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国机车车辆发展概况

合集下载

我国内燃机车发展概况

我国内燃机车发展概况

我国内燃机车发展概况我国内燃机车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指导思想是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并举,电力传动与液力传动并举,高速柴油机与中速柴油机并举。

在三个并举方针的指导下,曾经规划过我国内燃机车的开发及制造工作,建设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内燃机车生产基地,为我国内燃机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我国铁路牵引动力现代化进程。

20世纪70年代,通过对老厂的改造和对新厂的建设,形成了大连.四方.二七.资阳.戚塾堰五大工厂各自开发及生产一种主要产品的格局。

产品形成了我国第一代内燃机车,主要有:电传动的东风型系列机车东风4型机车,以及液力传动的东方红系列机车及北京型机车。

回顾这一段发展历史,国家对铁路牵引动力现代化的决心很大,但对于如何形成中国铁路牵引动力现代化的特色,同时追踪国外先进动力技术,还处于摸索阶段。

从发展的总体来讲,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电力牵引和内燃牵引发展不平衡。

由于片面的强调了铁路电气化对备战的不适应,形成了牵引动力改革向内燃化一边倒的格局,这与大多数发达国家铁路牵引动力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不符。

(2)没有以电传动为骨干。

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生产工厂及计划生产能力远远超过电力传动内燃机车,这与国外大型干线内燃机车不再采用液力传动的发展趋势不符。

(3)没有以中速柴油机为骨干,高速柴油机与中速柴油机平分秋色,与国外大型内燃机车越来越多的采用中速柴油机的发展趋势不符。

(4)重主机,轻配件,重视主机厂的发展,追求大而全,忽视了配件厂的建设,难以形成专业化生产,不利于运用与检修的质量的提高。

(5)重制造,轻运用。

计划造车计划用车,即制造厂制造什么车,机务部门就必须用什么车。

面对我国内燃机车发展总体方针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内燃机车界经历了电力传动与液力传动,中速柴油机与高速柴油机的激烈争论,最后决定不再生产用于铁路干线的液力传动机车和高速柴油机。

1991年以后,分别停止了东方红3型和北京型两种干线客运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生产。

动车组技术1共20页

动车组技术1共20页

1928 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执政以后,主要以官僚买办资 本与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合资”方式修建铁路,从而出现了帝 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三次高潮。从 1928 年到 1937 年在关 内修建了约 3 600 km 铁路;在东北以官商合营方式修建约 900 km 铁路(1928—1931 年)。从1927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 期间,在西南、西北“大后方”修建约 1 900 km 铁路。在这 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妄想独霸中国,1931 年发动了“九·一八” 事变,侵占了整个东北地区,成立了伪满政府。继而于 1937 年又发动了“七·七”事变,掀起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铁 路大部沦于敌手。从 1931 到 1945 年,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共修 建了 5 700 km铁路;从 1937 到 1945 年,在华北、华中和华 南的占领区修建了约 900 km 铁路。
中国铁路始建于 1876 年,当时中国已进入半封建、半殖民 地社会,对铁路这个先进的生产力从拒绝到接纳,经历了争论 和漫长的等待。
1.1.1 开创时期(1876—1893 年)
1876 年 7 月 3 日,由英、美合谋,英国在华的 代理人——怡和洋行背着清政府诡称修建从吴淞到上 海的一条“寻常马路”,擅自在中国的土地上修建了 中国第一条营业性铁路:上海吴淞铁路,从上海起到 吴淞镇止,长 145 km。随后,清政府出银 28.5 万两, 分 3 次交款赎回,于 1877 年 10 月拆除。运行于吴淞 铁路的蒸汽机车如图所示。
1.1.3 新中国成立,抢修和恢复铁路运输生产时期(1949-1952)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铁路反复遭受战争破坏, 解放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艰巨的抢修、抢通斗争。 1946年7月在东北地区成立了东北铁路总局,管理全区5 000 多 km 铁路。以后随着解放战争的逐步发展,先后组建铁道团、 游击纵队,同铁路职工一起抢修了大量铁路。1949年1月,成 立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统一管理全国各解放区 铁路,5月又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作为抢修铁路 的突击力量。

我国铁路机车的发展历程

我国铁路机车的发展历程

我国铁路机车的发展历程1.引进阶段(1890-1949年):中国最早的铁路机车是由外国企业引进的,最早的机车是英国的蒸汽机车。

1903年,中国南、北铁路在天津至沈阳之间开始运营,使用了多款外国生产的蒸汽机车,如英国的诺福克蒸汽机车、美国的麦克达克蒸汽机车等。

随着铁路的发展,我国开始逐步引进和自主制造蒸汽机车。

2.自主研发阶段(1949-1977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铁路机车工业得到了大力发展。

1951年,我国自主研制了首台蒸汽机车“凤凰”,标志着我国铁路机车制造的新起点。

此后,我国逐渐开始自主研制各种型号的蒸汽机车,如“神华”、“小红旗”等,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3.电力化时代(1978-2000年):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施铁路电气化的战略。

