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音乐教案(最新版)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版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整理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符、节奏、音阶等。
2. 学习并演唱本册教材中的歌曲。
3. 学习音乐欣赏的方法,分析、评价音乐作品。
4. 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合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音乐欣赏和实践活动。
2. 教学难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
2. 采用分组讨论、合作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精神。
3. 采用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4. 注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歌曲演唱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3. 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
4. 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述示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音符、节奏等基本音乐符号。
2. 学会演唱教材中的歌曲《茉莉花》。
二、教学内容:1. 学习音乐符号的基本知识。
2. 学习歌曲《茉莉花》的演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音符、节奏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难点:歌曲《茉莉花》的音准和节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认识音乐符号。
2. 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3. 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演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符号的认识程度。
2. 学生演唱歌曲《茉莉花》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音乐欣赏方法。
2. 学会演唱教材中的歌曲《小星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音乐欣赏的方法。
2. 学习歌曲《小星星》的演唱。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音乐教案.docx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翻身小学陈海波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六年级卜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哨鲍拉》。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鞫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 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的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一一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一一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5、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6、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但族的鼓乐风情。
7、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8、用“ I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1翻身小学陈海波六年级卜.册音乐教案9、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10、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11、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将军令〉〉、〈〈滚核桃〉〉。
唱:继续唱歌曲>.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教学的重点难点: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新)版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新)整理版第一章:课程介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册音乐课程的内容和安排,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本册音乐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唱歌、听赏、创作、音乐知识等。
2. 课程安排:每节课40分钟,每周两节。
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歌曲、故事、游戏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第二章:唱歌教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提高唱歌技巧。
教学内容:1. 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站立姿势、腹部呼吸等。
2. 音准和节奏感训练:音阶练习、节奏练习等。
教学方法:1. 讲解与示范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唱歌技巧。
2.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唱歌水平。
第三章:听赏教学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2.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情感,培养音乐审美。
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欣赏不同风格、类型的音乐作品。
2. 音乐情感体验:感受音乐的喜怒哀乐,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
教学方法:1. 采用播放音乐、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音乐作品。
2. 分析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第四章:创作教学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2. 让学生学会简单作曲,培养音乐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音乐创作:学习简单的作曲技巧,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 创作实践:学生动手创作短小简单的音乐作品。
教学方法:1. 讲解创作原理,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培养音乐创新精神。
第五章:音乐知识教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常识,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拓宽音乐视野。
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知识:音阶、节奏、和声等。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新)版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新)整理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1.2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歌曲、民乐、交响乐等,既有中国音乐,也有外国音乐。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音乐形式的特点,提高音乐素养。
1.3 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模仿、实践、创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第二章:音准与节奏训练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准确的音准和稳定的节奏感,为歌唱和演奏打下基础。
2.2 教学内容音阶练习、节奏练习、和弦练习等。
2.3 教学步骤(1) 音阶练习:引导学生按照音阶顺序唱出每个音,注意音准。
(2) 节奏练习: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拍子,练习稳定的节奏。
(3) 和弦练习:教授简单的和弦,让学生试着弹奏。
