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障碍评定
工伤小便功能障碍分级
工伤小便功能障碍分级
工伤小便功能障碍是指在工作中受到外力或其他因素的损伤导致排尿功能障碍。
根据病情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轻度功能障碍
轻度功能障碍指的是排尿功能有所受损,但仍然能够自主排尿且排尿量正常。
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困难、尿急或尿频等症状,但不会影响到生活和工作。
二级:中度功能障碍
中度功能障碍指的是排尿功能明显受损,需要借助一些辅助手段才能完成排尿。
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导尿管或进行间歇性膀胱镜检查等方法来排尿。
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安排和配合,但不会完全影响到正常生活。
三级:重度功能障碍
重度功能障碍指的是排尿功能完全丧失,无法自行排尿。
患者需要依赖永久性导尿管进行排尿,或者通过进行膀胱造瘘手术来排尿。
这种情况下,患者在工作和生活中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和困扰,需要长期进行导尿护理。
在确定功能障碍的分级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估。
除了排尿功能,还会考虑到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是否需要辅助器具、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等因素。
对于不同等级的功能障碍,治疗方法和康复措施也不同。
一级功能障碍通常可以通过改善工作环境、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
方法进行康复。
二级功能障碍可能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或进行物理康复训练。
三级功能障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并建立永久性的导尿通道。
总之,工伤小便功能障碍的分级可以有助于医生评估和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同时,及早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排尿功能,减少对生活和工作的不良影响。
工伤重度排尿障碍标准
工伤重度排尿障碍标准
工伤重度排尿障碍是指在工作中由于特定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以及工作压力等因素导致的严重排尿障碍。
下面是关于工伤重度排尿障碍的标准:
一、症状表现:
1.反复发作性排尿困难,尿流弱、尿流无力;
2.尿急、尿频,尿意频繁,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3.尿液中出现血尿、脓尿等异常现象;
4.排尿时出现尿失禁;
5.尿液排出不畅,排尿时间延长;
6.可能伴有尿道疼痛、尿道灼伤的症状;
7.严重时可能出现尿潴留等并发症。
二、影响程度:
1.工伤重度排尿障碍需持续存在,而非偶然的一次性事件;
2.排尿障碍严重影响了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3.排尿障碍不符合常人排尿正常规律,以至于无法适应工作环境;
4.尽管接受治疗,但依然存在严重的排尿困难;
5.必须由医疗专业人员明确诊断为工伤重度排尿障碍,并注明该病情是由于从事工作引起的。
三、临床诊断:
1.患者需到医疗机构接受专业诊断,并经医师明确诊断为工伤重度排尿障碍;
2.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排尿困难的病因,如前列腺疾病、尿路感染等。
四、治疗措施:
1.综合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推拿等方法,以提高排尿能力;
2.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
3.由于工伤重度排尿障碍是由于工作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相关的劳动保护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总之,工伤重度排尿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工伤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确定工伤重度排尿障碍标准时,除了考虑症状表现和影响程度外,还需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此外,对工作者的劳动保护和改善工作环境也是应该重视的方面。
排尿障碍
排尿障碍在卒中患者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它 在多个方面干扰了康复的成功,包括皮肤护理 尿路感染、抑郁、需要醒来排尿致睡眠质量差 及影响社会活动等。此类排尿功能障碍的治疗, 应根据患者的意识状况、运动功能、功能恢复 的潜能和尿动力学表现而决定。治疗的主要目 标是恢复到社会可接受的控尿,减少夜尿也很 重要。
进行实验室尿液分析、培养及超声膀胱功能检查。必 要时可行尿动力学检查(测定膀胱内压)与膀胱内镜 检查。 尿动力学检查对明确尿失禁的原因很有帮助,有助于 了解逼尿肌和尿道外括约肌的功能状态,也可以排除 有无膀胱出口梗阻,进而指导治疗。 腹部超声是排除尿潴留的主要手段,且能够排除可能 合并膀胱结石及其他尿路病理改变如肿瘤等。 另外需认识到尿失禁可能并非脑卒中本身造成的,也 许还存在发病前非神经性的原因
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主要发病原因有以 下几种
另外,老年人常见的男性前列腺肥大和女性压 力性尿失禁等病中亦可混杂
尿潴留常见于卒中急性期,位于额枕叶、内囊、 基底节、丘脑、脑桥及小脑的卒中病灶均可引 起逼尿肌无反射。这可能与大脑处于休克状态 有关。
并且有急性期尿潴留与卒中本身无关而与患者 不能正确表达排尿的需求、意识丧失、一过性 的膀胱膨胀以及限制活动有关。
脑桥上神经中枢的传人冲动多是抑制性的,但 也有促进作用。 主要抑制排尿的脑桥上中枢是小脑、基底神经 核和大脑皮质, 促进作用可能是由下丘脑后部和.脑桥腹侧来 控制。
由于脑血管病阻断其下传冲动,就会产生逼尿 肌活动过度或反射亢进,临床表现为尿急、尿 频和急迫性尿失禁。
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主要发病原因有以 下几种
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主要发病原因有以 下几种
排尿障碍的护理
排尿障碍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3、评估患者排尿障碍的原因及分型,是尿失禁或尿潴留。
尿失禁是真性尿失禁、假性尿失禁还是压力性失禁,尿潴留原因是机械性梗阻还是动力性梗阻引起。
4、了解 B 超情况及尿动力学梗阻引起。
二、护理措施1、尿失禁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护士应给予开导和提供必要的帮助,消除其羞涩、自卑与焦虑的心理,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皮肤护理:床上铺橡胶单和中单,也可使用尿垫或一次性纸尿裤,经常用温水清洗会阴部皮肤,勤换衣裤、尿垫、床单;根据皮肤情况,定时按摩受压部位, 防止压疮发生。
