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10课过秦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登上了帝位控制着整个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
役天下的百姓,威势震慑四海。[省略句,“威震(于)四
海”]
(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系绳投降,把性命交给
(秦的)狱吏处置。(省略句,“委命”后面省略介词“于”)
突出秦轻而易举地大获全胜。这是为下文蓄势,表明由
秦来统一全国已成定局。
D.秦击溃九国之师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 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 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解析:C项,“以九国之小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错, 是以九国地大师众、来势凶猛来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 答案:C
于是你从遥远的长安,来到时为南蛮之地的长沙,湘江的 轰鸣之声震撼了你的灵魂。可你依然不明白,明明是尽职效忠 ,怎么会演变成这般被动局面呢?你怀着忧郁之情来到湘江之 边,屈原投江自沉的情景在脑海中浮现。100年前,忠贞不阿 的屈原受谗流放该地,如今自己也遭诬陷贬谪长沙,境遇何其 相似。你触景生情,感慨万分,《吊屈原赋》横空出世!
熔铸成十二尊金人,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定语后
置句,正常语序为“铸以为十二金人”)
(5)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第三单元第10课过秦论
2020/8/16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这是一个人应有的态度,应有 的觉悟,应有的境界。
知足,就是要知足常乐。老子曾说:“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诚然,当今社会竞争 激烈,我们不赞同消极的态度,应鼓励积极进取,参与竞争, 因为只有竞争才能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但当竞争者在 竞争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失败而令人烦恼时,千万不能冲 动而失去理智,不能去做那些不明智的蠢事。最好是用知足常 乐心态去看待问题,这样才会使自己失落的心灵找到平衡点, 这时知足常乐的心理状态会帮助你尽快调整心情,冷静地总结 失败的教训,从而放下包袱,重拾信心。
()
A.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等人对内继承
先辈的旧业并沿袭前人留下的策略;对外向四方扩张领
土。可见,这时期秦王朝的势力在进一步的扩展并走向
强大。
B.诸侯国恐慌害怕,约纵反秦。他们不惜钱财、不惜土地
招致人才,集结上百万的军队在精锐将帅的带领下攻打
秦国。结果是“从散约败,割地赂秦”。
C.以九国之小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以六国不堪一击
解析:B项解说是错误的,虽然用一个“并吞”能把意思表述 明白,但没有气势了。 答案:B
通“殁”,死
继承
沿袭
名词作状语,向南、向西、向东、向北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削弱
吝惜
来招纳
通“纵”
动词,结交援助
数量词作名词,一个整体
古今异义词,古义:爱护人民;今义:指丈夫或妻子 使动用法,使……离散 通“横”
[环节二 分析文理] 3.下列各句中不属于秦孝公时秦朝兴盛原因的一句是
() A.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B.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C.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D.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解析:A项是地利上的原因;B项人和方面的原因;C项是 结果,不是兴盛的原因;D项是内政方面的原因。 答案:C
[环节二 分析文理]
3.下面各组句子中属于诸侯国对抗秦国采取的措施的一组
是
()
①蒙故业,因遗策 ②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
下之士 ③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④北收要害之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①④项属于自孝公之后的四代君王为秦王朝统一
天下的做法。
答案:B
4.对本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不知足是与知足相对而言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知足与 不知足,两者往往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无 论是知足还是不知足,都是一种人生的心态。知足能使人安 详、平静、达观、洒脱、超然;不知足能使人渴望、激情、 拼搏、奋进、登攀。知足者,贵在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 者,智在知可行而必行。如果知不可行而强行,必无功而返 ;如果知可行而不行,则会错失良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 人若能知足地对待名利,又能不知足地对待事业,知足就会 成为不知足的辅助和铺垫,不知足就成了知足的凝聚,这是 人生境界的升华。
作
政论文《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
品 》,辞赋《吊屈原赋》《 鸟赋》。
评 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
价
二、人物颂歌 成于才学,失于才学——贾谊
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战事。你就是这样的智者,你 的思想意识过于超前,当同时代的大多数人正陶醉于“安且 治”的升平气象时,你却清醒地看到了已经存在的各种尖锐 问题。你慷慨陈词:“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 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你在痛哭,你在流涕,你在仰 天长叹!这是你发自内心的呐喊。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用智慧去把握,用行动去实践。 一个人如果能够设身处地地做到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人生则会更精彩,更美丽,事业则会更顺利,更辉煌。
一、作者档案
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属河南省)人。18岁 时,就以博学能文而闻名于郡中,得到郡守吴公的赏识 。文帝即位后,因吴公的推荐,任为博士,掌文献典籍 。不到一年被擢升为太中大夫。朝廷上许多法令、规章 简 的制定,都由他主持进行。贾谊的才华和文帝对他的信 历 任,引起了朝中权贵的不满、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 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任梁怀王的太傅,梁怀王坠马而 死,贾谊认为自己没有尽到太傅的责任,经常悲泣自责 ,一年后也忧郁而死。
