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51实验教学指导书

合集下载

013 AE150-1-4全自动酶免仪简易操作手册---检验科作业指导书

013 AE150-1-4全自动酶免仪简易操作手册---检验科作业指导书

检验科作业指导书AE150-1-4全自动酶免仪简易操作手册文件编号:版本:生效日期:页码:第1页共2页1.开启酶免设备电源及电脑。

2.配好清洗液,装好试剂,放对其位置,放酶标板之前一定要保证酶标板架为8条板架,并放平酶标板的板条。

3. 在电脑桌面上有符号,双击该项,按任意键继续后,取针则从第一个针盒的第一个位置开始取,否则取针根据前一次取针结束处开始取针。

4. 双击电脑桌面上的图标(如图)。

5.在桌面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1)”及“密码”;点击“确认”。

6.点击洗板机””,并选择需要冲洗的洗板机,选中相应洗板机程序点击冲洗””,冲洗3-5次。

7.退出洗板机程序,进入“系统软件主界面”,点击程序列表””。

8. 在程序主界面选择好需要执行的项目名称,点击运行程序“”9. 输入正常试验标本数量,如“96”,按“确定”;输入微板条码如“07091001”表示2007年9月10号第一块反应板;按“确定”及“是”;条码显示按“确定”及“是”;标本项目编辑,绿色表示选中要做的项目,按“”则开始工作。

10.第一块板洗板时,关灯,加入A液和B液。

(当所有板加完AB液后,请立即将AB液倒回相应试剂瓶。

11. 实验完成之后,洗液更换成清水,选择洗板程序,点击进行清水冲洗洗板机。

12.退出所有程序,关闭酶标仪电源及全自动酶免仪电源。

注意事项:(1)冲洗洗扳机时,要注意观察洗扳机有无堵针现象,如有堵针,请立即导通。

(2)运行实验前要检查标本,微板,针盒,试剂槽摆放位置是否正确。

(3)在吸标本时出现凝块报警时,点Ignore(忽略),切记不要点击重试(Retry)。

否则四个标本都不加样本。

(4)当机械臂出现失位时,一定要点击STOP,停止运行程序,再做相关处理,完毕后点击继续(Continue)。

(5)试验运行过程中,在进行洗板时应注意洗液量是否足够,若过少请立即添加。

(6)程序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取不到针,无液体,液量不够报警现象。

无机化学实验指导书

无机化学实验指导书

无机化学实验指导书无机化学实验指导书华东交通大学化学实验中心2012年3月实验一硫代硫酸钠的制备和应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亚硫酸铵法制备硫代硫酸钠的过程;2.学习硫代硫酸钠的检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制备硫代硫酸钠可由以下3步进行:Na 2CO 3 + SO 2 == Na 2SO 3 + CO 22Na 2S + 3SO 2 == 2Na 2SO 3+ 3S Na 2SO 3 + S ==Na 2S 2O 3总反应:2Na 2S + Na 2CO 3 + 4SO 2 ==3Na 2S 2O 3 + CO 2本实验利用第三步反应制备硫代硫酸钠:Na 2SO 3 + S ==Na 2S 2O 3三、仪器与试剂仪器:托盘天平、真空泵、圆底烧瓶(250ml )、水浴锅、300mm 直形冷凝管、抽虑瓶(250ml )、布氏漏斗、烧杯(250ml )、打孔器、锥形瓶(250ml )、分液漏斗、橡皮塞、蒸馏烧瓶(250ml )、洗气瓶、磁力搅拌器、烘箱。

固体药品:硫粉、硫化钠(工业级)、亚硫酸钠(无水)、碳酸钠液体药品:乙醇(95%)、浓硫酸、NaOH (6mol/L, 10%)、Pb (Ac )2(10%)、HAc-NaAc 缓冲溶液、I 2标准溶液(0.1mol/L )、淀粉溶液(0.2%)、酚酞耗材:PH 试纸、螺旋夹、橡皮管、滤纸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硫代硫酸钠的制备① 将100mL 蒸馏水盖上表面皿加热煮沸片刻,成去离子水。

② 5.04g Na2SO3于100mL烧杯中,加16mL去离子水,10d无水乙醇,1.32g硫粉(加少许玻璃棉)。

小火加热煮沸至大部分硫粉溶解(为防止硫挥发,可在烧杯上盖上盛满冷水的蒸发皿,定期换冷水),加1g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保留滤液。

③蒸发浓缩至析出晶体,冷却至室温,减压过滤。

④尽量抽干,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抽干,称重,计算产率。

⑤保留少量产品做鉴定用,其余回收。

2、硫代硫酸钠的定性检验自拟方法和步骤用AgNO3检验产品中的S2O32-离子含量。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与其自动化《电工学与电子学》(1)课程实验指导书1《电工学与电子学》(2)课程实验指导书10《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指导书23《材料力学》课程实验指导书26《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课程实验指导书39《机械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47《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实验指导书57《CAD/CAM技术》课程实验指导书6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指导书92《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实验指导书99《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104《机械原理》课程实验指导书115《可编程控制器》课程实验指导书134《数控机床编程与使用》课程实验指导书137《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实验指导书149《数控原理与机床》课程实验指导书160《液压传动》课程实验指导书162《自动化制造系统》课程实验指导书175《电工学与电子学》(1)课程实验指导书课程名称:电工学与电子学(1)课程编号:2800011 学时分配:总学时:38 其中,理论学时:30 实验学时:8适用专业:交通运输实验一直流电路 (2学时)一、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二、实验目的1.掌握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准确的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与戴维宁定理。

3.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与戴维宁定理的理解。

4.掌握有源线性两端网络的参数的测定方法。

三、实验内容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与戴维宁定理。

四、仪器设备直流稳压电源 2台,万用表 1只,毫安表3只。

五、注意事项1.注意安全,爱护仪器。

2.严禁电源短路。

六、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

用万用表测试实验所用各电阻阻值,按图连接电路,经教师检查无误,方可通电实验。

电路参数:U s1=6V,U s2=12V,R1=100Ω,R2=200Ω,R3=300Ω图1-1 直流实验电路2.基尔霍夫定律实验(1)KCL的验证:调节稳压电源,使U s1=6V,U s2=12V测出I1,I2,I3记入表1-1中。

(2)KVL的验证:用万用表测出U R1,U R2,U R3,记入表1-2中。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

沈阳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编者:刘艳辉左继成杜春燕郭明忠目录实验 1 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 (1)实验 2 重结晶和熔点测定 (12)实验 3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19)实验 4 乙酸乙酯的合成与精制 (23)实验 5 溴乙烷的合成与精制 (25)实验1 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1.1 有机实验的安全有机化学实验时,经常要使用易燃易爆的溶剂、气体和药品,如氢气、乙炔和干燥的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等;有毒药品,如氰化钠、硝基苯和某些有机磷化合物等;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氯磺酸、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烧碱及溴等。

