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题防倒吸装置
专题1 化学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
![专题1 化学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e05c73deb9f3f90f76c61b62.png)
4.分离、提纯仪器
仪器图形
与名称 主要用途 (1)向小口容器 中转移液体(2) 加滤纸后,可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制作过滤器时,滤纸紧贴漏斗 壁,用水润湿,注意不得留有气 泡(2)滤纸低于 漏斗 边缘,液体低
过滤液体
(1)用于随时添
于 滤纸 边缘
(1)使用前要检验口部和活塞处是 否渗漏(2)分离液体时,下层液体 由 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由
①使用前要 检查是否漏水 ; ②“0”刻度在上; ③精确度0.01 mL; ④A用来量取 酸性 溶液和 强氧化性 溶液, B用于量取 碱性 溶液; ⑤要先用 待装液润洗 再装溶液。
(4)
(5)
①称量前先要调零; ②左盘放 物品 ,右盘放 砝码 ; ③精确度是 0.1 g; ④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易潮解、 腐蚀性药品如NaOH等应放在 小烧 杯 中称量。
专题1
化学常用仪器与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常见仪器及使用
1.加热仪器——酒精灯
(1)加热时用 外 焰加热; 2/3 ,不少于1/4 ; (2)酒精灯中的酒精量不超过容积的 (3)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4)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5)用完酒精灯,必须用 灯帽 盖灭:用 烧杯 、 试管 溶解, 振荡 、 搅拌 、 研碎、升温等可加快溶解速度,但AlCl3、FeCl3等易水 解的盐不能用 加热 法。 (2)液体:凡与浓H2SO4混合,都必须将浓H2SO4慢 慢地沿器壁倒入另一液体中,如浓H2SO4的稀释,浓 H2SO4与浓HNO3的混合(制硝基苯),浓H2SO4与酒精的
⑤硫黄用热NaOH溶液或 CS2 洗涤。
⑥MnO2用 热浓盐酸 洗涤。
3.仪器的连接与装配
高中化学考点03 化学试剂的保存及实验安全-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高中化学考点03 化学试剂的保存及实验安全-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https://img.taocdn.com/s3/m/badc063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b.png)
考点03 化学试剂的保存及实验安全1.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1)试剂的存放三原则①安全性原则一般化学试剂都有毒性或腐蚀性或易挥发性或易燃易爆性等,储存化学试剂时必须注意安全。
②保纯性原则有的化学试剂易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等发生化学反应,有的化学试剂自身易发生化学反应,还有的化学试剂易与橡胶、玻璃等发生化学作用或物理作用,在储存化学试剂的过程中要防止化学试剂变质而导致纯度降低。
③方便性原则在对化学试剂进行储存时,既要考虑试剂易装入容器中,又要考虑试剂易从容器中取出。
(2)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保存依据保存方法典型实例防氧化①密封或用后立即盖好;②加入还原剂;③隔绝空气①Na2SO3固体,Na2S、KI溶液等用后立即盖好;②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铁屑;③K、Na保存在煤油中,白磷保存在水中,Li保存在石蜡中防潮解(或与水反应或吸水) 密封保存NaOH、CaCl2、CuSO4、P2O5等固体,浓硫酸等密封保存防与CO2反应密封保存,减少露置时间NaOH、Na2CO3溶液、石灰水、Na2O2固体等密封保存防挥发①密封,置于阴凉处;②液封①浓盐酸、浓氨水等置于阴凉处;②液溴用水封防燃烧置于阴凉处,不与氧化剂混合贮存,严禁火种苯、汽油、酒精等防分解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冷暗处浓硝酸、KMnO4、AgNO3溶液、氨水等防水解加入酸(碱)抑制水解FeCl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防腐蚀能腐蚀橡胶的物质用玻璃塞浓硝酸、KMnO4溶液、新制氯水、溴水等能腐蚀橡胶,汽油、苯、CCl4等能使橡胶溶胀防黏结碱性溶液用橡胶塞NaOH、Na2CO3、Na2SiO3溶液等防变质现用现配银氨溶液等2.实验安全(1)常用危险化学药品的标志(2)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意外事故处理方法碱洒在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稀硼酸溶液误食重金属盐服用大量牛奶、蛋清或豆浆水银洒在桌面上尽量回收,再用硫粉覆盖酸液溅到眼中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酒精等有机物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湿抹布或沙土盖灭液溴、苯酚沾在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洗涤金属钠、钾等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扑灭,要用沙土盖灭(3)化学灼伤的急救措施灼伤物质急救措施各种酸(浓硫酸、硝酸等)立即用水冲洗,接着用3%~5% NaHCO3溶液冲洗,最后用水洗净,必要时涂上甘油。
(高中化学第一轮高考复习)常见防倒吸装置
![(高中化学第一轮高考复习)常见防倒吸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7f103ebd680203d8cf2f242e.png)
体接收,防止进入前端装置(气体发生 装置等)。
(2007年江苏)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
(部分D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来自燥Cl2B 吸收HCl
C 石油的蒸馏 D 吸收NH3
• (2005,上海)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 合于吸收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 是
BD
•A
B
C
D
中小学生课文教与学精讲
【教育教学】 【教学课件】【教育培训】【课文教育】【课文教学】
常见防倒吸装置
1.隔离式: 导气管末端不插入液体中,导气管与
液体呈隔离状态。
2.倒置漏斗式和肚容式: 由于漏斗容积较大,当水进入漏斗内时,烧杯
中液面显著下降而低于漏斗口,液体又流落到烧 杯中。
3.接收式: 使用较大容积的容器将可能倒吸来的液
