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合集下载

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_课件

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_课件

3.主要著作:《论法的精神》 4.深远影响: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采用了分权原则;1787年法国《人权 宣言》将确立分权、保障人民权利作为制定宪法的必要条件, 并体现在1791年宪法里。200多年来,这种政府的组织形式也 一直被写在许多国家的宪法中。特别指出,为法国即将到来的 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②卢梭发展了社会契约学说,但是与前人相比注入了新的内容。他认为,契 约一旦订立,就意味着每个人把自己的全部权利都转让给由人民结合成的集 体,因此个人服从集体的“公意”,也就是服从自己。人民则是这个政治共 同体的主权者。
③卢梭认为,政府由作为主权者人民所同意的人组成,他们是人民的公仆。 人民自然可以对政府加以限制、纠正和撤换。人民拥有对政府的永远的革命 权。
②孟德斯鸠对国家的政体进行了比较研究,他反对君主专制, 主张君主立宪制。他欣赏“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 并汲取洛克的分权思想,明确将政府的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 政权和司法权,提出三权彼此独立,相互制约,以防权力腐化 和专制暴政。
问题探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与早期英国洛克的分权学 说有何不同?如何理解孟德斯鸠学说是对其的继承和发展?孟 德斯鸠学说又对现代欧美哪个国家影响最深?
②伏尔泰主张法国必须实行改革:在政治上实行开明专制——制约君主权力以免 专制统治;制约贵族权力以免无政府状态;实行政教分离。他认为只有这样的政 府才能既保障每一个人的天赋权利,又避免发生革命。他还倡导实行言论、出版 自由,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3.主要著作:
《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哲学辞典》等。
3.编纂立场:
狄德罗和《百科全书》的编纂者尊重科学、热爱知识,确信 科学、工艺和人类理智的进步将使人类的前途发生变化。编纂者 以公开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立场批判唯心主义和天主教神学。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

1、自然政治观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

政治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产生于中世纪。

3、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从15、16世纪开始。

形成17、18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

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提出“天赋人权”观念。

二、卢梭是雅典政治制度奠定基础的立法家。

公元前594年得到公民授权,对雅典城邦制度进行改革。

1、卢梭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中庸”原则。

强调贵族、农民之间的关系。

2、卢梭的改革在相互冲突的要求之间设置一个适中的权利界限。

一方面,是每一个自由公民享有基本平等的政治权利,另一方面,使富有财产从而为国家尽较多义务者占一定优势,同时给富人以担任城邦高级公职的特权。

这样,平民得到作为城邦一分子的尊严,占有因人数而来的优势,而贵族也不失面子,保留了因财富而来的优势,从而使平民和贵族的势力达到某种平衡。

3、卢梭的改革在雅典建立了有限的温和民主制,为日后民主制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古希腊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式。

1、城邦最显著特征是小国寡民。

一般城邦往往是以一个城市或城堡为中心,包括附近数公里以内的若干村落组成,与其他城邦之间往往有山河海洋为自然边界。

即它们是公民的自治团体。

所有城邦都由三个身份集团构成:奴隶、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和自由公民。

1、奴隶是城邦制度的基础。

奴隶无自己的独立人格,没有政治身份、任何政治权利。

2、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包括妇女和自由的外邦人。

他们和奴隶一样没有政治权利,但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自由的身份,不能参加城邦的政治生活。

3、自由公民公民的本质特征是享有政治权利,属特殊身份团体。

自由父母都是希腊自由人的男子才能获得公民身份。

政治制度分君主制、僭主制、贵族制、寡头制、民主制。

四、古希腊政治思想特点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

第七章_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第七章_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6.研究方法中包含了历史主义因素。
2013-11-11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百科全书派
1.在哲学上表现为坚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
2.彻底地批判了宗教神学及君主专制制度。
3.用功利学说阐述国家和法律的基础。
4.倡导人的各项基本自由。 5.人们财产的不平等和政治权利的不平等合理。 6.在国家起源问题上,一般采纳社会契约论。 7.在国家形式上,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2013-11-11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1.法律是国家的唯一动力,社会契约赋予 政治体以生命,立法赋予政治体以行动。 2.立法的原则是法的意志的普遍性与法的对象 的普遍性。 3.立法者只能是作为主权者的全体人民, 任何个人都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 4.法律的目的在于人民全体最大的幸福, 可以概括为两大主要的目标,即自由和平等。 5.在法律的分类上,卢梭划分了四种:政 治法、民法、刑法和风尚、习俗和舆论。
的天主教神学教义。
思想渊源是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
2013-11-11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二、启蒙运动的兴起和政治思想的特点
政治思想特点:
1.传播资产阶级的人权和民主构成运动的主流。
2.平等问题在政治学说中占有重要位置。 3.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只有消灭财产私有, 才能达到人们之间的真正平等。 4.反封建斗争已脱去宗教的外衣,直接在政治 上向封建专制制度作战。(世俗化)
2013-11-11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1.政府负责执行法律,并维持社会的以及 政治的自由。 2.政府不是由契约建立的,只是主权者的 执行人,权力来自人民的委托。 3.政府的形式分为三类:民主制、贵族制、 国君制。只有选举的贵族制最适合于运用主权 者委托的行政权。 政府实质上不过是人民主权的辅助机构, 他的着眼点仍然是维护政府之上不可侵犯的人 民主权。