这些药品使用不当,就有可能产生着火、爆炸、烧伤、中毒等事故。

此外,易碎的玻璃器皿、煤气、电器设备等使用处理不当也会产生事故。

但是这些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只要实验者集中注意力、小心谨慎,树立安全的观念,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就一定能够保证实验的安全,保证实验正常地进行。

1. 实验时的一般注意事项(1)实验开始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无损,装置是否正确稳妥。

(2)实验进行时应该经常注意仪器有无漏气、碎裂,反应进行是否正常等情况。

(3)估计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在操作时应使用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等防护设备。

(4)实验中所用药品不得随意散失、遗弃;对反应中产生有害气体的实验应按规定处理,以免污染环境,影响身体健康。

(5)实验结束后要细心洗手,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或吃、饮食物。

(6)将玻璃管(棒)或温度计插入塞中时,应先检查塞孔大小是否合适;玻璃是否平光,并用布裹住或涂些甘油等润滑剂后旋转而入。

握玻璃管(棒)的手应靠近塞子,防止因玻管折断而割伤皮肤。

(7)充分熟悉安全用具,如灭火器、砂桶以及急救箱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并妥加爱护。

安全用具及急救药品不准移作他用。

2. 火灾、爆炸、中毒、触电事故的预防(1)实验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大多是易燃的。

因此,着火是有机实验中常见的事故。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2015 (1)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2015 (1)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电信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自动化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前言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和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专业实验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应用,掌握汇编和C51语言的语法和技巧,熟悉电子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过程,使其具备研究和开发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子系统的能力。

二、项目设置本课程总学时为16,开设的具体实验项目如下:●实验1 跑马灯控制(2学时,必修)●实验2 模拟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2学时,选修)●实验3 串行口通信实验(3学时,必修)●实验4 动态显示与矩阵式键盘实验(3学时,必修)●实验5 I2C的DA/ADC转换实验(3学时,选修)三、本书特点本指导书的特点是引入工程项目机制来管理实验项目,着重培养学生的方案设计、算法分析和现场调试能力,为将来成为卓越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录目录 (1)第一章开发平台使用入门 (1)1.1 KEIL C51使用入门 (1)1.1.1 Keil C51简介 (1)1.1.2 uVision4操作步骤 (1)1.2P ROTEUS使用入门 (10)1.2.1 Proteus简介 (10)1.2.2 Proteus设计与仿真开发过程 (10)1.3PZ-ISP使用介绍 (18)1.3.1 USB驱动程序安装 (18)1.3.2 PZ-ISP烧录软件使用 (19)第二章 HNIST-2型单片机实验装置原理 (24)2.1HNIST-2型单片机实验装置原理图 (24)2.2单片机主机及外围电路 (24)2.2.1 LED与简单按键电路 (25)2.2.2 动态显示与矩阵式键盘电路 (26)2.2.3 AD与DA电路 (28)2.2.4 E2PROM电路 (29)第三章实验项目 (31)实验报告要求 (31)实验报告封面 (31)实验一跑马灯实验 (33)实验二交通灯实验 (36)实验三串行口通信实验 (40)实验四动态显示与矩阵式键盘实验 (42)实验五I2C的DA/ADC转换实验 (45)第一章开发平台使用入门1.1 keil C51使用入门1.1.1Keil C51简介Keil C51是德国Keil Software公司出品的51系列兼容单片机开发工具。

频率计课设指导及DE-115使用说明

频率计课设指导及DE-115使用说明
标准 50MHz 时钟 Gate D Clk CLR DC_ENA DC_CLK 清零信号 dc_count[31..0] CLR 2 Q BZ_CLK BZ_ENA bz_count[31..0] CLR
待测信号
arithmetic
运算结果
图中 BZ_Counter 和 DC_Counter 是 2 个可控的 32 b 高速计数器 (100 MHz) , BZ_ENA 和 DC_ENA 分别是他们的计数允许信号端,高电平有效。基准频率信号从 BZ_Counter 的 时 钟 输 入 端 BZ_CLK 输 入 , 设 其 频 率 为 Fs; 待 测 信 号 从 与 BZ_Counter 相似的 32 b 计数器 DC_Counter 的时钟输入端 DC_CLK 输入,测量频 率为 Fx。 图中 arithmetic 为运算模块,由一个乘法器和一个触发器构成,可在 QuartusII 中直接调用相关模块。 测量开始,首先由按键产生一个清零信号 CLR,使 2 个 32 b 的计数器和 D 触发器置 0,然后再由经分频的系统时钟发出允许测频命令,即使预置门控信号 GATE 为高电平,这时 D 触发器要一直等到被测信号的上升沿通过时,Q 端才被置 1,即使 BZ_ENA 和 DC_ENA 同时为 1,将启动计算器 BZ_Counter 和 DC_Counter, 系统进入计算允许周期。这时,计数器 BZ_Counter 和 DC_Counter 分别对被测信 号和标准频率信号同时计数。当 T 秒过后,预置门控信号被单片机置为低电平, 但此时 2 个 32 b 的计数器仍然没有停止计数,一直等到随后而至的被测信号的 上升沿到来时,才通过 D 触发器将这 2 个计算器同时关闭。
由上图所示的测频时序图可见,GATE 的宽度和发生的时间都不会影响计数 使能信号允许计数的周期总是恰好等于待测信号 XCLK 的完整周期,这正是确保 XCLK 在任何频率条件下都能保持恒定测量精度的关键。因为,此时 GATE 的宽度 T 改变以及随机的出现时间造成的误差最多只有基准时钟 BCLK 信号的一个时钟 周期,由于 BCLK 的信号是由高稳定度的 50 MHz 晶体振荡器发出的,所以任何时 刻的绝对测量误差只有约 1/50 s,这也是系统产生主要的误差。 设在某一次预置门控时间 T 中对被测信号计数值为 Nx,对标准频率信号的 计数值为 Ns,则根据闸门时间相等,可得出公式: Fx Fs = Nx Ns 即 Fx = � � ∙ Nx

学优马 科学实验 说明书

学优马 科学实验 说明书

学优马科学实验说明书学优马科学实验说明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学优马科学实验套装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探索科学知识。

二、实验材料1. 学优马科学实验套装2. 实验指导书3. 笔记本和笔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打开学优马科学实验套装,检查是否所有实验器材都齐全。

b. 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

c. 准备好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实验一:水的沸点a. 将实验套装中的温度计插入一个容器中的水中。

b. 将容器放在加热器上,逐渐加热水。

c. 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记录水开始沸腾的温度。

3. 实验二:氧气的制备和性质a. 将实验套装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一个烧杯中。

b. 用一根导管将烧杯中的气体导入另一个烧杯中。

c. 在另一个烧杯中放入一根点燃的火柴,观察火柴的燃烧情况。

4. 实验三:电流的传导a. 将实验套装中的电池插入电池槽中。

b. 连接电池和灯泡,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c. 拔掉电池,观察灯泡是否熄灭。