1978年,我国引进了日本的电力机车技术,并自主研制了首台电力机车“和谐号”。

1981年,我国生产出首批国产电力机车,标志着我国电力机车制造的起步。

此后几十年间,我国电力机车逐步取代了蒸汽机车,成为主要的铁路牵引力源。

4.高速铁路时代(2000年至今):21世纪初,中国开始迈入高速铁路时代。

2024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和谐号”动车组在京沪线上开始运营,成为我国高速铁路的代表。

2024年,我国研制并投入运营了世界上首个商用载客速度超过300 km/h的高速铁路动车组“复兴号”。

此后,我国的高速铁路机车不断更新换代,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5.创新发展阶段(未来展望):目前,我国正处于创新发展阶段。

磁悬浮列车、自动驾驶技术等新技术在我国铁路机车中得以应用,我国正朝着更高速、更智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同时,我国也将继续推动国产化进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我国在铁路机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总的来说,我国铁路机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引进阶段、自主研发阶段、电力化时代、高速铁路时代和创新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铁路机车的技术不断创新,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机车的发展

中国机车的发展

中国机车发展自中国开始发展机车以来,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所取得的成绩,回顾了几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在发展民族工业的过程中,坚持引进、消化、吸收,走自主创新之路;建立以用户为中心,“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运用市场机制,推动机车车辆工业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作用等一些成功做法,并对未来继续支持机车车辆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1.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发展业绩斐然改革开放以来,铁路延展里程增加了45%,完成客货周转量增长了150%,中国铁路实现了历史性的大发展。

在此期间机车车辆工业为铁路提供了内燃、电力机车1.35万台,客车3.78万辆,货车46万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铁路“客运提速、货运重载”的需要,机车车辆工业积极开发新技术、新产品,逐步形成了年产电力机车450台、内燃机车1000台、客车3200辆、货车42000辆的制造能力,生产规模在世界机车车辆生产领域名列前茅,产品性能好,价格低,性能价格比高,为铁路运输装备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我国机车车辆工业自主研制开发了“韶山”系列电力机车,“东风”系列内燃机车,并形成了系列化、型谱化、标准化;现已普遍运用的25型系列的新型空调客车和双层客车,构造速度和舒适性显著提高;相继试制成功的C64型单元重载敞车、25t轴重低动力作用货车、机械保温车和集装箱专用车,已经批量投入使用。

机车车辆工业现已拥有研制200km/h列车的技术实力,具备了试验速度达到250km/h列车的系统集成能力;具有成批生产最大功率达到6400kW内燃、电力机车的制造能力,把握了开行10000吨级货运重载列车的相关技术:拥有了大功率柴油机、大功率牵引电机、大功率变流装置,以及电传动系统和走行系统等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我国铁路现在运用的各种型号的机车、客车和货车,99%为“中华牌”。

随着我国机车车辆工业的规模扩大、水平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中国机车发展史

中国机车发展史

中国机车发展史第一章:机车的引入和早期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末,随着铁路的兴起,中国开始引进机车技术。

1896年,中国首个铁路机车厂——沈阳机车修造厂在辽宁省沈阳市建成,成为中国机车制造的起点。

沈阳机车修造厂最初引进了德国的机车技术,并开始组装和修造机车。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沈阳机车修造厂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中国机车制造的重要基地。

20世纪初,中国又陆续引进了英、美、法等国的机车技术。

1907年,中国首条全国性铁路——京张铁路正式通车,中国的铁路交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铁路运输需求,中国开始加大对机车制造的投入。

1919年,中国第一家国有机车制造厂——汉阳机车厂在湖北省武汉市成立,开始批量生产国产机车。

此后,中国机车制造业在国内逐渐崭露头角。

第二章:机车工业的发展与自主创新(20世纪20年代-50年代)20世纪20年代,中国机车制造业逐渐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开始进行自主创新。

1921年,沈阳机车修造厂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自制机车——“神头号”,标志着中国机车制造业进入了自主创新的时代。

此后,中国机车制造业在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开始生产更多自主研发的机车产品。

20世纪30年代,中国机车制造业面临着战争和社会动荡的挑战,但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发展势头。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机车制造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仍然坚持生产,为战争提供了重要的交通保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机车制造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机车工业的发展,将其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工业部门之一。

1951年,中国第一条全国性电气化铁路——沈阳到本溪铁路正式通车,为中国机车电气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1953年,中国机车制造业实现了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和设备更新,开始批量生产电力机车。