第三章:歌曲学习3.1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素养。
3.2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茉莉花》、《小星星》等。
3.3 教学步骤(1) 教唱歌曲:老师示范,学生跟唱。
(2)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互相练习歌唱。
(3) 表演展示:学生上台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第四章:民族音乐欣赏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
4.2 教学内容欣赏民族音乐《梁祝》、《步步高》等。
4.3 教学步骤(1) 介绍民族音乐:讲解民族音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欣赏音乐: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3) 讨论交流:学生分享对民族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第五章:音乐创作与实践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5.2 教学内容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如儿歌、民谣等。
5.3 教学步骤(1) 启发创意:让学生发挥想象,构思音乐作品。
(2) 创作实践:学生动手创作,老师指导。
(3) 作品展示: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评价。
第六章:音乐与舞蹈6.1 教学目标通过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教案标题: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理解音乐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并能够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2.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乐器的特点,并能够区分它们。
3. 学生能够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 音乐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 不同音乐风格和乐器的特点。
3. 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材: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材。
2. 多媒体设备和音乐播放器。
3. 乐器示范和练习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并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平时喜欢听音乐吗?为什么?音乐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二、讲授(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不同音乐风格和乐器的特点,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音乐片段和乐器演奏示范。
2. 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和乐器,并解释原因。
三、实践(20分钟)1.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音乐风格或乐器,准备一段表演。
2. 学生们轮流表演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评价。
3.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表演质量。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不同音乐风格和乐器的特点,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音乐的世界。
2. 提问:你们觉得这个活动对你们有什么帮助?你们对音乐有什么新的认识?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或乐器的短文,并附上相应的图片或音乐片段。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音乐社团或相关音乐比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音乐展览,让他们近距离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乐器的特点,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苏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教案(全)

苏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教案(全)第一单元:节拍与拍子1. 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中的节拍和拍子的概念与区别;- 能够正确演奏和判断节拍与拍子;-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2. 教学重点:- 掌握节拍和拍子的概念;- 正确演奏和判断节拍与拍子。
3. 教学内容:- 介绍节拍和拍子的概念;- 演示不同音乐节拍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节拍感和拍子感。
4.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多种节拍音乐,让学生聆听并感受节拍;- 观察:指导学生观察不同节拍的特点和拍子的规律;- 练:与学生一起演奏不同节拍的音乐,培养学生的节拍感和拍子感;- 创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节拍和拍子。
第二单元:音高与音名1. 教学目标:- 了解音高和音名的概念与关系;- 能够正确演奏和辨别不同音高和音名。
2. 教学重点:- 掌握音高和音名的概念;- 正确演奏和辨别不同音高和音名。
3. 教学内容:- 介绍音高和音名的概念和关系;- 演示不同音高的音符和音名;- 锻炼学生辨别不同音高和音名的能力。
4.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不同音高的音乐,让学生聆听并感知音高;- 观察:指导学生观察不同音高的音符和音名;- 练:与学生一起演奏不同音高的音符,锻炼学生辨别能力;- 巩固:进行音高和音名相关的小游戏。
......(后续单元内容继续,以此类推)以上是《苏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教案(全)》的大致内容,每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内容和过程都有详细安排。
通过系统的教学,学生可以逐步掌握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和掌握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知识点,包括音乐理论、乐曲欣赏、音乐表演等。
- 学会使用乐器演奏简单的乐曲,如钢琴、口琴等。
- 掌握音乐节奏和节拍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演奏节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 通过音乐表演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理论知识:- 音符和节拍的概念- 音符的时值和音高- 节拍的基本类型和节拍的分析2. 乐曲欣赏:- 选择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乐曲进行欣赏,如《春江花月夜》。
- 引导学生聆听乐曲,了解乐曲的曲调、节奏和表达意境。
3. 音乐表演:- 学习使用乐器演奏简单的乐曲,如钢琴、口琴等。
- 分组进行合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创设音乐氛围,播放一段轻快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音乐知识,复习音符和节拍的概念。
2. 知识讲授:- 通过多媒体展示音符和节拍的图示,讲解音符的时值和音高的概念。
- 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节拍的基本类型和节拍的分析方法。
3. 乐曲欣赏:- 选择一首乐曲进行欣赏,如《春江花月夜》。
- 播放乐曲,引导学生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点。
- 引导学生讨论乐曲的曲调、节奏和表达意境,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4. 音乐表演:- 学习使用乐器演奏简单的乐曲,如钢琴、口琴等。
- 分组进行合奏,让学生互相合作,共同演奏出一首完整的乐曲。
- 引导学生展示他们的演奏成果,鼓励他们积极表达和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7)完整练唱第二段:
(8)两段连唱:以述说的口吻塑造一个调皮、可爱的儿童形象。
(9)教师范唱:注意老师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这样的形象。
(10)用这样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3、欣赏阿根廷国歌——《祖国进行曲》
3、再唱一唱:
二、感受拉丁舞:
1、简介拉丁美洲音乐:p54
2、听赏拉丁舞音乐:给你什么的感觉?