5. 实验四:化学反应速率a. 将实验套装中的酸溶液倒入一个烧杯中。

b. 将锌片放入烧杯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 记录反应开始到产生气泡的时间。

6. 实验五:光的反射a. 将实验套装中的镜子放在平坦的桌子上。

b. 用手电筒照射镜子,观察光线的反射方向。

c. 用尺子测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

四、实验结果1. 实验一:水的沸点水开始沸腾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2. 实验二:氧气的制备和性质点燃的火柴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盛。

3. 实验三:电流的传导连接电池和灯泡后,灯泡亮起;拔掉电池后,灯泡熄灭。

4. 实验四:化学反应速率锌片放入酸溶液后,产生气泡的时间为10秒。

5. 实验五:光的反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

五、实验结论通过学优马科学实验套装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

2. 氧气能够促进燃烧,使火柴燃烧更旺盛。

冶金分析实验指导书

冶金分析实验指导书

《冶金分析》实验指导书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冶金工程系绪论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课在其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分析化学实验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实验室实践,使学生加深对基本分析方法和原理的理解,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和技能,以及分析结果的处理方法,为学习后继课程和今后解决生产与科学研究中的有关分析问题打下基础。

为了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目的,我们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1、实验前做好预习。

不但要认真预习实验部分的具体内容,还应复习与实验有关的理论,阅读本书第一部分有关仪器与操作的论述。

预习是做好实验的基础,通过预习要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在此基础上拟出实验程序,这样实验时才能主动。

没有预习的学生不得进行实验,因为那样不会收到实验预期的效果。

2、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注意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实验进行要井井有条、认真细致,要保持桌面整洁,注意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对每一实验步骤都应积极思考其目的和作用,细心观察实验现象,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实验的原始记录是非常宝贵的资料,所以要注意学习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应包括实验项目、实验日期、实验的主要步骤和条件、实验结果等项,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当时记录清楚。

记录不但要自己看懂,也应让别人看懂。

实验数据不得任意涂改。

如果记错了,可以在原数字上划一直线,再将正确的数字清晰地写在其旁边。

记录本和篇页都应编号,不得随意撕去。

4、各实验对准确度或精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如达不到,要自觉地重做实验。

千万不要私自凑数据。

应当知道,不实事求是为科学之大忌。

5、要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在原始记录的基础上写成。

报告要求字迹工整,文字通顺,图表清楚。

最后根据自己的体会进行讨论或写出结论。

实验一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一、目的1、了解分析天平的构造,学会正确的称量方法。

2、初步掌握减量法的称样方法3、了解在称量中如何运用有效数字。

实验指导书[004]

实验指导书[004]
4、课程网站
备注
实验设计者:李世雄
首开实验时间:2000.9
编写人:马荔
编写时间:2003.12
在上述溶液中滴加20%六次甲基四胺至呈稳定紫红色 再过量5ml;再用EDTA滴定至有紫红色变为亮黄色,即为终点,记下体积V2(Pb2+)。
三、实验示意图
四、实验用主要仪器设备、消耗品
名称
线路或示意图中符号
规格
实验室编号
备注
锥形瓶
250ml
酸式滴定管
50ml
移液管
25ml
量筒
10ml
EDTA
0.01mol/l
V2(ml)24.6024.7024.60
△V(ml)24.6024.7024.60
Pb2+:ⅠⅡⅢ
V1(ml)0.000.000.00
V2(ml)24.9124.9024.89
△V(ml)24.9124.9024.89
七、实验结果计算及曲线
一、EDTA的浓度
WZn=0.1889克
二、Pb2+、Bi3+含量的测定
1、掌握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
2、了解控制体系pH值达到Pb2+、Bi3+含量连续测定的原理,了解缓冲溶液的作用。
3、进一步训练滴定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
1、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0.15g金属Zn到100ml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HCl使其溶解生成ZnCl2,转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注意一定要用HNO3或六次甲基四胺将体系调成紫红色且稳定才可滴定。另外,滴定速度不宜过快,尤其滴定Pb2+时,终点判断不如第一步滴定Bi3+时明显。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2012-2013(1)计系Z11实验指导书(打印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2012-2013(1)计系Z11实验指导书(打印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实验指导书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英文名称:Principle of Microcomputer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实验学时:实验16学时适应对象:计算机Z111-2,软件Z111-2,网络Z111-2任课教师:李艳萍于丽梅实验列表实验1 PC机中断实验实验2 定时器/计数器8253实验实验3 并行接口8255A实验(一)实验4 并行接口8255A实验(二)实验5 串行接口8251实验实验6 数/模转换器DAC 0832实验实验7 模/数转换器ADC 0809实验(一)实验8 模/数转换器ADC 0809实验(二)实验要求预习实验内容1、明确实验目的及任务,了解和掌握实验所需的理论知识及相关接口芯片的工作原理。

2、通过阅读示例程序,掌握编程方法及相关技巧。

3、对每次实验,应根据要求设计接口电路并编写程序。

实验过程1、带上理论课教材、实验指导书及准备的实验程序。

2、连接接口电路前,请关闭电源再搭接线路,检查无误后,再开电源。

3、调试程序,记录结果。

4、实验结束后,请关闭电源,将各实验器材归位,清洁自己的桌面。

编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XX 实验项目名称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描述本次实验任务及要求三、实验原理分析设计思想,绘制实验原理图、流程图。

四、实验程序程序清单及相关注释。

五、实验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及结果并给予分析。

六、问题解决及收获体会说明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处理的;收获体会,不足之处和今后应注意的问题等。

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确保实验箱与微机通过USB串口正确连接。

2、爱护实验设施,插接、拔取排线时,应旋转插头,不得从线中间拉取。

3、实验完毕后,先关闭实验箱电源,后拔下实验箱与微机的串行连接接口,以免造成串口损坏。

主要设备仪器配置实验仪器:清华大学科教仪器厂:TPC-ZK教学实验系统,包括配套的软件系统。

2第1章 TPC-ZK-USB实验系统介绍在各种计算机外围接口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USB接口已经成为个人计算机最重要的接口方式之一,USB接口设备的应用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几乎新型的PC都100%支持USB技术。

