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构架的详解 PPT
合集下载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中国古建筑结构》课件ppt
中国古建筑结构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
单栱:坐
斗口内或跳
头上只置一
层栱的,二 层的叫重辇 道或御路): 是倾斜度平 缓用以行车 的坡道,常 与踏跺组合 在一起。
雀替:古建筑 特色构件之一。雀 替有用于室外,也 有用于室内,按其 形式,可分七类: 大雀替、龙门雀替、 雀替、小雀替、通 雀替、骑马雀替和 花牙子等。
步:屋架上 的 “檩”与檩 中心线面的水平 距离为步,各步 的距离总和与侧 面各开间宽度总 和为“通进深”, 若有斗拱,则按 照前后挑檐檩中 心线间水平距离 计算。
中国古建筑结构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
单栱:坐
斗口内或跳
头上只置一
层栱的,二 层的叫重辇 道或御路): 是倾斜度平 缓用以行车 的坡道,常 与踏跺组合 在一起。
雀替:古建筑 特色构件之一。雀 替有用于室外,也 有用于室内,按其 形式,可分七类: 大雀替、龙门雀替、 雀替、小雀替、通 雀替、骑马雀替和 花牙子等。
步:屋架上 的 “檩”与檩 中心线面的水平 距离为步,各步 的距离总和与侧 面各开间宽度总 和为“通进深”, 若有斗拱,则按 照前后挑檐檩中 心线间水平距离 计算。
中国古建筑结构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建筑 ppt课件
反曲面屋顶比罗马式和哥特式覆盖面积更大,出挑翘起 的屋檐既不影响视线,又可保护墙体少受雨雪侵蚀,达到了 造型美与实用性强的完美结合。
一、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与规范
• 斗拱支撑
我国古建筑在立柱与横梁之间,有一种由若干小 木块拼合而成的构件,叫做“斗栱”。斗栱的作用在 于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 深度。明清以后,斗栱更多的是起装饰和标示等级的 作用。
屋顶最高级为庑殿顶,其次为歇山顶,专用于皇族、寺 庙等殿宇建筑,有单檐重檐之分,重檐级别更高。
悬山顶和硬山顶多用于民居。攒尖顶上可用于皇族,下 可用于民间,适用范围较大。卷棚顶多见于园林建筑,也有 用于民居的。
三、群体建筑的组合
•城 市 •宫 殿 •寺 观
三、群体建筑的组合
• 城市
为了强调王权,中国古代城市以突出政权建筑 为主,在都城突出皇宫,在地方城市突出官府。
斗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
斗栱是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 成。斗拱的排布由疏到密,由大变小。斗栱是礼制的重要体现, 等级森严,同时也是建筑尺度的标准。
云南•丽江•木府•三清殿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一、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与规范
• “模数制”
由于斗栱的尺寸较小并走向规范化,古代工匠 们逐渐选用它们作为房屋其它构件的基本尺度,小 到梁柱的粗细高低,大到房屋的开间进深,均以之 为基准。这种“模数制”有利于建筑的规范、便利 和节省材料。
宋朝颁布的《营造法式》规定,以栱的断面为“材”,每 材高15分厚10分,做为房屋构件大小的基本单位。“材”又分 八个等级,建筑物按等级选用不同的“材”。
清朝时,改以梁枋上最下层栱木的卯口宽度为基本尺寸, 称为 “斗口”。
一、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与规范
• 斗拱支撑
我国古建筑在立柱与横梁之间,有一种由若干小 木块拼合而成的构件,叫做“斗栱”。斗栱的作用在 于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 深度。明清以后,斗栱更多的是起装饰和标示等级的 作用。
屋顶最高级为庑殿顶,其次为歇山顶,专用于皇族、寺 庙等殿宇建筑,有单檐重檐之分,重檐级别更高。
悬山顶和硬山顶多用于民居。攒尖顶上可用于皇族,下 可用于民间,适用范围较大。卷棚顶多见于园林建筑,也有 用于民居的。
三、群体建筑的组合
•城 市 •宫 殿 •寺 观
三、群体建筑的组合
• 城市
为了强调王权,中国古代城市以突出政权建筑 为主,在都城突出皇宫,在地方城市突出官府。
斗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