3、简介拉丁舞:p53,拉丁舞分为拉丁国际舞和拉丁舞。感受桑巴的激情,恰恰的活泼,伦巴的婀娜,斗牛的强劲,牛仔的逗趣。
4、拉丁舞蹈视频:《西班牙斗牛士》《少儿拉丁舞表演》
5、再次听赏拉丁舞音乐:
:三、学唱《第一天去上学》
2、用有弹性的声音、快乐地用中速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中“我”的愉悦心情。
3、分析歌曲:感受歌曲阿根廷音乐的不对称式,发散到阿根廷音乐、文化。
二、我的创造(4):
1、视唱歌谱:分析歌曲中旋律的走向特点。
2、运用相似手法完成旋律创作。可个人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练习。
3、个生把创作作品写在黑板上,视唱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并提修改。
2、感受拉丁舞的独特个性,拓展介绍伦巴、恰恰,动一动,学唱恰恰。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唱好《第一天去上学》,用声音来表现“我”愉悦心情。2、难点:感受拉丁舞的独特个性,动一动,注意课堂气氛与纪律。
教学准备
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第一天去上学》:
1、唱一唱歌词:注意临时变化音的音准,十六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和前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准确。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版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整理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1.2 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的教学内容,包括歌曲、乐理知识、音乐欣赏等。
第二章:歌曲教学2.1 教学目标通过歌曲教学,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2.2 教学内容本章包括歌曲的选择、教学方法、演唱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章:乐理知识教学3.1 教学目标通过乐理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2 教学内容本章包括音符、节奏、音阶、和弦等基本乐理知识的教学。
第四章:音乐欣赏教学4.1 教学目标通过音乐欣赏教学,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2 教学内容本章包括音乐作品的分析、欣赏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第五章:课堂组织与管理5.1 教学目标通过有效的课堂组织与管理,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教学内容本章包括课堂纪律管理、教学器材准备等方面的内容。
第六章:合唱教学6.1 教学目标通过合唱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学生的集体表演能力。
6.2 教学内容本章包括合唱的编排、声部配合、合唱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第七章:民族音乐教学7.1 教学目标通过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
7.2 教学内容本章包括民族音乐的欣赏、演唱、演奏等方面的内容。
第八章:创作与实践教学8.1 教学目标通过创作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8.2 教学内容本章包括音乐创作的方法、实践活动的组织等方面的内容。
第九章:音乐与生活教学9.1 教学目标通过音乐与生活教学,让学生了解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9.2 教学内容本章包括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情感、音乐与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第十章:教学评价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评价与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最新苏教版音乐教案】【17页精品】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二、学唱《在灿烂阳光下》:
1、读歌词:注意歌词的美和意。
2、整体学唱:模糊美。
3、带着感恩的心情来唱或配乐朗诵歌词:
三、欣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1、导入:老师小时候最喜欢的一首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想和你来分享。
/u79/v_MjE5MjExMzI.html《少儿拉丁舞表演》
5、再次听赏拉丁舞音乐:
三、学唱《第一天去上学》:
1、介绍阿根廷:
/ziliao/2003-07/03/content_952681.htm
2、学唱《第一天去上学》:
2、自由读歌词:注意歌词美。
3、分句学唱歌曲:注意切分音型、休止符、大跳音程。
4、整首连唱:注意休止符、连音。
5、教师范唱:体会与自己唱得有什么不同?
6、讲解顿音记号:说说有顿音记号与无顿音记号的不同,有了顿音记号后使歌曲增添了怎样的气氛?试着唱一唱。
7、加入顿音记号后完整地唱一唱:注意切分音、顿音记号、大跳音程、休止符。
歌词
/f?kz=94223688感受阿根廷的团结、勇敢、奋进……
4、巩固唱:唱出阿根廷儿童第一天去上学时调皮、可爱的形象。
四、整理下课: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1、复习唱《第一天去上学》2、拓展介绍伦巴、恰恰3、动:学跳恰恰
课时
20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第一天去上学》,能对学唱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曲式分析,找出歌曲节奏、旋律进行的规律,并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旋律的创作练习和变奏练习。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明亮、饱满的声音唱好歌曲《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在灿烂阳光下》、《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歌,用声音表达出自己快乐童年的幸福之情。
苏教版 六年级 下册全 音乐教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的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5、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6、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7、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8、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9、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10、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11、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将军令〉〉、〈〈滚核桃〉〉。
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教学的重点难点: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
b.唱歌谱两边。
C.唱歌曲并在有关地方加上节奏用手敲击 d.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do,re,mi”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新)版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新)整理版一、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音乐兴趣。
(2)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自信心和表现力。
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2)教学难点:音乐技能的提高,如唱歌、演奏、舞蹈等。
3. 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法、实践法、互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 教学准备音乐教材、音响设备、乐器、舞蹈道具等。