浅析卢梭关于政府权力起源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浅析卢梭关于政府权力起源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浅析卢梭关于政府权力起源的思想及现实意义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最具革命性的部分是明确阐明了国家权利和政府权力起源于人民。

他认为国家和政府存在的前提是人民,国家权利和政府权力都源于人民,因此国家和政府都必须服务于人民,平等保护并发展人民权利。

一、卢梭政府权力起源思想的背景1、卢梭政府权力起源思想的社会背景卢梭生活于18 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继承和吸收了17世纪荷兰、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理论,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体系。

他们以此为武器,对封建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和封建的君权神授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们以人性论解释人们行为的动因,用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自然法理论,去解释社会和国家的起源与目的。

他们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充满乐观的态度,并为实现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作了积极的理论探索和制度设计。

18 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这种政治环境和文化氛围,为卢梭社会契约论的产生奠定了的客观的社会基础。

2、卢梭政府权力起源思想的实践背景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思想先驱者在深入探索社会起源、公民原始权利和法律原则的基础上,批判了当时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他们从理性出发,积极汲取自然法中的法则来取代统治当时社会的传统习惯。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到国家是人们契约或同意的结果,代表国家的政府行使一切权力的目的是保护那些缔结契约的人们。

卢梭同意霍布斯的主权统治论,但他不同意人民必须在被统治或无限制自由中进行选择的观点,而积极主张人类可以通过构建政治社会,既自己统治自己,又享受最大的自由。

在这一点上,卢梭主张人民是一切权利和权力的所有者,国家的形成和政府的组建都源于人民追求自由的意愿。

二、卢梭政府权力起源思想的内容1、国家权利源于个人权利的转让卢梭把“自然状态”作为逻辑起点,假定在自然条件的阻碍下,人类凭借个人的能力已无法生存,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克服生存的阻力。

在结合的瞬间,人民也就将天赋的自由转化成政治条件下的自由,将自然条件下的权利转让给共同利益体,形成共同的国家权利,让自由与权利在政治社会中得以承认、确定以及受到保护。

卢梭的政治思想

卢梭的政治思想

立法权
一个国家最好的组织,应该有一定的限度。 如彼此熟悉,了解自己的元首,同一个种 源,有共同的信仰和风俗等。
问题:国家的规模是否仅适合小规模的熟 人社会?面对幅员辽阔的陌生人社会,如 何实现公民的立法权?
生死权
社会契约的目的在于保护订约的当事者。 凡欲依靠他人的生命以保全自己的人,在
的生存,自行判断他维 持自己生存的适当方法, 以便成为他自己的主人。
家庭是政治社会的模型2
“父母官”的称谓反映了一种什么 文化?
统治者与人民——牧羊人与羊群 昏君、暴君和明君 清官、贪官
家庭是政治社会的模型3
我们一切工作人员,无论职位高低, 都是人们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 都是为人民服务。在我们的人民共和 国里,人民不是官的子民,而是国家 的主人;官员不是人民的“父母”, 而是人民的公仆。 ——毛泽东
应这篇征文而写的论文。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人在未开化的自然状态中,本来是平等的; 可是当人们力求生活完善化,争取科学技术 和文化发展时,人类则既在进步,又在退步 ,因为文明向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就向前进 一步。到了专制暴君统治下,不平等就发展 到极端,到达顶点;这个顶点同时将成为转 向新的平等的原因和起点。
生平简介
卢梭曾在《忏悔录》中如是说:我一想到 要把孩子交给这样一个乱糟糟的家庭去抚 养,我就感到害怕。如果把孩子交给他们 去教育,那必然会愈教愈坏。育婴堂的教 育,比他们对孩子的危害小得多。这就是 我决定把孩子送进育婴堂的理由。
生平简介
1749年,在看望囚禁的狄德罗的路上,他看 到了第戎科学院的征文题目:科学和艺术 的进步起了败坏风俗的作用,还是起了改 善风俗的作用?