斗栱是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 成。斗拱的排布由疏到密,由大变小。斗栱是礼制的重要体现, 等级森严,同时也是建筑尺度的标准。
云南•丽江•木府•三清殿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一、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与规范
• “模数制”
由于斗栱的尺寸较小并走向规范化,古代工匠 们逐渐选用它们作为房屋其它构件的基本尺度,小 到梁柱的粗细高低,大到房屋的开间进深,均以之 为基准。这种“模数制”有利于建筑的规范、便利 和节省材料。
宋朝颁布的《营造法式》规定,以栱的断面为“材”,每 材高15分厚10分,做为房屋构件大小的基本单位。“材”又分 八个等级,建筑物按等级选用不同的“材”。
清朝时,改以梁枋上最下层栱木的卯口宽度为基本尺寸, 称为 “斗口”。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构件ppt课件
3)北京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大殿开间为 十一间。
面 阔 五 间(六根柱子面阔五间)
4、梁
1)架于木头圆柱上的用于支撑屋面檩条的 木头。 2)常用松木、榆木或杉木制成。
3)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骨架的主件之一。
5.斗拱
1)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
2)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 斜置长木叫 昂,总称斗拱。
3)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方。
4)名为“藻井”,含有五行 以水克火,预防 火灾之义。
1.简答中国古代建筑的的九个基本构件? 2.简答台基的功能及其种类? 3.简答彩画的功能及类型? 4.说出和辨别屋顶的六种样式?
1.台基又称( 基座 ),用以(承托 )建筑物, 并使其( 防潮 )(防腐 )。弥补中国古建筑不 甚( 高大雄伟 )的欠缺。
3)分类: ①和玺彩画是等级最高的彩同的龙或 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画面两边用 《 》框住,并 且沥粉贴金,金碧辉煌,十分 壮丽。
②旋子彩画等级次于和玺彩画。
画面用简化形式的涡卷 瓣旋花,有时也可画龙 凤,两边用《 》框起, 可以贴金粉,也可以不 贴金粉。一般用次要宫 殿或寺庙中。
④最高级的台基。由几个须弥座叠加而成,从而使 建筑显得更为雄伟高大。常用于级别较高的建筑, 如北京故宫太和殿和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等。
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 典的地方,也是中国古建筑中著名的三大殿之一。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保和殿是举行殿试及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三大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三层须弥座台基上,显得 高大、宏伟、庄严。
2、木头圆柱
常用松木或楠木制成的圆柱形木头。置 于石头(有时是铜器)为底的台上。多根木 头圆柱,用于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
面 阔 五 间(六根柱子面阔五间)
4、梁
1)架于木头圆柱上的用于支撑屋面檩条的 木头。 2)常用松木、榆木或杉木制成。
3)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骨架的主件之一。
5.斗拱
1)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
2)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 斜置长木叫 昂,总称斗拱。
3)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方。
4)名为“藻井”,含有五行 以水克火,预防 火灾之义。
1.简答中国古代建筑的的九个基本构件? 2.简答台基的功能及其种类? 3.简答彩画的功能及类型? 4.说出和辨别屋顶的六种样式?
