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
市域社会精细治理:实践经验与运行逻辑——以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建设为例
2021.643公共管理变革・新视野摘要: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增大,社会问题不断增多,市域社会迫切需要精细治理。
北京市东城区开创性地把网格化管理手段应用到辖区事务的管理中,创造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市域社会精细治理样板。
在不断的创新发展探索中,东城区在组织结构、部门协同、纵向层级建设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积累了诸多精细治理经验。
整合、技术、规则和互动是市域社会精细治理运行的四个逻辑要素。
整体性政府、高水平技术、有效制度以及组织变革和技术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四个方面共同作用于市域社会精细治理,不仅能够提升治理效果,也能进一步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市域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精细化;网格化治理;治理逻辑中图分类号:D0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38(2021)06-0043-06市域社会精细治理:实践经验与运行逻辑——以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建设为例文/朱 瑞 顾林妮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新中国70年社会治理研究”(18@Z H011);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委托课题“完善新发展阶段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研究”(2021CSOARJJKT013)作者简介:朱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管理学博士,北京市,100875;顾林妮,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北京市,100875。
市域社会治理是在市域范围内对社会建设和治理的改革和创新,是党和国家根据我国发展实际情况、社会建设情况提出的一项关乎民生的社会治理举措。
2018年6月,中央政法委相关领导同志首次提出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概念。
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同年12月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启动以后,精细化治理成为各地推进市域社会现代化的主要抓手。
北京市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研究
北京市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研究徐珊珊*摘要: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社会管理模式,具有规范、清晰、高效、创新、综合、统一等优点和特征。
北京市东城区自2010年起开始在全区推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实践和探索,其中东直门街道是东城区第一批进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改革创新的街道之一。
本文在对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进行实地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基本做法,分析其基本经验和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化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城市管理部门和行政区划的空间界限,在网格化管理中实现发现及时、反应灵敏、处置有方、管理高效和服务到位。
①北京市东城区自2010年起开始在全区推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实践和探索,其中东直门街道是东城区第一批进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改革创新的街道之一。
下面本文将从做法、成效、问题与思考几个方面对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一东城区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基本做法the Common Practice of Dongzhimen Street’s Grid Social ServiceManagement in Dongcheng District东直门街道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部偏北,面积约2.2平方公里。
辖区现有10个社区,常住人口约16000户49000余人,流动人口17000余人,登记外籍人口近3000人。
②自2010 *徐珊珊:公共管理学博士,北京市东城区委党校社区教研室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政府与政治,政府社会治理以及公共政策。
①文军:《从单一被动到多元联动——中国城市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完善》,《学习与探索》,2012(2)。
北京市某区网格化管理优化路径研究
北京市某区网格化管理优化路径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加,城市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和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北京市某区决定对网格化管理进行优化。
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将城市划分成多个小块,通过各个网格点对城市进行管控和管理的方法。
这种管理模式可以帮助城市更有效地部署资源,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增进市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对网格化管理进行优化,对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北京市某区的网格化管理优化路径,为城市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推动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完善网格化管理的机制和体系,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
2. 提高城市服务水平,提升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3. 加强城市的安全防范,提高城市的安全感和稳定性。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深入了解北京市某区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挖掘管理优化的潜力和瓶颈。
借鉴国内外优秀城市的网格化管理经验,对比分析不同城市的管理特点和优劣势,为北京市某区的网格化管理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现状分析1.北京市某区的网格化管理现状目前,北京市某区的网格化管理主要依靠基层社区和街道的力量,通过网格员和志愿者的协同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的基本覆盖。
由于资源分配不均衡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有些地区的网格化服务还存在不足和短板。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原有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城市管理的需求,亟需进行优化和改进。
2.国内外网格化管理案例分析在国内,上海市普陀区、广州市番禺区等城市通过推行网格化管理,优化城市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在国外,纽约市的网格化警务尤为突出,通过将城市划分成小块,精准部署警力,有效提升了城市的治安水平和反应速度。
