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工业化进程比较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苏联工业化道路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苏联工业化道路与中国的社会主
义建设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苏联工业化道路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1.相似之处
(1)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
(2)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3)工业化建设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五年计划;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2.工业化方针提出
中国是在1953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苏联是在1925年的联共十四大上。
3.开始改革
中国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联是在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
4.改革结果
中国成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苏联几位领导人相继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5.结果不同的原因
(1)指导思想不同。
中国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思想作指导;苏联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
(2)具体做法不同。
中国经济改革力度比较大,完全突破了“斯大林模式”;苏联经济改革是小修小补,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引起思想混乱。
(3)对待“和平演变”的态度不同。
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苏联混淆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界限。
(4)对改革认识不同。
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改革成就突出;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内矛盾、对外争霸的工具。
主题探究中苏改革对比
对比认识中苏改革学习报闫编安徽钱进材料: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声疾呼要对国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
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通过了经济改革纲领,会后又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法令,由于经济改革阻力太大,成效低下,戈尔巴乔夫又仓促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1990年3月,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总统制和多党制。
在“政治多元化”和“公开化”的口号下,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罢工浪潮此起彼伏,反对党纷纷成立,民族分离、国家分裂势力迅速抬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风源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主题: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苏两国都进行了改革,然而改革的结果却不同。
考点链接——明确考点全面链接1.了解二月革命,掌握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认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2.分析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3.学习比较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归纳苏联解体的原因。
4.比较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苏改革的不同结果,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曲折性、复杂性。
设问探究——问题引导逐层探究1.从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中,你是如何理解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用暴力夺取政权的成功尝试,它为无产阶级以武力夺取政权提供了光辉范例;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练习】20世纪初期,将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是()A.宪章运动B.巴黎公社C.俄国二月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2.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特点、影响是什么?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中日苏工业化比较
、工业化起步时间中国的工业化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也是俄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日本工业化起步于19世纪60年代的明治维新,经过明治维新,日本的工业才逐渐发展起来,但与世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工业化水平很低。
早期阶段的比较(起步时间到1890):早期阶段三国的工业化发展的内外环境,有很大的差别。
前苏联在沙皇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鼓励和保护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政策下,在90年代出现了高涨的形势。
而中国和日本则是先摆脱封建生产关系,其中日本得一步步地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主义侵略,逐步走上了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中国仍在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中(直到1911年)并在此阶段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第二阶段三国的工业化比较:二战前这一阶段前刚经历十月革命的苏联在经济上仍然是落后的农业国,而要实现工业化, 首要的前提便是必须拥有雄厚的资金。
当时正处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围困中的苏俄, 不可能依赖外部资金的流入, 只能主要依靠国内解决。
解决的方法是推行军事共产主义政策, 依靠国家政权的强制力量和行政手段向农民索取积累资金, 恢复与发展大工业, 最终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和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农业生产会速萎缩但这在当时是正确的做法。
在斯大林时期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必须从重工业开始, 而且重工业的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则主要依靠农民的贡税, 具体途径是“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也就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的发展为代价, 走高速度、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
制订和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在这阶段便要提到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影响。
从日本方面来看,通过甲午战争,从中国获得巨额赔款,迅速走上帝国主义的道路。
而且日本一方面以殖民地(主要是中国)作为其倾销纺织品的市场,另一方面又从殖民地获得廉价工业原料,终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基本上完成了轻纺工业的出口化和重化工业的进口替代。
【精品】中苏工业化进程比较
【关键字】精品作业论文中苏工业化进程初期的大饥荒研究生姓名徐鸿指导教师姓名陈国林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题目当代社会思潮专题研究学号58日期日摘要中苏两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建国初期都采取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在短期内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由于两国在都过于偏重于重工业的发展,而忽略了轻工业、农业等的发展,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甚至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祸根。
