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分配(1)
解析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解析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的关系资本主义是一种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其核心特征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商品经济。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者以谋求利润为目的进行生产,而劳动力则成为商品交换的一种形式。
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即生产资料和货币)的私有制成为经济生活的基础。
生产者通过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被占有者占有。
这种剩余价值的占有形成了生产关系中的利润、地租和工资的分配关系。
而这些分配关系又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
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和货币,获取了生产者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从而获得了利润。
这使得资本家可以不劳而获,带来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要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关系。
这种经济关系的核心是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雇佣劳动关系。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货币,雇佣劳动者为其提供劳动力,以获取工资。
在这种生产关系中,雇佣劳动者的劳动力成为了商品,而资本家则通过购买劳动力,用它来生产商品并实现利润。
这种生产关系导致了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使得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得到的报酬远远低于其所创造的价值。
这一关系不仅使劳动者处于被动地位,也使得社会财富的集中化和资本的集中化成为可能。
从生产关系来看,劳动者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处于被动地位,剥削权占据着主导地位,而资本家则通过占有生产要素获取利润,在生产关系中占据优势地位。
而从分配关系来看,资本家通过获取剩余价值获得了巨额利润,而劳动者的报酬相比之下则相对较低。
这种分配不均和生产关系中的剥削现象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分配关系的不公平和生产关系中的剥削现象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平衡发展。
要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和谐,就需要通过改革资本主义的分配和生产关系,推进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制度,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平等的社会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资源分配问题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资源分配问题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以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它在资源的生产、分配以及再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了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分配问题。
然而,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资源分配问题一直备受争议,不同经济学家对此拥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和建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资源分配问题。
首先,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源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来决定。
市场机制通过供求关系的自由浮动,个体的自主行为以及价格形成的反馈机制来实现资源的配置。
然而,市场机制并非完全公正和高效的资源分配方式。
由于资源的短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平衡,市场机制会导致资源在分配上的不均衡。
例如,在医疗领域,富裕阶层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资源,而穷人则无法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
这种不公平的资源分配现象引发了社会不满和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其次,尽管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可能会出现问题,但它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激励个体的创新和竞争,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
通过市场机制,资源会自动流向效益最高的地方。
企业和个体之间的竞争将迫使它们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以吸引消费者,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因此,在正确引导下,市场机制可以为经济带来繁荣和发展。
然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市场机制并不总是能够解决所有的资源分配问题。
特别是在某些特定领域,如环境保护和教育等,市场机制可能无法提供公平和合理的分配。
这时候,政府的介入就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法规和监管等手段来调整和引导资源的分配。
例如,在环境保护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准入限制和补贴等政策手段,调整企业和个体的行为,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除了市场机制和政府的介入,社会组织与公民个体也可以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发挥积极作用。
社会组织可以通过非营利性的资源分配活动,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例如,慈善机构和志愿者组织可以提供食物、医疗和住房等基本资源,以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
同时,公民个体也可以通过自组织和互助行为,实现资源的平等分配。
资本主义的分配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商品价值 W = c+v+m
=K+m
实际耗费
W= K + p
m表现为成本价格K 的产物
剩余价值转 化为利润(p)
m 进一步表现为全 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资本主义的分配
(二)利润 (P137) 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
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便转化为利润 (p)。
资本主义的分配
2020/12/18