这些案例表明,网格化管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以为城市管理带来实质性的改善。
北京市东城: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有效途径
北京市东城: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有效途径北京市东城: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有效途径北京市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在维护首都和谐稳定、加强“首善之区”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责任。
2010年8月,东城区被中央政法委和北京市委确定为全国和北京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
一年多来,东城区在探索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新方式,提高社会服务管理科学化水平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最近,我们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深入该区的东直门街道、东花市街道、建国门街道及其所属社区,对实施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主要做法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东城区创建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是针对当前社会服务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充分运用网格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划分网格单元,以责任制为依托,全面覆盖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各种要素,进行精细化服务管理的一种社会管理常态化方式,主要特征是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多元化参与、信息化支撑。
合理划分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单元。
按照完整性、便利性、均衡性、差异性原则,将全区17 个街道、205个社区划分为589 个社会管理网格。
根据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基本情况,将所有网格划分为住宅、商务商业、企事业单位、人员密集场所四种类型;根据社会管理秩序、治安环境状况,将所有网格划分为日常管理、一般防范、重点关注、综合治理四种等级。
以网格为单位,围绕社会服务管理的具体工作,逐人、逐地、逐事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到人,做到精确定位、精选定人、精准定责,实现网格全覆盖、工作零缝隙。
科学构建社会服务管理组织体系。
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领导小组和各单位(部门、街道)领导小组。
按照将社会管理重心前移、下移的总体要求,对现有社会管理流程进行再造和优化,搭建“三级平台(即区、街道、社区三级行政体系)、四级服务管理(即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工作体系)”的组织体系。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是在“数字城市”迅速建设与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新突破。
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代表的实践经验表明,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绩效。
网格化城市不仅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集中应用,而且为城市管理理念提供了新的范式。
对这一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对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产生背景、概念特征、基本内容、成效与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以促进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
1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1.1 传统城市管理模式暴露出的弊端迫切需要用新的方法加以解决我国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经历了几十年的调整和变迁,但其弊端一直未能根除,主要体现在:一是管理机构规模庞大、管理人员繁多、运营成本越来越高。
二是管理空间划分不明确。
城市管理在总体上应统一,但具体工作应有明确分工。
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缺乏统一调度,层次混乱,职责不清,面对不同的管理对象,或者是多龙治水,或者是无人问津互相扯皮的现象经常发生。
三是管理方式落后,过多地依赖突击管理和运动式管理,结果经常造成管了又乱,乱了再管的局面,浪费了行政资源,降低了管理效果。
四是管理粗放,城市管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均显得被动和滞后,不能做到精确、高效、处理及时。
五是对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成效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及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强化机制,对各职能部门的制约和监督流于形式。
这些老大难问题依靠传统方法已无法解决,需要寻求新的方法模式,而网格化就成为一种较好的选择方式。
1.2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现代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城市的发展与繁荣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改革开放初到2004年,我国的城市化率由18%上升到42%,平均每年增加近1个百分点,内地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0个,其中人口50万以上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已达94个。
论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摘 要: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运行以来 , 取得了明显成效: 开展了—批试点项目, 召开了一系列会议, 形成了一
套技术规范, 催生出—批科研成果 , 出台了若干政策文件。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 认识和理解有不够全面, 投入 成本和转换成本较高, 管理人员不适应; 政策法规不配套。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相应对策 : 要加强宣传, 提高人 们对新模式的正确认识, 因地制宜地推进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 要加强试点市与市、 市与区之间的互动关系; 同时, 要注意发挥政府的作用, 尊重市场规律 , 切实提网格化高技术的实用性和易操作性。
维普资讯
20 年 第 4 总第 7 期 ) 06 期( 8
南京市政
5
论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成效、 问题与对策
姜爱林 ’ 任志儒
( 1中华全 国总工会政研室 , 北京 10 6 2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085 北京 102 ) 002
关键词: 网格化; 城市管理模式 ; 成效; 问题; 对策
21 . 开展了一批试点项 目
1 引言 : 研究 必要性
20 年 7月 1 05 4日, 建设部下发《 关于推广北 京市东城 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 的意见 ( 建城
2 51 号 》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网格化城 0 2 网格化 城市管理模式是在 “ 数字城市” 迅速 【 0 1 1 ), 05 月 3日,建设部下发 建设与发展 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 , 市管理新模式 。2 0 年 7 1
