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集煤矿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工作面煤柱回采地质说明书

7煤层着火温度在307℃~367℃之间,还原样和氧化样的着火点之差在4℃~41℃之间,从不易燃到容易自燃。
地温
一般情况下,-550m以内,地温正常。
地压
断层附近应力集中
普氏硬度(f)
煤层
夹矸
直接顶
直接底
1~3
<3
<1
储量计算
块段号
走向长(m)
倾斜长(m)
斜面积(m2)
煤厚(m)
容量(t/m3)
断层位置
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f1
209
30
正断层
绕2前15.4米
较小
f2
80
25
正断层
绕3前1.4米
较小
f3
205
35
正断层
绕4前10.4米
较小
Hale Waihona Puke f420260正断层
绕4前30.4米
较小
水文地质情况及防治水措施
1、一灰:一灰距7煤平均21.25m,厚度均2.0m,富水性弱,揭露断层一般不会导水。该面回采过程中,预计不会发生大的透水事故,由于一灰处于7煤顶板冒落裂隙带影响范围内,一灰水以顶板淋水的形式出现。正常情况下工作面出水为巷道底板砂岩水和生产用水,出水量为5m3/h。在回采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顶板变化,注意观察顶板淋水变化情况,发现出水增大及时处理。
层结构稳定,局部有夹石一层,夹石岩性为炭质泥岩。煤层硬度f=1~3
煤尘爆炸性指数为%,7煤层原样着火温度在307℃~367℃之间,还原样和氧化样的着火点在4℃~41℃之间,因此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性。
煤质情况
水分Mad(%)
灰分Ad(%)
挥发分Vdaf(%)
原煤发热量(MJ/kg)
临矿集团邱集煤矿施工方案

临矿集团邱集煤矿新建选煤厂矸石仓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滕州市华东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项目部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一、施工管理要求二、钻孔灌注桩施工三、泥浆处理第四章施工劳动力、材料、机具调配一、拟劳动力计划表二、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表三、承包人供应物质材料设备一览表第五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一、现场项目组织机构二、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三、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处理措施四、成品保护的要求第六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一、安全管理二、施工现场安全控制方法三、安全生产制度四、安全生产责任制五、现场安全保证措施第七章确保文明施工技术组织措施一、现场工程标志牌二、现场文明施工措施三、环境保护措施第八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一、目标工期二、施工进度计划及形象进度控制三、工期可行性测算四、工期保证措施五、装备保证六、技术措施七、经济措施第九章桩基检测第十章提交竣工资料第一章、编制依据拟建的选煤厂矸石仓,其基础工程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
我公司为确保桩基的施工质量及进度,满足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的要求,做到“优质、高效、安全、低耗、文明”地完成本项目,特编制本施工方案。
本施工方案根据下列依据编制而成:1)邱集煤矿选煤厂矸石仓桩基工程施工蓝图;2)《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G/TJ 08-202-2007)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4)《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5)《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J202-2002)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7)《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8)《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2008)本公司现行的有关技术规程和要求和其他各项现行规定规程。
第二章、工程概况2。
1 工程名称:临矿集团邱集煤矿新建选煤厂原煤仓桩基工程2。
总基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总基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摘要:通过对勘查区内地层和断层含导水性的分析,认为区内主要含水层为永宁镇组、飞仙关组第三段、长兴组、龙潭组和茅口组;认为6煤层开采时矿井直接充水水源为龙潭组裂隙水,间接充水水源为长兴组岩溶水、飞仙关组第三段裂隙水,为以顶板间接进水的岩溶充水矿床,7号、16号煤层为以顶板直接进水的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关键词:水文地质条件;直接充水含水层;充水因素,总基勘查区1引言总基勘查区位于贵州省毕节市东北部,南北向长8.81 km,东西向宽7.81 km;面积为26.67km2。
