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故事(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叙事
初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叙事教育叙事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将历史教育融入有趣的故事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以下是一个关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叙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目标:通过教育叙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统一战争和分裂时期。
教学内容:古代中国的历史分为统一战争和分裂时期两个阶段。
正是在这两个时期,中国经历了不同的王朝更迭和战争。
统一战争时期故事:从前,中国是一个被分割成七个国家的地方。
七个国家经常互相争斗,人民生活都不安定。
有一天,一个名叫秦国的国家的国君终于打破了这个局面。
他叫秦始皇。
秦始皇有一位非常聪明的宰相,李斯。
秦始皇很聪明,他觉得只有统一国家,人民才能过上稳定幸福的生活。
于是,他开始征战七个国家,一个接一个地征服它们。
他先攻下了嬴政所在的齐国,接着攻克了赵国、秦国、魏国、楚国、燕国和韩国,最终统一了全中国!为了巩固统一的成果,秦始皇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推行法家政治,统一文字和货币,修筑万里长城等。
这些措施使中国的统一持续了几百年的时间。
分裂时期故事:然而,统一时期过去了,分裂时期来临了。
秦始皇死后,他的儿子并不像他那样聪明。
加上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中国再次分裂成了一片纷争。
最著名的争斗是三国时期的战争。
三国时期有三个国家在争夺统治权:魏国、蜀国和吴国。
这个时期的最著名人物就是刘备、关羽和张飞。
他们带领自己的势力互相争斗,最终魏国获得胜利,统一了中国一段时间。
然而,这段统一并不长久。
魏国的统治者并没有秦始皇那样的能力和智慧,加上内乱和外敌的侵略,中国再次陷入了混乱和动荡。
结尾:通过教育叙事,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变迁。
统一战争时期展示了中国统一国家的艰难历程,而分裂时期则揭示了统一的不易和保持统一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的教训,以及对国家统一和稳定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故事脱口秀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脱口秀主持人,欢迎来到我们的历史故事时间!今天,我要带大家走进一段充满智慧和趣味的初中历史教学之旅。
在这里,我们将一起穿越时空,探索那些令人着迷的历史故事。
那么,让我们开始吧!(第一段)首先,让我们回到那个充满智慧的春秋战国时期。
那时候,孔子可是个备受尊敬的老师。
有一天,他的学生们向他请教:“老师,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历史呢?”孔子微笑着回答:“学史如面,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照见我们的过去,预见我们的未来。
”这句话至今仍被历史老师们奉为经典。
再让我们回到唐朝,那时候的李白可是个历史小达人。
他曾写过一首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秦始皇的伟大,也展示了李白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这告诉我们,学习历史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第二段)接下来,让我们回到二战时期的欧洲战场。
那时候,盟军士兵们经常在战壕里围坐一圈,讲述各自的历史故事。
其中一位士兵说:“历史就像一壶美酒,越品越有味。
”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战友们,使他们更加热爱历史。
(串场)在此期间,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不少初中生对历史学习感到头疼,觉得历史枯燥乏味。
但其实,历史并非如此。
当我们以故事的形式去讲述历史,你会发现历史其实充满了趣味和智慧。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如何让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段)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
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故事,而这些故事恰恰是吸引学生的关键。
例如,讲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时,可以讲讲他的生活轶事、思想传承等,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鲜活性。
其次,可以利用历史事件的有趣背景进行讲述。
比如讲解法国大革命时,可以讲述一些当时的趣闻轶事、政治斗争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场革命的背景和影响。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然,游戏化学习也是让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的好方法。
我们可以利用游戏来模拟历史场景,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历史的趣味性和鲜活性。
初中历史教师成长故事
初中历史教师成长故事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的力量,坚定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中。
多年来,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成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成长故事以及在教学中的体悟和思考。
回想起刚刚进入教师行业的那个年代,我充满了热情和憧憬。
然而,由于对教学经验不足,我在初期遇到了很多困难。
我的授课内容散乱,语言组织能力较弱,无法很好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我明白,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我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为了成长,我主动学习了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
我深入研读了教材,了解了历史学科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我还参加了教师培训班和教学讲座,向更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不断吸纳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学科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学心得,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在实践中,我逐渐明白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善于发现并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我学会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及时与他们沟通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惑。
我还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创设有趣的教学环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作为一位历史教师,我更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
除了传授历史知识,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我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同时,我还通过开展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多年来,我从教育中获得了无尽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看着学生们在我的引导下取得进步,我深感欣慰。
