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一轮复习: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汉武帝与秦始皇的比较:
项目
秦始皇
汉武帝
统治 皇帝之下设丞相、太
措施 政治 尉、御史大夫;推行郡 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
的不 县制
同点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民族 以战为主:修长城抵御 有战有和:派卫青、霍去病北击
关系 匈奴、南征百越
匈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行全国
交流与发展
统一货币,以秦国的
改变了币制混乱的状况,
圆圆形形方方孔孔半两半钱两作钱为标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
巩固
经济 准货币(教材最新表述:
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统一货币),在全国流
措施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一的
通;统一度度量量衡衡制度
措施
统 一 车 辆 和 道 路 的 宽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
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 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阶段特征】 中国
秦汉时期是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1)政治: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得到巩固(皇帝制度、郡县制、 三公九卿制、刺史制度等) (2)经济: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 发展 (3)思想文化:秦朝“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汉武帝时, 儒家思想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已经懂得用针刺、按摩、汤药等 扁鹊 多种方法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
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黄帝 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医 内经》 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作者 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司司马马迁迁 历史

2017高考通史第1讲 先秦、秦汉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分析

2017高考通史第1讲 先秦、秦汉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分析

(4)京剧等剧种的产 色及原因;掌握京剧等剧种产生发展
生和发展
的历程,说明其艺术特征;认识京剧
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1)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内容、
5.古代希腊、罗马 特点、实质及影响,认识民主政治对人 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2)掌握罗马法的演变历程、主要内容, 分析罗马法实质及影响,理解法律在人
战国时期官营局面被打破,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2)秦统一货币等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的交流;汉代专供贸易 的“市”出现;开通 丝绸之路 ,中外贸易发展起来。 4.经济政策
(1)商周土地制度为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步破坏,
封建 土地私有制 形成,这成为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现象的根 源。 (2)汉代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歧视商人,推行 盐铁专卖制 度。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专题考纲·重点解读】(教师用书独具)
考纲考点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解读
(1)理解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概念与相 互关系,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 特点 (2)梳理秦汉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演变的史实,归纳中国古代 选官制度、监察制度演变,分析专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表 现 治 文 明
主要内容和特征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
的基本政治制度
(3)古代中国的对外关 系逐渐由“开放”走向“ 闭关锁国”,开始落后 于世界潮流
课前线索必读
法律体系。博大而缜密
的罗马法对人类文明的 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是近现代欧美国家法律 的源头

2020届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专题二第1讲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课件(88张)

2020届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专题二第1讲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课件(88张)

命题点一
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和中外朝制度
史料实证——秦汉时期的中央官制 史料一 秦朝的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为有才能的文
武官员,皆受命于皇帝,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与私分明, 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备…… ——摘自《中华文明史· 第二卷》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
5.外戚宦官专权 (1)西汉后期,重用外戚与宦官,政局混乱,国家权力削弱。 (2)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即位,大多年龄较小,外戚宦官轮流控 制朝政。 6.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东汉时期, “累世公卿”的豪族把持 着东汉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豪强地主成为一种地方割据势 力。
市 ”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①管理机构:汉代集中贸易的“_____ 盐铁官营 制度,打击富商 ②商业政策:汉武帝时,开始实行__________
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
【概念辨析】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
核心观点:(1)君主专制强调的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 最高权力于一身。 (2)中央集权的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 经济、 军事方面不具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 受制于中央。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
3. “盐铁官营”政策:“盐铁官营”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政府 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 政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时加强,此后历朝历代不同 程度地加强了盐铁专卖。盐铁专卖收入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 源。盐铁官营虽然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改进 与推广先进技术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 品流通及商业的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三 中华文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时期 - 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三 中华文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时期 - 3
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司马迁《史记·曹相国世家》一、从焚书坑儒到 Nhomakorabea尊儒术:
(二)汉初的“黄老之学”
3.表现: 无为而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间里不讼于 巷,老幼不愁于庭。近者无所议,远者无所听。邮驿无夜行之吏,乡间无夜名之征。犬不 夜吠,乌不夜鸣。老者息于堂,丁男者耕耘于野。
一、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
(四)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儒学成为正统的影响:
对政治秩序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 对民族精神 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 对学术文化 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 对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3)从人道到天道。董仲舒认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明确指出了“人本于天”,天为“人之曾祖父”。他把天地、阴阳、四时和五行都封 建人伦化,他“首推阴阳”,把阴阳五行说纳入了儒家学说,这可以说是董仲舒新儒 学区别于先秦儒学的主要特色之一,甚至是天的核心性质。
总之,西周末至春秋前期,王室政权降落到强大诸侯;春秋后期,诸侯争权又降落到卿大夫之家。 ——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二、秦汉时期的科技:
2.文字: 秦朝把小篆作为官方字体,后来又出现隶书。汉代楷书形成(钟繇)
3.文学: 汉赋出现,是一种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继承了先秦
诸子散文巧文多智的特色。代表作有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和《上林赋》。 4.史学:《史记》、《汉书》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西汉 司马迁;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东汉 班固 5.绘画:秦汉时期,门类的丰富。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绘画艺术代表作 :有汉代马王堆墓帛画、壁画、《夫妇宴饮图》等 6.宗教:佛教西汉末年传入。道教形成于东汉: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结合 。冲击 了儒家思想统治地位。