勘查区位于太极向斜南端转折部分,为向斜构造。
轴向北北东向。
在南东翼地层倾角为32~72°,一般为65°,走向北北东—南南西向。
西翼地层倾角为23~40°,一般为35°,走向为南北向。
区内发现断距大于30 m的断层有5条,其中F1为逆断层,F703、F2为正断层,F3、F4为平移断层。
井田内含煤地层为龙潭组,属以碎屑岩为主的海陆交互沉积(2),厚123.85—144.02m,平均135.18m,含煤16~28层,一般22层,煤层总厚7.46m—26.05m,平均厚度为14.02m,含煤系数10.37% 。
可采煤层有三层,编号为6、7、16。
2地形地貌勘查区属中山剥蚀地貌,总体特征为一向斜洼地。
区内地形起伏较大,地势中北部较低,东西部及南部较高。
区内分水岭明显,位于东翼呈NE—SW向发育。
分水岭两翼发育大小冲沟数十条,其发育方向呈SE—NW向,呈羽状分布,各冲沟呈树支状展布,横向上多呈“V” 字型。
永宁镇一段主要形成峰丛山地,飞仙关地层形成陡岩或陡坎,含煤地层呈反向坡地貌。
山体走向与地层走向大体一致。
勘查区位于太极向斜南扬起端,为向斜构造,从南向北呈下伏趋势,利于地下水的汇集储存。
最高点位于向斜西翼黄场大坡山顶,海拔1890.10m,最低点位于北东角矿界附近河床,海拔1217.00m,相对高差673.1m,一般海拔在1400~1600m之间。
矿山深部开采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 矿山深部开采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徐亮亮摘要:矿山深部采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矿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明确采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才能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同时,避免相关资源的浪费。
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要想确保采矿的安全、质量和效率,就应更为全面地掌握深部采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而通过技术的科学应用和有效发挥,来实现对开采情况的深入了解,这样不仅能够实现深部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还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其的作用价值。
基于此,本文以矿山深部开采的特征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来更深层次地分析矿山深部开采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关键词:矿山;深部开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经济社会和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都需要矿产资源作为有力支撑。
而对于矿山深部的开采区来说,随着开采深度的逐渐加大,所面临的工作难度会越来越高,应通过对水文地质条件的有效分析,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通过逐步加深矿产资源的开发深度,来实现矿山的高效安全生产,进而通过对相关地质灾害的深入分析和了解,来为开采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而如何安全有效地推进深部的开采活动,确保高强度的开采条件,已经成为了该领域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1 矿山深部开采特征在进行矿山的深部开采时,相关人员既需要明确矿层的分布情况,又要以此为依据来选择合适的开采方式,进而在满足企业采矿需求的同时,确保施工的实际效率、质量和安全。
特别是对于深部开采区来说,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其对相关人员的操作和经验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而如果在此过程中某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就会成为安全事故发生的导火线。
这就是为什么在进行开采工作时一定要做好通风以及环境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除此之外,在进行深部的开采工作时,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的开采技术和工艺,进而在立足于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技术的配合,来最大程度的确保施工的安全性,避免出现较大的安全事故。
除此之外,在开采的过程中还应该通过管理机制的完善,安全意识的加强,来最大程度地确保深部开采区的综合效益,进而在立足于水文地质条件明确的情况下,来合理推进相关环节。
8501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报告

8501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报告山东能源肥矿集团白庄煤矿地质测量科二〇一七年七月地质测量科: 生产部(技术): 机电工区:安监处:地测防治水副总:总工程师:8501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报告一、概况:工作面位置:1. 位于涧北大坝南西,涧北河以西,向北东方向缓慢抬升的农田。
2.8501工作面标高:-432.5~-443.5m。
