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复习笔记(第三编)【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佛教的鼎盛与隋唐佛教哲学)【圣才出品】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佛教的鼎盛与隋唐佛教哲学)【圣才出品】

第7章佛教的鼎盛与隋唐佛教哲学一、天台宗的圆融观1.魏晋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1)两晋南北朝时期,为佛教得到广泛传播与更好释读的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学风、学统。

学风有南北之别:南方与玄学结合,重义理;北方以信实为尚,重践行。

学派则如上述,体现为不同经论师的不同承传系统。

(2)隋唐时期,国家由分裂走向一统,佛教南北的不同学风与不同经论师的不同学统逐渐走向了融合,佛教与儒、道二学亦已在抗争中日渐互渗。

另一些有影响的有经济支撑的寺院,不仅形成了对佛学各具特色的新的诠释与判教系统,而且发展出更加稳定的传法关系。

2.圆融三谛(1)天台宗天台宗为释智顗(公元538~597年)所创。

天台宗因智顗长期住持的修禅寺位于天台山而得名,又因该宗根本经典为《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而被称为法华宗。

(2)主要经典①三大部《妙法莲华经玄义》《妙法莲华经文句》和《摩诃止观》。

②五小部《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观音玄义》《观音义疏》和《观无量寿佛经疏》。

(3)教派天台宗依证见实相的偏圆而将整个佛陀教法判分为“藏”“通”“别”“圆”四教,而自称“圆教”。

(4)圆融三谛①性质天台宗的实相观,属于本体论。

②主要思想a.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有“空谛”“假谛”“中谛”三种义谛。

b.三谛不是浅深不同的等级关系,而是平等的相互互融关系。

③目的展现“十界互具”和“一念三千”的境界。

a.十界互具“十界”是指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声闻、缘觉、菩萨、佛。

“互具”是指十界相入相即,并非隔绝不通。

b.“一念三千”“一念”是指众生当下的任何心念。

“三千”是从十界互具思想引申而来的。

一念是一法,通过十界互具,一念中已具足一百法界,一百法界有三百世间,三百世间有三千如是。

3.性具善恶(1)强调“具”字。

“具”是相对于“现”“生”“含”诸义而言的。

①“现”“生”是指时间先后,有宇宙论色彩,它确认本无后有。

②“含”是指空间大小定主次,有本质论色彩,它确认孰本孰末。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秦汉之际的“黄老”思潮)【圣才出品】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秦汉之际的“黄老”思潮)【圣才出品】

第1章秦汉之际的“黄老”思潮一、汉初的“无为”之治与《黄帝四经》的流播1.黄老之学黄老之学是活跃于战国后期至西汉初期的一股重要的哲学思潮,实为战国后期一些思想家为适应社会需要,以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为体,以托名于黄帝的刑名法术为用,兼采儒、墨、阴阳诸家思想熔铸而成的一种新的道家学派。

这一学派大致初萌于稷下学宫,体现于《黄帝四经》,集成于《淮南鸿烈》。

2.“无为”之说与“文景之治”(1)“无为”之说①背景暴秦覆灭,经历了长期战乱的破坏,社会凋敝,因此,为安定社会、恢复生产,汉初统治者实行“无为”之治。

②提出过程汉高祖刘邦命陆贾总结秦亡的教训。

陆贾乃著《新语》一书,其《无为》篇即以黄老之学的“无为”思想剖析秦亡的原因与治国的要领。

高祖一方面要求官员务以节俭为尚,另一方面大力推行对内“与民休息”、对外“和亲”保境的治国方针。

(2)“文景之治”经过六七十年休养生息,汉帝国进入了天下太平,经济繁荣的“文景之治”时期。

3.合“无为”与“法治”为一的《黄帝四经》(1)概况《黄帝四经》在汉初流行,内容包括《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四篇。

(2)主要观点①在哲学体系上基本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

②“道”是宇宙万物之本源,形质是虚无,其化生天地万物有一定的法则与规律。

天地万物的存在与发展,即是这种法则与规律的体现。

③认识并遵循规律,就会得到好的结果,反之,必然招致灾祸。

④《黄帝四经》的方法论,是从对“道”的认识中引申出来的。

只有掌握与运用“相与相成”的方法论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⑤在强调尊重规律的前提下,也承认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⑥提出了在确立“刑名”“法治”的前提下的“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思想。

(3)思想体系①在哲学体系上基本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

②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提出了在确立“刑名”“法治”的前提下的“无为而治”。

(4)《黄帝四经》与《老子》的异同①相同点都把“道”看作宇宙万物的本源,“道”的本质是虚无,“道”有自己的法则与规律,天地万物的存在于发展即是这种法则与规律的体现。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北宋至明叶时期的哲学(道学初创)【圣才出品】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北宋至明叶时期的哲学(道学初创)【圣才出品】

第1章道学初创一、北宋三先生1.北宋三先生宋仁宗庆历前后,胡瑗(公元993~1059年)、孙复(公元992~1057年)、石介(公元1005~1045年)被称为北宋三先生。

他们教书授徒、著述立说,提倡廓清政治、重整纲常,明显具有为庆历新政制造舆论的学术思想倾向。

2.北宋三生生在学术思想上的特征(1)在经学方面,特别注重《春秋》和《周易》;(2)对韩愈的道统说大加推崇,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董仲舒、扬雄、韩愈等的治国安民之道和人生哲学为儒学道统前后相续的深刻教理;(3)提出重整伦理纲常,弘扬道德名教。

二、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与《易通》1.周敦颐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

著有《太极图》《太极图说》(即《易说》)、《通书》(即《易通》)、《养心亭记》《姤说》以及《同人说》《爱莲说》之类诗文等。

他建构了一个包括宇宙论(自然哲学)、人性论(伦理哲学)、政治论(含法哲学在内的政治哲学)三位一体的哲学体系。

由于文辞简约而意蕴深厚,因此被后世尊为理学开山。

2.“无极而太极”的宇宙衍化论周敦颐“无极而太极”的宇宙衍化论,基本次序为太极生阴阳,阴阳生五行,五行生万物与人类。

通过这个宇宙衍化秩序,周敦颐提出了“万”与“一”的关系问题以及“立人极”的思想。

(1)第一图一个圆圈。

周敦颐认为《周易》的“太极”与老子的“道”或“无极”同义,只绘了一个圆圈,义为“无极即是太极”,象征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的无象无形的状态。