2020版高考历史(通史版)第1部分第一单元先秦秦汉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PPT课件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历史(通史版)第1部分第一单元先秦秦汉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PPT课件新人教版
——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思考] 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是如何嬗变的?
[解读] 史料以第二个省略号为界,分为两层,第一层是对背景的阐释, 第二层是对观点的陈述,指出国家形态从“封建制”演变为“官僚 制”。 [试答] 秦朝实现了政治制度的转型,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完成了“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思考] 表中内容能够反映汉代丞相任用的多种变化情况。指出其中一 种变化情况并说明其原因。 [解读] (1)表中横向数据反映出汉代丞相任用由功臣、功臣子为主向属 吏、经学之士为主变化。 (2)从表中纵向时间看,从汉武帝开始,丞相任用身份多样,之 后转向以经学之士为主。
[试答] 变化:由功臣、功臣子为主向属吏、经学之士为主变化。 原因:功臣对汉朝建立居功至伟,其子弟政治素养较高;汉以 来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统治者改变丞相来源以加强皇权;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发展儒学教育;推行察举制,重视丞相 素质。
2.先秦至秦汉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创新
时期
中央体制
地方体制
选官体制
家国一体,最高执政 内外服制度和分封 世卿世禄制;中央
西周 集团尚未实现权力 制;地方具有较强独 官员的职权分工
的高度集中
立性
不明确
首次建立君主集权 创立郡县制,用官僚 推行军功爵制度;
秦朝 于上、行政分权于下 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以吏为师”
一、秦汉时期封建经济的初步发展 1.农业的发展 (1)耕作方式 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耕作技术 ①西汉时赵过推广代田法。 ②西汉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 (3)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4)水利灌溉 ①汉朝出现了漕渠、白渠、龙首渠等著名水利工程。 ②曹魏时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③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通史复习:秦汉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课件]可编辑全文

通史复习:秦汉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课件]可编辑全文

西南夷: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
——
二、西汉: BC202年—9年(长安-陕西西安)
汉承秦制:继承秦朝制度,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 县制、法律、土地制度、度量衡和货币制度等。
有所损益:创新制度有刺史制度、察举制、内外朝制度等。
(一)政治:
1、地方制度:继续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县、封国并 行制度。
秦朝与2.西西周周与政秦朝治政制治制度度的的比比较 较
中央政治体制 地方政治体制 选官制度 政治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分封制与宗法 形成了建立在
家国一体,最高执政 制相联系,以 血缘宗法制度 奴隶制的 西周
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 血缘关系为基 上的世卿世禄 贵族政治
高度集中