化学题防倒吸装置
![化学题防倒吸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d77b0849cc7931b765ce155f.png)
防倒吸装置倒吸是因为有些气体极易溶于水,一溶入水后就会使装置里的压强小于大气的压强,这样溶液就会回流到装置里去,影响实验啊!防倒吸就是把导气管的另端(放在溶液里的那端)加上个倒置的漏斗,增大面积(根据物理的压强公式),这样溶液就不会被倒流回去了!防倒吸装置(思考:下列装置是否都能放置倒吸)说明:方案中的A、E、H不能放置倒吸,其他几种都能达到放倒吸的效果,从装置的简约性和操作的安全性等方面的审美思考来看,使用G装置最好!a手热法:如下图(a)、(b),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捂住烧瓶或试管,借助手的热量使容器内的空气膨胀,容器内的空气则从导管口冒出,把手拿开,过一会儿,水沿导管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b直接加热法:当装置构成的密封体系较大时,用手捂或热毛巾不易引起空气发生体积变化时,采用酒精灯直接对装置加热。
B类:液差法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如图( c)。
将导气管上的活塞关闭,球形漏斗内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水面达到球形漏斗的球体部位。
停止加水后,水面能停留在某一位置不再下降,此时球形漏斗中的水面高度于与容器下部半球体内的水面高度保持比较大的液面差,说明不漏气,若球形漏斗内的液面继续下降,直至液面差消失,说明装置漏气。
操作程序:往体系中加水(液体) ----观察是否形成稳定的液差,如右图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 2001年全国理综卷28)用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氢气,在塑料隔板上放粗锌粒,漏斗和带支管的试管中装有稀硫酸,若打开弹簧夹,则酸液由漏斗流下,试管中液面上升与锌粒接触,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由支管导出;若关闭弹簧夹,则试管中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自行停止。
需要时再打开弹簧夹,又可以使氢气发生。
这是一种仅适用于室温下随制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
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关闭弹簧夹时试管中液面会下降( 2)这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答案:( 1)关闭弹簧夹时,反应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液面上的压力增加,所以液面下降。
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规范答题提分课(一)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规范答题提分课(一)装置的气密性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29124b1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5.png)
(二)从安全角度掌握试剂的存放、实验安全 1.常见危险化学药品的标识
2.化学试剂的保存 (1)试剂瓶的选择
固体:用广口瓶 根据药品状态
液体:用细口瓶 见光易分解的:用棕色瓶 根据感光性 见光不分解的:用一般瓶
玻璃塞:不能盛放碱性物质 根据腐蚀性 橡胶塞:不能盛放强酸、强氧化性物质和
有机试剂
(2)试剂保存“十防”
保存依据
保存方法
防氧化
①密封或用后立即与水反应)
密封保存
防与CO2 反应
密封保存,减少露置时间
典型实例
①Na2SO3、Na2S、KI溶液等用后立即 盖好 ②FeSO4溶液中加少量铁屑 ③K、Na可保存在煤油里,白磷保存在 水里,Li只能保存在石蜡里
NaOH、CaCl2、CuSO4、CaC2、P2O5等 固体;浓硫酸也要密封保存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装置 A 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闭图 B 装置中的止水夹 a 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 如图所示。试判断:B 装置是否漏气?___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闭图 C 装置中的止水夹 a 后,开启活塞 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 瓶。试判断:C 装置是否漏气?_______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 、 Na2CO3 溶 液 、 石 灰 水 、 Na2O2 固体等密封保存
压轴题01 实验装置图分析(解析版)-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项训练(江苏专用)
![压轴题01 实验装置图分析(解析版)-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项训练(江苏专用)](https://img.taocdn.com/s3/m/8fd6647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4.png)
压轴题01 实验装置图分析综合近几年江苏高考对于实验的考查形式,2023年江苏高考仍然是必考重点。
实验装置图分析涉及实验操作、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的分析判断,所以要求考生了解题型的知识点及要领,对于常考的模型要求有充分的认知。
从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现象等角度对实验进行分析,注重元素及其化合物基础知识的掌握。
1.(2023·江苏南通·统考二模)3FeCl 易水解、易升华,是有机反应中常用的催化剂。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少量3FeC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开始,先点燃酒精灯,再滴加浓盐酸B .实验时若不足量,则可能生成2FeClC .装置丙的作用是收集3FeClD .装置丁中2CaCl 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2Cl 【答案】C【详解】A .实验开始,先滴加浓盐酸,利用生成的氯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以免铁粉与氧气发生反应,故A 错误;B .铁与氯气只能生成氯化铁,即使少量氯气也不能生成氯化亚铁,故B 错误;C .装置丙的作用是收集冷凝后的固体氯化铁,故C 正确;D .2CaCl 与氯气不能反应,其目的是防止NaOH 溶液中的水蒸气进入丙中使3FeCl 水解,故D 错误;故选:C 。