(3)外部引流:女患者可用女式尿壶紧贴外阴接取尿液;男患者可置尿壶于外阴合适部位接取尿液或利用带胶管的阴茎套接尿,但此法不宜长时间使用, 每天须定时取下阴茎套和尿壶,清洗会阴部和阴茎,并将局部暴露于空气中,评估局部有无发红、水肿或破损。
(4)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①如病情允许,鼓励患者每日白天摄入 2000-3000毫升液体,但入睡前应限制饮水,减少夜间尿量,以免影响患者休息。
②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膀胱冲洗、训练的目的、方法,所需的时间、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安排排尿时间,观察排尿反应。
定时使用便器,使用时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 注意用力要适度。
③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
④对长期尿失禁的患者,可行留置导尿术,避免尿液浸渍皮肤,发生皮肤破溃。
但要注意应定时夹闭和排放尿液,锻炼膀胱壁肌肉张力,重建膀胱储存尿液的功能。
2、尿潴留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其焦虑和紧张情绪。
(2)提供适宜的排尿环境:根据病情协助卧床患者取适当体位,尽可能使患者以习惯姿势排尿,如卧床患者略抬高上身或坐起等。
(3)调整体位与姿势:根据病情协助卧床患者取适当体位,尽可能使患者以习惯姿势排尿,如扶卧床患者略抬高上身或坐起等。
康复护理4-2-1 排尿障碍的评定
动力性尿潴留由梗排阻。尿病功 变能 ,障 如碍 外引 伤起 、, 疾而 病膀或胱使、用尿麻道醉并药无所器致质脊性髓
梗阻
初级排尿中枢活动障碍或抑制,不能形成排尿反
射。
其他 原因
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用力排尿或不 习惯卧床排尿,包括某些心理因素,如 焦虑、窘迫等使得排尿不能及时进行。
(二)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
2.根据临床表现分类 尿失禁。是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 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的流出。
尿潴留。是指膀胱充满尿液但是不能自 主排出。
(二)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
尿失禁
类别
主要表现
病因
真性尿失禁尿失膀滴禁胱入。完就全排不出能,贮膀存胱尿处液于,空有虚尿状液态。
昏迷、括约 肌损伤或支 配神经损伤
~S4)以上的中枢神经损伤。 痉挛性膀胱病人的膀胱逼尿肌出现不自主收缩
、膀胱内压力增高、膀胱容量减少、膀胱顺应性 降低等,表现为尿失禁。
(二)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
1.根据尿流动力学的检查结果分类 (2)逼尿肌活动不足性膀胱。 又称为松弛性膀胱,松弛性膀胱病人的膀胱逼 尿肌收缩乏力、残余尿量增多、膀胱顺应性增 加,表现为尿潴留、残余尿增多。
(三)排尿障碍的评定方法
3.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监测病人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 常规、尿常规、尿液细菌培养、血尿素氮、血肌酐等。 (2)尿流动力学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客观地反映 逼尿肌、尿道内、外括约肌各自的功能状态及其在储尿 、排尿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尿流动力学测试有助于准确 诊断及治疗神经源性膀胱。 (3)B超:泌尿系统B超检查可了解有无泌尿系统结石 、积水等,有无尿道梗阻,并可测量膀胱残余尿量。
排尿障碍的诊断与护理
康复计划: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计划,包括运动、饮食、心理 等方面
饮食调整:调整饮食结构,避 免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保持 尿液通畅
5
排尿障碍的预防
预防方法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定时定量饮水、避
免憋尿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焦虑、紧张等不
良情绪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 身体素质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 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如前列腺增生、尿路
严重程度分类
轻度排尿障碍:尿流缓慢、尿线细、 尿量减少
重度排尿障碍:尿流完全中断、尿 潴留、尿失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度排尿障碍:尿流中断、尿滴沥、 尿线变细
极重度排尿障碍:尿失禁、尿潴留、 尿路感染、肾功能损害
3
排尿障碍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胆碱能药物:如奥昔布宁、托特罗定等,用于缓解膀胱过度活动症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用于缓解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 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度他雄胺等,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氟西汀等,用于治疗排尿障碍相关的精神心理障碍
4
排尿障碍的护理
日常护理
定时排尿,避免憋尿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 久坐、久站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喝 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 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饮食护理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 免脱水
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 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肠
道蠕动
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 辛辣、油腻、煎炸等
排尿困难:尿 道梗阻症状
尿失禁:膀胱 控制能力下降
尿潴留:膀胱 排空障碍
尿路感染:尿 道炎、膀胱炎、 肾炎等
二便障碍的康复护理-康复护理常用技术
《康复护理学》
谢谢!