(2)第二图坎离互含之象。

认为太极在动中会生出阳气,动到极点便会静下来,生出阴气。

因而周敦颐取此二卦象征太极初分之状况,其意似为阴阳初分即为互含,阴阳不可能独立孤存。

(3)第三图五行交错之象。

不取五行相克次序,而取此五行数次序,意在说明“阳变阴合”而生五行的先后过程。

由五行引申出“万”与“一”的关系,即“万”指事物的多样性,是“一”的自身拓展与扩充;“一”指多样性的统一,是“万”的潜在形态。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圣才出品】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圣才出品】

第2章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其书《老子》成书于春秋晚期、战国前期。

一、以“道”为终极本源的宇宙论老子思想的核心范畴是“道”,他的整个思想系统均围绕着“道”而展开。

1.“道”作为概念的变迁(1)“道”的含义“道”的本义是指道路,后来被引申为规律或规范。

与天相应的称为“天道”,与人相关的称为“人道”。

(2)天道观的变革过程①受原始宗教的影响,“天道”含有占星术的成分,它影响甚至决定人世的吉凶祸福。

②随着人智的开启,天人交感说受到批评和怀疑,日月星辰的运行变成一种纯粹的自然现象,“天道”基本丧失了神秘的色彩,成为自然规律或价值信念的代名词。

(3)老子在天道观的变革过程中所作的贡献老子首次把“道”抽离出来,作为一个哲学形上学范畴予以系统化的论证。

他所建立的以“道”为最高本源的宇宙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宇宙论。

2.以“道”为本源的宇宙论(1)道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本源,天地万物均为“道”所生。

②“道”无形无象,不为任何事物所生,也不能为我们的感官所直接把握,“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③“道”有自己的实存性,即“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老子确信道真实存在着。

(2)“道”生万物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下万物是由有名的天地所化生,天地又是由“道”所化生。

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是由“道”一层层地从无形质到有形质的落实、下贯而成的。

③“道”创生万物的历程完全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其间既无意志,亦无目的,一切自然而然。

(3)老子宇宙论的评价老子为了凸显“道”的本始性,把“道”设置于混沌未分的气之前。

“道”不仅为有形、有质之前的一种存在状态,还是一种有气之前的存在状态,因此,老子的宇宙论并没有彻底摆脱神秘主义的影迹。

二、“反者道之动”与经验世界的辩证展示老子认为“道”不仅是创生万物的本源,而且还是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动力。

1.“反者道之动”揭示的生化规则(1)“道”运动的特征:反者道之动在老子看来,从“道”到万物的生化就意味着“道”的运动。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道家思想的弘扬与庄子的精神追求)【圣才出品】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道家思想的弘扬与庄子的精神追求)【圣才出品】

第5章道家思想的弘扬与庄子的精神追求一、《太一生水》所展现的宇宙生成过程1.道家思想的走向(1)一个是以个人生命为中心,关切的是自我、自由与本真,内在精神生命追求,以杨朱、庄周为代表。

(2)一是以社会政治为中心,最终落实而为君人南面之术,属外在事功建构,主要指稷下学派的一批人物。

2.“太一生水”说对老子宇宙论的展开(1)宇宙生成过程①“太一”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太一”最先产生出水。

②水生成后又反过来辅助“太一”,产生了天。

③天生成后反过来辅助太一,从而产生了地。

④天地形成之后,情况有所变化,被辅助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太一”,而是天地自身。

结果由天地的相互辅助,便一步步地生成了神明、阴阳、四时、寒热、湿燥,最后完成了一个岁时的周期。

(2)“太一”的内涵①“太一”是万物的本源(“母”)。

②“太一”也是万物运动变化所依据的准则或规律(“经”)。

(3)《太一生水》对本源与万物关系的看法深受老子的影响①《太一生水》认为“太一”生成水和万物之后,就内在于水和万物之中(“藏”),这正是老子“道生之,德畜之”所表达的意思。

②《太一生水》说“太一”“周而又始”,老子同样认为,“道”“周行不殆”。

③《太一生水》把“太一”称作“万物之母”,老子则说“道”“可以为天下母”。

④《太一生水》还沿袭了老子的“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功成而身不伤”“道亦其字也”等观念。

3.“太一生水”说与老子宇宙论的差别(1)《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论更具体、更系统老子曾经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太一生水》对“太一”到万物之间各个生成环节有了细致的说明。

(2)《太一生水》提出“尚水”说老子讲“水”只是为了比喻道,《太一生水》则把“水”当成了宇宙演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3)《太一生水》的宇宙论有一个术数的背景《太一生水》描述的是一种宇宙生成图式,但又和当时的一些技术性知识有关。

“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即是后来术数中“太一行九宫”的雏形。

冯达文版中国哲学史笔记最新版

冯达文版中国哲学史笔记最新版

1、蓝田人2、北京人3、元谋人—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

----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1、经济上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2、政治上(周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实禄的等级制◎夏朝----“有夏服(受)天命”◎商朝----抬出至高无上的神,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周朝----发展原始宗教,用统治者的德行作为补充,以说明上帝不断更换统治者的理由,总之,这时的宗教已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了。

——农、商、手工业及科学的发展进步及社会、阶级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提出“仁”“礼”的学说及“中庸”的观念——提出“道”与“无为”学说—提出“兼爱”“非命”—总结我国作战经验,包含有丰富的古代朴素军事辩证法—经济上,剥夺奴隶主政权,废除分封制度政治上,主张用暴力、战争推翻奴隶主的统治,忘了世卿制,提出以军功论爵位世界观上,注重客观实际,朴素的唯物主义——经济上,承认封建地主经济的合法性政治上,用“仁义”感化奴隶主,笼络劳动人民实现封建制过渡,反对暴力世界观上,片面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鼓吹主观唯心论的先验论和英雄史观。