第七章 18世纪法国

第七章     18世纪法国



陈旧的法律体系公开确认人们的不平等。社会划分为 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个贵族和 第二等级僧侣在经济和 政治上是特权阶级,高居于第三等级之上。 包括资产阶级、农民、城市贫民和工人在内广大民众 都属于第三等级。银行家和大包税商等构成金融资产 阶级。这些人已经跻身于高级贵族之列,只是在精神 上仍然受到老贵族的轻视。他们同封建统治者存在矛 盾,但在政治上只要求某些改革。

孟德斯鸠提出,《论法的精神》这部著作要讨 论的不是法律,而是法的精神。在他看来,存 在着某些包括自然的、政治的、精神的因素在 内的一般原因,在每个国家中发生作用。他从 自然的、社会中的事物中寻找大量的例证,联 系当时的法律,说明当时当地的法律,说明古 往今来就存在多种必然决定或影响法律内容和 性质的因素。

在孟德斯鸠看来,由于人的智能受到本性的限 制,人们并不一定能够按照理性及他所理解的 规律,制定和执行法律。因此,就会发生或是 违反法律犯错误,或是制定了法律自己也不遵 守。为此,孟德斯鸠给自己提出了两个主要任 务:一是给每个国家的立法者和执政者提供政 治准则,二是启迪人民。

按照理性的要求,孟德斯鸠并不是单纯强调法律对各 种客观因素的适应性。他虽然主张有什么样的政体、 教育、土地、气候、风俗,就有什么相应的法律,但 是另一方面,又认为法律可以纠正客观因素带来的弊 端。另外,构成法的精神的各种因素中,孟德斯鸠最 重视政体及其原则的作用,认为政体的优劣最终决定 一个国家法律的性质,只有一个好的政体才能用好的 法律制度。为此,他才详尽地考察各种政体的性质和 优劣,研究决定各种正常政体的动力,以及用什么法 律来予以保证等。
三、政体和政治自由理论

在影响法律的各种因素中,孟德斯鸠最重视政 体和政体原则。他把政体看作一种客观事物, 认为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个政府是不能存在的。 各种政体都有自己的原则,政体的原则对法律 的影响最大。所以他在法的精神里,着重考察 了政体的性质和政体的原则同法律的关系。

第八章 18世纪法国的政治思想

第八章 18世纪法国的政治思想

•1721年孟德斯鸠发表了名著《波斯人信札》(Persian 1721年孟德斯鸠发表了名著《波斯人信札》 1721年孟德斯鸠发表了名著 Letters),是他的成名作。 是他的成名作。 • 1734年发表《罗马盛衰原因论》(Considerations On the 1734年发表 罗马盛衰原因论》 年发表《 Causes of the Romans and Their Decline),利用古罗马的历 史资料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 史资料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 •1748 年 , 他最重要的著作 《 论法的精神 》(The Spirit of 1748 Laws) 发表。 发表。
论法的精神》全书共六卷31 31章 其中上册是三卷19 《 论法的精神 》 全书共六卷 31 章 , 其中上册是三卷 19 下册是三卷12 12章 章,下册是三卷12章。 第一卷(主要讨论政体问题) 第一卷 ( 主要讨论政体问题 ) 谈法和法的精神的一般 概念以及法律和政体性质与原则的关系。 概念以及法律和政体性质与原则的关系。 第二卷讲的是法律和国家安全、 法律和战争、 第二卷 讲的是法律和国家安全、法律和战争 、 宪法与 讲的是法律和国家安全 政治自由、刑法和国家税收与公民自由的关系问题; 政治自由、刑法和国家税收与公民自由的关系问题; 第三卷专论法律与气候、 土壤 、 民族的一般精神 、 风 第三卷 专论法律与气候、土壤、民族的一般精神、 专论法律与气候 俗和习惯的关系。 俗和习惯的关系。 第四卷谈法律和贸易; 第四卷谈法律和贸易; 谈法律和贸易 第五卷谈法律和宗教的关系, 第五卷 谈法律和宗教的关系,各种部门法的使用范围 谈法律和宗教的关系 等问题; 等问题; 第六卷主要追溯法国法律的起源和变革 第六卷主要追溯法国法律的起源和变革
一、生平

第八讲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第八讲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第八讲十八世纪法国政治思想1、法国的哲学传统:①西方政治思想从古典时代起就与自然科学与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16、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英国的培根在批判和清扫经院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经验主义认识论哲学。

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其特点是: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重视感觉经验,重视科学实验等实践的作用。

方法论上创立科学的归纳法。

(1561——1626)②法国哲学家笛卡尔(1596——1650)在培根的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经院哲学的信仰主义,提出了理性主义方法论。

认为理性是人生而具有的判断和辨别是非真伪的能力。

他通过“普遍怀疑”来摆脱经院哲学的束缚,主张人们在认识之前,先要把人们过去接受的一切思想、观念,都提到理性的面前来进行审查。

笛卡尔在《哲学原理》中,把自己的哲学体系比作一棵大树,树根是“形而上学”(即研究上帝、心灵、物质等超自然的抽象思辨哲学);树干是“物理学”(即其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树枝是各门具体科学。

