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调理脾胃虚弱的常见穴位
健脾补气的中医经络拍打方法
健脾补气的中医经络拍打方法中医学认为,健康的身体取决于脾胃的功能。
脾胃是人体的中枢,负责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同时也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当脾胃功能不佳或气血不畅时,人体会出现食欲不振、乏力、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经络拍打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具有调理脾胃、补气治疗的功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经络拍打方法,帮助您恢复脾胃功能,提升身体健康。
一、关元穴拍打法关元穴位于肚脐下方三寸,是调理脾胃的重要穴位。
可以坐下或站立,用掌根或拳头轻轻拍打关元穴周围,每次约30下,早晚各一次。
这个方法能够促进关元穴周围的经络活血,增加脾胃的功能。
二、足三里穴拍打法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方,腓骨的外侧凹陷处。
可以坐下抬起一只脚,或站立,将拳头用力拍打足三里穴位,每次约30下,早晚各一次。
这个方法有助于调节脾胃,增强消化功能。
三、大横穴拍打法大横穴位于手腕两侧,正中线上,掌腕横纹中点处。
可以坐下或站立,用另一只手掌根或拳头轻轻拍打大横穴位,每次约30下,早晚各一次。
这个方法可以刺激手腕周围的经络,帮助调理脾胃功能。
四、脚三里穴拍打法脚三里穴位于脚背上,当拇趾第一骨指关节和第二骨结节连线的中点处。
可以坐下或站立,用另一只脚脚跟轻轻拍打脚三里穴位,每次约30下,早晚各一次。
这个方法可以刺激脚踝周围的经络,促进脾胃的健康。
五、关冲穴拍打法关冲穴位于脚背上,脚踝尖骨上方,向下一寸处。
可以坐下或站立,用另一只脚脚跟轻轻拍打关冲穴位,每次约30下,早晚各一次。
这个方法可以刺激脚踝周围的经络,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改善肠胃问题。
经络拍打是一种简便有效的中医养生方法,可以帮助调理脾胃,补气健身。
在进行拍打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适度的力度,不要过于用力,避免受伤。
2. 拍打时保持舒适的姿势,放松身体。
3. 配合呼吸,吸气时用力,呼气时松开。
4. 坚持每天进行拍打,按摩的效果会更好。
5. 如果有其他疾病或疼痛,应该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
脾虚按摩的穴位与症状表现
脾虚按摩的穴位与症状表现脾虚是很多现代人都有的毛病,除了用饮食调理来改善脾虚以外,中医认为按摩到正确的穴位也可以调理脾虚,那么很多人又会好奇了,究竟要按摩哪些穴位呢?今天给大家整理了脾虚按摩的穴位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揉三阴交穴左手拇指按压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胚骨后缘处),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
揉天枢穴两手放于腹部两侧,中指按压天枢穴(脐旁开2寸处),按揉30次。
揉足三里穴两手拇指按压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左右旋转按压30次。
揉公孙穴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的公孙穴(足内侧,第一跟骨下缘),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足公孙穴。
揉阴陵泉穴双手扶于双膝,用拇指按压阴陵泉穴(胫骨内铡下缘)旋转揉20次。
揉隐白穴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隐白穴(足大趾甲根部内侧),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足隐白穴。
此外,脾虚的朋友一定要避免“饮食所伤”,注意保持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双管齐下才可以达到改善脾虚的最好效果。
脾虚的症状表现症状1:舌苔有变化舌头的变化是脾的外在表现。
健康的舌头表面应为红色,看上去很润泽。
舌面有一层舌苔,轻薄且非常干净。
如果舌头边缘已经出现明显的齿痕,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
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症状2:食欲下降因为在中医理论中,当湿气进入体内后最容易伤脾。
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液体,把这些物质转化为能够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新的能量。
大多数人在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