第三章:机车工业的现代化转型(20世纪60年代-90年代)20世纪60年代,中国机车制造业开始进行现代化转型。

机车技术概论-第一章牵引动力发展及新型机车介绍1

机车技术概论-第一章牵引动力发展及新型机车介绍1
DF DF8
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 电力牵引与内燃牵引: 韶山1型与东风4 ① 电力牵引与内燃牵引: 韶山1型与东风4型机车 电传动与液力传动:东方红3 北京型与东风4 ② 电传动与液力传动:东方红3、北京型与东风4、5型机车 ③ 中速与高速柴油机 ④ 主机与配件的关系 ⑤ 制作与运用的关系
东风4D型内燃机车代号DF4D,是一种以成熟设计、 东风4D型内燃机车代号DF4D,是一种以成熟设计、 4D型内燃机车代号DF4D 成熟技术和成熟零部件集合而成的干线客货运内 燃机车最新产品。机车标称功率2425kW 2425kW, 燃机车最新产品。机车标称功率2425kW,最大速 货运100km/h 客运145km/h 车长20500mm 100km/h, 145km/h, 20500mm。 度,货运100km/h,客运145km/h,车长20500mm。
乔治·斯蒂芬森制造蒸汽机 乔治 斯蒂芬森制造蒸汽机 旅行” 车“旅行”号 “№1” (现陈列于达林顿车站)

发展时期(1831~1920年 发展时期(1831~1920年) (1831
● 1830年: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先后开始制造蒸汽机车。这个时期最早 使用二轴引导转向架是美国于1832年制造的 2-1-0式“乔纳森兄弟”号机车。 1884年:瑞士人A.马利特发明关节式机车,能顺利通过曲线。整备重量为543吨, 锅炉压力为2.068兆帕(21.1千克力/厘米2),在时速120公里条件下,发挥出功 率6000马力以上。 ● 1875~1900年:广泛应用蒸汽两次膨胀原理,创造了复胀式机车,提高了 机车热效率。 ● 1900~1920年:由于采用蒸汽过热和给水加热等装置,机车的热效率、牵 引力和功率有大幅提高。
前进型蒸汽机车
建设型蒸汽机车

我国机车发展历史论文

我国机车发展历史论文

我国机车发展历史论文中国的机车发展历史悠久而丰富。

最早的机车可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外国引进的蒸汽机车开始在中国的铁路上运行。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我国的机车制造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了自主设计和制造机车的工作,随后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机车产品,满足了国内铁路运输的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的机车制造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技术水平和制造工艺不断提高,一系列新型机车陆续问世。

特别是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高速机车的研发和生产,成为了中国机车制造业的亮点之一。

除了高速机车,中国还在城市轨道交通和矿山运输等领域不断创新,推出了一系列适应不同环境和需求的机车产品。

这些机车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还远销国外,为中国的机车制造业赢得了更广阔的市场。

可以预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中国制造的不断强大,中国的机车制造业将会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中国的机车制造企业将会更加自信,更有实力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为世界铁路运输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机车的发展历史不能忽略铁路运输技术的创新。

从最初的蒸汽机车到现代的电力机车和高速磁浮列车,中国的机车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无论是在技术研发、制造工艺还是产品性能上,中国的机车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中国的机车制造业不仅仅是模仿和跟随,更是在不断进行自主创新。

在电力机车和高速动车组方面,中国拥有自己独特的技术路线和产品体系。

中国的机车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还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除了产品本身,中国的机车制造业还注重环保和节能。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机车制造企业纷纷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环保型机车产品,为铁路运输事业做出了更多的贡献。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的机车产品和技术正逐步输出到世界各地。

中国的高速动车组在国际招标中屡次获得订单,中国的机车制造企业也在国际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我国国家铁路机车现状及发展

我国国家铁路机车现状及发展

我国国家铁路机车现状及发展
我国国家铁路机车的现状是在不断发展并且不断更新。

中国国家铁路机车主要由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两大类构成。

电力机车是我国国家铁路主要的牵引机车。

随着高铁和城际铁路的快速发展,电力机车的数量不断增加。

现在,中国国家铁路机车主要使用交流电力机车,其中包括有分高速列车和普速列车两种类型。

内燃机车是中国国家铁路机车中的另一类重要机车。

主要用于铁路的调车和一些次要线路运输任务。

内燃机车分为柴油机车和燃气机车两种。

随着我国铁路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内燃机车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国家铁路机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不断升级: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国家铁路机车的技术不断升级,包括牵引力、安全性能、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提升。

2. 数量不断增加:中国国家铁路机车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以适应铁路运输的需求。

目前,我国国家铁路机车的数量已达到了一个庞大的规模。

3. 国产化程度提高: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技术水平,我国国家铁路机车的生产逐渐向国内转移。

越来越多的机车开始采用国产零部件和技术,提高了我国国家铁路机车的自主研发能
力。

总之,我国国家铁路机车的发展趋势是朝着更高的性能、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高的效率发展的。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规模不断扩大,国家铁路机车将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国还将加强与国际机车制造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国家铁路机车的技术水平。