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新突破。各地实践经验表 明 , 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相比,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 具有明显的优点,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绩 效, 降低城市管理成本。但与此 同时, 各地在实施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这样或那 样的问题。 本文试就此作一些探讨,市 ( 区) 城 名单
街道推进城市网格化工作管理实践报告
街道推进城市网格化工作管理的实践报告(1)依照街道城市管理职能定位的整体要求和县委、县政府领导关于在XX 街道进行城市现代化网格化管理试点的指示精神,自 20XX年 9 月下旬开始,街道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学习借鉴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网格化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街道本质,着手整合街道管理资源,研究成立街道做事处与辖区单位、各专业管理部门一致协调的城市管理高效工作运转体系, 11 月初,形成了“XX 街道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推行方案”,举行了巡逻员上岗启动仪式,网格化管理在辖区内正式全面推行。
一、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整体思路从XX 街道地处县城中心,辖区面积大,人口多,情况复杂的的本质出发,站在不断满足市民基本生活需要,成立社会主义友善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以“公众得优惠、管理出实效”为价值取向,以全面提升街道城市综合管理能力,打造友善、有序的社区环境和社会治安序次为目标,以整合街道管理资源,成立街道做事处与辖区单位、各专业管理部门一致协调的高效工作运转体系为核心,经过条块联手、整合资源、再造流程、加强督查,大力推进城市管理的网格化,从而使城市管理中的作业、管理、执法、监督等四个环节,真切形成有机连结、科学合理、高效有序的闭合系统,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二、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目标和工作准则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最后的目标是:经过街道城市管理系统创新,成立起条块结合、责权益相一致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推进社区环境改进,保障城市安全牢固,政府服务公众的质量和水平、应急反响能力明显提升,社区居民宽泛满意。
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准则是:实时发现问题,供应正确信息,协助部门工作,督查责任落实。
三、推行方法与工作流程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的要点1、成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一是成立由街道党工委、做事处、县政府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负责人组成的XX 街道地区管理委员会,街道做事处主任任管委会主任,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巡逻工作督查小组、督导检查组和信息指挥中心。
东城区社会“网格化”管理经验
东城区社会“网格化”管理经验重庆日报记者何方重庆商报记者杨道彬1、“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实现了更小单元的管理,网格化所辖范围比社区更小。
借助高科技三维街景后台处理中心,使管理分工更清晰,责任更明确,处理问题更高效,更有针对性。
2、搭建了区级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中心、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分中心、社区社会服务管理综合工作站“三级平台”和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管理”体系,实现了层层上报机制,以及重大危机的援助机制。
3、形成了发现问题——搜集问题——问题立案——问题处理——民心反馈——结案打分的工作流程,建立了一套服务民生的监督评价体系。
4、通过“工作建制下设、工作重心下移、工作力量下沉”,加强了基层力量配置,将“运动式”、“突击式”滞后的整理模式转变成前馈式的管理模式。
5、工作绩效由街道负责考评,打破了“条块壁垒”,让“条”上各部门和社会各方的工作机制、人员力量和工作手段实现了在“块”上的综合,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社会管理工作的效能。
网格化管理提供“精细化”民生服务核心提示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中间有“网”(互联网),地上有“格”(社会管理网格)——北京市东城区通过创新城市管理的“网格化”模式,“精细化”服务民生,让“管事”的人来到身边,有效推动了信访总量和集体访量“双下降”,万人和百户发案率均保持北京市最低水平,真正做到了让居民放心满意。
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中间有“网”(互联网),地上有“格”(社会管理网格)——在北京市东城区,“精细化”服务民生,创新城市管理的“网格化”模式,被外界如此生动地描述。
“我们这里,工作人员都到居民身边服务来了,小偷也不敢进社区,真正过上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好日子。
”东城区清水苑社区居民陈扬香高兴地说。
在东城区,一项社会管理服务的创新,让居民们生活在被划分为若干单元格的辖区里,这些辖区被称为“网格”。
“网格”不仅改变了现有的社区管理模式,加强了便民服务力度,降低了群众上访数量,更有效地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数。
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建立城市社区慢性病管理_省略_模式_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慢性病
CHINESE PRIMARY HEALTH CARE Vol.23, No.2 Feb, 202 月第 23 卷第 2 期(总第 278 期)
的健康, 通过与居民签订健康管理协议, 使全科医生成为居 民健康的 “守门人”。 在服务方式上, 全科医生改变过去 “坐堂门诊” 的做法, 主动上门服务, 进行慢性病管理和健 康指导, 满足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构建社区医务人 员与居民群众 “亦医亦友” 的和谐医患关系。 2.1.2 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机制, 保证了慢性病管 理工作的技术支撑。 充分发挥东城区医疗资源丰富的优势, 与 15 家 大 型 综 合 或 专 科 医 院 建 立 了 双 向 转 诊 关 系 。 通 过 划 分责任区域, 使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 鼓励医院设立专司双向转诊的机构, 设计应用全区统一的双 向转诊单, 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路。 同时, 通过医院医生到 社区巡诊、 带教、 开展培训和参加慢性病管理团队等措施, 拉近医院与社区的关系, 形成了互相支持、 互为补充的医疗 服务体系, 从而实现了慢性病的环状全程管理。 2.1.3 建立了人员准入、 退出和培训机制, 实行新的考核评 价体系, 保证了慢性病管理工作的数量和质量。 建立并认真 执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准入标准和退出制度, 强化岗前培训 和岗位培训机制。 同时, 为避免收支两条线管理可能带来新 的 “大锅饭” 现象, 建立了新的考评体系, 以信息管理系统 自动生成的工作量为基础, “六位一体” 的工作内容全部核 定分数, 并且向慢性病管理、 上门服务、 健康教育等方面倾 斜, 同时委托第三方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 测评结果作为系 数, 与工作量分数相乘, 得出综合分数, 核发绩效工资。 新 的考核评价制度避免了平均主义, 有效调动了社区医务人员 进行慢性病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2.2 应用信息化技术, 实现对居民健康的精细化管理 2.2.1 进行了全区慢性病普查, 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平 台, 实现了对慢性病患者的精细管理。 动员全区力量, 历时 3 个月完成了全区范围内的人口、 住房和慢性病普查工作, 基 本 摸 清 了 全 区 60 多 万 人 口 的 基 础 健 康 信 息 、 包 括 基 本 健 康状况、 血型、 既往史、 过敏史及慢性病患病情况。 在此基 础上建立了全区人口健康状况数据库, 并和东城区地理信息 系统结合, 建立了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平台, 开发了大 屏幕指挥调度系统, 实现了健康管理对象的定量、 定性、 定 位。 目前, 按照网格化的管理模式, 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可以 随时查到全区、 每个街道、 每个社区、 每个万米网格中 5 种 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和每 1 位病人的具体健康情况, 实现了对 慢性病患者的精细管理。 2.2.2 开发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软件, 设计应用了东城区居 民健康卡, 保证了慢性病管理工作的系统化、 精细化和连续