资本主义的分配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一、工资的本质
• 现象——工人出卖劳动——资本家支付劳动报酬——不 存在剥削
• 本质——工人出卖劳动力——资本家支付劳动力价值— —存在剥削
• (一)劳动力和劳动(P96) 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体内的劳动能力。劳动是劳动
力的使用,劳动力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时才是劳动。 劳动不是商品,但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则可以
续前例 假设:预付产业资本为720c+180v=900, m′=100% ,c 全部转移,预付商业资本为 100。 则:社会预付总资本为900+100=1000, —P′=180/1000=18%,按—P′再分配剩余价值, 产业利润为162;商业利润为18。
资本主义的分配
(四)商业资本对商业店员的剥削 • 非生产性劳动 • 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分必要劳动和剩
余劳动
资本主义的分配
商业利润
是m的转化形式,是商业 资本家参加m分割的结果
是商品的销售价格高于购买价格的差额
公式
P商′= P ′
社会剩余价值总额
=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
获得方式:买卖商品差价 获得途径:商业店员剩余劳动 真正来源: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分配方式
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 (2)劳动力可以成为商品,但劳动不能够被当作商品出卖。
• 具体分析如下
6
• (1)如果劳动是商品,其需要具有价值 •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 说劳动商品有价值,那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是同义反复)
二、工资的基本形式
• (一)计时工资 • 按一定的劳动时间来支付的工资,实质是劳动力的月价值、周价值、日价值的 转化形式。 • 是工资的主要形式。
• 特征
• 对资本家有利。灵活。 • 通过延长劳动时间与提高劳动强度的办法。
• (二)计件工资
• 按工人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来支付的工资
•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 计件工资的演变:
• 但随着流水线生产的出现,劳动强度受到流水线机器的自动控制,不需要计件工资。
• 血汗工资制度(或者“科学管理”。两面性) • 通过科学的“操作研究”,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到极限,强化剥削。
• (1)福特制:自动化生产线,流水线;
• 泰罗制
• 从每一个工人抓起,从每一件工具、每一道工序抓起,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出最佳 的工位设置、最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化的操作方法、最适合的劳动工具。
资本主义分配方式
1
资本主义分配方式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3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 一、工资的本质 • 二、工资的基本形式 • 三、工资的数量变动趋势
4
一、工资的本质
• 从现象上看
• 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支付一天的工资; • 工人劳动一个月,资本家支付月工资 • 工人劳动一年,资本家支付一年的工资。
资本的分配
2、股票与股票价格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投资入股并取得股息的凭证。 股票价格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股息和利息率。 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
股票价格 =
1986年9月26日,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批准,中 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开始挂牌代理 买卖飞乐音响公司和延中实业公司股票。这是上海第一 家经营证券柜台交易所,也是新中国首次开办股票交易 。
1、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社会价值
业内竞争
部门内部的竞争,是指同一部门生产同种商品 的各个资本主义企业之间,为了获得超额利润 而展开的竞争。
竞争的结果,必然使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个别 价值,均衡为统一的市场价值,即社会价值。
2、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
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各个部门间的自由转移,形成了 平均利润率,各部门的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
说,是职能资本。它可以定期从职能资本家那里获得利息收入) 它不同于产业或商业资本的运动形式,定期连本带息收回。
二、利息与利息率
1、利息是职能资本家因使用借贷资本而交 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 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2、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实质 上是剩余价值在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 家之间的分割。
3、股票的买卖
股票的发行与转让通过买卖的方式来实现。 进行股票交易的场所和渠道是股票市场。
纽约股票交易大厅
上海股票交易大厅
理论上股票的价格
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 股票价格除受供求关系影响外,还受经济
状况、政治形势、心理状况等因素影响。 所以,股票价格变化,已成为资本主义国 家经济、政治状况等晴雨表。
G (G代表预付总资本,G=c+v)。
资本主义分配制度
资本主义分配制度资本主义分配制度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资源和财富的一种制度安排。
它的基本原则是按照个人的产出、贡献和需求来进行资源和财富的分配。
首先,资本主义分配制度重视个人的自由选择和自主决策。
在市场经济中,个人拥有自由选择职业、经营企业、投资和消费的权利。
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市场需求来选择从事的经济活动,这种自由选择的机制有助于激发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次,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强调竞争机制。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竞争可以促使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及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竞争,企业可以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而个人也可以凭借优秀的技能和才华在竞争中获得更好的收入和福利。
另外,资本主义分配制度注重个人的产出和贡献。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与其所创造的价值和贡献成正比。
个人努力工作、提高技能、增加产出,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和奖励。
