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条例
世界史名词解释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代表了城乡富裕农民、手工业者和平民的利益。英国第一次内战结束后,长老派掌握议会大权,推行损害劳动人民利益的政策,引起了小资产阶级不满。于是,在李尔本等领导下,平等派在士兵、平民、手工业者中开展工作。李尔本主张在政治上限制议会权利,保证人民享有主权;在社会经济上取消什一税、消费税,取消垄断专利公司,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1647年,平等派士兵提出了“人民公约”。在平等派的推动下,克伦威尔建立共和国,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到顶峰。1649年,平等派为把革命推向深入,发动了反对克伦威尔的起义,遭到残酷镇压,平等派运动最后失败。
胡格诺战争
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称为胡格诺教。法国南部的大封建贵族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来达到夺取教会地产的目的。他们与北方有分裂倾向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封建贵族有深刻利害冲突,最终演变成长期内战,史称胡格诺战争。战争自1562年起分为三个阶段,时打时停,互有胜负。最终胡格诺派首领波旁?亨利成为法国国王,称亨利四世,改奉天主教,取得了北方贵族资产阶级的支持。1598年4月,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标志着胡格诺战争的结束。胡格诺教在法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尼德兰革命
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1566—1609年)。16世纪的尼德兰是世界上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宗主国西班牙在经济上横征暴敛,政治上奴役专制,严重地阻碍了尼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卡尔文教会不断兴起,阶级结构的变化,激起了尼德兰民族意识的觉醒。1566年8月11日,弗兰德尔爆发了由手工业者、平民和农民参加的破坏圣像运动的起义,揭开了尼德兰革命的序幕。1572年北方诸省举行大起义。8月,威廉(奥伦治的)被推为北方各省执政。南方的布鲁塞尔也爆发起义,推翻了西班牙在尼德兰的统治机构。1576年11月,南北各省代表缔结《根特协定》,恢复了尼德兰的统一。以荷兰为首的北方各省和南方的部分城市于1579年1月23日结成乌特勒支同盟,奠定了北方共和国的政治基础。1581年7月26日,奥兰治亲王宣布废除正式脱离西班牙而独立,立联省共和国,简称荷兰。1609年,西班牙被迫与荷兰签订《十二年停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荷兰的独立
历史选修课《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单元检测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13世纪时,一位法学家在其著作中写道:“国王只有在行政仁的时候才是国王,如果施行暴政蹂躏子民,就成了暴君。
”这位法学家最有可能生活在()A.意大利 B.法国 C.英国 D.德国2.斯图亚特是第一个成功统治英伦三岛的王室,但其统治实际上不太稳定,经历数次革命,曾有两位君主查理一世、詹姆士二世被革命所推翻。
这“两位君主”统治的相同点有()①都主张实行专制统治②与议会矛盾尖锐③引起人民的极大不满④在位时表示服从议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查理一世因为税收权问题和英国议会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该斗争的实质是()A.议会和国王的权力之争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斗争C.维护英国传统体制之争 D.议会与国王的经济利益之争4.17世纪初,英国议会的下议院议员们要求能在税收去向和使用问题上有权发表意见,要求对国家政策的制定有发言权。
但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们却认为这些议员的要求是无法容忍的放肆和傲慢。
统治者这种态度的决定因素是()A.英国的传统习惯 B.阿奎那的“君权神圣”理论C.苏格兰人的传统 D.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理论5.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罪恶和谬误都被他践踏在脚下。
下图中右边的柱子象征着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都向他致敬,左边的柱子显示他权力的法律来源。
这表明()①克伦威尔已蜕变成封建专制君主②护国公的权力至高无上③克伦威尔意在实行独裁政治④共和制度已名存实亡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17世纪70年代英国议会通过了《人身保护法》。
法案规定:对每个被捕的人,应该事先宣布其罪状;被捕者有权要求立即进行审讯。
该法案实际上是为了()A.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特权 B.打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C.限制复辟王朝封建专制的权力 D.体现英国新生社会制度的民主7.1627年五名爵士拒绝国王的“强迫借贷”,结果招致牢狱之灾。
最新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波兰-萨克森问题是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会议上俄、奥、普争夺波兰萨克森这一地区所引发的问题,维也纳会议的核心问题拿破仑所建立的华沙大公国原为普鲁士瓜分波兰时所获得,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要求按“正统原则”恢复原占领地,而沙皇企图独占整个波兰,便希望用萨克森和普鲁士进行交换。
奥地利不希望普在德意志中的实力加强,同时也担心俄国的实力强大后会在本国内部导致民族问题尖锐化,因此坚决反对普俄两国就此协议。
英国则希望维持欧洲力量的均势而支持奥地利反对普俄的行动。
经过激烈的争吵,俄普奥达成协议,瓜分了波兰。
关于萨克森问题,普鲁士获得了其部分领土并得到瑞典的波美拉尼亚,莱茵河左岸地区和威斯特伐里亚作为补偿。
《比利牛斯条约》;继《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条约》。
主要内容: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放弃对阿尔萨斯的要求。
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三国干涉还辽是指《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一事。
1895年4月,三国照会日本,要求其无条件放弃对辽东半岛的要求。
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元气大伤,无力武力抗拒三国。