—对社会作消极反抗或潜心思考寻找精神上的寄托面对阶级地位大变动,社会财富再分配,传统观念遭破坏,感觉到“世道”“无常”祸福、是非一切变动不定。

反映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又对转化又厌恶无能----相对主义,怀疑论政治思维水平提高-进一步制造更为精致的哲学体系,如老子的“道”,企图建立新的哲学体系孟子唯心论---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吹“良知”“良能”的主观唯心主义认识方面庄子---走向根本否定人的认识能力、取消认识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唯物主义--—在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中,坚持了客观物质世界第一性和无神论的原则,在认识论上则进一步发展了反映论后期墨家----克服了墨子的狭隘经验论倾向,对理性认识以恰当的地位苟况 ----是先秦哲学的总结者,他在承认自然界有自身固有的运动秩序的前提下,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达到了先秦哲学的最高峰后期墨家、苟况等在与公孙龙、惠施等人的辩论中,建立起中国最早的在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逻辑理论辩证法思想也得到了发展,惠施、公孙龙的学说中有一定辩证法的因素。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董仲舒的“天人相与”说与儒学的神学化)【圣才出品】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董仲舒的“天人相与”说与儒学的神学化)【圣才出品】

第2章董仲舒的“天人相与”说与儒学的神学化一、“天人相与”的神学体系1.董仲舒董仲舒(约公元前179~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枣强县)人。

西汉时期著名的今文经学大师,景帝时因善治《公羊春秋》而成为经学博士。

武帝即位之初,董仲舒向武帝奉上“天人三策”,以“天人相与”的观点回答了汉武帝关于政权的正当性或合法性问题。

董仲舒致力于两汉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获得“汉代孔子”称号。

2.“天道阴阳”的宇宙秩序观(1)董仲舒思想的内容①自然观(哲学基础):“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九”。

②社会观(理论重心):“天数毕也。

”(2)董仲舒思想的特点从“人”回归于“天”,以“天道”作为其全部理论出发点。

(3)董仲舒的“天道”观①“天”是至高无上的神灵,是有意志有人格的造物主。

人只有虔诚待天,才能得到天的赐福。

②构造了天意主宰下的以阴阳、四时、五行为骨架的宇宙秩序。

3.“人副天数”的天人感应论董仲舒从“为人者天”“人副天数”“同类相动”这三个环节的论述中,建立其“天人相与”“天人感应”的神学世界观。

(1)“为人者天”天既然是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人当然也不在其外。

董仲舒在讨论论及天人关系认为“为人者天”即“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此人之所以上类天也。

”(2)“人副天数”“人副天数”即无论肉体或精神方面,人都是天的副本。

既是“为人者天”之论的必然结果,也是“天人相与”“天人感应”论的理论依据。

(3)“同类相动”在董子看来,“天”与“人”不仅是“相与”的,而且又是能够相互“感应”的。

为了说明这一点,董子又提出一个“同类相动”的理论。

二、“深察名号”的认识路数为了了解、窥测“天意”,董仲舒提出了“深察名号”的认识原则。

1.“名则圣人所发天意”的认识来源说(1)“正名”的发展①孔子:最先提出“正名”说,是指一种职位(名)要与相应的职责(实)相连属,并无明显的认识论意义。

②战国中后期:发展为认知学说,表现为经验理性的倾向。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3-5编)【圣才出品】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3-5编)【圣才出品】

第三编北宋至明中叶时期的哲学一、填空题1.宋初三先生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胡瑗;孙复;石介2.在宋明理学中,理的意义可以分为五种:宇宙的普遍法则,可以称为______;人性的理可以称为______;伦理与道德规范的理可以称为______;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可以称为______;作为理性的理,如在理气相胜问题中的理,可以被称为______。

【答案】天理;性理;伦理;物理;理性3.宋明时期,知识分子把注意力由唐代注疏______改变为讲求______,由尊崇______变为尊崇______。

【答案】五经;四书;周孔;孔孟4.周敦颐提出了______的思想,即如何了解颜回在贫困中保持心灵快乐的问题,对二程有重要的影响。

周敦颐还提出了______的命题,认为一个人应该把成就圣贤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答案】“寻孔颜乐处”;“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5.邵雍的主要著作有______、______。

【答案】《皇极经世书》;《击壤集》6.邵雍思想体系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有一个象数学的特征,故有人称其学为______。

邵雍的宇宙推演程序被程颢称为______,宇宙终始过程被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

【答案】数学;“合之斯为一,衍之斯为万”;元;会;运;世7.用王安石的话说,他的宇宙生成脉络是“道立于两,成于三,变于五”。

两是指______,三是指______,五是指______。

【答案】阴阳;冲气;五行8.张载因久居陕西凤翔府郧县横渠镇讲学,所以后人称他为______。

张载所创立的学派被称为______,其哲学以______为根本。

张载学问的宗旨可以用______来概括。

【答案】横渠先生;关学;气;“知礼成性,变化气质”9.二程创立的道学是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对立面的。

【答案】辞章;训诂;佛老10.朱熹字______,号______,师从杨时再传弟子______。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王充的自然哲学)【圣才出品】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王充的自然哲学)【圣才出品】

第3章王充的自然哲学一、“元气自然”的宇宙演化学说1.王充(1)简介王充(公元27~100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

出身于“细族孤门”,年轻时到京师洛阳上大学,师事扶风班彪,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著有《论衡》《政务》《讥俗》《养性》等书,除《论衡》一书外,余均不存。

(2)思想王充发展了传统的天道自然的哲学思想,对神学进行了全面批判。

他的宇宙观以黄老道家的自然主义为出发点。

不同的是,黄老道家的“自然”主要指主体顺适外界的一种行为意识与价值观念,王充的“自然”,则拓展为对客观世界的自然本性的直接肯定。

2.“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的元气观(1)对宇宙的认识①殷周时期流行“天生万物”的神学解释。