中国机车的发展史分解

中国机车的发展史分解
调车/小运转,2001年生产,正在服役中。
16
第二阶段:内燃机车
东风7D型内燃机车。
干线客/货运,1995年生产,累计生产527台,正在服役中。
东风7G型内燃机车。
调车/小运转,2003年生产,正在服役中。
东风8B型内燃机车。
干线货运,中国主力货运机车,1997年生产,正在服役。
东风8B型――戚墅堰厂
北京型内燃机车
客运,1971年-1991年生产,部分已退役。 北 京型内燃机车是北京二七机车工厂1970年开始试 制,1975年批量生产的四轴液力传动干线客运内 燃机车。机车标称功率1500kW,最大速度 120km/h,车长15045mm,轴式B-B。北京型机 车有3个品种,一种就是4轴单节型,这种单节的 北京型机车被车迷昵称为“小北京”。一种就是 8轴双节重联型,这种双单节的北京型机车被车 迷昵称为“大北京”。北京型机车现在在逐渐被 淘汰。但其依然为中国目前为止最成功的一款液 力传动型机车。一种是北京6001型 轴式D-D 产 量:一台 不久便拆解改造成两台“小北京”。
5
第一阶段:蒸汽机车
和平型蒸汽机车
代号HP的和平型,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功率蒸 汽机车。轴式为1-5-1,机车与煤水车全长26023毫米 (联挂4轴煤水车)、29180毫米(联挂6轴煤水车),机车空 重 119.29吨,轮周功率2191.8千瓦,构造时速80公里 厂小时。大连机车车辆工厂于1956年制造出第一台,以 后有多家工厂生产此型机车,1964年后由大同机车工厂 独家生产。 1966年车名改为"反帝"型,1971年定名为 前迸型,代号QJ,取自"革命是人类历史前迸的火车头" 这句名言。至1988年12月停产止,全国共生产包括和平、 反帝、前进3种名称的此种机车4714台(其中9台为宽轨), 接近全国制造的各种蒸汽机车总数的一半。此种机车配 属全国当时的8个铁路局,共100多个机务段及路外40余 个单位。

第1章 我国机车车辆发展概况

第1章 我国机车车辆发展概况


中国设计制造的内燃机车形成“北京”、 “东方红”和“东风”三个系列。 • 东方红型内燃机车的型号较多,有东方 红1型、东方红2型、东方红3型、东方红4 型、东方红5型、东方红6型、东方红7型、 东方红21型等。 • 东风系列是电传动内燃机车,也是中国 内燃机车的主力,保有量占国产内燃机车 总数的一半以上。“东风”是个大家族, 有东风、东风2、东风3、东风4、东风5、 东风6、东风7、东风8、东风9、东风10、 东风11等型号。
1.3 我国动车组的发展历程
1.概念 动车组就是把带动力的动力车与非动力 车按照预定的参数组合在一起,因此可以 概括的讲,动车组是自带动力的,固定编 组的,能够两端同时驾驶的,配备现代化 服务设施的旅客列车的单元。带动力的车 辆叫动车,不带动力的车辆叫拖车。动车 组技术源于地铁,是一种动力分散技术。
1.1.3 新中国成立,抢修和恢复铁路 运输生产时期(1949-1952)
1946年7月在东北地区成立了东北铁路总局 ;1949 年1月,成立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5月 又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1949年10月1日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军委铁道部改组为中央人民政 府铁道部。 1950年6月日,全路颁布和实施了统一的《铁路技术 管理规程》,从此彻底改变了旧中国铁路管理分散、各 自为政的状况。 1952年8月1日,四方铁路工厂诞生了第一台完全由中 国独立制造的“解放型”蒸汽机车。 195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为22,876公里 。
1.2 中国机车车辆发展历程
马力:一种功率单位,1马力等于每秒钟把 75公斤重的物体提高1米所作的功。
1.2.1 蒸汽机车制造
1946年,哈尔滨机务段的工人用27个昼 夜修复了一台蒸汽机车并命名为“毛泽东 号”。1952年7月,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制造 出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定名为解放型, 代号JF。构造速度80km/h,全长(机车加 煤水车)22,634mm。

中国机车的发展道路

中国机车的发展道路

民营企业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企 业在中国机车行业中逐渐崭露 头角,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 要力量。
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敏感 度和创新能力,能够快速适应 市场需求变化,推出更具竞争 力的产品。
民营企业还通过与国有企业和 国际企业的合作,不断提升自 身技术水平和品牌影响力。
国际合作企业的发展
详细描述
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于1958年研制成功,经过多年的技术积 累和不断创新,中国电力机车在功率、速度、载重等方面均 取得了显著突破。目前,中国电力机车已经广泛应用于铁路 运输,并出口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内燃机车的引进
总结词
中国内燃机车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逐步实现了内 燃机车的国产化。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环保要求
03
提高机车行业的环保标准,推动企业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
少环境污染。
国际合作的加强
技术引进
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机车技术和设备,提高国内企业 的技术水平。
出口市场开拓
加强国际市场的开拓,推动中国机车产品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市 场份额。
跨国合作
鼓励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进行跨国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和技术, 实现互利共赢。
客户的需求。
中国机车企业还应积极开拓国际 市场,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
提升自身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04
中国机车行业的未来展望
智能化发展
智能化制造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机车 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化运营
通过智能化管理和调度,提高机 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运
营成本。
智能化服务
财政支持