在这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中,两国所遭遇的规模巨大的饥荒由于其所带有的相当程度的“人祸”性质,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中苏、工业化、饥荒在中苏两国的工业化进程初期,两国都采取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都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苏联完成了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向强大的工业国的转变,中国也初步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相对独立的重工业体系。
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过于偏重重工业的发展造成其他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同时两国都发生了由于政策失误而带有“人祸”性质的严重的饥荒。
苏联1932-1933年饥荒(主要在乌克兰)归结起来,造成饥荒的主要原因有:天灾:1931—1932年的粮食歉收。
在1931、1932两年粮食产量有较大下降,发生水灾是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数字证实,1932—1933年,在乌克兰水灾导致的粮食歉收比1931年严重得多,1932年乌克兰谷物收获量仅是1930年的35.8 % 强。
也就是说,1932—1933年乌克兰发生饥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天灾。
“人祸”之一:集体化中的冒进招致农民反抗,富农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苏联在20年代末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
在集体化过程中,剥夺富农财产,“消灭富农”,对富农进行强制搬迁,引起富农的不满,一些中农也不愿意将私有财产交到集体农庄中。
于是,以富农为代表的农民开始宰杀牲畜,藏匿粮食。
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在集体化的头几个月中,他们(农民)屠宰的牝牛和牡牛有1500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4000万只,猪700万只、马400万匹。
中苏比较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比较邓小平所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首先是对“苏联模式”而言的,是同斯大林体制比较而言,其“特色”,是对苏联模式而言的“特色”;其“突破”,也是对“苏联模式”而言的“突破”。
一)六大突破:邓小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1982年党的第十二大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相比较,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全面突破。
这种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1,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对斯大林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模式论的突破。
2,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吸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思想创造,而对苏联社会主义“超阶段论”的突破。
3,改革开放的方针,是对封闭禁锢、因循教条,不事改革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突破。
4,实事求是,从提高人民生活和民生需要出发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对苏联国民经济重工业化和重工业军事化发展模式的突破,也是对苏联工业化“大跃进”和赶超发展战略的突破。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斯大林否定市场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重大突破。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体制模式层次上对苏联模式和斯大林体制的全面突破。
二)三大原则区别除了上述六大突破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苏联模式相比,还可归纳出三个重大原则区别:首先,在对待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如何构建新社会的问题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苏联模式存在重大区别。
其次,在对待商品市场和资本主义的问题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苏联模式存在重大区别。
第三,在发展观上是坚持“人本”思想还是坚持“国家至上”(实质是“君本”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还是“唯意志论”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苏联模式存在的又一重大区别。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独特的“中国模式”从上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苏联模式的六大突破、三个重大区别来看,可以得出这样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独特社会主义模式,即“中国模式”。
比较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
比较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比较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摘要: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正确分清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有助于帮助师生梳理这一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知识点,同时也能为高考备考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很多学生对此问题混淆不清。
因此,笔者认为,正确理解和区别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高考的重难点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
下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比较。
一、两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异同相似之处:两国都建立起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并由此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国家形态。
苏俄方面:十月革命胜利后,1918年1月12日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批准了《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宣言》决定:“(一)为实现土地社会化而废除土地私有制,宣布全部土地为全民财产,并根据土地平等使用的原则,把土地无偿地拨给劳动者使用。
一切全国性的森林、矿藏和水流,以及全部耕畜、农具、示范农场和农业企业均宣布为国有财产”“把工厂、矿山、铁路和其他生产资料及运输工具完全收归工农苏维埃共和国所有的最初步骤。
”“把一切银行收归工农国家所有,……”①。
这样苏俄政府便逐渐掌握了国家主要生产资料,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形态,并由此建立起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方面: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从而确立起社会主义的国家形态。
不同之处:两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进程不同。
苏俄方面: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苏俄政府便掌握了国家主要生产资料。
中国方面:中国政府掌握国家主要生产资料是采取逐步过渡的形式。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政府首先着手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期间完成了土地改革,在农村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从1953年逐渐开展三大改造,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从而确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