成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不仅让我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文化,更让我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初中历史教师的成长之路虽然充满了挑战,但我在不断的努力中不断成长。
我相信,只要我坚持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我将成为一名更出色的历史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贡献更多的力量。
历史老师教学故事
历史老师教学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读懂历史,更好地完成历史课程的学习,教师常引用历史故事来完成教学,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历史老师教学故事。
历史老师教学故事1:井陉之战公元前206年,直极一时的秦帝国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
当时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分别形成了两个新的集团,双方为争夺天下。
展开了历史上有名的楚汉战争。
在这场历时近五年的战争中,汉大将韩信表现出了“运筹帷幄,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卓越智谋和用兵韬略。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一万余新召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挺进,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
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20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
井陉口是太行山八大隘口之一,在它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窄驿道。
易守难攻,不利于大部队行动。
当时,赵军先期扼守住井陉口,居高临下,以逸待劳,且兵力雄厚,处于优势和主动地位。
反现韩信,麾下只有万余之众,且系新募之卒,千里行军,人马疲惫,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赵军谋士李左车向陈余建议:正面坚壁不战,用一部分兵力绕到敌后切断汉军粮道,使韩信“前不得斗,退不得还……野无所掠”,最后前后夹击,一战而擒韩信。
但陈余却是一名崇尚正面攻击的古典派军人,拘泥于“义兵不用诈谋奇计”的教条,且认为韩信兵少而疲,不应避而不战。
他拒绝了李左车的建议,刻板地遵从兵书上“十则围之,倍则战”的公式行事。
韩信深谋远虑,自知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如采用强攻,必会受挫,于是决定在离井陉口很远地方驻扎下来,反复研究地形地势和赵军部署。
当韩信探知李左车的计策没有被采纳,赵军主帅陈余有轻敌情绪和希图速决的情况后,立即指挥部队进到离井陉口30里远地方扎下营来。
半夜时分,韩信选拔了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的红旗,乘天黑悄悄从山间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等翌日见赵军出动。
营垒空虚之时,攻入赵军大营,把赵军旗帜拔下,插上汉军旗帜。
中学历史教育叙事
中学历史教育叙事中学历史教育叙事(一)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一位老师都是艺术家,而学生就是艺术品,艺术品格调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在于老师这位艺术家的塑造。
在过去的历史教学中,总结了教学的一点浅薄见解。
一、从过程入手狭义的教学无外乎包括备课,授课,复习,作业几个环节。
在第一线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其中有着一些小小的规律。
备课――教学的一个最主要的环节。
备课,就是老师来安排教材,设计教学环节,处理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学习,传授知识的准备阶段。
备课不仅仅是老师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处理教材和知识的过程,更是按照不同班级不同性格学生准备不同讲授方式的一个过程。
每个老师都教不同的班级,不同的班级都有不同的学生。
所谓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也是一样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班学生。
所以在备课阶段,更重要的是针对不同的学生来安排自己的教学环节。
从教学的实践中,我发现,平班的孩子更加的活跃,更喜欢一些故事性强的讲授方式,而重点班级的孩子,思维更加的紧凑,喜欢思考故事背后的问题。
这样针对不同的学生就要设计不同的问题方式。
授课――教学中最直接的一个环节。
授课,就是把备课阶段的准备直接的付诸于行动,把备课的准备安排到现实。
备课和授课是两个联系紧密的过程,但是又是两个不同的过程。
备课充分会给授课一个好的基础,但是真正要想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其中影响授课的因素很多。
学生是最直接的一个因素,如果学生的积极性高,授课的效果就会明显,因为根据心理学的原理,这就是情绪的影响。
学生的积极性高,会感染老师,老师的讲授就会更加的开放,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依附的。
如果学生积极性不高,老师就要自身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分组对比也可以小组讨论。
最终的目标就是让课堂达到理想的效果。
复习――是教学中最必要的环节。
复习的及时与否直接关系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任何以往的经验来看,复习都是十分重要的。
复习要如何做好?关键在于,复习提纲是否具有系统性,复习知识是否具有连贯性,复习形式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历史教学融合故事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融合故事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融合故事在教育领域,历史教学一直被视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历史课堂变得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将故事融入历史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本文将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例,探讨故事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
一、故事教学法的内涵与价值故事教学法是一种以故事为载体,将教学内容融入故事情节中的教学方法。
它将抽象的历史概念、事件和人物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故事教学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1.激发学生兴趣:故事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
2.增强记忆效果:故事情节往往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形象等进行深入理解和记忆。
3.提高思辨能力:故事教学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4.弘扬民族精神:通过故事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二、初中历史教学融合故事的实践策略1.精选故事素材: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故事素材。
2.注重故事改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需要对故事进行改编,使其更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
3.创设情境:教师可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故事,提高学习效果。
4.互动探讨: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故事讨论,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5.渗透情感教育:教师可借助故事中的情感元素,引导学生体验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6.整合多元教学资源:教师可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故事资源。
