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中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中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中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中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篇1一、指导思想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营造“安全、绿色、文明、和谐”的校园,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我校第一届“心理健康教育月”。

二、活动主题“阳光心态,快乐成长”三、活动时间20xx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四、组织领导成立xx中学“心理健康月”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五、主要活动内容1、进行主题宣传;2、出版心理小报;3、组织主题班会观摩;4、举行校际赛;5、举办县级校园心理情景剧演出观摩;6、开展师生心理测评。

六、具体1、活动宣传:11月3日升旗仪式,学校举行“阳光心态,快乐成长”心理教育月启动仪式,对活动进行宣传。

通过张贴横幅,校门口led公告、广播宣传等形式营造活动氛围。

2、由李老师开设一堂以“阳光心态·快乐成长”为主题的心理班会课,组织全体班主任观摩,并做好相关资料收集。

3、各班在心理辅导老师的指导下,推荐人选,组织剧本,开展校园心理情景剧演出比赛,为县级观摩做准备。

(另见详案)4、参加校际辩论赛。

县教育局将组织进行“生育关怀——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主题辩论赛。

为做好该项工作,预先在高一、高二年段开展“男生更需要关怀还是女生更需要关怀”的主题辩论赛。

同时,选拔代表学校、参加县级比赛的辩手。

5、由陈坤地老师在初一、初二年段举办“关爱男生”青春健康教育讲座。

初中生人际心理健康课教案

初中生人际心理健康课教案

初中生人际心理健康课教案年级学科:八年级心理健康课时:1课时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学会化解人际冲突。

4.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1. 人际关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3. 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4. 化解人际冲突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什么是人际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人际关系的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讲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2. 学生听讲并进行思考,分享自己的感悟。

三、学习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10分钟)1. 教师讲解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如尊重、倾听、表达等。

2. 学生认真听讲,参与互动活动,如角色扮演,模拟人际沟通场景。

四、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如微笑、赞美、倾听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运用这些技巧的经历。

五、学习化解人际冲突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化解人际冲突的方法,如冷静分析、换位思考、寻求帮助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模拟化解人际冲突的场景,分享感悟。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提出自己在人际交往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的提高。

2.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感悟,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内化程度。

备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教案

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教案

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教案以下是一份针对九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教案范本,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 帮助学生识别在人际交往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 教授学生有效的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4. 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和实践交往技巧。

#### 二、教学内容:1. 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

2.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分析。

3. 有效沟通的原则和技巧。

4. 处理人际冲突的策略。

5. 建立和维护友谊的途径。

#### 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寻找解决方案。

4. 角色扮演,模拟实际交往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或视频短片,引起学生对人际关系主题的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介绍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4. 技能训练: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练习如何在不同情境下进行有效沟通。

5.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或虚构的人际冲突案例,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6.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分享学习体会。

#### 五、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通过小测验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人际交往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收集学生对活动的感受和建议,以改进未来的教学计划。

#### 六、教学反思:1.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环节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3. 思考如何更有效地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人际交往技巧

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人际交往技巧

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人际交往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提高对人际关系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同理心等交往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人际关系的定义与重要性2. 人际交往技巧的基本原则3. 倾听与表达技巧4. 同理心与关心他人5. 团队协作与沟通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际关系的定义、重要性及基本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人际交往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同理心等技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人际交往经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锻炼人际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2. 案例材料、角色扮演道具3. 小组讨论表格、评分标准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人际关系的定义与重要性,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基本原则:介绍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如尊重、真诚、平等、互助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人际交往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同理心等技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人际交往经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 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锻炼人际沟通能力。

6.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技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参与情况,评估他们对人际交往技巧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倾听、表达、同理心等交往能力的运用。

3. 角色扮演表现:通过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在实际交往场景中的应对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人际关系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人际交往技巧。

2. 组织人际关系主题的课外活动,如人际交往知识竞赛、心理沙龙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人际交往技巧

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人际交往技巧

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人际交往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提高交往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提高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学会尊重、理解、合作与包容。

二、教学内容1. 人际关系的概念与重要性2.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3. 人际交往技巧的掌握4. 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5. 交往中的情绪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基本原则及交往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个案,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相处。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5. 情绪管理等心理技巧训练: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情绪管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案、PPT、案例及活动材料。

2. 安排适当的教学场地,配备必要设施。

3. 准备角色扮演的服装、道具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及活动表现。

2. 交往技巧掌握情况: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评估学生掌握交往技巧的程度。

3. 情绪管理能力:观察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是否能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以改进后续教学。