第五章 常见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第二节 二便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学》
教学目标
《康复护理学》
掌握:长期卧床或制动的康复护理、吞咽 障碍、认知障碍的康复护理
熟悉:二便功能障碍
了解:心肺康复护理、皮肤康复护理和挛 缩的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学》
一、概述
《康复护理学》
(一)排尿障碍的常见临床类型
(1)尿潴留
《康复护理学》
5.肠胀气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
(1)去除引起肠胀气的原因 (2)鼓励患者适当活动 (3)其他措施:
• 轻微肠胀气 • 严重胀气
《康复护理学》
6.排便失禁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2)饮食调护 (3)皮肤护理
《康复护理学》
(4)重建控制排便的能力:
• 了解患者排便规律,观察排便前的表现 • 配合医生为患者定时使用导泻栓剂或灌肠 • 指导患者进行肛门括约肌及骨盆底部肌肉收缩训练
《康复护理学》
3.便秘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2)饮食调护 (3)提供适宜的排便环境 (4)采取舒适的姿势和体位 (5)遵医嘱给药 (6)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 (7者的康复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 (2)心理护理 (3)饮食调护 (4)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5)皮肤护理 (6)观察病情
《康复护理学》
练习方法
– 患者取站立、坐位或卧位,做排便动作 – 先缓慢收缩肛门括约肌及盆底肌肉,然后再缓
慢放松 – 每次10秒左右,连续10次,每次锻炼20~30
分钟,每日可练习数次,以患者不感觉疲劳为 宜。
《康复护理学》
四、健康教育
1.知识介绍 2.摄入适量的液体、适宜的饮食 3.保持情绪稳定 4.进行适宜的运动 5.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轻度排尿障碍的标准
轻度排尿障碍的标准引言轻度排尿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流量减少等症状。
为了准确诊断和治疗轻度排尿障碍,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标准的制定制定轻度排尿障碍的标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症状轻度排尿障碍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流量减少等症状。
标准应明确这些临床表现,并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和分类。
2. 检查手段制定标准时需要考虑到对轻度排尿障碍进行确诊所需的检查手段。
例如,可以包括膀胱超声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等。
3. 疾病分级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将轻度排尿障碍分为不同的级别,以便于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
4. 相关指南和文献制定标准时应参考相关的国际和国内指南和文献,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这些指南和文献可以提供参考范围、诊断依据等方面的信息。
标准的执行制定好标准后,需要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以下是一些执行标准的建议:1. 医生培训医生在诊断轻度排尿障碍之前应接受相关培训,以了解并掌握标准中描述的临床表现、检查手段等内容。
2. 患者教育对于患有轻度排尿障碍的患者,医生需要向其提供相关教育,使其了解疾病的特点、治疗方法以及对生活方式的影响等。
3. 标准化问卷调查为了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症状和治疗效果,可以设计标准化问卷调查,用于定量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生活质量。
4. 定期评估与更新制定好的标准应定期进行评估与更新,以确保其与最新科学进展相符,并能够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
标准的效果制定和执行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结果,提高医疗质量。
以下是标准可能带来的效果:1. 确诊准确性提高通过制定明确的标准,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轻度排尿障碍,避免误诊和漏诊。
2. 治疗方案个体化根据不同级别的轻度排尿障碍,医生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 患者满意度提高通过教育患者、提供合理治疗方案等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增强患者对治疗计划的依从性。
医院排尿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常规(医院2019年专科护理常规)