②春秋战国时期a.老子:“道”是宇宙万物统一的本源,阴阳二气“冲和”生成万物。

b.《管子》:“道”“气”同一,用以加强本源的“实在性”,混同了“是什么”和“为什么”。

③西汉时期a.《淮南鸿烈》:认为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元气,元气生天地,未能跳出老子的窠臼。

b.董仲舒:天意主宰一切,元气、阴、阳、五行都存在于他的神学体系之中。

④东汉时期王充提出元气自然的宇宙生成论,继承道家的自然主义传统,摒弃以往的先验立场而回到经验事实本身。

(2)元气观①主要观点a.元气是细微的物质元素,它是万物的统一本源,万物由它产生。

b.万物由于它们“禀性受气”的不同而形态各异。

c.“气”是自足自为和永恒的,它化生万物的过程,也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②主要特点a.排斥神的创造和主宰作用。

b.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禀受天地之气而生。

c.宇宙世界具有自然本性。

3.“天道无为”“天意人心”的无神论(1)破除“天”的神秘性①王充称道:“儒者论曰:天地故生人。

此言妄也。

夫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也;犹夫妇合气,子则自生也。

”他依据的是经验类比的方法,从地没有感觉器官来推天也没有感觉器官,又从天没有感觉器官来断定它没有观念欲望。

②王充的批判锋芒便亦及于“天地故生物”。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阴阳五行说的发展与《易传》的气化流行论)【圣才出品】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阴阳五行说的发展与《易传》的气化流行论)【圣才出品】

第6章阴阳五行说的发展与《易传》的气化流行论一、阴阳五行说的发展与邹衍的“五德终始”说1.“阴阳”说与“五行”说的结合和传播(1)“阴阳”观的生成与发展①《易经》虽没有直接讲到“阴阳”,但用“—”和“--”两爻代表宇宙间两种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属性,显然即与阴阳观念相一致。

②西周末年三川地震,伯阳父认为是“阳伏不能出,阴迫不能蒸”所引发,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业已基本形成。

③春秋时期,“阴阳”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时已提出了阴阳相克的观念。

④《老子》进一步把阴阳二气看做是万物生成、演化的内在根源,也就把阴阳理论发展为先秦最深刻的哲学形上学。

(2)“五行”说的起源与发展①“五行”源出于殷人对“五”的数字崇拜。

②西周末年,史伯始创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又以“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为说。

③春秋战国,五行相克(相胜)、五行相生的观念出现。

(3)“阴阳”说与“五行”说的结合①《管子·四时》篇“春气曰风,风生木与骨;夏气曰阳,阳生火与气;中央曰土,土为火之子,故摄于夏;秋气曰阴,阴生金与甲;冬气曰寒,寒生水与血。

”木、火、土、金、水的排列顺序就体现了五行相生的关系。

②《礼记·月令》篇《月令》篇不仅把阴阳与五行连结起来,把四时、五方与五行配搭起来,从而建构起一个关于宇宙世界相互联结、互相推荡的完整自然哲学体系。

(4)“阴阳五行”说的具体观点①依阴阳五行家的看法,人的一切行为,都必须以阴阳、四时、五行在相互联结中给出的规则为依据。

②社会人事方面的一切举措,包括庆赏与刑罚等种种社会政治举动,都必须遵循阴阳、四时、五行在相互联结的过程中形成的理则,才会获得成功,否则将要引发灾祸。

2.邹衍的“五德终始”的历史理论(1)邹衍的“五德终始”的历史理论①邹衍(约公元前305~前240),本是齐稷下学者之一,他把五行相胜的观念与社会历史变迁相穿凿附会,创立了一套解释朝代兴衰的神秘主义理论。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重点笔记整理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重点笔记整理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重点笔记整理复习笔记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绪论一、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1“三皇”传说提供的文化意蕴(1)“三皇”传说①三皇a.有巢氏有巢氏是至发明巢居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巢居的文明。

b.燧人氏燧人氏是指发明钻木取火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食用熟食的文明。

c.神农氏神农氏是农耕始祖。

②文化意蕴a.人类文明是人类通过努力开拓出来的,不是神创的。

b.“三皇”故事的传颂使这些事件与行为人格化,而不是神格化。

c.“三皇”传说的影响是人文的。

(2)伏羲氏传说①伏羲氏又称庖牺氏,以“始作八卦”而闻名,有时也被认为是三皇之一。

②意义a.伏羲创设八卦的智慧来自于其对天与地、身与物的“观”。

b.伏羲创设八卦的目的在于把握万物生生不息、奇妙变化的真实情况。

c.伏羲氏的故事透露出浓郁的人间性、知识理性。

2“五帝”故事显示的人文价值(1)五帝学界普遍认为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人文价值①大规模战争凸显出部族之间大规模整合的趋势,预示着统一国家与同一文化的诞生。

②禅让制度禅让制度表明部族联盟的权力还没有完全私有化。

③财产私有化程度不突出,属于大同社会,不属于小康社会a.大同是指以天下为公,财货为天下之公养,权力为天下之公器。

b.小康是指以天下为家,视天下为一人、一家之私物。

3夏朝——远古中国的第一个王朝(1)夏朝禹之子启,继父为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禅让制变成世袭制。

夏朝的存在时间约在公元前21世纪指前17世纪。

(2)二里头文化夏朝的重要文化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出土有大型宫殿遗址、刻符陶器等。

二、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1商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2世纪末至公元前7世纪前期。

2氏族制的社会组构方式(1)以氏族制为基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关系,以血缘氏族为纽带建构社会与国家体制表明殷商仍然笼罩在自然生殖的氛围之中。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早期道教的神仙思想与丹道理论)【圣才出品】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早期道教的神仙思想与丹道理论)【圣才出品】

第5章早期道教的神仙思想与丹道理论一、道教的发端与早期道教的神仙说1.上古的神仙传说与方士的寻仙活动(1)道家哲学①老子思想与被称之为“黄帝思想”相结合并发展为黄老学,是道家的政治哲学。