中苏工业化进程比较
中苏工业化进程比较中国和苏联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在上世纪进行了工业化进程,这个过程的历程和结果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1. 相似之处(1)工业化进程的开始中国和苏联的工业化进程都是在经历了战争和内乱后开始的。
对于中国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外国资本的撤离和国内经济的恢复,中国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随着国共内战的爆发,中国经济再次遭到重创。
而苏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历了内战、战争共产主义和国家重建的阶段,经济也因此而受到了破坏。
(2)国企的建立中国和苏联都建立了国有企业,通过国家的力量进行自主工业化。
国有企业的建立,为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提高经济的控制能力打下了基础。
(3)对外援助中国和苏联都在工业化进程中得到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和援助。
苏联在自己成功工业化后,帮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支持东欧国家的经济建设和重建。
中国在七十年代得到了苏联的支持,苏联通过为中国提供技术支持、设备和资金等方式支持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2. 不同之处(1)目标不同中国和苏联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目标有所不同。
苏联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是强调军事工业和大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更加强调军事和核武器的发展。
而中国则更加注重轻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发展。
(2)政治环境不同中国和苏联在工业化进程中,所处的政治环境不同。
苏联拥有一个高度集中的政治体系,这个体系的稳定性使苏联可以长期致力于工业化进程。
而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经历了多次政治文化运动,这些运动都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3)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在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对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工业体系建立在国家的支持下,如果没有国家的指导和支持,企业就很难生存。
而市场经济的转型,使得企业需要适应市场竞争的环境,从而拥有更好的自主创新能力。
3. 结论总之,中国和苏联在工业化进程中都有着较为成功的经验和教训。
中国工业化进程阶段及现状分析
中国工业化进程阶段及现状分析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经历了几个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到目前的现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从这几个阶段出发,对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和现状进行分析。
1978年开放以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通过引进外商投资和技术,中国的工业化步伐加快。
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工业化,如“南方沿海经济开发试验区”和“经济特区”等,以吸引外资进入中国。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大幅提高,国有企业逐渐走向市场化,私营经济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国家提出了“以创新为核心,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强调加快科技创新和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
中国开始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着力推进企业的转型升级,以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在这个阶段,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和工业品出口国,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
目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经济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变,工业结构也在持续调整升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国的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的比重在经济中逐渐减少,服务业和消费需求的比重不断增加。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动绿色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力度。
总的来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经历了几个阶段,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发展。
中国通过开放,吸收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加大科技创新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力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目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正朝着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中国工业化的未来,将继续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为实现中国梦和民族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
从18世纪中期的手工业生产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中国工业化的每一个阶段都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18世纪中期,中国开始了工业化的尝试。
当时,中国的手工业生产比较发达,特别是纺织业和钢铁业。
然而,由于缺乏现代化的工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的工业化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正在经历工业革命,他们的工业技术和生产力迅速提高,中国逐渐被西方列强所侵占。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社会变革,包括太平天国运动和白莲教起义。
这些事件破坏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对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0世纪初,中国开始了新的工业化进程。
在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共和国,开始了现代化的尝试。
然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
一方面,中国缺乏现代化的工业技术和设备,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另一方面,中国的工人阶级相对较弱,缺乏组织和斗争的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受到了外国资本的控制和侵占。
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革,工业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计划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积极鼓励工业的发展。
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许多新的工业部门被建立起来,国内的工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中国的工业经济体系逐渐形成,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大大提高。