这样的制度安排有助于激发个人的动力和创造力,同时也鼓励企业增加产量和创新,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最后,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强调个人的需求和满足。
在市场经济中,个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来购买产品和服务,这样的个人需求通过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和分配。
市场上供给充足且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购买力来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当然,资本主义分配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贫富分化问题不可忽视,一些人可能会因为起点低、机会少而导致收入差距扩大。
此外,市场经济中存在商业行为的不道德问题以及对环境的破坏等诸多问题都需要加以重视和解决。
总结来说,资本主义分配制度是一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资源和财富的制度安排。
它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竞争机制、产出贡献和个人需求的重要性。
然而,在资本主义分配制度下也需要加强对不平等问题的关注和调节,以及加强对市场行为的监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努力,以确保分配制度的公平和持续发展。
第九章 资本主义的分配
2.在资本家同工人的买卖关系中,工人出卖的 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根本不能成为商 品。 第一,如果劳动是商品,它就应该同其他商品一样, 也具有价值。 但是,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具有价值,那 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这种同义语反 复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第二,如果说劳动是商品,那么它就应该同其他商品 一样,在出卖之前就独立存在。 但雇佣工人的劳动不能独立存在,劳动要取得 存在的形式,就只有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这只有在 生产过程中才能实现。
2.平均利润 在利润率平均化的条件下,各部门的资本 家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的与其投资量大小相适 应的利润即平均利润。 用公式表示,即: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3.平均利润的形成
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生产部门之间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竞争引 起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价值和价格偏离。 这种过程以及由此而来的价格和利润率的 变动要一直到两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平均的时 候才暂时地停止下来。 这样,便形成了平均利润。
第三,如果劳动是商品,工资是劳动的价 值或价格,会导致违反价值规律,或否定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存在的基础。 第四,如果劳动是商品,就等于说雇佣工 人出卖了不属于自己的商品。 因为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它是在劳动 过程开始以后才存在的。
v
v+m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3.工资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付给雇用工人的工资 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 或价格。 4.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由于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表现为 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消灭了工作日划分为必要 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劳动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 劳动的痕迹,全部劳动表现为必要劳动或有酬劳动, 因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之间经济 利益的对立和冲突,最直接地表现在工资问题 上。
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
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是一种经济制度,其核心原则是通过市场经济来分配资源。
在这种制度中,资源归属于私人所有,并受到市场供需关系和竞争规则的影响。
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为个人创造了自由经济空间,允许他们自主决定财产的使用和分配方式。
首先,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分配。
市场价值是根据供需关系来决定的,供给不足或需求过多时,价格将上涨,供给充足或需求不足时,价格将下跌。
通过价格机制,资源很好地分配给那些愿意为其支付较高价格的人群,从而在资源的配置上形成了一种有效率。
其次,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鼓励个人的努力和创造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通过劳动与资本的结合来创造价值,并获得这种价值的回报。
个人的不断努力和创造可以引导他们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收入和财富。
这种激励机制鼓励了人们努力工作,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和投机性,资源分配可能不公平。
一些人可能会因为出生在富裕家庭或拥有特殊资源而拥有更大的机会获取财富和权力。
与此同时,一些人可能因为社会地位低下或资源匮乏而无法享受到合理的资源分配。
其次,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存在着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
富人不断积累财富,加剧了社会中贫富差距的增大。
这种不平等现象可能导致社会稳定的问题,并引发社会动荡。
然而,尽管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存在一些问题,但它仍然是当前世界主要的经济制度。
通过市场经济和竞争机制,资本主义激励了个人的创造力和努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分配制度中的问题,许多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建设,以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
例如,实施税收政策来减轻富人负担,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推动教育和福利制度的发展等。
总之,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通过市场经济和竞争机制来分配资源,激励个人的创造力和努力。
然而,该制度也面临着不公平和不平等的问题。
资本主义中的利润分配理论
资本主义中的利润分配理论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其核心是通过市场机制和私有制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
然而,资本主义也伴随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利润分配。