六、教学安排第1节:人际关系的概念与重要性第2节: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第3节:人际交往技巧的掌握(上)第4节:人际交往技巧的掌握(下)第5节: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人际关系的兴趣。

2. 讲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讲解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介绍平等、尊重、真诚、互助等原则。

4. 讲解人际交往技巧:教授倾听、表达、同理心等技巧。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个案,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相处。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7. 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人际交往技巧

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人际交往技巧

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人际交往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提高与人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2.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增强自信心,提高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意义2. 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倾听、表达、同理心3. 人际关系的处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冲突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人际交往案例,引发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思考。

2. 讲解:介绍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意义,分析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及其重要性。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人际交往中的心得体会。

4. 实践: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人际交往技巧。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际交往技巧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互动情况。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心理变化: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改进和成长。

五、教学资源1.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校园内的人际交往案例,用于导入和讲解。

2. 教材:选用适合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学习资料。

3. 视频资源:寻找一些关于人际交往技巧的教学视频,用于课堂实践和总结。

六、教学活动1. 活动一:人际交往重要性讨论目的:让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方式: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讨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过程: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之后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2. 活动二:倾听技巧练习目的: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理解他人。

方式:角色扮演,学生模拟不同的倾听场景。

过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中的倾听行为,之后进行反馈和指导。

七、教学活动3. 活动三:表达技巧练习目的:帮助学生学会清晰、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案初中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教学

教案初中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教学

教案初中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教学一、引言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人际关系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篇教案以初中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教学为题,将针对该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一套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际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掌握改善人际关系的基本技巧;3.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了解人际关系a.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人际关系的定义和意义;b. 通过故事、案例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c. 利用课堂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2. 改善人际关系的基本技巧a. 向学生介绍积极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尊重等;b. 引导学生学习解决冲突的方法,如妥协、合作等;c. 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和待人接物的技巧。

3.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a. 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下的人际关系;b. 帮助学生建立正面的人际网络,培养良好的友谊和合作意识;c. 鼓励学生参与社交活动,培养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a. 引导学生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潜力;b. 鼓励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c. 利用集体活动或课堂展示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教学手段与活动设计1. 利用多媒体资料和故事情节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2.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实践和体验人际交往的技巧;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际关系的案例,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认知;4. 鼓励学生参与社交活动,如组织班级聚会、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讨论、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观察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2. 参考学生的作业和课堂回答,评估学生对于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理解程度;3. 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反思和改进。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教学设计、教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教学设计、教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鼓励学生发展积极的社交行为;- 帮助学生识别和应对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人际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探讨人际关系的定义;- 解释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介绍积极的人际交往原则,如尊重、理解、包容等;- 引导学生分析积极和消极的交往方式,并讨论其影响。

3.发展积极的社交行为- 介绍积极的社交行为,如友善、合作、分享等;-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积极的社交行为。

4.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策略- 引导学生研究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方法,如沟通、妥协、寻求帮助等;- 给予学生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的机会,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活动安排1.情境引入(10分钟)-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介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人际交往经验,以及人际关系问题的案例。

2.知识讲解(20分钟)- 教师以讲解的形式介绍人际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

- 提供积极的人际交往原则,并引导学生讨论其优势。

3.小组讨论与分享(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积极和消极的交往方式,并共享讨论结果。

4.角色扮演(25分钟)- 提供若干人际关系问题的案例,并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问题的解决过程。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积极解决问题的策略。

5.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总结重点内容,强调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和积极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 学生针对本堂课的收获和体会进行个人总结和思考。

四、教学评价1.角色扮演表现评价-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表现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2.学生讨论参与度评价-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程度以及表达观点的能力。

3.书面作业评价- 要求学生书面总结本次课程所学内容,评估其对人际关系教育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视、音响等;2.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3.学生手册或课堂笔记,用于总结课程内容。

初中心理健康人际沟通教案

初中心理健康人际沟通教案

初中心理健康人际沟通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与人际沟通的关系,认识到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他人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理解他人,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心理健康与人际沟通的关系。

2. 积极主动与他人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3. 学会倾听、理解他人,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他人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2.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理解他人,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心理健康与人际沟通的图片、案例等。

2. 教学视频:关于人际沟通的实例。

3. 教学素材: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与人际沟通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举例说明心理健康与人际沟通之间的联系,如:朋友之间的倾诉、团队合作等。