三、案例分享:初中历史教学融合故事的实践案例以下是一个关于初中历史教学融合故事的实践案例:课题:《抗日战争》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主要战役和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初中历史教育叙事范文(通用4篇)
初中历史教育叙事范文(通用4篇)一次送课下乡,班主任说班上“刺儿头”多,如果搞什么合作交流,一定会有几个学生讲怪话,大闹天宫,可能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甚至让老师不好收场,还是慎用新课改理念的好。
当新课改理念碰到“刺儿头”,会怎样呢?我上的是四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课文《比金钱更重要》。
课堂围绕“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展开。
其中“留纸条”是核心部分,最能表现“我”的诚实品质。
当学到“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下一张纸条”这一部分时,我要学生默读,再轻声读,设想当时“我”所处的环境,感悟我“留纸条”时的内心世界。
课堂上时而鸦雀无声,时而喃喃细语,有几个学生还情不自禁地举手要求发言。
显然,学生被“我”留下的“纸条”感动了。
文本优美的文字加上我动情的课堂语言,已经让学生受到了“诚信至上”精神熏陶。
我因势利导,准备进入下一环节。
一个男生突然嘀咕了一句:“只怕有神经病,留什么纸条!怎么不开溜?”啊!“刺儿头”果然如期而至。
“说说为什么?”我面带微笑,心里却在急速思索应对之策。
“神不知鬼不觉地开溜了,怎么都不会找到肇事者,多好!”“啊?”我诧异了!“我听爸爸讲过,”另一个声音在补充,“当守法的成本大于违法的成本时,就可以违法办事,不然就会吃亏折本。
我爸爸就经常一边交点小罚款,一边赚大钱,滋润着呢!如果课文中的‘我’及时开溜,一分钱成本都不要。
留下纸条就难说了。
所以,我认为,这个人不是有神经病,就是只晓得‘大猫从大门进,小猫只能从小门进’的书呆子。
”呵!“刺儿头”还真是老道。
我望着一双双期待的目光,额上不觉汗涔涔的――怎么办?压,学生口服心不服,与“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相悖;绕,“送课下乡”的指导性荡然无存,颜面何在?而且,溜与留,正是课文的核心问题,是语文对学生价值观引领的关键。
除了疏导,除了直面,别无他法。
生成远比预设更挑战教师的智慧。
我灵机一动,问:“你们觉得书中的‘我’有神经病吗?‘我’为什么不溜?”一石激起千层浪。
我的初中历史教学故事
我的初中历史教学故事初中生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认识事物。
因此,培养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是走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困境的契机。
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一、上好起始课,诱发兴趣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
“历史是副科”,不少学生尚未学习就有此认识,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怎么能有起色呢?所以说要使初中历史教学有一个好的起点和基础,上好起始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要精心准备,在课堂上要深入地讨论和讲述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纠正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的不正确的认识,引起学生应有的重视。
这是诱发学生兴趣的奠基性的工作。
事实证明,如果教师能把起始课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横生,融智怡情,赏心悦目的话,那将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拴住,使他们怀着无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
二、质疑设问,引发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如在讲述《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一课中法战争时,我先让学生回答“镇南关一战的结果?”学生回答:“老将冯子材带领军民取得胜利。
”我再追问:“接下来战局如何?”当学生兴奋地回答“中国取得战场的主动权并导致法国茹费理政府的倒台”后。
我用沉重的语气说:“但最终的结果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同学们一片愕然,我紧接着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让人看不懂的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立即展开积极的讨论,纷纷发表个人的见解。
最后大家在思考中认识到“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是清政府一味妥协求和卖国的结果。
”这样使学生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所以说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问题时,才能引起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巧妙地质疑设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初中历史)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初中历史)引言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一直致力于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分享我的教育教学故事,包括我在教授初中历史课程中的策略和经验。
引起学生兴趣为了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我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
其中之一是通过引发问题、提出挑战和引入有趣的历史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会播放一些与战争相关的历史片段,然后让学生讨论他们对这些事件的看法。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还能让他们更加投入到研究中。
创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我也积极尝试使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
例如,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项目,让他们共同合作探索特定历史主题。
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能使研究过程更具互动性和参与感。
我还鼓励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如使用电子地图、制作简报或演示文稿来展示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这样的创学方法增加了研究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资源丰富我始终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源,以便他们能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我通过使用教科书、网络资源、历史文献等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资料。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历史相关的书籍、小说和文章,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资源,我希望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研究需求。
个性化辅导除了课堂教学,我也注重个别学生的辅导和指导。