1895年5月同意放弃辽东半岛,但要求中国增加3000万两白银的赔款。
三国干涉还辽后,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正在酝酿之中。
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是指拿破论为了在经济上击垮英国而建立的一个战略体系。
它由两次“柏林敕令”和“枫丹白露敕令”组成。
这一体系在最初有效地打击了英国,但随着英国拓展海外贸易,并实行反封锁政策,体系的物质基础受到了动摇,后来在欧洲大陆矛盾的斗争中,大陆封锁体系土崩瓦解了。
遗产战争是指法王路易十四以继承西班牙遗产为名发动的战争,实质为法国霸权政策的产物。
法国霸权政策的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
英国1651年航海条例的颁布
英国1651年航海条例的颁布作者:薛强来源:首都师范大学文史学院日期:2012-11-191651年的“航海条例”全称是关于扩大商船队和孤立英吉利民族航海的条例[①]。
它是英国近代航海体系的基础,是英国近代走上自主自强之路的重要标志。
而此条例为何是在1651年颁布,它的颁布又主要是由哪些人推动的?本文主要从1651年之前英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状况出发分析此条例的颁布背景,并对条例颁布的主要推动者作简要分析。
一,条例的颁布背景航海条例于1651年10月9日颁布,其内容大致可分为海外贸易、欧洲贸易、渔业和附属条款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在内容上都是排除外国船只对英国贸易的竞争。
而实际上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在以前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
如关于海外贸易有1650年的关于禁止与北美叛乱州贸易法案,渔业上有1645年为排除荷兰渔民的竞争而授予格陵兰公司的输入鲸类产品的垄断权的法案,欧洲贸易上类似的法案则更早:1563年颁布了航海法,规定在惊醒海岸贸易和进口法国甜酒、菘蓝时,必须使用本国船只[②]。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综合的条例会在1651年出世呢?本文将从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三个方面分析英国在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的背景与动机。
(1)政治背景从17世纪初至1651年,英国经历的重大政治事件主要是三十年战争和两次内战。
这两次事件交织在一起对英国的国际地位以及英国的内外政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由于航海条例主要针对荷兰,所以在政治背景上,本文将主要对在两次事件进程中的英荷关系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在三十年战争前期,英国是与西班牙结盟的。
这主要是因为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都想借助于强大的西班牙帝国君主的力量来使自己摆脱国内议会的控制,而西班牙也需要英国的支持来缓解其运输上的压力:1632年以后,西班牙运往弗兰德斯的贵金属都要用英国船只,这对英国是一项很重要的额外利益,因为根据协议,2/3的贵金属要在伦敦卸货并铸成硬币,这就提供了大量的岁币收入,对于查理来说十分有利[③]。
试析英国历史上的“航海条例”
关键词 : 国; 海条例 ; 商主 义; 英 航 重 民族主 义 中图分类号 :5 10 K 6 .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1— 8 6 2 1 )9— 12— 3 10 7 3 ( 02 0 09 0
航 海条例 , 的是英 国历史上关于航海贸易的一系列立 指
法。英 国颁行该法最初的 目的是 为了鼓励 发展本 国的航海
政府施加压力反对荷兰 , 航海法案实 际上是英国商人与荷兰
进行海外 贸易竞争的一个直接结果 。
从 14 6 9年英 国资产 阶级新 贵族取 得政权 , 建立共 和 国 以后 , 英国政 府为 了夺 取世界 贸易霸权 和控制海 外殖 民地 , 曾经数次颁布航海条例 。英 国最初颁 行的两个航 海条例 是
荷兰商人几乎垄断着这种贸易。因此 , 英国商 人为了打破荷
兰人 的垄断 , 为了在 与波罗 的海的贸 易 中取得 优势 , 断给 不
事业和海外贸易 , 发展到最后 , 航海条例不仅是航 海法 , 更多 的被看作是贸易法。英 国重商 主义政 策正 是以航海 条例为 基 础建立起 来的。理查 二世 时期 颁 布 了最早 的航 海条 例 , 1—1 7 8世纪航海 条例最 显著 , 来航 海条 例又被 进行 了多 后 次修改补充 、 日趋完善 。那 么航海 条例 的具体 内容是什 么 ,
关系 , 如西 印度群 岛和北 美的 弗吉尼亚 、 新英格 兰等殖 民地
航海条例( ai o c ) N vg nA t 是英 国历史上关 于航 海贸易  ̄i s
的 一系 列 立 法 。 在英 国 , 施行 航 海 立法 有着 悠 久 的 历 史 。早
的对外贸易和海运都被荷 兰商人控制起来 。此外 , 兰又垄 荷
断着东印度贸易和波罗 的海 的贸易 。在渔业方面 , 兰既在 荷
高二历史必修二名词解释
高二历史必修二名词解释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特点1.曲辕犁: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一种先进的耕作工具,可以控制耕地的深浅。
2.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3.南青北白:唐代陶瓷在隋代青、白瓷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南青北白”(即越窑的青瓷,刑窑的白瓷)的局面,并以此引领后世中国瓷器的基本风貌。
4.五大名窑:哥汝定官钧。
只有哥窑出产青瓷。
5.资本主义萌芽:指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某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6.重农抑商: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7.商帮:明清出现的地域性的商人群体,著名的有徽商和晋商。
8.草市:乡村定期集市。
9.扬一益二:除了长安、洛阳这两京,全国工商业经济最繁荣的是扬州,次为成都。
10.广州十三行:清代设立于广州的全国唯一的经营对外朝贡贸易的专业商行。
11.朝贡贸易:明清时期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的交易,目的不在于获取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12.市舶使:官名,唐朝置,专管对外贸易。
13.井田制:奴隶主贵族土地所有制形式。
14.均田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之一,目的是要抑制土地兼并。
规定官员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