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却有饱胀的感觉,这也是胃强脾弱的表现。
症状3:早起不适清晨起床,如果感觉胸闷气短、头晕脑涨时,说明我们的脾胃功能较为虚弱。
中医认为,脾气一虚,肺气先绝。
吃得多饿得快,胃强脾弱怎么治?这5个穴位健脾和胃
吃得多饿得快,胃强脾弱怎么治?这5个穴位健脾和胃前几天接触了一个患者,巧的是他是中医爱好者,平时自己也看一些中医的课本,对中医也略懂一二,他说他最近舌红苔黄(体内有热的表现),脉数(脉搏跳动快且有力),口渴欲饮,消食善饥,经常觉得饿,并且吃了东西也消化的快,但是又大便溏泄,他根据自己的猜测说到阴虚则阳气盛便会有热,那么舌苔就是红黄苔,他问我这是不是胃阴虚证呢?我一听他的症状,很明显,他既然消食善饥,吃的多消化的快,怎么可能是胃阴虚证呢?胃阴虚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叫饥不欲食,就是你饿了但是你不想吃东西,胃阴虚为什么会有这个特点呢?这个饥不欲食是胃阴虚以后,胃失滋润,虚证则胃的消化功能就比较虚,所以容易消化不良,即使你觉得饿了,但是你也不想吃东西。
所以我们不能一看到舌红,脉数,口干,就以为是胃阴虚证。
那么他究竟是什么病呢?因为他消谷善饥,平时容易饿的快,舌苔还是红黄苔,脉跳动快,很明显是胃热炽盛的病症,因为胃热胃的机能亢进,所以容易饿而且吃的也多。
那么问题又来了,胃热为啥还大便溏稀呢?按理说,热伤人体的水液,不应该是大便干结才对嘛?中医认为,一方面胃火炽盛,一方面大便溏泻,我们中医将其称之为脾胃不和中的胃强脾弱,也就是胃收纳,消化食物的能力很强,但是脾胃吸收和输布水谷精微的能力却减弱了,脾弱那么就容易出现大便溏稀的现象。
那么对于治疗上,应该遵循怎样的治疗原则呢?对于胃强脾弱,我们应该本着健脾理气,改善一下胃热的情况。
平时饮食多注意吃一些清淡的,少吃辛辣的食物,更容易产生胃热,还可以吃一些健脾和胃的药物,可以去医院遵循医嘱拿药。
那么除了药物治疗,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治疗呢?中医认为还可以用艾灸的方法来治疗,艾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我们自己也经常艾灸,那么对于胃强脾弱我们应该艾灸哪里呢?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胃强脾弱的常见艾灸穴位。
一,脾俞穴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虚首先当然要艾灸脾俞穴,不仅能够健脾益气,还能治疗大便稀薄的现象,而且脾虚往往伴随水肿,艾灸这个穴位还能有效的祛除水肿现象。
脾胃虚的中医推拿穴位按摩法
脾胃虚的中医推拿穴位按摩法中医理论认为,脾胃虚指的是脾胃功能不足和消化力下降的状况。
虚弱的脾胃容易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疲劳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改善脾胃虚的状况,中医推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合脾胃虚的中医推拿穴位按摩法,帮助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功能。
1. 曲池穴曲池穴位于手臂上,当尺骨头突起处,肘横纹边缘外侧,在臂外侧面快速数两根手指的宽度处。
按摩曲池穴可以刺激脾胃经络,促进消化功能的提升。
用拇指或食指适度用力按压曲池穴,以顺时针方向绕圈按摩3-5分钟,每天进行2-3次。
2. 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的上方,即脐部向上两个横指的位置。
这个穴位是调理脾胃的要穴,按摩中脘穴可以促进脾胃气机的运转,增加消化力。
利用手指的腹面或拇指适度用力,顺时针方向按摩中脘穴2-3分钟,一天可以进行3次。
3.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外侧1个横指的地方。
这个穴位是调理脾胃的效穴,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缓解腹胀和食欲不振的问题。
用拇指适度用力按压足三里穴,每天坚持按摩3-5分钟,可以进行多次。
4. 收脾穴收脾穴位于足背外侧窝间隆凸处凹陷处,距脚踝外侧骨(第五跖骨)下缘约3横指处。
这个穴位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和吸收。
用拇指适度用力按压收脾穴,可以顺时针方向绕圈按摩3-5分钟,每天进行2-3次。
在按摩这些穴位时,可以选择自己觉得舒适的力度,不要过于用力或过轻。
每个穴位的按摩时间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但要保证每天坚持按摩,并进行多次。
此外,按摩前可以先用温水泡脚或腹部敷热水袋,有助于放松脾胃,增强按摩效果。
综上所述,脾胃虚的中医推拿穴位按摩法可以通过刺激相关穴位,促进脾胃的气机运行,增强消化功能。
按摩时要适度用力,每天坚持多次,并可结合温水泡脚或热敷来增强效果。
当然,如果症状严重或者持续,请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
少海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少海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1. 什么是少海?
