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特岗语文真题

合集下载

山西特岗教师《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2020年7月精选真题及参考答案

山西特岗教师《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2020年7月精选真题及参考答案

山西特岗教师《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2020年7月精选真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教育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

A.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B. 教育具有社会性C. 教育是一种心理活动D. 教育具有永恒性参考答案C. 教育是一种心理活动二、填空题1.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____。

参考答案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三、判断题1. 教育具有阶级性,这是教育的一大特征。

____ 参考答案×(错误)教育应当超越阶级,追求公平与普及。

四、简答题1. 请简述教育的实质。

参考答案教育的实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明显的社会性;(2)教育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传递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3)教育具有促进个体身心发展的功能;(4)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5)教育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五、论述题1. 请论述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为个体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使个体能够获得知识、技能、价值观等方面的提升;(2)教育有助于个体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的优点和不足,为个体的发展奠定基础;(3)教育能够培养个体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个体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4)教育有助于个体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惯,使个体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六、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背影》作者:朱自清背影这个标题,暗示着一种别离的情感。

文章通过讲述作者与父亲分别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爱意和牺牲精神。

文章开头,作者描述了自己离家去北京读书的情景。

当时,父亲送他到车站,帮他整理行李,叮嘱他注意事项。

作者注意到父亲穿着一双破旧的皮鞋,脸上带着疲惫的表情。

在分别的时候,父亲没有说什么特别的话,只是默默地望着作者,然后转身离去。

文章中间部分,作者回忆起与父亲相处的点滴。

他提到父亲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每天早出晚归,为了家庭而努力工作。

山西特岗教师《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2020年7月真题和解答

山西特岗教师《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2020年7月真题和解答

山西特岗教师《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2020年7月真题和解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A. 传道授业解惑B. 教书育人C. 培养人的社会活动D. 知识传授【答案】C2. 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A. 讲授法B. 问答法C. 讨论法D. 实验法【答案】C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 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D.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答案】A4. 下列哪种评价方式能够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A. 常模参照评价B. 目标参照评价C. 绝对性评价D. 形成性评价【答案】D5. 下列哪种教学原则强调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A. 直观性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D. 巩固性原则【答案】B6.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中小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A. 横向组织B. 纵向组织C. 螺旋组织D. 核心组织【答案】D7. 下列哪种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A. 复述策略B. 精讲策略C. 提问策略D. 演示策略【答案】A8.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班主任的工作内容()A. 组织班会B. 协调各种教育影响C. 评定学生品行D. 制定教学计划【答案】D9. 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A. 讲授法B. 问答法C. 讨论法D. 实验法【答案】D10.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A. 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B. 教学从以学科内容为中心转向以学科素养为中心C. 教学从以结果为导向转向以过程为导向D. 教学从以教师为主导转向以学生为主导【答案】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教学过程中要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基本原则。

【答案】教育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山西特岗小学语文试题

山西特岗小学语文试题

山西特岗小学语文试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juān kuǎn líng hún bǔ zhuō rǔ míng ( ) ( ) ( ) ( )xiāng gǎng zhé lǐ wéi chí gāo shàng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喘陡碍枕端徒得沈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风平浪不知所扶危困日夜程目不转心如焚畅通无腾云雾心诚服定自若喜出外寐以求四、词语搭配 (5分)信心动物踪迹寻找鼓掌频繁世界态度时间错误五、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考察队员的脸上浮出了欣喜地脸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病了,我想明天他可能肯定不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3、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岂能隐瞒真相,颠倒是非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4、太阳升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5、我们死后能有助与他人恢复健康。

我们的死是有意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六、精彩补白。

1、苟有恒,______________,最无益,________________。

( 2分)2、欲速,______;见小利,___________。

3、千里之行,___________。

(1分)4、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5、让我把____、把____、把____、把____和___,撒满你们____________。

历年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

历年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

历年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一、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王老师对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都很关心,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尤为关爱,这表明王老师具有( )A.热情性格B.热爱学生的职业道德C.刻苦钻研的精神D.终身学习的理念答案:B2.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在履行的义务有( )A.从事学术交流的义务B.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义务C.评定学生品行和学业成绩的义务D.制止有害于学生行为的义务答案:D3.最近发展区是由( )提出的。