制度
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 郡县制在国家 实行俸禄制度,
一、秦汉时期
3、秦朝的灭亡
①时间:公元前207年 ②原因:暴政
焚书坑儒; 大兴土木(修长城、阿房宫、骊山墓、伐南越、戍边疆),徭役繁重; 严酷法律。
4、评价秦始皇(回顾古代帝王评价方法)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写道:“这 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 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 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
世卿世禄制
官僚政治(郡县制)
皇帝授予
服从上级、皇帝 多个机构的相互制约、 相互监视,庞大臃肿 和运转不灵
收入只有俸禄,贪污 受贿就成了官僚政治 的一大特色。
皇帝来任免,人才由察 举、科举制等办法产生
(二)经济: 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控制工商业;商品必须明码标价。
度 量

(三)文化:

高中历史先秦-秦汉

高中历史先秦-秦汉

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③促使中华民族形成
了“国”与“家”不可分的意识,直接造就了一批批忠 孝之士;④宗法制的“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 级观念”等思想,直接导致了后世的男尊女卑、等级贵 贱、任人唯亲等现象,成为扼杀人性、民族进步和发展
的瓶颈;⑤宗法意识使“国人”形成了“非我族类,其
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
A
辨析
选项
B
C
D 答案 B
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错误
题干主旨强调通过祭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而不 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强化,错误
【主题深化】 儒、法、道、墨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 学派及代表 主张 特 点
道家(老子)
儒家(孔子) 儒家 (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无为、小国寡民
“仁”、克己复礼
奴隶主贵族消极情绪
4.经济政策
(1) 商周土地制度为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步
破坏,封建 土地私有制 形成,这成为封建社会土地
兼并现象的根源。
(2)汉代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歧视商人,推行
盐铁专卖 制度。
(三)思想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与科技文化的发

1.从“百家争鸣”到思想“大一统”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儒、墨、道、
一、线索特征
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单位 经 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典 济 型形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在先秦、秦 线 汉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索 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特 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征 文 文学方面:《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 化 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阶段性文学成就 表现为汉赋 科技方面: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性发明创造

秦汉时期的政治

秦汉时期的政治

2、皇帝制度
• (1)来源:“始皇帝”的来历:嬴政
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从
“五帝”中取一个“帝”字,作为自
己的名号,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

”, 嬴政自称“始皇帝”。
• (2)特点
显示权力的不可转
移,
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
3、中央官僚机构
• (1)内容:三公是指: 、 和 。
辅佐
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
诸侯国拥有很强 的地方独立性, 容易发展为割据 势力
郡县制 相同点
封建社会
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 统的条件下实行的, 是按地域划分的
郡县的官吏由皇帝 郡县则是地方行
或朝廷任免调迁, 官位不世袭,官吏
政机构,受制于 中央,有利于中央
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集权的加强和国
家的统一
都是地方一级机构、都是为巩固统治而设立的,并在 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统治

评弊 价
韩非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发展与运用(董仲舒)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统一和社会安定(主要),封建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创造灿烂文明及 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抵御外来侵略 政治上:专制独裁易导致决策失误和暴政,权臣乱政;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主义盛行,人 浮于事,腐败成风;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不能有效的治理,妨碍地方的发展;人民受到沉 重的政治压迫 经济上:使之发展缓慢,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思想文化上: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不利于民主科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 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
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