1.台基又称( 基座 ),用以(承托 )建筑物, 并使其( 防潮 )(防腐 )。弥补中国古建筑不 甚( 高大雄伟 )的欠缺。
3)分类: ①和玺彩画是等级最高的彩同的龙或 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画面两边用 《 》框住,并 且沥粉贴金,金碧辉煌,十分 壮丽。
②旋子彩画等级次于和玺彩画。
画面用简化形式的涡卷 瓣旋花,有时也可画龙 凤,两边用《 》框起, 可以贴金粉,也可以不 贴金粉。一般用次要宫 殿或寺庙中。
④最高级的台基。由几个须弥座叠加而成,从而使 建筑显得更为雄伟高大。常用于级别较高的建筑, 如北京故宫太和殿和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等。
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 典的地方,也是中国古建筑中著名的三大殿之一。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保和殿是举行殿试及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三大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三层须弥座台基上,显得 高大、宏伟、庄严。
2、木头圆柱
常用松木或楠木制成的圆柱形木头。置 于石头(有时是铜器)为底的台上。多根木 头圆柱,用于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
中国古代建筑之木结构ppt课件
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 以及汉代保管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笼统。
斗拱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 斗拱是中华古代
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其 功用在于接受上部支出的屋檐,将其分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 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普通来说,只需非常重要或带 留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顿。在美学和构造上它也拥有一 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徵 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
斗拱中间伸出部仍叫做要头。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其两
旁的垫拱板雕半立体火焰珠一粒,象徵桔祥如意。斗拱在中国古建筑 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建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经过 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根底,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送荷载 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间隔,使建筑物出 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朵斗栱的生成
斗 拱 在 古 代 建 筑 中 的 运 用
福建泉州开元寺大殿伽陵频迦〔妙音鸟 梵文Kalavinka〕
的斗 运拱 用在
古 代 建 筑 中
斗 拱 在 古 代 建 筑 中 的 运 用
斗 拱 在 古 代 建 筑 中 的 运
用
少林寺初祖庵 补间铺作
柱头铺作
抬梁式木构造例如
抬梁式木构造例如
抬梁式木构架构成的进深较大,古代建筑中的宫殿、坛庙、 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构造方式。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 塔建于辽清宁二年 〔公元1056年〕,是 目前我国现存最古老、 最完好的木塔。由于 采用了梁柱间的斜向 支撑,整个塔体经受 住了多次大地震的考 验,包括1976年的唐 山大地震。
斗拱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 斗拱是中华古代
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其 功用在于接受上部支出的屋檐,将其分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 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普通来说,只需非常重要或带 留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顿。在美学和构造上它也拥有一 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徵 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