A.夸美纽斯B.维果斯基C.杜威D.赫尔巴特答案:B4.角的概念的掌握,对钝角、直角、锐角等概念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这属于( )A.水平迁移B.自下而上的迁移C.自上而下的迁移D.逆向迁移答案:C5.( )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A.诊断性B.形成性C.总结性D.相对性答案:A二、专业基础知识6.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台上的人讲得云山雾罩,台下的人听得一头雾水,这种不得要领的讲座,还是少些为好;②一块20平方公里的方寸之地,成为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主战场,38亿元的项目相继在这里落地生根③这十八个罗汉个个都只有拳头大小,十八罗汉有的在念经,有的在敲木鱼,有的在打拳....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④有流程表当然好,但这流程是提前制定好的,展会进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突发情况,这时就不能腔柱鼓瑟,要做出适时调整。

⑤互联网的人才,不少是怪才、奇才,他们往往不走寻常路线,有很多奇思妙想,我们不要求全责备他们,不要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他们。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④D.③④⑤答案:A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以休闲、娱乐为目的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门,。

这使休闲旅游业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B.家长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为孩子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才能避免孩子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C.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巴基斯坦年仅11岁少女马悦悦。

山西特岗教师2020年7月《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参考

山西特岗教师2020年7月《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参考

山西特岗教师2020年7月《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参考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参考1. 《教育理论》是教育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A. 教育思想史B. 教育学说发展史C. 教育学派D. 教育学科分类答案:D2. 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实现的。

以下哪个环境不属于教育活动的主要环境?A. 家庭教育环境B. 社会教育环境C. 课堂教育环境D. 心理教育环境答案:D3.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教育目标的特征?A. 具有导向性B. 具有指导性C. 具有终极性D. 具有可操作性答案:D4. 教育环境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教育环境的主要要素?A. 教育设施B. 教育资源C. 教育内容D. 教育管理答案:C5. 教育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判。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A. 全面性B. 及时性C. 客观性D. 主观性答案:D中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参考1. 以下哪个成语描述的是人们在困境中互相搀扶、共同度过困难的精神?A. 齐心协力B. 守望相助C. 自相矛盾D. 众志成城答案:B2.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以下哪个人物是《红楼梦》中的主角?A. 林黛玉B. 薛宝钗C. 贾宝玉D. 王熙凤答案:C3. 下面哪个成语与“脚踏实地”意思相近?A. 好高骛远B. 纸上谈兵C. 鞠躬尽瘁D. 心血来潮答案:C4. 在古代经典《论语》中,孔子提出了很多有关教育的观点。

以下哪个观点不是孔子的教育思想?A. 教育应以德育为主B. 教育应注重礼仪规范C. 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D. 教育应注重人际关系答案:C5. 以下哪个成语表示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不满意,渴望有所改变?A. 感慨万分B. 感到无趣C. 唉声叹气D. 感到厌倦答案:A以上是2020年7月山西特岗教师考试《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参考。

《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2020年7月山西特岗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2020年7月山西特岗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2020年7月山西特岗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1.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A. 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B. 知识的传授C.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D. 学生的自我发展答案:A2. 下列哪种教学方法属于发现法?()A. 讲授法B. 演示法C. 探究法D. 读书指导法答案:C...(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如需完整版请补充)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 简述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包括三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方面。

(2)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面对新的挑战时能够有所作为。

答案:教育的目的包括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四个方面:(1)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

(3)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4)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答案: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包括四个方面:(1)课程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课程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3)课程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课程应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答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包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1. 某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荷塘月色》一文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播放相关的音乐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意境。

山西特岗试卷真题答案解析

山西特岗试卷真题答案解析

山西特岗试卷真题答案解析山西特岗教师是山西省面向全国范围招聘的特殊岗位,其选拔过程中会有一轮笔试环节。

以下将对山西特岗试卷的真题答案进行解析,以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试卷难度和答题要点。

试卷一:语文篇问题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世界上最好的语文材料莫过于生活本身了。

我们应该多读经典的优秀文学作品,但更重要的是学会观察、思考和思维表达。

生活中的点滴,在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都能成为表达的素材。

问题:作者认为什么是最好的语文材料?答案:生活本身。

解析:作者认为生活本身是最好的语文材料,这是因为生活中的点滴经验可以成为我们语文学习的素材。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观察、思考和学习,丰富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试卷二:数学篇问题一: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