②老子思想与庄子思想相结合并发展为魏晋玄学,是道家的境界(精神)哲学。

③老子思想与西汉的宇宙论相渗透并发展为道教,是道家的宗教哲学。

(2)神仙传说①《庄子·逍遥游》描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②《列子·汤问》称“仙圣之种”所居住的仙境叫“归墟”,有“瀛州”“蓬莱”等五座仙山,“山之中间相距七万里”,庭台楼阁为金玉所做,到处生长着珍奇的树,吃了花和果实都会“长生不老”。

(3)寻仙活动①战国齐威王、宣王和燕昭王之世,派人到海上寻找蓬莱、方丈、瀛州三大“神山”。

②秦始皇时亦派徐福、卢生出海。

③汉武帝一方面请术士炼丹,另一方面也派人外出寻不死之药。

2.道教作为宗教团体的创立(1)“太平道”①创立者张角兄弟。

②基本思想源于《太平经》。

③黄巾起义朝政腐败,秩序混乱,民怨沸腾。

张角以他的信徒为基础组成黄巾军发动起义,一度声势浩大,朝野震动。

④影响黄巾起义后被镇压,“太平道”亦为统治者所禁止。

一部分“太平道”信徒后来归入“五斗米道”,而“太平”的社会思想此后却构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思想信念。

(2)“五斗米道”①创立“五斗米道”由张陵于川陕一带创立,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张陵自奉为教主,信徒称“鬼卒”。

因规定凡入道者需纳信米五斗,故时称“五斗米道”。

②发展张陵去世后,其子张衡、孙张鲁先后承袭其道。

至汉献帝时,组织更为壮大。

后流传江南改名为“天师道”,南北朝时期,传到北方,进而发展成为道教主流道派。

3.早期道经与道教哲学(1)道教与汉儒宇宙论认识道教的神仙思想,即以作为宇宙生化的本源之气的灵性化为起点。

①道教与汉儒的分别在于:汉儒只满足于借宇宙生化确认现存世界的政治人伦秩序,而道教的神仙信仰则力图揭开宇宙生化的奥秘,并盗取生化之“天机”以求得生命的还原与永驻。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及详解)-(北宋至明中叶时期的哲学)【圣才出品】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及详解)-(北宋至明中叶时期的哲学)【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三编北宋至明中叶时期的哲学一、填空题1.宋初三先生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胡瑗;孙复;石介2.在宋明理学中,理的意义可以分为五种:宇宙的普遍法则,可以称为______;人性的理可以称为______;伦理与道德规范的理可以称为______;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可以称为______;作为理性的理,如在理气相胜问题中的理,可以被称为______。

【答案】天理;性理;伦理;物理;理性3.宋明时期,知识分子把注意力由唐代注疏______改变为讲求______,由尊崇______变为尊崇______。

【答案】五经;四书;周孔;孔孟4.周敦颐提出了______的思想,即如何了解颜回在贫困中保持心灵快乐的问题,对二程有重要的影响。

周敦颐还提出了______的命题,认为一个人应该把成就圣贤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答案】“寻孔颜乐处”;“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5.邵雍的主要著作有______、______。

【答案】《皇极经世书》;《击壤集》6.邵雍思想体系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有一个象数学的特征,故有人称其学为______。

邵雍的宇宙推演程序被程颢称为______,宇宙终始过程被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

【答案】数学;“合之斯为一,衍之斯为万”;元;会;运;世7.用王安石的话说,他的宇宙生成脉络是“道立于两,成于三,变于五”。

两是指______,三是指______,五是指______。

【答案】阴阳;冲气;五行8.张载因久居陕西凤翔府郧县横渠镇讲学,所以后人称他为______。

张载所创立的学派被称为______,其哲学以______为根本。

张载学问的宗旨可以用______来概括。

【答案】横渠先生;关学;气;“知礼成性,变化气质”9.二程创立的道学是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对立面的。

【答案】辞章;训诂;佛老10.朱熹字______,号______,师从杨时再传弟子______。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法家集成者韩非子的哲学)【圣才出品】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法家集成者韩非子的哲学)【圣才出品】

第9章法家集成者韩非子的哲学一、法、术、势结合的法治思想及其人性论前提1.韩非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出身韩国公室,是先秦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著有《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

2.前期法家变法的理论与实践(1)商鞅变法①理论依据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②变法内容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内容。

(2)申不害的“术”“术”是申不害的代表性思想,是指君王役使臣下的手段与方法。

申不害认为君主要深藏不露,用“名实”对臣下加以考量、驾御。

3.法、术、势结合的治国之道(1)法、术、势①“法”是指官府颁布的以赏善罚恶为基本原则的律令,是官员驾驭百姓的基本依据。

②“术”是指君王操纵驾驭臣下的基本手段。

③“势”是指君主的权力与威势。

(2)法、术二者偏废的危害①重术不重法申不害在韩国为相,重术而不重法,官吏们大钻法制空子,凡是新法对他们有利的,就依新法办事,凡是旧法对他们有利的,就依旧法办事。

②重法不重术商鞅与秦孝公以重法著称,明法制,开边界,使秦国迅速崛起。

但是商鞅不重术,不能很好地驾驭大臣官吏,秦国大臣们中饱私囊,国君并未得到过多的好处。

(3)儒家、法家对“势”的观点①儒家批评重势儒家认为好人运用权势,天下就治,坏人运用权势,天下就乱。

天下好人少坏人多,任势会乱多而治少。

②法家支持重势重势一派认为真正掌握治国大权的君主,常是才智和德行都处于中等水平的普通人,只要抱法处势,也能治理好国家。

4.“皆挟自为心”的人性透视(1)“皆挟自为心”的人性论“自为”出自《慎子》,是指自己为自己打算,有自利、为己之意。

韩非认为人性自私自利,每个人内心都在为自己打算,人与人之间在互相计算利益。

(2)荀子、韩非对于人性看法的差异①荀子认为自然本性需要经过人工的“改造”,人性本恶;韩非认为自然本性只可以加以利用,性无善恶。

②荀子讲“改造”是因为他固守道德理想;韩非讲“利用”是因为他认为人的关系是一种工具性与功利性关系。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哲学(方以智的科学哲学思想)【圣才】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哲学(方以智的科学哲学思想)【圣才】