2.(2022秋·江苏扬州·高三扬州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取氨气,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 【详解】A .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HCl 和氨气,HCl 和氨气在试管口遇冷又会化合生成氯化铵,不能用加热氯化铵来制取氨气,A 错误;B .浓硫酸能与氨气反应,不能用浓硫酸来干燥氨气,B 错误;C .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导管应该伸到试管底部,C 错误;D .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吸收应采取防倒吸的措施,D 正确;故答案选D 。
3.(2022秋·江苏泰州·高三泰州中学校考开学考试) 从火山附近的温泉到硫磺香皂,从中国引以为豪的黑火药到今天的重要的化工产品硫酸,这些物质中都含有硫元素。
化学实验中防止倒吸的装置
![化学实验中防止倒吸的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6086b636f90f76c660371a1d.png)
化学实验中防止倒吸的装置例析a.产生防倒吸的原理:实验过程中的倒吸现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需要加热来制取气体(并且涉及到气体要通过某液体或者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实验中,若加热不均匀就产生倒吸现象,如制取氧气、氯气、乙烯等.另一类是制取一些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时的尾气处理中,如在实验室用制取氯化氢气体的实验中,用于尾气处理的水会被倒吸入集气瓶中,还有制取氨气等.产生倒吸的原理是因为试管内的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试管(以上图1为例).试管内的压强减小有两种可能的原因:其一是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内的气体的温度忽高忽低地发生变化,导致气体压强也跟随着发生变化,在压强减少的时候发生了倒吸现象;其二如氨气、氯化氢类在水中的溶解度太大,以致于气体产生的速度小于气体溶解的速度,使得试管中气体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进而发生倒吸现象.b.防止倒吸现象的几种装置设计根据产生倒吸现象的原因和原理,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装置来避免液体倒流至上一级的反应器中.以氯化氢的尾气吸收装置来防止倒吸为例,根据装置的作用原理的不同,分为以下四种:重力回流式,隔离式,平衡压强式,贮液式(安全瓶式)。
(a)重力回流式如图2,用一个倒置的漏斗和烧杯组成装置,漏斗边缘正好接触水面.当氯化氢进入漏斗溶解于水后,造成漏斗内气体压强降低,烧杯内的水被压人到漏斗内,漏斗内的液面上升,烧杯内的液面下降,由于漏斗的容积比较大,漏斗内上升的水的较多,从而使烧杯中的水与漏斗内水面脱离接触,空气进入漏斗中,弥补压强的减小,而此时倒置的漏斗中的水就在重力的作用下,又回流到烧杯中,避免了液体倒吸至上一级的反应器.类似的还有其他的一些装置如图3、图4、图5等等.再来看一种,如图6,U形管内水面刚好与U形管底部上管面接触,起到液封的作用.如果左边通人氯化氢气体,由于氯化氢易溶于水,左边压强减小使水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使U形管底部上管面与水面脱离接触,空气进入u形管左侧,弥补左侧的压强的减小,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流下来,重新起到液封作用.从本质上来讲与倒扣小漏斗的作用类型是相同的,与这种防止倒吸的装置类型相同还有双球洗气管(如图7、图8).但是,在图9的装置中,由于漏斗进入烧杯的水面过深,水吸入漏斗中,充满漏斗后仍然不能使漏斗I:1脱离烧杯的液面,则不能防止倒吸;同样,如果图10中的干燥管El插入液面过深的话,也不能防止倒吸.类似的如图ll的U形管内的水如果超过u 形管容积的二分之一,左侧的液面可能上升至导气管口,则不能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b)隔离式如图12和图13,导管口靠近液面,但没伸人液面内.由于导管口与液面距离相当近,从导管内出来的气体很容易与液面接触。
二轮复习化学实验综合题——物质的制备
![二轮复习化学实验综合题——物质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d8d822c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f.png)
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3_C_u_+__8_H__N_O_3_(_稀__)=__=_=_3_C_u_(_N_O__3)_2_+___ _2_N_O__↑__+__4_H_2_O_。
铜 与 稀 硝 酸 反 应 制 备 NO ,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3Cu + 8HNO3( 稀 )=== 3Cu(NO3)2+2NO↑+4H2O。
NO遇空气中的氧气被氧化,B、C上部的空气会将NO氧化,不利于 反应。
(5)若无C装置,则不利于NOCl的制备,主要原因是__N_O__C_l_+__H_2_O_=_=_=____ _H_N_O__2_+__H_C_l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若无C装置,NOCl与水蒸气发生水解反应:NOCl+H2O===HNO2+ HCl。
描述技巧:先说操作,再说现象
01 热点填空:气压原理在实验装置中的应用
3.压送液体或排出气体
装置图
解题指导
压送 液体
根据装置的封闭性,让反应生成的气体将反应 后生成的溶液顺利压入另一反应器中再反应。 如: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将 装置形成一定的特定封闭体系后,氢气可将生 成的氯化亚铁溶液压入另一个含氢氧化钠溶液
4.(2022·上海模拟)六氯化钨(WCl6)可用 作有机合成催化剂,极易水解。实验 室中,先将三氧化钨(WO3)用氢气还原 为金属钨再制备WCl6,装置如图所示 (夹持装置略):
本实验的实验目的为制备磷酸氢二铵 [(NH4)2HPO4] , 实 验 原 理 为 2NH3 + H3PO4=== [(NH4)2HPO4],结合相关实验基础知识分析解答 问题。实验室用NH4Cl(s)和Ca(OH)2(s)在加热的 条件下制备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 +Ca(OH)2==△===CaCl2+2H2O+2NH3↑。
2020届高三化学综合实验专辑--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防倒吸、防堵塞安全装置
![2020届高三化学综合实验专辑--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防倒吸、防堵塞安全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690d6aa6a8114431b90dd8bb.png)