斗拱中间伸出部仍叫做要头。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其两
旁的垫拱板雕半立体火焰珠一粒,象徵桔祥如意。斗拱在中国古建筑 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建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经过 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根底,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送荷载 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间隔,使建筑物出 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朵斗栱的生成
斗 拱 在 古 代 建 筑 中 的 运 用
福建泉州开元寺大殿伽陵频迦〔妙音鸟 梵文Kalavinka〕
的斗 运拱 用在
古 代 建 筑 中
斗 拱 在 古 代 建 筑 中 的 运 用
斗 拱 在 古 代 建 筑 中 的 运
用
少林寺初祖庵 补间铺作
柱头铺作
抬梁式木构造例如
抬梁式木构造例如
抬梁式木构架构成的进深较大,古代建筑中的宫殿、坛庙、 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构造方式。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 塔建于辽清宁二年 〔公元1056年〕,是 目前我国现存最古老、 最完好的木塔。由于 采用了梁柱间的斜向 支撑,整个塔体经受 住了多次大地震的考 验,包括1976年的唐 山大地震。
(完整)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谢谢!
感谢观看
寺所建 庙居筑 :住 。 为或 宗活 教动 徒的
开 元
礼
寺
拜
大
寺
殿
︵
︵
新
福
疆
建
︶
︶
园林:供游人休息和观赏的建筑
颐
拙
和
政
园
园
︵
︵
北
苏
京
州
︶
︶
民自和 居然特 :因点 我素 国影 各响 地。 由形 于成 受了 社不 会同 因的 素风 和格
窑︵ 洞河 民南 居︶
永定圆形土楼民居(福建)
鼓楼(贵州)
南明古都安龙本土古建筑欣赏 绿 海 子
第十二课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刘国任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外建来自群装观
筑
体
饰
造
结
布
色
型
构
局
彩
外观造型
我国古代建筑 由屋顶、屋身和台 基三部分组成。屋 顶的样式有多种; 屋身正面多为开敞 的门扉;台基常以 白石雕刻而成,配 以栏杆和台阶。
屋顶 屋身 台基
建筑结构
我国古代建筑主要 采用木结构,它的基本 做法是以立柱和横梁组 成构架。
白族民居(云南)
际联村民居(安徽)
我国古代建筑的类别
宫
坛
殿
庙
塔
寺
园
庙
林
民 居
宫殿:我国古代 帝王听政、坐朝、寝 居、宴乐的建筑。
故宫太和殿(北京)
坛庙:我国古代祭祀祖 先和神灵的宗教礼制建筑
天 坛 ︵ 北 京 ︶
佛
小
宫
雁
寺
塔
释
︵
迦
《中国古典木结构》ppt课件
我国古建筑木构造,主要有“梁架〞、“穿斗〞及“井干〞三种,梁 架构造在全国采用广泛,后两老在南方各省的民居中较多采用。
<营造法式>的中心是材份制。材指木料,<营造法式>根据截面线度将 材从3寸到6寸规定为八等,各等材对应着不同规模的建筑。如规定3-5 开间的殿堂和7开间的厅堂用三等材,殿内藻井和小亭榭用八等材等等。 份是根据截面为矩形的方材所规定的长度单位。“各以其材之广,分为 十五份,以十份为其厚〞,这样,既规定了材与份的关系,又规定了方材的 高宽比例15∶10,即3∶2。材的等份一定,份的绝对长度也就定下来了, 所以说“以材为祖〞。材有八等,故份有八种绝对长度。
1111
5 古典木构的构造体系
11111
5 古典木构的构造体系
11111
琐琐碎碎s
正身构架横剖面图
ffgg
cc
恍恍惚惚hhhh
bbbb
中国古典木构建筑的开展由简到繁、由繁精减, 不断提高,构造的整体性至单个构件及构造,无 不依赖于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古典木构建筑的 梁构造构造力学特性进展分析和把握,了解其构 造上的逻辑性和历史局限性,有利于培育建筑的 设计创作才干。
榫卯衔接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才干。
1 古典木构的构造构造尺度
111
<营造法式>八等材制度
2 古典木构的构造平面尺度
11
3 古典木构的构造立面剖面尺度
1111
宋俊柱
宋举折之制
3 古典木构的构造立面剖面尺度 Nhomakorabea11111
4 古典木构的构造节点衔接构造
1111 斗拱的根本构造
5 古典木构的构造体系
