正常的安装情况,即大致相当于下半圈的滚动 体全部受载(轴承实际的工作情况不允许比这样更坏)。 表3 约有半数滚动体接触时派生轴向力 Fd 的计算公式
Fa 2 Fd 2
当时,同前理,被“放松”的轴承 1 只受其本身派生的轴向力 Fd1,即
(11)
Fa1 Fd 1
而被“压紧”的轴承 2 所受的总轴向力为
(12)
Fa 2 Fd 1 Fae
(13)
图 7 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轴向的分析 综上可知, 计算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所受轴向力的方法可以归结为: 先通过派生轴向力及外加轴向载荷的计算与分析,判定被.‘放松”或被“压紧” 的轴承; 然后确定被 “放松” 轴承的轴向力仅为其本身派生的轴向力, 被 “压紧” 轴承的轴向力则为除去本身派生的轴向力后其余各轴向力的代数和。 轴承反力的径向分力在轴心线上的作用点叫轴承的压力中心。图 7 a)b)两 种安装方式, 对应两种不同的压力中心的位置。但当两轴承支点间的距离不是很 小时,常以轴承宽度中点作为支点反力的作用位置,这样计算起来比较方便,且 误差也不大。
P XFr YFa
式中,X、Y 分别为径向动载荷系数和轴向动载荷系数。 对于只能承受纯径向载荷 Fr 的轴承
(4)
P Fr
对于只能承受纯轴向载荷 Fa 的轴承
(5)
P Fa
(6)
按式(4)~(6)求得的当量动载荷仅为一理论值。实际上,在许多支承中还会 出现一些附加载荷,如冲击力、不平衡作用力、惯性力以及轴挠曲或轴承座变形 产生的附加力等等,这些因素很难以理论上精确计算。为了计及这些影响,可对 当量动载荷乘上一个根据经验而定的载荷系数 fp, 其值参见表 2。 故实际计算时, 轴承的当量动载荷为:
实验三 滚动轴承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XXX XXXXX 班级 机械 XXX 班 日期 2015 年 6 月 1 日
同组实验者姓名
一、 实验目的 GZS--II 滚动轴承综合性能测试分析实验台为大专院校用于《机械设计》课程中滚 动轴承综合设计、性能测试分析而开发的开放型、创新型、设计综合性实验的最 新型教学实验设备。使用该实验系统可以方便地完成以下实验: 1. 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滚动轴承径向载荷分布及变化实验,测试在总径向载 荷和轴向载荷作用下, 滚动轴承径向载荷分布及变化情况,特别是轴向载荷对滚 动轴承径向载荷分布的影响;并作出载荷分布曲线。 2.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滚动轴承元件上载荷动态分析实验,测试滚动轴承元 件上的载荷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作出变化曲线。 3.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滚动轴承组合设计实验,测试滚动轴承组内部轴向载 荷、轴向载荷和总轴向载荷的关系,并进行滚动轴承组合设计计算。 二、 实验机构
实际上由于轴承内存在游隙, 故由径向载荷 Fr 产生的承载范围将小于 180°。 也就是说, 不是下半部滚动体全部受载。 这时, 如果同时作用有一定的轴向载荷, 可以使承载区扩大。