中国内燃机车发展概况(南车集团内部资料)

中国内燃机车发展概况(南车集团内部资料)

我国内燃机车的现状
DF4B机车 到1999年停车,DF4B 型机
车共生产了4000台左右。最 大运用速度:120km/h 柴 油机装车功率:2430kW 。
目前装配有我所的主要产 品有:监控装置、空调电源、 电阻制动装置、轴温报警装 置、TAX2插件式轮缘喷油控 制装置
我国内燃机车的现状
DF5机车
我国内燃机车的现状
DF4D机车 1996 年12 月,为满足1997 年4 月1 日开始的铁路提速的迫切 需要,大连厂专门开发出DF4D 型提速客运内燃机车。 机车最高速度开始为132 kmPh , 后来提高到145 kmPh 和170 kmPh。 DF4D系列机车约有1 200多台
我国内燃机车的现状
1974年设计试制,1985 年由大连机车车辆工厂批 量生产,适用于编组站和 区段站进行调车作业,也 可做为小运转及厂矿作业 的牵引动力。机车标称功 率1210kW,最大速度 60km/h,主要装配有我 所监控装置和空调电源装 置!
我国内燃机车的现状
DF7机车 北京二七机车厂1982年设计, 1985年正式生产。适用于大 型枢纽编组站场调车及工矿 小运转作业 。机车标称功率 1470kW,最大速度 100km/h, 传动方式为交直流电传动。
我国内燃机车的现状
1)内燃机车早期试制的5年(1958~1963) 技术特征: (1)机车或柴油机基本上是仿制国外的产品; (2)直流电力传动匹配二冲程中速柴油机和四冲程高速
柴油机; (3)液力传动匹配四冲程高速柴油机; (4)设计技术水平低,可靠性差。 代表产品:建设、巨龙、先行、卫星等
我国内燃机车的现状
2)国产第一代,但性能有所提高 代表产品:东风、东风2、东风3、东风2增、

中国机车车辆发展现状

中国机车车辆发展现状

中国机车车辆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机车车辆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对中国机车车辆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

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中国机车车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主要得益于国内铁路、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推进。

同时,随着国家对环保、节能、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机车车辆行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进一步扩大了市场规模。

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机车车辆行业在技术水平方面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

国内机车车辆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逐步掌握了核心技术,并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

2.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机车车辆行业也在不断引入新技术,提高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3.绿色环保技术不断推广。

为了满足国家对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要求,机车车辆行业也在不断推广绿色环保技术,如采用新能源动力系统等。

三、国际化进程加速随着中国机车车辆行业的不断发展,国际化进程也在加速。

国内机车车辆企业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同时,中国机车车辆行业也在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四、未来发展趋势未来,中国机车车辆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国际市场的拓展,中国机车车辆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2.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和应用,中国机车车辆行业的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

3.国际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

随着中国机车车辆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国际市场的不断拓展,国际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

总之,中国机车车辆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未来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中国铁路机车发展史简介

中国铁路机车发展史简介

中国铁路机车发展史简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铁路机车发展历经百年,经历了从最初的蒸汽机车到现代化的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的演变。

中国机车百发展史

中国机车百发展史

代表车型:东风型内燃机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主要特点:以柴油为燃料,具有较 高效率和可靠性
时代意义:为中国铁路运输事业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
电力机车时代
电力机车的出现: 20世纪60年代, 中国开始研制电 力机车
电力机车的优势: 具有牵引力大、 速度快、能耗低 等优点
电力机车的推广: 在20世纪70年代, 中国开始大规模 推广电力机车
电力机车的出现和应用
中国动车组的自主研发与 推广
未来机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和方向
中国机车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中国机车在国际市场的占比逐年上升,成为全球最大的机车生产国之一。
中国机车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中国机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性价比、售后服务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市 场竞争力。
蒸汽机车:利用蒸 汽机产生动力,效 率较低,已逐步淘 汰。
内燃机车:利用柴 油或汽油产生动力, 效率较高,应用广 泛。
电力机车:利用外 部输电或受电弓产 生动力,无尾气排 放,环保。
高速列车:如“复 兴号”动车组,具 有高速度、高舒适 度、节能环保等特 点。
机车技术进步与创新
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的转 型
对社会就业的贡献
直接就业:机车 制造及相关产业 链为大量工人提 供了就业机会
间接就业:机车 运输业的发展带 动了沿线地区的 商业和旅游业, 创造了更多就业 机会
技术培训:机车 制造技术的不断 进步,推动了相 关技术培训行业 的发展,提高了 就业质量
社会效益:机车 的广泛应用为社 会提供了高效、 便捷的交通方式, 促进了经济和社 会的发展
中国机车百年发 展史