第2章方以智的科学哲学思想一、概述1.方以智科学哲学的形成原因(1)理学的发展本身酝酿着反理学的种子;(2)传教士来华、西译书籍的传入推动气学的发展,明政权的灭亡加剧知识分子对理学的反思与对格致实学的重视。

2.方以智(1)简介方以智(公元1611~1671年),字密之,号曼公,安徽桐城人。

明季“四公子”之一,后为清兵所捕,死于南昌解运广州的途中。

(2)哲学思想①方以智自觉地借鉴了西方的质测之学,形成了“质测即藏通几”的科学哲学观,使气学形成了一次重大的转向,使其落实于格致实学之中;②方以智继承气学传统,形成了气-火互诠互释一元论,并用“无二无一”“合二而一”表达其矛盾观;③方以智依据质测之理,第一次区别心脑的不同作用。

二、“质测即藏通几”的科学哲学观1.知识的分类(1)质测是指实证自然科学。

(2)宰理是指传统的“外王之术”,相当于现在的社会政治学和经济学。

(3)通几是指研究事物存在依据的学科,相当于现在的哲学。

2.对方以智知识分类的评价(1)从认知方式来看,质测与宰理都具有实证实测的性质,因而都属于具体的实证学科;(2)通几,它既难于证实,又难以伪证;(3)方以智划分这三种学科实际上就相当于哲学与具体科学,其关系也就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质测即藏通几”“通几护质测之穷”(1)质测即藏通几①方以智从质测的角度看通几,认为质测包含着通几,即具体科学包含着哲学的道理,通几落实在实证科学之中,通几只有质测化才能真正发挥通几的作用;②方以智的“质测即藏通几”不仅包含对前人的批判与反思,对于新崛起的气学,也有明确将其格致化、质测化的指向。

(2)通几护质测之穷方以智从通几的角度看质测,认为质测不能穷究天地万物所以然之理,而通几则可以“护质测之穷”,对质测的缺陷进行弥补,因而通几有不可废弃、不可或缺之处。

质测只有以通几为方向和指导,才能真正发挥其经世宰物的作用。

4.质测通几不可偏废(1)质测和通几①只重质测,不重通几,就会限制质测作用的发挥;②只重通几,不重质测,难以发挥通几高屋建瓴的作用。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哲学(戴震的哲学倾向)【圣才出品】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哲学(戴震的哲学倾向)【圣才出品】

第5章戴震的哲学倾向一、“气化即道”的宇宙观1.戴震(1)戴震(公元1723~1777年)字慎修,又字东原,安徽休宁(今安徽屯溪市)人。

戴震博通经学、史学、文字音韵、训诂考据、天文历数,开创了乾嘉朴学中的“皖派”。

(2)戴震是18世纪中国杰出的自然科学家、考据学家,其最重要的哲学著作有《原善》《孟子私淑录》《孟子字义疏证》和《答彭进士允初书》。

(3)戴震借考据学形式,对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予以猛烈的批判,通过对道、理和分理、性、命、才、诚、自然、必然等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阐述,批判了清王朝的文化专制主义,含蓄地表达了自由、个性、平等和科学的近代思想。

2.形而上者与形而下者戴震认为,“形而上”者是指成形以前,“形而下”者是指成形以后,两者指气化流行的不同阶段、不同状态。

他将“道”统一于物质性之“气”,使人类的思维抽象与物质世界的运动在“气化即道”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3.一阴一阳之谓道戴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朱子的形而上、形而下标准进行了批评,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

他从汉语本身的语法特征来阐述传统哲学的含义,力图摆脱宋儒纯粹从先验观念出发来构筑哲学体系的思辨特色,具有哲学思考方向性转向的意义。

4.程朱学派的理论失误戴震认为程朱学派的理论失误就在于把人类对事物所以然的认识当成了一种实体。

5.“道”与“理”戴震主张把人对客观事物的必然性、规则性的认识之“道”与“理”看做是“虚语”。

“道”是自然界与人事的根本性规律,在自然界中是指“天道”,在“人事”中则是指“人道”,属“实体实事”的感性存在;而“理”则是具体事物的本质属性与规则,是思维的产物。

戴震的哲学重点在于如何“察分理”,这是他与朱子“格物致知”相通并深化之处。

二、“察分理”与“去蔽”的知性精神1.察分理(1)理的二重涵义①是指万物自身所具有的“不易之则”;②是指对这种不易之则的把握。

(2)把握“理”戴震认为“理”虽然存在于万物自身,但必须通过人对客观之理则的准确把握,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固有之性质的把握,他强调“理”与“则”的客观性以防止人们从主观的角度去理解“理”。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荀子对儒家“外王学”的拓展)【圣才出品】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荀子对儒家“外王学”的拓展)【圣才出品】

第8章荀子对儒家“外王学”的拓展荀子(约公元前325~前238年),名况,字卿,又称孙卿子,战国时期赵国人。

为儒家学派的又一重要代表人物。

荀子的思想集中反映在主要由他本人撰写的《荀子》一书中。

荀子推崇孔子的思想,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外王学”。

一、“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与认识论荀子有取道家在“天”“天命”“天道”上的自然观的成分,以“天人相分”为基础,建构“人道”学说。

1.“天行有常”的自然学说(1)“天”的自然性列星的转移,日月的轮替,四时的变更,阴阳之生化,这一切不露痕迹而发生的现象,就是“天”。

(2)“天”及其规律“天命”“天道”的客观存在性①“天”的运行是有规律的,人世间的治乱吉凶,同自然本身的运行却毫不相关,仅取决于人是否适应自然的规律。

②天道的运行不会为人的情感、意志而有所改变,对人的善恶分辨完全漠然置之。

“天”不再是超然的价值实体,不再具有道德价值的源头的意义。

2.“心有征知”的认知取向(1)“天”“天道”的可知性①人生来就具有认识的材质,客观事物之存在与变化又有可以被认识的理则。

②人的智能即从认识的材质与认识对象的结合中产生,认识则是认知的智能接触认识对象的结果。

(2)荀子与孟子对本心的认识差异①荀子以“知”“辨”来指称人之为人的本心,他认为,人天然禀得的“性”(材质),只是一种认识能力、一种认识心。

②孟子视心为道德本心。

(3)“心有征知”荀子看重“心”的思维功能,他认为,认识有赖于“天官”之“薄类”,然而“天官”提供的感觉是片面的、主观的,甚至可能是假象,因此,惟有经过心的“征知”,才能获得全面的和可靠的知识。