2021版高考历史(人教版通史)一轮复习课件:阶段一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2021版高考历史(人教版通史)一轮复习课件:阶段一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林存光《孔子新论》 【史料解读】 (1)解读史料中的图片,分析图片中的内容,要注意图片下方的注释。第一幅图片把握图 片中孔子的神态,第二幅图片注意注释中的关键词“周游列国”。 (2)史料二总结了孔子所倡导的仁人君子之道。
【问题思考】 (1)史料一两幅图中孔子的造型分别反映了什么精神? (2)史料二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 试答:
创私学,被后人尊称为
“至圣”
(3)整编文献:《诗》《书》《礼》《易》《春秋》等
儒家
(1)政治:①“仁政”;②提出了“__君_轻__民_贵_____”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 的民本思想
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2)伦理:主张“性本善”
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
(1)政治:①礼法并施,以礼教为主;②“君舟民水” 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核心论点: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必然要求冲破西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的阻碍; 新兴地主阶级的成长,要求改变现状,获取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新兴知识分 子的独立兴起,自然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舆论制造者的角色。这一切的合力,推动了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二、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 1.科技
【提示】 (1)图一中慈眉善目的孔子两手相交,手心向上放在胸前,身子向前略倾,表 现出谦恭礼让;孔子所行的是揖礼,孔子作揖,传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和” 的精神。图二再现了孔子实施自己政治主张的顽强不息精神。 (2)品德: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
先秦儒学的基本特征 1.政治特征 (1)重视传统,注重继承。 (2)政治和伦理相结合。 (3)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德治,以德为主,德刑相辅,强调为政以德。 (4)重人治:注重对人进行引导的礼治,而不是对人实施纯粹强制的法治。 (5)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三 中华文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时期 -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三 中华文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时期 -2

四、东汉豪强士族的庄园经济
3.庄园经济的特点: (1)规模大,多种经营,自给自足。
“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池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
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赀至百万,其兴工造作,为无穷之
功巧不可言,富拟封君。
——《后汉书·樊宏传》
(2)聚族而居,宾客相附。
每一个田庄,在若干作坊、宅院、庭院之外,多修有高墙,在高墙的四周建有了望 谯楼,战乱时每一个田庄就是一个坞堡……田庄主既是占有整个庄园的大地主,又是宗 族长。虽然在庄园里所处的地位不同,但都对庄园主有极强的依附关系。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单元三 中华文明统一多民族封 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秦汉时期
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阶段特征】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220年)
特征: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奠基
时期
(1)政治: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确立,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王东京《汉武帝时期财政改革研究》
三、汉武帝的经济政策
3.评价:
(2)对经济的影响
③对西汉社会结构的影响
“往往即郡县比没入田田之。其没入奴掉,分诸苑养狗马禽兽,及与诸官。诸官益杂置
多,徒奴蝉众”。
——《史记·平准书》
(3)经济政策对后世的影响
扩大国家垄断经济,为后世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型。
王莽统治时期,施行的五均六管政策也是因袭借鉴了汉武帝的做法,东汉初年,依然实
“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余谷,诸物均输帛五百万匹。民不益赋
而天下用饶。”
——《史记·平准书》Βιβλιοθήκη ②商业繁荣,商业中心逐步形成

通史一轮复习: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通史一轮复习: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b、北击匈奴,内地移民戍守垦荒,修筑万里长城 抵御匈奴。
c、打通西南夷(云、贵、川),设置行政机构,促 进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
(2)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修驰道,开 凿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加强南北 交通)
辽东
全长一万多公里
临洮
(四)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 中央政府下的地方行政机构, 府之外,虽拓展周朝疆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 但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家统一。
共同点
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 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③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起了积极作用。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细密、严苛。
本质:从云梦秦简可知,秦律是地主阶级意志的集中 体现,是秦始皇统治全国的有力武器。
固。因而,必须要加强中央集权,以防止割据势力的膨胀。
2.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强有力的政权以保护封建土地所
有制,镇压农民阶级的反抗,巩固本阶级的统治地位。
二、其思想根源:法家的“集权”理论。
三、其历史根源:华夏族共同的社会文化传统。 从“君权神授”“天子以四海为家”“家天下” 到春秋战国后的“大一统”,都为其形成提供了 社会文化的来源。 四、中国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也是促进封建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重要因素。 1.中国起源于大江大河流域,治理水患的需要。 2.抗拒自然灾害,救济灾荒的需要。需要统一的 中央集权政府协调组织。
秦统一的意 义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候 割据称雄的战乱局面,为我国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②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 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 供了有利条件。