工作面推采长184m,面长104m,总面积为19136m2,可采储量为4.8万t。
3.8501工作面位于-430m水平东翼8500采区,F24-1断层以西22m,BF66断层以东65m。
BF66-1断层以南40m。
四邻采掘情况:上覆7501工作面,于2014年10月回采结束;南西邻8502工作面,于2015年12月回采结束,南西邻8500轨道与8500水仓。
其余均未采动。
二、地质构造:8501工作面煤岩层整体呈单斜构造,走向51°~72°,倾向141°~162°;工作面回采范围内煤岩层倾角1~8°,平均4°。
煤层顶板四灰凹凸不平,裂隙发育,顶板局部存在“二合顶”,对顶板管理有一定影响;工作面回采范围内未揭露断层。
根据工作面周边实际资料及工作面上下两巷、切眼实际揭露,工作面回采范围内无古河床冲刷、陷落柱及火成岩侵入等地质构造。
三、工作面水害因素分析:(一)老空水:8采区7煤层工作面位于8501工作面上方33m处,已回采结束;采空区具备自然泄水条件,上方不存在老空积水。
(二)四灰含水层:8煤层直接顶板,厚3.8~6.6m,平均4.7m,顶部质不纯,含泥质,中部夹有厚0~0.35m粉砂岩,单位涌水量q=0.0008~0.6247L/s.m,富水性中等。
8500采区巷道已大面积揭露四灰含水层,四灰水已基本疏干,8501工作面最低点标高-443.5m,经分析工作面不受四灰水威胁。
(三)五灰含水层:上距8煤层底板30.5m(8501-奥4)~41.0m(8501-奥30),平均35.5m。
7310工作面煤柱回采地质说明书

直接底
粘土质粉砂岩
Ⅱ
<
顶部粘土成分多,向下粒度变粗。
老底
中砂岩
Ⅴ
灰绿色,块状坚硬,易风化,以石英为主。
地
质
构
造
情
况
该工作面煤层走向近东北,从工作面煤柱准备时揭露情况分析,该面回采巷道构造简单,两巷共揭露正断层条,其中落差超过断层条,对回采有一定的影响。
构造名称
走向
倾角
性质
落差()
断层位置
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正断层
绕前米
较小
正断层
绕前米
较小
正断层文地质情况及防治水措施
、一灰:一灰距煤平均,厚度均,富水性弱,揭露断层一般不会导水。该面回采过程中,预计不会发生大的透水事故,由于一灰处于煤顶板冒落裂隙带影响范围内,一灰水以顶板淋水的形式出现。正常情况下工作面出水为巷道底板砂岩水和生产用水,出水量为。在回采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顶板变化,注意观察顶板淋水变化情况,发现出水增大及时处理。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
该面位于采区轨道下山东翼,东至工作面(已回采),北至工作面煤柱(已回采),南至工作面煤柱(未回采),西至轨道下山。
回采对地面设施影响
除对农田造成缓慢下沉外,其它无影响
走向长()
倾斜长()
面积()
煤层情况
煤层均厚()
煤层结构()
煤层倾角(度)
°°
简单
可采指数
变异系数()
稳定程度
较稳定
-----------------------------
最大涌水量
正常涌水量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
瓦斯
本矿属低瓦斯矿井,瓦斯含量较低。
煤尘
黄河北煤田邱集煤矿含水层连通性示踪试验

( 临沂 矿 业 集 团 邱集 煤 矿 , 山东 德 州 2 5 1 矿 四五 灰含 水 层 与徐 奥灰 含 水层 的连 通 性及 水 利 关 系 , 采用 I 一 、 N H “、 N 0 一 为 示踪 离子 , 以地 面 奥灰 、 徐灰 观 测 孔为 投放 孔 , 井 下 四五 灰放 水 钻孔 为接 收孔 , 利用 电极 法、 色谱 法对 水样 离子进 行 了监 测。 结果 表 明 , 区 内四五灰 含水 层接 收奥灰 含水 层水 的补 给 , 徐 灰 水 和 四五灰 含水 层 也有 明显 的水力联 系。
灰、 徐 灰 及奥 灰等 承 压含水 层 。因此 . 查 明深部 煤 层
水 文 地质 条 件 .掌握 深部 地 下水 运动 特征 是 实现 煤
由图 1 . 太 原 组 四五灰 上 距 1 0煤 平 均 4 1 . 2 2 m. 是 1 1 煤顶板 。 下距 1 3煤 平 均 6 . 6 2 n 1 . 3层 可采 煤 层 均距 离 四五 灰较 近 , 其中 1 1 、 1 3煤 尤甚 , 所 以 3层 主 采 煤层 受到 四五灰含 水 层 的影 响严重 . 危 险很 大 而 l 1 、 1 3煤底 板 的徐 灰 、奥 灰 含 水 层 水 量 更 为 丰 富 , 1 1 . 1 3煤 层开 采 又将受 到 底板 徐灰 承压 水威 胁 …。 因
合 梁 支护 效果 ; 利 用数 值模 拟 , 可 以计算 出合 理 的锚
杆 安 装应 力 。
作者简介 : 秦 玉红( 1 9 7 9 一) , 男, 重庆 潼南人 , 2 0 0 5年
仑 准 则确 定 回采 巷道 围岩 的剪 切 破 坏 范 围 . 确 定 锚 杆 的锚 固深度 ( 4 ) 锚 杆 的安 装应 力 可 以消 除或 减 小 顶板 中 的 拉 应 力 区域 产 生 范 围 提 高锚 杆 安 装 应 力 . 可 以消
邱集煤矿800亩沉陷区土地变良田

邱集煤矿800亩沉陷区土地变良田本网德州讯“你看,我们对沉陷区土地进行治理后,表面耕植土厚度最低达到64cm,超过了国家标准要求的50cm。
”在山东能源临矿集团邱集煤矿沉陷区治理现场,该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彭士伟指着沉陷区已经治理好、验收并移交完成的520亩土地说。
据了解,这些土地经矿多方努力,日前已与村民代表、当地政府部门联合验收后,签订了移交合同,在第一时间交付给各村恢复耕种,剩余280亩2015年初完成验收移交。
位于德州齐河马集镇的邱集煤矿,因连年开采造成矿区地面沉降,有近3000亩土地常年积水无法耕种,该矿需每年亩均拿出1530元来补偿农户,已成为困扰邱集煤矿和当地政府、群众,影响企地关系的一大难题。
为解决沉陷区土地无法耕种难题,该矿针对塌陷区濒临黄河引黄干渠,周边多沉沙池的状况,提出尝试用黄河泥沙吹填矿区塌陷地的设想,并得到了山东省物化探勘察院的大力支持。
双方共同规划设计了治理方案,并于2013年春季正式启动了此项工程。