北京市网格化社会管理的经验、问题与对策
度轴心” 。监督 中心下设 3 个中队辖 l 0 个分 队,每个分
2 . 实现社 区基础信息共享,搭建社会管理 信息化
队负责一个街道的管理范围,招聘了 4 0 0多名城市管理 的支撑体 系。基础数据的采集和 日常化更新为社会事件
监督员 ,每个监督员负责巡查大约 1 2 个 网格单元,1 8 管理和社情 民意的了解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是网格化 万平方米和 1 4 0 0 个城市部件。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是 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 内容 。要实现基础信息的共享 ,只
有关信 息 发往 管理 监督 中心 ; 也 可 以通 过 “ 城 管通 ” 接 管理坐标系,社会管理的主体、客体被逐一落实到网格
受监督 中心的指令 ,实现了社会管理信息的实时传输。 当中。一方面 ,进一步明确不同层级管理主体在社会管
北京市海淀区则将视讯采集技术作为发现问题的重要工 理 中的权利和责任 ,提高了管理主体的活力和效率 ,合 具——安装在某一单元格内的摄像设备采集的信息可实 理配置管理资源,分配管理任务 ,做到 “ 小事调解不出
7 l 项中类、1 6 7 项业务事项 ,认真梳理 了流动人 口、矛 及市容环境 、安全生产、食品卫生、地下空间等管理领 盾调解、矫正帮教、综合执法 、治安防控等五大类 1 8 8 域 的责任主体纳入数字化管理系统 ,建立房产、人 口、 项事件的流程。事件涉及 5 家牵头单位 ,2 9 家相关委办 单位等数据库,采集基 础信息达 l 1 2 7 万 余条。 做 到 局。【 _ 在六步闭环式管理流程的运作 中,成功实现了 3 4 了第一时间发现管辖网格内的社情民意 ,区、街道 、社
期劈
首 都 科学 发 展 论 坛
~ . 一 .
信 息研 发 出专 用管 理 工 具— — “ 城管通” 。该 工 具基 于 新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宝贵的城市社会管理
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特点及启示_阎耀军
1文章编号2 1002-2031(2006)02-0076-04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特点及启示阎耀军1摘 要2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
其特点是在控制论基础上,综合利用移动通讯和网络地图等高科技手段,实行全方位、高效率的城市管理活动。
其主要方法是对应城市实体空间建立网格化电子地图,并在上面把城区划分成细密的网格,然后按照一定的管理幅度划定若干控制区。
区内的公共部件和事件,均按其地理位置编码标定在电子地图上。
每个管理区都设人轮班巡查,对区内所辖城市设施、市容卫生、治安状况进行全时段监控,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通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核实后再发往相关职能部门并限时解决。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我国数字城市技术应用领域的重大突破,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1关键词2 城市管理;管理模式;网格化管理1中图分类号2 C931;F294 1文献标识码2 B1作者简介2 阎耀军(1954)),男,汉族,河北南宫人,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天津未来学会副会长和秘书长,研究方向为社会预测学理论和社会发展战略。
1收稿日期2 2005-12-111修回日期2 2005-12-31城市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化城市管理模式,由北京市东城区首创。
他们运用电子网格地图技术,以万米单元网格作为最基本的城市管理单元,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方便管理等原则,将北京东城区25.38平方公里划分成1652个网格状的单元,然后再按照功能区划,将6大类56种城市部件和7大类33种城市事件问题都赋予代码,将这些代码标注在相应的电子网格地图中(每个网格对应约万余平米的实体空间)。
这样发生在每个管理区居民生活中的各种部件和事件问题,如井盖丢失、公共设施损坏、垃圾渣土堆集、占道经营、无照游商、小广告等问题,就会通过移动通讯技术由流动巡查员迅速反馈,立即显示在城管指挥中心的电子大屏幕上,而指挥中心则根据编订的程序分类处理,下达到相应的职能部门限时解决。
北京市某区网格化管理优化路径研究
北京市某区网格化管理优化路径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城市管理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各地纷纷开始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
作为首都北京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某区也在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优化路径,以期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
网格化管理是将城市的行政区划划分为一个个小网格,由专人负责管理和服务该区域内的居民和单位。
每个小网格成为管理者和居民之间沟通的纽带,旨在提高城市管理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
在实际运行中,如何优化路径成为网格化管理的重要问题。
某区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平台。
通过信息平台,可以实现对每个小网格的详细管理和监控。
管理者可以实时掌握每个小网格的情况,及时了解到居民的需求和问题,并且可以根据实时数据进行决策和调度,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某区应注重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网格化管理需要专职人员进行具体的工作,某区应加强对网格化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某区还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建立起严格的考核和奖惩制度,督促管理人员履行工作职责,确保网格化管理的顺利进行。
某区还可以积极开展社区自治,让居民参与到网格化管理中来。
通过组建居民委员会或者志愿者团队,可以增加居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让他们共同参与决策和执行,让网格化管理更加人性化和精准化。
某区还应加大对网格化管理的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途径,向居民宣传网格化管理的好处和重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支持网格化管理。
某区还可以借助媒体和社交平台等渠道,及时反馈管理情况和解决问题,增加公众对网格化管理的满意度。
某区要想优化网格化管理的路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平台;注重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积极开展社区自治;加大对网格化管理的宣传力度。
只有这样,某区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杨艺文-东城区数字管理新模式应用