15.海禁与闭关锁国:明清时期对外政策,海禁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贸易,闭关锁国指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海禁和闭关锁国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使中国逐渐落后世界。
专题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开辟新航路:是指从欧洲出发,经过大西洋、印度洋或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到达亚洲、美洲的新的航海线路,这主要是相对于新航路开辟前由亚洲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而言。
2.地理大发现:西方历史学中对15~17世纪欧洲航海者发现新航路的通称或以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等事件为代表的15~17世纪欧洲国家进行的海上新航路的开辟和对其已知世界以外的地球上新的地理单元的发现。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近代史重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地理大发现:2,圈地运动:在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分为小块零散土地的集中、对公荒地的圈占、议会圈地、打破租约的圈地四种类型。
圈地运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上,它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对农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加快了英国城镇的进程;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圈地运动对农民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是一场明显的“羊吃人”的运动;二是在政治上,它使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圈地运动摧毁了封建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大农业,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转变成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并且改造得很彻底,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自耕农大量减少,几近消失;圈地运动使英国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圈地运动还在劳动力、市场、原料等方面,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英国工业革命开展得比较早,而且进展迅速,到十九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进而很快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总之,圈地运动以损害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前提,他不但发展了农业资本主义,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同时也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有利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应充分肯定其积极作用。
3,胡格诺运动:即法国宗教战争(1562—1598年,一说1559—1594年),又名胡格诺战争/雨格诺战争。
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称为胡格诺教。
法国南部的大封建贵族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来达到夺取教会地产的目的。
他们与北方有分裂倾向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封建贵族有深刻利害冲突,最终演变成长期内战。
名词解释
世界近代史(上)名词解释(少数几个实在没找到,求补充)第二章第一节(缺公簿持有公)1.圈地运动15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英国贵族用暴力大规模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
英国资产阶级进行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英国毛纺织手工业的发展,羊毛需求量大增,价格上涨,英国贵族地主自十五世纪末开始,纷纷采用暴力手段把农民从世代耕种的小块租地上赶走,并把原为农民公用的山林,草地,沼泽霸占过来,围上篱笆,圈做牧场。
之后以高价出租,或雇人饲养羊群。
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的进行,使英国大批农民丧失了租种的耕地,而被迫走上充当雇佣工人的道路,使英国的贵族地主逐步资产阶级化,从而促进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2.清教运动16世纪后半期,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清除英国国教内部天主教残余的运动。
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不断增强,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英国国教持反对态度,要求清除残存的天主教因素,简化教会的仪式和活动,“清教”的称谓由此而来。
请教抨击封建贵族、僧侣的奢侈浪费和道德败坏,提倡过严肃、“勤劳”的生活。
这实际上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利润和积累资本的理想生活,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动力。
3.新模范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长期国会于1645年建立的军队。
总司令为费尔伐克斯(Thomas Fairfax,1612-1671),实际是+克伦威尔领导。
全军2.2万人,骨干是自耕农,有良好纪律。
内战时期,击败王党军。
1649年又镇压平等派和掘土派。
4.《航海条例》1650年和1651年英国为削弱荷兰商人在国际贸易方面的中心地位,曾两次颁布《航海条例》。
1650年的《航海条例》规定非经英国允许外国商人不得与英国殖民地通商。
1651年的《航海条例》又规定进口到英国的产品只准使用英国船只或生产国的船只进行运输,从英国出口的产品只准使用英国船只运输。
荷兰宣布拒绝承认英国的《航海条例》,和英国在1652年到1673年间先后发生三次英荷战争。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课题26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课
思维交互:材料反映了澳门在中外贸易中怎样的地位?当时中外交易的主要物 品是什么?