为支撑悬挑深远的出檐,发明了“斗拱〞构造。在宋、清两代,就以 斗拱尺度为根本“模数〞,构成了我国古代建筑规范化的独特体系。 斗栱是传统的抬梁式木构架建筑特有的构造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和 矩形的栱、斜的昂组成。栱是承接斗的小枋材,就其形可雕成草花或 螭虎,然而因為它具有构造功能,所以通常採素面或浅雕。斗栱是由 假设干个栱件层层垒叠、出跳或出挑,相互搭交成既具有悬挑作用, 又具有装饰效果的倒置的锥形空间支撑梁架。
中国古建筑赏析ppt课件
7
二、各朝代的建筑特点
我国现存最早木结构建筑:
1、唐代建筑
(1)特征:
屋顶坡度平缓;
出檐比较深远;
柱子比较粗壮;
多用板门和直棂窗。
建筑风格庄重朴实。
(2)类型:
佛教建筑增多,
并出现伊斯兰教建筑。
(3)代表: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
光寺部分建筑
8
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的部分建筑
❖ (3)单步梁(挑尖梁、抱头梁)、双步梁(图五十六):清式建筑木构 架中,梁的长度是以步架来计算的,即以相邻两条桁(檩)之间的水平距 离作为一个"步架",也简称步;在宋《营造法式》中则称之为“架”,或 “椽架”。九架梁长为八步架,七架梁者长六步架,以此类推。单步梁长 仅一步架,承担一个檩子的力,位于檐柱与金柱或老檐柱之间,一端置于 檐柱之上,另一端插入金柱或老檐柱中。在大式建筑(即指宫殿、官署、 庙宇、府邸中的主要殿堂。面阔可由5间多至11间,进深则可多至11桁) 中也称桃尖梁,在小式建筑(即指宫殿、官署、庙宇、府邸中的次要房屋 和一般民居。面阔3间至5间,进深不多于7檩,大梁以5架为限)中则称抱 头梁。如果廊宽两步架,桃尖梁加长一倍,称双步梁。双步梁两端下置柱 ,一端上侧承檩,一端无檩,中部安瓜柱,上承单步梁。在硬山建筑里, 贴山墙的梁架称为排山梁架。排山梁架往往用山柱,山柱从地面一直通到 屋脊且支持脊檩,把梁架从中分为两段,使五架梁成为两根双步梁,三架 梁变成两根单步梁。
❖ 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 特的单体造型 ❖ 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 ❖ 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 写意的山水园景
中国古建筑材料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木材 的易腐蚀性和易燃性造成了建筑保存年代不能久远 的现象,目前所知保存下来的最久远的地上建筑是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年代是公元782年,此殿 很小,甚至只能代表唐代建筑的一般水平。赫赫有 名的秦朝阿房宫、唐朝大明宫等辉煌的历史建筑已 经只剩下一些难以辨认的土台。相比之下,古希腊 古罗马的建筑采用石材建造,历久弥新,至今伫立。
二、各朝代的建筑特点
我国现存最早木结构建筑:
1、唐代建筑
(1)特征:
屋顶坡度平缓;
出檐比较深远;
柱子比较粗壮;
多用板门和直棂窗。
建筑风格庄重朴实。
(2)类型:
佛教建筑增多,
并出现伊斯兰教建筑。
(3)代表: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
光寺部分建筑
8
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的部分建筑
❖ (3)单步梁(挑尖梁、抱头梁)、双步梁(图五十六):清式建筑木构 架中,梁的长度是以步架来计算的,即以相邻两条桁(檩)之间的水平距 离作为一个"步架",也简称步;在宋《营造法式》中则称之为“架”,或 “椽架”。九架梁长为八步架,七架梁者长六步架,以此类推。单步梁长 仅一步架,承担一个檩子的力,位于檐柱与金柱或老檐柱之间,一端置于 檐柱之上,另一端插入金柱或老檐柱中。在大式建筑(即指宫殿、官署、 庙宇、府邸中的主要殿堂。面阔可由5间多至11间,进深则可多至11桁) 中也称桃尖梁,在小式建筑(即指宫殿、官署、庙宇、府邸中的次要房屋 和一般民居。面阔3间至5间,进深不多于7檩,大梁以5架为限)中则称抱 头梁。如果廊宽两步架,桃尖梁加长一倍,称双步梁。双步梁两端下置柱 ,一端上侧承檩,一端无檩,中部安瓜柱,上承单步梁。在硬山建筑里, 贴山墙的梁架称为排山梁架。排山梁架往往用山柱,山柱从地面一直通到 屋脊且支持脊檩,把梁架从中分为两段,使五架梁成为两根双步梁,三架 梁变成两根单步梁。
❖ 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 特的单体造型 ❖ 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 ❖ 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 写意的山水园景
中国古建筑材料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木材 的易腐蚀性和易燃性造成了建筑保存年代不能久远 的现象,目前所知保存下来的最久远的地上建筑是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年代是公元782年,此殿 很小,甚至只能代表唐代建筑的一般水平。赫赫有 名的秦朝阿房宫、唐朝大明宫等辉煌的历史建筑已 经只剩下一些难以辨认的土台。相比之下,古希腊 古罗马的建筑采用石材建造,历久弥新,至今伫立。