医院排尿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常规排尿功能障碍是康复医学中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原因多为外伤。
药物、认知障碍、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等所引起的排尿功能减弱或丧失,最终表现为尿失禁或尿潴留,最常见于脊髓损伤。
一、障碍分类1.失禁型排尿障碍(1)由膀胱引起(2)由流出道引起2.潴留型排尿障碍(1)由膀胱引起(2)由流出道引起二、护理评估1.病史评估2.药物使用史评估3.排尿形态评估4.体格检查评估5.化验、检查结果评估6.尿流动力学评估三、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措施(1)向患者讲解排尿障碍的有关知识,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主动配合。
(2)鼓励患者起床活动,避免长期卧床。
及时排除膀胱结石、尿路感染等问题。
做好饮水管理,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
(3)促使患者进行膀胱训练,恢复自行排尿,尽量达到不使用导尿管。
首选体位疗法、物理疗法或诱导排尿法促使患者自行排尿。
2.专科康复护理措施(1)潴留型排尿障碍增加膀胱排空功能的护理措施1)Valsava屏气法:患者取坐位,腹部放松,身体前倾,屏气增加腹压并向下传到膀胱和骨盆底部,同时双手抱住膝部或大腿,防止腹部膨出而使腹压下降。
适用于逼尿肌收缩无力,低压性膀胱。
2)Crede手压法:双手拇指置髂嵴部,其余手指在耻骨上用力向下挤压下腹部,也可凹握拳挤压,将膀胱内尿液压出。
适用于逼尿肌收缩无力,低压性膀胱。
此法与Valsava法不合并使用。
3)发现或诱发“触发点”:叩击下腹部的膀胱区,找到一个敏感的刺激点,在导尿前20分钟叩击10~20分钟,频率50~100次/分,次数100~500次,叩击时宜轻而快,避免重扣,以免引起膀胱尿道功能失调。
此种方法训练到能够形成原始反射,周期性排尿。
4)激发技术:摩擦大腿内侧,以手指扩张肛门等。
(2)失禁型排尿障碍1)尿意习惯训练:规定患者每天的排尿时间,帮助患者建立排尿习惯。
2)膀胱括约肌控制力训练:常用盆底肌训练法,指导患者收缩耻骨、尾骨周围的肌肉,每次持续10秒,重复10次,每日5~10次,可减少漏尿的发生。
排尿功能障碍——病因及临床表现
排尿功能障碍——病因及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及原因一、尿频正常成人膀胱容量约400ml,白天排尿4-5次,夜间0-1次。
排尿次数增多者,一般认为白天多于6 次,夜间多于2次,或24小时多于8次,则谓之尿频。
尿频的原因:任何引起膀胱容量缩小的病变,均可引起尿频,归纳如下。
1.膀胱功能性容量缩小引起的尿频因膀胱炎症、激惹、反射亢进等因素引起或诱发而发生尿频,麻醉后膀胱可达正常容量,去除病因或消除诱因后,尿频也随之消失。
(1)膀胱疾病特异性炎症、非特异性炎症、结石、肿瘤、异物等。
(2)膀胱邻近组织、器官病变前列腺炎、盆腔炎、低位阑尾炎、盆腔肿瘤、妊娠子宫压迫等。
(3)尿道疾病炎症、狭窄、结石、肿瘤、异物、憩室、尿道肉阜、尿道综合征、尿道黏膜脱垂等。
(4)膀胱活动亢进(overactive bladder)各种原因引起的不稳定膀胱、低顺应性膀胱及逼尿肌无抑制收缩等。
(5)心理行为及排尿习惯异常这类患者多有紧张、焦虑、多疑心理,其症状的发生或发展与精神刺激和心理状态有明显的关系。
不正常的排尿习惯常表现为自觉和不自觉的“提醒排尿”,即平常所见的越紧张尿频越明显。
2.膀胱器质性容量缩小引起的尿频因逼尿肌器质性损害所致的膀胱容量缩小所致的尿频,此类情况在麻醉后膀胱容量也不能增加。
如结核性膀胱挛缩、放射性膀胱炎、浸润性膀胱癌、膀胱大部切除后、逼尿肌极度增生收缩亢进引起的逼尿肌肥厚等。
3.膀胱有效容量缩小引起的尿频因残余尿占据了膀胱有效容量,致膀胱不能排空而引起的尿频,此时膀胱绝对容量正常甚至大于正常。
多发生于膀胱以下尿路梗阻性病变,最典型的是良性前列腺增生,其他疾病可见于前列腺肿瘤、膀胱颈梗阻、后尿道瓣膜、精阜肥大、尿道狭窄等,神经原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特别是有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者。
此外,尿频还可发生于尿量增多的情况下,如正常情况下的大量饮水、病理情况下的多尿(粮尿病、尿崩症、原发性醛固酮症、服用利尿剂、肾硬化、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等),排尿次数均增多。
轻度排尿障碍的标准
轻度排尿障碍的标准轻度排尿障碍是指个体在排尿过程中面临一些轻微的困扰或不适,表现为排尿频率增加、尿流量减少或尿急等症状。
这类排尿障碍的标准主要是通过对排尿相关的症状和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如下方面:1. 排尿频率增加:轻度排尿障碍的一个主要症状是排尿频率增加。
个体排尿的次数比正常情况下要多,可能表现为每日排尿次数超过7到8次。
这可能是由于尿液量减少或者排尿间隔缩短所致。
2. 尿流量减少:另一个常见的症状是尿流量减少。
个体排尿时,尿液的流出速度较慢,可能表现为尿流变细、尿流变弱等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问题导致的。
3. 尿急:尿急是指个体有一种强烈的尿液排出欲望,但同时又无法控制的感觉。
轻度排尿障碍的个体可能会经常出现尿急症状,导致需要立即寻找厕所进行排尿。
尿急可以是临时的,也可能是持续的。