提示:中欧、中日贸易中转站。中国输出生丝、瓷器等,欧洲、日本的白银流入 中国。
2.“海上马车夫” 材料 17世纪被认为是阿姆斯特丹的黄金年代。荷兰商船从阿姆斯特丹开往 波罗的海、北美洲和非洲等地,由此构建了世界贸易网络的基础。荷兰东印度 公司与荷兰西印度公司发行的大量股票为阿姆斯特丹商人所拥有。阿姆斯特 丹也在此时成为了欧洲航运和世界融资的中心。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阿 姆斯特丹办公室开始出售自己的股票,并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葡萄牙占据澳门 材料 葡萄牙人入居澳门后,很快便形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 贸易路线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葡萄牙商人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 货物经澳门运往印度果阿,再转运到欧洲各国,进行贸易,获取大量白银。 这 些白银的大部分又流入中国。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对白银需求的增长,葡萄牙 人便以澳门为据点,参与获利巨大的中日之间的丝银贸易。
二、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精准预测·命题前瞻
1.钱乘旦认为:1415年起历次重大探险活动,绝大部分是在国王或在政府有关 部门委派、支持下进行的。15世纪开始的探险队领导人大多数是贵族,到达印 度的达·伽马,发现太平洋的巴尔沃亚,首次环球航行的麦哲伦都是贵族,形成 了商人出钱,国王牵线组织,贵族冲锋陷阵的扩张格局。据此,新航路开辟 ( ) A.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 B.是新旧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 C.壮大了资产阶级力量 D.促进了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
课题26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 掠夺
必备知识·拓展融合
一、新航路的开辟 1.背景: (1)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发展。 (2)直接原因:_土__耳__其__的扩张阻断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 (3)社会根源:西欧各国为了获得东方的商品和_黄__金__,迫切希望开辟新航路。 2.过程:从15世纪中后期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掀起了开辟新航路的热潮。
美国历史——殖民地时期到独立战争
托马斯·杰斐逊
签署《独立宣言》的情况
以法国的《人权宣言》为蓝本,马克思称它 是“第一个人权宣言”
5、萨拉托加大捷 (1777)
--------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增强了美国人民信心,提高了北美国际地位,获得了国际援助。
萨拉托加(Saratoga)大捷
萨拉托加大捷是世界史上著名的战役,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争 的转折点。英军将领威廉·豪将军自一举夺取费城之后,完全沉醉于胜利的 喜悦之中。阿诺德发现敌人右翼与中路之间有空子可钻,便协同摩根插入 敌阵。 这下敌军顿时大乱,眼看敌军即有崩溃之势,恰巧左翼的里德塞尔 驰兵来救,才防止了英军败势。阿诺德马上请求使用后备队,但他的上司 盖茨不愿发兵,阿诺德只好就此罢休。 这次战役,英军死600人,美方死 300人。美国历史上称这次遭遇战为弗里曼农庄大捷。萨拉托加和日尔曼战 役,成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这两个战役之后, 华盛顿 开始组织大规 模的进攻和反攻。
英国把北美当作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北美殖民地人民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北美独立战争
㈠战争爆发的原因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各殖民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英国在北美建立13个殖民地 英国强化对北美的殖民统治
北美各殖民地社会经济发展 美利坚民族形成
战争的经过
1、导火线 ——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12) 2、战争爆发 ——列克星敦枪声(1775、4)
波士顿惨案
竟有五万人加入到给死难者送葬的行列中。英国军队被迫 撤出波士顿。
事件发生的第二天早上,英军将制造此次惨案的托马 斯·普雷斯顿上尉及其八名下属拘留起来。一个星期后, 一个大陪审团宣誓组成。在检查总长的要求下,普雷斯顿 上尉及其八名下属被提起公诉,为英国军人担任辩护并使 之被宣布无罪的当地律师约翰·亚当斯,就是被美国人尊 为"Founding Father"之一的独立运动领导人,后成为美国 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继任者。
航海技术考试 选择题 54题
1. 航海中,什么是“航向”?A. 船只的实际航行方向B. 船只计划航行的方向C. 船只相对于真北的方向D. 船只相对于磁北的方向2. 航海图上的“等高线”表示什么?A. 水深B. 陆地高度C. 风速D. 温度3. GPS系统全称是什么?A.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B. General Positioning SystemC. Geographical Positioning SystemD. Ground Positioning System4. 航海中,什么是“航迹”?A. 船只的实际航行路径B. 船只计划航行的路径C. 船只相对于真北的路径D. 船只相对于磁北的路径5. 航海中,什么是“罗经”?A. 测量风速的仪器B. 测量水深的仪器C. 测量方向的仪器D. 测量温度的仪器6. 航海中,什么是“航速”?A. 船只的实际航行速度B. 船只计划航行的速度C. 船只相对于真北的速度D. 船只相对于磁北的速度7. 航海中,什么是“航标”?A. 指示航行方向的标志B. 指示航行路径的标志C. 指示航行安全的标志D. 指示航行速度的标志8.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日志”?A. 记录船只航行情况的日志B. 记录船只维修情况的日志C. 记录船只货物情况的日志D. 记录船只人员情况的日志9.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图”?A. 记录船只航行情况的图B. 记录船只维修情况的图C. 记录船只货物情况的图D. 记录船只人员情况的图10.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仪”?A. 测量风速的仪器B. 测量水深的仪器C. 测量方向的仪器D. 测量温度的仪器11.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灯”?A. 指示航行方向的灯B. 指示航行路径的灯C. 指示航行安全的灯D. 指示航行速度的灯12.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钟”?A. 记录船只航行时间的钟B. 记录船只维修时间的钟C. 记录船只货物时间的钟D. 记录船只人员时间的钟13.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旗”?A. 指示航行方向的旗B. 指示航行路径的旗C. 指示航行安全的旗D. 指示航行速度的旗14.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信号”?A. 指示航行方向的信号B. 指示航行路径的信号C. 指示航行安全的信号D. 