1.2.2秦汉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1.2.2秦汉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二)董仲舒的主张 1.提出“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理论。 2.主张确立儒学的 独尊 地位。 (三)儒学成为正统的影响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 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单元创新整合 单元过关(二)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 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单元创新整合 单元过关(二)
1.董仲舒“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指经过董仲舒改造,糅
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的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
2.董仲舒的新儒学是以儒学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
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实际上是“外儒内法”。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和国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单元创新整合 单元过关(二)
3.影响 (1)消极:结束了各学派学术思想 平等竞争 的局面,扼制了 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积极: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 正统思想 ,对民族 历史文化的进行具有积极意义。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单元创新整合 单元过关(二)
本思想。 2.依据上述史料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 答案:特征: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
系。 3.史料四是如何分析评价董仲舒新儒学的? 答案:董仲舒将儒学神学化、宗教化,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加强
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有利于巩
固国家统一及促进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特征的形成。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测试卷及答案解析(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这使得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

这说明()A.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B.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C.秦始皇早已决定要实行郡县制D.贵族政治已取代官僚政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可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讨论’仅仅是个过场,即使没有这场讨论,郡县制也必然会取代分封制,即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故A项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秦朝的朝议制度,故排除B项;C项说法错误,推行郡县制是秦李斯提出的,故排除;郡县制的推行是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的标志,故排除D项。

2.(2019·长沙模拟)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答案】B【解析】材料中出现的“九卿”的原先职能是皇家的内侍机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这种机构转为行政机构,显然是化国为家的体现,目的是突出皇权至上,故答案为B项。

3.(2018·黑龙江牡丹江期末)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旦品题之风。

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

此材料反映了()A.民间文化性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B.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C.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D.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评价【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可以看出,材料主要反映了民间文化性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决定性作用”表述不准确;D项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评价表述不正确。

秦汉通史复习(一轮)

秦汉通史复习(一轮)

罢兵归农、复故爵田、释放 奴婢、抑制商贾、减轻田租
西汉的兴衰史之二
励精图治,雄风初现
——文景之治
课外补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很 多所谓的“治世”和“盛世”, 像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 世、康乾盛世等等。所谓“治世” 和“盛世”,指的就是社会安定、 政治清明,百姓丰衣足食。
实际上,在封建社会的“盛世”, 朝廷的作用只是限制统治阶级不要剥削 过重,使多数自耕农能维持基本上生活 和再生产。
⑵地方:郡县制
(二)、秦朝专’的内容——皇帝制度
1、皇帝制度的建立 ⑴名称来源 ⑵ 特征 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帝”是上古
人们想象中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 “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公元前 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 传之无穷。” 皇位世袭 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 “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 皇帝独尊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 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 以为然,自认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他提出“去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 皇权至上 ‘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 帝’。”始皇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 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 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和权力中心。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 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 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D •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 C.制度法令的统一 •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皇帝
集 中
中央权力

第5课 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中职专用】《中国历史》

第5课 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中职专用】《中国历史》
汉墓出土的帛画
5、佛教
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西汉
末年传人中国。东汉明帝时,
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至洛阳。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符合当
时民众渴求平等的愿望,并
得到统治者的扶持,逐渐在 社会上传播开来。
河南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老城以东 12千米,始建于东汉, 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现存古迹为元、明、清时所 建。
狩猎出行画像石 (东汉) 陕西绥德县出土。
历史纵横:画像石和画像砖
山东画像石有的表现 渔猎、耕织、战斗、伎乐、 舞蹈,有的表现神话世界、 历史故事、神龙仙怪。
历史纵横:画像石和画像砖
四川画像砖的画面题材也很广泛,包括播种、收割等生产场景,集市、 宴会、游戏等社会风俗场景和官僚车骑出行的场景,还有庭院建筑、室内 陈设等画面。
历史纵横:汉赋、乐府和散文
乐府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 掌管音乐歌舞的机构。
乐府铜钟(秦) 1976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园遗址出土
历史纵横:汉赋、乐府和散文
乐府采集民间诗歌、 编选配乐而成诗集,内容涉 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如 《孔雀东南飞》等。
历史纵横:汉赋、乐府和散文
贾谊
两汉时期的优秀散文作品 众多,贾谊的《论积贮疏》《 过秦论》和晁错的《论贵粟疏 》等,文辞激切,极富文采, 对后代的散文创作影响深远。
三、秦汉文化
②、王充思想 王充认为,万物由元气构成, 元气是一种客观的物质。他反 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鬼论, 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人死 不为鬼”。
三、秦汉文化
2、史学 我国史学肇始于先秦时期,是世 界史学的独立发源地之一。两汉 时期,我国史学有很大发展,西 汉的司马迁和东汉的班固是著名 的史学家。
一、秦汉科技
1、造纸术 秦汉科学技术成果丰硕。除发 明、改进造纸术外,还在医学、 数学、天文历法等领域,取得 很大成就。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2单元第5讲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含解析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2单元第5讲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含解析