利润分配是指资本主义经济系统中企业的获利如何被分配给各个参与者,如资本家、劳动者和政府等。
在资本主义中,资本家作为经济资源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通常可以通过投入资本获取利润。
资本的投入可以获得回报,这一点是资本主义的基础。
然而,资本主义中的利润分配问题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和讨论。
一种常见的观点是,资本家应该享受较大份额的利润,因为他们承担了投资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资本家投入资金和资源进行生产,面临着经营风险和市场波动。
因此,他们应该获得相应的回报来补偿他们的努力和投资风险。
然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劳动者应该分享更多的利润。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要来源。
没有劳动者的努力和创造力,资本家的投资就无法实现价值和利润。
因此,劳动者也应该分享他们创造的价值,并获得与其贡献相称的回报。
从社会公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利润应该得到公正合理的分配。
然而,在现实中,利润分配常常偏向资本家。
这是因为资本家拥有对生产资本的控制权,可以通过掌握市场信息、制定经营策略和决策来实现对利润的主导,而劳动者则相对较弱,只能通过工资交换劳动力来获得收入。
为了解决利润分配的不平等问题,一种常见的做法是通过政府干预和税收政策来实现经济调节和利益分配。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最低工资、实施社会福利制度和税收政策来缩小贫富差距,保护劳动者权益。
这种干预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调节利润分配,但也会对市场机制和企业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一种解决利润分配的方法是激励机制的改革。
在传统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润主要是归属于股东和高管层,这可能导致利润过度集中。
一些企业开始探索利润分享计划和员工股权激励方案,使劳动者能够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中,并分享企业的利润。
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也可以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一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二 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
一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力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化生产
体现形式
普遍化商品 经济
基本经济关系
资本主义 私有制
一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的占有
对生产资料 “一无所有”
无偿占有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二 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
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规模在原有基础上 的再生产。
根据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分为c、v、m,社会生产按社会总产 品的实物构成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
假定第Ⅰ部类的不变资本是4000,可变资本为1000,剩余价值 率是100%,剩余价值为1000;
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是2000,可变资本是500,剩余价值率为 100%,剩余价值是500。
全年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可以用下列图式表示:
Ⅰ:4000c+1000v+1000m=6000(生产资料)
Ⅱ:2000c+500v+500m=3000(消费资料)
为使第二年能够按原来规模进行再生产,两大部类的 全部产品必须经过交换,才能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32 1
第一,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 第Ⅰ部类的4000c,这部分产品的实物形态是生产资料 。在年初开始生产的时候,第Ⅰ部类预付价值4000c的 生产资料,这些生产资料到年末结束生产时,全部被消 耗掉,变成社会的现实产品。在下年初社会生产再开始 时,必须用本部类内部的产品(即4000c)进行补偿, 具体办法是:4000c中的一小部分产品直接进入本企业 的再生产过程,作为生产资料补偿消耗掉的那些同种不 变资本要素。另一部分产品则要通过第Ⅰ部类内部各企 业的资本家之间的交换来实现补偿。
资本主义的分配
可见,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计件工资 和计时工资本质上都是一样,都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 格的转化形式。
2019/10/31
9
3、工资的国民差异 各个国家的工资水平存在的差别叫做工资的国民差异。 工资是由劳动力价值决定的。各国工资差异也是由这类 因素引起,如,“自然地和历史地发展起来的首要生活必 需品的价格和范围,工人的教育费,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 的作用,劳动生产率,劳动的外延量和内含量”等等。
资本主义的分配
第一节 资本主义工资
一、工资的一般现象与本质 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工资 三、工资的形式及其变动 四、劳动力价值或价格其他转化形式
一.工资的一般现象和本质
1.劳动力和劳动的科学区分
(1)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一种能力, 劳动则是工人运用生产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 的过程,是劳动能力的耗费和发挥。
这必然引起各个部门之间的激烈竞争。
2019/10/31
26
2019/10/31
27
•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实现过程
• 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这种部门之间 的竞争,目的是争得更有利的投资场所,采取的手段是资 本在各部门间的自由转移,其结果使利润率趋于平均化。
• 平均利润形成的具体过程是,利润率低的部门的资本家 把资本抽出,自由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这样,原来利 润率低的部门,因投入的资本减少,生产缩减,产品供不 应求,价格上涨,使利润率提高;而原来利润率高的部门, 因大量资本涌入,生产随之扩大,产品供过于求,价格降 低,使利润率下降。
生产价格
—
= K + —P
• 生产价格与价值的联系和区别 • 联系: • 价值是生产价格的本质,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 区别: • (1)商品的价值由c+v+m构成;生产价格由k+p构成, 同资本有联系,同活劳动没有直接联系 。 • (2)生产价格和商品的价值经常不一致。
资本主义的分配
第九章 资本主义的分配一、名词解释1、平均利润P155① 定义:是指各部门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不同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
平均利润率实质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得到的利润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平均利润率 = 剩余价值总额 / 社会总资本② 反映:平均利润是预付资本和平均利润率的乘积,它的形成实际上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