而他的唯心的唯理性和理性演绎法,则是贯穿于他的整个体系中的认识工具。

其特点是:把物质与意识、存在与思维割裂开来,贬低感性认识,抬高理性认识。

否定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认为真实可靠的理性认识源于理性直观和演绎推理。

③英国的经验主义与大陆的理性主义由此而分野。

2、18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①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最强大、富有、经济上最有势力的阶级。

②欧洲大陆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即绝对主义国家)。

③思想上天主教的神学教义是维护专制统治的思想支柱。

④国家结构上旧的封建省区与国王的各种行政区域重迭并存,关卡林立,缺乏统一货币与度量衡。

⑤社会结构上分为三个等级:贵族、僧侣、第三等级。

3、启蒙运动:①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时期,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发动的一场反宗教反专制的思想运动。

一批早期的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为武器,进行反对君主专制主义与宗教蒙昧主义的斗争。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什么是“中庸”原则?梭伦改革对雅典城邦的影响?答:影响:梭伦的改革在雅典建立了有限的温和的民主制,为日后民主制的发展和繁荣奠定基础。

其调解公民内部矛盾的中庸思想为亚里士多德所吸收。

毕泰戈拉学派的影响?答:毕泰戈拉学派认为,数是外物的本源。

整个世界万物都具有数的比例关系,适当的数的比例关系就构成和谐。

“和谐”的原意是将不同的事物连接或调和在一起。

该学派用它指一定数的比例关系。

反合乎这种比例,就产生和谐。

比如,各天体之间距离的数的比例关系构成整个天体的和谐;人体内的湿和干、冷和热、苦和甜之间适当的比例使人健康;“黄金分割段”作为一种数的比例关系产生和谐的美感,这种造成适当和谐的比例、尺度就是正义。

关于城邦(古希腊城邦有哪三个阶级构成,哪些人在治理,城邦的特征(内、外部看),有哪些思想家对城邦的稳固做出了贡献)答:特征:(1)古希腊的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式。

从外部特征上看,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

(2)从本质上说,城邦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力的义务的政治体系。

(3)城邦政治是极其多元化的;(4)政治制度变动不居;组成:所有城邦都由三个身份集团构成:奴隶、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和自由公民。

奴隶与自由人的区分是城邦制度的基础。

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包括妇女和外邦人。

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2)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代科学的研究方法;(3)特定的研究主题和范围(所谓的政治学就是关于城邦的技术和学问,它包括对城邦的起源、性质、目的、职能等的一般认识,以及关于如何组织和管理城邦的观点和主张);(4)公民的政治视角。

什么是智者?答: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在希腊一些城邦中用涌现出了一大批自称“智者”的职业教师。

他们向人们传授有关辩论、诉讼、演说、修辞的技巧及相应的参政知识,并收取学费。

作为第一批专注于社会政治问题的学者,他们对社会、政治和伦理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阐述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和主张。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1、希腊世界: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一个地理和文化概念。

它以爱琴海地区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屿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其边缘延伸到黑海沿岸和意大利南部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所谓的希腊世界就是由数以百计的城邦构成。

2、荷马史诗:是反映公元前12-8世纪时期社会面貌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文献,是记载希腊人原始政治观念萌芽的最早的文献资料,相传为盲诗人荷马的作品,但在它长时期流传的过程中,许多民间行吟歌手都参与了它的创作。

包括两部分,一是《伊利亚特》,一是《奥德赛》。

曲折的反映出荷马时代的社会特征和人们的政治观念。

3、逻各斯:指的是自然的普遍规律和共同法则。

是人间法律的源泉。

是后来西方政治哲学非常重要的自然法概念的前身。

是自然与社会政治联系的中介。

4、智者: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在希腊一些城邦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自称“智者”的职业教师。

智者并不是统一的思想流派,没有统一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

他们的思想构成后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哲学理论的出发点和思想来源。

代表人物有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安提丰等人。

5、城邦: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式,最显着的特征是小国寡民。

是公民的自治团体,有三个身份集团构成:奴隶、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和自由公民。

6、整体主义:所谓整体主义,就是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个人没有独立的价值,个人只有融合于整体,为其献身,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二章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1、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8年,希腊各城邦沦于马其顿控制之下,失去了独立的主权。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东侵,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世界帝国,开始了所谓希腊化时期。

2、希腊化国家:希腊化国家是地域广阔的专制国家,它们的政治制度具有古典希腊与东方政治制度结合的特征。

其中建立在埃及和西亚的托勒密王国和塞琉古王国东方的因素占优势,它们分别沿袭了古代埃及和波斯的旧制。

探究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

探究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

探究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运动,是指一种思想、文艺、科学的流派,发源于欧洲,在18世纪时期达到了巅峰,其基本精神是对传统的敬畏与批评。