然而,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主要依赖国家的计划和政府的支持,市场经济的决策机制和竞争环境相对较弱。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工人阶级相对较弱,工人权益保护不足,劳动力的剥削现象普遍存在。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工业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政府放开了对工业的控制,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
这一阶段,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许多外国投资和技术进入中国,国内的工业产能不断提升。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经验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经验工业化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基础。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经历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工业化进程。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取得的经验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工业化进程中国的工业化起步较晚,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工业化进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大跃进”时期(1958-1961年),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重工业化政策,重点发展冶金、煤炭、石油等传统工业领域。
然而,由于规划和实际情况的脱节,这一阶段的工业化进程并不顺利,甚至出现了许多问题。
接下来是“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这一时期社会混乱,工业化进程几乎停滞不前。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进入了新的阶段。
中国的工业化方向发生了重大转变,由过去的以农业为基础的工业化转向以工业为基础的农业现代化。
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工业化政策,发展了轻工业、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各个领域。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各个工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许多世界知名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二、工业化经验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些成功的做法。
首先,中国坚持了政府引导的工业化模式。
在中国,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提供财政和税收优惠等手段来引导和推动工业化。
政府的引导使得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更加有序和高效。
其次,中国注重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中国的一些企业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科技突破,为工业化进程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另外,中国注重产业升级和优化。
中国不满足于成为低端制造业的生产基地,而是加快了向中高端产业链的转变。
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工业的质量和效益。
苏联和中国工业化的异同
目录
背景介绍
俄中两国工业化道路的相同点
俄中幻灯片 两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点 两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点。 俄中幻灯片 13两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点。
叁:俄中两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点
• 俄中两国的工业化在统筹兼顾的力度、 资金技术来源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
• 第一,两国工业化过程中统筹兼顾的力度有 所不同。前苏联的工业化模式有着极其鲜 明的军事备战特征,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军 事工业是其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其他一 切建设都要服从和服务于重工业的发展。
为保证社会扩大再 生产的顺利进行,毛 泽东也明确表示必 须优先发展生产资 料的生产。要保证 生产资料的优先增 长,工业化就必须以 重工业建设为重点, 毛泽东就明确指出 “我国的经济建设 是以重工业为中心 的,这一点必须肯 定”。
贰:俄中两国工业化道路的相同点
• 第二 两国都主张高速推进工业化 第二,两国都主张高速推进工业化 进程。 进程。斯大林始终将前苏联的工业 化速度与苏维埃政权的生死存亡联 系在一起,认为苏联的工业化比先 系在一起 认为苏联的工业化比先 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前 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 前 苏联必须在十年内跑完这一距离, 苏联必须在十年内跑完这一距离 并提出“ 并提出“高速度发展整个工业特别 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是国家工 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 是国家工 业化的主要基础和关键” 业化的主要基础和关键”。
叁:俄中两国工业化道路的相同点
• 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实施了“一边倒”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实施了“一边倒” 由于实施了 的外交政策,我国除了前苏联援建的 的外交政策 我国除了前苏联援建的 156个项目工程外 很少吸收外资和引 个项目工程外,很少吸收外资和引 个项目工程外 进国外技术。 进国外技术。在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中 尤其是工业化初期,我国更加重视自力 尤其是工业化初期 我国更加重视自力 更生的意义,强调依靠国内力量实现中 更生的意义 强调依靠国内力量实现中 国的工业化目标。 国的工业化目标。对外开放的大门向 世界打开之后,中国引进外资和国外技 世界打开之后 中国引进外资和国外技 术的力度才不断增强。 术的力度才不断增强。
中苏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之比较----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展望
中国与苏联作为20世纪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将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在上个世纪中后期两个国家先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最终却是"同途殊归"----苏联走向解体,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却生机勃勃,方兴未艾.比较中苏社会主义改革历程, 分析两者的异同,探寻其中的深层原因,进而吸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进行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继续推进具有非常意义.(一)苏联改革的历程1、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斯大林病逝,赫鲁晓夫经过斗争取得并巩固了在苏联的领导地位。
为了在国际上加强与美国的竞争,赫鲁晓夫开始调整国内各项政策,对原来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平反冤假错案,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二,改革党的领导和组织体制。
第三,改革干部制度,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
第四,关注农业的改革和发展。
第五,进行了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改革。
赫的改革,适应了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触及了传统体制的弊端,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但总体上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分集中的模式,执政后期,改革矛盾日益突出。
由于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某些做法简单轻率,注定了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只能是一次不成功的试验。