杨艺文:东城区数字管理新模式应用东城区区长杨艺文2009年10月22日下午,第四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全球数字城市高峰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紫金厅举行。
会上有来自不同城市的领导者、组织者、数字城市的科学技术体系开发者、建设者,将他们在数字城市的思想理念、科学技术体系以及数字城市实施中的经验进行介绍。
【杨艺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能和大家交流、探讨数字城市建设的机会,那么东城区2004年创立网格化管理的新模式,得到了建设部和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在2005年7月开始推广,先后在51个区进行推广,已经有33个城市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
几年来我们自身始终坚持实践新模式,并结合形势的发展拓展新模式,并逐步向建设发展改进。
下面我重点介绍东城区城管模式应用和拓展情况,和数字模式的思考,不妥之处使大家批评执政。
东城区2004年创建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现在系统、定量、主动管理,被专家成为政府管理创新的革命。
主要特点是创立了万里单元网格化和城市部件管理法。
二是基于自主研发的城管通。
三是进行城市管理流程再造。
从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七个环节实现了科学管理。
四是创建了“双轴化”管理,由城市管理中心统一调动。
五是建立了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形成内评价和外评价监督评价机制。
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解决传统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的专线,从粗放管理到精确管理转变。
二减少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整合政府资源,节约行政成本。
三克服过去职责不清、分工不行的管理弊端。
四是大大改善了城市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实现了质量跨越式发展。
从2004年正式运行到2009年9月30日合计立案25万余讲,结案24万件,办结案由原来的一周提高到现在5小时。
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访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高建武
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访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高建武作者:本刊记者朱瑞来源:《社会治理》 2021年第3期本刊记者朱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要求,“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
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网格化管理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
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率先开展网格化管理探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网格化管理基本覆盖全国城乡,推动着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变革。
网格化管理对基层社会治理产生了哪些影响?现阶段全国网格管理工作的基本状况如何?开展好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其困难和解决路径有哪些?网格化管理在新时代如何完善?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高建武副主任。
《社会治理》:在您看来,网格化管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关系是什么?对基层社会治理发挥了哪些创新性作用?高建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重点任务在基层社会治理,要求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
2020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时也提到,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早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要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责任,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采取更加周密精准、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多数观点认为,网格化管理就是基层治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从此“基层”与“网格化管理”密切结合起来,但其实网格化管理有着更丰富的内涵,与基层治理是既统一又相对独立的关系。
城市网格化管理新趋势
城市网格化管理新趋势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接受胡伟院长的邀请,到交通大学国际和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我最近听说我们学院被学生们简称为“国务院”)来。
这是我第二次到这里搞讲座。
今天的主题是:中国:城市网格化管理新趋势,或者说,数字化城市管理新趋势。
◆一谈到城市管理,大家可能马上会想到城管队员。
其实今天讲的不是一般意义上和传统意义上城市管理,而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城市网格化管理。
2005年以后的中国城市,在管理层面,正有一个革命性的变化,这就是——城市网格化管理。
◆中国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先行者是北京市北京东城区。
北京市东城区从2004年4月开始,课题组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创建了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新模式通过搭建城市管理信息平台,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和动态化。
一、是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
从2004年10月份投入运行以来,政府系统本身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达到90%以上,而过去只有30%左右任务派遣准确率达到98%;问题处理率为90.09%,问题平均处理时间为12.1小时,而过去要1周左右;结案率为89.78%,平均每周处理问题360件左右,而过去每年只能处理五六百件,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二、是大大降低了城市管理成本。
初步运行情况表明,新模式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由于城市管理监督员对万米单元进行不间断巡视,各专业部门的巡查人员相应减少了10%左右,并相应节约了有关部门的车辆成本以及外出补贴、误餐费、车辆汽油费、保养费、维修费等巡查成本;由于问题定位精确、任务派遣准确且克服了多头处理、重复处理等弊端,各专业部门的人工费、车辆使用费等部件事件处理成本大大降低。
由于城市部件破坏、损伤、丢失数量大大减少,自来水管漏水等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城市部件维修、重置费用等管理对象成本也大大降低。
初步测算结果表明,今后5年内,新模式的运行可以使东城区每年节约城市管理资金4 400万元左右,而金东城区为实施新模式投入的第一期投入的建设资只有1 680万元。
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全套解决方案
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全套解决方案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全套解决方案“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是将现代工程科学与现代社会科学有机结合,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将十几项数字城市技术整合集成应用于城市管理领域,全时段监控、全方位覆盖的现代化城市管理模式,是政府管理实践中一项宝贵的创新成果。