了解学生的不同研究特点和需求,我尽力通过提供额外辅导材料或与他们进行一对一讨论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我相信个性化的辅导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并在历史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结论通过以上的教育教学策略和经验,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我相信,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丰富的资源和个性化的辅导,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历史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并从中受益。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
初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叙事
初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叙事初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叙事7篇教育叙事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学生带入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中,拓宽他们的视野和世界观。
注重教学情境和故事背后的教育意义,以此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现在随着作者一起往下看看初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叙事,希望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叙事(精选篇1)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了解和掌握史学家司马迁和《史记》;《史记》的价值和影响;乐府和乐府诗;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等知识。
2、通过对司马迁写《史记》的史实学习,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
3、通过欣赏和想象秦陵的地下军阵,感受当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威武,树立起开拓进取的精神。
通过欣赏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成就,认识到这是中华祖先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同时培养学生的文物鉴赏力,增强文物保护的意识,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建议一、地位分析:秦汉时期在史学、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它也是秦汉时期文化极度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史学方面的《史记》,文学方面的汉赋、乐府诗,雕塑艺术秦兵马俑,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秦汉时期,我国史学、文学、艺术的大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着有不朽的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乐府诗的名篇《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
气势磅礴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二、重点分析:1、司马迁与《史记》司马迁写史十分注重史料的真实性,文笔生动,体例完备。
司马迁严谨治史的精神也为后世的史家所效法。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成为我国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
2、秦皇陵兵马俑这组大型艺术群像,气势磅礴,艺术表现手法高超,人物形态逼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地下艺术宝库,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必备15篇)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必备15篇)我的教育教学故事1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至第一次上课我比较紧张,虽然准备很充分,但是实际效果还是跟预期有很大差距后来我慢慢克服了紧张情绪,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也有所提高备课一直是非常让人头疼的事情由于我缺乏经验,备课常常会花很长时间,结果仍然还是有很多地方考虑不周到,重难点也把握不准后来学校举办了新老教师拜师结对仪式,我拜郑帆老师为师,常常向郑老师请教教学以及管理学生方面的问题同办公室的李老师也特别热情,我每次请教都热心给我分析指导听了几位老师讲的课,又请老师们听我的课并提出意见以后,我感觉豁然开朗,受益匪浅于是我一边模仿,一边摸索有人指点肯定少走很多弯路,备课也轻松了好多可是我还没高兴太久,就迎来当头一棒年级主任把我们这些新来的老师找去谈话,指出了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课堂节奏过快、重难点没有凸显、与学生交流不够等等,还给我们提了一些建议前辈们的及时提醒和真诚建议让我立刻清醒过来,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后来上课的时候我刻意放慢了节奏;备课的时候主动向办公室的老师请教,明确重难点;课下找没交作业的学生谈话:既督促了学生,明确了纪律,又增进了与学生的交流;成绩不稳定的学生我也找来谈话,帮忙分析原因,制定学习计划,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通过跟学生交流,我体会到了当老师的幸福感,尤其是看着学生有明显进步,更是深感慰藉与此同时,我跟学生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年轻新老师刚来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对你很有兴趣,也愿意跟着你学,但是学生的新鲜感过后怎么让学生高效的学习呢?我发现在讲课的时候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的时候就连平常最不认真的同学也会目不转睛物理教材里有很多小实验,我平常备课的时候也会多多搜集各类素材,发动学生参与实验比如在讲惯性的时候,我自己演示完了以后让学生自己做一个小实验,把笔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张纸上,然后迅速的抽出纸张,发现纸上的物体并没有随着纸张抽去而一起运动,有些同学放在纸上的东西比较轻就会随着纸张一起运动再让学生看书去找答案,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能够让学生自己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惯性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小实验让全班同学都动起手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他们了解到物理的乐趣之后就会给未来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考试是一场硬仗,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也可以说是对老师教学效果的检验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期中考试考得很不理想我感到很大压力:为什么下了苦工没有取得想要的效果?为什么强调了多次的知识点他们仍然记不住?怎么样讲题才会取得最好的效果?太多的疑惑要自己去摸索,失落归失落,考得差肯定是有原因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和对考试成绩的.分析,我发现不及格的太多,中间这部分人明显的没有把平时的基础落实到位期中考试前我对学生的习题训练不够多,还有就是自己对学生的管理过于松散,学习有奖有罚似乎才是最好的……期中考试是沉痛的教训,在后来的几周我明显加强了对学生作业的监管以及平时作业的落实,督促学生做好改错,并对上课偷懒、自觉性差的同学做出适当惩罚,学习风气正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缓慢提高了最近的一次期中考试我带的两个班有明显进步,这更加坚定了我要对学生严格管理的决心。
个人教学随笔初中历史5篇