指示航行速度的信号15.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规则”?A. 规定航行方向的规则B. 规定航行路径的规则C. 规定航行安全的规则D. 规定航行速度的规则16.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法”?A. 规定航行方向的法律B. 规定航行路径的法律C. 规定航行安全的法律D. 规定航行速度的法律17.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条例”?A. 规定航行方向的条例B. 规定航行路径的条例C. 规定航行安全的条例D. 规定航行速度的条例18.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手册”?A. 记录航行方向的手册B. 记录航行路径的手册C. 记录航行安全的手册D. 记录航行速度的手册19.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指南”?A. 指导航行方向的指南B. 指导航行路径的指南C. 指导航行安全的指南D. 指导航行速度的指南20.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地图”?A. 记录航行方向的地图B. 记录航行路径的地图C. 记录航行安全的地图D. 记录航行速度的地图21.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导航”?A. 导航航行方向B. 导航航行路径C. 导航航行安全D. 导航航行速度22.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定位”?A. 定位航行方向B. 定位航行路径C. 定位航行安全D. 定位航行速度23.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通信”?A. 通信航行方向B. 通信航行路径C. 通信航行安全D. 通信航行速度24.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气象”?A. 气象航行方向B. 气象航行路径C. 气象航行安全D. 气象航行速度25.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安全”?A. 安全航行方向B. 安全航行路径C. 安全航行安全D. 安全航行速度26.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管理”?A. 管理航行方向B. 管理航行路径C. 管理航行安全D. 管理航行速度27.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技术”?A. 技术航行方向B. 技术航行路径C. 技术航行安全D. 技术航行速度28.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知识”?A. 知识航行方向B. 知识航行路径C. 知识航行安全D. 知识航行速度29.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经验”?A. 经验航行方向B. 经验航行路径C. 经验航行安全D. 经验航行速度30.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训练”?A. 训练航行方向B. 训练航行路径C. 训练航行安全D. 训练航行速度31.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教育”?A. 教育航行方向B. 教育航行路径C. 教育航行安全D. 教育航行速度32.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研究”?A. 研究航行方向B. 研究航行路径C. 研究航行安全D. 研究航行速度33.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发展”?A. 发展航行方向B. 发展航行路径C. 发展航行安全D. 发展航行速度34.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创新”?A. 创新航行方向B. 创新航行路径C. 创新航行安全D. 创新航行速度35.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改革”?A. 改革航行方向B. 改革航行路径C. 改革航行安全D. 改革航行速度36.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进步”?A. 进步航行方向B. 进步航行路径C. 进步航行安全D. 进步航行速度37.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挑战”?A. 挑战航行方向B. 挑战航行路径C. 挑战航行安全D. 挑战航行速度38.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机遇”?A. 机遇航行方向B. 机遇航行路径C. 机遇航行安全D. 机遇航行速度39.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风险”?A. 风险航行方向B. 风险航行路径C. 风险航行安全D. 风险航行速度40.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策略”?A. 策略航行方向B. 策略航行路径C. 策略航行安全D. 策略航行速度41.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计划”?A. 计划航行方向B. 计划航行路径C. 计划航行安全D. 计划航行速度42.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目标”?A. 目标航行方向B. 目标航行路径C. 目标航行安全D. 目标航行速度43.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任务”?A. 任务航行方向B. 任务航行路径C. 任务航行安全D. 任务航行速度44.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责任”?A. 责任航行方向B. 责任航行路径C. 责任航行安全D. 责任航行速度45.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义务”?A. 义务航行方向B. 义务航行路径C. 义务航行安全D. 义务航行速度46.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权利”?A. 权利航行方向B. 权利航行路径C. 权利航行安全D. 权利航行速度47.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利益”?A. 利益航行方向B. 利益航行路径C. 利益航行安全D. 利益航行速度48.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效益”?A. 效益航行方向B. 效益航行路径C. 效益航行安全D. 效益航行速度49.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效率”?A. 效率航行方向B. 效率航行路径C. 效率航行安全D. 效率航行速度50.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质量”?A. 质量航行方向B. 质量航行路径C. 质量航行安全D. 质量航行速度51.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水平”?A. 水平航行方向B. 水平航行路径C. 水平航行安全D. 水平航行速度52.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能力”?A. 能力航行方向B. 能力航行路径C. 能力航行安全D. 能力航行速度53.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素质”?A. 素质航行方向B. 素质航行路径C. 素质航行安全D. 素质航行速度54. 航海中,什么是“航海文化”?A. 文化航行方向B. 文化航行路径C. 文化航行安全D. 文化航行速度答案:1. C2. A3. A4. A5. C6. A7. C8. A9. A10. C11. C12. A13. C14. C15. C16. C17. C18. C19. C20. C21. B22. C23. C24. C25. C26. C27. C28. C29. C30. C31. C32. C33. C34. C35. C36. C37. C38. C39. C40. C41. C42. C43. C44. C45. C46. C47. C48. C49. C50. C51. C52. C53. C54. C。