Rosemount 1151快速安装指南说明书

Rosemount 1151快速安装指南说明书

¢00825-0100-4360N¤Quick Installation Guide00825-0100-4593, Rev BAJuly 2009Rosemount 1151StartEndRosemount 1151 Pressure Transmitter with 4-20 mA HART ProtocolP r o d u c t D i s c o n t i n u e dQuick Installation Guide00825-0100-4593, Rev BAJuly 2009 Rosemount 11512Explosions could result in death or serious injury:Installation of this transmitter in an explosive environment must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ppropriate local,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codes, and practices. Please review the approvals section of the 1151 reference manual for any restrictions associated with a safe installation.•Before connecting a HART-based communicator in an explosive atmosphere, make sure the instruments in the loop are installed in accordance with intrinsically safe or non-incendive field wiring practices.•In an Explosion-Proof/Flame-Proof installation, do not remove the transmitter covers when power is applied to the unit.Process leaks may cause harm or result in death.•To avoid process leaks, only use the o-ring designed to seal with the corresponding flangeadapter.Electrical shock can result in death or serious injury.•Avoid contact with the leads and the terminals. High voltage that may be present on leads can cause electrical shock.This installation guide provides basic guidelines for Rosemount 1151 transmitters. It does not provide instructions for configuration, diagnostics, maintenance, service, troubleshooting, Explosion-Proof, Flame-Proof, or intrinsically safe (I.S.) installations. Refer to the Rosemount 1151 reference manual (document number 00809-0100-4360) for more instruction. This manual is also available electronically on /rosemount.Quick Installation Guide00825-0100-4593, Rev BAJuly 2009Rosemount 1151S TEP 1: M OUNT THE T RANSMITTERA. ApplicationsLiquid Flow ApplicationsGas Flow Applications3Quick Installation Guide00825-0100-4593, Rev BA July 2009Rosemount 11514S TEP 1 CONTINUED ...B. Optional Mounting Brackets When installing the transmitter to one of the optional mounting brackets, torque the bracket bolts to 125 in.-lbs. (0,9 N-m).Panel Mount (1)(1)Panel bolts are customer supplied.Flat MountQuick Installation Guide00825-0100-4593, Rev BAJuly 2009Rosemount 11515S TEP 1 CONTINUED ...C. O-rings with Flange AdaptersWhenever the flanges or adapters are removed, visually inspect the o-rings. Replace them if there are any signs of damage, such as nicks or cuts. If you replace the o-rings, re-torque the flange bolts and alignment screws after installation to compensate for seating of the PTFE o-ring.Failure to install proper flange adapter O-rings may cause process leaks, which can result in death or serious injury. The two flange adapters are distinguished by unique O-ring grooves. Only use the O-ringQuick Installation Guide00825-0100-4593, Rev BAJuly 2009Rosemount 11516S TEP 2: C ONSIDER H OUSING R OTATIONTo improve field access or to better view the optional LCD display:1.Loosen the housing lock nut.2.Rotate the housing clockwise to the desired position – up to 90° from its original position. Over rotating will damage the transmitter.3.If the desired position is attained, tighten the housing lock nut.4.If the desired position cannot be reached because the housing will not rotate further, rotate the housing counterclockwise until in the desired position (up to 90° from its original position).5.Tighten the housing lock nut to 420-in/lb. Use a sealing compound(Loctite 222 – Small Screw Threadlocker) on the threads to ensure a watertight seal on the housing.NOTEIf the desired position cannot be attained within the 90° limit, the transmitter will need to be disassembled. See the Rosemount 1151 reference manual (document number 00809-0100-4360) for further instruction.Quick Installation Guide00825-0100-4593, Rev BAJuly 2009Rosemount 11517S TEP 3: C ONNECT THE W IRING AND P OWER U PUse the following steps to wire the transmitter:1.Remove the housing cover on the side marked TERMINALS on the nameplate.2.Connect the positive lead to the “+” terminal and the negative lead to the “–” terminal.Figure 1. Field Wiring DiagramInstallation of the transient protection terminal block does not provide transient protection unless the 1151 case is properly grounded.3.Ensure proper grounding.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instrument cable shield:•be trimmed close and insulated from touching the transmitter housing•be connected to the next shield if cable is routed through a junction box•be connected to a good earth ground at the power supply endNOTEDo not connect the powered signal wiring to the test terminals. Power could damage the test diode in the test connection. Twisted pair cable should be used for best results. In high EMI/RFI environments, use either transient terminal block or shielded signal wiring. Use 12 to 24 AWG wire and do not exceed 5,000 feet (1500meters).4.Plug and seal unused conduit connections.5.If applicable, install wiring with a drip loop. Arrange the drip loop so the bottom is lowerthan the conduit connections and the transmitter housing.6.Replace the housing cover.Quick Installation Guide00825-0100-4593, Rev BA July 2009Rosemount 11518S TEP 3 CONTINUED ...Power Supply The dc power supply should provide power with less than two percent ripple. The totalresistance load is the sum of the resistance of the signal leads and the load resistance of the controller, indicator, and related pieces. Note that the resistance of intrinsic safety barriers, if used, must be included.Figure 2. Load LimitationS (1)(1) A minimum of 250 is required for communication. 124501650R L = 43.5 (V S – 12)R maxR LR minV min V S V maxOperating RegionQuick Installation Guide00825-0100-4593, Rev BAJuly 2009Rosemount 115110S TEP 5: C ALIBRATE THE T RANSMITTERVerify Transmitter ConfigurationNOTE:A check (✓) indicates the basic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At minimum, these parameters should be verified as part of the configuration and startup procedure.Table 1. HART Communicator Fast Key SequenceAnalog Output 3Analog Output Alarm 1, 4, 3, 3Burst Mode Control 1, 4, 3, 4, 3Burst Operation 1, 4, 3, 4, 4Calibration 1, 2, 3Characterize 1, 4, 1, 1, 2, 2✓Damping 1, 3, 6Date 1, 3, 4, 1Descriptor 1, 3, 4, 2Digital-to-Analog Trim (4–20 mA Output)1, 2, 3, 2, 1Field Device Information 1, 4, 4, 1Full Trim 1, 2, 3, 3Keypad Input 1, 2, 3, 1, 1Loop Test 1, 2, 2Lower Range Value 4, 1Lower Sensor Trim 1, 2, 3, 3, 2Message 1, 3, 4, 3Meter Type 1, 3, 4, 5Number of Requested Preambles 1, 4, 3, 4, 2Percent Range 1, 1, 2Poll Address 1, 4, 3, 4, 1Pressure 2✓Range Values 1, 3, 3Rerange 1, 2, 3, 1Scaled D/A Trim (4–20 mA Output)1, 2, 3, 2, 2Self-Test (Transmitter)1, 2, 1, 1Sensor Information 1, 4, 4, 2Sensor Trim Points 1, 2, 3, 3, 4Status 1, 2, 1, 2✓Tag 1, 3, 1✓Transfer Function (Setting Output Type)1, 3, 5Transmitter Security (Write Protect)1, 3, 4, 4Trim Analog Output 1, 2, 3, 2 ✓Units (Process Variable)1, 3, 2Upper Range Value 5, 2Upper Sensor Trim 1, 2, 3, 3, 3Zero Trim 1, 2, 3, 3, 1S TEP 5 CONTINUED ...Configure LCD DisplayThe LCD display time-out is approximately 16 seconds. If keys are not pressed within this period, the indicator reverts to reading the signal.Position the Decimal Point and Select the Meter Function1.Unscrew the retaining ring shown in Figure 4 and remove the LCD display cover.2.Press the left and right configuration buttons simultaneously and release immediately.3.To move the decimal point to the desired location, press the left configuration button.Note that the decimal point wraps around.4.To scroll through the mode options, press the right configuration button until the desiredmode is displayed (see Table 2).5.Press both configuration buttons simultaneously for two seconds.6.Replace the LCD Display cover.Table 2. LCD Display ModesNOTEThe meter displays “----” for approximately 7.5 seconds while the information is being stored.