2、生产价格P156(06年辨析,4分)06辨析:商品按照价值出售转化为按照生产价格出售,仅仅使价值规律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没有违背价值规律。
①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② 生产价格用公式表示为:pp = K + p其中pp 表示生产价格,K 表示生产成本(=C+V ),p 表示平均利润;③ 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④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价格围绕生产价格pp 上下波动。
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只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一、虽然从个别部门来看,资本家阶级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一致。
但从全社会来看,整个资本家阶级获得的利润总额与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还是相等的。
二、从个别部门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同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也必然和价值总额相等。
三,生产价格随商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生产价格就会降低,反之上升。
⑤ 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的。
3、利润率P153(03年辨析,4分)03辨析: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不仅是一种质的转化,而且两者在量上也不相等。
①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②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表示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解析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解析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的关系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相互关系,而分配关系则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结束后所分配生产成果的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劳动者与资本家的关系以及劳动者和劳动力的关系等。
分配关系则包括收入分配、财富分配以及社会福利等。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直接决定了分配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关系是基于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劳动者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获取生存所需的收入。
由于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他们具有决定生产和分配的权力。
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会尽可能地压缩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而劳动者则努力争取更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关系是建立在压榨和剥削劳动者的基础上的。
分配关系反过来又影响着生产关系。
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润,会将生产的重点放在能够带来更高利润的行业和产业上,而忽视那些社会需求量大但利润相对较低的行业。
这就导致了生产的不均衡,不能满足社会的全面需求。
分配关系的不公正也会导致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矛盾的加剧,这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之间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政府的政策和监管措施以及社会的价值观念。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和福利制度来调节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以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
而社会的价值观念则会影响人们对于财富和收入分配的看法和态度,进而影响他们对于生产关系的选择和对分配关系的要求。
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分配关系的不公正会导致生产的不均衡和社会的不稳定,而生产关系的不合理也会影响分配的公平和效率。
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和谐的资本主义社会,必须在保障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前提下,通过政府政策和社会共识来调节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实现分配公平和生产效率的统一。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的财富分配问题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的财富分配问题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财富的分配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主张个人的努力和能力决定其获得财富的多少。
然而,由于市场机制的自发性,财富分配往往不平等,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
本文将探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的财富分配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财富集中与贫富差距扩大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市场竞争的结果导致少数人积聚了巨大的财富,而大多数人则相对贫困。
资本积累的过程使得少数富人变得更富,而贫穷的人无法积累财富,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
这种贫富差距的扩大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
首先,社会不平等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引发社会动荡和社会冲突。
其次,贫富差距的扩大也意味着社会资源的不合理分配,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的基本需求。
最后,财富集中可能导致垄断和市场失灵,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资本主义的市场机制与财富分配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是决定财富分配的关键因素。
市场机制通过价格的形成和供需关系的调节来决定资源的配置和财富的分配。
根据市场机制,个人的努力和能力会决定其在市场中获得的回报。
然而,市场机制存在一些局限性,导致财富分配的不平等。