启蒙思想的最初提倡者是众所周知的哲学家伏尔泰。

在整个时期内,皇家学院和巴黎学院等学术机构都成为了启蒙思想运动的中心。

这一运动得以成功,除了文化领域的发展外,法国政治形势的稳定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启蒙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强调理性、自由和人权。

启蒙运动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对传统审慎、权威的强烈批判,并主张用人类自身的理性进行思考和判断,推崇人类思维的坚定自信。

在这一思潮中,艺术、文学以及宗教等方面也得到了极大的改革。

对传统信仰与规范的批判,对自由与平等的要求,对客观真理和权力监督的呼吁,成为这一时期的中心思想。

在文学方面,启蒙运动极大地影响了当代的小说、诗歌和戏剧。

文学家一致认为,文学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道德的提升和人类的理性接受提供帮助。

在哲学家方面,启蒙思想家们心胸开阔、明发有智,他们提出了人类准则的重要概念,其中包括“惟理论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幸福”,以及“要知道权威机构也有可能会犯错误”。

这种思想使得当时的学者们更为自由地思考、研究,更加进一步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繁荣。

启蒙思想的影响还跨越了音乐领域。

如同文学和艺术一样,启蒙运动对音乐的发展也起了极大的作用。

作曲家们开始追求清晰的、有条理的音乐风格,从而使得音乐经历了一个重要的革新阶段,展示出更为多姿多彩的风貌。

其次,启蒙思想对教育的发展目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启蒙思想主张培养知识分子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他们努力为解决社会问题贡献力量的愿望。

启蒙思想通过教育的方式推广这一概念,使得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为了个人获得外在的成就,而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启蒙思想对法国政治形式的转型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君主制时代,法国政体内部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权力集中的结构,这使得人民的声音很难被听到。

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历史上的人权保障与平等正义

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历史上的人权保障与平等正义

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历史上的人权保障与平等正义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发生在法国的一次历史性事件,不仅彻底改变了法国的政治制度,也对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社会和人权产生了深远影响。

法国大革命的核心思想是人权保障与平等正义,这也是法国大革命争取的最终目标。

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可以追溯到法国强权专制统治的不公与腐败。

在1789年,法国的第三等级(三级会议)代表起义,要求实行立宪制度和人权保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随后,在1791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确立了人权保障的法律框架。

《人权与公民权宣言》被认为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里程碑,它概述了人类普遍的权利和自由,包括思想、言论、宗教、财产等方面的自由。

这一宣言明确了人权的普遍性和不可侵犯性,成为后来全球范围内人权保障的基石。

它以客观、普遍且具有时代精神的方式规定了人的自由与平等的基础。

然而,在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中,人权保障与平等正义并未得到很好实施,一系列的混乱与动荡导致了对人权的剥夺和暴力行为的发生。

然而,法国大革命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带来了对人权与平等正义的关注和思考,激发了后来世界各地的人权保障运动。

就法国大革命本身而言,它最终导致了旧制度的崩溃,建立了民主的法国共和国。

法国的人权保障也逐渐得到加强和完善。

19世纪,法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增加了工人和妇女的权益保障。

20世纪,法国成为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的发起国之一,并通过一系列法律保障了移民、少数族裔、残疾人等群体的权益。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不仅仅在法国国境内可见,它对全球范围内的人权保障运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法国大革命为例,后来的美国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9世纪欧洲的各种革命等,都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启示和影响。

尽管法国大革命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缺陷和问题,但它为全球范围内的人权保障与平等正义倡导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它提醒我们,无论社会如何变革,人权保障与平等正义应当成为我们追求的基本价值。

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政治思想的历史演变

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政治思想的历史演变

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政治思想的历史演变18世纪是欧洲政治思想领域里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时期,也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前夕。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政治、社会和文化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新的政治思想也随之涌现,这些思想反映出了人们对既有政治体制和社会秩序的不满和反叛。

在这个时期,欧洲多个国家都出现了一批新锐思想家,他们深入探究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和改革方案。

其中包括了几位闻名于世的法国思想家。

第一位是蒙田。

他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对欧洲的政治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们必须意识到,所有的制度和秩序都是可以改变的。

他厌倦了当时社会上的虚伪、权贵和虐待行径,便开始倡导人类平等和自由的思想,并提出了不同于封建社会的人权观念。

第二位是伏尔泰。

他是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之一。

他提倡个人自由,认为人们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自由,而国家应该保持政治中立,不干涉个人自由。

他主张法律平等,反对特权阶层的存在,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第三位是卢梭。

他是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家,被认为是欧洲政治思想的奠基人之一。

他主张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权利和自由,认为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应该被尊重和实现。