2、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第一,推行新经济体制,主要内容为恢复部门管理,减少给企业的经济指标,提高经济杠杆在管理中的作用,对企业和职工进行物质刺激,以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第二,在农业方面制定了一些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如提高的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等。
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良。
加强的集中领导,确立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扩大党内外民主等。
第三,在干部体制方面,采取措施保证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实现干部的知识化和专业化。
勃的改革政策和措施,对促进苏联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有一定成效。
但就实质而言,只是对旧体制的修补、完善。
中苏关系发展历程概括
中苏关系发展历程概括
中苏关系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初期友好阶段(1949-1956):中苏两国建交后,双方建立了友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
苏联对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技术支持,帮助中国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2. 分歧与矛盾加剧阶段(1956-1969):随着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的“和平共处”理论和“削减军备”政策,中苏关系开始出现分歧和矛盾。
两国在意识形态、外交政策、景观建设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分歧,局势逐渐紧张。
3. 边界冲突和对峙阶段(1969-1989):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爆发后,中苏关系进入对峙阶段。
两国在边境上相互部署大量军队,冷战局势加剧。
双方争议的主要原因是边界界线的问题和双方在亚洲地区的利益分歧。
4. 改革开放后复苏和发展阶段(1989年至今):苏联于1991年解体后,中苏关系得到改善和重建。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两国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有了新的发展。
双方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都有了广泛的合作,中苏关系恢复到了相对稳定和友好的状态。
中苏改革之比较
中苏改革之比较胡廖琪众所周知,1991年苏联的解体不仅标志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也为1 9 8 5 年开始的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划上了句号。
面对苏联剧变这一现代历史上的空前变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却依然生机勃勃、方兴未艾。
总结中苏两国改革的经验教训, 对于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对于发展研究, 都是弥足珍贵的。
一中苏两国在改革的起点、环境等诸方面均有所不同, 这些不同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1中苏启动改革的初始阶段面对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点。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 是一个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综合国力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
而70 年代末期开始改革事业的中国, 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相对闭塞的发展中国家。
在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改革是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二位一体、同时发生; 而苏联改革的主要任务则是后者。
2 . 改革前两国承继的历史、社会和文化遗产有别。
中国的改革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次;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在苏联历史序列中已是第三波;距离两国改革的最近的历史: 苏联是勃列日涅夫时代近20 年的“停滞”时期。
中国则是刚刚结束十年动乱的文革之后。
3 . 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在中苏两国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中国而言, 它不仅是推进现代化的重要的资本积累手段, 也是推动新旧体制易位的现代管理方式。
对苏联来说, 它的意义则更侧重于后者, 侧重于生产集约化的实现。
4 . 民族关系的基本面貌有差异。
中苏两国虽然都是多民族的国家。
但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民族在中国各民族中占有绝对优势。
少数民族进入中国版图的时间较长, 凝聚力较大。
而俄罗斯族在苏联国家中不占有优势。
与中国封建统治者“羁糜”归化的统治手法相比, 帝俄时代对异民族的控制手段更加僵硬, 后者的离心倾向更大。
在国家体制上, 中国是一个单一制的国家。
苏联则是一个保持了联邦制许多特点的事实上的单一制国家。
两国体制改革中都有一个核心问题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
中苏日工业化比较
总论: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的背景和起始条件不同,因此工业化特点各不相同,并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如苏联模式、中国模式和日美模式等。
1、中国工业化:1.1发展历史:A、第一阶段:近代工业化的起点——洋务运动,由地主阶级领导,以军事工业为主体。
B、第二个阶段:国民党时期统治时期,是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发展时期。
C、第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学习苏联模式,建成了初具规模、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目的: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相应地发展运输业、轻工业等。
特点:1、优先发展重工业2、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D、第四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优先发展重工业过渡到优先发展轻工业,再到轻重工业并举转变,释放市场经济活力。
E、第五个阶段:本世纪初以来,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主要成就:2010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已经上升到19.8%,位居世界第一。
2、苏联工业化:苏联工业化的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2.1、前苏联模式的特点A、政府发动:即政府发动的工业化,由政府筹措资金和兴办企业而推动的工业化。
B、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
C、只注重工业发展速度,忽略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D、未参与国际分工及竞争。
E、国有化程度高,生产关系单一化。
由于前苏联基本实行闭关自守政策,没有对外开放和积融入世界经济,只优先发展重工业,轻工业等产业没有得到发展。
在先进科技的运用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3、日本工业化:日本工业化是在政府强制主导上实现的。
明治维新后,政府通过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加速本国工业发展,实行出口导向型政策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注重发展教育科技,在政府干预下迅速改革传统生产体制。
同时扩张侵略、掠夺财富加速了日本工业化的进程。
3.1政府主导型日本工业化从开始到基本完成,以明治政府为主导。
中苏工业化道路探索的特点与联系
中苏工业化道路探索的特点与联系一、引言中苏工业化道路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在二十世纪中叶进行的工业化探索和实践。
这两个国家在经济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以及政府干预等方面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和联系。
本文将通过比较中苏两国的工业化道路,探讨其特点与联系。
二、相似之处1. 工业化为发展重点中苏两国都把工业化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在社会主义背景下,工业化被视为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2. 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中苏两国均采取了国家计划经济体制,通过政府主导经济,进行资源配置和产业调整。