(4)“虚壹而静”①在荀子看来,必须做到“虚壹而静”,“心”才能够去掉认识上的主观性、片面性。

做到“虚壹而静”,就可以知“道”,就能达到完全透彻、无所偏蔽的“大清明”认识境界。

②荀子“虚壹而静”的提法来自道家。

但道家使用这些概念或命题来描述本源或本体的存在状态时,同时蕴涵有一种精神性的价值追求。

[全]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重点笔记整理

[全]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重点笔记整理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重点笔记整理1“三皇”传说提供的文化意蕴(1)“三皇”传说①三皇a.有巢氏有巢氏是至发明巢居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巢居的文明。

b.燧人氏燧人氏是指发明钻木取火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食用熟食的文明。

c.神农氏神农氏是农耕始祖。

②文化意蕴a.人类文明是人类通过努力开拓出来的,不是神创的。

b.“三皇”故事的传颂使这些事件与行为人格化,而不是神格化。

c.“三皇”传说的影响是人文的。

(2)伏羲氏传说①伏羲氏又称庖牺氏,以“始作八卦”而闻名,有时也被认为是三皇之一。

②意义a.伏羲创设八卦的智慧来自于其对天与地、身与物的“观”。

b.伏羲创设八卦的目的在于把握万物生生不息、奇妙变化的真实情况。

c.伏羲氏的故事透露出浓郁的人间性、知识理性。

2“五帝”故事显示的人文价值(1)五帝学界普遍认为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人文价值①大规模战争凸显出部族之间大规模整合的趋势,预示着统一国家与同一文化的诞生。

②禅让制度禅让制度表明部族联盟的权力还没有完全私有化。

③财产私有化程度不突出,属于大同社会,不属于小康社会a.大同是指以天下为公,财货为天下之公养,权力为天下之公器。

b.小康是指以天下为家,视天下为一人、一家之私物。

3夏朝——远古中国的第一个王朝(1)夏朝禹之子启,继父为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禅让制变成世袭制。

夏朝的存在时间约在公元前21世纪指前17世纪。

(2)二里头文化夏朝的重要文化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出土有大型宫殿遗址、刻符陶器等。

二、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1商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2世纪末至公元前7世纪前期。

2氏族制的社会组构方式(1)以氏族制为基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关系,以血缘氏族为纽带建构社会与国家体制表明殷商仍然笼罩在自然生殖的氛围之中。

《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 冯达文 郭齐勇

《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 冯达文 郭齐勇

第一编第一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在孔子看来,周礼是夏商周“三代之治”的总结,是国家与社会管理的典范,人们只有奉行周礼,才能得以成就有教养的君子;国家只有按照周礼去做,才能得以永享太平。

由此,孔子创造性的提出“仁”的范畴,并借“仁”与“命”的分立,凸显了人的价值的主体性;进而把“仁”同“德”相联系,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学说;再把“德”与“治”相联系,阐发了自己的治国理念。

“命”——“仁”——“德”——“治”四者的特征联系,构成孔子哲学的基本进路。

第一节“与命与仁”的观念结构一、从“天”到“命”的观念变化天:1、指天帝,人们想象中的万物主宰着2、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说的世界的精神本原3、泛指物质的客观的自然命:一、天命:1、上天的意志和命令,能致命于人,决定命运2、自然的必要性3、先天自然的禀赋二、指凶吉祸福,寿夭贵贱等命运“命”、“天命”、不同于“时命”:“时命”是盲目的,“天命”却是有目的指向性的;“时命”构成人的一种外在限制,“天命”却成为人的价值信念的终极根源。

在孔子看来,生活在时命不济的年代,是不可以不承认的,不接受外在条件的限制的,这是一种理智的态度,就是君子的态度,孔子称“不知命,不足以为君子也”,就是这个意思。

自己的主张(“道”)与“命”的关系?1、命对确当的主张没有同情感、认同感。

显见,它只是一种盲目的客观必然性,即“时命”,由时势、时运决定的“命”2、然而,孔子认为这种状况的出现是暂时的,偶然的。

他坚信天道是公正的,具有终极支配意义的。

而且,暂时的、偶然的变化,刚好使人从中得到磨炼,因而,它还是成就人的,而非坑害人的。

3、“天道”即被赋予了道德的价值的品格;作为公正的“天道”,其终极的支配地位不可逆转,这也是“命”、“天命”。

二、“仁”的凸显与“仁学”体系从“爱人”角度看,孔子的“仁”有如下特征:其一是“仁”的情感性,爱作为一种价值信念,在孔子这被赋予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的意义;其二是“仁”的普遍性,从爱父母兄弟到爱天下大众,“爱”的对象从近到远推升,仁获得普遍意义;其三是“仁”的群族本位性,个人生存的意义只有依托于特定的族群关系才可以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编北宋至明中叶时期的哲学
绪论
一、社会历史概况
1.宋代变化状况
(1)宋代门阀士族衰微,代之而起的是大量的中小地主阶级;
(2)门阀大族退出了历史舞台,佃耕制取代了荫户制,农民也就获得了更多的人身自由,出现了大量的自耕农。