作为建设部重点推广项目,“数字城管”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正不断普及开来。
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1、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城市管理发展趋势的需要。
当代城市管理的理念和实践面临着变革与创新:一是体现以人为中心,从对人、财、物等“硬件”为重点的管理转向以知识和学习等“软件”为重点的管理柔性化趋势。
二是把管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建立在数字化、自动化基础上的管理数字化趋势。
三是不断完善民主制度,扩大市民参与,增强管理透明度的管理民主化趋势。
在这“三个趋势”中,信息化管理是关键。
以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城市管理突破口,通过信息化管理内在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等要求,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管理流程科学再造,管理主体多元参与,并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这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2、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城市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城市基础设施部件和管理对象事件的优化运作,要求城市管理手段不断更新。
随着城市容量不断扩大,市民对城市交通、环境、居住等质量要求日趋增强,网络化管理和动态调控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迫切要求城市管理必须从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单一变为综合,滞后变为实时,以增强管理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3、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创新城市管理体制的催化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借助“科学技术”这个第一推动力,从管理工具的变革来引发管理体制的变革。
通过建立城市管理数字化基础平台,促进城市管理手段创新,进而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形成以数字化为标志的体制协调、运作高效、方式先进的现代化城市管理体系。
王佩立:东城区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新模式
王佩立:东城区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新模式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建设信息》
【年(卷),期】2007(000)06X
【摘要】5月27日,北京市东城区副区长王佩立出席“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并向与会者介绍了东城区创建的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情况。
【总页数】4页(P22-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01
【相关文献】
1.聚焦东城点线成城--信息化管理新模式:神奇的万米单元网格
2.网格下的城市--北京市东城区依托信息技术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
3.基于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的数字城管新模式
4.着眼1000平方公里——从东城区万米网格看北京市eGBCP城市管理新模式
5.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新模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网格化管理
城市网格化管理城市网格化管理是一种革命和创新。
城市网格化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
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
对于政府来说的主要优势是政府能够主动发现,及时处理,加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居民投诉之前。
首先,它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它是管理手段数字化,这主要体现在管理对象、过程和评价的数字化上,保证管理的敏捷、精确和高效;第三,它是科学封闭的管理机制,不仅具有一整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而且发现、立案、派遣、结案四个步骤形成一个闭环,从而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正是因为这些功能,可以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今天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城市网格化管理,成为要走向数字化的北京不愿错过的尝试。
管理概念所谓网格,就是将城区行政性地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格”,使这些网格成为政府管理基层社会的单元。
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有一个很著名的“二、三、四”,即“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模式”。
“两级政府”的提法是确立区级机关的主管政府地位,强调两级政府,也就是强调区级政府在管理区域内公共事务的独立地位,意味着具体的管理事务、管理权限,以及财政资源由市级政府向区级政府流动。
“三级管理”强调街道党政机关在管理本地区事务的重要地位。
虽然街道办事处在法律上不具备一级政府的地位,但是强调街道机关的管理职能和地位,意味着街道承担更加明确的协调和管理的职能,包括通过“会签”权,提升街道政府引向行政管理在区内派出机构的影响能力。
“四级网络”强调居民区层次在社会管理中基础性单位的地位,通过居民区各类组织,建立起维系社会管理和稳定的网络体系。
“二、三、四”模式的实质体现了上海模式的精髓,即强调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调控,区、街道和居民区三个层次上的组织体系成为确保社会管理的组织架构。
比尔·盖茨盛赞 全国各地学习“网格化”信息城管创奇迹 北京东城区攻克城管难题
比尔盖茨盛赞全国各地学习“网格化”信息城管创奇迹北京
东城区攻克城管难题
濮婕
【期刊名称】《中国经济周刊》
【年(卷),期】2005(000)025
【摘要】北京市东城区政府近来可谓风光无限、名利双收:其独立开发用于城市管理的“万米网格化管理系统”,被微软老板比尔·盖茨在国际上公开盛赞,称其为是城市管理新模式的一项“世界级案例”;其城管模式不仅被北京市作为样板推广,而且被建设部定为全国试点标准;面对国内兄弟城市前来取经,其已经注册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系统,将为其带来无法估算的专利收益。
【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濮婕
【作者单位】《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71.266
【相关文献】
1.信息管理网格化城市建设上台阶——中国电信"数字城管"应用助力城市管理 [J], 中国电信政企客户事业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新模式
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新模式
佚名
【期刊名称】《城市管理与科技》
【年(卷),期】2005(7)3
【摘要】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新模式是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管理模式的创新,新模式自2005年2月20日正式运行以来,东城区已解决城市管理案件一万多件,结案率达90%以上,一批多年未得到解决的城市问题得到解决,东城区的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总页数】1页(P135-135)