首先,市场机制无法考虑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市场机制只关注个人的经济自由,没有考虑到个人的起点和机会不均等的问题。
因此,市场机制会导致一部分人陷入贫困的困境,另一部分人积累巨大的财富。
其次,市场机制容易造成资源的集中。
市场机制有利于那些已经具有一定财富的人,因为他们可以利用已有的财富获取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这种资源的集中会进一步加剧财富的不平等。
三、财富分配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的财富分配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税收和财政政策来调节财富的分配。
政府可以通过征收高收入群体的高税收来减少财富的集中。
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社会的公平性和正义性。
X年考研资料第9章 资本主义的分配
第9章资本主义的分配9.1复习笔记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1.劳动和劳动力(1)劳动力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上的劳动能力。
在资本家同工人的买卖关系中,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能成为商品的只是劳动力,劳动根本不能成为商品。
(2)劳动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力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时才是劳动。
劳动不可能成为商品,原因有:①按照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
如果劳动是商品,具有价值,那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这种同义反复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②如果说劳动是商品,那么它就应该在出卖之前就独立存在。
但雇佣工人的劳动不能独立存在,只有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实现。
③如果说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会导致违反价值规律,或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的基础。
④如果劳动是商品,就等于说雇佣工人出卖了不属于自己的商品。
(3)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但工资在现象上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所以,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劳动力价值与工人的必要劳动相对应,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付出的必要劳动凝结而成,其最低限,即最低工资,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
(4)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原因①从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关系看,人们所注意到的只是商品交换应遵循的对等原则,至于买卖的这个商品是劳动还是劳动力,一般人不会深究。
②从工资的支付形式来看,资本家通常是在工人劳动以后才支付工资的,这也使得工资被看作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③从工人的立场看,劳动是工人谋取生活资料的手段,所以工人很容易把他出卖劳动力所得的工资看成是劳动所得。
④从资本家的立场看,他总希望以尽量少的货币换取尽量多的劳动,以便取得利润。
资本家把低价购买和高价出卖看作是利润的源泉,把工资说成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⑤从工资的实际运动来看,一是工人劳动时间越长,所得工资也就越多;二是劳动熟练程度不同的工人得到的工资不同,这也容易使人们误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第11章: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作是生产费用或生产成本
随着资本家仅把c + v看作是生产费用或生产成 本,那么,商品价值构成也就发生了形式上的变化。
如果用K代表生产成本c + v,则商品的价值公式W = c + v + m就转化为W= K + m这个公式,即商品价值 = 成本价格 + 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成本价格是一个客观范畴,它并不是资 本家观念上的产物。它的形成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特 性决定的。对于资本家而言,他在商品生产上只花费了资本,
11.1.1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成利润?
商品价值中的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转化 为成本价格,是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基础。
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包括三个部分: 不变资本的价值、可变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用公 式表示就是:W = c + v + m。其中,c代表生产中
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v + m为工人创造的新价值。 由于m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对于资本家来说,资 本耗费只是c + v部分。因此,他们自然就把c + v看
即他花费了为购买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而垫支的不变资本和可 变资本,而并没有耗费自己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耗费 的劳动,只被当作资本家的一个生产要素在发挥作用。至于 由于劳动力的使用而产生的超过垫支可变资本价值的剩余价 值,那属于工人的无酬劳动,未费资本家分文,自然被排除 在成本价格之外了。可见,成本价格表示出资本主义生
11.1 平均利润的形成与分配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 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 本的比率,叫利润率。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 求更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资本家的竞争,使 各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 率和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和资 本总额的比率。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根据资本的 大小,按平均利润率分得的一份剩余价值,即平 均利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ppt
23
三、 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和地租
(一)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商业资本 (1)概念 ——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
可编辑ppt
20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生产价格的形成 (1)概念 ——由商品的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构成的