B.装置A中不可使用浓盐酸,因为挥发出的HCl会与装置B中 反应
C.装置B中的多孔球泡可以增大 与液体的接触面积
D.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并可防止倒吸
7.实验室利用CuCl2·2H2O热分解制备CuCl(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并对分解产物的性
质进行探究的装置(夹持仪器略)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C.丁装置中倒扣的漏斗主要作用是防止产生的气体污染空气D.实验结束后,分离碳酸氢钠的 Nhomakorabea作是蒸发结晶
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可收集NO气体
B.用图2所示装置可吸收多余氨气且能防止倒吸
C.用图3所示装置可实现反应:
D.用图4所示装置可分离乙醇 沸点: 与二甲醚 沸点: 的混合物
A.干燥的HCl气体可用干燥的代替
B.无水 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物中的水蒸气
C.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可用品红溶液代替
D.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但该装置容易导致倒吸
8.氯化锌易潮解, 实验室依次采用除水 (氯化氢气体“置换”) 、升华相结合的方法,
从市售的氯化锌[含Zn(OH)Cl]中制备无水氯化锌, 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
第4页,共22页
A.恒压滴液漏斗、倒置漏斗的作用分别是平衡气压、防止倒吸
B.实验中利用了浓硫酸的高沸点、酸性和吸水性
C.在尾气吸收装置前应增加一个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D. 管式炉Ⅰ采取阶段式升温,实验结束时先撤去管式炉Ⅰ,再撤去管式炉Ⅱ
2020
— 防倒吸、防堵塞安全装置
1.已知NH3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
2022届高考化学(人教版新课标)一轮复习配套资料:第一章 学案2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二)
![2022届高考化学(人教版新课标)一轮复习配套资料:第一章 学案2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二)](https://img.taocdn.com/s3/m/3e8c594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5.png)
学案2化学试验的基本方法(二)——试验基本操作和平安常识[考纲要求] 1.把握化学试验的基本操作。
2.能识别化学品平安使用标识,了解试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学问点一常见的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1)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用药匙,若药匙不能伸入试管,可用纸槽,要把药品送入试管底部,而不能沾在管口和管壁上。
块状和大颗粒固体用镊子夹取。
(2)取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
取用较多的液体用倾倒法,留意试剂瓶上的标签向手心。
向容量瓶、漏斗中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问题思考1.取用药品时,应遵循节省的原则。
多余的药品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有些药品要放回原瓶。
请问哪些药品要放回原瓶,为什么?答案K、Na、白磷等,因任凭丢弃易引起火灾等平安事故。
2.试纸的使用(1)类型及作用石蕊试纸——定性检验酸碱性pH试纸——定量(粗测)检测酸碱性强弱品红试纸——检验SO2等有漂白性的物质KI-淀粉试纸——检验Cl2等有氧化性的物质(2)使用方法①检验溶液:取试纸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液体,点在试纸中部,观看试纸的颜色变化。
等pH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②检验气体: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用镊子夹取或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然后再放在集气瓶口或导管口处,观看试纸的颜色变化。
问题思考2.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时,石蕊试纸能否浸入溶液中?答案不能,污染溶液。
3.用pH试纸定量测定溶液的pH时,能用蒸馏水润湿吗?若润湿,肯定会产生误差吗?答案不能。
若润湿,不肯定有误差,如测NaCl溶液的pH时。
3.仪器的洗涤(1)方法:使用毛刷,用去污剂和水冲洗。
(2)洗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均匀的水膜,既不聚成滴,也不成股流下。
(3)常见残留物的洗涤残留物洗涤剂容器里附有的油污NaOH溶液或热的纯碱溶液容器壁上附着的硫CS2或热的NaOH溶液试管上的银镜稀HNO3AgCl 氨水试管残留的MnO2热浓盐酸4.物质的溶解(1)固体的溶解一般在烧杯或试管里进行,为了加速溶解,常接受搅拌、粉碎、振荡或加热等措施,但FeCl3、AlCl3等易水解的固体溶解时不能加热。
化学中防止倒吸的装置及其原理
![化学中防止倒吸的装置及其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4a443f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4.png)
化学中防止倒吸的装置及其原理在化学实验室里,有一些小装置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却能在关键时刻救你一命!今天就让我们聊聊一个神奇的东西——防止倒吸的装置。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会想,“倒吸”是什么鬼?简单来说,就是当液体或气体不小心回流到你不想要的地方,这可就糟了,不仅搞得一团糟,还可能引发一些危险的化学反应。
因此,设计一些聪明的小装置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可真是势在必行。
1. 倒吸的危害1.1 什么是倒吸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倒吸是个啥。
想象一下,你正高高兴兴地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突然一瓶液体因为压力不当,咕噜咕噜地回流回去,哎呀,那可真是麻烦!不仅液体可能搞得实验器具一片狼藉,还可能产生危险的化学反应,甚至会对你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这种情况可真让人心惊胆战。