古建筑结构-PPT
182
183
184
185
186
尖山式
187
卷棚
188
189
• 硬山:屋面 不悬出山墙 之外的两坡 顶,多用高 出屋面的砖 石山墙,墙 头作各种变 化。
191
192
193
194
•攒尖(宋斗
尖):屋面 以数条垂脊 交于顶部, 没有正脊, 屋面较陡, 常用于面积 不大的建筑。
196
即42分…45分之间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五、斗拱中的模数
宋代的材分制 清代的斗口制
157
材 分 制
宋代 材分(fèn)制: 斗拱或素方用料的断面尺寸为一
材 材的高宽比为3∶2 材分八等: 据等级之别而用:一等材6寸x9寸
八等材3寸x4.5寸 柱径大小已被确定:2个足材到3材
212
抱厦
213
抱厦
214
抱厦
215
组合屋顶
216
组合屋顶
217
十字脊顶
218
十字脊顶
219
十字脊顶
220
221
222
223
(2)屋顶做法 ①屋面曲线:
檐口曲线:
檐柱逐间升起形成,汉代檐口呈直线,唐宋 升
起成为定制,明清恢复为平直檐口,仅屋角 起
翘。 屋面曲线:
利于宣泄雨水和争取阳光,产生柔和秀丽的 外 观。唐代曲线平缓,宋以后逐渐变陡。
(2)平板枋(宋称普拍枋)
平置于阑额之上,是用以承托斗拱的构件。
45
46
47
48
49
• (3)雀替 • 雀替(宋《营造法式》中称绰幕枋)是置于梁枋 与柱相交处的短木,可减少梁枋之间的净跨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穿斗式(立贴式):檩柱结构体系。
在南方使用很普遍。优点是用料较小, 整体刚性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够 开阔。有时与叠梁式构架混合使用(叠梁
式用于中跨,穿斗式用于山面)。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三挑出檐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井干式:采用木头围成矩形木框,层层叠
置,形成木头承重的墙体。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木构架——硬山式建筑
指双坡屋顶的两端山墙与屋面封闭相交, 将木构架全部封砌在山墙以内
柱子构件:檐柱、金柱、瓜柱、山柱 横梁构件:架梁、随梁、抱头梁、穿插枋
中国古代建筑史
7:抹角梁
中国古代建筑史
8:交金墩
中国古代建筑史
9:搭角梁
中国古代建筑史
10:抹角梁
中国古代建筑史
11:童柱
中国古代建筑史
12:由戗
中国古代建筑史
13:老角梁
中国古代建筑史
14:仔角梁
中国古代建筑史
15:踩步金和上檐垫枋
中国古代建筑史
16:垫板
中国古代建筑史
18:上檐垫板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木构架——攒尖顶
攒尖顶木构架大量用于亭子建筑,分多角形 和圆形两大类,又有单檐和重檐之分,在重檐亭
中又有单围柱和双围柱。 以单檐四角亭木构架构造为例: 柱子围圈构件:应根据面阔和进深大小,可设为4、 6、8、12根等檐柱,柱头安装檐枋,形成第一道 封闭圈梁以组成柱子围圈结构。 檐檩围圈构件:是第二道封闭圈梁。 横梁构件:在檐檩之上形成构架的第三个封闭圈。
中国古代建筑史
大木作
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 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竖立 等工作的专业。由于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 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设计也归属大木作。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宋《营造法式》殿堂大木作制度示意图
中国古代木结构类型
叠梁式(台梁式):梁柱结构体系。
应用很广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 较大的空间,空间相对灵活;缺点是柱梁等用
图样焉。
中国古代建筑史
《营造法式》规定了“壕寨、石作、大木作、 小木作、雕作、旋作、锯作、竹作、瓦作、 泥作、彩画作、砖作、窑作”十三项制度。
中国古代建筑史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雍正十二年(公 元1734年)清工部所颁布关于建筑之术书也。 全书七十四卷,前二十七卷为二十七种不同之 建筑物:大殿、厅堂、箭楼、角楼、仓库、凉 亭等每件之结构,依构材之实在尺寸叙述。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穿斗式的基本构件:
柱:每根柱都落地——多见于川、滇等地。 有些柱落地,有些不落地,而插于下层穿枋
之上——多见于湘、鄂等地。 穿枋:穿过横向柱间将柱联成排架式屋架