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 Signal and Digital Display L in Linear L in F Linear with five-second filter Srt Square root SrtF Square root with five-second filterSquare root function: relates to the digital display. The bar graph output remains linear with the current signal.Square root response: digital display will be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root of the input current where 4 mA=0 and 20 mA=1.0, scaled per the calibration procedure. The transition point from linear to square root is at 25% of full scale flow.Filter response: operates upon “present input” and “input received in the previous five second interval” in the following manner:Display = (0.75 x previous input) + (0.25 x present input)This relationship is maintained provided that the previous reading minus the present reading is less than 25% of full scale.S TEP 5 CONTINUED...Set the Display Equivalent to a 4 mA Signal1.Unscrew the retaining ring shown in Figure 4 and remove the LCD display cover.2.Press the left button for two seconds.3.To decrement the display numbers, press the left configuration button and to incrementthe numbers, press the right configuration button. Set the numbers between –999 and 1000.4.To store the information, press both configuration buttons simultaneously for twoseconds.5.Replace the LCD display cover.Set the Display Equivalent to a 20 mA Signal1.Unscrew the retaining ring shown in Figure 4 and remove the LCD display cover.2.Press the right button for two seconds.3.To decrement the display numbers, press the left configuration button on the display andto increment the numbers, press the right configuration button. Set the numbers between –999 and 9999. The sum of the 4 mA point and the span must not exceed 9999.4.To store the information, press both configuration buttons simultaneously for twoseconds. The LCD display is now configured.5.Replace the LCD Display cover.S TEP 6: T RIM THE T RANSMITTERNOTETransmitters are shipped fully calibrated per request or by the factory default of full scale (span = upper range limit).Full TrimA full trim is a two-point sensor calibration where two end-point pressures are applied, and the transmitter process variable output is adjusted to agree with the pressure input.Using the HART Communicator1, 2, 3, 3 1. Equalize or vent the transmitter and connect HARTcommunicator.2. At the menu, input the HART Fast Key sequence.3. Follow the commands to perform a full trim.Zero TrimA zero trim is a single-point adjustment used for compensating mounting position effects. When performing a zero trim, ensure that the equalizing valve is open and all wet legs are filled to the correct level. If zero offset is less than 3% of true zero, follow the “Using the HART Communicator” instructions below. If zero offset is greater than 3% of true zero, follow the “Using the Transmitter Zero Adjustment Buttons” instructions.Using the HART Communicator1, 2, 3, 3, 1 1. Equalize or vent the transmitter and connect HARTcommunicator.2. At the menu, input the HART Fast Key sequence.3. Follow the commands to perform a zero trim.S TEP 6 CONTINUED...Using the Transmitter Zero Adjustment ButtonsPerform the following steps to perform a rerange using the zero adjustment buttons (see Figure 3).1.Apply a pressure equivalent to the lower calibrated value on the high side of thetransmitter.2.Remove the circuit side cover to expose the span and zero buttons. Hold both the spanand zero buttons down simultaneously for at least five seconds to activate the controls.3.Press the zero button for five seconds to set the 4 mA point. Verify that the output is 4mA.4.Apply a pressure equivalent to the higher calibrated value to the high side of thetransmitter.5.Press the span button for five seconds to set the 20 mA point. Verify that the output is 20mA.4-20 mA Output TrimA 4-20 mA output trim adjusts the transmitter milliampere output to match plant standards. This procedure is used to trim the transmitter using a current meter.Using the HART Communicator1, 2, 3, 2, 2 1. Equalize or vent the transmitter and connect HARTcommunicator.2. At the menu, input the HART Fast Key sequence.3. Follow the commands to perform a full trim.P RODUCT C ERTIFICATIONSApproved Manufacturing LocationsRosemount Inc. — Chanhassen, Minnesota, USAFisher-Rosemount GmbH & Co. — Wessling, GermanyEmerson Process Management Asia PacificPrivate Limited — SingaporeBeijing Rosemount Far East Instrument Co., Limited – Beijing, ChinaEuropean Directive InformationThe EC declaration of conformity can be found on page19. The most recent revision can be found on /rosemount.ATEX Directive (94/9/EC)Emerson Process Management complies with the ATEX Directive.European Pressure Equipment Directive (PED) (97/23/EC)1151GP9, 0; 1151HP4, 5, 6, 7, 8 Pressure Transmitters— QS Certificate of Assessment - EC No. PED-H-20Module H Conformity AssessmentAll other 1151 Pressure Transmitters— Sound Engineering PracticeTransmitter Attachments:Diaphragm Seal - Process Flange - Manifold— Sound Engineering Practice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2004/108/EC)All modelsEN 61326-1: 2006, EN61326-2-3: 2006Hazardous Locations CertificationsNorth American CertificationsFactory Mutual (FM) ApprovalsFM Explosion Proof tag is standard. Appropriate tag will be substituted if optional certification is selected.Explosion Proof: Class I, Division 1, Groups B, C, and D, T5 (T a = 85 °C). Dust-Ignition Proof: Class II, Division 1, Groups E, F, and G; Class III, Division 1, T5 (T a = 85 °C).Indoor and outdoor use. Enclosure Type 4X. Factory Sealed.I5Intrinsically safe for Class I, II, and III Division 1, Groups A, B, C, D, E, F, and G, T4 hazardous loc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entity requirements and Control drawing01151-0214. Non- incendive for Class I, Division 2, Groups A, B, C and D, T4hazardous locations. Enclosure Type 4X.For entity parameters see control drawing 01151-0214.Canadian Certifications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 (CSA) ApprovalsE6Explosion Proof for Class I, Division 1, Groups C and D; Class II, Division 1, Groups E,F, and G; Class III, Division 1 Hazardous Locations. Suitable for Class I, Division 2, Groups A, B, C, and D; CSA enclosure type 4X. Factory Sealed.I6Intrinsically safe for Class I, Division 1, Groups A, B, C, and D hazardous locations when connected per Drawing 01151-2575. For entity parameters see control drawing 01151-2575. Temperature Code T2D.Measurement Canada ApprovalsC5Accuracy Approval to the Electricity and Gas Inspection Act for the purchase and saleof natural gas.European Certifications E8ATEX FlameproofATEX Marking ≤ T amb ≤ 40 °C)≤ T amb ≤ 80 °C)V = 60 Vdc maximumI1ATEX Intrinsic Safety and Combustible Dust Certification ATEX Marking ≤ T amb ≤ 40 °C)Ex ia IIC T4 (–60 °C ≤ T amb ≤ 80 °C)Dust Rating: T90 °C (T amb = –20 °C to 40 °C)Entity Parameters Special Conditions for safe use (x):The apparatus is not capable of withstanding the 500V insulation test required by EN60079-1. This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installing the apparatus.U i = 30V I i = 125 mAP i = 1.0 W (T4) or 0.67 W (T5)C i = 0.034 μF L i = 20 μHN1ATEX Type N and Dust CertificationATEX Marking:Ex nL IIC T5 (-40 °C ≤T amb≤ 40 °C)EX nL IIC T4 (-40 °C ≤T amb≤80 °C)Dust Rating: T90 °C (T amb = -20 °C to 40 °C)Ui = 45 Vdc maximumIP66Special Conditions for safe use (x):The apparatus is not capable of withstanding the 500V insulation test required byEN60079-1. This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installing the apparatus. Australian CertificationsStandard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SAA) CertificationE7FlameproofCertificate Number Aus Ex 494XEx d IIB + H2 T6DIP T6IP65Special Conditions for safe use (x):For transmitters having NPT, PG or G cable entry threads, an appropriate flameproof thread adaptor shall be used to facilitate application of certified flameproof cable glands or conduit system.I7Intrinsic SafetyCertificate Number: Aus Ex 122XEx ia I/IIB T4 (T a = 60 °C) / T5 IP66Special Conditions for Safe Use (x):1.It is a condition of safe use that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shall be taken into accountduring installation.2.It is a condition of safe use that the transmitter must be supplied from a resistivecurrent limiting barrier.3.It is a condition of safe use that when the optional transient protection is used itsmetallic housing shall be bonded to the system earth.4.It is a condition of safe use that only the stainless steel case version can be labeledas suitable for Group I.Table 3. Entity ParametersU i = 30VI i = 125 mAP i = 1.0 W (T4) or 0.67W (T5)C i = 14.8 nFL i = 20 μHN7Type NCertificate Number: Aus Ex 122XEx n IIC T5 (T a = 80 °C) / T6 IP66Special Conditions for safe use (x):1.It is a condition of safe use that a nominal voltage of 30 V for Ex n application shallnot be exceeded.2.It is a condition of safe use that when the optional transient protection is used itsmetallic housing shall be bonded to the system earth.Combination CertificationsStainless steel certification tag is provided when optional approval is specified. Once a device labeled with multiple approval types is installed, it should not be reinstalled using any other approval types. Permanently mark the approval label to distinguish it from unused approval types.C6Combination of I6 and E6, CSA Explosion Proof and Intrinsic Safety Approval. Factory Sealed. K5Combination of FM Explosion Proof, Intrinsic Safety, and Non-incendive Approvals.K6Combination of E6, I6, I1, and E8.Quick Installation Guide00825-0100-4593, Rev BAJuly 2009Rosemount 115121Quick Installation Guide00825-0100-4593, Rev BA Rosemount 1151July 2009 22。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