他提倡民主和平等,并反对君主专制体制。

除了这些著名的思想家之外,还有一些法国政治思想家,完善了这些思想的理论框架。

第四位是孟德斯鸠。

他在《论法的精神》中系统阐述了自由和权利的概念,并提出了民主和自由的理念。

他通过分权和制约权力的措施实现政治权力的分配和权力的制衡,建立了现代民主政治模式的初步框架。

第五位是达尔格。

他强调通过上层建筑和下层建筑的组合实现政治和社会巨变。

他倡导全民参与政治、建立平等社会制度,认为国家应该负责平等地分配资源,并向贫穷地区提供支持。

总之,18世纪是一段高度创新、充满活力和变革的时期,许多思想家通过思考和倡导新的政治思想和方案,表达了对现有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的不满和反叛。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03版)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03版)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第1节 18世纪法国社会与启蒙运动
一、 启蒙运动的社会背景 1、专制制度(绝对主义,absolutism) • 法国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政治发展,一般被看作 是欧洲政治发展的一个典型。 • 法国中世纪君主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 ① 封建割据君主政体(9---14世纪) • 君权微弱,贵族诸侯势力强大。国王与贵族结 成领主和陪臣的关系,这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 的权利义务关系,通行“我的陪臣的陪臣不是 我的陪臣”原则。
Responsibility
Powers
internal to the legislature are split between its two houses, the Senate and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May
declare laws uncon. and unenforceable Determines which laws apply to any given case
• ② 等级代表君主政体时期(14---16世纪) • 君权有所加强,但常受到等级会议的限制。等 级会议在法国也叫三级会议。由僧侣、贵族、 市民的代表组成,国王征收新税要经过等级会 议同意。它是近代议会的前身。 • ③ 君主专制政体(16---18世纪) • 削弱了贵族割据势力,中止了等级会议的作用。 国王一个独揽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大权。 建立了中央集权。国王利用行政官僚体系,控 制了整个国家。原来领主与陪臣关系变成了君 臣关系,权利义务关系变成了对君主的绝对服 从。国王的权力达到了绝对的、无限制的地步。
2、 理性论是启蒙学者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础
• 理性(Reason)本来指人们的思维能力或对事 物的思考。 • 中世纪,教会要求人们对宗教经典和教会权威 绝对信仰,不许思考。 • 文艺复兴后,思想家在哲学、宗教、和科学领 域中为理性争得一席之地。 • 18世纪的特点,是在分析社会政治问题时主张 理性原则,使理论成为系统的理论,这样,就 使理性论与政治现实紧密结合起来。

最新-18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PPT文档资料

最新-18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PPT文档资料
在法国的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是一面色彩鲜艳的旗帜。它区 别于一般的文学流派,因参加编纂、出版《百科全书》的活动而得名。 《百科全书》主编是D.狄德罗。参加撰稿的有160余人,他们哲学观 点不同,宗教信仰不一。其中有J.达朗贝尔、C.-A.爱尔维修、P.H.D. 霍尔巴赫,以及孟德斯鸠、F.魁奈、A.R.J.杜尔哥、伏尔泰、J.-J.卢 梭、G.L.L.比丰等声誉卓著的改革者。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 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孕育了资产阶 级务实谋利的精神。
三、启蒙时期各派的政治思想
1、伏尔泰,原名弗朗斯 瓦·马利·阿鲁挨,是启蒙 运动的思想领袖,大资产 阶级温和派的代表。年轻 时神兽毕耶尔贝尔著作的 影响,因对贵族桀骜不驯, 两次入巴士底狱。在英国 期间,受到英国政治制度 的影响,积极介绍牛顿和 洛克的学说,推崇开明君 主制,其一生著述甚丰, 是驰名欧洲的诗人、学者、 文学家、哲学家、历史学 家,后起的启蒙思想家们 的精神导师。
二、启蒙运动的兴起
1、“用科学批判神学,用人权反对专制” 2、目的要求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权力,以求自
身利益得到保障 3、斗争对象指向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以及为
它辩护的天主教神学教义 4、思想渊源是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 5、运动内容传播宣扬人权和民主
三、启蒙时期各派的政治思想
启蒙思想家的主体是代表大中资产阶级利 益的知识分子群体,也包括早期的空想社 会主义者。 伏尔泰 百科全书派(狄德罗、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 空想社会主义者(梅叶、摩莱里、马布利等)
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是第一部影响巨大的大型参考书 ,百 科全书派冲破多次政教禁令并克服了重重困难,1751~1772年共出 版28卷,1776~1780年又增加补遗及索引7卷。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 舆论准备。

西方政治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

西方政治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

西⽅政治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西⽅政治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 C 2. C 3.C 4.A 5. A 6. D 7.A 8.C 9.A10.A 11. B 12.C⼆、填空题1.演变 2.《法律篇》 3.《战争与和平法》 4.吉伦特派 5.斯多噶 6.法国⾰命 7.霍布斯 8.孟德斯鸠 9.密尔 10.民主制 11.《政府论》 12.《社会契约论》三、名词解释1.天赋⼈权: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