1.2 倒吸的原因那倒吸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有时候是因为实验过程中的压力变化,比如加热、冷却,或者是试剂浓度的不均匀。
这时候如果没有一些小装置来“把关”,那可就相当于把危险直接递给你,真是“请你入瓮”的节奏。
2. 防止倒吸的装置2.1 水封装置说到防止倒吸的装置,水封可是个老江湖了。
它的原理简单粗暴:液体通过一根管子进入水封,水面上的压力会阻止气体或液体再往回流。
想象一下,像一扇紧紧关着的门,外面再怎么推也进不来,这就是水封的强大之处。
不过,水封也有它的“性格缺陷”,比如如果水蒸发了,那就得重头来过。
可别说我没提醒你哦!2.2 吸气阀除了水封,吸气阀也是个好帮手。
它的工作原理就像个“单向阀”,气体可以轻松通过,但如果要回流,嘿嘿,那可就难了!简直就是给你把路堵得死死的,来者不拒,回者不留。
这个小玩意儿在气体反应时特别受用,保证了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不过嘛,使用的时候可要注意清洁,保持通畅,不然可别怪它“罢工”哦。
3. 总结与建议3.1 安全第一通过以上这些装置,我们能有效防止倒吸的发生,保证实验的安全与顺利。
但大家在使用这些设备的时候,也别忘了安全第一这条铁律。
2020年中考化学“培优拓展”-典型的防倒吸装置(教师版)
![2020年中考化学“培优拓展”-典型的防倒吸装置(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1ea85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0.png)
2020年中考化学“培优拓展”-典型的防倒吸装置(教师版)专题02防倒吸的典型装置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单选题1.(2019·全国初三单元测试)⼴⼝瓶被称为⽓体实验的“万能瓶” ,是因为它可以配合玻璃管和其他简单仪器组成各种功能的装置.下列各图中能⽤作防倒吸安全瓶的是()A.B.C.D.【答案】B【解析】A、该装置是排液量⽓装置,故A错误;B、该装置可作为安全瓶防倒吸,因为进⽓管较短(刚漏出瓶塞)若发⽣倒吸,倒吸液会被盛装在B 瓶中,不会再倒流到前⼀装置,从⽽防⽌倒吸,故B正确;C、该装置是混⽓装置,进⼊C 瓶中两⽓体在C 瓶中充分混合,故C错误;D、该装置是洗⽓装置,故D错误。
故选B。
2.(2019·福建中考模拟)如图,若要使红墨⽔倒吸,则锥形瓶中加⼊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A.蔗糖和⽔B.锌和稀盐酸C.⽣⽯灰和⽔D.铁粉和⾷盐⽔【答案】D【解析】A、蔗糖溶于⽔不能反应,并且温度⽆明显变化,不能使红墨⽔倒吸,不符合题意;B、锌和稀盐酸反应⽣成氯化锌和氢⽓,导致锥形瓶中⽓压增⼤,不能使红墨⽔倒吸,不符合题意;C、氧化钙溶于⽔并且和⽔反应⽣成氢氧化钙,放热,导致锥形瓶中⽓压增⼤,不能使红墨⽔倒吸,不符合题意;D、铁粉和⾷盐⽔混合后,铁和⽔、氧⽓反应⽣成铁锈,氯化钠溶液能够促进反应进⾏,导致锥形瓶中⽓压减⼩,能使红墨⽔倒吸,符合题意。
故选D。
3.(2019·江苏中考模拟)如图所⽰进⾏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A.实验时氧化铜粉末逐渐变红B.丙可防⽌液体倒吸C.丁装置只起吸收⼆氧化碳的作⽤D.炭粉和氧化铜发⽣的反应吸热【答案】C【解析】A.在甲处,在⾼温条件下碳能与⼆氧化碳反应⽣成了⼀氧化碳,在⼄处在加热的条件下⼀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成了⼆氧化碳和铜,所以,实验时可以看到氧化铜粉末逐渐变红,故A正确;B.通过分析装置的特点可知,丙处试管可防⽌液体倒吸,故B正确;C.由装置的特点可知,丁装置可以收集未反应的⼀氧化碳,还可以吸收⼆氧化碳,故C不正确;D.炭粉和氧化铜发⽣的反应吸热,故D正确。
2020届高三化学综合实验专辑--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防倒吸、防堵塞安全装置
![2020届高三化学综合实验专辑--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防倒吸、防堵塞安全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a6f64f69fad6195f312ba670.png)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一、防倒吸装置1.已知NH3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
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NH3尾气吸收的是( )A. B.C. D.2.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侯德榜制碱原理,按下面设计的方案制备碳酸氢钠。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装置中盛放的是饱和食盐水B. 丙装置中的溶液变浑浊,因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C. 丁装置中倒扣的漏斗主要作用是防止产生的气体污染空气D. 实验结束后,分离碳酸氢钠的操作是蒸发结晶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可收集NO气体B. 用图2所示装置可吸收多余氨气且能防止倒吸C. 用图3所示装置可实现反应:Cu+2H2O Cu(OH)2+H2↑D. 用图4所示装置可分离乙醇(沸点:78.4℃)与二甲醚(沸点:24.9℃)的混合物4.欲进行下列实验,其方案设计合理的是A. 检验装置气密性B. 少量氨气尾气处理C. 排水收集NO 2D. 比较NaHCO 3和Na 2CO 3溶解度5.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 C D分离乙酸和水吸收CO2中的HCl杂质吸收氨气比较氯、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A. AB. BC. CD. D6.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原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B中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Fe3+能将SO2氧化成SO42−B. 实验室中配制加70%的硫酸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C. 三颈烧瓶中通入N2的操作应在滴加浓硫酸之前,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D. 装置C可能发生倒吸,同时还不能完全吸收反应产生的尾气7.有关下图及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用装置甲量取15.00mL的NaOH溶液B. 用装置乙制备Cl2C. 装置丙中X若为CCl4,装置丙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D. 用装置丁电解精炼铝8.硫酸锰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肥料,也是植物合成叶绿素的催化剂。