考研世界史(7):西欧早期殖民扩张
考研世界史(7):西欧早期殖民扩张【商业战争】15—18世纪葡、西、荷、英、法五个殖民强国,为了争夺殖民地和市场,以取得军事上和商业上的霸权地位,在世界各地进行的一系列战争。
主要是英西、英荷和英法之间的战争。
至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取胜,夺取了世界殖民地霸权和广阔的海外市场,掠取了大量财富,加速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论述近代海上霸权的更迭近代以来,世界的海上霸权先后经历了西、葡、荷、法、英等国。
①地理大发现以后,西班牙和葡萄牙首先向海外扩张,直到16世纪前期,西、葡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在争夺世界霸权的过程中,1580年西班牙吞并葡萄牙;②西班牙获得殖民霸权后,积极插手欧洲宗教、王朝战争和对外海上霸权,经过尼德兰革命、几次对英战争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西班牙失去大量海外殖民地,无敌舰队也灭亡,失去霸主地位;③西班牙衰落后,荷兰垄断了世界贸易,并占有大量海上要到,建立了殖民霸权,之后英国发布《航海条例》,并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法荷战争,使得荷兰走向衰落;④英国通过奥格斯堡同盟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战胜法国,建立了殖民霸权。
近代早期殖民强国葡萄牙、西班牙衰落的原因(一)葡萄牙的衰落(1)经过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商业殖民帝国。
两雄并立,展开了争霸斗争,结果西班牙获胜,于1580年合并了葡萄牙。
葡萄牙虽然在1640年恢复独立,但是经过这次合并,它的地位一落千丈,海上贸易衰落了,许多海外殖民地被后起的荷兰夺去了。
(2)原因①首先是本国缺乏雄厚的工业基础。
②其次是没有军事实力去保卫海外基地。
③最后是葡萄牙的东方商业帝国是由分散于许多地方的要塞、据点及港口组成,容易被各个击破,而荷兰人就利用了葡萄牙的这个弱点。
(二)西班牙的衰落(1)经过①西班牙在尼德兰革命中失去荷兰这个富庶的属地,这是对其霸权的沉重打击。
②1588年,英国海军击溃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削弱了西班牙的海上实力。
航海条例
英国1651年的《航海条例》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的最
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律没收。
回答:英国发布《航海条例》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又如何?
结果:引发了三次英荷战争,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改名纽约,荷兰丧失欧洲强国地位。
◆议一议:为什么英国能够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制度优势
手工业发展程度高——经济优势
注重发展海军优势——军事优势
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地理优势
(1)英国位于大西洋中的不列颠岛上,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2)英国发达的工业,为海外殖民提供了物质基础。
(3)英国重视海军建设,拥有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大海军,为海外殖民提供了军事上的保障。
(4)英国政府一贯重视海外事业,资产阶级革命后更是把争夺海上霸权放在首要地位。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后习题(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圣才出品】
第二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一、名词解释1.掷出窗外事件答:“掷出窗外事件”是指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发生了起义,起义的新教徒冲入王宫,把斐迪南派遣的两名钦差从20多米高的窗户扔出这一事件。
“掷出窗外事件”发生的背景是:波西米亚于1526年起就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长期以来就具有强烈的民族独立倾向和反教会传统。
在1419年“胡斯战争”后,在16世纪末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波西米亚倾向于新教,并迫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于1609年签署“大诏书”,给捷克新教徒以信仰自由权。
但斐迪南任捷克国王后,违背“大诏书”,大肆推行反宗教改革运动,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迫害新教徒,拆毁新教教堂。
“掷出窗外事件”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决心再次纠集“十字军”,以武力征服波西米亚。
2.三十年战争(中山大学2013年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研)答:三十年战争是指欧洲在这个大变革时代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
它的导火线是1618年5月23日的“掷出窗外事件”。
三十年战争一般被分为四个阶段:波西米亚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瑞典—法国阶段。
三十年的战争使交战双方消耗巨大,在神圣罗马帝国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被迫求和,得到了法国和瑞典的同意,战争结束,召开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各参战国开始和谈,并于1648年10月24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三十年战争在国际关系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经过“三十年战争”的洗礼,四分五裂的欧洲通过国际会议与和约的方式,肯定了国家的主权原则和新教与天主教的平等权利,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3.七年战争答:“七年战争”是指1756~1763英法双方持续了七年的战争。
这场战争分为欧陆战场和海外殖民地战场两条战线。
战争初期法奥联盟占优势,但由于俄国与普鲁士单独议和,法国最终战败。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A.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工业革命D.知识经济时代参考答案:B从材料“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现象的典型特点,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也就是说这次科技发展的典型特点是科技成果先在实验室产生,再推广到应用领域,这种特点符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故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些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故A项排除;CD项晚于B项,排除。