的构件。 挑檐:用挑枋穿过柱子,承托挑檐(檐 檩),其尾穿入内柱,或是置于穿枋之下,
也可用穿枋出头挑檐构成
中国古代建筑史
檩木:檐檩、脊檩 构架连接件:枋子、垫板 屋面基层:椽子、望板、飞椽、连檐、瓦口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木构架——悬山式建筑
在硬山式建筑的基础上,加以适当改进而 成。两端山墙的山尖部位,不是与屋面封闭相 交,而是屋盖悬挑出山墙以外,即为“悬山”
有趴梁法、抹角梁法两种。 攒尖构件:是形成斜坡尖顶的构件。包括角梁、
由戗、雷公柱等 屋面基层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1:基座
中国古代建筑史
2:柱子
中国古代建筑史
3:檐垫枋
中国古代建筑史
4:角梁头
中国古代建筑史
5:檐垫板
中国古代建筑史
6:檐檩
式。一般不做成带廊的形式。 柱子构件:只有檐柱和中柱
横梁结构:没有抱头梁和穿插枋。当采用卷棚 式屋顶时,改用月梁直接承托两根脊檩。 檩木:从山尖墙向外悬挑出一个距离。 构架连接件与屋面基层:与硬山相同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木构架——庑殿式建筑
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
中国古代建筑史
抬 梁 式
中国古代建筑史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叠梁式的基本构件:
柱:角柱、檐柱、中柱、金柱、山柱、瓜柱 梁:由所支承在上面的檩木根数而命名。承
受几个檩子就叫几架梁 檩:与屋脊平行的构件叫檩。 取名方式与柱子名称一致。有檐檩、脊檩、 上金檩、中金檩、下金檩、挑檐檩。
木构架的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史
《营造法式》,宋李诫著。诫,徽宗朝将作少监 也。全书三十四卷,其中关于样式制度者,有壕 寨制度,说基础城寨等作法;石作制度,说石作 之结构与雕饰;大木作制度,说木构架方法,柱、 梁、枋、额、斗拱、椽、槫等;小木作制度,说 门、窗、隔扇、藻井,乃至佛龛、道帐之形制; 瓦作制度,说用瓦及瓦饰之法;彩画作制度,说 各级各色彩画。此外尚有估工算料等方法。最后 更附以壕寨、石作、大木、小木、彩画、雕作等
有单檐和重檐两大形式 木构架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正身部分、
山面及转角部分 正身部分与硬山建筑正身相同 山面及转角部分包括山面柱子构件、山面 横梁构件、檩木、构架连接件 屋面基层与硬、悬山的屋面基层相同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木构架——歇山式建筑
歇山式木构架歇山的山面可以看成是悬山山 面和庑殿山面相结合的一种改良。
踩步金:是梁檩功能互兼的特殊构件,两端与 下金檩搭交,座踩在立于顺梁的交金墩上或带趴
头的梁金枋上。 草架柱及横穿:山面支承檩木的柱子。
踏脚木:承接草架柱的一根横木。 山花板:由草架柱、横穿和踏脚木等所形成的 整个山尖面,用拼接板(山花板)封盖起来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17:上角梁头
中国古代建筑史
19:上檐檩
中国古代建筑史
20:上抹角梁
中国古代建筑史
21:上搭角梁
中国古代建筑史
22:雷公柱和由戗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穿斗式(立贴式):檩柱结构体系。
在南方使用很普遍。优点是用料较小, 整体刚性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够 开阔。有时与叠梁式构架混合使用(叠梁
式用于中跨,穿斗式用于山面)。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三挑出檐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井干式:采用木头围成矩形木框,层层叠
置,形成木头承重的墙体。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木构架——硬山式建筑
指双坡屋顶的两端山墙与屋面封闭相交, 将木构架全部封砌在山墙以内
柱子构件:檐柱、金柱、瓜柱、山柱 横梁构件:架梁、随梁、抱头梁、穿插枋
中国古代建筑史
7:抹角梁
中国古代建筑史
8:交金墩
中国古代建筑史
9:搭角梁
中国古代建筑史
10:抹角梁
中国古代建筑史
11:童柱
中国古代建筑史
12:由戗
中国古代建筑史
13:老角梁
中国古代建筑史
14:仔角梁
中国古代建筑史
15:踩步金和上檐垫枋
中国古代建筑史
16:垫板
中国古代建筑史
18:上檐垫板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木构架——攒尖顶
攒尖顶木构架大量用于亭子建筑,分多角形 和圆形两大类,又有单檐和重檐之分,在重檐亭
中又有单围柱和双围柱。 以单檐四角亭木构架构造为例: 柱子围圈构件:应根据面阔和进深大小,可设为4、 6、8、12根等檐柱,柱头安装檐枋,形成第一道 封闭圈梁以组成柱子围圈结构。 檐檩围圈构件:是第二道封闭圈梁。 横梁构件:在檐檩之上形成构架的第三个封闭圈。