少海是人体经络中的一条重要穴位,位于足太阴脾经的维穴。
它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内侧凹陷处向上约两寸。
2. 少海的作用
少海是人体经络中重要的穴位之一,它的作用非常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调理脾胃: 少海可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脾胃问题。
•补益气血: 少海可以补益气血,增加人体的活力和抵抗力,改善疲劳、乏力、气短等问题。
•调理水湿: 少海有利于排除体内积聚的湿气,改善水肿、浮肿等问题,尤其对于经常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的人群特别有效。
•调经止痛: 少海对于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非常有效,可以缓解经期不适感。
•降压安神: 少海可以协助调节体内的气血,平衡阴阳,有助于降低血压、安神宁心,改善失眠、焦虑等问题。
3. 少海的功能主治
少海作为人体经络的重要穴位,其功能主治非常广泛。
以下是少海常见的功能
主治:
•脾胃虚弱:少海能调理脾胃功能,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疲劳乏力:少海能补益气血,增加人体的活力和抵抗力。
•气短胸闷:少海能强化肺的功能,改善气短、胸闷等问题。
•水肿浮肿:少海有利于排除体内积聚的湿气,改善水肿、浮肿等问题。
•月经不调:少海对于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非常有效。
•高血压:少海可以协助调节体内的气血,有助于降低血压。
•失眠焦虑:少海对于安神宁心,有助于改善失眠、焦虑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少海的功能主治广泛,但对于具体病症的治疗应该结合个人的情况和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施治。
调理肠胃的穴位黄金组合--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调理肠胃的穴位黄金组合--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文章网络/整编:Niuniuyumami脾胃专家——足三里穴排泄专家——上巨虚穴+吸收专家——下巨虚穴我们腿上有这么三个穴位是专门治疗肠胃病的'专家’。
这三个穴位都属于胃经,并且都在小腿的外侧。
脾胃专家——足三里穴第一个就是您最熟悉的足三里穴了。
这个穴位是多面手,有通调百病的效果,尤其是肠胃方面的问题。
中医有句口诀叫“肚腹三里留”。
可见,凡是治疗肚腹、肠胃上的问题,这个穴位是首选。
临床医学发现,刺激足三里可以直接引起胃的变化,使痉挛的胃体舒张,或使处于放松状态的胃体收紧。
由此可见,足三里有两个特点:一是双向调节,二是应急。
胃痛的时候,您马上拿一根筷子持续点按此穴,可很快止痛。
这个穴位的取穴方法很简单,您先找到膝关节上面那块圆形的籽骨,在它的正下面内外各有一个凹陷点,这便是内外膝眼。
您从外膝眼处垂直向下量四个横指,然后以拇指左右寻按,酸胀感最明显的点便是足三里了。
俗话讲:常拍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这个穴位是被历代医家看重的强壮要穴。
它又是减肥大穴,因为它可以提升肠胃功能,促进脂肪代谢。
排泄专家——上巨虚穴找到了足三里,接下来的这个穴位就好找了。
足三里垂直向下走四个手指的位置就是治大肠上的毛病的“专家”——上巨虚穴。
它是大肠经的下合穴,专门治疗腹痛、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因大肠的毛病引起的问题。
吸收专家——下巨虚穴下巨虚穴同样好找,就在上巨虚穴再垂直向下走四个横指的位置。
它是小肠经的下合穴,主治吸收不良、肠炎、小腹疼痛等小肠方面的毛病。
【上巨虚穴名解】出处:《千金翼方》:“上廉,一名上巨虚。
”别名:巨虚上廉,上廉,巨虚,足上廉。
胫、腓骨之间有大的孔隙,因称“巨虚”,与下巨虚相对,故冠以“上”字。
【上巨虚穴功能特性】特异性:大肠之下合穴。
功用:调和肠胃,通经活络。
【上巨虚穴位位置图】上巨虚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上巨虚穴位于人体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按摩上巨虚穴位的作用】缓解治疗腹痛胀满、肠鸣泄泻、痢疾、阑尾炎、胃肠炎、细菌性痢疾、便秘、膝胫酸痛、下肢痿痹、脚气等【按摩上巨虚穴的功效】调和肠胃,通经活络。
脾胃虚弱按什么穴位
脾胃虚弱按什么穴位文章目录*一、脾胃虚弱按什么穴位*二、脾胃虚弱吃什么好*三、脾胃虚弱不吃什么脾胃虚弱按什么穴位1、脾胃虚弱按什么穴位之三阴交穴位置:内踝尖上3寸,胚骨后缘处。
取穴方法: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寸,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方法:左手拇指按压三阴交穴,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同前。
功效:举凡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过少,经前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等,皆可治疗;又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
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2、脾胃虚弱按什么穴位之天枢穴位置:脐旁开2寸处。
取穴方法:前正中线旁开2寸,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10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0肋间神经分支,深部为小肠。
方法:两手放于腹部两侧,中指按压天枢穴,按揉30次。
功效:主治胃肠病证,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3、脾胃虚弱按什么穴位之脾腧穴脾腧穴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旁开1.5寸处。
小儿取俯卧位,在小儿左手旁,用双手大拇指与食指边缘拿住两脾腧,然后轻轻向上提起算1次。
具有健脾胃,助运化、祛水湿的作用。
4、脾胃虚弱按什么穴位之胃腧穴胃腧穴在背部第十二胸椎旁开1.5寸处。
小儿取俯卧位,在小儿左手处,用两手拇指与食指边缘拿住两胃腧穴,然后轻轻往上提起算1次。
具有健脾胃,助运化的作用。
5、脾胃虚弱按什么穴位之足三里穴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意指胃经气血在此形成较大的气血场。
自古而今,足三里是强壮身心的着名大穴。
脾胃虚弱吃什么好1、高粱高粱温暖,对脾胃有好处,对脾胃有良好的作用,对产品的温度也有良好的作用。