“我们采用‘引黄输沙淤填’的治理方式,每亩约花费1.2万元,虽然短期投入大,但可以使沉陷区变为良田,实现农户与企业、生态环境与群众财产安全多方受益。
”该矿党委书记、矿长李存禄说。
据了解,引黄输沙淤填须先修筑道路和沟渠,完成沉陷地块的施工规划,然后进行方田划分,将沉陷区表面的耕植土被剥离后,用管道引黄河泥沙水灌入沉陷区,泥沙沉淀使沉陷的洼地被抬高,等洼地“长高”到一定程度,将被剥离的耕植土重新覆平均匀。
此次复垦涉及的土地工程,共投入1100万元。
总计吹填面积800亩,修筑道路、沟渠、桥涵2000余米,管道吹填泥沙量约55万立方米。
临矿集团董事长张希诚介绍,邱集煤矿黄河泥沙吹填复垦塌陷地的做法,不仅仅使土地恢复了原貌、耕种功能得到恢复,而且每年还可节省一大笔塌陷补偿款,是一项多赢的探索。
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处长王光信表示,邱集煤矿采用的这种“引黄输沙吹填”土地的复垦途径,方法新颖,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可行性,是国内首次利用黄河泥沙吹填复垦塌陷地的试验,试验成功后有望在全省乃至全国整个黄河流域矿区塌陷区全面推广。
邱集煤矿7830工作面排水设计

邱集煤矿7830工作面排水设计作者:郭纯岭陈庆玉陈庆钊来源:《科技风》2020年第35期摘要: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工作面防排水技术实施有重要影响,工作面排水系统设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决定着采煤安全,本文通过分析7煤层水文地质特性,结合7830工作面实际,选取最大涌水量为排水系统设计依据,并通过计算获取排水设备主要参数,制定详实的排水路线。
通过工作面回采可见,设计的排水系统满足生产需要,没有发生工作面积水及突水情况,保障了工作面人员和设备安全,可为临近工作面排水系统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排水设计;含水层;防治措施邱集煤矿在山东省齐河县境内,是山东省黄河北第一对投产的矿井,矿井为立井单水平开拓,水平标高-395米。
中心河位于矿区西部,自南向北由旦镇进入矿区,流经长度约3.4km,属徙骇河水系。
已经过治理,防洪水位为+29.1m,堤顶标高+30.39m。
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工作面防排水技术的采用实施有重要影响。
排水系统设计的可靠性直接决定着采煤安全,矿井开采的7煤层,由于河流的存在,对工作面防治水工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开采7煤必须对排水进行专门设计[1-5]。
1 工程概况7830工作面位于邱集煤矿7800采区轨道下山东翼,北邻7800轨道上山,南邻7828工作面,走向长577m倾斜长122m。
巷道走向和倾斜向的地质素描图如图1所示。
7800工作面煤层走向为南西向北东,平均煤厚1.40m,倾角2~9°。
7煤为块状粉末状,以亮煤为主,有小方解石脉顺外生裂隙穿切,煤层局部有炭质泥岩夹矸,煤层硬度f=1~3。
直接顶为泥岩,厚度2.19m,老顶为粉砂岩,厚度4.7m。
直接底为粘土质粉砂岩,遇水膨胀,容许比压为5MPa。
2 含水层简介2.1 风氧化带含水层风氧化带含水层平均厚度约17m,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岩和中砂岩,风化极为严重,抽水时单位涌水量0.0327L/s.m,岩层富水性弱,为煤层开采间接充水含水层,对7830工作面开采基本无影响。
邱集煤矿11煤层开采治理思路分析

-
q瑞 胜 刘磊 ( 临沂 矿业集团 邱集煤矿 , 山东 德州 2 5 1 1 0 5 )
摘 要: 为探查邱集煤矿 1 1 煤底板发育 的隐伏构造 , 避免 奥灰 水通过隐伏构 造进 入矿井 , 对徐灰 岩层注浆加 固 , 减J J 、 1 l 煤 带压开采的突水 系数 , 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 采取在相似地质水 文地质 条件 下取得成 功的地 面顺 层孔 高压注浆 治理技 术, 较其他注浆 治理技术有诸多优点。施工过程 中 , 采取 探注结合 的方法 , 有 效封堵徐 灰溶 隙、 裂 隙通道 。对 邱集煤矿 1 1煤层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意路分析
浆治理技术具有诸多优势: ( 1 ) 较井 下 钻探方 法 , 灰岩 内顺 层 钻进 使 点状 治理扩展到线状治理 , 多条钻孔轨迹 组合成面 状 治理 , 揭露裂隙概率较大 , 保证 裂隙充填充分 , 治 理效果较好 。 ( 2 ) 地面施工不仅作业空间大 , 而且安全系数 高, 不会对井下产生突水威胁 。 ( 3 ) 传统的地面造浆管路输浆 , 浆液浓度不达 标, 注浆压 力较小 ; 而 地 面 注 浆 系 统 制 浆 输 浆 方 便, 能实现大流量高浓度注浆 , ( 下转第1 4 9 页)
2 . 2注 浆 方 面
针对地面顺层钻孔揭露的徐灰溶 隙、 裂隙带 , 采用下行 、 分段分序次连续高压注浆对裂 隙进行 封堵 , 达到有效改造徐灰含水层 , 阻断奥灰含水层 水涌 入矿 井的通 道 , 进 而达 到保 障矿 井 安 全 生产 , 减少矿井涌水量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 目的。 2 . 3优 势 比较 煤矿防治水坚持“ 预 报预测 , 有疑必探 , 先探 后掘 , 先治后采” 的原则 , 采取“ 防、 堵、 疏、 排、 截”
邱集煤矿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邱集煤矿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摘要:研究了邱集煤矿勘探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各含水层覆隔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证,通过施工钻孔水文水质情况,查明了勘察区边界的隔水、导水情况。