2. 周朝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但其后来被打破。
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和私营手工业的部分行业超越官营手工业,分别是在:A.春秋战国时期、明朝B.汉朝、唐朝C.明朝、清朝D.春秋战国时期、宋朝参考答案:A3. 下图漫画反映的是A.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D. 欧洲联盟的建立参考答案:答案:A分析:根据题干中漫画可知,美国以“美元”为手段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提出的西欧复兴计划,以复兴战后经济,A项正确。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会咨文,“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展开,与题干无关,排除B。
雅尔塔体系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与题干无关,排除C。
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与题干不符,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获取图片信息的关键词“美国”“美元”“欧洲经济”可知是马歇尔计划。
4.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参考答案:B略5.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这就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三十年战争(1)导火线:1618年5月23日的“掷出窗外事件”(2)四个阶段:①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3)②丹麦阶段(1625-1629)③瑞典阶段(1630-1635)④瑞典-法国阶段(1635-1648)(3)结果:长期的战争使交战双方消耗巨大,在神圣罗马帝国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被迫求和,得到了法国和瑞典的同意,战争结束,召开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各参战国开始和谈,并于1648年10月24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4)评价:在国际关系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①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被卷进来了。
它们先是为了宗教信仰而战,信教诸侯于天主教势力势不两立;接着又抛开了宗教外衣,为赤裸裸的国家(或准国家)利益而战,宗教信仰不再是划分敌我的主要依据。
②经过“三十年战争”的洗礼,四分五裂的欧洲通过国际会议与和约的方式,肯定了国家的主权原则和新教育天主教的平等权利,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民族君主国的兴起、主权观念的出现和国际政治的世俗化这些在中世纪就已经酝酿成熟的欧洲新现象,现在有了一个被大家(除罗马教皇外)所共同接受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结局,欧洲国家的组织形式真正开始走出了中世纪。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1648年10月24日签订。
是在新教势力取得相对优势的情形下签订的。
(2)主要致力于解决三个问题:领土问题、宗教问题、确定德意志国家的体制。
(主要内容)(3)历史意义:在国际关系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确定了一些现代国际关系原则,对欧洲国际体系的建立和欧洲未来的政治经济秩序影响深远,在国际关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不但结束了持续30年之久的全欧规模战争,而且也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第一个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英国航海法演变与1651年《航海条例》的颁布
薛 强
(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学 院, 北京 1 0 0 0 4 8 )
摘 要: 1 6 5 1年 的《 航 海条 例 》 确 定 了英 国航 运 业 和 海外 贸 易的原 则 , 被 公认 为是 英 国近 代航 海 法 的基 础 。 西方 史学界 对 于该条例 的制 定 与颁布 多有研 究 , 但 这 些研 究 多局 限于近代 早期 , 着 重分 析 相 关利 益集 团的 作 用 , 忽视 了对 历 史背景 的考 察 , 因而没 能认 清航 海条例 颁布 的历 史 必然。 对条
第2 9卷第 1 1期 2 0 1 3年 1 1月
商 丘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G Q I U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Vo 1 . 29 No. 1 1
No v e mb e r . 2 01 3
认识。
衰弱, 致使来 自法 国以及海盗 的袭击威胁着英 国安 全 。有 鉴于此 , 理 查二 世议会 于 1 3 8 1 年颁 布 了英 国 历史 上 最早 的航 海法 , 规定“ 为扩 充衰 退 的海 军 , 国 王 的所 有 臣民 只能使 用 本 国船 只运 送 货 物 , 违 反 者 将 被没 收所有 货 物” 。 理 查 二 世 时期 的航 海法 明显 以 发 展 海 军 为 目 的, 由于它仅限制 了英商贸易, 这便给予 了外商以贸 易 自由 , 因而引起 了英 商 的不满 。亨利 六世 时期 , 英 商 时 常抱怨 意大 利商人 的竞 争损 害 了英 国的海军 力 量, 并于 1 4 3 9年请 愿 “ 禁 止摩 洛 哥 海 峡 内 的任 何 商 人( 主要 是 意 大 利 商 人 ) 进 口到 英 国非 其 本 国出 产 的货 物 ” l 6 】 6 。这 是英 国最 早提 出 的外 商 只能 向英 国 运 送其 本 国货物 的法案 , 但 由于此 时 以 意大 利 商 人 为主 的外商 是英 国政府 借款 的主要对 象而 没有获 得
航海条例
航海条例(Navigation Acts),英国历史上关于航海贸易的一系列立法。
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发展英国的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
航海法案(The Navigation Acts)又译作航海条例,是指1651年10月,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吉利共和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法案,以后该法案不断修改完善,为此还引发了与海上强国荷兰的战争(见英荷战争)。
但是航海条例也限制了英国殖民地经济的发展,最后且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发生背景之一。
(*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原因是法国-印第安战争[1754-1763]后期的美殖民地因当时经济和英国对其施展政治压力而产生的后果)。