特别适用于脾胃虚弱,易消化不良的人群。
另外高粱含有更多的烟酸。
这种物质是形成自由基的,所以它更容易被我们的身体吸收。
适度的脾胃虚弱的人可以多吃些高粱粥。
2、猴头菇猴头菇香甜平坦,含脾,胃,心经。
能调理脾胃虚弱的常见穴位
能调理脾胃虚弱的常见穴位脾胃虚弱是中医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症状包括消化不良、胃痛、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
调理脾胃虚弱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对于常见的穴位的刺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一、足三里穴——调和脾胃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以下,腿骨前外侧的肚肌中央的一条线上。
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调和脾胃,促进消化吸收,缓解胃肠道症状。
二、中脘穴——健脾开胃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央,海底穴上方1.5寸的位置。
刺激中脘穴可以健脾开胃、增加食欲、改善营养吸收。
三、关元穴——补充气血关元穴位于下腹正中央,在肚脐下方三横指的位置。
刺激关元穴可以补充气血,增强胃肠道组织的修复能力,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症状。
四、太冲穴——益气养血太冲穴位于足底第一个拇趾骨底部的凹陷处,也是脾胃经的起始点。
刺激太冲穴可以益气养血,改善脾胃虚弱导致的营养不良、气血不足等症状。
五、内关穴——平衡脾胃功能内关穴位于手腕的中央,当两手握拳时,内关穴就在两腕伸出的中央点上。
刺激内关穴可以平衡脾胃功能,缓解胃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综上所述,刺激以上这些穴位可以调理脾胃虚弱的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刺激穴位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避免损伤身体。
常见的刺激方法包括按摩、针灸、艾灸等。
除了穴位刺激外,中医养生还有其他很多方法可以调理脾胃虚弱,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情开朗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关注自己的脾胃健康,加强保健意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体质。
总之,脾胃虚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针对其症状,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饮食等方法进行调理。
建议大家平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度消化压力、做好脾胃方面的保养,以保持身心健康。
脾俞穴的功能主治
脾俞穴的功能主治脾俞穴是什么脾俞穴是人体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背部,舒缓腹部不适的常用穴位之一。
脾俞穴的位置脾俞穴位于背部肩胛下缘的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方,约在脊柱两侧旁开2.5寸处。
脾俞穴的刺激方法1.使用手指按压: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手指的指腹轻轻按压脾俞穴,适量用力,刺激穴位。
2.使用艾灸:将艾绒放在脾俞穴位置,点燃艾绒进行艾灸刺激。
脾俞穴的功能脾俞穴刺激可以发挥多种功能,主要包括:1.调理脾胃功能:脾俞穴是与脾胃相关的穴位,刺激脾俞穴可以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消化能力,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症状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2.缓解腹部不适:脾俞穴位于背部肩胛下缘,刺激脾俞穴可以舒缓胃肠道不适症状,包括腹胀、腹痛、胃酸过多等问题。
3.促进血液循环:脾俞穴的刺激可以增强体内血液循环,改善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相关疾病,例如经常手脚冰凉、疲劳乏力等。
4.强化免疫力:脾俞穴的刺激可以调节脾脏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感冒等疾病。
5.平衡情绪:脾俞穴的刺激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帮助放松心情,改善失眠等与情绪有关的问题。
脾俞穴的主治疾病脾俞穴刺激可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主治疾病包括但不限于:1.脾胃虚弱:脾俞穴的刺激可以帮助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改善脾胃虚弱所引起的相关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腹痛、便溏等。
2.消化不良:通过刺激脾俞穴,可以增强脾胃消化功能,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如饱胀、泛酸、嗳气等。
3.腹泻:脾俞穴的刺激可以调理脾胃功能,帮助缓解腹泻症状,如腹泻频繁、大便稀溏等。
4.感冒:脾俞穴的刺激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对于预防感冒、缓解感冒症状有一定帮助。
5.杂病:脾俞穴的刺激还可以辅助治疗一些杂病,如体虚乏力、手脚冰凉、神疲乏力等。
如何正确刺激脾俞穴刺激脾俞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刺激力度:刺激脾俞穴应适度,切忌过度用力,以免造成不适或损伤。
2.刺激时间:每次刺激脾俞穴的时间应适中,一般以5-10分钟为宜,不宜过长时间。
脾胃不好常按摩六穴位可调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脾胃不好常按摩六穴位可调理
导语:对于脾胃不好的人来说,其在出现脾胃虚弱的症状后,就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调理。
那么,脾胃不好常按摩哪些穴位好呢? 1、中脘穴主治疾
对于脾胃不好的人来说,其在出现脾胃虚弱的症状后,就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调理。
那么,脾胃不好常按摩哪些穴位好呢?