高中化学实验安全装置及作用汇总,快来围观
![高中化学实验安全装置及作用汇总,快来围观](https://img.taocdn.com/s3/m/fa86c00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6.png)
高中化学实验安全装置及作用汇总,快来围观
实验安全装置
一.防倒吸装置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溶于溶液后造成装置内的压强骤然降低,小于大气压,这样溶液就会回流到实验装置内,对实验造成影响。
通常是在尾气处理时会遇到这种现象,常见的防倒吸装置有以下几种:
前两种的原理是一样的,倒吸的溶液进入所留的空间内,不久由于重力原因又下降至原溶液中。
第三种是连接了一个安全瓶,倒吸的
溶液直接进入安全瓶中,不影响实验。
第四种,氨气不溶于四氯化碳,直接阻止了压强变化,防止倒吸。
二.防堵塞装置
第一种液封平衡式,其实是用来检查装置是否堵塞,若装置不通畅,或者堵塞,瓶内压强会增大,垂直导管中的液面会上升,可观察到瓶内液面比导管中液面低。
第二种恒压式,反应过程中会放热,产生气体使得瓶内压强增大,导致漏斗内的液体滴不下来,用橡胶管将漏斗与瓶连接起来,使得瓶内气压与漏斗内气压时刻保持一致。
第三种与第四种都是用棉花过滤了气体中的杂质,防止堵塞。
三.尾气处理装置
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用b装置处理尾气
制取一氧化碳时,可用a,c装置处理尾气
制取氢气时,可用a,c装置处理尾气。
化学防倒吸装置及原理
![化学防倒吸装置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b05c2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3.png)
化学防倒吸装置及原理
化学防倒吸装置是一种用于避免化学品在实验室操作中发生倒吸现象的装置。
在化学实验中,常常会使用吸引管、分液漏斗等器具进行操作,而倒吸现象的发生可能会导致危险的化学品溅出,对实验人员造成伤害。
因此,设计和使用化学防倒吸装置是非常重要的。
化学防倒吸装置的原理是利用一系列管道和阀门来控制气体的流动方向,使得化学品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发生倒吸现象。
通常,化学防倒吸装置由吸引管、水封瓶和吸液瓶等组成。
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会产生气体,而吸引管的作用就是将产生的气体引出反应容器,避免气体在实验室内扩散。
水封瓶则起到了防倒吸的作用,当反应容器内发生负压时,水封瓶中的水会上升,阻止气体倒流。
而吸液瓶则用于收集产生的液体,避免其溅出。
在实际操作中,化学防倒吸装置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使用,保证其正常运行。
操作人员需要了解装置的结构和原理,正确连接管道和阀门,并保持装置的清洁和完好。
同时,定期检查化学防倒吸装置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保证其正常使用。
除了化学防倒吸装置,实验室操作中还应注意其他安全措施,如正确佩戴防护眼镜、实验服等,避免直接接触化学品,避免操作失误等。
只有综合运用各项安全措施,才能有效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
总的来说,化学防倒吸装置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安全装置,可以有效避免化学品倒吸现象的发生,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
使用化学防倒吸装置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也要注意配合其他安全措施,共同维护实验室的安全环境。
希望通过对化学防倒吸装置的了解,可以提高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保障实验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高中化学5种防倒吸装置
![高中化学5种防倒吸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8696b70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d.png)
高中化学5种防倒吸装置
一、夹管防倒吸装置
夹管防倒吸装置是一种可防止液体回流的有效防倒装置,主要用于制备或使用液体试剂时,防止液体回流造成安全隐患。
它通常由液体管和夹管组成,夹管内部有一倒U状管与玻璃管连接,当液体进入玻璃管时便会从下向上流动,通过U状管的位置调节液体的流动,从而达到防倒效果。
二、密封锁气管防倒吸装置
密封锁气管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防倒装置,通常由连接两个玻璃管的密封螺纹锁气管组成,由一个生理盐水或强碱性溶液产生的压力,将两个玻璃磨全连接,同时以偏心的方式防止液体的回流,有效的解决了一次性使用中液体的安全问题。
三、密封及止回阀装置
密封及止回阀防倒装置是一种压力阀装置,主要由橡胶膜,陶瓷环,关闭螺母,止回阀,调节螺母等组成,其中橡胶膜是主要成分,它利用橡胶膜的弹性压力,当止回阀关闭时,可以有效防止试液及溶液回流到其他容器中,避免了反应液的污染。
四、摆臂防倒吸装置
摆臂防倒吸装置主要由重量摆臂,方形支架,弹簧,凸台等组成,它
通过重量摆臂的重量与它的自身的重量的比例,和通过弹簧的张力,将液体放在管膜上,增大液体的密度,使得液体不易受摆臂重量的影响,防止出现回流现象。
五、涡轮防倒装置
涡轮防倒装置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装置,是一种自吸式防倒装置,它由涡轮,中心管,两端附着体组成,在实验中,气体进入涡轮,形成负压,引起液体从一端进入,另一端抽出,这样就不会出现回流现象,避免实验危险的产生。
ccl4防倒吸装置原理
![ccl4防倒吸装置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cb9663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e.png)
ccl4防倒吸装置原理
CCL4防倒吸装置是一种用于防止液体在加热时倒吸的装置。
在化学实验室和产业生产中,许多反应都需要对液体进行加热。
然而,在加热时,因为温度升高,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氮气等)会膨胀,容器
中的液体会往上移动,这种现象被称为倒吸。
当液体倒吸回到加热器
中时,会极大地影响反应的进行,甚至会造成爆炸,因此防倒吸装置
非常重要。
CCL4防倒吸装置的原理基于密闭气氛的原理。
加热时,由于容器中的气体膨胀,会造成容器内部的压力增加,而防倒吸装置可以通过产生
密闭气氛来维持容器内部的压力。
在CCL4防倒吸装置中,使用三角形的管道将反应容器与收集瓶连接
起来,空气从收集瓶中进入三角形管道。
当从反应容器中通入气体时,管道中的液体会受到作用力,向收集瓶中移动,从而排出空气。
当氧
气或其他气体产生膨胀时,管道中的液体会被强制向反应容器中倾斜,从而保持容器内部的气压平衡,避免了液体倒吸的发生。
CCL4防倒吸装置的使用非常简单,只需要将其连接到反应容器和收集瓶上即可。