个人教学随笔初中历史5篇古人强调:“吾日三省吾身”,新课程改革则提出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师者把记写教育随笔作为日常教育反思的主要形式,将一天所见、所想、所读载入日记,这些行动本身就是教育的总结,有助于自身的提高,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历史教学随笔,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个人教学随笔初中历史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生为本,强化有效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方式最优化和教学效率最大化,我校历史组教师构建了历史复习课三部曲教学模式。
一、三部曲教学模式的由来长期以来,在进行传统的历史复习课教学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出示复习提纲,学生自由复习,教师缺少对课堂的调控指导,部分学生目的性不强,复习效果如何不得而知,更不能进行能力的提升与相应的训练,时间长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对历史学科产生厌倦情绪;还有的教师口若悬河地讲,不顾及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学生只是无味地听,教师的讲解充斥课堂,教师以讲得好为最大满足,很少关注学生的感受、体验和需求,忽视了学生思考的过程、说的过程和写的过程,课堂效率极低,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主旨。
我校教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不断吸收新课改带来的全新教学理念,结合教学新课改的实施,从而摸索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历史复习课的教学模式——三部曲教学模式。
二、三部曲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与外显特征三部曲教学模式旨在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各种能力,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生为本、高效课堂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的具体化。
(一)基本结构分析三部曲教学模式是通过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置的三个复习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复习任务,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
初中历史教学的故事串联(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教学的故事串联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的故事串联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故事。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将这些故事串联起来,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生动与鲜活。
本文将以我国初中历史教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故事串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素养。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在故事串联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整合。
我们可以将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梳理,以时间为线索,将各个时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
例如,从夏商西周的建立与发展,到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从秦汉的统一与繁荣,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融合;再到唐宋元明清的更替与变迁。
通过这样的串联,让学生对历史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可以运用故事串联的方式,将历史事件和人物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
例如,在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故事时,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秦始皇的雄才伟略。
在讲述岳飞抗金的故事时,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岳飞忠诚于国家、人民的感人事迹,让学生体会到了民族英雄的崇高品质。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与动态化在教学评价方面,我们应摒弃单一的笔试考核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
例如,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演讲、历史知识竞赛、历史剧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历史素养。
同时,我们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动态化的评价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相结合,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了更好地进行故事串联,我们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例如,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历史纪录片、电影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感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古迹等,让学生在实地考察中感受历史的魅力。
初中历史故事讲解
初中历史故事讲解在人类历史中,有许多令人着迷的故事,这些故事记录了过去的辉煌与沧桑。
从古代文明到现代历史事件,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独特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本文将为大家讲解一些初中历史故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历史的发展与演变。
【一】黄帝与蚩尤之战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黄帝和蚩尤是两位重要的英雄人物。
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而蚩尤则是异族首领,曾多次侵略黄帝部落。
黄帝与蚩尤之战成为了一段史诗般的故事。
传说中,蚩尤身高七尺,力大无穷,手持七把矛,能够同时击败七个敌人。
而黄帝则聪明勇敢,懂得运用兵法和谋略。
在战争中,黄帝派遣巧妙的策略,最终战胜了蚩尤,保卫了自己的家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勇气同样重要。
勇士需要足够的力量,而领导者则应具备智慧和策略。
这场战役也象征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坚韧精神。
【二】罗马帝国的崛起罗马帝国的崛起是古代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它的建立标志着古代西方文明的发展与繁荣。
公元前753年,罗马城市在意大利半岛建立。
罗马人通过不懈的努力与扩张,逐渐征服了周边的城邦。
古罗马最具影响力的事迹之一是其法律制度的创立。
罗马人制定了一套公正合理的法律,并将其推广到征服的领土上。
同时,罗马人还建立了巨大而庞杂的行政体系,确保了帝国内部的秩序与稳定。
罗马战争的经验也使罗马军队成为古代世界中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
顺应历史的规律,罗马帝国在其巅峰时期拥有广阔的领土,包括欧洲、北非和中东地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帝国也面临着内部冲突和外部压力的挑战。
【三】马可波罗的东方之行马可波罗是13世纪意大利商人和探险家。
他以他的旅行日志《马可波罗游记》而闻名于世。
马可波罗的东方之行开始于1271年,他与父亲和叔叔一同前往中国的元朝。
他们在中国皇帝忽必烈的宫廷中待了17年。