认为⼈天⽣是有⽣命、⾃由、财产、平等的权利,这些权利是⼈与⽣就有的,不是上帝赐予的。

这⼀观点,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命精神,具有⼀定的历史意义。

但是时代的和阶级的原因决定这⼀观点有其历史局限性。

2.⾃然法:西⽅从古⾄今流⾏的⼀种观点,虽然说法各⼀,但西⽅思想家普遍认为⾃然法是“理性的命令”、理性的规范。

⾃然法理论产⽣于古希腊,到近代资产阶级⾰命时期发展到⼀个新的⾼度。

这⼀思想在西⽅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曾有过积极的作⽤,但⾮科学的因素也是显⽽易见的。

3.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发⽣于18世纪的法国,它是由资产阶级领导并发动的,是继⽂艺复兴运动之后,⼜⼀次思想解放运动。

它涤荡了当时禁锢⼈们思想的宗教神学与封建意识,为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命做了思想上和舆论上的准备,并且对以后的欧洲资产阶级⾰命产⽣了重⼤影响。

这⼀运动发⽣于18世纪⼆三⼗年代,50年代达到了⾼峰,代表⼈物是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达兰贝尔、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卢梭等⼈。

他们直接同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进⾏决战。

虽然观点各有不同,但都推崇理性,主张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建⽴资产阶级理想王国,并对维护封建制度的意识形态进⾏了猛烈的抨击,这⼀运动具有⼀定的历史进步性。

4.《理想国》:《理想国》是古希腊柏拉图政治思想的代表作。

在这本书中,柏拉图阐述了他所构想的第⼀这本书集中反映了贵族奴⾪主的利益和要求,但是它的某些思想和框架对后世的西⽅⼈产⽣了重要的影响。

西方政治思想史 第七讲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西方政治思想史 第七讲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启蒙运动时期的各个思想流派启蒙运动时期的各个思想流派一百科全书派?狄德罗百科全书?爱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能力与教育?霍尔巴赫袖珍神学与自然政治论二重农学派?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读三社会学派?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四空想社会主义?梅叶遗书?摩莱里自然法典?马布利马布利选集理性论是启蒙学者政治思想的理论理性论是启蒙学者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基础?理性论具有革命的性质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
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 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 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 权力。” -《论法的精神》[上],p.154.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 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 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 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 立,自由也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 为一,则将会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 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 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如 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 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 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 都完了。《论法的精神》[上],p.156
原始契约:富人欺骗、统治穷人的方法和手段; 理想契约:使人民在自然状态下拥有的平等权 利失而复得——公意委托。

四、公意与人民主权学说

公意(general will):人民的共同意志-理性 剃刀下的完美意志(代表人民的共同利益); 公意的困境(政党的威胁、公意的提取-立法 者?); 人民是主权者;
三、社会契约论与国家学说