二、案例分析(10分钟)1. 观看关于人际沟通的实例视频,让学生了解积极主动与他人沟通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通过沟通解决问题,如何做到倾听和理解他人。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 你认为自己是否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为什么?b. 你觉得在与人沟通时,最重要的是什么?c. 你如何在与人沟通时做到倾听和理解他人?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总结出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的要求。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的人际沟通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倾听、理解他人。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心得体会,引导其他学生从中学习。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出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的途径。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与他人沟通,学会倾听、理解他人。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心理健康与人际沟通关系的理解程度。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人际关系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人际关系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人际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他人交往的态度,提高交往能力。

3. 帮助学生学会倾听、理解他人,提高沟通能力。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学会尊重、包容、信任他人。

二、教学内容1. 人际关系的定义与类型2.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3. 交往能力的培养4. 沟通技巧的学习5. 交往观念的树立三、教学重点1. 人际关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他人交往的态度。

3.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会倾听、理解他人。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倾听、理解他人,提高沟通能力。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学会尊重、包容、信任他人。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际关系的概念、类型及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交往技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他人交往的态度。

4. 角色扮演法:模拟交往场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5. 经验分享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交往经验,互相学习、借鉴。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人际关系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 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用于模拟交往。

3. 准备教学PPT,包含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交往技巧等内容。

4. 准备小测验,用于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七、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人际关系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概念:讲解人际关系的定义,解释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交往技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交往场景,提高沟通能力。

6. 经验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交往经验,互相学习、借鉴。

7. 总结讲解: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要的交往技巧和观念。

8.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人际关系的短文,或者设计一个交往场景。

八、教学评价1. 通过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中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中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中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中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通用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篇1一、班会背景:和部分家长恳谈并且与个别学生交流后,发现问题主要还是出在不良的学习习惯上。

因此适时开一次有关“学习习惯”的班会课是当务之急的事。

二、班会目的:通过班会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习惯好坏优劣对学习的巨大影响,并积极改善自己的不良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质量。

二、班会重点:检查自己的学习习惯,找出存在的问题。

三、班会难点:养成一个好习惯,并付之以实践。

四、班会准备:1、制作三份问卷准备印发给学生填写:问卷1是有关“好习惯、坏习惯的区分”,这些都是在家长那了解到的或是与部分学生交流中得知的情况。

问卷2是学生的一份“自我报告”,内容主要为: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习惯,列出自己的好习惯和坏习惯(不能少于3条),简要说明理由或后果。

(课前填写)问卷3是有关“养成一个好习惯的实施计划”。

2、请四位同学准备介绍学习经验。

(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五、班会过程:(一)引入:初三是我们初中四年里最后的收获年级,同学们四年的努力再经过这90多天的奋斗,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进入初三后,老师欣喜地发现很多同学开始全身心投入学习了,从被动转变为主动的过程中老师认为包涵着同学们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与期待。

老师很开心,也对同学们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只是,我们也发现不少同学因为以往所养成的种种不良学习习惯,直接影响了学习效率学习的质量,最终导致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一个主题为《做习惯的主人,不做习惯的奴隶》的班会,希望能有效帮助同学们在学习习惯上“扬长避短”。

(二)“好”“坏”习惯之争:1、发下问卷1《区分好习惯与坏习惯》,要求学生在这些习惯面前选择区分。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人际关系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人际关系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人际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4.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素养,促进同学间的和谐相处。

二、教学内容1. 人际关系的定义与类型2. 人际沟通的重要性3. 换位思考与同理心4. 增进人际关系的技巧5. 同学间的人际冲突与解决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类型及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人际关系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增进人际关系的技巧,培养学生沟通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人际关系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相处。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人际关系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人际关系的定义、类型和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增进人际关系,培养学生沟通能力。

五、课后作业1. 思考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2. 写一篇关于人际关系的感悟文章。

3.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人际交往情况,给予指导和鼓励。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和家长的反馈,评价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进步。

六、教学活动1.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人际交往场景,体会交往技巧的应用。

3. 分享经验: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鼓励。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专门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材,提供系统的人际关系知识。

2. 案例集:收集一系列人际关系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视频材料:选取适合的短视频,展示人际交往的场景和技巧。

八、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人际交往技巧

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人际交往技巧

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人际交往技巧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人交往的态度,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

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际关系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3. 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4. 同理心的培养5. 增进人际关系的活动实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际关系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基本原则。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人际交往技巧及同理心的培养。