航海条约在1663,1673,1696被更改。
原因是当时的英国政府想进一步防止非法商人向外(非英国本土的国家)出售未经加工的货物(当时是违反了"航海条例")。
1.只有英国或其殖民地所拥有、制造的船只可以运装英国殖民地的货物。
2.政府指定某些殖民地产品只准许贩运到英国本土或其他英国殖民地,包括如烟草、糖、棉花、靛青、毛皮等。
3.其他国家的制造产品,必须经由英国本土,而不能直接运销殖民地4.限制殖民地生产与英国本土竞争的产品,如纺织品等。
1381年理查二世颁布英国最早的航海条例,1485年和1540年又陆续订立。
1651年,英吉利共和国政府针对当时英国海上贸易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凡从欧洲运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从亚洲、非洲、美洲运往英国或爱尔兰以及英国各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英属殖民地的船只运送。
英国各港口的渔业进出口货物以及英国国境沿海贸易的货物,完全由英国船只运送。
这些规定排挤了荷兰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危及荷兰的海上利益,导致1652年的第一次英荷战争。
荷兰战败,被迫承认这一条例。
1661年颁布的航海条例重申1651年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规定某些产品只能运送到英国和爱尔兰或英国其他殖民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海条例(Navigation Acts),英国历史上关于航海贸易的一系列立法。
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发展英国的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
航海法案(The Navigation Acts)又译作航海条例,是指1651年10月,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吉利共和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法案,以后该法案不断修改完善,为此还引发了与海上强国荷兰的战争(见英荷战争)。
但是航海条例也限制了英国殖民地经济的发展,最后且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发生背景之一。
(*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原因是法国-印第安战争[1754-1763]后期的美殖民地因当时经济和英国对其施展政治压力而产生的后果)。
航海条约在1663,1673,1696被更改。
原因是当时的英国政府想进一步防止非法商人向外(非英国本土的国家)出售未经加工的货物(当时是违反了"航海条例")。
1.只有英国或其殖民地所拥有、制造的船只可以运装英国殖民地的货物。
2.政府指定某些殖民地产品只准许贩运到英国本土或其他英国殖民地,包括如烟草、糖、棉花、靛青、毛皮等。
3.其他国家的制造产品,必须经由英国本土,而不能直接运销殖民地
4.限制殖民地生产与英国本土竞争的产品,如纺织品等。
1381年理查二世颁布英国最早的航海条例,1485年和1540年又陆续订立。
1651年,英吉利共和国政府针对当时英国海上贸易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凡从欧洲运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从亚洲、非洲、美洲运往英国或爱尔兰以及英国各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英属殖民地的船只运送。
英国各港口的渔业进出口货物以及英国国境沿海贸易的货物,完全由英国船只运送。
这些规定排挤了荷兰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危及荷兰的海上利益,导致1652年的第一次英荷战争。
荷兰战败,被迫承认这一条例。
1661年颁布的航海条例重申1651年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规定某些产品只能运送到英国和爱尔兰或英国其他殖民地。
1665年爆发第二次英荷战争,英国战败,航海条例稍有放宽。
1651年以后颁布的航海条例是为了垄断英国和殖民地的贸易,维持英国殖民地对英国的依赖,限制殖民地的经济发展。
但同时,也给殖民地的经济带来了正面效应:对美国南部,造船物资和靛蓝的生产受到鼓励,烟草、稻米等产品获得了可靠的市场;对北部,船运业主得以免受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商船的竞争。
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又先后颁布航海条例。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到1849年废除大部分航海条例。
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
至此,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完全取消。
英荷战争是17世纪50~70年代,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商业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
荷兰取得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利用西班牙衰落英国忙于内战之机垄断英荷战争
了世界贸易。
英国内战结束后,恢复扩张路线,大力发展海军,1651年立法禁止荷兰参与英国海上贸易,两国进行了三次贸易战争。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年~1654年,1652年5月,两国舰队在多佛海峡发生冲突,7月8日正式宣战。
英国海军封锁了多佛海峡和北海,拦截荷兰商船,荷兰则组织舰队护航,双方海战逐渐由封锁反封锁的贸易战发展为主力舰队间争夺制海权的决战,1653年8月,荷兰集中海军力量与英国决战被击败,英国控制了制海权,使依赖贸易生存的荷兰经济瘫痪。
1654年4月,两国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承认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
第二次介绍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4年~1667年,英国与荷兰争夺海外殖民地,1664年英军攻占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
荷兰立即进行反击。
同年8月攻占被英军占领的西非据点。
1665年6月22日两国再次宣战,英国舰队随后在洛斯托夫特海战中击败重创荷兰舰队,法国、丹麦与荷兰结成英荷战争油画
反英同盟。
1666年5月,经过修整恢复的荷兰舰队击败了英国舰队,8月荷兰舰队进入泰晤士河攻打伦敦,遭到英国岸炮和海军的联合打击,遭到重创,英国重获制海权。
同年9月10日伦敦发生大火,城市大部遭焚毁,无力继续战争,试图与荷兰和谈。
荷兰舰队趁机于次年6月19日进入泰晤士河偷袭了伦敦,歼灭了驻泊泰晤士河的英国舰队,破坏了船厂,并封锁了泰晤士河口。
1667年7月,英国被迫签定「布雷达和约」,在贸易权上作出了让步,并重新划定了海外殖民地。
第三次介绍
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年~1678年,1672年5月,英法联合对荷兰宣战,分别从陆地和海上发动进攻,荷兰无法低档法军进攻,被迫掘开海堤淹没国土,才使法军撤退。
1673年3月荷兰海军击退英国舰队。
6月英法联合舰队与荷兰进行了两次次斯库内维尔海战,8月法国退出战争,英荷都无力继续战威斯敏斯特和约
争,于1674年2月签定「威斯敏斯特和约」,战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