价格 (2)形成 ——与平均利润的形成一致
可编辑ppt
21
2、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 (1)生产价格对价值的背离
①从质上讲,生产价格与资本密切相连,而 与活劳动无直接关系
余价值的结果 (2)平均利润率 ——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所得
到的利润率 5、决定平均利润率高低的因素 (1)各个部门利润率的高低 (2)社会总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1)这实际上也回答了为什么人们会选 择逐步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这与技术进步 的发展是相一致的
6
(四)“雇员持股计划”和利润分享制
1、问题的提出
——现代公司制的产权关系和制度安排解 决了出资者(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 激励和风险分配问题,但是却并没有解决 好调动劳动力要素的积极性问题,这已成 为当前西方市场经济中进一步提高现代企 业组织效率的障碍
可编辑ppt
7
2、理论的提出 (1) 人力资本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
(2)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并不排除企业之 间利润率的差异性,有些企业可以获得超 额利润
(3)平均利润率只是“平均化”的发展 趋势,并不意味着利润率的绝对相等
可编辑ppt
19
(4)对于单个资本来讲,平均利润和剩 余价值之间存在着差额,但从整个社会来 看,利润总量和剩余价值总量是完全相等 的
(5)平均利润率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 高呈下降趋势
c:v
m′ m c+v+m
利润 率
p′
食品工业 70:30 100% 30 130 30%
纺织工业 80:20 100% 20 120 20%
机械工业 90:10 100% 10 110
可编辑ppt
10%
16
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形成过程
不 可 剩 商品价 平均 平 平均
生产部门 变 变 余 值
利润 均 利润
可编辑ppt
8
3、 具体举措
(1)职工持股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
①实质 ——职工凭借拥有部分股权而参与企业剩余利润
分配 ② 模式
——职工持股基金会:美国 ——内部职工持股会:日本
③目的 ——形成稳定股东、增强职工归属感、帮助职工
形成个人财产
可编辑ppt
9
(2)利润分享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
2
教学重点 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2、平均利润的形成 3、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 4、利息率的影响因素 5、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基本形式
可编辑ppt
3
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一)工资的本质 1、工资的概念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可编辑ppt
4
2、工资的本质 ——区分劳动和劳动力
三个层次
(1)资本主义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劳动不是商品
(2)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 转化形式
(3)在现实生活中资本主义工资却表现为 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可编辑ppt
5
(二)工资的基本形式 ——计时工资、计件工资 (三)工资的数量变动趋势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可编辑ppt
①实质 ——职工无股权,实际上是年终根据企业
利润实现情况而发放奖金
②形式 ——奖金、退职金、职工住宅、保健设施、
旅游度假等工资外附加性福利
可编辑ppt
10
(3)股票期权制度
——20世纪90年代以后
①实质
——对公司高级经理的激励机制
——股票期权是指公司董事会与职业经理 签订合同,授予经理在未来基本时间段内 经营者以约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 票的选择权,经理人员获得的收益为股票 市价与行权价的差额
12
二、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
周转速度、不变资本状况
可编辑ppt
13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转化的原因 ——利润率的差异性与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
量利润的要求相矛盾 2、转化的手段 ——部门间竞争
可编辑ppt
14
3、转化过程 ——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 注意:①资本必须能够自由流动
②资本主要采取货币资本形式 参见下列图表
可编辑ppt
15
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前的情况
资本有 剩余价 剩余 商品
生产部门 机构成 值率
价值 价值
②从量上讲,生产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
(2)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
①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 ②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 ③生产价格随着价值的变动而变动
可编辑ppt
22
3、生产价格形成后,生产价格规律代替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 格上下波动,但这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 背。
资 资 价 c+v+m 率 利 与剩
本 本值
润 余价
c vm
p
p
值的 差额
食品工业 70 30 30 130 20% 20 -10
纺织工业 80 20 20 120 20% 20 0
机械工业 90 10 10 110 20% 20 +10
合计
240 60 60 360
60 0
可编辑ppt
17
4、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的概念 (1)平均利润 ——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
可编辑ppt
11
4、实施效果 ——实行职工持股、利润分享和股票期权 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局部调整,这 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企业 中劳资双方的利益矛盾
——它不可能突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社会 财富归少数资产者垄断的制度框架,也不 能从根本上解决压抑与束缚劳动者积极性 的“资本桎梏”
可编辑ppt
第九章 资本主义的分配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正确理解资本主义
制度下工人与资本家之间、不同部门的 资本家之间以及资本家与地主之间的分 配关系,使同学认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 的实质
可编辑ppt
1
教学内容 1、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2、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3、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
可编辑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