5. 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唱一首欢快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音乐欣赏:播放一首优美的乐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4)音乐知识讲解:讲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5)实践环节:学生进行唱歌、演奏、舞蹈等实践活动。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二、第一章:歌曲《小池》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小池》,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提高唱歌技巧。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歌曲的旋律、节奏,以及音高的掌握。
3. 教学方法:欣赏法、实践法、互动法。
4. 教学准备:音乐教材、音响设备、钢琴。
5. 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唱一首欢快的歌曲。
(2)新课导入:介绍歌曲《小池》的背景及作者。
(3)音乐欣赏:播放歌曲《小池》,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
(4)乐理知识讲解: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等基本知识。
(5)唱歌实践:学生跟随钢琴伴奏练习唱歌,教师指导发音、节奏等。
(6)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
三、第二章:乐曲《茉莉花》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乐曲《茉莉花》,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 教学重点与难点:乐曲的旋律、节奏,以及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版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整理版第一章:课程简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帮助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理论知识。
2. 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
3. 音乐欣赏和分析。
4. 创作简单音乐作品。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理论知识,介绍乐器演奏技巧。
2. 实践法:分组练习,演奏乐器,创作音乐作品。
3. 欣赏法:聆听、分析经典音乐作品,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第二章:乐理知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奏、音阶等。
2. 培养学生识谱、奏谱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音符的时值和名称。
2. 节奏的分类和表示方法。
3. 音阶的构成和排列。
4. 简谱和五线谱的识别与转换。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乐理知识,示范演奏。
2. 实践法:分组练习,奏谱,识谱比赛。
第三章:乐器演奏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器演奏技巧,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
2.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钢琴演奏技巧:音阶、琶音、颤音等。
2. 小提琴演奏技巧:弓法、指法、颤音等。
3. 吉他演奏技巧:指法、和弦、扫弦等。
4. 合奏练习:分组演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乐器演奏技巧,示范演奏。
2. 实践法:分组练习,合奏。
第四章: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欣赏观念和审美能力。
2. 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拓宽音乐视野。
教学内容:1. 古典音乐:交响乐、室内乐、独奏等。
2. 民族音乐:我国各民族音乐及世界民族音乐。
3. 流行音乐:摇滚、爵士、电子等。
4. 经典音乐作品分析:解析作品结构、风格、表现手法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欣赏知识和作品分析。
2. 实践法:聆听音乐作品,分组讨论。
第五章:音乐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创作音乐作品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音乐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版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整理版第一章:课程简介教学目标:1. 了解本册音乐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2. 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1. 歌曲学习:学习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中的歌曲。
2. 音乐理论:学习音符、节奏、音阶等基本音乐理论。
3. 音乐欣赏:欣赏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
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演唱或播放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练习和音乐理论讨论。
3. 课堂互动:学生回答问题、参与音乐游戏等。
第二章:歌曲学习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中的歌曲。
2. 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教学内容:1. 歌曲解析: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等特点。
2. 歌曲练习: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节奏和音准。
3. 歌曲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提高演唱能力。
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练习和表演。
3. 课堂互动:学生回答问题、参与音乐游戏等。
第三章:音乐理论教学目标:1. 掌握音乐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能够识谱和演奏简单的音乐作品。
教学内容:1. 音符和节奏:学习音符的种类、节奏的表示方法等。
2. 音阶和调式:学习各种音阶的构成、调式的特点等。
3. 简单乐曲演奏:学习简单的乐曲,进行演奏练习。
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讲解和演示音乐理论知识点。
2. 小组合作:学生进行音乐理论讨论和演奏练习。
3. 课堂互动:学生回答问题、参与音乐游戏等。
第四章: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教学内容:1. 音乐作品解析:分析音乐作品的风格、形式、节奏等特点。
2. 音乐作品欣赏:欣赏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如古典、流行、民族等。
3. 音乐作品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音乐作品的特色和感受。
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播放音乐作品,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音乐作品欣赏和讨论。
【最新苏教版音乐教案】【10页精品】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6、评价、模仿着唱一唱:注意旋律平稳流畅,给人一种祥和之美。
7、学唱第二声部:注意音的走向,用适当的手势给予提示。
8、试着合唱:尽量达到声部之间的和谐、均衡,多种方法唱歌谱。
9、合作自由练习:注意给同学们自由活动的机会。
三、整理下课:
教学反思
歌词
/f?kz=94223688感受阿根廷的团结、勇敢、奋进……
4、巩固唱:唱出阿根廷儿童第一天去上学时调皮、可爱的形象。
四、整理下课: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1、复习唱《第一天去上学》2、拓展介绍伦巴、恰恰3、动:学跳恰恰
课时
20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第一天去上学》,能对学唱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曲式分析,找出歌曲节奏、旋律进行的规律,并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旋律的创作练习和变奏练习。