中国铁路机车的发展

中国铁路机车的发展

中国铁路机车的发展
中国铁路机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最初,中国的铁路机车主要依赖进口,但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开始逐步实现铁路机车的自主制造。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铁路机车主要依赖进口,包括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等。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铁路运输需求的增加,进口机车的数量和种类已经无法满足国内需求。

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自主研制和生产铁路机车。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铁路机车制造体系。

目前,中国已经能够自主制造多种类型的铁路机车,包括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等。

同时,中国还在不断推动铁路机车的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以适应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和不断提高的运行效率。

总的来说,中国铁路机车的发展经历了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制造的转变,目前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制造能力。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铁路运输的进一步发展,中国铁路机车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中国机车的发展史分解

中国机车的发展史分解

第一阶段:蒸汽机车
跃进型蒸汽机车
1958年济南机车厂在PR2(ㄆㄌ2)型机车的基 础上改进设计并制造,命名为跃进型,代号YJ。 1961年停产,唐山、牡丹江、武昌、济南等工 厂共制造202台。机车全长18326毫米,构造 速度每小时60公里,模数牵引力137千牛,轴 式1—3—1。
第二阶段:内燃机车
谢谢!!!
第三阶段:电力机车
韶山1型电力机车。 客/货运,1980年生产, 累计生产826台(1999年止), 部分仍在服役中。 韶山3型电力机车 客/货运,1980年生产, 正在服役中。 韶山3B型电力机车。 客/货运,1992年生产, 累计生产577台(截至1999年), 仍在服役中。 韶山3BG型电力机车。 货运,2002年生产,正在服役中。
干线客/货运,1995年生产,累计生产527台,正在服役中。
东风7G型内燃机车。
调车/小运转,2003年生产,正在服役中。
东风8B型内燃机车。
干线货运,中国主力货运机车,1997年生产,正在服役。
东风8B型――戚墅堰厂
干线货运,戚墅堰厂的涂装,正在服役中。
东风8B-金温版。
干线货运,金温铁道公司专用涂装,正在服役中。
工建型蒸汽机车又称工建型工矿及调车用蒸汽机车。 大连工厂设计,太原、成都工厂1958年开始生产, 1961年停产,共制造122台。机车全长9735毫米,构 造速度每小时35公里,模数牵引力144千牛,轴式0— 3—0。其他蒸汽机车还有田心工厂生产的0—4—0型、 成都工厂生产的蓉建型,代号RJ。大连工厂1958年设 计试制的红旗型,代号HQ等。除上述各型机车外,唐 山工厂1965年还根据越南的要求,设计制造了67台, 轴式为1—4—1的米轨(1000毫米)货运蒸汽机车。

中国铁路机车发展史

中国铁路机车发展史

中国铁路机车发展史机车,在其发明者的故乡——英国叫Locomotive,原意是机动的,也就是由机器带之移动的,泛指所有铁路牵引动力。

第一台蒸汽机车是英国人理查德·特里维西克1803年制造的,但不能确定这台机车是否运行过。

现在人们公认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为“蒸汽机车之父”,他设计的“旅行”号在1825年通车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斯托克顿至达林顿铁路上载重53.7吨,以每小时15英里(合24公里)的速度运行。

蒸汽机车,顾名思义以蒸汽为动力。

它巧妙地运用了英国人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技术,通过用煤烧水,使水变成蒸汽,从而推动活塞使火车运行,它是以蒸汽的热能转换为蒸汽机的机械能通过连杆推动车轮运转。

蒸汽机车的外观和功用和如今的各种火车相差甚远,它可是世界上第一代的火车.在中国,1952年7月,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定名为解放型,代号JF。

构造速度80km/h,全长(机车加煤水车)22634mm。

这种机车随后成批生产,到1960年停止生产时,共制造了455台。

随后又生产了许多其他型号的机车:前进、人民、上游、反帝、解放、胜利、建设、星火、自力、蓉建、红旗、工建、跃进、和平等。

内燃机车以内燃机作为原动力,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车轮的机车。

根据机车上内燃机的种类,在我国铁路上采用的内燃机绝大多数是柴油机。

中国第一台自己制造的内燃机车是1958年大连机车车辆工厂仿照前苏联T3型电传动内燃机车试制成功的。

它就是“巨龙”号电传动内燃机车,后经过改进设计定型,命名为东风型并成批生产。

同年,北京二七机车厂试制成功“建设”号电传动内燃机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厂试制成功“先行”号电传动内燃机车,但这两种车都没有批量生产。

四方机车车辆工厂也于1958年开始设计,1959年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当时命名为“卫星”号,代号NY1。