2.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北宋统治者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带兵的权力;
(2)北宋统治者在军队实行将军与士兵分离的政策,并派遣大量的文官做地方官,直接管理地方的财政,使地方节度使成为毫无实权的虚衔;
(3)北宋统治者继续完善科举制,使科举制成为士人出仕的主要渠道,这就将大量的庶族地主吸引到统治阶级营垒中来了;
(4)北宋政府实行扩军政策,每遇饥荒,就大量地招募流民,既防止流民起义,又扩大了武装力量。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带来的后果
(1)科举与恩荫造就了大量的官吏,为其政治体制带来了一个致命的顽症——冗官;
(2)扩军与将兵分离的政策造成了其军事体制中的一个顽症——冗兵;
(3)冗官、冗兵以及北宋向辽、夏、金的纳贡,造成了经济体制当中的顽症——冗费。

4.北宋的改革
(1)庆历新政,其核心是吏制,即试图通过精兵简政、振顽起懦,以解决冗官、腐败与办事不力的问题,但最后却败于“朋党”之议;
(2)王安石变法,其核心是解决财政问题,即试图通过开源节流以解决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但最后却废于新旧“党争”。

二、儒、佛、道三教的并存与相互吸取
1.三教并存
(1)隋代以来,佛教一直居于三教的峰巅,至唐代又形成了最具中国文化灵秀之气的禅宗,并深入人心;
(2)唐代,道教充分利用皇家宗教的招牌,从宗教的组织规模到教理理论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3)随着韩愈反佛的呼声与古文运动的崛起,儒学正以新的形式萌生着复兴的希望。

2.三教相互吸取
(1)佛教中国化
当佛教以“格义”的形势走进中国时,就已经开始向中国文化靠拢了。

而禅宗的形成,则是佛教中国化的标志。

(2)道教向儒家靠拢
中唐以后,当道教的形式与理论基本具备以后,主要向儒家靠拢,表现为从外丹神仙之
说向内丹心性理论的发展。

神仙之说表明其超世指向的确立,而内丹理论则解决其指向的落实问题。

(3)儒学对佛道的借鉴
宋代以前,主要是以排斥性的、外在的方式借鉴,同时又借鉴禅宗的“衣钵”构造儒家的“道统”;宋以后,主要表现为吸取性的、内在的方式借鉴。

三、时代思潮与“造道”风尚
1.时代思潮
时代思潮的基础是古文运动,其指向则是超越的道,目的是通过借鉴佛道的超越追求以再塑儒学。

2.“造道”风尚
(1)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欧阳修(修其本以胜之)直接规定了新儒学的发展方向。

(2)古文运动的直接产物是经学的复苏。

北宋三先生直接要求“得古人之心”,并以体与用、道与文、心与言双重视角的统一进入经学,其所培养的儒生直接探索经学之体与应时之用相统一的新儒学。

(3)在以上基础上,出现了“北宋五子”的“造道”运动。

四、宋元明哲学讨论的主要问题与学术路径
1.宋元明时期的哲学
(1)宋元明时期的哲学,主要是理学(又称道学),是以儒学为主干,兼取佛道,综
合创造的新形态的哲学。

理学重建了宇宙本体论和心性修养论,重建了道德形上学的体系;
(2)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把汉代至唐代注疏“五经”的传统,变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由“周孔”并称变为“孔孟”并举。

2.讨论的主要问题
(1)在宇宙论与本体论方面讨论的主要问题有:虚与气、理与气、道与器、太极阴阳、理一分殊、神化、一两、形上与形下、体与用等;
(2)在人生论与心性论上讨论的主要问题有:性与命、心与性、性与情、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未发已发、道心人心、天理人欲等;
(3)在知行观与修养论方面讨论的主要问题有:知与行、格物与致知、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涵养省察、主敬与主静等;
(4)在天人观与境界论方面讨论的主要问题有:天人合一、心理合一、诚、仁、乐等。

3.学术路径
(1)“气”学路径
以张载为代表。

张载集中讨论了“太虚与气”“性与诚”等问题,认为太虚与气的关系是本体与现象、本体论与宇宙论的关系。

他的哲学特点在于:太虚与气的统一所构成的宇宙本体论和由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统一所构成的人生实践论,是一虚贯通、一气流行的。

他以“太和、太虚”为纽结,对天道、性命、诚、神等范畴作出了有创意的阐发,奠定了宋明学术的理论基础。

(2)“理”学路径
以二程、朱熹为代表。

朱熹集中讨论了理气关系与心性关系,认为宇宙间事物的法则、
规律在逻辑上要先于个别的事物。

他认为心是性、情的统一,性是天赋予人的本质规定,是情的根据或根源,情则是性的表现。

(3)“心”学路径
以陆九渊和王阳明为代表。

其肯定了知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包含和动态统一,教人要身体力行,在实践中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陆王心学强调道德情感、直觉与体验,在方法论上偏重“尊德性”。

4.对宋明理学的评价
(1)正效应
宋明理学对培养气节操守、重视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建立主体意志结构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它把道德自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优于自然等方面,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空前地树立起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庄严伟大。

(2)负效应
由于理学成为后期专制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其末流,特别是被统治阶级利用的部分,维护了专制主义的等级秩序,以一整套规范压制和扼杀人的本性。

第1章道学初创
一、北宋三先生
1.北宋三先生
宋仁宗庆历前后,胡瑗(公元993~1059年)、孙复(公元992~1057年)、石介(公元1005~1045年)被称为北宋三先生。

他们教书授徒、著述立说,提倡廓清政治、重整纲常,明显具有为庆历新政制造舆论的学术思想倾向。

2.北宋三生生在学术思想上的特征
(1)在经学方面,特别注重《春秋》和《周易》;
(2)对韩愈的道统说大加推崇,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董仲舒、扬雄、韩愈等的治国安民之道和人生哲学为儒学道统前后相续的深刻教理;
(3)提出重整伦理纲常,弘扬道德名教。

二、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与《易通》
1.周敦颐
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

著有《太极图》《太极图说》(即《易说》)、《通书》(即《易通》)、《养心亭记》《姤说》以及《同人说》《爱莲说》之类诗文等。

他建构了一个包括宇宙论(自然哲学)、人性论(伦理哲学)、政治论(含法哲学在内的政治哲学)三位一体的哲学体系。

由于文辞简约而意蕴深厚,因此被后世尊为理学开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