第5讲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思维导图| |史论术语|1.秦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文化专制,实行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

儒学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秦汉时期,科技、文学艺术辉煌灿烂。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得以推广,汉赋成为那个时代文学发展的象征。

一、秦汉时期的思想1.秦朝“焚书坑儒”原因(1)秦王朝的建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就需要统一的学术形态(2)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3)在关于郡县制的辩论中,丞相1李斯斥责儒者依古制实行分封制的主张不合时宜内容秦始皇于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术士(术音述,术士,即儒士)的事件影响“焚书坑儒”事件的影响是极为消极的,表明秦王朝在文化领域由博采先秦诸子学术向以法为教、2以吏为师的文化专制转型,新官学的内容也由综合宽容转向了专制2.董仲舒的新儒学(1)背景①经济: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为中央集权的加强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政治: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的稳定。

③思想: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内容③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

(3)特点: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易混易错|罢黜百家≠禁绝百家“罢黜百家”只为独尊儒术服务,并不意味着仅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各家思想,进一步适应了“大一统”社会发展的需要。

3.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①思想: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②政治: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③教育教科书: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

对外关系方面: 对外关系方面:
⑴丝绸之路:
①路线:长安 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 西亚 欧洲(大秦:古罗马) 欧洲(大秦:古罗马)
②意义: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⑵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时期开辟
文化方面: 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面:
(一)科技文化 造纸术:西汉早期出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数学:东汉时期《九章算术》 数学:东汉时期《九章算术》 天文: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 医学:华佗:制成“麻沸散”;编了体操“五禽戏” 医学:华佗:制成“麻沸散”;编了体操“五禽戏” 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 理论和治病原则,被尊称为“医圣” 理论和治病原则,被尊称为“医圣” (二)思想文化 宗教:佛教:西汉末年传入中原,东汉明帝时,得到发展 道教:东汉张陵创始,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史学: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编写《史记》 史学: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编写《史记》,记述了从黄帝 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艺术:秦兵马俑
民族关系方面
张骞通西域: ⑴西域: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⑵时间: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先后两次出使西域 ⑵时间: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先后两次出使西域 ⑶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失误,新疆开始 ⑶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失误,新疆开始 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秦汉时期
政治方面: 政治方面:
秦朝:⑴建立时间、地位:公元前221年建立,是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公元前221年建立,是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⑵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经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③文化:统一文字 ④思想:焚书坑儒 ⑤军事上:为抵御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统一东南、岭南地区,兴修灵渠 ⑶疆域: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西到陇西,东至东海 汉朝: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⑴政治:①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 ②找借口,削去半数侯国 ⑵经济:盐铁官营 ⑶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⑶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⑷文化:推行儒学教育,举办太学 ⑸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一货币
齐 楚燕韩赵魏秦

圆形方孔钱
作用:便于商品的流通,给等价交换提供了 基础,为秦朝的稳固统一提供了经济基础
统一文字:
以秦国的小篆为统一文字,后又出现了更为
简便的隶书。对贯彻法令、传播文化起了重大作用, 文字的统一,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步的一 条生动鲜明的脉络。
齐 楚燕韩赵魏秦