关键词:水文地质条件;邱集煤矿中图分类号: [p3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研究区地理及地质概况邱集煤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其东部及中部属德州地区齐河县,西部属聊城地区东阿县,为全隐蔽的华北型石炭系、二叠系煤田。
煤系以中、下奥陶统地层为基底,沉积了中石炭世本溪组,其上覆盖新近系和第四系=井田为走向近东西,倾向北,被断层切割的单斜构造,倾角一般j。
-8。
,次一级褶曲不甚发育。
东北部有岩浆岩侵入构造复杂程鏖中等。
2.井田水文边界条件分析井田东部边界为f8所层,是一东升西降的正断层,据精补勘探资料,落差20-50 m.造成井田外徐灰、奥灰与井田内四、五灰对口相接。
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存在井田外徐灰、奥灰含水层对口补给井田内四、五灰含水层的可能性。
井田北部边界为f11断层,该断层落差110 m,位于井田深部,南升北降,使井田内四、五灰含水层与井田外煤系地层对接,可按阻水边界考虑。
井田西界f3断层等断层组阶梯式向西断下,经ws5、wx3证实,为水边界;井田南部边界以f2断层和13煤层露头为界,为补给边界。
f2断层落差25-160 m.井田内下降,井田外上升,可看作补给边界。
井田上部为上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
上第三系中部一套200余m的地层基本为粘土.构成上部隔水边界.从而使第四系含水层与下伏各含水层不存在水力联系。
但上第三系局部底砾岩与下伏各灰岩含水层的露头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
井田底部为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厚度大,据勘探资料,其补给范围达320 km-以上,因此具有一定的动储量和静储量。
该含水层应是井田内各灰岩含水层的补给源,是下部补给边界。
3主要含水层及其水文特征邱集煤矿为全隐蔽煤田,石炭系地层被新生界地层覆盖,开采煤层时间接、直接充水含水层有底砾岩,风氧化带,太原组一灰,二灰、三灰、四、五灰,本溪组徐灰,奥陶系灰岩。
邱集煤矿11煤顶、底板薄层灰岩水害防治技术研究

1662020年第9期收稿日期2020-03-10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804102)作者简介 杜博涛(1988—),男,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生,现在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水文地质研究所,主要从事煤矿防治水工作。
·煤矿地质与防治水·邱集煤矿11煤顶、底板薄层灰岩水害防治技术研究杜博涛1,2 王 威1,2 李文江1,2(1.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54; 2.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54)摘 要为保证邱集煤矿正常生产接续,实现下组煤11煤层安全开采,分析了11煤层顶底板灰岩水害基本特征,研究了其水害防治方案,通过采用地面定向顺层钻探与高压注浆相结合的探查治理技术,注浆加固改造含水层为隔水层。
该技术在邱集矿的初步应用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为黄河北煤田其他矿井下组煤开采提供了方法借鉴。
关键词顶底板灰岩水害 区域超前治理 地面定向近水平钻 高压注浆中图分类号 TD7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5-2801.2020.09.063Study on Water Damage Control Technology of Thin Layer Limestone on 11 Coal Top and Bottom of Qiuji Coal MineDu Botao 1,2 Wang Wei 1,2 Li Wenjiang 1,2(1.Xi'an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Coal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Group, Shaanxi, Xi'an 710054;2. Shaanxi Key Laboratory of Coal Mine Water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Shaanxi Xi'an 710054)Abstract : In order to ensure the normal production continuity of Qiuji Coal Mine and realize the safe mining of No.11 coal seam of lower group coa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damage of limestone at the top and bottom of 11 coal seam, and studies its water damage prevention scheme.