4. 尿失禁:轻度排尿障碍的个体可能会经历轻度的尿失禁,主要表现为在无法抑制排尿的情况下,会不自主地失禁一部分尿液。
这可能发生在尿急症状、咳嗽或打喷嚏等活动中。
5. 无痛性:轻度排尿障碍的个体通常没有疼痛或不适的感觉。
症状主要集中在排尿过程中的不适和困扰,而不涉及到排尿时的疼痛或疼痛感。
总结起来,轻度排尿障碍的标准主要包括排尿频率增加、尿流量减少、尿急、尿失禁和无痛性。
尽管这些症状并不是严重的,但它们对个体的日常生活和生活质量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遇到这些症状时,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取咨询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可以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治疗。
排尿障碍评定
• 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反应膀胱功能状态
• 括约肌肌电图:了解尿道外括约肌功能状 态,是确定尿道肌肉是否神经异常的可靠 检查项目。
• 复合尿动力学检查:影响动力学(参数: 膀胱压力、直肠压力、逼尿肌压力、尿流 率和肌电图)普遍的用于膀胱功能失常, 特别是复杂的患者。
潴留与 失禁混
合
尿流动力学特点
1、由膀胱引起 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 膀胱容量减少;膀胱顺应性降低;逼尿 肌正常(但有认知、运动等问题)
2、由出口引起 膀胱颈功能不全;外括 约肌松弛等 1、由膀胱引起 神经源性逼尿肌松弛; 肌源性逼尿肌松弛;膀胱容量增大/顺应 性增加逼尿肌正常(但有认知、运动等 问题)
2、由出口引起 机械性因素;内括约肌 功能性梗阻;外括约肌功能性梗阻
1、逼尿肌-括约肌失协调引起
2、逼尿肌和括约肌正常(但有认知、运 动等问题)
神经源性排尿障碍评定
体格检查
症状评估
了解病史
尿流 动力学分析
实验室检查
病史
一般情况 排尿情况
既往史
生活方式 生活质量
体格检查(高度推荐)
• 一般体格检查:精神状态、意识、认知、 步态、生命体征等。
2
正常排尿过程
3
神经源性排尿障碍的特点
4
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
膀胱尿道的神经支配
大脑支配中枢
大脑皮质 基底神经节网
状结构
脊髓支配中枢
交感中枢 副交感中枢 躯体运动神经
中枢
周围神经支配
盆神经 腹下神经 阴部神经
支配排尿 的肌肉
A 膀胱逼尿肌 B 尿道括约肌
C 后尿道平滑肌
D 盆腔周围横纹肌 E 尿道周围横纹肌
二便管理及治疗
• ⑵ 尿失禁: 是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 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流出
• 分类: : Ⅰ 真性尿失禁(完全性尿失 禁) : 是指膀胱完全不能贮存尿液, 有尿 液进入膀胱即流出, 膀胱处于空虚状态。
主要是由于脊髓初级排尿中枢与大脑皮质 之间的联系受损, 如昏迷 截瘫后, 因排尿 反射活动失去大脑皮质的控制, 膀胱逼尿
肌出现无抑制性收缩引起;也可因手术等 所致膀胱括约肌损伤或支配括约肌的神经 受到损伤以及疾病所致的膀胱括约肌功能 不全等
• Ⅱ 假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 是指膀胱内的尿 液充盈达到一定压力是不自主地溢出少量尿液, 而 膀胱内压力降低时溢尿即可停止但膀胱呈胀满状态 且尿液不能排出。 多见于脊髓病变, 主要是由于脊 髓初级排尿中枢活动受到抑制,当膀胱充满尿液, 膀胱内压增高时,迫使少量尿液流出 。
• Ⅲ 压力性尿失禁: 是指运动时腹肌收缩, 腹内压 高而致不主地排出少量尿液。 多见于排尿机能低下 的中 年女性及前列腺 除术后男性。 主要是由于膀 胱括约肌张力减低。 骨盆底部肌肉及韧带松弛所致。
• Ⅳ 紧迫性尿失禁: 是指当有强烈的尿意时不能由 意志控制而尿液经尿道流出。 其特点是先有强烈的 尿意,后又尿失禁, 或在出现强烈的尿意时发生尿 失禁, 表现为尿急、尿频和遗尿三联征, 伴有逼尿 肌无意识地收缩或反射亢进。 多见于神经系统损伤 的患者,如脑卒中、 脊髓损伤或多发性硬化等。
进、消化不良、粪便干硬、腹部可触及包 块等。
• 粪便嵌塞: 是指粪便滞留在直肠内过久, 水分不断被大肠吸收, 粪便变得坚硬不能 排出, 常发生于慢性便秘的患者。引起粪 便嵌塞的原因是因为便秘未及时解除, 粪 便滞留于直肠内, 水分被持续吸收, 而乙 状结肠排下的粪便不断加入, 是粪便变得 坚硬如石, 不能排出而发生嵌塞。 临床表 现为腹部胀痛、直肠肛门疼痛, 肛门处有 少量液化的粪便渗出, 但不能正常排出粪 便。
排尿障碍评定教案资料
排尿障碍评定一、概述1、排尿的生理在正常的情况下,膀胱逼尿肌在副交感神经的影响下处于轻度收缩状态,膀胱内压保持在10cmH2O以下。
当膀胱内尿液增加时,膀胱内压也增高,但是由于膀胱壁的适应能力,因此内压无明显升高,保持在15cmH2O以下。
当膀胱尿液增加至350-550ml,膀胱内压力超过15cmH2O,刺激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盆神经传导至骶髓的初级排尿反射中枢,同时将冲动上传至大脑的高级排尿中枢,从而产生尿意。
当条件允许,则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内括约肌松弛,则尿液排出,反之,大脑便抑制骶髓的初级排尿中枢直到有合适的机会抑制才会被解除。
此外,腹肌和膈肌收缩,使腹压增高也促进膀胱内尿液的排空。
排尿的生理2、神经源性膀胱时调节和控制排尿生理活动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或受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内尿液排空。