【关键词】城市管理;单元网格;新模式;2005年;东城区;管理模式;城市面貌;北京市;结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3;TP301
【相关文献】
1.聚焦东城点线成城--信息化管理新模式:神奇的万米单元网格 [J], 东城区新闻中心;东城区科委
2.下篇解读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新模式 [J], 陈平
3.王佩立:东城区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新模式 [J],
4.基于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的数字城管新模式 [J], 张冲;徐飞;夏建磊
5.着眼1000平方公里——从东城区万米网格看北京市eGBCP城市管理新模式[J], 胡雪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是在“数字城市”迅速建设与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新突破。
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代表的实践经验表明,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绩效。
网格化城市不仅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集中应用,而且为城市管理理念提供了新的范式。
对这一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对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产生背景、概念特征、基本内容、成效与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以促进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
1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1.1 传统城市管理模式暴露出的弊端迫切需要用新的方法加以解决我国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经历了几十年的调整和变迁,但其弊端一直未能根除,主要体现在:一是管理机构规模庞大、管理人员繁多、运营成本越来越高。
二是管理空间划分不明确。
城市管理在总体上应统一,但具体工作应有明确分工。
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缺乏统一调度,层次混乱,职责不清,面对不同的管理对象,或者是多龙治水,或者是无人问津互相扯皮的现象经常发生。
三是管理方式落后,过多地依赖突击管理和运动式管理,结果经常造成管了又乱,乱了再管的局面,浪费了行政资源,降低了管理效果。
四是管理粗放,城市管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均显得被动和滞后,不能做到精确、高效、处理及时。
五是对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成效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及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强化机制,对各职能部门的制约和监督流于形式。
这些老大难问题依靠传统方法已无法解决,需要寻求新的方法模式,而网格化就成为一种较好的选择方式。
1.2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现代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城市的发展与繁荣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改革开放初到2004年,我国的城市化率由18%上升到42%,平均每年增加近1个百分点,内地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0个,其中人口50万以上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已达94个。
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规模膨胀、人口流动加速、城市地理复杂性提高、各类公共设施庞杂、设备专业化程度高、公共安全隐患增多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控制难度加大、管理问题激增。
电话亭、信息亭、停车咪表、造型灯饰、景观雕塑等新型市政设施大量涌现,私搭乱建、无照经营、施工扰民等事件层出不穷,这些新问题都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而,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下落后的组织方式和工作方法,面对这些日益增多的城市问题只能是疲于应付,捉襟见肘。
因此,改革城市管理模式,采用先进技术,创设新的管理方法,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1.3 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为新模式产生奠定了技术基础一方面,信息化发展初见成效。
2005年年底,我国政府网站达到11 995个,部委、省级、地级和县级政府网站的拥有率分别为96.1%、90.3%、94.9%和77.7%。
2006年1月1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政府门户网站日益成为政务公开的重要窗口。
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稳步推进。
以“金盾”、“金税”、“金审”、“金财”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取得新进展。
全国人口基础信息库已加载12.1亿人口数据。
基础传输网形成了以光缆为主要物理媒介,多种传送技术共同构建的大容量、高带宽、高质量的基础网络平台。
2005年全年新增光缆线路长度53万km,总长度达到405万km。
另一方面,各地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天津市宽带无线微波已覆盖市区,一批重大信息基础功能平台相继投入使用。
全市累计上网办公项目350项;武汉市基础信息网络管线建设规模2.5万km,建成了城市地理信息、国土资源信息等一批重要数据库。
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电子政务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为城市管理模式的改革奠定了技术基础,使得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出现成为可能。
2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概念与特征2.1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概念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是一个新兴概念,人们对于它的认识不尽相同,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几种:一种观点认为,城市网格化管理是对资源的整合以及协同利用,它基于城市电子政务专网和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运用“3S”(RS、GIS、GPS)技术、地理编码技术和移动信息技术,以数字城市技术为依托,将信息化技术、协同工作模式应用到城市管理中,建设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实现市、区、专业工作部门和网格监督员四级联动的管理模式和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另一种观点认为,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就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研发“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还有观点认为,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是以信息化为手段,综合集成各种管理服务资源,在特定的社区网格内,及时发现并综合解决各类问题,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和管理需要的一种创新模式和机制。
以上观点所处角度和概括方式各不相同,但在基本认识上是一致的。