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combining surface directional bedding drilling and high-pressure grouting, the aquifer is transformed into an aquiclude by grouting. The technology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the initial application of Qiuji Mine,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other coal mining methods in the northern coal mine of the Y ellow River.Key words : top floor limestone water hazard regional leading governance ground directional near horizontal drilling high pressure grouting黄河北煤田是鲁西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山东省重要的后备能源基地之一[1]。
对煤田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

对煤田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作者:占志剑来源:《科技资讯》 2015年第7期占志剑(江西省勘查设计研究院新疆分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煤炭资源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根据有关经济学者的研究发现,煤炭行业每增长2%就可以支持国民经济水平增长1%。
因而,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炭资源高效率、优质量的采掘备受关注。
水文地质作为煤田地质勘查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在提高煤炭资源开采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却备受忽视,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煤田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焦点问题。
关键词:煤田地质勘查水文地质问题中图分类号:P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a)-0065-01水文地质即是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而煤田水文地质问题,顾名思义,即是由于水文地质因素而导致的在煤田开采中产生的各种施工问题和安全事故。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在20年内,我国大概有200多个矿井因水文地质问题遭遇水害,造成1 000余人死亡,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但煤炭资源量与水资源量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不规则性。
1 水文地质勘查对煤田勘查的价值体现1.1 水文地质勘查有利于提高煤田开发的生产安全在煤炭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通过对水文地质进行勘查,能够使工作人员对煤田的地质构造、岩层分布等自然地质条件有较为充分、全面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对煤田内,岩煤层结构变化等情况预测的准确性,能够更加保障煤田资源开发的安全性。
同时,在根据水文地质勘查的结果以及煤田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情况,编程采掘工作规程的工作过程中,能够加深工作人员对煤田地下自然条件的了解,有助于工作人员有效掌握煤田采空的积水状况,及时预见煤炭钻探、采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从而有效预防透水事故的发生。
1.2 水文地质勘查有利于提高煤田技术的使用安全由于不同的煤田所处的地质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天然的差异性,使得煤田中岩石的性质比较不同,煤田的煤层情况和允许的生产规模也各有所异。
集水区水文地质特征研究

集水区水文地质特征研究一、引言集水区是水文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其水文地质特征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集水区水文地质特征展开研究,以期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集水区水文地质特征概述1. 集水区地质构造特征水文地质研究的首要对象为地下水,而地下水的存在与形成与地质构造密不可分。
集水区地质构造的特征往往对其地下水储存及流动状况产生显著影响。
2. 集水区地表水特征集水区地表水特征涉及到流域内河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渗漏等因素,对于集水区内水文地理格局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3. 集水区地质层特征水文地质学的另一重要研究对象是地下岩石层。
集水区内的地下岩石层并不均质,其构造孔隙水储存及渗透能力也各有不同。
三、集水区水文地质特征的研究方法1. 地震勘探法地震勘探法可以在不破坏地下水文地质结构的情况下,获取地下岩石层结构以及其中岩石层含水量和渗透性等信息,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2. 地质钻探法地质钻探法可以钻取地下浅层或深层钻孔,并对其进行勘探分析,以获取地下岩石层构造、含水层状况以及水文地质特征等信息。