3、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可根据尿流动力学的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分类(1)根据尿流动力学的检查结果分类:①逼尿肌过度活跃性膀胱(痉挛性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协调性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失调性膀胱;痉挛性膀胱②逼尿肌活动不足性膀胱(弛缓性膀胱)弛缓性膀胱逼尿肌过度活跃性的神经源膀胱又称为痉挛膀胱,多见于病变部位在脊髓的初级排尿中枢(S2~S4)以上的中枢神经损伤。
痉挛型膀胱病人的膀胱逼尿肌出现不自主收缩、膀胱内压力增高、膀胱容量减少、膀胱顺应性降低等,表现为尿失禁。
当合并有括约肌不协调时,逼尿肌收缩同时括约肌并不不松弛,从而导致膀胱压力会更高,有发生尿液反流的危险。
表现为尿失禁、残余尿量增多。
逼尿肌活动不足性的神经源膀胱又称为弛缓性膀胱,弛缓性膀胱病人的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残余尿量增多、膀胱顺应性增加,表现为尿潴留、残余尿量增多。
(2)根据临床表现分类:可将神经源膀胱分为尿失禁、尿潴留。
尿失禁是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由尿道流出;尿潴留是指膀胱充满尿液但是不能自主排出。
4、排尿障碍评定的目的1)确定排尿障碍的原因;2)确定排尿障碍的类型; 3)了解排尿障碍对患者的影响及并发症; 4)选择合适的膀胱管理方法,制订科学的康复护理计划。
排尿障碍的种类和诊断方法
排尿障碍的种类和诊断方法一、引言二、排尿障碍的种类1. 尿失禁1.1 应激性尿失禁1.2 急迫性尿失禁1.3 混合性尿失禁2. 频尿/夜尿多3. 尿潴留4. 尿急与排尿困难三、诊断方法1. 病史采集和问诊2. 身体检查3.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4 进一步评估四、结论引言排尿是人体正常代谢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有时候人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排尿障碍。
了解这些排尿障碍的种类及其正确诊断方法对于提供合适的治疗和康复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常见的排尿障碍类型以及常用的诊断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面对问题并寻求医疗帮助。
排尿障碍的种类1. 尿失禁(段落标题) 应激性尿失禁应激性尿失禁是指在咳嗽、打喷嚏、笑或进行体力活动时,会有不由自主地泄漏尿液的情况。
这种形式的尿失禁通常与盆底肌肉功能减弱相关,在受到外界刺激时,无法完全控制尿液流失。
(段落标题) 急迫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是一种突然且难以抑制的排尿需求和意外泄漏尿液的情况。
患者常感觉到一股突如其来的强烈排尿欲望且无法控制。
这可能是因为膀胱过度活跃导致无法有效地控制排尿。
(段落标题) 混合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是指同时出现应激性和急迫性两种类型的尿失禁。
这种情况下,患者在遇到任何对膀胱造成压力或刺激的动作时,都有泄漏尿液的风险。
2. 频尿/夜尿多频尿是指白天上厕所次数频繁,一般大于8次。
夜尿多是指晚上需要起床三次以上,中断睡眠进行排尿的情况。
频尿和夜尿多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饮水过多、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跃等。
3. 尿潴留尿潴留是指膀胱无法充分排空的状态或无法控制的尿液流失。
这可能由于下尿道梗阻、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或神经性膀胱等造成。
4. 尿急与排尿困难(段落标题) 尿急尿急是指突然且难以抑制的强烈排尿欲望,但实际上膀胱内仍没有足够的尿液需要排出。
这可能是由于盆底肌肉紊乱或其他神经系统问题引起。
(段落标题) 排尿困难排尿困难是指在膀胱收缩时无法将足够的力量用来推动和完全清空膀胱。
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 试行
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原创文章时间:2009-03-03 17:42:15点击查看评论TABLE style=""TABLE-LAYOUT:"fixed\?关于印发《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民发[2004]19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劳动保障、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劳动保障、卫生局,各军区联勤部,各军兵种后勤部,总参三部、管理保障部,总政直工部,总装后勤部,军事科学院院务部,国防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校务部,武警部队后勤部,总后所属直供单位:为贯彻国务院、中央军委2004年8月1日公布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我们制定了《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试行)》,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二○四年十一月五日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试行)依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综合考虑残疾军人于医疗期满后的器官缺损、功能障碍、心理障碍和对医疗护理依赖的程度,将现役军人因战、因公(含职业病)致残等级评定标准由重至轻分为1-10级,其中,1-6级同时适用于因病致残的义务兵和初级士官。