若Sn=4a,则项数n等于多少?答案:2。

解析:根据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 n(a + l) / 2,其中l为末项。

将已知条件Sn = 4a带入公式,可得4a = n(a + l) / 2。

由于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且公差为d,末项可表示为l = a + (n - 1)d。

将l带入公式可以得到4a = n(a + a + (n - 1)d) / 2。

整理化简得到4 = n + (n - 1),解方程可得出n = 2。

试卷三:英语篇问题一:选择最佳答案。

I invited some friends to my house yesterday evening. They ____ a good time.A. haveB. hasC. hadD. having答案:C。

解析:根据句意"我邀请了一些朋友来我家昨晚,他们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可知,动词应该使用过去时态。

答案中只有C选项"had"是过去时态,因此选C。

试卷四:综合篇问题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The Smallest BirdThere is only one bird in the world that can fly backwards: the hummingbird. It can also fly straight up or straight down, even upside down. And it can hover(停留) just like a helicopter. How does it do these incredible things?Hummingbirds can move their wings up and down very quickly, about fifty times every second! They can also twist(扭曲)the tips of their wing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This is what allows them to fly in any direction and even hover.问题:为什么蜂鸟能够以不同的方向飞行和悬停?答案:蜂鸟能够快速上下扇动翅膀,并且能够扭曲翅膀的尖端。

山西特岗教师2020年7月《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精选

山西特岗教师2020年7月《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精选

山西特岗教师2020年7月《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精选一、教育理论部分1. 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教育的基本特点?(A)A. 主体性B. 社会性C. 个别性D. 继承性2. 教育活动中的教育对象是指(C)A. 教育者B. 教育方式C. 受教育者D. 教育目标3. 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属于教育的(B)A. 内在目的B. 外在目的C. 实施过程D. 教育标准4. 教育活动的目的之间是(B)A. 相互独立的B. 互为联系的C. 相互排斥的D. 相互替代的5. 教育的社会属性是指(B)A. 教育的社会功能B. 教育的社会根源C. 教育的社会途径D. 教育的社会价值2. 简答题2.1 教育的定义及基本特征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有意识、有组织的活动,对新一代进行思想、道德、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和引导,以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主体性、社会性、个别性和继承性。

其中主体性指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对象;社会性指教育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产物,是社会组织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个别性指教育活动是针对个体进行的,注重培养个体的独特性和个性发展;继承性指教育是代际传承的一种活动,通过教育可以将社会文化和知识传递给新一代。

2.2 教育活动的目的和任务教育活动的目的是指通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育活动的目的主要包括内在目的和外在目的。

内在目的是指培养个体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发展,使其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和道德素养等;外在目的是指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教育活动的任务是指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完成的各项工作。

教育活动的任务主要包括: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制定教育计划、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评价教育效果等。

二、中小学语文部分1. 选择题1. 下列哪个词语的拼音错误?(D)A. 声音B. 铅笔C. 语文D. 知识2. 下列哪个词语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A)A. 鸡蛋B. 鸭蛋C. 鹅蛋D. 鹌鹑蛋3. 下列哪个词语的注音部首不同于其他三个?(C)A. 钢笔B. 钟表C. 钓鱼D. 针线4. 下列哪个成语的字数和其他三个不同?(B)A. 一次性B. 一筹莫展C. 一无所有D. 一言不发5. 下列哪个词语的偏旁部首不同于其他三个?(D)A. 航空B. 舞蹈C. 船员D. 舆论2. 简答题2.1 写作与表达写作与表达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2022年7月3日山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题

2022年7月3日山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题

2022年7月3日山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削皮(xiāo)剥削(xuē)百舸争流(gě)咬文嚼字(jiáo)B、正月(zhēng)折本(shé)强词夺理(qiǎng)烜赫一时(xuǎn)C、呜咽(yè)铁锤(chuí)一丘之貉(hé)一暴十寒(pù)D、巷道(xiàng)佣金(yóng)数典忘祖(shǔ)余勇可贾(jiǎ)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风雨如晦史无前例无独有偶如法炮制B、蓬荜生辉孺子可教歃血为盟姗姗来迟C、摩肩接踵火中取栗直接了当轻歌慢舞D、提纲挈领戮力同心病入膏肓画地为牢3、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袁老师题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演讲,对一部分同学考前临阵退缩、信心不足等现象进行了分析,可谓鞭辟入里,给人启迪。