3. 地下水位计法地下水位计法可测得地下水位水位高度变化情况,根据其变化趋势可预测区域内地下水的流动状况,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四、集水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影响因素1.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水域分布、地形地貌、形成历史、生态环境和气候等多种因素。
这些因素对于地下水存储量和流动状况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 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带来的城市化、农业化、工业化等过程,也对集水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形成产生后的影响。
人为因素带来的活动影响对于地下水的质量及流动产生重要影响。
五、集水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1. 某集水区地质构造较为简单,地下岩石层呈现规律的水平分布,导致地下水储存量较小,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困难;而相对的,其他集水区内地下岩石层构造较为复杂,存在着多种含水层,对水资源开发具有较大潜力。
鸡西煤田邱家区水文地质分析

鸡西煤田邱家区水文地质分析马云龙【摘要】文中论述了鸡西煤田邱家区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含水层、白垩系基岩裂隙含水层、白垩系穆棱组合煤地层层间裂隙含水层和构造裂隙含水层.隔水层主要有上新统船底山组玄武岩隔水层、穆棱组含煤群上部隔水层.【期刊名称】《应用能源技术》【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15-17)【关键词】鸡西煤田;孔隙含水岩层;风化裂隙含水岩层;构造裂隙含水层;隔水层【作者】马云龙【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煤田地质一○八勘探队,黑龙江鸡西158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845邱家区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梨树区境内,行政区划隶属黑龙江省鸡西市梨树区。
距鸡西市火车站23.0 km,距鸡西飞机场46.0 km,距梨树火车站13.0 km,距恒山火车站13.0 km,西为黑龙江省鸡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平岗煤矿和梨树煤矿(二区),东北距原大恒山煤矿6.0 km,东为合作勘查区,东距民主、合作约7 km。
其北京地理坐标为:东经130°45′45″~130°54′50″;北纬45°03′30″~45°10′00″。
本区位于鸡西盆地南部条带,该区属于低山丘陵地貌,山丘主要由玄武岩和中生界砂岩、泥岩组成,山间沟谷洼地被第四系堆积物覆盖,地形起伏较大,地势东南、西北高,东北、西南低,最高海拔标高为639.30 m,最低海拔标高为260.10 m,一般标高都在350 m以上。
山上森林茂密,山势陡峭,大部分为人工林,山下多为耕地,间有草甸子和湿地分布。
区内西部有两条小河,东部有两条小河,西部两条小河都向西流,在鸡西市梨树区梨树镇北2.0 km处汇入穆棱河,东部有一条河流向东部流,汇入山南水库,再向北流与另外一条小河交汇,继续向北流。
在鸡西市恒山区汇入黄泥河,黄泥河继续向东流,在鸡东县永乐村汇入穆棱河。
河流常年流水,受季节影响,冬季封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邱集煤矿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作者:张良义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2期
摘要:研究了邱集煤矿勘探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各含水层覆隔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证,通过施工钻孔水文水质情况,查明了勘察区边界的隔水、导水情况。
关键词:水文地质条件;邱集煤矿
中图分类号: [P3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研究区地理及地质概况
邱集煤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其东部及中部属德州地区齐河县,西部属聊城地区东阿县,为全隐蔽的华北型石炭系、二叠系煤田。
煤系以中、下奥陶统地层为基底,沉积了中石炭世本溪组,其上覆盖新近系和第四系=井田为走向近东西,倾向北,被断层切割的单斜构造,倾角一般j。
-8。
,次一级褶曲不甚发育。
东北部有岩浆岩侵入构造复杂程鏖中等。
2.井田水文边界条件分析
井田东部边界为F8所层,是一东升西降的正断层,据精补勘探资料,落差20-50 m.造成井田外徐灰、奥灰与井田内四、五灰对口相接。
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存在井田外徐灰、奥灰含水层对口补给井田内四、五灰含水层的可能性。
井田北部边界为F11断层,该断层落差110 m,位于井田深部,南升北降,使井田内四、五灰含水层与井田外煤系地层对接,可按阻水边界考虑。
井田西界F3断层等断层组阶梯式向西断下,经ws5、wx3证实,为水边界;井田南部边界以F2断层和13煤层露头为界,为补给边界。
F2断层落差25-160 m.井田内下降,井田外上升,可看作补给边界。
井田上部为上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