而且,由于其使用三角形管道来产生密闭气氛,因此对于
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容器都能够适用。
总之,CCL4防倒吸装置的原理是通过产生密闭气氛来避免液体在加热时倒吸。
其构造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容器。
在反应实验和产业生产中,使用CCL4防倒吸装置可以保证反应安全进行,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化学-高中实验中防止倒吸装置的设计
![化学-高中实验中防止倒吸装置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ab1478a417866fb84a8e96.png)
防止倒吸装置的设计在某些实验中,由于吸收液的倒吸,会对实验产生不良的影响,如玻璃仪器的炸裂,反应试剂的污染等,因此,在有关实验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吸收液的倒吸。
防止倒吸一般采用下列措施:a切断装置:将有可能产生液体倒吸的密闭装置系统切断,以防止液体倒吸,如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甲烷时,通常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实验结束时,必须先从水槽中将导管拿出来,然后熄灭酒精灯。
b设置防护装置:①倒立漏斗式:这种装置可以增大气体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液对气体的吸收。
当易溶性气体被吸收液吸收时,导管内压强减少,吸收液上升到漏斗中,由于漏斗容积较大,导致烧杯中液面下降,使漏斗口脱离液面,漏斗中的吸收液受自身重力的作用又流回烧瓶内,从而防止吸收液的倒吸。
下一个装置所示,对于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的气体,气体在有机溶剂不会倒吸。
②肚容式:当易溶于吸收液的气体由干燥管末端进入吸收液被吸收后,导气管内压强减少,使吸收液倒吸进入干燥管的吸收液本身质量大于干燥管内外压强差,吸收液受自身重量的作用又流回烧杯内,从而防止吸收液的倒吸。
这种装置与倒置漏斗很类似。
③蓄液式:当吸收液发生倒吸时,倒吸进来的吸收液被预先设置的蓄液装置贮存起来,以防止吸收液进入受热仪器或反应容器。
这种装置又称安全瓶。
④平衡压强式:为防止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不能顺利流出,用橡皮管连接成连通装置(见恒压式);⑤防堵塞安全装置式:为防止反应体系中压强减少,引起吸收液的倒吸,可以在密闭装置系统中连接一个能与外界相通的装置,起着自动调节系统内外压强差的作用,防止溶液的倒吸。
⑥为防止粉末或糊状物堵塞导气管,可将棉花团置于导管口处。
⑦液封装置: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可在发生装置中的漏斗末端套住一只小试管。
1。
高考常考选择题训练——化学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
![高考常考选择题训练——化学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feadb5b0dd36a32d737581a6.png)
选择题3化学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角度一识破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陷阱1.牢记三类常考仪器(1)四种“定量”仪器的刻度及精确度(2)四种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和燃烧匙,三种可“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瓶、烧杯、锥形瓶。
(3)三种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的仪器:分液漏斗、容量瓶、酸式(碱式)滴定管。
2.熟悉常见试剂的保存3.基本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归纳(1)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装酸性及氧化性溶液。
(2)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更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可加热,瓶塞不可互换。
(3)用pH试纸检测溶液时不能先润湿,不能用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液。
试纸检验气体前需先润湿,试纸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
(4)药品不能入口和用手直接接触,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处(K、Na等除外),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5)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6)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测液体温度时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
(7)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或用作反应容器,更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的溶液。
4.正确选择物质分离的物理方法过滤(除去不溶物);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1.(2018·全国卷Ⅲ,10)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答案 B解析用标准盐酸滴定NaHCO3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溶液呈弱酸性,应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项错误;加几滴CuSO4溶液发生反应:Zn+Cu2+===Zn2++Cu,Zn与置换出来的Cu及稀H2SO4构成Cu—Zn原电池,加快了放出H2的速率,A项正确;黄色是Na+的焰色,C项正确;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既不能太少,也不能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D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倒吸装置
倒吸是因为有些气体极易溶于水,一溶入水后就会使装置里的压强小于大气的压强,这样溶液就会回流到装置里去,影响实验啊!防倒吸就是把导气管的另端(放在溶液里的那端)加上个倒置的漏斗,增大面积(根据物理的压强公式),这样溶液就不会被倒流回去了!