②无论是从医护人员的集体荣誉出发,还是从社会的公共利益出发,全面深化改革都刻不容缓。

这次改革能不能让医生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呢?我们刮目相看。

③几十年飞云掣电,互联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能量,让远隔万里的人们“鸡犬之声相闻”,将人类发展的进程调整到同一节奏上。

④在党员教育学习活动中,我们单位的领导不仅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引导广大党员见贤思齐,而且纠正了个别党员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⑤在韩国,教育支出跟家庭收入挂钩,极大影响了教育机会的均衡分配,继而造成教育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⑥这个周末,恰逢秋阳高照,朗朗乾坤,金灿灿的柑橘挂满枝头,红彤彤的柿子频频点头。

碧水青山相映成趣,令人赏心悦目。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②⑤⑥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我们美女帮你搬家,一定会让你的寒舍蓬荜生辉的。

B、您的令郎和我的令爱,的确是一对天然的佳偶。

山西特岗小学语文试卷

山西特岗小学语文试卷

山西特岗小学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霎时(shàshí)B. 潜藏(qiáncáng)C. 蜷缩(quánsuō)D. 瞌睡(kēshuì)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孟浩然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因为学习勤奋,所以成绩优异。

B. 他虽然学习勤奋,但是成绩优异。

C. 他学习勤奋,因此成绩优异。

D. 他学习勤奋,成绩优异。

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真是“功亏一篑”。

B. 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真是“前功尽弃”。

C. 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真是“功败垂成”。

D. 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真是“功成名就”。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去过北京吗?”B. 他问我,你去过北京吗?C. 他问我:“你去过北京吗?”D. 他问我,你去过北京吗?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下一句。

- 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

- 春眠不觉晓,__________。

7.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填写出相应的反义成语。

- 一视同仁(反义成语):__________。

- 一诺千金(反义成语):__________。

8.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词语,填写出相应的近义词。

- 珍贵(近义词):__________。

- 勤奋(近义词):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天的田野》春天来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嫩绿嫩绿的,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花儿也不甘示弱,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斑斓,把田野装扮得更加美丽。

小河的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

农民伯伯开始忙碌起来,他们耕田、播种,期待着秋天的丰收。

山西特岗教师2020年7月《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精选

山西特岗教师2020年7月《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精选

山西特岗教师2020年7月《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精选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教育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

A.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B. 教育的本质是传递知识C. 教育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简单联系D. 教育的发展受社会经济制度的制约答案:A2.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____。

A.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B.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C. 传授语文学科的知识和理论D. 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答案:C二、简答题1. 请简述教育的本质属性。

答案: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旨在传授知识、技能、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请简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答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包括: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二是让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三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四是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案例分析题某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背影》一课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了与课文相关的视频,并进行了情感教育。

请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并提出改进意见。

答案:这位教师在教学《背影》一课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了与课文相关的视频,并进行了情感教育。

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文本解读,而不仅仅是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情感教育。

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减少多媒体手段的使用,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和分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上就是对山西特岗教师2020年7月《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的精选,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山西特岗教师《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2020年7月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山西特岗教师《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2020年7月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山西特岗教师《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2020年7月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教育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是()A.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B.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详细要求C.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抽象要求D.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特定要求答案:A解析: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是一个宏观的概念。

二、填空题1. 我国教育目的是()答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解析:这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完整表述。

三、名词解释1. 教学目标答案: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提出的,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

解析: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评估教学效果。

四、简答题1.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

答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解析: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是当代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五、论述题1. 论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原则。

答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坚持思想性原则,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2)坚持科学性原则,准确传授语文知识;3)坚持工具性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4)坚持实践性原则,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5)坚持人文性原则,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解析: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原则是指导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1] 教育部. 教育理论[M]. 北京: 教育出版社,2010.[2] 教育部. 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M]. 北京: 教育出版社,2010.。