1、中脘穴
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
2、足三里穴
主治疾病为:消化器官疾病、头痛、牙痛、神经痛、鼻部疾病、心脏病、呼吸器官疾病、胃下垂、食欲不振、便痢、腹部胀满、呕吐等一切胃肠、腹部不适之主穴。
3、三阴交穴
主治症状为:生理痛、脚底肿胀、过胖过瘦(增肥减肥)、生理不顺、手脚冰冷、冷感症、更年期障碍、妇科、胃酸、食欲不振多种疾病。
4、太白穴
主治病症为: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
5、脾俞穴
主治症状为:倦怠感、口渴、食欲不振、糖尿病等。
6、胃俞穴
主治病征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胃炎、胃痉挛、呕吐、恶心等。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脾胃虚的中医经络按摩保健法
脾胃虚的中医经络按摩保健法在中医学中,脾胃被视为人体消化与吸收的重要器官。
脾胃虚弱的人常常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等问题。
为了改善脾胃虚的状况,中医推崇经络按摩保健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经络按摩的方法,帮助调理脾胃,提升身体健康。
一、按摩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脚胫骨外侧凹陷处,距膝盖下方三寸。
按摩足三里穴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并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按摩时可用力适度,手法可以选择揉、抓、捏等。
二、按摩足内关穴足内关穴位于脚冲阳经的起始处,当足心平伸,里踝骨突起处,与第一跖骨之间的凹陷点位。
按摩足内关穴可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按摩时,可以用拇指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约15秒,重复数次。
三、按摩手三阴交穴手三阴交穴位于手腕横纹上方的中点,当掌心向上,与尺骨之间的凹陷点位。
按摩手三阴交穴可调理脾胃虚弱引起的腹胀、腹泻等症状。
按摩时,可以使用拇指或中指,用力适度地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约15秒,重复数次。
四、按摩足厥阴经穴位足厥阴经穴位分布于脚内侧,包括太冲、阴陵泉、然谷、太白等穴位。
按摩足厥阴经穴位可以增强脾胃功能,并提升体内的阳气。
按摩时,可以用力适度,用拇指或中指按压每个穴位,每穴按压约15秒,重复数次。
五、按摩胸腹部经络除了按摩经络穴位,按摩胸腹部对于调理脾胃也十分重要。
可以用手掌或者手指轻轻按摩胸腹部,顺着脾胃经络的走向进行。
按摩胸腹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刺激脾胃的功能,缓解胃脘痛、腹泻等症状。
总结:脾胃虚弱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经络按摩是中医学上调理脾胃虚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按摩足三里穴、足内关穴、手三阴交穴、足厥阴经穴位以及胸腹部经络,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的效果。
中医保健是一门渊博的学问,经络按摩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还有许多其他的中医调理方法,如饮食调理、草药治疗等。
如果您有脾胃虚的问题,建议您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以便针对个人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理。
足三里、梁丘、天枢、地仓、漏谷12大穴位通脾经,调气血、治病痛
足三里、梁丘、天枢、地仓、漏谷12大穴位通脾经,调气血、治病痛1、足三里穴一一缓解胃病的有效穴位在胃经上,有一个著名的穴位叫足三里,经常按摩足三里,是养护我们胃气的一个好方法。
取穴方法当我们把腿屈曲时,可以看到在膝关节外侧有一块高出皮肤的小骨头,这就是外膝眼,从外膝眼直下3寸,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开一横指处就是足三里穴。
具体方法可采用拇指点按、按揉或艾条灸足三里穴位的方法。
一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因为小腿部皮肤较厚,力量可以适当大些,但用力时不可以憋气。
二是用艾条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具体方法是:将艾条点燃,置于穴位上,距离大约2厘米,使温热感穿透肌肤,注意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让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
保健功效艾灸或按摩足三里穴能治疗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2、染丘穴一一缓解胃痉挛、腹泻的保健穴梁丘穴为胃经郄穴,是治疗胃肠脾病的常用穴。
中医认为,梁丘穴是治疗胃痛的要穴,按摩梁丘穴可缓解胃痛症状。
取穴方法梁丘穴在膝盖骨附近,屈膝,在骼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两寸处取穴,或者脚用力伸直,膝盖骨的外侧(小脚趾方向)会出现细长肌肉的凹陷,朝着大腿用力压这个凹陷的上方看看,应该会有震动感,这就是梁丘穴。
具体方法指压法:以指压刺激此穴,朝大腿方向加压时,震动较强,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压,微弱的刺激无法止住突然发生的心窝疼痛,这种状况的要诀是:用会痛的力量用力加压,每次压20秒,休息5 秒再继续,如此重复几次,疼痛便会渐渐消退,这效果确实是不可思议。
中医调理脾胃虚弱的全身按摩
中医调理脾胃虚弱的全身按摩脾胃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脏腑,它们在人体内承担着消化、吸收、运化食物,供养脏腑组织,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
然而,现代生活节奏快,饮食无规律,加上长期的精神压力等因素,导致许多人出现脾胃虚弱的问题。
针对脾胃虚弱,中医倡导通过全身按摩来调理,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和增强。
本文将介绍中医调理脾胃虚弱的全身按摩方法。
一、胸部按摩脾胃的气机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全身气血的状况。
经络学说中,胸部是脾胃的气机汇聚之所,因此胸部按摩对脾胃功能的调理尤为重要。
按摩胸部可以选用双手掌心在胸骨上下运动,并用适当的力度产生温热感,可以促进胸部的气机流畅,增强脾胃功能。
二、腹部按摩腹部是脾胃所在的位置,通过腹部按摩可以直接刺激和调理脾胃。
按摩腹部时,可以采用顺时针的方式,以腹脐为中心,用手指轻轻按压腹部,顺着腹部的方向进行按摩。
同时,可以适当加入转动、推拿等手法,以刺激腹部的穴位和经络,促进脾胃气机的流通。
三、头部按摩中医认为,头部是脾胃的上通之处,通过头部按摩可以促进脑部循环,改善脾胃血气供应,进而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
按摩头部可以用手指指腹轻柔地按摩头皮,以顺时针的方向进行按摩,可以沿着头部的额、头顶、枕角等部位进行循环按摩。