海。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
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
4.于是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隳名城,杀 豪杰;收天下之兵, 聚之咸阳 ,销锋镝, 铸以为金人 十二 ,以弱天下之民。
5.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6. 蹑足行伍之间 ,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 将数
知不足,就是要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就是说,人贵 有自知之明。因为楼外有楼,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任何人 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与那些优秀的人相比,自己总会在某些 方面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一个人要想继续进步和发展, 就要学会知不足,善于知不足,就要有自知之明,就要正确 评估自己,就要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只有真正地了解自 己,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或欠缺,明确自己努力的目标,明 确自己继续前进的方向,做到取人之长,补己所短,使自己 得以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不断地创造出新成绩。
百之众 ,转而攻秦;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 应, 赢粮而景从 。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一、背景链接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 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 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 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 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 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 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 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
天下之民。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征收天下的兵器,聚集到都城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
三、行文脉络
结构助词,的 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名词作状语,对内、对外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争斗
古今异义词,古义:就这样;今义:表示后一事 紧接前一事
连词,表修饰
2.翻译下列句子。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怀有席卷天下,控制寰宇,统一四海的意图,吞并各 国的野心。 (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就这样,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 地。
二、主旨领悟 本文着重叙述了秦王朝兴亡的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 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 灭亡的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的观点,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 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 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政,目的是劝汉文 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这就是你——贾谊,成于才学,最终失于才学;你,贾谊 ,成于年轻,最终失于年轻!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 。
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 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威振四
等到
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名词用作动词,登上
名词用作动词,鞭打、抽打
名词作状语,在南面 古今异义词,把……作为 使动用法,使……退却
言论,这里指著作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昧
指铜 使动用法,使……弱
介词,凭借
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固的地方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迎接 有所顾虑而徘徊不敢前进
动词用作名词,逃跑的军队 盾牌
2.翻译下列句子。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四个人,都明达聪慧又忠诚守信,宽容仁厚又爱护 人民,尊敬贤才又重视士人。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秦国有足够的力量控制并利用他们的弱点,追逐逃走 的败兵,倒下的尸体上百万,流出的血可漂起盾牌。
际上用一个“并吞”就把意思表述明白了,所以文意
不够简洁。
C.本段用排比写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气势,突出秦孝 公独霸天下的野心以及对各诸侯国虎视眈眈的情态。同时 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 秦统一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
D.本段先写秦国的地理位置及野心,次写在商鞅辅佐下所制 定的富国强兵政策,并由此而达到了扩充地盘的目的。
(2)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南面夺取百越地区,把它设置为桂林郡和象郡。
(省略句,“以为”应为“以之为”)
4.对本段内容解说不. 正确的一项是
பைடு நூலகம்
()
A.首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是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
“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
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
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
(“君臣固守”)的条件。
B.“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