在这段时间里,马可波罗通过亲眼目睹并记录了当时中国的繁荣和复杂性。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详细描述了他见到的奢华宫殿、蓬勃发展的贸易、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中国人的风俗习惯。
初中历史教学小故事
初中历史教学小故事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的主题是“初中历史教学小故事”,旨在通过讲述历史中的趣味小故事,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发现历史规律,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的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可能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教学设计将注重激发兴趣、引导思考、培养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提高他们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热爱。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过程中将注重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如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地点等;(2)学会运用历史资料,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3)提高历史学科的阅读理解能力,能从故事中提炼关键信息;(4)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评价;(5)提高历史知识表述和交流能力,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共同探究问题的习惯;(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3)采用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辩论等,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历史;(5)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知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2)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了解,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3)学会尊重历史,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史为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初中历史教学的故事串联(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的故事串联第一篇范文: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韵味,每一个人物都有其不凡的故事。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将这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又能汲取到历史智慧,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将历史知识以故事的形式串联起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以中国古代史为例,我们可以从黄帝、尧、舜、禹这四位传说中的帝王开始讲起。
他们是中华文明的始祖,他们的故事充满了神话色彩,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否认他们的存在。
相反,我们应该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去看待这些历史人物,让他们从神话中走出来,成为我们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们可以讲述夏、商、周这三个朝代的故事。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了阶级社会。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它的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周朝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它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后,我们可以讲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
这是一个大变动、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各种思想学说纷纷涌现,如儒、道、法、墨等。
这个时期的故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各种思想学说,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接下来,我们可以讲述秦、汉两个朝代的故事。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它的建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朝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它的开创了汉文化的辉煌,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后,我们可以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故事。
这是一个战乱频仍、政权更迭的时期,但也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故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人性的复杂性。
接下来,我们可以讲述隋、唐、宋三个朝代的故事。
这是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的时期,中国的科技、文化在这个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这个时期的故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
初中历史教学融合故事(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融合故事第一篇范文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故事。
将这些故事融入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本文将探讨如何将故事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
1. 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历史故事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它们以生动、具体的方式展现了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故事,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从而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2. 故事的选择与处理在选择历史故事时,教师应注重故事的教育价值和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
故事应具有积极向上的主题,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同时,故事的长度和难度也应适中,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处理故事时,教师应注重对故事情节的挖掘和拓展。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将故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历史知识。
3. 故事的融入与实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故事融入到历史教学过程中。
例如:(1)课堂导入:在讲解新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故事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课堂讲解:在讲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时,教师可以穿插相关的故事,以生动、具体的方式呈现历史。