同时,还可以用手指指腹轻轻拨动头部的头发,以达到刺激头皮的效果。
四、四肢按摩脾胃的功能调理离不开四肢的参与,通过四肢按摩可以刺激相关的经络和穴位,增强脾胃功能。
按摩四肢时可以采用揉、拍、按的手法,特别是在手掌和脚掌的地方,可以用力揉搓,以增加刺激力度。
同时,还可以适当做一些伸展运动,如手腕、踝关节的转动,可以增强肢体的灵活性,促进脾胃的气机流通。
五、背部按摩背部是脾胃的后方,通过背部按摩可以刺激背部经络和穴位,增强脾胃的功能。
按摩背部时,可以采用推拿、揉捏等手法,对背部的经络进行刺激和调理。
同时,还可以加入适当的力度,以增加按摩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背部按摩需要选择适当的按摩力度和手法,细心呵护背部,避免过度刺激。
一个穴位调理脾胃
一个穴位调理脾胃中秋已近,早晚天气有了一丝凉意,不少讲究食补的广州人就开始准备进补。
秋季进补不仅可以弥补夏季的过度消耗,还能增强人体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为平安过冬做好准备。
不过,中医专家指出,进补无需“操之过急”。
如果秋天一到就忙着大补,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生出诸多弊端。
因为经过苦夏,人们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虚弱,如果急于大量进食补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补品,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因此,秋季进补之前宜先调理脾胃,除了饮食调理脾胃外,还可以通过按揉丰隆穴来达到效果。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副主任林国华教授介绍,丰隆穴是足阳明经的络穴。
络穴是指络脉从本经脉分出的穴位,能沟通表里两经之气血,故有“一络通两经”之说。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与胃相表里,一升清一降浊,而按揉丰隆穴具有健脾养胃的作用。
当然,丰隆穴是胃经的穴位,刺激丰隆穴还可以起消食导滞作用,缓解恶心、呕吐、胃口差等脾胃病症。
另外,丰隆穴还有祛湿涤痰的作用,也是临床“祛痰”的主要穴位。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胃失调、运化失司、水湿停滞,聚而成痰,化生百病。
取穴方法丰隆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膝眼与外踝尖间的中点),距胫骨前缘两横指(见右图)。
操作方法1、按摩法:用拇指指面着力于丰隆穴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并屈伸活动踝关节,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
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左右交替。
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
每日1次。
2、艾条灸:患者治疗时选用舒适的体位,一般为仰卧位或坐位。
将艾灸点燃后放于丰隆穴上方,距离皮肤2~3厘米左右施灸,使温热感向深处、远处扩散,以无灼痛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
隔日灸1次。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六个按摩手法健脾胃
推拿知识脾胃不和影响食欲使得身体没有足够的精力应付一天的工作或是学习,怎么办?别急,接下来小编就将为大家介绍六个简单的按摩手法来保护您的脾胃健康,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1、双手叠加,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摩揉腹部各10遍。
2、双手叠加,以一手掌心放在肚脐,微微颤动腹部1~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120~180次。
3、双手叩打带脉3~5分钟,即双手握拳,叩打腰部两侧,以自身耐受为度。
4、沿足大趾内侧缘、小腿内侧胫骨内侧缘自下而上推足太阴脾经路线,每次10遍,之后点按太白(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处)、阴陵泉(位于膝关节内侧,胫骨内侧髁凹陷处)及压痛点各半分钟。
5、沿足阳明胃经小腿路线自上而下推小腿前外侧,重点点按足三里(膝眼直下3寸处)、丰隆穴(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及压痛点。
6、点揉中脘(位于肚脐上方4指处)、内关穴(位于腕掌侧,腕横纹中央上约两拇指的距离)各1~3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对于功能性胃肠疾病有一定疗效,但对于器质性疾病如肿瘤、溃疡病等,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以防贻误病情。
小儿推拿管不管用?以前孩子生病,比如感冒,不管风寒风热感冒去了医院第一件事就是验血,不想验血医生则告知,不验血怎么知道为什么感冒了呢,估计没有人能不验血就买到药吧?吃药打针就更不用说了,回家给孩子灌药更是心疼,哭的那个可怜样子啊,唉!自从学了推拿,小病小灾的孩子也不用去医院了,在家给他推推,从那以后,每次孩子生病我都会做记录,生病的病症,推拿方案,管用不管用,还有第二套方案,饮食记录,直到病好了再来个总结,以后成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能给孙子外孙子用呢。
说来也巧,最近我的邻居孩子感冒引起发烧了,刚开始发烧38.8,最后直接快40度了,因为我跟她在一起看孩子时,聊天时提起过推拿,有时自己孩子生病也一起聊天讲这些。
那个邻居就在家给孩子推拿退烧,用的清天河水,第一天,推拿不管用,家里老人不愿意了,直接吃退烧药了,第二天又烧,推拿还是不管用,结果连续吃了三天药,直到又碰到了这个邻居,才告诉她,不是推拿不管用,而是,不是所有的发烧都用清天河水的,这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再是,推拿不是只推一个穴位就可以治病的,需要配合几个甚至十几个穴位的推拿。
委中的作用功能主治
委中的作用功能主治简介委中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也被称为足三里。
它位于腿部的胫骨前肌肉之间,是一个非常常用的穴位。
委中穴位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具有多种作用、功能和主治。
本文将介绍委中的作用功能主治及其应用。
作用与功能以下是委中的主要作用和功能: - 活血化瘀:委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液流动,有助于排除体内的瘀血,改善局部血液淤滞导致的各种疾病。
- 利湿通络:委中对于湿气停滞、淤积在经络中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能够通过刺激委中穴位,促进湿气的排出和经络的通畅。
- 补益脾胃:委中也被认为是一个能够补益脾胃的穴位,它能够调理脾胃的正常功能,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
- 健脾和胃:委中对于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减弱的人群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可以帮助改善脾胃问题。