后经过长期试验和多次改进,定型为东方红型,于1966年成批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设计制造的内燃机车形成“北京”、 “东方红”和“东风”三个系列。 • 东方红型内燃机车的型号较多,有东方 红1型、东方红2型、东方红3型、东方红4 型、东方红5型、东方红6型、东方红7型、 东方红21型等。 • 东风系列是电传动内燃机车,也是中国 内燃机车的主力,保有量占国产内燃机车 总数的一半以上。“东风”是个大家族, 有东风、东风2、东风3、东风4、东风5、 东风6、东风7、东风8、东风9、东风10、 东风11等型号。
1.1.3 新中国成立,抢修和恢复铁路 运输生产时期(1949-1952)
1946年7月在东北地区成立了东北铁路总局 ;1949 年1月,成立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5月 又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1949年10月1日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军委铁道部改组为中央人民政 府铁道部。 1950年6月日,全路颁布和实施了统一的《铁路技术 管理规程》,从此彻底改变了旧中国铁路管理分散、各 自为政的状况。 1952年8月1日,四方铁路工厂诞生了第一台完全由中 国独立制造的“解放型”蒸汽机车。 195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为22,876公里 。

韶山7B型电力机车为铁道部重点科技项 目。它是1996年设计完成,1997年试制成 功的一种新型的重载货运电力机车。 • 2000年6月25日,株洲电力机车车辆厂 生产出了编号为DJ0001和DJ0002的两辆运 营时速为220公里,最高试验时速可达 260km/h的交流传动高速列车。
DJ型电力机车
1.2.4 客车制造
21型 22型 25型
• 21型客车 • 是中国铁路自行设计生产第一代主型铁路 客车,1953年开始生产,1961年停止生产。 共生产3110辆。 • 21型客车车长21.9745m,车宽3.0045m, 构造速度80~100km/h。
22型客车 22型客车是中国铁路第二代主型铁路客 车。1956年开始设计、试制,1959年生产, 1994年停止生产。据统计至1992年底共生 产了约26,000余辆。 22型客车车体长23.6m,车宽3.105m, 构造速度120km/h。
代码:车种、车型、车号三段 举例: C62B:C (车种) 62(重量系列) B(材质区别) N17A:N (车种) 17(顺序系列) A(结构区别) YW25G:YW (车种) 25(车长系列) G(结构区别)
RZ(软座车), RW(软卧车),餐车(CA),行李车(XL)
P(棚车), X(集装箱车),长大货物车(D),冷藏车(B)
动车组概论
第一章 我国机车车辆发展概况
铁路运输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关。 1.1我国铁路发展的六个阶段:
• 开创时期(1876-1893)
• 帝国主义争夺路权,中国铁路缓慢发展时期(1894-1948)
• 新中国成立,抢修和恢复铁路运输生产时期(1949-1952) • 中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成时期 (1953-1978) • 贯彻改革开放政策,中国铁路步入新的发展时期(19792002) • 跨越式发展新时期(2003年至今)
“满载”就是为了充分利用货车的容积 和载重量,多载货,不空驶。“超轴”就 是在机车能力允许情况下,多加车皮,增 加运输量。如我国在客运紧张时,采取加 长列车、多挂车皮的办法,在不增加机车 情况下增加运输量。 郑锡坤
车辆性能参数
1.自重系数:车辆自重与标记载重的比值 2.比容系数:设计容积与标记载重的比值 3.最高试验速度:满足安全和结构强度 4.最高运行速度:还需满足良好的运行性能 5.轴重 6.每延米轨道载重:车辆质量与长度之比
1.3 我国动车组的发展历程
1.概念 动车组就是把带动力的动力车与非动力 车按照预定的参数组合在一起,因此可以 概括的讲,动车组是自带动力的,固定编 组的,能够两端同时驾驶的,配备现代化 服务设施的旅客列车的单元。带动力的车 辆叫动车,不带动力的车辆叫拖车。动车 组技术源于地铁,是一种动力分散技术。
• 货车品种主要有:平车、敞车、罐车、自翻车 、漏斗车、保温车、家禽车、集装箱车等
P70(P70H)型通用棚车
机械保温车
NX70(NX70H)共用车装载20ft集装箱示意图
GN70(GN70H)型粘油罐车
GQ70(GQ70)型轻油罐车
外形对比
KM70(KM70H)型石碴漏斗车
车辆代码
25K硬座车
由加拿大庞巴迪公司提供技术及授权BSP 制造,2002年起生产。
25T软座车
由长春轨道客车、唐山轨道客车及南京浦镇车 辆厂按照BSP提供的图纸制造,2004年起生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5T硬卧车
25T硬卧车
按运营的性质或范围分:
• 轻轨及地铁车辆 • 市郊客车 • 高速客车 • 准高速客车 • 常速客车
1.1.1开创时期(1876-1893)
1876年7月3日,由英国修建的中国第一条营业 性铁路上海吴淞铁路建成通车,从上海起到吴淞 镇止,长145公里,轨距762毫米,于1877年10 月拆除。 唐胥(xu)铁路自唐山起至胥各庄止,全长9.7公 里。采用1,435毫米的轨距和每米15公斤的钢轨, 于1881年建成,为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这条 铁路是为了开发开平煤矿,在清政府洋务派主持 下,由开平矿务局负责集资修建。1886年,成立 开平铁路公司。开平铁路公司是中国自办的第一 个铁路公司。
解放型蒸汽机车
1956年9月,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 台蒸汽机车终于试制成功。当时定名 为和平型。构造速度80km/h。
和平型蒸汽机车
1.2.2 内燃机车制造
中国第一台自己制造的内燃机车是1958年 大连机车车辆工厂仿造前苏联TЭ3型电传动 内燃机车试制成功的,它就是“巨龙”号电 传动内燃机车,后经过改进设计定型,命名 为东风型并成批生产。
YZ22型硬座车
25型客车 • 25型客车是中国铁路第三代主型客车。 25型客车是用于中国铁路车长25.5米的铁 路客车。25型客车有为多个系列。20世纪 90年代开始逐渐替代22型客车系列,用于 干线长途列车和各大城市之间特快列车, 成为中国铁路客车的主型产品。
25B型客车
25G硬卧车
软座二等车