“服从自己本人”:社会契约论最大的特点; 只承认社会契约,不承认政府契约; 社会契约论的两张面孔;(原始契约和理想契约) 努力调和自由与服从; 公意理论的提出; 国家是一个道德整体; 卢梭社会契约的内在矛盾(国家权威VS个人自 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直接民主制的政体是最理想的政体
“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状态:心灵十分充实和宁静, 既不怀恋过去也不奢望将来,放任光阴的流逝而紧紧掌 握现在,不论它持续的长短都不留下前后接续的痕迹, 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不快乐也不忧愁,既无所求 也无所惧,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单单这一感受就足 以充实我们整个的心灵;只要这种状态继续存在,处于 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己得到了幸福——不是残缺的、 贫乏的和相对的幸福,而是圆满的、充实的、使心灵无 空虚欠缺之感的幸福。”
自从一个人需要另一个人的帮助的时候起,自 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的粮食的好处的时 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劳动就成 为必要的了,广大的森林就变成了须用人的血汗来 灌溉的欣欣向荣的田野,不久就看到奴役和贫困伴 随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
以前本是自由、自主的人,如今由于无数新的 需要,可以说已不得不受整个自然界的支配,特别 是不得不受他的同类的支配。纵使他变成了他的同 类的主人,在某种意义上说,却同时也变成了他的 同类的奴隶;富有,他就需要他们的服侍,贫穷, 他就需要他们的援助,不穷不富也决不能不需要他 们。
公意的内涵:
基础在于人的善良本性 体现和保护人民的自由与利益
永远正确,高于任何个别利益
不可分割、转让和被代表
1、国家主权应该属于人民,并为人民的公意所 指导
2、主权的核心是立法权,必须属于人民,立法 者必须无比公正
3、人民主权不可以转让,也不可以分割(立法、 行政、外交。。。。)
4、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本身没有任何权力, 任何公民都可以担任国家的行政官吏
在氏族社会中,氏族内部成员的权利是平等的, 但妇女和外地人不在此例。
在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以后,人类便步入了 极不平等的社会状态。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不仅自由民和奴隶没有平 等的地位和权利,而且平民和贵族、希腊人与非希 腊人、公民与被保护民、罗马公民与被征服地区的 人民,在很长时期内,均无平等权利可言。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卢梭《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 被恩格斯誉为“十八世纪辩证法的杰作”
平等---卢梭政治思想的核心 社会平等论
平等是一个古老的观念。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平等观念 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它有 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并赋予它不同的内容和要求。
在古希腊的思想家中,较早谈到平等的是智者 派的普罗泰戈拉。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中,人生来便分属 于三个不同的等级,平等只在各个等级内部存在, 等级之间并无平等可言。
亚里士多德则明确地把奴隶称为“会说话的工具”。 斯多葛派承认人类具有“理性的平等”,在思想 史上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他们的平等观念影响了罗马时代的法学家们, 开始提倡法律面前的平等。
五、人民主权学说
□ 主权实质:由公意构成 □ 主权性质:与公意相同 □ 主权归属:全体人民 □ 主权者与政府: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本身没有 任何权力 □ 政府形式: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 □ 人民主权实现形式:直接行使
《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两个对立的概念: )
早期基督教为了团结广大下层劳动群众,倡导 平等,但但严格的教阶制度很快就使基督教早期的 民主平等精神荡然无存。
中世纪末期充满了等级、特权和极端不平等。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许多思想家开始对平等进 一步提出了许多独创的见解。 卢梭天才的阐明了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但遭到伏尔泰的尖锐批评。
西方政治思想史
卢梭主张人类的生活应建立在美德而不是自我保存或 科学的基础之上。
三、人的本来面目和社会不平等的起源
人类的本来面目: 动物式生存,简单的保存欲望,躲避突然而来的痛苦, 没有道德,也没有忧虑。 人们之间平等、独立、自由,生活悠闲、温馨,彼此 有同情与怜悯之心,没有太多的欲望之苦。
自然人的两种属性: 第一,意志的自由; 第二,人的可完善性。
第七章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卢梭的政治思想
一、卢梭其人
内 容
二、对社会文明状态的批判
概 览
三、人的本来面目和社会不平等的起源
四、社会契约理论
五、人民主权学说
一、卢梭其人
卢 梭 ( 1712—1778 年 ) , 激进民主主义思想的代表者, 著名的文学家。
出身:出身低微,自学成才 性格:腼腆、高傲、敏感、偏执 感情:放荡不羁,家庭有名无实 财富:一生清苦但不迷恋财物 敌友:友人不少但后多成为对手
世上没有谁真的将自己自幼所受的价值观教养 当作一回事。眼前真实的社会是由伪善构成的,因 为其实际运作的价值观与它名义上遵守的价值观完 全是两码事。社会经验让每个人活在历来正确的道 理和自我利益之间一场片刻不停的战争之中。自我 利益要求人们说谎、作伪和欺诈。所有人类的进步 不过是一步步深陷于欲望不满足的泥潭之中。
政治思想:激烈反对科学、文明、进步的观念;反对现有的 政治秩序和原则乃至道德,呼唤具有原始本性的善良、淳朴 和自由。
二、对社会文明状态的批判
人类现有政治社会一切文明成就的表象与实质 表象:科学、艺术、物质、法律、道德等一应俱全 实质:虚伪、堕落
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
启蒙政治理论对人的片面理解,即把保存作为最高目 的导致欲望的放大、奴役的出现、真正美德的沦落,结 果是只追求幸福的条件而忘了幸福本身。
——卢梭《一个孤独的漫步者的遐想》
——卢梭《忏悔录》
社会不平等的起源
自然状态下的平等:平等、独立,没有太多的交往 和复杂的社会关系。
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
私有财产
贫富出现
占有欲膨胀
追逐权力
强弱分化
法律与秩序
统治与奴役 平等消失
自由泯灭
不 一、财富的不平等阶段

----富人和穷人

的 二、政治的不平等阶段

----强者和弱者

阶 三、专制权力统治下的不平等阶段

----主人和奴隶
四、社会契约理论
以往契约 论的缺陷
卢梭的社 会契约论
用社会人眼睛看自然状态
自然权利导致私利膨胀和道德沦落
基础:原始本性(自由、平等、淳朴心灵)
特点:社会人彼此契约形成共同体(公意)
目的:自然人原始本性的社会再现 (自由、平等、私利、道德的完美结合)
问题
自由悖论:集体权威vs个人意志 公意难题:如何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