- 强壮肌肉:委中能够刺激肌肉的收缩,加强肌肉的力量,有助于增强肌肉的功能。
- 调节经期:委中对于女性的月经不调、经期疼痛等问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帮助改善月经问题。
- 缓解疼痛:委中可以刺激身体释放内啡肽等物质,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适用于各种疼痛问题。
主治委中在中医临床中有很多主治,以下是其中的部分主治:1.腹痛:委中是治疗腹痛的重要穴位,特别是由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刺激委中穴位,能够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缓解腹痛症状。
2.便秘:委中在治疗便秘中也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因脾虚湿阻引起的便秘。
刺激委中能够调理脾胃功能,促进大肠蠕动,缓解便秘问题。
3.月经不调:委中能够调节女性的月经周期,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量过多或过少的问题。
通过刺激委中,能够调节妇女体内的激素水平,改善月经问题。
4.头痛:委中对于头痛、偏头痛等问题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通过刺激委中穴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头部疼痛。
5.高血压:委中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和血液循环情况,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
对于高血压患者常常会选择刺激委中穴位以减轻症状。
6.腰痛:委中对于腰痛症状有很好的缓解效果,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腰痛。
脾胃虚弱如何通过针灸调理来改善
脾胃虚弱如何通过针灸调理来改善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脾胃被视为后天之本,负责运化水谷精微,为身体提供营养和能量。
当脾胃虚弱时,人体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功能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乏力等。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对于调理脾胃虚弱具有显著的效果。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脾胃虚弱如何通过针灸来改善。
一、脾胃虚弱的原因及表现脾胃虚弱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久病体虚等。
长期饮食不规律,如暴饮暴食、过度节食、嗜食生冷油腻等,会损伤脾胃的功能;情绪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等也会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缺乏运动,都会使脾胃功能减弱;而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肠胃炎、糖尿病等,也可能导致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的表现主要包括消化功能减退,如食欲不振、饭后腹胀、恶心呕吐、嗳气等;大便异常,如腹泻、便溏、便秘等;身体虚弱,如乏力、气短、消瘦、面色萎黄等;此外,还可能伴有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舌苔白腻或薄白、脉象虚弱等症状。
二、针灸调理脾胃虚弱的原理针灸调理脾胃虚弱的原理主要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针刺穴位,可以刺激经络中的气血运行,调节脏腑的功能。
脾胃虚弱时,相关的经络气血运行不畅,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
同时,针灸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改善胃肠道的蠕动和分泌,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
此外,针灸还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促进脾胃虚弱的恢复。
三、针灸调理脾胃虚弱的常用穴位1、足三里足三里是调理脾胃的重要穴位,位于外膝眼下 3 寸,距胫骨前缘 1 横指处。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功效。
针刺或艾灸足三里,可以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改善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2、中脘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 4 寸。
脾胃虚的中医经络穴位保健法
脾胃虚的中医经络穴位保健法中医学认为,脾胃是人体的消化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器官,它们对吸收、运化和输送营养物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脾胃虚弱则意味着消化功能的减弱,容易导致食欲不佳、消化不良、腹泻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改善脾胃虚弱的状况,中医经络穴位保健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脾胃虚的中医经络穴位保健法及其使用技巧。
经络穴位保健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特殊疗法,通过按摩、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整内脏功能,从而达到保健和治疗的目的。
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以下几个经络穴位是非常重要的:1. 中脘穴(CV12):位于胸骨下缘,脐中央凹陷的位置。
按摩中脘穴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
2. 大横穴(ST25):位于腹部,脐下三指宽的位置。
刺激大横穴可以缓解胃肠气滞,改善脾胃功能。
3. 神阙穴(CV6):位于腹部,脐两侧各一横指的位置。
按摩神阙穴可以调理脾胃气血的运行,缓解脾胃虚弱的症状。
4. 内关穴(PC6):位于手腕横纹与掌腕纹之间,两根筋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内关穴可以舒缓胃部不适和消化不良的症状。
5. 三阴交穴(SP6):位于小腿内侧,距踝骨上三横指宽的位置。
刺激三阴交穴可以调理脾胃功能,并有助于消化吸收。
正确使用这些穴位进行按摩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通过专业的医师指导或相关教学资料了解穴位的具体位置和操作技巧。
接下来,根据自身的脾胃虚弱程度和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按摩。