装备制造学院实验指导书课程名称《材料分析化学》教学系、部、室复合材料系专业复合材料与工程指导教师武春霞编定时间2015年01月学生实验守则1、实验前,必须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要求。

2、到实验室后,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制度和纪律,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3、实验时,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做好实验。

注意培养自己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4、必须尊重指导教师的指导,注意人身安全,爱护仪器设备。

如发生事故,应立即向指导老师报告。

5、爱护公共财物,除本实验所用的仪器外,不得动用其它设备。

6、实验完毕后,必须将实验现场及仪器设备整理干净,恢复原状。

在实验记录送交指导老师检查签字后,经指导老师同意,方可离开实验室。

7、认真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在规定时间内送交指导老师批改。

目录实验一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3)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6)实验三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含量 (10)实验四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H2O2含量的测定 (14)实验一分析天平称量练习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子分析天平的称量原理、结构特点2、掌握正确的称量方法、严格遵守分析天平的使用规则3、掌握有效数字的使用二、实验用设备及工具1、半自动电光天平一台,并附有砝码一套;2、镊子和药勺各一把;3、洁净干燥的瓷坩埚二个;4、装有石英砂的称量瓶一个。

三、实验原理减量法:这种方法称出的试样质量不要求固定的数值,只需在要求的范围内即可。

常用于称取易吸湿、易氧化或易与CO2反应的物质。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天平的检查检查天平是否保持水平,天平盘是否洁净。

若不干净,可用软毛刷刷净。

天平各部件是否在原位。

2、天平零点的检查和调整启动天平,检查投影屏上标尺的位置,如果零点与投影屏上的标线不重合,可拨动旋钮附近的板手,挪动投影屏位置,使其重合。

3、直接称量法首先用铅笔在两个坩埚底部分别标上“1”号、“2”号,然后左手用镊子夹取1号瓷坩埚,置于天平左盘中央,右盘加砝码,用转动指数盘自动加取1g以下圈码。

吉林大学化学实验教案

吉林大学化学实验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酸碱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滴定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

3. 学会使用滴定管、酸碱指示剂等实验仪器。

4. 能够通过实验结果计算酸碱溶液的浓度。

教学重点:1. 酸碱滴定的原理。

2. 滴定实验的操作步骤。

3. 滴定结果的计算。

教学难点:1. 滴定终点判断的准确性。

2. 实验误差的分析和处理。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烧杯、玻璃棒、滴定管夹、滴定管架、滴定管清洗液、标准酸溶液、待测碱溶液、酸碱指示剂、蒸馏水。

2. 教学课件或实验指导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入酸碱滴定的概念,介绍其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2. 提出实验目的:通过酸碱滴定实验,学习滴定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讲解酸碱滴定原理1. 介绍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包括中和反应和滴定曲线。

2. 讲解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如酚酞、甲基橙等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三、讲解实验操作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包括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等。

2. 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调整滴定管夹。

3. 标准酸溶液和待测碱溶液的配制。

4. 加入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5. 进行滴定实验,记录数据。

四、实验操作演示1. 教师进行酸碱滴定实验操作演示。

2. 学生观察并记录操作步骤。

第二课时一、实验操作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酸碱滴定实验操作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1.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酸碱溶液的浓度。

2. 教师讲解数据处理方法,如计算误差、分析误差来源等。

三、实验报告撰写1.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2. 教师批改实验报告,总结实验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总结1. 回顾酸碱滴定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如滴定终点的判断、实验误差的分析等。

3. 提出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酸碱滴定实验。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酸碱滴定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HGPLC11实验指导书

HGPLC11实验指导书

HGPLC-11可编程逻辑操纵器实验箱实验指导书重庆理念教学仪器仪表目录前言可编程操纵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以其体积小、功能强、靠得住性高和安装利用方便的特点,已经在我国的工业操纵中占据了重腹地位。

随着PLC技术的迅速进展,它的应用将加倍普遍。

为了适应社会进展的需要,全国各大、中专院校都将PLC纳入教学打算,作为电子、电气和工业自动化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为了配合这一教学要求,我司特开发了PLC系列可编程操纵器教学实验系统。

它是依照这一课程的教学大纲,综合多所院校教师的教学意见,并结合工业操纵中的实际情形开发而成。

自产品推出以来,取得了广大任课教师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它利用开关、按钮、数码拨盘、各类传感器等作为PLC的操纵信号,以LED发光管、LED数码管、直流减速电机、继电器、蜂鸣器和各类工业操纵模型作为执行机构仿照工业进程中的实际状态,实验成效既生动又形象。