国家通过五年计划制定经济目标,并通过指令性计划来引导生产和投资。
3. 注重重工业发展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中苏两国都高度重视重工业的发展。
重工业被视为工业化的基础和支柱,为国家提供军事、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支持。
三、主要特点1. 中苏两国的发展模式不同尽管中苏两国都注重工业化发展,但它们采取的发展模式存在一些差异。
苏联更加注重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而中国更加注重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这种差异使得两国在工业化的路径上存在一些差别。
2. 中苏两国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同中苏两国在资源配置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苏联通过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严格的指令性计划,通过政府的干预来调整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
而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引入市场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
3. 中苏两国的外部环境不同中苏两国的工业化道路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苏联处于冷战时期的国际局势中,其工业化道路受到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
而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积极与外部世界发展经济合作,吸收外资并引进先进技术,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
四、特点与联系的评估1. 特点中苏两国工业化道路的特点主要包括: - 工业化为发展重点。
- 国家计划经济体制。
- 注重重工业发展。
- 发展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存在差异。
- 受到外部环境影响。
2. 联系中苏两国工业化道路的联系主要体现在: - 工业化作为发展重点共同关注。
中苏工业化道路探索的特点与联系
中苏工业化道路探索的特点与联系一、引言二、中苏工业化道路探索的背景1.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缓慢启动2.苏联工业化的成功经验三、中苏工业化道路探索的特点1.政治领导下的经济建设2.重视重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3.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4.社会主义集体化运动的推进四、中苏工业化道路探索的联系1.政治上的联系:共产主义阵营成员国之间相互支持与合作。
2.经济上的联系:两国在技术援助、贸易往来等方面开展合作。
3.文化上的联系:两国在文艺、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
五、结论引言:20世纪50年代,中国和苏联都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化进程。
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此期间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共同探索了一条适合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
本文将从中苏两国背景出发,分析中苏工业化道路探索的特点与联系。
二、中苏工业化道路探索的背景1.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缓慢启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重建任务。
1949年至1952年,中国政府实行了“三年计划”,重点发展轻工业和农业。
但是由于当时国内外环境的不利因素和工业化基础薄弱,这个计划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2. 苏联工业化的成功经验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化进程,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大成功。
苏联在经济建设中采用了国家计划经济体制,政治领导下的经济建设模式得到了证明。
三、中苏工业化道路探索的特点1. 政治领导下的经济建设中苏两国都认为政治领导对于经济建设至关重要。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加强政治领导,才能保证国家整体利益和社会主义建设方向。
2. 重视重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苏两国都非常注重发展重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发展这些行业才能够使整个国民经济有较大发展,并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3. 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中苏两国都采用了国家计划经济体制。
这种体制下,政府可以通过计划调控经济,推动工业化进程。
同时,国家计划经济体制还能够保证资源的最大利用和公平分配。
4. 社会主义集体化运动的推进中苏两国都在进行社会主义集体化运动。
中国发展历程与同时期苏联发展历程的比较
中国发展历程与同阶段苏联发展历程的比较——中苏关系论文喻琰经济学院 1300015482摘要:中国作为继苏联之后的又一社会主义大国,发展初期参照苏联模式,进行公有制经济,实行一党专政,大力发展重工业等。
因此新中国在建国初期与苏联的发展轨迹十分相近。
本文将逐点概要论述中国与苏联在相近发展阶段的事件并进行比较。
关键词:中国,苏联,发展,比较一.引言苏联十月革命后列宁执政,实行军事共产主义,发展受挫后实行新经济政策。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执政,大力推行斯大林模式,之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陆续执政,实施了不同的经济政治政策。
而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及社会改革,一五计划,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与文化大革命,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
中国也在苏联的覆辙之后一步一步找寻着自己的现代化之路。
本文笔者将就中国与苏联相同发展阶段的经济政治政策与事件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共同点与各自的特异性。
二.正文(1)苏联十月革命后列宁执政阶段与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比较。
列宁实行军事共产主义。
由于沙俄时期的俄国农业建立在传统村社基础上,始终存在着反资本主义的传统。
而这种传统使列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没有商品和货币关系、按计划进行生产的思想,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军事共产主义实施土地社会化,将革命前劳动农民实际使用的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而没收的地主、教会、官府的土地则作为国家后备土地分配给集体。
在1918年国内战争开始后,布尔什维克加快了建设“军事共产主义”的步伐,中央总管理局直接管理企业,农民对自己所生产的粮食也无任何处置权,只能按收购价卖给国家。
1919年1月实行粮食征收制;同时国家严格限制市场和私人贸易,国家对粮食、农产品和工业品实行垄断,取缔私人商业;而在分配领域实行平均主义,集中分配有限的物资;实行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
而在1919年底开始,“军事共产主义”得到强化,把粮食征收制扩大到所有农产品;着手消灭货币关闭市场;采用强制手段推行劳动义务制;私人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中俄两国早期工业化道路比较
中俄两国早期工业化道路比较[关键词]早期工业化;差距;差异;经验教训[摘要]19世纪50、60年代,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尚未占优势的情况下,俄中两国先后启动了工业化。