按摩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可以每日进行多次,但不要过度刺激。
脾胃虚的中医经络穴位保健法需要持之以恒,不能一蹴而就。
通过长期的坚持按摩,可以渐渐调理脾胃功能,提高身体的消化吸收能力。
此外,结合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例如少食多餐、饮食清淡、规律作息等,也能加速康复过程。
总的来说,脾胃虚的中医经络穴位保健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改善脾胃虚弱的症状,提升消化功能。
然而,使用前建议先咨询医师的建议,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十大补气穴位是什么
十大补气穴位是什么你知道能补气的穴位是哪十个吗?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补气穴位第一节:脾腧穴脾腧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中的穴位,位于人体的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
脾腧穴这个名字很有意思,你们看,脾是脾脏,这说明这个穴位一定与脾脏有很大关系,一个与脾有很大关系的穴位为什么会跑到膀胱经上去了呢?如果我们弄懂了“腧”字的含义,也就明白了,“腧”通“输”,意思就是运送。
“脾腧”的意思就是将脾脏湿热之气向外输送入膀胱经。
膀胱经就像汽车的散热器,人体内的外散之热沿着它上行,冷降之液顺着它下行。
人感冒发热了,多喝水多排尿,就会好起来,其原因就是体内之热顺着膀胱经散了出去。
“脾腧穴”是专门负责外散脾脏湿热之气的。
下文我们要说脾有四怕,怕湿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脾脏中的湿热之气散不出去,脾的功能就会受损,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一受损,气血就会虚弱。
所以,脾腧穴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补气穴位之一。
脾腧穴就像铁路线上的一个大枢纽,这个枢纽不通畅,整条铁路就会瘫痪,脾脏内的湿热之气运送不出去,时间一长,整个人都会出毛病。
那么,如何保证脾腧穴的功能正常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勤按摩、勤拔罐、勤艾灸。
根据季节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要有所区别。
早春和晚秋最好采用拔罐;夏末和冬季则用艾灸比较好。
夏冬两季进行艾灸不但可以温补脾气,还能祛湿。
如果平常在家不方便拔罐和艾灸,那就选择按摩的方法,不但简单易行,还能取得同样的疗效。
按摩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每天晚上的8点左右,因为这个时候运转了一天的“脾气”已经有些疲弱了,此时将废气排除,补充新气,一则可以缓解白天的劳累,二则可以为第二天蓄积力量。
利用指尖,强力按压背部脾腧穴3次,每次3~5秒钟,然后将手按放在脾胃部位,先自右向左平推30次,再自左向右平推30次。
注意:按摩时,手掌要紧贴皮肤,向下的压力不要过大。
补气穴位第二节:足三里穴中医认为,人体最多气多血的经络是胃经,而足三里穴是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脾胃虚的中医熏蒸穴位疗法
脾胃虚的中医熏蒸穴位疗法中医学认为,脾胃是人体消化与吸收的关键器官,脾胃虚弱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问题。
在中医中,熏蒸穴位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调理脾胃虚弱的症状。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脾胃虚的中医熏蒸穴位疗法。
一、脾胃虚的症状与原因脾胃虚表示脾胃功能衰弱,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虚的主要原因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情绪压力过大、养生不当等。
脾胃虚是一种常见的中医诊断,通过熏蒸穴位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症状。
二、1. 熏蒸足三里穴足三里是人体胃经的要穴,通过熏蒸该穴位可以刺激胃脾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具体方法是在进行熏蒸前先用温水泡脚,使身体放松。
然后,将适量的薰香或中药材放在适合的容器中,点燃后将容器放在离足三里穴位约15厘米处,保持每天熏蒸15-20分钟。
2. 熏蒸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中线上,是脾胃虚弱症状的主要穴位之一。
熏蒸关元穴可以促进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
熏蒸时,将适量的艾灸或中药材放在穴位附近,点燃后保持间距适宜的距离,每天熏蒸约20分钟。
3. 熏蒸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胃脾经的穴位,可以调理脾胃功能,改善脾胃虚弱的症状。
熏蒸该穴位时,将适量的中药材或香料放在离中脘穴位约15厘米处,点燃后保持适当的距离,每天熏蒸10-15分钟。
4. 熏蒸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是脾胃经络,通过熏蒸足太阴脾经可以改善脾胃虚弱的症状。
具体方法是在进行熏蒸前先泡脚,然后将中药材或香料放在适合的容器中,点燃后将容器放在离足太阴脾经适当距离处,每次熏蒸20-30分钟。
5. 熏蒸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是脾胃经络,通过熏蒸该经络可以促进脾胃的健康。
具体操作是将中药材或香料放在离足阳明胃经适当距离的容器中,点燃后保持每天熏蒸20-30分钟。
三、注意事项1. 在进行熏蒸穴位疗法前,应先进行舒缓放松。
可以进行适当的按摩或泡脚,使身体放松。
2. 熏蒸时要注意保持适宜的距离和时间。
过近或过久的熏蒸会造成不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人们的脾胃虚弱就容易导致消化不良。
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能调理脾胃虚弱呢?下面给大家介绍能调理脾胃虚弱的常见穴位,供大家参考。
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
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
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推按两肋
两手掌在身体两侧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使局部发热,能够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
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达到养胃、暖胃,调畅中焦气机、预防胃疾病的疗效。
艾灸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
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
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