防倒吸装置(思考:下列装置是否都能放置倒吸?)
说明:方案中的A、E、H不能放置倒吸,其他几种都能达到放倒吸的效果,从装置的简约性和操作的安全性等方面的审美思考来看,使用G装置最好!
a手热法:如下图(a)、(b),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捂住烧瓶或试管,借助手的热量使容器内的空气膨胀,容器内的空气则从导管口冒出,把手拿开,过一会儿,水沿导管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b直接加热法:当装置构成的密封体系较大时,用手捂或热毛巾不易引起空气发生体积变化时,采用酒精灯直接对装置加热。
B类:液差法
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如图(c)。
将导气管上的活塞关闭,球形漏斗内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水
面达到球形漏斗的球体部位。
停止加水后,水面能停留在某一位置不再下
降,此时球形漏斗中的水面高度于与容器下部半球体内的水面高度保持比
较大的液面差,说明不漏气,若球形漏斗内的液面继续下降,直至液面差
消失,说明装置漏气。
操作程序:往体系中加水(液体)----观察是否形成稳定的液差,
如右图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2001年全国理综卷28)用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氢气,在塑料隔板上放粗锌粒,漏斗和带支管的试管中装有稀硫酸,若打开弹簧夹,则酸液由漏斗流下,试管中液面上升与锌粒接触,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由支管导出;若关闭弹簧夹,则试管中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自行停止。
需要时再打开弹簧夹,又可以使氢气发生。
这是一种仅适用于室温下随制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
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关闭弹簧夹时试管中液面会下降?
(2)这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案:(1)关闭弹簧夹时,反应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液面上的压力增加,所以液面下降。
(2)塞紧橡皮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说明装置不漏气。
C类:带有刻度的注射器类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得到的纯碱中仍含有NaCl,某同学设计
的测定样品中纯碱含量的方法如图,试回答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关闭酸式滴定管活塞,用手捂热烧瓶,若注射器活塞外移,松手后又回到原来位置,说明气密性良好。
或关闭滴定管活塞,记下注射器活塞刻度,然后轻拉(推)活塞,松开手后如果注射器活塞能回到原来位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典型例题: 1.根据下图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口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
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判断理由:。
(2)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
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判断理由:。
答案:
(1)不漏气
由于不漏气,加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减小,导致压强增大,长颈漏斗内的水面高出试管内的水面。
(2)无法确定
由于分液漏斗和烧瓶间有橡皮管相连,使分液漏斗中液面上方和烧瓶中液面上方的压强相同,无论装置是否漏气,都不影响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烧瓶。
原文网址: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default.aspx
·上一篇: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中的价态处理技巧
·下一篇:走进新课程,体会新课改【例2】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将导气管插入烧杯中水中,用酒精灯微热园底烧瓶,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3】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方法:如图所示。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例4】检查下面有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1:同弹簧夹夹住橡皮管,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内加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 静置数分钟,液柱不下降,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有漏气现象。
方法2:先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内加水,是长颈漏斗下段形成液封,将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如果盛水的容器中有气泡出现,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例5】如下图所示为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盛放药品前,怎样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向B、D中加水使导管口浸没在水面下,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活塞K,微热A中的圆底烧瓶,D中导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关闭活塞K片刻后,D中导管倒吸入一段水柱,B中没入液面的导管口会产生气泡。
有这些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例6】图【例7】图
【例6】如何检验【例6】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此题将注射器用于气密性检查很有创意,观察装置图,要看清单向阀的方向,向外轻轻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浸没在水中的玻璃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例7】如【例7】图所示,关闭装置中的弹簧夹后,开启分液漏斗的活塞,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能否说明该装置是否漏气?如果不能,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不能说明装置是否漏气.由于分液漏斗和烧瓶间用橡皮管相连,使分液漏斗中液面上方和烧瓶中液
面上方的压强相同,无论装置是否漏气,都不影响分液漏中的水滴入烧瓶.方法:关闭装置中的弹簧夹后,再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然后开启分液漏斗的活塞,水不能全部往下滴,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附图1 量气装置
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