图3 2、轴向载荷对载荷分布的影响 角接触球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现以圆锥滚子轴承为例)承受径向载荷 Fr 时, 如 图 6 所示, 由于滚动体与滚道的接触线与轴承轴线之间夹一个接触角,因而各滚 动体的反力并不指向半径方向, 它可以分解为一个径向分力和一个轴向分力。用 来代表某一个滚动体反力的径向分力为 FNi(图 4b), 则相应的轴向分力应等于 Fdi。 所有径向分力 FNi 的向量和与径向载荷 Fr 相平衡;所有的轴向分力 Fdi 之和组 成轴承的内部轴向力(派生轴向力)Fd,它迫使轴颈(连同轴承内圈和滚动体)有 向右移动的趋势,这应由轴向力 Fa 来与之平衡(图 4a) 。 当只有最下面一个滚动体受载时
1、左轴向载荷装置;2、电机;3 联轴器;4、左支座;5、左轴承座; 6、径向加载装置、7、主轴;8、右轴承座;9、右支座;10、导杆; 11、轴向加载装置、12、右轴向载荷装置;13、机座。 图 1 实验台结构简图
图 2 试验台实物装置图 三、 实验原理 (一)滚动轴承径向载荷分布 左、右滚动轴承各装有 8 个径向载荷传感器,可通过计算机测绘滚动轴承在 轴向、径向载荷作用下轴承径向载荷分布变化情况。 1、深沟球轴承(向心轴承)载荷分布曲线 以向心轴承为例。轴承工作的某一瞬间,滚动体处于图 1 所示的位置,径向 载荷 Fr 通过轴径作用于内圈,位于上半圈的滚动体不会受力,而由下半圈的滚 动体将此载荷传到外圈上。如果假定内、外圈的几何形状并不改变,则由于它们 与滚动体接触处共同产生局部接触变形,内圈将下沉一个距离。设在载荷 Fr 作 用线上的接触变形量为 0 ,按变形协调关系,不在载荷 Fr 作用线上其它各点 的径向变形量为: 1 = 0 cos(ig ), i 1,2...L 。也就是说,真实的变形量的分布 是中间最大,向两边逐渐减小,如图 1 所示。可以进一步判断,接触载荷也是处 于 Fr 作用线上的接触点处最大,向两边逐渐减小。各滚动体从开始受力到受力 终止所对应的区域叫做承载区。 根据力的平衡原理,所有滚动体作用在内圈上的反力 FNi 的向量和必定等于 径向载荷 Fr。
Fa Fd Fr tan
(3)
图 5 轴承中受载滚动体数目的变化
(二)滚动轴承元件上载荷动态分析 通过电脑直接测量滚子对外圈的压力及变化情况,绘制滚动体内、外圈载荷 变化曲线。 轴承工作时, 各个元件上所受的载荷及产生的应力是随时间变化的。根据上 面的分析,当滚动体进入承载区后,所受载荷即由零逐渐增加到 FN2、FN1 直到 最大值 FN0, 然后再逐渐降低至 FNI, FN2 直至零(图 5)。 就滚动体上某一点而言, 它的载荷及应力是周期性地不稳定变化的(图 5a)。 滚动轴承工作时,可以是外圈固定、内圈转动,也可以是内圈固定、外圈转 动。对于固定套圈,处在承载区内的各接触点,按其所在位置的不同,将受到不 同的载荷。 处于 Fr 作用线上的点将受到最大的接触载荷。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点, 每当一个滚动体滚过时,便承受一次载荷,其大小是不变的,也就是承受稳定的 脉动循环载荷的作用,如图 6b 所示。载荷变动的频率快慢取决于滚动体中心的 圆周速度,当内圈固定外圈转动时,滚动体中心的运动速度较大,故作用在固定 套圈上的载荷的变化频率也较高。
如图 1 所示, 把派生轴向力的方向与外加轴向载荷 Fae 的方向一致的轴承标 为 2,另一端标为轴承 1。取轴和与其相配合的轴承内圈为分离体,如达到轴向 平衡时,应满足:
Fae Fd 2 Fd 1
如果按表 3 中的公式求得的 Fd1 和 Fd2 不满足上面的关系式时,就会出现下面 两种情况: 当 Fae Fd 2 Fd 1 时,则轴有向左窜动的趋势,相当于轴承 1 被“压紧” ,轴承 2 被“放松” ,但实际上轴必须处于平衡位置(即轴承座必然要通过轴承元件施加 一个附加的轴向力来阻止轴的窜动),所以被“压紧”的轴承 1 所受的总轴向力 Fa1 必须与 Fae Fd 2 相平衡,即 Fa1 Fae Fd 2 而被“放松”的轴承 2 只受其派生的轴向力 Fd2,即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