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工业化成就斐然,成为世界五大工业强国之一,而中国工业化成效甚微,与俄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造成如此结局的原因也许有很多,但两国工业化道路的差异应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中国工业化以军事工业起步,俄国以纺织工业为先导;中国政府不扶植私人工业发展,对私人企业横加摧残盘剥,俄国积极扶植私人企业发展,且利用外资,官民并举;中国政府不重视铁路建设,俄国以铁路建设为龙头,带动其他各业发展;中国政治改革滞后,工业化与政治近代化脱节,俄国政治改革紧随其后,与工业化紧密相联,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K512.4;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0214(2005)08-0111-07A Comparison of Early Industrialization Roadsbetween China and RussiaZHAO Shi-guo1 LIU Zi-qiang2( 1.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410081, Hunan;2.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411105, Hunan, China)Key Words: early industrialization; disparityl differencet experience and lessons.Abstract:In the fifties and sixties of the 19th century,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when the capitalist production relations had not yet occupied a dominant position, both Russia and China started industrialization successively. On the eve of the First World War, Russia's achievements were remarkable, and Russia became one of the five major industrially powerful coun- tries in the world, but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achieved very little, and existed enormous disparity with that of Russian industrialization. There maybe many factors teading to it, but the differences of two countries' industrialization's roads should be an important factor among them.工业化是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取得优势地位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脱离农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即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的份额下降,制造业和服务业份额上升”的过程。
中苏对比
中苏对比:革命道路:俄——十月革命(彼得格勒工人起义,中心城市暴动,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学习苏俄,中心城市暴动,结果失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俄——十月革命胜利后,颁布巩固政权的措施:《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中——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建设道路: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6)—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目的: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任务:重点发展重工业,适应工业化的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成效(积极影响):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为加强,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消极影响: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浪费资源。
教训:①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②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规律,既抓产值和产量,也抓产品品种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③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必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④大力保护环境和资源,提倡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效益等;⑤在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切实加强民主与法制。
启示:一个国家发展自己的经济应该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政策方针;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中国的一五计划(1953——1957):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成就:工业(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交通(武汉长江大桥:连接长江南北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道“世界屋脊”,密切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交流)意义:形成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华北和西北工业基地,形成工业体系;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论文中苏工业化进程初期的大饥荒研究生姓名徐鸿指导教师姓名陈国林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题目当代社会思潮专题研究学号2010232058日期2010年12 月20 日摘要中苏两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建国初期都采取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在短期内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由于两国在都过于偏重于重工业的发展,而忽略了轻工业、农业等的发展,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甚至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祸根。
在这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中,两国所遭遇的规模巨大的饥荒由于其所带有的相当程度的“人祸”性质,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中苏、工业化、饥荒在中苏两国的工业化进程初期,两国都采取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都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苏联完成了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向强大的工业国的转变,中国也初步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相对独立的重工业体系。
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过于偏重重工业的发展造成其他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同时两国都发生了由于政策失误而带有“人祸”性质的严重的饥荒。
苏联1932-1933年饥荒(主要在乌克兰)归结起来,造成饥荒的主要原因有:天灾:1931—1932年的粮食歉收。
在1931、1932两年粮食产量有较大下降,发生旱灾是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数字证实,1932—1933年,在乌克兰旱灾导致的粮食歉收比1931年严重得多,1932年乌克兰谷物收获量仅是1930年的35.8 % 强。
也就是说,1932—1933年乌克兰发生饥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天灾。
“人祸”之一:集体化中的冒进招致农民反抗,富农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苏联在20年代末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
在集体化过程中,剥夺富农财产,“消灭富农”,对富农进行强制搬迁,引起富农的不满,一些中农也不愿意将私有财产交到集体农庄中。
于是,以富农为代表的农民开始宰杀牲畜,藏匿粮食。
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在集体化的头几个月中,他们(农民)屠宰的牝牛和牡牛有1500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4000万只,猪700万只、马400万匹。
全国牲畜减少了一多半。
”“最早屠宰牲畜的是富农,……为了不让集体化工作人员把他们的牲口赶到公共的牲口圈中,他们宰杀了牲畜,把自己的仓房装满肉,以便饿死自己的敌人。
”为阻止富农“糟蹋”粮食,苏联政府加快了集体化的步伐,1930年春开始实行全盘集体化,同时对富农进行惩罚。
一些富农被枪决,多数被举家流放。