教学内容
1、听《钢鼓音乐》2、唱《故乡的月亮》
课时
17
教学目标
1、教学《故乡的月亮》时,由听唱歌曲入手,体验不同节奏型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用“点、线”之感表现由连续的八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并点画出旋律的走向。
2、感受拉丁美洲特有的钢鼓音乐及表现手段,感受拉丁舞的独特个性。
教学重难点
1、听赏的重点聆听乐器音色,描绘听了由铜鼓演奏的这首乐曲后所想像的情景。
课时
21
教学目标
1、学唱《鸟儿多美丽》,能对学唱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曲式分析,找出歌曲节奏、旋律进行的规律,并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练习和变奏练习。
2、在歌唱、听赏等音乐活动中,了解拉丁美洲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了解音乐风格差异的形成原因,感受其音乐文化多元、融合的特性。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辨与表现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2、能尝试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3、通过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引导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民俗风情。
教学重点: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教学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欣赏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初步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民俗风情。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明确任务,提出希望。
1、出示本单元的篇首小诗:敲起我的小木鼓,敲出核桃滚滚,鼓点会说话,鼓乐能传神,咿唷嘞啦非洲人,闻鼓即起舞,节奏跃动着民族魂。
2、学生朗读小诗,理解小诗的含义。
3、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感受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
4、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及要求。
三、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四、复习《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五、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1、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2、《敲起我的小木鼓》这首歌曲表达了佤族少年儿童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你了解佤族吗?佤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现有人口35万多人。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
佤族自称“佤”,意为“住在山上的人”。
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佤族经济以农业为主。
喜欢吃红米,饮浓茶,食辣椒,嚼槟榔,喝水酒。
佤族的传统服饰以黑色为基调。
男子多缠黑色包头,着黑色短衣和宽脚裤。
妇女服饰各地不一,最具特色的是上穿坎肩式无领无袖贯头衣,下着筒裙,佩戴银或竹篾制成的头箍、项圈、项链、腰箍、手镯等首饰。
3、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案标题: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2. 学习和演唱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的歌曲;3. 发展音乐欣赏和表演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的介绍;2. 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的歌曲学习和演唱;3. 音乐欣赏和表演活动的组织;4. 小组合作,创作音乐表演作品。
教学步骤:第一课: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1. 引入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符、节拍、旋律等;2. 讲解音乐的要素,如节奏、音高、音色等;3. 进行简单的音乐游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第二课: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的歌曲学习和演唱1. 介绍本册教材的歌曲内容和特点;2. 分段学习一首歌曲,先教唱歌词,再教唱旋律;3. 练习整首歌曲的演唱,注意节奏和音准。
第三课:音乐欣赏和表演活动1. 选择一段音乐,让学生欣赏并描述其特点;2. 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中的节奏、音高、音色等要素;3.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表演,如打击乐演奏、舞蹈配合等。
第四课:小组合作,创作音乐表演作品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2. 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要素,自行编排动作和舞蹈;3.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 通过学生的演唱和表演作品,评价其音准和艺术表现力;3. 听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的意见。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音乐比赛或演出活动;2. 组织音乐欣赏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3. 鼓励学生参加音乐培训班或社团,进一步发展音乐才能。
教学资源:1. 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材和音乐录音;2. 音乐乐器和打击乐器;3. 音乐欣赏和表演的视频资源。
以上是一份针对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的教案建议和指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一、整册教材分析:本学期有六个单元,,每单元还包括“唱”、“做”、“听”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其要求如下:唱:学习缓吸缓呼的呼吸方法,学习用轻柔或有力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认:认识全音符,断音记号。
做:按照老师的要求做题目,比如:简单介绍人声分类常识几常见的声乐演唱形式。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听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学生边唱边动(跺脚、击鼓等)课堂气氛热烈。
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
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在欣赏歌剧《北风吹》、钢琴独奏曲《向阳花》、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选段《楼台会》,演唱河北民歌《小白菜》以及苏北民歌《李玉莲调》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特点。
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本册教材教学重难点:第一单元鼓乐传情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第二单元溯流探源1、在欣赏歌剧《北风吹》、钢琴独奏曲《向阳花》、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选段《楼台会》,演唱河北民歌《小白菜》以及苏北民歌《李玉莲调》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特点。
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