4. 活动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人际关系增进活动,提高实际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故事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人际关系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基本原则。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人际交往技巧及同理心的培养。

5. 活动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人际关系增进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游戏等。

五、课后作业1. 思考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2. 观察身边的人际关系案例,分析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4. 家长协助孩子实践所学的人际交往技巧,提高沟通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际关系定义、重要性和基本原则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参与度,以及对案例中所涉及问题的理解。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和沟通交流能力。

4. 学生在活动实践中的参与程度及实际沟通技巧的应用。

5.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以及对所学内容的实际应用和体会。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辅:用于提供理论知识和支持案例。

2.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案例和活动指导。

3. 活动道具:如角色扮演服装、卡片等,用于活动实践。

4. 评价表格:用于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

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人际交往技巧

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人际交往技巧

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人际交往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提高与人交往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倾听、理解、尊重他人的能力,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如表达自己的观点、处理冲突等。

二、教学内容1.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2. 倾听与理解3. 尊重他人4. 表达自己的观点5. 处理冲突7. 关心他人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人际交往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人际交往案例,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3. 角色扮演法:设置不同的人际交往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分享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人际交往案例和视频资料。

2. 准备角色扮演的场景和道具。

3. 准备小组分享的时间和空间。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话题或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人际交往的认识和体会。

第二环节:倾听与理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倾听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倾听和理解。

第三环节:尊重他人(10分钟)1. 教师讲解尊重他人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尊重他人。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

第四环节:表达自己的观点(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学会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表达自己观点的场景。

第五环节:处理冲突(10分钟)1. 教师讲解处理冲突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处理冲突。

第六环节: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提出改进人际交往能力的计划。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人际关系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人际关系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人际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认识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技巧。

4.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1. 人际关系定义及类型2.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3. 人际交往中的沟通策略4. 换位思考与同理心5. 团队合作与班级凝聚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人际关系的概念、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团队合作与班级凝聚力。

2. 难点:换位思考与同理心的培养、人际交往中的沟通策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际关系定义、类型及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4. 角色扮演法:模拟人际交往场景,提高学生人际交往技巧。

5. 反思分享法:引导学生分享心得,总结人际交往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人际关系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人际关系的定义、类型及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提高人际交往技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经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5. 角色扮演:模拟人际交往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人际交往技巧。

6. 反思分享: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优点和不足,分享心得。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关于人际关系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六、教学活动1. 活动一:人际关系主题游戏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人际交往的乐趣,增进彼此了解。

方法:分组进行游戏,如“你画我猜”、“信任背摔”等。

2. 活动二:人际关系海报制作目的: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示对人际关系的理解。

方法:分组制作海报,内容包括人际关系定义、类型、建立技巧等。

初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案

初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案

初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初中生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学会有效沟通和交往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练习,使学生认识到人际关系的价值,培养良好的交往态度和行为,增强自我认知和同理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定义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态度,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培养同理心。

4.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教学内容1. 人际关系的定义及其价值2. 良好交往态度的培养3. 有效沟通技巧的掌握4. 自我认知与同理心的培养5. 心理调适方法的学习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际关系的概念、价值以及交往技巧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沟通和交往。

5. 心理测试法:通过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交往风格。

五、教学安排共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其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角色扮演: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其交往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4. 心理测试:分析学生的心理测试结果,了解其性格特点和交往风格。

5.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及改进方向。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相关教材。

2. 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

3. 心理测试工具:用于评估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交往风格。

4. 视频资料:用于辅助讲解和演示相关知识点。

5. 课堂用品:如白板、笔、纸等。

八、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沟通和交往。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其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心理健康七年级第七章人际交往教学方案

心理健康七年级第七章人际交往教学方案

心理健康七年级第七章人际交往教学方案一、引言人际交往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它对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中,第七章的人际交往是关键内容之一。

本文将提出一套有效的人际交往教学方案,通过各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2.掌握积极的沟通技巧,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4.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与基本概念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际交往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帮助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是满足自身社交需求、建立友谊、提升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2.积极的沟通技巧a.非语言沟通技巧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教授学生身体语言(姿态、眼神、面部表情等)、声音语言(语气、语调、语速等)的重要性和如何运用。

b.语言沟通技巧通过讨论、解读非常用词汇、信息交流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掌握积极表达、正确倾听、善于提问的技巧。