2023年山西特岗教师语文考试真题

2023年山西特岗教师语文考试真题

选择题下列关于《红楼梦》中人物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 贾宝玉是贾母的亲生儿子B. 王熙凤是贾母的侄女C.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D. 薛宝钗是贾宝玉的妻子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是:A. 《静夜思》B. 《春望》C. 《望庐山瀑布》D. 《登高》在古代汉语中,“之”字常作为:A. 代词,代替前文提到的事物B. 助词,表示语气或结构关系C. 动词,表示行动或变化D. 形容词,修饰名词下列关于《论语》中孔子教育思想的描述,错误的是:A. 孔子强调因材施教B.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C. 孔子提倡死记硬背D. 孔子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下列成语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的是:A. 多此一举B. 锦上添花C. 雪中送炭D. 画龙点睛填空题《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_____》、《_____》三部分。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_____”表达了对更高境界的向往。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其中名句为“但愿人长久,_____”。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_____》收录了《狂人日记》、《药》等著名作品。

《红楼梦》中,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上刻有“_____,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的字样。

简答题简述《诗经》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及其特点。

分析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一诗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谈谈你对古代汉语中虚词(如“之”、“而”、“于”等)作用的理解。

论述《论语》中孔子关于学习的思想及其在现代教育中的意义。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特色。

2020年7月山西特岗教师《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考试题目与答案精选

2020年7月山西特岗教师《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考试题目与答案精选

2020年7月山西特岗教师《教育理论、中小学语文》考试题目与答案精选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的本质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传道授业解惑D. 促进个体社会化答案:D2.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A. 教学方法的选择B. 教育内容的处理C. 教育环境的创设D. 以上都是答案:D3. 下列哪种教学原则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A. 启发性原则B. 循序渐进原则C. 因材施教原则D. 巩固性原则答案:A4. 下列关于中小学语文教学,说法错误的是()A.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B.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C.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D. 语文教学只需注重知识的传授答案:D5. 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最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A. 讲授法B. 讨论法C. 实验法D. 情境教学法答案:D6. 下列关于中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说法正确的是()A. 应以学生的研究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B. 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C. 只需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D. 应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答案:B7.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是()A. 教育教学能力B. 爱岗敬业C. 尊重学生D. 严谨治学答案:B8. 下列哪种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精英()A. 人文主义教育理论B. 实证主义教育理论C. 社会改造主义教育理论D. 精英主义教育理论答案:D9. 下列哪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自主性()A. 探究式教学法B. 启发式教学法C. 合作研究法D. 讲授式教学法答案:A10. 下列关于教育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是()A. 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B. 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C. 教育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就业D. 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精英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

答案: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2018年山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试卷

2018年山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试卷

2018年山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题分得分一20二10三40四30总分100核分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出:“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这是指义务教育具有()A.普及性B.强制性C.免费性D.公共性2.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社会和从做中学”观念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陶行知D.杜威3.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坚持立德树人,做人民满意教师的理念,勤奋工作,潜心育人,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这表明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是()A.爱国守法B.关爱学生C.爱岗敬业D.教书育人4.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这段话体现了教学的()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5.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A.教学计划B.课程标准C.教科书D.教育目的6.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常考)A.训诂绵亘·(gèn )商埠·(fù)挺而走险B.喟·叹(kuì)谙熟狡黠灯影幢·幢(zhuàng )C.游弋·(yì)懵懂赦造淬·炼真金(cuì)D.绮·丽(qǐ)雉堞·(dié)诅咒桀骜不驯得分评卷人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应该做到一言九鼎····,诚信经营,绝不能为了眼前利益做损害人民和社会的事情。

②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不要拔苗助长,而要水到渠成····;不要急于求成,而要积极稳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特岗语文真题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6山西特岗语文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6.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恣(zì)情殷(yān)红郑(zhèng)重其事潜(qián)心研究
连(lián)接庇(pì)护冠(guàn)心病呱(gū)呱坠地
剔(tì)透参(cèn)差翘(qiáo)首以盼笔耕不辍(chuò)
笨拙(zhuō) 褴褛(lǚ)创(chuàng)可贴拈(niān)轻怕重
【答案】A
解析:B.庇(bì)护冠(guān)心病C.剔(tī)透参(cēn)差D.创(chuāng)可贴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彷徨赫然深邃义愤填膺
B.晦暗怅然逞能眼花缭乱
C.慰藉簇新阔绰不可明状 (不可名状)
D.襁褓骸骨恻隐洋洋得意
【答案】C
解析:应为‘不可名状’。