全套装置设计合理,功能壮大,操作简单方便,对学生明白得和把握可编程操纵器的操纵原理和操作方式,加速学习PLC的编程方式,都具有极大的帮忙,是PLC教学中的理想工具。

PLC系列可编程操纵器教学实验系统要紧由PLC主机、PLC系列可编程操纵器实验台、PLC 可编程操纵器演示装置三部份和其它附件组成。

PLC主机采纳目前工业操纵中利用最广的西门子S7-200和三菱FX系列。

本书以西门子S7-200系列的CPU226(AC/DC/继电器)主机为例进行说明,配备教师参考书及实验报告。

该实验台的设计和实验指导书的编写,力求做到通俗易懂,切近人的认知进程,软硬件都设有练习。

学生实验之前应以此为参考进行预习,每实验小组都建议配置有实验指导书。

希望教师在做本课程实验之前,简介此实验台的一样利用方式(详见第一章),起到增强巩固实验教学成效的作用。

由于时刻仓促,书中不免存在很多缺点和错误,敬请列位教师、专家批评,指正。

化学实验技术(高教版 石贞芹主编)教案:模块二 实验室常用仪器及设备

化学实验技术(高教版 石贞芹主编)教案:模块二  实验室常用仪器及设备

模块二实验室常用仪器及设备任务一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掌握常用的洗涤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讲解与演示,使学生学会洗涤、干燥的方法,强化学生的动手意识及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专业学习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干燥教学难点: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干燥的方法技巧。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本节课利用试管、滴定管、烧杯等实物,通过使用讲解—演示—提问—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在团结协作中有所创新。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建议】教学中应交替使用教材、实物、演示。

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灵活使用不同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注重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本任务可分为三部分,对每一部分的学习结合采用自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指导法等不同教学方法。

一是通过自学指导、分析讨论等方法,初步理解洗涤干燥的方法及操作步骤;二是通过示范,讲解其使用方法;三是通过指导,练习操作步骤及要领。

【教学过程】一、导入前面学习了模块一内容,了解了化学实验室相关规则和化学试剂的相关知识,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这是对从事化学学习人员的基本要求。

二、新授课指导学生阅读【阅读材料】,导入新课。

【板书】1.玻璃仪器洗涤教师分析讲解: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

教师演示:试管、烧杯、滴定管的洗涤。

提出问题:对酸式滴定管如何用该酸洗液洗涤?有机洗涤剂常用来洗涤哪些污物的玻璃器皿?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归纳总结并引入下一个问题。

【板书】2.常用玻璃仪器的干燥教师演示:试管的就干燥方法,并与学生讨论:还有哪些常用玻璃仪器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来干燥。

教师分析讲解:详细讲解常用的各种玻璃仪器的干燥方法。

教师提问:容量瓶应该采用哪种方法干燥?学生回答并演示复习:烧杯、移液管的洗涤。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三 数字式温度计实验(18B20、82C79) ........................................................................... 2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四 步进电机实验......................................................................................................... 28
实验十一 8279 键盘显示实验.............................................................................................. 8
实验十二 并行DA实验................................................................................................................. 9
1
第一章 基础硬件实验
实验一 跑马灯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星研集成环境软件或熟悉 Keil C51 集成环境软件的使用方法。 熟悉 MCS51 汇编指令,能自己编写简单的程序,控制硬件。
二、实验设备 STAR 系列实验仪一套、PC 机一台
三、实验内容 1、熟悉星研集成环境软件或熟悉 Keil C51 集成环境软件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2、照接线图编写程序:使用 P1 口控制 F5 区的 8 个指示灯,循环点亮,瞬间只有一个
实验九 8155 输入、输出、SRAM实验.....................................................................................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员素质测评》实践教学指导书学 年 2012-2013学 期 II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班 级 商A1151指导教师 黄永鹏2012年12月26日实验须知1、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

学生应积极参加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实验,服从实验指导教师的指导,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室内保持肃静、整洁,不准吸烟,不准高声谈话和乱丢纸屑杂物。

2、有特殊要求的实验室,学生进入时,应按规定穿戴工作衣帽,着装整洁、大方。

3、实验前对实验内容进行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和步骤及观察内容。

4、实验时应按要求规范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详细记录实验结果。

5、实验中不得随意动用与规定实验无关的其它仪器、设备、工具、文件与材料,不得使用其它组的仪器设备及材料,不得随意做规定以外的其它实验。

6、实验后,要认真分析实验结果及内容,按时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交指导教师批阅,不得无故不写或不交实验报告。

7、自觉爱护室内的一切仪器设备和其它财产,不得将实验室物品乱拿、乱用、乱拆、乱装或私自带出室外。

8、要注意安全,节约水、电、材料,遇到事故立即切断电源、火源,并向指导教师报告,采取紧急措施。

9、实验完毕,须经指导教师检查仪器、工具及实验记录,并整理好实验用品,搞好环境卫生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目录实验一【综合】【必修】使用北森人力资源教学系统并完成言语理解能力倾向测验等3项能力倾向测验(2学时) (3)实验二【综合】【必修】北森人力资源教学系统软件中的评价中心结构化面试及角色扮演模块(2学时) (9)实验三【综合】【必修】北森人力资源教学系统软件中的评价中心无领导小组讨论模块(2学时) (16)实验四【综合】【必修】团队角色及领导力测验(2学时) (20)实验五【综合】【必修】胜任力素质调查(2学时) (26)实验一使用北森人力资源教学系统并完成言语理解能力倾向测验等3项能力倾向测验【实验目的】1.学习正确注册客户端并正确使用序列号2.学习使用软件中的与教师互动模块3.完成言语理解能力倾向测验4.根据个人取向选择其他二项能力倾向性测验并完成【实验条件】1.个人计算机一台,预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和浏览器2.计算机通过局域网形式接入互联网【知识准备】1.本实验需要的理论知识是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理论2.了解心理测验3.掌握智力测验和能力倾向性测验的共性及个性【实验内容与步骤】1.注册客户端并正确使用序列号2.进入北森人力资源教学系统客户端,了解测评项目的构成3.进入软件中的互动模块,学习如何上传及下载4.进入言语理解能力倾向测验【北森言语理解能力测验】< 测验说明 >您好!欢迎您参加“北森言语理解能力测验”。

这项测验是用于考察应试者工作的基本能力特征及水平。

本测验共20道试题,时限为20分钟,不能延时作答。

请仔细阅读下面注意事项,这对准确反映您的能力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1)这项测验的试题均为选择题,每一题目只有一个最为正确或合理的答案;2)时限到后,您应立即停止答题;3)在测验中,对您来说,可能有一些题目是很容易的,也有一些题目是很难的。

因此,您不必在特别难的题目上花很多时间。

答错题目不倒扣分;4)特别提醒:在答卷纸上涂写答案时一定要对准题号。

试题示例:请按照每道题目的要求,从所给定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个。

【例题】只要方向正确,任何一点积极性都应当得到()和支持。

A.尊重B.肯定C.表彰D.重视【解答】用“肯定”填空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故应选B。