3.合作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小组活动,例如: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角色扮演表演、拓展训练等,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技能和协调能力。

4.同理心和尊重他人的态度通过故事阅读、情感体验、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他人需求、理解他人感受,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引入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思考。

2.知识讲授:通过多媒体课件、课堂讲解等方式,介绍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

3.案例分析:以学生熟悉的案例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际交往问题,并展开讨论。

4.沟通技巧训练:结合非语言和语言沟通技巧,组织各类活动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

5.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6.情感体验:通过情感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同理心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初中心理教案交往

初中心理教案交往

初中心理教案交往年级:初中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课时:1课时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提高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态度和文明交往的行为习惯。

3.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交往技巧,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

教学内容:1.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2. 交往的态度和行为习惯3. 交往技巧的掌握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在学习和生活中,与人交往重要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强调人际交往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二、讲解交往的态度和行为习惯(15分钟)1. 教师讲解与人交往时应具备的态度,如尊重、理解、宽容、真诚等。

2. 教师举例说明良好交往行为习惯的体现,如礼貌待人、守时守信、倾听他人等。

3. 学生分享自己在交往中的经验,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改进。

三、教授交往技巧(20分钟)1. 教师讲解基本的交往技巧,如倾听、表达、同理心、赞美他人等。

2. 教师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实际操作所学技巧,提高交往能力。

3.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反馈和建议。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及基本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教师提出要求,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技巧,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人际交往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课后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交往技巧的实际运用情况。

3.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评估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程度。

以上是一份关于初中生人际交往技巧指导的教案,希望能对你的教学有所帮助。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
使学生认识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知道几种同伴交往的技巧。

2.情感
能够乐于、主动地与同伴进行交往;
体验有效沟通带来的乐趣、成就感和愉悦感。

3.行为
学会认识并分析自己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
能够掌握几种同伴交往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学会分析他人和自身同伴交往所存在的问题,掌握几种同伴交往的技巧。

【教学方法】
游戏、心理剧、讨论。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分析】
中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等。

其中,同伴
交往,转到初中相对复杂而多变的人际交往状态。

在此过程中,许多学生由于环境不适应,容易引发同伴交往不适应,进而影响其生活、学习。

在进行个别辅导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多例初一学生关于同伴交往问题的案例,在进行总结、分析的前提下,我对初一学生的同伴交往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初一学生的同伴交往现状令人担忧,而造成同伴交往中人际关系不良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1.性格因素:以自我为中心,性格过于内向、敏感,性格中的“完美主义”,对朋友要求苛刻。

2.缺乏交往技能。

3.学业负担的影响:学业太差,自卑的包袱过重,其突出的特点就是畏缩、怕受伤害,不愿与人交往。

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心高气傲,也容易“鹤立鸡群”,“知音”难觅。

4.社会偏见的影响:由于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的差异,使有些学生产生了很强的偏见,交朋友挑三拣四,有很强的小团伙意识,也限制了自己的活动范围。

鉴于以上因素,我设计并实施了本次心理辅导活动课,针对初一学生的同伴交往问题进行交往意识的培养和技巧训练。

【教学准备】
教室内学生位置按照预先安排好的6*8的分组排位就坐。

多媒体课件。

放置案例的信封。

【教学活动设计】
创设情境,引入话题
一、暖身活动:心有灵犀
1.指导语:
你试过与别人之间“心有灵犀”的感觉吗?你跟朋友之间有过异口同声的默契经历吗?今天,我们就首先来看看你与朋友间的默契程度。

要求:
与搭档面对面坐好,左手置于身后,右手四指勾握,大拇指顶住,闭上双眼,不准出声。

当教师说停止交流的时候,也要保持这样的状态。

2.教师导语:
现在请用大拇指来交流确定,双方哪位为帽子,哪位为袜子。

给大家5秒的时间予以确定。

交流
3.结束语:
停止交流,现在请大家将双手置于身后,同样不可以说话和睁开眼睛,现在请认为自己是左的同学举手。

双手不要动,睁开眼睛。

看,你发现了什么?
请学生回答
4.分享:
刚才游戏进行时,你有怎样的感觉?
游戏中,你们是怎么沟通的?
学生回答
二、女生小阳的故事
1.过渡语:
看来,我们有时候总会与自己的朋友意见相左,甚至各执己见,有时候也难免出现矛盾和不愉快。