2、通过听赏对比和演唱俄罗斯民歌《夜歌》、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蓝铃花》,听赏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和管弦乐作品《在钟表店里》,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3、民歌进行创作的情景。
第三单元滔滔多瑙河1、通过演唱《幽静的山谷》、《我的小提琴》、《土拨鼠》,唱准弱拍,掌握八三拍、八六拍得韵律感,感受欧洲民歌的风格,领略其独特魅力。
2、通过欣赏《瑞士山歌》、《爱尔兰风笛》、《孤独的牧羊人》等作品,让学生从音乐中领略欧洲各地的人文风情,建立多元的文化观。
3、欣赏《爱尔兰风笛》《水上音乐》、《戏谑曲》《小提琴协奏曲》,感受西洋管弦乐队中弦乐、木管乐和铜管乐、打击乐家族中主要乐器的音色及表现特点,并能听辩主要乐器的音色,能用简单的乐器和着《水上音乐》伴奏。
大致了解作曲家巴赫、亨德尔、贝多分、门德尔松生平及代表作。
第四单元动感拉丁舞1、在歌唱、听赏、表演等音乐活动中,了解拉丁美洲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了解音乐风格差异的形成原因,感受其音乐文化多元、融合的特性。
2、能对学唱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曲试分析,找出歌曲节奏、旋律进行的规律,并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旋律的创作练习和变奏练习。
3、感受拉丁美洲特有乐器排箫、钢鼓的音色及表现手段,感受拉丁舞的独特个性。
第五单元灿烂阳光下1、学生积极参与演唱、欣赏、创编等音乐活动,体验生活在阳光灿烂的祖国怀抱里是多么的快乐和美好,体味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用明亮、饱满的声音演唱本单元的歌曲,掌握“顿音”的演唱方法,体会歌曲活泼、热情、生气勃勃的情绪,表达自己快乐童年的幸福之情。
3、有思考地聆听本单元的曲目,分辨作品在表现形式、情绪、风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第六单元同一首歌1、通过听、唱、奏等多种形式感受本单元作品所表现的情绪、风格,感悟音乐的时代特点及思想内涵。
2、能分别用欢快、抒情优美和充满激情的声音演唱《幸福快车》、《同一首歌》,比较准确地演唱好二声部旋律。
3、积极参与“我的评说”、“我的创造”、“采集与分享”等综合性表现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加深与同学、老师的友情,加深对“和平、友谊”意义的认识,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力,增强合作意识。
四、所在班级情况分析:我教六年级的两个班,六年级学生音乐素养已经成型,学生整体乐感较强。
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不仅已经摆脱了对外部评价的依赖,逐步依靠内化了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思维、认识、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日渐增加,全面发展的学生显现出来,有音乐特长的学生也较突出,使得一部分学生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而学生正处于勤奋或自卑的心理阶段,发展顺利,就会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如果发展出现障碍,学生就会缺乏生活的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学生们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视唱简单的乐谱。
对音乐课有浓厚的兴趣,班级的学生百分之七十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能在有情节的音乐活动中担当角色;学生的可塑性较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识谱能力有待加强,有一定乐理知识,乐理掌握较好,演唱技巧需要进一步学习。
本册教材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包括那些对音乐并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
它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五、教法设想和措施: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
在上课之前,采用“听一听”“猜一猜”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我将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2、重视实践,培养能力。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
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艺术实践的最后结果,也要重视艺术实践的过程,重视这个过程中的探究与创造,重视过程的教育价值,做到“结果”和“过程”并重。
3、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音乐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先进行发声练习,坚持不懈,见发声练习中获得的唱法用于各需的演唱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音域。
4、注重创设生动形象的音乐活动,使学生过音乐活动来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鉴赏音乐,表现和创作音乐。
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周次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第1——3周第二单元《溯流探源》第4——6周第三单元《滔滔多瑙河》第7——9周第四单元《动感拉丁舞》第10——12周第五单元《灿烂阳光下》第13——15周第六单元《同一首歌》第16——18周一、教学内容第1课时: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第2课时:听:《将军令》《滚核桃〉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第3课时:唱:巩固歌曲演唱听: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鼓乐《滚核桃》合唱《黄河留下威风鼓》二、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三、教学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四、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小木鼓等。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内容1、唱:《敲起我的小木鼓》2、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
2、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木鼓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生问好: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二、新授:1、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2、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3、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分析: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三、精讲精练:1、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4、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复习巩固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六、板书设计: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听:《将军令》《滚核桃》2、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3、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
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
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生问好: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
b.唱歌谱两边。
C.唱歌曲并在有关地方加上节奏用手敲击d.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do,re,mi”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