1.中国的高科技及其产业能否在世界上占有(),将成为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进入世界强国之列的关键。

A.重要地位B.一席之地C.关键位置D.显要地位2.近年来英国信教人数大幅度下降,不少昔日信徒众多、香火旺盛的教堂,如今已()。

A.寥寥无几B.寥若星辰C.门可罗雀D.人烟稀少3.大中小医院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以()突如其来的不明病疫。

A.控制B.应付C.处理D.戒备4.改革开放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的()中解放出来。

A.枷锁B.约束C.限制D.束缚5.古代动物中有一类动物叫蜥螈,它()具有两栖动物的特征()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

()古生物学工作者不容易弄清楚它到底是两栖动物还是爬行动物,()过去把它放在爬行动物中,()现在又把它放在两栖动物中去。

A.既又因此以至而B.不但而且不过尽管但是C.既又因此以致而D.不但而且因此尽管但是6.朋友们对他的支持,他永远(铭记)在心。

下列哪个词语可以替换括号中的词语:A.牢记B.谨记C.默记D.记忆7.几十年来,他想到的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自己从来不(要求)什么。

下列哪个词语可以替换括号中的词语:A.祈求B.企求C.盼望D.企盼8.找出与“误解”意义相同或最相近的词语:A.曲解B.认作C.误会D.笃信9.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如果输入蒙特卡罗模拟中的随机数不是随机数,那么整个的模拟及其预测的结果都必然是错误的。

B.成语的正确使用的基础是对成语的确切理解,对成语的理解又不能只从字面的意思推理,而对它产生某些误解。

C.她把积攒起来的400元零花钱,资助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赵长波,确保他能够支付读完小学的费用。

D.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6月17日发出关于2002年7月1日升挂国旗的通知。

10.表达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A.我不是,他也不是,难道就你才是?B.他正在看病,没有空,请你稍等片刻。

C.他背了很重的包袱,你可得帮帮他呦。

D.没有财政拨款,这工程怎样继续进行?11.下述各句中有歧义的是:A.关于小李和大李的问题得尽快加以解决B.他骑车不小心撞倒了一个老太太C.坚定的信念,强烈的愿望,促使他们不顾一切地继续进行试验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12.科学家研究发现,惟有传统中药枸杞其“固本、温平、无毒”的特性能担当“换一种方式补肾”的重任,几千年来人们对枸杞情有独钟。

这段文字中应当删去的一个词是:A.“科学家研究发现”的“发现”B.“惟有传统中药枸杞”的“惟有”C.“惟有传统中药枸杞”的“传统”D.“其‘固本、温平、无毒’的特性”的“其”13.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的发展必然引起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改变:一种是“顺向改变”,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生态平衡;另一种是“逆向改变”,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破坏生态平衡。

精神生产,特别是科学技术知识发展和应用,则会扩大和加深上述两种改变。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人口生产总是破坏生态平衡的,因而一般属于“逆向改变”B.精神生产有比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更为积极的作用C.精神生产存在着“顺向改变”和“逆向改变”两种可能性D.科学技术发展总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应该说是“顺向改变”14.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所有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不管是签订劳动合同的,还是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不管是原有的所谓编内职工,还是所谓的“非正式人员”如农民工、临时工,都是企业的正式员工,所不同的只是进单位迟早不同或劳动合同长短有别而已。

由此可知劳动者之间没有差别的一方面是:A.身份B.待遇C.权利D.与企业的关系15.人的尊严就在于有思想。

由于有了思想,人就比摧毁他的任何东西甚至整个宇宙都高贵得多;因此,人就能吞掉一个世界。

这段话直接支持的观点是:A.人类是有思想的B.人的尊严就在于思想C.人能吞掉整个世界D.人类的思想是无处不在的16.截至11月30日,山东省入库国家定购粮食281.2万吨,完成全年粮食定购任务的100.1%,提前超额完成粮食定购任务。

今年,山东省农业丰收,为完成粮食收购任务奠定了基础。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A.山东省超额提前完成粮食定购任务B.今年山东省粮食喜获丰收C.粮食丰收是山东省超额完成收购任务的主要因素D.山东省粮农积极交粮,为国家作贡献17.德国两家公司生产一种水下计算机。

这种计算机使潜水员有可能在水下就能把获得的数据输入计算机,不必浮出水面。

水下计算机可用于检查海上石油平台、输油管道、船体,也可以用来操纵机器人。

水下计算机的优点是:A.可以用来操纵机器人B.可以用于检查船体C.在水下直接把数据输入计算机D.浮出水面把数据输入计算机18.信任离不开互相尊重,信任是保持长期人际关系的基础.但是某些私人关系的维持,例如友谊,还需要有共同的爱好.长期的友谊离不开互相尊重和共同爱好的支持.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A.在长期的人际关系中,相互尊重意味着信任B.仅由信任和互相尊重支撑的友谊不会持续太久C.建立在共同爱好基础上的友谊会比其他关系更持久D.由互相尊重和共同爱好支撑的私人关系总会持续很久19.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将委托专业金融机构对中国女足发展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其收益部分用于资助中国女子足球队改善生活和训练条件,开展交流与合作,培养选拔后备力量。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是:A.中国女足发展基金,将解决中国女足所面临的问题B.中国女足发展基金,已确定了管理机制和运作规则C.广泛开展交往合作,是培养和选拔女足后备力量的保证D.中国女足的活动,由受委托的专业金融机构管理和运作20.幽默使人如沐春风,也能解除尴尬。

一个懂得幽默的人,会知道如何化解眼前的障碍。

我们有时无意中让紧张代替了轻松,让严肃代替了平易,一不小心就变成了无趣的人。

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A.有情趣的生活,是因为有了幽默B.紧张的生活需要幽默调剂C.许多人在生活中不擅长使用幽默D.生活中,幽默可以化解许多难堪5.按照以上方式完成北森人力资源教学系统软件中的2项能力倾向测验6.上传测验结果【实验考核要求、评分标准】实验报告要求写清楚个人的操作步骤,重点写明如何解决交易中出现的问题、个人操作的心得体会。

根据实验报告的详实情况以及提出意见、建议的合理化程度酌情给分,分数为百分制。

实验二北森人力资源教学系统软件中的评价中心结构化面试及角色扮演模块【实验目的】1.学会评价结构化面试2.学会评价角色扮演【实验条件】1.个人计算机一台,预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和浏览器2.计算机通过局域网形式接入互联网【知识准备】本实验需要的理论知识是评价中心的理论及熟悉评价中心的构成,熟悉结构化面试模块及角色扮演模块【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结构化面试[实验准备]教师生成适当数量的序列号,并发给学生。

操作指导:1.发布案例:登陆北森人力资源测评实践教学系统Net V4.0教师后台->评价中心->发布实验->在理论与方法列表下选择结构化面试->编辑实验名称和备注->发布实验。

注:教师可以在后台控制是否允许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阅读参考答案。

2.生成并发放序列号:进入序列号管理->生成适当数量的序列号->将序列号发放给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