意为无法用言辞形容。

名:用语言说出。

状:描绘,形容。

指声音、色彩、感觉等不能用语言描述。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乔布斯是一位( ),极具魅力并且成就非凡的人。

他主持开发的技术已经影响了几代人的生活。

②瑞士央行猝不及防的撤出欧元兑换瑞郎汇率下限的做法为全球进入信用货币时代以来所罕见,这使得一些平日()的大机构也措手不及。

③这家公司的行事极度隐秘,他们的所有行动都是()的,也因此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上站稳了脚跟,取得了一席之地。

A.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
B.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
C.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
D.深谋远虑老谋深算深思熟虑
【答案】D
【解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析,做出判断。

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

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老谋深算:周密的谋划,深远的盘算,形容办事老练,考虑周全。

10.【答案】B。

【②④①③⑤】
三、填空
11、取和眉按中国造字法分别是什么结构(会意字、象形字)。

【解析】“取”是左右结构,会意字;“眉”是半包围结构,象形字。

12.红楼梦中才自清明志子高,生于末世运偏涓,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是描写哪个人物的( )。

【答案】贾探春
【解析】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贾政之妾赵姨娘之女,“才自精明志自高”指的是她的志向高远,精明能干,清醒精敏,不被富贵蒙昏了头。

“生于末世运偏消”写她生于封建社会衰亡的末世,又是庶出的不幸,“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惜。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
一梦遥”暗示探春将远嫁边疆,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出嫁时乘船而去。

句中“清明”点出她将在清明时分远嫁他乡,如在综观画里的女子一样在船上对着江边“掩面泣涕”,挥别父母家人,往后只能在睡梦中与家人团聚。

13.窦娥冤的作者是( )
【答案】关汉卿
【解析】<<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自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为还高利贷将女儿窦娥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不出两年窦娥的夫君早死。

张驴儿要蔡婆婆将窦娥许配给他不成,将毒药下载汤中毒死蔡婆婆结果误毒死了其父。

张驴儿反而还诬告窦娥毒死了其父,昏官桃杌最后做成冤案将窦娥处斩,窦娥临终发下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

窦天章最后科场中第荣任高官,回到此处听闻此事,最后为窦娥平反昭雪。

14.周树人第一次以笔名鲁迅发行的小说是( )。

【答案】《狂人日记》
【解析】1918年5月,周树人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四.填诗词
15.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运用了诗经中(比兴)的修辞手法。

( ),今夕是何年苏轼的<<水调歌头>>
【答案】不知天上宫阙
【解析】出自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7.师者,( )。

韩愈的<<师说>>
【答案】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解析】《师说》是韩愈在古文运动中的一篇力作,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风变气的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是说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18.(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

杜甫《登高》
【答案】风急天高猿啸哀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律。

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

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窜他乡的悲哀之情。

五、诗歌鉴赏
宋代谢逸的《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豆蔻梢头春色浅。

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

红日三千帘幕卷。

画楼影里双飞燕。

照鬓步摇青玉碾。

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

独倚阙干凝望远。

一川烟草平如剪。

1.红日三千帘幕卷。

画楼影里双飞燕。

从内容和手法上赏析主人公的心情
2.李清照《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与本文最后一句“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1.【解析】:该句从服饰的描写中,使人想见少女楚楚动人的身姿。

红日三千帘幕卷写红日高照的时刻,少女才从睡梦中醒来,穿好衣服,缓缓的卷起窗帘,透出春闺中孤寂无聊的气息。

画楼影里双飞燕,写生机勃勃的春燕楼阴中比翼双飞,这情景不由得触动了少女的情怀。

春风中燕双飞,而春闺中人独居,人不如燕,虽然不明说恨字,而意中怨恨之情格外深沉。

闺中人不及空中燕,这一反衬,悲慨之感顿出。

2.【解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接抒发了作者的凄苦哀愁,一个愁字,将作者的感情倾泻无疑,读来让人更觉得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

写出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

本诗最后一句独椅阙干凝望远。

一川烟草平如剪,写女主人所盼望的人并没有出现,视野远处,只有那一平如剪的带着烟雾的芳草地。

以景写情,写出了女主人公由开始的满怀希望到此时的大失所望,可以想象到极度失望的情景。

此处以景收尾,含蓄蕴藉,余韵深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