客车品种主要有:硬座车、软座车、硬卧车 、软卧车、餐车、行李车、邮政车、发电车、公 务车等
1.2.5 货车制造
• 中国铁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自 己设计了铆接结构、载重为30t的C1型敞车, 以后又制造了一批结构与C1型类似的载重 40t 的C6型。 • 1952年在C1型的基础上设计了载重50t 的C50型敞车,从1953年试制投产后,一 直生产到1976年。 • 1958年后,设计生产了载重为60t 的C60 型。1959年,在总结C60型的基础上设计 了C13型。1965年设计C65型,1966年投 入批量生产。
唐胥铁路运煤机车
1.1.2 帝国主义争夺路权,中国铁路缓慢 发展时期(1894-1948)
• 在清政府时期(1876~1911)修建铁路约9,400 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修建经营的约占41%; 帝国主义通过贷款控制的约占39%;国有铁路, 包括中国自力更生修建的京张铁路和商办铁路及 赎回的京汉、广三等铁路仅占20%左右。 •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在关内修了约 2,100公里铁路,大都是原有铁路的展筑和延续; 在东北修了约1,800公里铁路,多数是日本帝国主 义采用借款、垫款或“合办”等方式修建和控制 的,还有一些是官商合办的铁路。 • 南京国民党政府时期(1928~1948),在中国 大陆上共修建铁路约13,000公里。
1.2 中国机车车辆发展历程
马力:一种功率单位,1马力等于每秒钟把 75公斤重的物体提高1米所作的功。
1.2.1 蒸汽机车制造
1946年,哈尔滨机务段的工人用27个昼 夜修复了一台蒸汽机车并命名为“毛泽东 号”。1952年7月,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制造 出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定名为解放型, 代号JF。构造速度80km/h,全长(机车加 煤水车)22,634mm。
1.1.5 贯彻改革开放政策,中国铁路步入 新的发展时期(1979-2002)
• 铁路运输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 重要原因,运输能力同运输量增长的需要 很不适应。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铁路必须 进行一系列的重点建设,加快发展速度, 提高运力
1.1.6 跨越式发展新时期(2003年至今)

截止2009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8.6万公里,超过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 2009年全国铁路完成新线铺轨5461公里、 复线铺轨4063公里,投产新线5557公里。 • 目前,我国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 路里程近4000公里。到2012年,我国以 “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为骨架的高速铁路 里程将达到1.3万公里。
C1型敞车
C50型敞车
C64K型通用敞车
C70(C70H)型通用敞车

C80型铝合金运煤敞车是大秦线2万吨重 载列车运输煤炭用的专用敞车。
C80型敞车
从总体上讲,我国铁路货车与国外铁路 货运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在 与其它运输方式尤其是公路的竞争中,铁 路正在失去以往传统的优势。货车的装备 技术水平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和运输市场竞 争的要求。在技术上突出表现为: 货车行车速度慢 车辆单车载重低 专用车辆品种少 重载技术水平落后 关键部件可靠性差
4.内燃动车组 1958年四方厂曾研制过“东风号”双层 摩托动车组,由两辆摩托头车和4辆东风 号双层客车组成,曾在北京—天津间运行。
1998年5月唐山厂研制了全双层内燃动 车组,用于南昌—九江间短途客运,并命 名为“庐山”号。

四方厂于1999年初,又研制出NYJ1型 单层内燃动车组,运用于南昌—九江、南 昌—赣州间。该动车组在南昌有2组,后 来又和长客一起生产了7组,运用于哈尔 滨铁路局,命名为“北亚”号。
1.1.4 中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成时期 (1953-19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