驰道
b、北击匈奴,内地移民戍守垦荒,修筑万里长城 抵御匈奴。
c、打通西南夷(云、贵、川),设置行政机构,促 进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
(2)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修驰道,开 凿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加强南北 交通)
辽东
全长一万多公里
临洮
(四)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秦律主要内容是保护封建基础,维 护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 经济制度;维护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 压迫,镇压农民的反抗活动;保护官府 和私人占有 奴隶;保护官僚地主特权 的诉讼制度和监狱管理制度。秦律中的 刑罚有:1、 死刑,主要有弃市和磔。 2、 肉刑,有斩足、宫、劓、黥等肢体 刑。3、徒刑,将犯人拘禁起来,并使 服苦役。4、迁刑,即将犯人流放边地。 5、 笞刑,即鞭笞之刑。6、赀罚,让 罪人向官府交纳财物或提供劳役以达到 惩罚的目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 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两对矛盾?
中央


地方



君权
相权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
①建立皇帝制度: 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②建立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
③建立地方机构: 废分封,置郡县
皇帝制度的确立
➢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中央机构 三公九卿 郡 郡守
县 县令或县长
职责?
乡 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里 里正
(3) 地方机构——郡县制
春秋已有,战国广泛设置
秦设三十六郡,每郡有守(相当于省长)、尉(相当
于防区司令)和监(相当于监察专员)各一。郡下辖县; 县以下设乡、里和亭。郡(守)与县(令),由皇帝直
接任命。唐代柳宗元写有政论文章《封建论》,认为 中国分封制是百害而无一利,并阐发了郡县制的 优越性。
五尺道从蜀南今四川宜宾、朱提(今云南昭通)到滇池, 由于道路宽仅五尺,故史称“五尺道”。这条道路尽管狭 窄,却和秦始皇在全国其他地区兴修的宽达五十步的“驰 道”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是云南与蜀的重要商道。
(三)秦初步巩固统一的措施
(1)初步奠定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 本疆域
a、南征百越,设立桂林、南海、象郡。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 中央政府下的地方行政机构, 府之外,虽拓展周朝疆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 但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家统一。
共同点
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 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③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起了积极作用。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细密、严苛。
本质:从云梦秦简可知,秦律是地主阶级意志的集中 体现,是秦始皇统治全国的有力武器。
直道
五尺道
驰道是以国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为中心,通向全国各 个重要地区,尤其是六国的古都,这是为了打击没落奴隶 主贵族的复辟活动。
直道和驰道不同,它只有一条,是由云阳县的甘泉山通到 九原郡。云阳县在今陕西淳化县北,距咸阳不远;九原郡 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正在阴山山脉的南麓,南北 遥遥相对,所以称为直道。直道的修筑则是为了打击、阻 遏匈奴奴隶主贵族的向南侵扰。
皇帝
(牵制)
御史