(3)课堂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某个历史故事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历史。
(4)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布置与历史故事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 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思。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和历史成绩等方面,评估故事融入教学的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践,不断调整和优化故事的选择和处理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将故事融入初中历史教学,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合理选择和处理故事,将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初中历史教师立德树人故事
初中历史教师立德树人的故事有很多,以下是一个例子:有一位初中历史教师,他非常热爱自己的职业,认为历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非常重要。
他经常告诉学生们,历史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从过去走向未来的重要指引。
这位教师非常注重课堂教育,他总是认真备课,搜集各种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让历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他不仅教学生们历史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和人文素养。
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讲到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他不仅介绍了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念,还通过模拟考试的方式,让学生们亲身体验科举制度对于古代学子的意义。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科举制度,还激发了学生们对于古代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除了课堂教学,这位教师还非常注重课外活动。
他组织学生们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文化场所,让学生们通过实地考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和文化。
他还成立了历史兴趣小组,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和研究历史,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只有通过立德树人,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人才。
历史教学案例范文
历史教学案例范文篇一:初中历史教学案例分析初中历史教学案例分析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收复新疆”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预备铃响后,我胸有成竹地步入教室,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优美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漫漫戈壁沙丘之中一条浓阴蔽日的杨柳路(《甘棠遗泽》画),旁边慢慢出现一首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接着是我的旁白:“同学们,看着这一丛丛戈壁滩中顽强生长着的左公柳和人们为歌颂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而作的这首诗,我想起了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也用动画效果让它出现在整个画面的下方),我非常得意自己的“创作”——用两首诗词作对比,突出左宗棠业绩,又能自然的导入新课。
正在这时,一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说“老师,错了,两首诗中的杨柳不是同一个概念,前面一首是指杨柳树,后面一首是曲牌名”。
可能是他的发言激发了另一位同学的勇气,另一位也站起来说:“我好像在哪看到过,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后人把凉州词传错了,原句可能应该是黄河远上白沙间”。
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提问,一面则以飞快的速度思考应付的办法: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这也不是全班同学感兴趣的话题,我的教学设计中根本没这一环节。
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实际是老师不允许讨论)而继续把学生引入我精心预设的教学程序之中,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放弃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
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你们俩(我真诚地微笑着对刚才两位提出问题的学生)如果愿意就带一小组从诗歌入手,兼考新疆的地理环境,了解左宗棠在治理新疆方面所克服的困难,理解边疆人民对左收复、治理新疆的感激之情,并把你们收获给同学们汇报;第二个小组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考察新疆在我国国防中的地位从而理解左为什么坚持收复新疆以及此举的重要意义?(小组成员自由搭配);第三小组考察新疆的历史地位,看能否用你们的考证的事实来告诉俄等侵略者: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你们践踏和侵略!第四小组,考察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过程,要求把左收复新疆的路线、措施、经过搞清楚,各小组形成书面材料(由于我所担的班级里各小组都有电脑,且可直接上网,学生也有较好的运用信息技术的基础和网络环境学习的能力,我要求各组将自己的成果用powerpoint制成幻灯片向全班汇报、交流,老师作必要的补充或更正,并对学生的成果作恰如其分的肯定,有些地方与学生再一起讨论。
初中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教学案例)
题目:初中教育教学案例共享一、概述在初中教育教学中,教师们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教学问题和挑战。
通过共享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我们可以互相学习,提高教学水平,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
二、教学案例一: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思考在一堂初中语文课上,我给学生们出了一道与情感描写相关的作文题目。
作文题目是以《春天的故事》为题,要求学生们通过文字描写春天的美好情景。
在学生开始动笔之前,我并没有给他们提供任何提示或范例,而是先给他们几分钟的自由思考时间。
很快,学生们就开始激烈地讨论起来,彼此交流着他们对春天的感受和观察。
在他们充分思考后,我再给他们提供一些关于春天的诗句和画作,让他们观察和阅读,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作文。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用文字描写情感,还培养了自主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三、教学案例二:如何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在初中历史课上,我遇到了一个疑惑:学生们对古代历史并不感兴趣,课堂上总是无精打采。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设计了一个新的教学活动。
我给学生们分发了一些历史事件的图片,并让他们自由观察和描述。