一、功能分级判定依据及基准1.医疗期满系指经过"系统治疗",即住院治疗,或每月2次(含)以上到医院进行门诊治疗并坚持服药一个疗程(精神病人一般为三个月)以上,以及恶性肿瘤在门诊进行放射或化学治疗。
2.航空病、减压病、放射性疾病、火箭推进剂中毒、尘肺等特殊行业现役军人易患的职业病,引起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心理障碍及对医疗护理依赖的,依据本标准相关残情进行等级评定。
3.本标准未列载的各种恶性肿瘤及其它伤、病致残情况,可参照相应残情进行等级评定。
4.对于同一器官或系统多处损伤,或一个以上器官同时受到损伤者,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鉴定。
如几项伤残等级不同,以重者定级;两项以上等级相同,最多晋升一级。
排尿障碍评定
排尿障碍评定一、概述1、排尿的生理在正常的情况下,膀胱逼尿肌在副交感神经的影响下处于轻度收缩状态,膀胱内压维持在10cmH2O以下。
当膀胱内尿液增加时,膀胱内压也增高,可是由于膀胱壁的适应能力,因此内压无明显升高,维持在15cmH2O以下。
当膀胱尿液增加至350-550ml,膀胱内压力超过15cmH2O,刺激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盆神经传导至骶髓的低级排尿反射中枢,同时将冲动上传至大脑的高级排尿中枢,从而产生尿意。
当条件允许,则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内括约肌松弛,则尿液排出,反之,大脑便抑制骶髓的低级排尿中枢直到有适合的机缘抑制才会被解除。
另外,腹肌和膈肌收缩,使腹压增高也增进膀胱内尿液的排空。
排尿的生理2、神经源性膀胱时调节和控制排尿生理活动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或受损害而引发的膀胱内尿液排空。
3、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可按照尿流动力学的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分类(1)按照尿流动力学的检查结果分类:①逼尿肌过度活跃性膀胱(痉挛性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协调性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失调性膀胱;痉挛性膀胱②逼尿肌活动不足性膀胱(弛缓性膀胱)弛缓性膀胱逼尿肌过度活跃性的神经源膀胱又称为痉挛膀胱,多见于病变部位在脊髓的低级排尿中枢(S2~S4)以上的中枢神经损伤。
痉挛型膀胱病人的膀胱逼尿肌出现不自主收缩、膀胱内压力增高、膀胱容量减少、膀胱顺应性降低等,表现为尿失禁。
当归并有括约肌不协调时,逼尿肌收缩同时括约肌并非不松弛,从而致使膀胱压力会更高,有发生尿液反流的危险。
表现为尿失禁、残余尿量增多。
逼尿肌活动不足性的神经源膀胱又称为弛缓性膀胱,弛缓性膀胱病人的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残余尿量增多、膀胱顺应性增加,表现为尿潴留、残余尿量增多。
(2)按照临床表现分类:可将神经源膀胱分为尿失禁、尿潴留。
尿失禁是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由尿道流出;尿潴留是指膀胱充满尿液可是不能自主排出。
4、排尿障碍评定的目的1)肯定排尿障碍的原因;2)肯定排尿障碍的类型; 3)了解排尿障碍对患者的影响及并发症; 4)选择适合的膀胱管理方式,制订科学的康复护理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尿障碍评定
一、概述
1、排尿的生理在正常的情况下,膀胱逼尿肌在副交感神经的影响下处于轻度收缩状态,膀胱内压保持在10cmH2O以下。
当膀胱内尿液增加时,膀胱内压也增高,但是由于膀胱壁的适应能力,因此内压无明显升高,保持在15cmH2O以下。
当膀胱尿液增加至350-550ml,膀胱内压力超过15cmH2O,刺激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盆神经传导至骶髓的初级排尿反射中枢,同时将冲动上传至大脑的高级排尿中枢,从而产生尿意。
当条件允许,则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内括约肌松弛,则尿液排出,反之,大脑便抑制骶髓的初级排尿中枢直到有合适的机会抑制才会被解除。
此外,腹肌和膈肌收缩,使腹压增高也促进膀胱内尿液的排空。
排尿的生理
2、神经源性膀胱时调节和控制排尿生理活动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或受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内尿液排空。