被流放的富农成了“特殊移民”,他们有的死在流放的路上,有的因不适应流放地的气候而客死他乡。
“特殊移民”的死亡成为苏联1932—1933年饥荒死亡者的一部分。
而那些被强迫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民也没有完全顺从,在放弃单干的同时,为给新建立的集体农庄以打击,他们“无度地挥霍”自己的财产,大量宰杀牲畜,藏匿粮食,“消极怠工”,用这些方式同苏维埃政权展开“无声的较量”。
农民与政府对抗的结果,是农民面临“……长期可怕的饥饿:集体农庄没有马匹,没有种子。
乌克兰和俄国欧洲部分的集体农庄庄员跑到中亚去购买马匹,但空手而归,只好把所剩无几的牝牛、牡牛套上犁杖。
1931—1932年间,大片大片的土地都荒着,饿殍遍野。
”客观地说,农业集体化作为苏联政府的一项农业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操之过急的强制行为,甚至是粗暴地对待农民,从而招致农民的反抗,这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在政府决策以及贯彻实施中的一个严重失误,这场苏维埃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对抗是导致饥荒发生的重要原因。
“人祸”之二:政府为出口粮食而收走农民手中所有余粮。
从1931年起,苏联农村的劳动生产率与粮食产量就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政府的粮食征收计划却没有减少,反倒有所增加。
据统计,1932—1933年同1929—1930年比,在莫斯科州粮食储备增加了45.3%,在伏尔加河中游地区增加了46.1%,在北高加索增加了56.3%,在尼日戈罗德边区增加了122.6%,在乌克兰增加了36.7%。
1932年乌克兰加盟共和国预先制定的计划要交出大约4亿普特粮食,因粮食歉收,这个计划一再降低,及至1933年2月把粮食全收光了,仅完成2.61亿普特。
而即使这些粮食也是用粗暴的手段征收来的:政府派出的工作队在农民家里搜出被藏起来的粮食(以及其它产品),因农民不主动上交而处以罚金。
集体农庄主席,甚至地方政权领导都可能因不能完成计划而遭到镇压。
农民手中所有的粮食都被收走了,没有食物,很多农民被饿死。
据统计,当时,在哈萨克斯坦,农村居民减少了30.9%(尽管这不仅仅是因饥荒死亡),在伏尔加河流域减少了23%,在乌克兰减少了20.5%,在北高加索减少了20.4%。
并且,不仅仅是普通农民,“许多党员当时几乎也快饿死了。
”对于苏联政府的粮食征购计划,以及地方政府在征收粮食过程中的粗暴行为给农民带来的损害,奔萨国立师范大学祖国史教研室主任、史学博士、教授维克多·康德拉辛用数字证实,“1933年运到国外1800万公担谷物。
这些谷物如果拿来给人们吃,即使不节省,也够690万人吃。
刚好饥荒饿死了这么多人。
”这个统计数字,目前还不能完全肯定,不过,可以想见,1931—1932年苏联粮食收获量确有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达到饿死几百万人的程度,政府过度的粮食征购计划和地方政府征收粮食过程中的错误做法,加剧了饥荒,导致农民因为缺乏粮食而被饿死。
其它主客观因素。
除上述几个主要原因外,城市人口的增加,饥荒发生后苏联政府对饥民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饥荒程度。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需要大批劳动力,许多农民流入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具体情况是:“1922年,全国(苏联)人口中只有16%生活在城市里。
随着苏联工业化的进展,城市迅速地扩展,六千多万乡村居民涌入城市。
进入城市的乡村居民人数,等于1926年至1960年全国人口增长的总和。
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来了一个城市生活的…乡村化‟。
”急剧扩大的城市需要大量粮食,而苏联农业生产又十分落后,2500—2600万户落后的小农经济无法养活迅速增加的城市人口,城市几乎总是处在饥饿的威胁之中,而农民粮食生产的负担不断加重。
一些农业地区发生饥荒后,人们纷纷外出讨饭。
当时,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和全苏农业人民委员会将这种人口流动视为被社会革命党人和波兰干涉者鼓动起来的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活动,命令各地对此采取行政手段和镇压手段,其中包括在交通运输方面采取措施制止农民的大规模外流。
那些准备逃离饥荒地区的人们,除一部分带头的“反革命分子”被惩处外,多数人被遣返回去。
不过,还是有人避开政府,偷偷地离开,只是这种迁移有时不顾气候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一些人在迁移路上冻饿而死,这又加剧了饥荒死亡程度。
总体来看,政府限制饥荒地区饥民外出的措施,对于已经发生的饥荒而言,其作用可谓雪上加霜。
总之,随着档案材料的公开,依据各种文献资料,不难得出结论,苏联1932—1933年饥荒的发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旱灾导致的粮食歉收;由于加速工业化政策以及集体化过程中的“冒进”、“四处出击”,招致富农甚至中农的不满与破坏;在粮食收获量降低的情况下,国家既没有降低粮食出口计划,也没有减少粮食储备,集体农庄把农民手里的粮食都收走了,这些因素导致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饥荒”。
就主要原因而言,饥荒的发生确实是由于“人祸”。
1929—1932年间,苏联的粮食出口达到非常大的规模,1928年苏联出口粮食480万吨,1931年上升为520万吨,获得外汇收入44,450万卢布。
为了保证粮食产量和出口量,苏联政府加速集体化,加紧收购粮食。
在地方,为完成粮食收购任务,当局不惜采用行政和暴力手段,把农民手里所有的粮食全部收走,从而导致了饥荒。
中国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始于1953年开始执行的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采取了和苏联相似的重化工业起步的超常规道路,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赶超"的强烈意识是采取重化工业战略的基本动因,而前苏联的发展模式又似乎提供了一个可学习、借鉴的"榜样"。
为了尽快实现"赶超"目标,采取了比前苏联更强的强制性积累,试图在远比前苏联落后的基础上跨越轻纺工业阶段而建立重化工业体系。
在经济制度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创建了大量的国有企业,以保证能够通过高积累的方式集中大量建设资金,进行大规模的重化工业投资和建设。
工业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迅速延伸到整个经济系统,从而形成了在中国执行了30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一战略的贯彻和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重工业快速增长。
1952年至1965年期间,重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5%,高于轻工业年均增长率5.5个百分点,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迅速由35.5%提高48.4%。
从1953年到1980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投资占54%,而工业投资中重工业投资所占比重高达89%,主要投资于冶金、电力、煤炭、化学、机械等行业。
由于缺乏重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了重工业增长自我服务和自我循环的局面,导致了"重工业重,轻工业轻"的结构性缺陷,轻工业及其他产业严重落后,表现出"高积累、低消费、低效率"的特征。
消费品严重短缺,消费需求受到严格抑制。
在此期间,工业尽管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工业与一二三次产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极不协调,资源配置和结构状况存在明显缺陷。
工业化过程经常处在工业高速增长--结构关系失衡--调低工业发展速度--恢复比例关系--再提高工业发展速度的反复循环过程中,国民经济增长处在严重波动的状态中。
国民经济因结构矛盾而缺少稳定、持续的增长能力。
到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的1978年,第二产业在GDP的比重达到48.2%,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6.9%。
在这一时期,中国初步构造起了独立、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化进程也由起步阶段逐步进入了工业化的初级阶段。
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这三年是新中国建立侯所面临的自建国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在这三年中,全国粮食生产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粮食缺乏,造成了全国范围的严重饥荒。
那么在这没有全国性特大灾害的三年,为什么会出现粮食大减产,导致全国的缺粮和饥荒?这其中除了一小部分与灾害有关外,主要原因是耕地抛荒和粮食弃收。
大跃进期间,全民炼钢,大办水利,农民被强迫丢下农活去“找矿”、“炼钢”、“修水库”,大量成熟的庄稼烂在地里,或因收割草率而大量抛撒。
在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全国性的大炼钢铁。
在这一过程中,全国人民掀起大炼钢铁的狂潮,到处假设小炼钢炉,老百姓甚至能把自己家的锅还有菜刀等日用铁制品拿出来砸烂炼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