大夫 (统率) 相
直 接 控
(统率) 制
诸卿
三公九卿制
太 (虚设) 尉
秦代三公九卿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
制度的特色
的特点
❖“三权分立”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
❖相互配合 心的中央行政制度。
❖互相牵制 ❖不得世袭
第二,充分体现“家天 下”的特点。 第三,官僚政治取代贵
族政治。
皇帝
●郡县制的推行
长 安
一)汉的政治制度 汉承秦制并有所发展 演变: 中央:三公九卿的变化及影响:
三公九卿 “内朝”即中朝、“外朝” 削弱了相权,强化了皇权
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出现“王国问题”, 七国之乱 景帝削藩,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汉初诸侯王国地位远在汉郡之上。从大汉国来说,郡国是 相互独立的,互不统属,从诸侯国(辖区有郡的)内部 来说郡就属于国了
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 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时期。
(关键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承秦制、 郡国并行制、刺史制度、内外朝制度、推恩令、察举制、统一度量 衡、田庄经济、盐铁官营、儒学正统)
时代特征: 政治方面: 1 )长期的统一,较为稳定。 2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 3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 经济方面:
中央要给他们派傅、相等官,名为辅助,实为监视。但是皇帝又 怕傅相大臣与诸侯串通一气,共同糊弄皇帝,所以制定阿党法来 管理这帮人。所谓阿党,是指诸侯有罪,傅相不举报,则傅相有 罪,重至弃市。
附益法:诸侯也知道"朝里无人莫做官"的道理,往往贿赂 中央大臣,让他们在皇帝面前说几句好话,附益法就是针 对这个情况制定的。朝廷大臣交结诸侯,帮助其获得不正 当的利益,或者自己受贿,为附益,重者也至于弃市。 私出界罪:为了防止诸侯王互相沟通,重现吴楚七国联盟 之类的组织,干脆规定诸侯国王不经中央同意不得擅自离 开封地,违者降为侯爵。
但是它也造成了极端腐朽的封建专制,加强了对农 民的残酷剥削和对人民的精神束缚,桎枯了封建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又对社会文化发展起着极大的阻 碍作用。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三公为: 丞相:为百官之首,承受皇帝之命,辅助皇帝处理全 国政事 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
御史大夫: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 章,监察文武百官。
▪ 九卿:
▪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 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 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1原因: A政治:秦朝的统一、地主阶级的需要 B经济:封建自然经济需要强有力政权的维护。 C思想:法家理论。 D制度:对商鞅变法的继承和发展 E历史根源、地理环境
君主专制 决策方式 即君主个人的专断独裁,控制一切 军政大权。
2.内涵
地方管理方式 中央控制地方的军政财权,地方接
中央集权
受中央的管理。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极权制度形成和长期存在的 是:
一、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其形成是由封 建经济基础决定的。 1.中国封建经济的特点决定的。
(1)封建经济的脆弱性等,经不起自然灾害或社会动乱的冲击, 要维持生产正常运行,就必须依赖于国家集权对其生产等的保护。 (2)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使得封建地主有着极强的割据性。割据局 面一旦出现,必然引起社会的动乱,严重威胁封建政权基础的稳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郡高于县,郡守、县令(县长)

巩固统一 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

的措施 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移民等。
度 的 形 作用影响 成
影响
积极影响
①促进秦朝国力增强,初步奠定祖国 疆域,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以及中 华民族的形成;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 化的发展;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 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左官律。所谓"左官",是在诸侯手下当官。在诸侯手下当官要受
诸多限制,比如不能住在首都,不能提升,诸侯犯罪跟着连坐等 等,把诸侯的手下往受气包方向培养。武帝在淮南王谋反之后作 出此规定,意在限制臣民擅自出仕诸侯,进而削弱诸侯的私人班 子,剪除其羽翼。
阿党法。诸侯不能自行聘任官员,倒也不能让他们当光杆司令,
景帝三年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以后,诸侯王国逐渐被削,诸 侯王特权被夺,王国地位降格,与郡同为一级行政区划。 汉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遂行郡(国)县两级制,与秦代的 单一郡县制实质上没有什么差别。
知识拓展: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方法 推恩令。推恩令是主父偃(人名)向汉武帝提的建议,规定诸侯的
子弟除了嫡长子继承爵位之外,其他的儿子可以由中央出名义, 割诸侯的地盘封侯。中央出些名义毫发无损,诸侯可被切的七零 八落。力分则弱,从此丧失向中央挑战的实力。
国号为秦的政权。
(西周)
诸侯势力强大 “两制”渐渐
崩坏
(春秋)
分封制、宗法制
秦的统一
秦商鞅变法 成效最大
诸侯割据混战
封 建





(战国)
各国掀起
自上而下
变法运动
(一)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秦王嬴政
想一想:秦国能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条件有哪些?
秦朝统一的条件
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各地联系加强 ; 经过多年的战争,人民渴望统一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实力强大; 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实现了局部统一 各民族初步融合 秦朝正确的统一策略(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固。因而,必须要加强中央集权,以防止割据势力的膨胀。
2.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强有力的政权以保护封建土地所
有制,镇压农民阶级的反抗,巩固本阶级的统治地位。
二、其思想根源:法家的“集权”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