3、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可根据尿流动力学的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分类
(1) 根据尿流动力学的检查结果分类:①逼尿肌过度活跃性膀胱(痉挛性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协调性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失调性膀胱;
痉挛性膀胱
②逼尿肌活动不足性膀胱(弛缓性膀胱)
弛缓性膀胱
逼尿肌过度活跃性的神经源膀胱又称为痉挛膀胱,多见于病变部位在脊髓的初级排尿中枢(S2~S4)以上的中枢神经损伤。
痉挛型膀胱病人的膀胱逼尿肌出现不自主收缩、膀胱内压力增高、膀胱容量减少、膀胱顺应性降低等,表现为尿失禁。
当合并有括约肌不协调时,逼尿肌收缩同时括约肌并不不松弛,从而导致膀胱压力会更高,有发生尿液反流的危险。
表现为尿失禁、残余尿量增多。
逼尿肌活动不足性的神经源膀胱又称为弛缓性膀胱,弛缓性膀胱
病人的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残余尿量增多、膀胱顺应性增加,表现为尿潴留、残余尿量增多。
(2)根据临床表现分类:可将神经源膀胱分为尿失禁、尿潴留。
尿失禁是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由尿道流出;尿潴留是指膀胱充满尿液但是不能自主排出。
4、排尿障碍评定的目的 1)确定排尿障碍的原因;2)确定排尿障碍的类型; 3)了解排尿障碍对患者的影响及并发症; 4)选择合适的膀胱管理方法,制订科学的康复护理计划。
(二)排尿障碍评定
排尿障碍的评定包括病史采集、临床检查、辅助检查等。
1、病史病史采集是排尿障碍评定的主要组成部分。
进行病史采集时,应注意询问病人的发病经过及排尿障碍特点,如目前的排尿方式、排尿控制情况、有无尿意、排尿耗时、尿液的性状、有无并发症等。
同时,应了解病人以往的饮水和排尿习惯,是否有外伤、手术、糖尿病、脊髓炎等病史,是否使用过抗胆碱能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α受体阻滞药等。
2、临床检查排尿障碍的临场检查包括针对原发病的全身体格检查和针对膀胱的检查。
针对原发病的体格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针对膀胱的检查包括简易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以及残余尿量的测定等。
(1)全身体格检查:在进行全身体格检查时,应注意病人的血压变化;腹部检查应注意下腹部有无包块、压痛;肾区有无叩击痛,判
断膀胱充盈情况;皮肤检查应重点检查骶尾部皮肤处有无破损;神经系统的检查应注意脊髓损伤平面的评定、肛周的感觉、运动情况、各神经反射等。
(2)简易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简易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技术是判断病人膀胱容量大小和压力变化情况的技术。
它是根据压力量表的原理。
,将与大气压想通的压力管与膀胱想通,膀胱内压力随着储量的改变通过水柱波动来显示(图3-9)
简易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
用物准备:可调式输液架1个,三通管1枚,测压管1根(可用一次吸痰管或吸氧管),输液架1副,500ml生理盐水1瓶,带有刻度的量杯(或有刻度的尿壶)、无菌导尿包1个,14号无菌导尿管1根。
操作流程:1)病人平卧位,调节侧压装置的零点平耻骨联合;2)嘱
病人自己先排空尿液,再插入导尿管排尽残余尿;3)连接测压装置,以适当的速度滴入无菌生理盐水并观察测压计水柱的波动,同时询问病人的感觉;3)当水柱达到4cm或漏尿时停止测试,肌力此时滴入的生理盐水的量。
注意事项:1)正常判断病人膀胱容量需两位护士操作,一人观察病人膀胱在不断充盈中的状态和病人的感觉及全身的反应,一人观察滴入的速度和水柱的变化并做记录。
2)如何使用气囊导尿管,不要向气囊内注水,以免影响测压结果。
3)冠珠速度对测定结果又影响,最好用输液泵以均匀的速度滴入膀胱。
一般采用20-30ml/min为常规灌注速度,但膀胱过度活跃时可减慢点滴的速度至小于10ml/min,如果水柱上升速度很快,此时不一定要停止测定,可以先减慢滴速,再做观察。
4)在测定前、中、后嘱病人咳嗽,以测试个管道是否通畅,水柱波动是否灵敏。
5)询问病人的感觉,包括首次膀胱充盈感、首次排尿感、强烈排尿感和疼痛感等,并记录相应膀胱容量。
6)操作前、中、后要测量血压。
(3)膀胱残余尿的测定:指排尿后立即导尿或用B超检查测定膀胱内的残余尿量。
正常人残余尿量一般少于50ml。
通过膀胱残余尿量测定,可以了解膀胱排尿功能,或判断下尿路梗阻程度,为膀胱护理提供依据。
3、辅助检查排尿障碍的评定应参考实验室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B超等辅助检查结果。
(1)实验室检查:监测病人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尿常规、尿
液细菌培养、血尿素氮、血肌酐等。
(2)尿流动力学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客观地反映逼尿肌、尿道内、外括约肌各自的功能状态及其在储尿、排尿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尿流动力学测试有助于准确诊断及治疗神经源性膀胱。
(3)b超:泌尿系统B超检查可了解有无泌尿系统结石、积水等,有无尿道梗阻,并可测量膀胱残余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