中国古代建筑史
大木作
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 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竖立 等工作的专业。由于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 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设计也归属大木作。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宋《营造法式》殿堂大木作制度示意图
中国古代木结构类型
叠梁式(台梁式):梁柱结构体系。
应用很广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 较大的空间,空间相对灵活;缺点是柱梁等用
图样焉。
中国古代建筑史
《营造法式》规定了“壕寨、石作、大木作、 小木作、雕作、旋作、锯作、竹作、瓦作、 泥作、彩画作、砖作、窑作”十三项制度。
中国古代建筑史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雍正十二年(公 元1734年)清工部所颁布关于建筑之术书也。 全书七十四卷,前二十七卷为二十七种不同之 建筑物:大殿、厅堂、箭楼、角楼、仓库、凉 亭等每件之结构,依构材之实在尺寸叙述。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穿斗式的基本构件:
柱:每根柱都落地——多见于川、滇等地。 有些柱落地,有些不落地,而插于下层穿枋
之上——多见于湘、鄂等地。 穿枋:穿过横向柱间将柱联成排架式屋架
的构件。 挑檐:用挑枋穿过柱子,承托挑檐(檐 檩),其尾穿入内柱,或是置于穿枋之下,
也可用穿枋出头挑檐构成
中国古代建筑史
檩木:檐檩、脊檩 构架连接件:枋子、垫板 屋面基层:椽子、望板、飞椽、连檐、瓦口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木构架——悬山式建筑
在硬山式建筑的基础上,加以适当改进而 成。两端山墙的山尖部位,不是与屋面封闭相 交,而是屋盖悬挑出山墙以外,即为“悬山”
有趴梁法、抹角梁法两种。 攒尖构件:是形成斜坡尖顶的构件。包括角梁、
由戗、雷公柱等 屋面基层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1:基座
中国古代建筑史
2:柱子
中国古代建筑史
3:檐垫枋
中国古代建筑史
4:角梁头
中国古代建筑史
5:檐垫板
中国古代建筑史
6:檐檩
式。一般不做成带廊的形式。 柱子构件:只有檐柱和中柱
横梁结构:没有抱头梁和穿插枋。当采用卷棚 式屋顶时,改用月梁直接承托两根脊檩。 檩木:从山尖墙向外悬挑出一个距离。 构架连接件与屋面基层:与硬山相同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木构架——庑殿式建筑
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
中国古代建筑史
抬 梁 式
中国古代建筑史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叠梁式的基本构件:
柱:角柱、檐柱、中柱、金柱、山柱、瓜柱 梁:由所支承在上面的檩木根数而命名。承
受几个檩子就叫几架梁 檩:与屋脊平行的构件叫檩。 取名方式与柱子名称一致。有檐檩、脊檩、 上金檩、中金檩、下金檩、挑檐檩。
木构架的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史
《营造法式》,宋李诫著。诫,徽宗朝将作少监 也。全书三十四卷,其中关于样式制度者,有壕 寨制度,说基础城寨等作法;石作制度,说石作 之结构与雕饰;大木作制度,说木构架方法,柱、 梁、枋、额、斗拱、椽、槫等;小木作制度,说 门、窗、隔扇、藻井,乃至佛龛、道帐之形制; 瓦作制度,说用瓦及瓦饰之法;彩画作制度,说 各级各色彩画。此外尚有估工算料等方法。最后 更附以壕寨、石作、大木、小木、彩画、雕作等
有单檐和重檐两大形式 木构架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正身部分、
山面及转角部分 正身部分与硬山建筑正身相同 山面及转角部分包括山面柱子构件、山面 横梁构件、檩木、构架连接件 屋面基层与硬、悬山的屋面基层相同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木构架——歇山式建筑
歇山式木构架歇山的山面可以看成是悬山山 面和庑殿山面相结合的一种改良。
踩步金:是梁檩功能互兼的特殊构件,两端与 下金檩搭交,座踩在立于顺梁的交金墩上或带趴
头的梁金枋上。 草架柱及横穿:山面支承檩木的柱子。
踏脚木:承接草架柱的一根横木。 山花板:由草架柱、横穿和踏脚木等所形成的 整个山尖面,用拼接板(山花板)封盖起来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17:上角梁头
中国古代建筑史
19:上檐檩
中国古代建筑史
20:上抹角梁
中国古代建筑史
21:上搭角梁
中国古代建筑史
22:雷公柱和由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