本文认为,所谓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是指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之上的,以单元网格管理为特征的一整套城市管理思路、手段、组织、流程的总称。
与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相关的几个概念是: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是指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以一万平方米为基不单位,将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元,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同时明确各级地域责任人为辖区城市管理责任人,从而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方法。
城市部件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就是把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作为城市部件进行管理,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
信息采集器——城管通:信息采集器是基于无线网络,以手机为原型,为城市管理监督员对现场信息进行快速采集与传送而研发的专用工具。
两个轴心的城市管理体制:两个轴心的城市管理体制是指通过整合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建立城市管理监控中心、评价中心(即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同时建立指挥、调度、协调中心(即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形成城市管理体制中的两个“轴心”,将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
2.2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特征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相比,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独具特征:有的学者认为,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具有6大特征:第一,该模式是整合管理资源的有效手段;第二,网格化管理的监控、反馈和督办功能;第三,可以避免城市管理中的死角和盲点;第四,事前预警性管理;第五,该模式是城市管理改革与管理现代化的一个方向;第六,有利于实现市民与政府的快速互动。
也有学者认为,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具有5大特征:第一,由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第二,由粗放管理变为精细管理;第三,变传统管理为信息化管理;第四,变“小城管”为“大城管”;第五,变偏重管理为监管并重。
结合实践考察和理论思考,本文认为,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特征主要体现在:2.2.1 数字化管理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不同,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联系空前紧密,3S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中间件技术等共同奠定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技术基础,即便是处于模式最终端的“城管通”,也凝结了现代数字技术的结晶。
在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框架内,科学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有机地合为一体,实现了工具理性与社会理性的高度统一,并最终共同为管理实践服务。
2.2.2 闭环式管理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下的管理效果经常是力度很大,结果很差,其原因之一是管理系统内信息的单向传递,政令频出,但忽视了结果控制,最典型的是一阵风似的运动式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控制论上属于典型的开环控制(Open Loop Control)。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建立了监管分离的两极城市管理体制,监督中心既负责信号输入,也负责评价结果,对整个管理系统起到全面控制功能,同时,社会公众的意见构成了监督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各个城市管理部门的工作成效得到了有效监督,管理系统实现了闭环控制。
2.2.3 精细化管理精细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管理的细化和深化,明确各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建立合理、高效、不断优化的业务流程。
精细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要求,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正是一种精细化的管理。
例如,北京市东城区将所有城市部件分为6大类56种168339个,每个部件小到井盖、路灯、邮筒、果皮箱、行道树,大到停车场、工地、立交桥、电话亭、公厕,全都有自己的身份代码,每个监督员对自己管理区域内的城市部件的数量、位置、所属社区、管理部门都能脱口而出,新模式下问题处理时间已精确到秒。
这充分说明,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摆脱了传统城市管理粗放、滞后的缺点,向精细化方向不断发展。
2.2.4 动态化管理传统城市管理模式在信息获取上基本处于静止、被动的状态,往往是在一类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带来恶劣影响之后,城市管理工作才跟上来,因此也就有了所谓的“突击式管理”、“运动式管理”。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有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作为技术支撑,实现了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动态监控。
单元网格内一旦某一城市部件出现问题,会在第一时间被发现,第一时间被解决,第一时间被反馈,第一时间被检验。
城市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实现了准确、及时的动态化管理。
3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基本构成结合各地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基本构成包括几点:3.1 管理方法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之上的新型管理模式,因此应用了与传统模式截然不同的管理方法。
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3.1.1 运用单元网格管理法“网格”是指为实现精确、敏捷管理而划分的基本管理单元。
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以大体相当于1万m[2]的面积为一个独立的管理单元,各个单元互相连接,形成不规则边界线的网格管理区域;对网格中的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共享;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网格实施全时段监控,同时明确各级地域责任人为该辖区城市管理责任人,从而在纵向上实现对管理空间的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
北京市东城区在实行单元网格管理过程中,根据自然地理布局和行政区划现状,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按照现状管理、方便管理、管理对象整体性等原则,把全区25.38km[2]的范围划分为1652个网格单元,从而在空间层次上形成4个递进的、逐渐细化的管理层面,每个层面都有明确的城市管理责任人。
第一个层面是指东城区整个区域,城市管理的责任人是区政府;第二个层面是10个街道,责任人是街道办事处;第三个层面是137个社区、责任人是社区居委会;第四个层面是网格单元、责任人是驻地单位和门前三包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