前几天,女生小阳就遇到了一件令她郁闷至今的事情。

(配音乐)
女生小阳的故事:
我是女生小阳,虽多愁善感却善良可爱,小学时,我每天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因为大家都愿意来找我聊天,我也从来都不用愁没有朋友。

时间过得很快,快乐的童年已离我越来越遥远了。

现在,我已经是位初中生了。

在新的时期里,我也希望自己有一个新的开始,可是事情却没有我想象地那么顺利。

由于我不会主动交往,所以一个学期结束了,我还是形单影只。

同学们成群结队地从我面前走过,我却只能用羡慕的眼光注视他们远去,仿佛我是生活于另一个世界之中。

最近,我感觉大家都用奇怪的眼光看我,他们似乎在说我的什么事情。

当我想加入的时候,他们却根本无视我的存在。

而我也不知该怎样去面对他们。

这几天,因为这件事情,我一直很郁闷。

尽管外面艳阳高照,可是我的世界却阴雨绵绵。

早上醒来,想到又要去学校面对这些,我想到的只有:逃??
(音频播放)
2.分享:
小阳怎么了?
她为什么会这样?
3.方案讨论:
如果你是小阳,你会怎么做?
小组讨论
代表发言
4.追问:
如果我们身边出现这样的同学,作为同学,你会怎么做?
个别发言
三、人际攻略
过渡语:
小阳在大家的帮助下,已经理出了问题的头绪,可是在人际交往的路上,她还只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孩。

所以,她今天同时也希望向大家请教一些同伴交往的技巧。

每个小组拿出信封里的纸,请大家根据纸上所提供的人际交往情境,想一个解决的办法,然后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可以表演或者说明分析。

准备:
每个小组一个信封,每个信封内装有一个情境。

各组根据情境实际内容进行排演,再到台上进行表演。

情境:
1.(赞美——真诚)运动会上,小A夺得了100米跑的冠军,并且打破了学校的记录。

周一回到学校,同桌的小B很想赞美一下小A,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2.(道歉——关注)昨天小A误会小B把他的书藏起来,当时还说了几句重话。

今天小A发现书原来就在自己的抽屉里,他想跟小B道歉,却不知该怎么说?
3.(关心——真诚)小A这次期中考试没有考好,他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伤心的哭了。

旁边的小B看了也高兴不起来了,他该怎么办呢?
4.(倾听——关注)小A今天心情很不好,总是闷闷不乐,善良的小B终于看不下去了,他该怎么办呢?
5.(微笑——真诚)小A转学来到了一所新的学校,一个星期过去了,他也渐渐认识了班里的同学。

今天,走在大街上的他忽然看到一位班里一位不是很熟的同学小B正迎面走来,怎么办呢?
6.(善意的提醒——关注)小A以前的学习成绩很差,行为习惯也不怎么好,经常违反纪律。

最近,他努力改变自己,学习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可是还是经常违反纪律。

小B是他的好朋友,很想帮助他,提醒他,那么他要怎么说呢?
7.(提出合理的要求——自我表达)小A平时十分爱看书,最近小B买了一本新书,这本书刚好是小A很想看的。

他很想向小B借,可是又怕小A不愿意借,他该怎么向小B提出借书的请求呢?
学生讨论
技巧展示
(当一个小组表演或者说明之后,教师请其他同学来回答这是什么交往技巧,请学生归纳。

最后一个情境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
过渡语:
刚才大家展示的这些技巧都很实用,那这七个情景都体现了哪些沟通技巧呢?
请学生回答
接下来,让我们来揭开他们神秘的面纱!
展示归纳
四、真心力量
小结: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与朋友之间良好的沟通具有无穷的力量。

要成为真心朋友,就要从沟通做起。

你知道朋友之间哪些沟通可以带来无穷的力量吗?
学生回答
屏幕呈现
沟通的无穷力量来自于朋友之间的真诚与关注!
用真诚与关注架起沟通的桥梁,释放真心的力量,因为桥的另一端是你的伙伴!
结束语: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首名为《朋友》的诗歌,体会真心朋友的幸福。

朋友
朋友是春寒料峭中的新绿给我带来生机和活力
朋友是酷夏的清凉茶
给我开启一份清凉与快乐
朋友是秋风瑟瑟中的披风为我送来默默的守护与关怀
朋友是冬雪迷漫时的暖阳给我浸入温暖和希望
朋友
你是我四季中的调剂生命旅途中的圣者因为有你我能笑着面对生活因为有你
我能跃过沟壑
走向光明
朋友
我亲爱的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