上第三系中部一套200余m 的地层基本为粘土.构成上部隔水边界.从而使第四系含水层与下伏各含水层不存在水力联系。
但上第三系局部底砾岩与下伏各灰岩含水层的露头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
井田底部为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厚度大,据勘探资料,其补给范围达320 km-以上,因此具有一定的动储量和静储量。
该含水层应是井田内各灰岩含水层的补给源,是下部补给边界。
3主要含水层及其水文特征
邱集煤矿为全隐蔽煤田,石炭系地层被新生界地层覆盖,开采煤层时间接、直接充水含水层有底砾岩,风氧化带,太原组一灰,二灰、三灰、四、五灰,本溪组徐灰,奥陶系灰岩。
3.1底砾岩含水层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在水文地质图(l: 10 000)所示范围内,砾岩层平均厚5. 30 m,砾石成分以石灰岩为主,形成钙质胶结或钙质粘土胶结的底砾岩层,坚硬而具小溶洞,水位高出地面2. 96 m.有7个钻
孔发现此层漏水(根据现有资料统计,底砾岩主要分布在矿井北部和西部),单位涌水量
0.002-0.877 L/s.m),富水性弱至中等,是间接充水含水层。
但在此范围以外.上第三系底部
沉积的砾石层,砾石间一般充填了可塑性粘土,不含水,钻孔穿过也不漏水。
第三系底砾岩在井田内分布极不稳定,测井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说明底砾岩呈透镜状分布。
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07 1 L/(s.m).富水性弱,对7煤开采基本无影响。
3.2风氧化带含水层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厚约17.00m,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岩及中砂岩等,风化较严重。
局部风化裂隙被方解
石充填,抽水时单位涌水最0. 032 7 L/(s.m).富水性弱,是间接充水含水层,对7煤开采
基本无影响。
3.3 一灰含水层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平均厚度为2. 00 m.浅灰色,顶部含泥质.中下部质较纯,岩芯见小裂隙小溶洞。
初始
水位高出地面3.5 m,q-0. 064 5~0.306 9 L/(s.m),富水性弱到中等。
下距7煤层12.38-26.1 9 m.平均19. 58 m。
矿井目前开采7煤,一灰含水层均已揭露,-395 m水平以上基本疏干,
对7煤开采基本无影响。
3.4二灰含水层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平均厚度为2. 06 m.灰至深灰色,上部含泥质,下部致密、坚硬,质较纯,初始水位高出地面3. 72m,为裂隙承压含水层.q=0.000 4 L(s. m),富水性弱。
上距7煤层14.00-37. 74 m.平均28. 25m。
矿井目前开采7煤,二灰含水层均已揭露.-395m水平以上基本疏干.对7煤开采基
本无影响。
3.5三灰含水层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平均厚度为1. 62 m,深灰色一致密、坚硬,岩芯见小裂隙和小溶洞,初始水位高出地面0.
48 m.属于裂隙承压含水层.q=o.000 4 L/(s.m).富水性弱。
为10煤层底板,一般距10煤层间
距0.5~1.0 m。
开采l0煤时以边揭露边疏放为主。
3.6四、五灰含水层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四灰厚1. 53-10.55m,五灰厚1.02-0. 05m,四、五灰平均间距1. 37 m.所以视为一个含水层。
岩性为灰~深灰色石灰岩.中间夹薄层泥灰岩和钙质粉砂岩,含岩溶裂隙水,,富水性中等。
据井下钻孔揭露,单孔最大涌水量为300 m3/h.富水性较强,是采11煤层.13煤层的直接充水层。
上距10煤层最小间距为28. 90 m。
平均间距38. 12 m。
四、五灰原始水位高出地面4.12 m.因其隔水层较薄,有底鼓突水的危险.所以开采10煤时,必须对四、五灰进行疏降。
本次施工了ws4、wx2、ws5、wx3,见到了四、五灰。
wx2、ws5、wx3号孔由于矿井疏放四、五灰水,水位分别已降至138.40 m、93. 08 m、138.00 m,没有进行抽水试验。
对F8断层以东的ws4一孔进行了抽水试验.q=0.355 6 L/(s.m),水位在地面下19. 24 m,这说明F8断层有一定的隔水能力。
3.7奥灰含水层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厚700 m,主要由石灰岩、白云质岩、泥岩组成。
上距徐灰8m左右,为岩溶裂隙承压水,富水性弱到强,但极不均一。
初始水位高出地面4. 68 m,现在由干矿井疏放四、五灰.奥灰补给徐灰,徐灰补给四、五灰.造成奥灰水位下降.矿区水位已降至高出地面1. 60 m。
本次施工孔只有wo4见到了奥灰,揭露厚度96. 13 m。
岩性主要由浅灰色石灰岩组成。
含泥质成分较多,岩芯完整且致密。
裂隙极不发育。
在疏放四、五灰水的情况下进行的抽水试验,验证了奥灰的富水性的极不均一。
4结论
从以上资料分析,井田东部为隔水边界,F8断层是相对隔水的。
井田西部断层应为导水断层,原精查报告认为该边界为隔水边界,而断层西部的ws5、wx3两钻孔放水时四、五灰、徐灰水位一直下降,停止放水后.水位又缓慢回升到原水位,证实井田西部断层为导水断层。
另外,从放水试验及本次矿上疏放四、五灰水至一定程度后发生突水,都说明补给区可能在西南部。
昕以下一步施工时应布置在石庙杨村以西.西郑村以北,邑镇以东范围内。
同时还应该增加地面观测孔的数量.增加徐灰及奥灰观测孔.形成全面的地面观测网,对各含水层的水位进行全面监测,从而更好地指导矿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