我引导学生们讨论这些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激发他们思考历史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我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通过合作互助的方式,深入了解每个历史事件并进行报告。
我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思考,写出一篇关于历史事件的小作文。
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学生们发现历史并不是枯燥的书本知识,而是一个充满故事和人性的活生生的历史事件,激发了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四、教学案例三:如何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热情在初中科学课上,实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
然而,有些学生对实验并不感兴趣,总是觉得实验很麻烦。
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热情,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
我给学生们准备了一些家庭常见的日常用品,比如醋、小苏打等,然后让学生们通过自由组合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我不仅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想象和创造力,还给予他们实验过程中的指导与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初中历史教学故事
石门实验中学齐云芳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如在讲述《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一课中法战争时,我先让学生回答“镇南关一战的结果?”学生回答:“老将冯子材带领军民取得胜利。
”我再追问:“接下来战局如何?”当学生兴奋地回答“中国取得战场的主动权并导致法国茹费理政府的倒台”后。
我用沉重的语气说:“但最终的结果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同学们一片愕然,我紧接着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让人看不懂的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立即展开积极的讨论,纷纷发表个人的见解。
最后大家在思考中认识到“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是清政府一味妥协求和卖国的结果。
”这样使学生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所以说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问题时,才能引起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巧妙地质疑设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开拓视野,强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举办历史故事会、编演历史剧、知识竞赛、编辑历史小报、动手制作教具、举办历史文物展览、参观历史遗址等活动。
我在授课时,就曾组织学生编演《戊戌变法》历史剧,让同学分别扮演各种历史人物。
把当时那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变革表演出来。
学生在活动中潜能被挖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有了提高。
更重要的是通过再现“历史文物”和“历史场景”,使他们对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斗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增强了学好历史的信心,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总之,组织多种多样的历史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时能稳定学习动机,是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果的辅助手段。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研究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点燃他们对历史探索的热情,改变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尴尬的局面。
我的历史教学故事
上传: 肖美林更新时间:2012-5-18 13:53:57
我的历史教学故事
吉安县梅塘中学肖美林
我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已有二十多个个年头了,在我教学的过程中我在不断地学习、探索、积累经验、教训以适应历史课程改革的需要。
第一,兴趣是成功之母,是成功的理想阶梯,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实现成功目标的关键所在。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画龙点睛的诗词、名言警句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名言警句、诗词歌赋,语言精炼,生动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寓意深远,既有很强的说服力又有很高的艺术境界,给人美的享受。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熟知易懂的名言诗词导入新课或总结
事件,这有助于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也深深地懂得这一点,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就能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讲授“建立现代化的人民军队”内容时,先播放“国庆阅兵”场景,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感觉到现代化人民军队的壮观场面,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情。
看完后,教师提问学生:旧中国有这样强大的人民军队吗?现在,还有那一个国家赶随便侵略我们吗?以此引入教学。
学生纷纷展开讨论,主动发言,气氛活跃。
这样,为下面讲为什么要建立强大的人民军队,人民军队的作用以及强大的人民军队的建立打下了伏笔。
能把以前学生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我从教中,我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时时刻刻都能体现出来。
培养学生总结精辟的课堂小结是我惯用的手段。
一次我在讲《大变革的时代》时学生周也将本课的重点总结为:“春秋战国铁农具,开始推广牛耕技,大大提高生产力,个体劳动创佳绩。
为了富国又强兵,商鞅变法措施起,国家承认地私有,奖励耕战建县制,国富民强秦统一。
”这时的我惊呆了,学生们总结的课堂小结太好了!知识点太全了!其他的学生向她投去了羡慕和佩服的目光,我向全体学生示意给她热烈的掌声来鼓励她。
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体会到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这是我所期望的,此时地我感到无比的慰藉与快乐。
第三,培养交流与合作意识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指导学生交流、合作、集思广益。
第四,简洁生动、有创意的课堂导入语,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把金钥匙。
充分利用简洁生动而朴实不乏文采的语言,独具匠心地创设课前导语,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历史的长河之中。
迷语引导法,运用猜谜的方式引入新课,不仅能引导学生的好奇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也能尽快的调动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
如:在讲《日本明治维新》时,先让学生猜:“我们亚洲有这样一个国家:面积小,资源少,经济发达;有善于学习别国长处的传统,又有着好战的军国主义的传统。
这是哪个国家?”学生很快答出:“是日本”。
接着再导入新课。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上是我的教学故事,我的几点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