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国藩看交易型领导风格
曾国藩看人八句话
曾国藩看人八句话曾国藩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官僚、将领和思想家,他在治理官场时借助自己独特的人才观,通过对人才的挑选、培养和留用,建立了一支效忠皇室、忠于国家、勤勉实干、团结协作的干部队伍,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贡献者。
那么,曾国藩的人才观究竟是怎样的呢?以下就是曾国藩对人才的八句话:一、“观其言行而知其人,闻其言而知其意。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行来了解他的本质和品质。
一个人做事的方法、态度和风格都会反映出他的性格特点和价值取向,因此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
二、“以德为先,以才为后。
”这句话说明,曾国藩非常重视人的道德品质,并将其置于能力之上。
他认为,无论你有多么出色的才能,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因此他培养干部,首先考虑的是道德,其次才是才能。
三、“知其可为而用之,不知其可为而用之,则为祸。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在了解一个人的能力和性格的基础上,才能合理地利用他。
如果不了解这些,就容易出现错误的选择,甚至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四、“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句话强调了人才与组织之间的价值认同。
曾国藩认为,只有在价值观念相同的前提下,才能形成团结战斗的力量。
因此,他会先了解干部的思想倾向和价值观,看看是否与自己的组织相符,再考虑是否留用。
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对干部充分信任,不要过于担心失误和差错。
只有塑造出这种氛围,才能更好地激励干部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
六、“成大事者不为急功近利之事。
”这句话强调的是长期的眼光和深远的思考。
曾国藩认为,真正的英才是有耐心、有毅力、有长远目光的人,他们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原则,而是能够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为自己所认为的正义而奋斗。
七、“善追求者如鲲,义不苟合者如蝼蚁。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注重对人才的细节观察,要看看他是否有足够的追求和精神力量,是否有坚定的信仰和原则。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关键时刻保持正义、不屈不挠。
曾国藩的管理思想总结简短
曾国藩的管理思想总结简短曾国藩是清朝末年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对中国近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简单总结曾国藩的管理思想,以及他在实践中的体现。
一、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曾国藩认为,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石,管理者要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
他注重选拔具有才干和忠诚的人才,向上级推荐能力出众的下属,倡导重用实干型人才,实行“因才录用,以能为本”的管理原则。
此外,他还积极培养下属,注重实际训练,推动他们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二、强调精细管理和总结经验曾国藩注重细致的管理工作,他要求领导者要亲自参与,不仅要把工作交给下级去做,还要跟踪和指导每一个细节。
他提出了“三细”管理原则,即细数目、细时间、细分工,要求每个细节都要仔细把握,做到事无巨细。
并且他还强调总结经验,总结过去的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管理提供经验支持。
三、推崇“德才兼备”的管理者曾国藩认为,管理者应当具备德才兼备的特质。
他提出了“德才兼备”的管理理念,认为管理者不仅要具备卓越的才能,还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要有仁爱之心,关心下属,以身作则,做到以德服人。
他自己就是德才兼备的榜样,他严于律己,对下属宽容,一方面严格要求,一方面尊重和理解下属,建立了良好的领导关系。
四、注重目标的明确和执行力的强调曾国藩提出了目标的明确和执行力的强调,他认为管理者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且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执行力来实现这些目标。
他要求下属明确工作目标,并及时调整和控制工作进度,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他本人也是以身作则,言出必行,做到责任明确、目标明确和抓手过硬。
五、倡导“以民为本”的管理理念曾国藩倡导“以民为本”的管理理念,认为管理者应当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为民服务。
他在治理维护社会秩序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通过减轻农民负担,改革赋役制度,提供农民的福利,增加农民的收入等方式,让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六、提倡实事求是和勤政务实曾国藩提倡实事求是和勤政务实的管理原则,他认为管理者要面对实际问题,解决实际困难,不追求形式主义,注重务实的工作态度。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目录导语曾国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领导力一、“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二、大道至拙:以理念而非权谋为核心的领导力三、一生三变:一个领导者的成长轨迹四、内圣外王:本土领导力的典型案例第一讲重一、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二、谋定后动,审定而行三、端庄厚重是贵相第二讲耐一、做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二、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三、能下人,斯能上人;能忍人,斯能胜人四、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必不能妥善五、存其倔强,而去其忿激第三讲浑一、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二、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三、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四、“浑”则无往不宜第四讲明一、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二、处人处事所以不当者,以其知之不明也三、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四、当局则迷,旁观则醒五、事前易暗,事后易明第五讲辣一、殊为眼明手辣二、以霹雳手段,行菩萨心肠三、合之以文,齐之以武四、雷霆与雨露,一例是春风第六讲慎一、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二、常存敬畏之心,才是惜福之道三、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而来四、常怀愧对之意,便是载福之器五、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第七讲勤一、“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二、当为餐冰茹蘖之劳臣,不为脑满肠肥之达官三、五到: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四、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得来,而可大可久者也第八讲实一、观人之道,以朴实廉介为质二、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三、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四、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五、不自欺,不欺人第九讲暇一、此心必常有休暇之致二、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三、凡遇事须安详和缓以处之四、留一分自在,方可容得大事第十讲裕一、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二、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三、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四、有活泼泼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第十一讲恕一、须从“恕”字痛下功夫二、一言可以终生行三、舍己从人,大贤之量四、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五、“恕”则不蔽于私第十二讲强一、男儿自立,须有倔强之气二、打脱牙,和血吞三、天下事果能坚忍不懈,总可有志竟成四、以“硬”字法冬藏之德五、在自修处求“强”结语而困而知,而勉而行附录曾文正公嘉言钞后记。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提出了许多独特的领导力思想,对于现代领导者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曾国藩强调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领导者必须不断地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的素养和道德修养。
他在《孟子读后》中写道:“首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鞭辫师傅推出性命要好,难以杜绝;名声口碑推出钱貌貌说亡,日他三大好更怎大好,不必限人论辫。
”他的这种观点表明,领导者如果不能首先树立良好的榜样,就很难言行一致,影响他人。
曾国藩注重人才培养和选拔。
他非常重视人才,在选拔干部时,擅长发现人才的潜能,并且全力培养他们的能力。
他认为,优秀的领导者需要善于发现和培养能力,善于调动和发挥团队的超强能力。
在《曾文正公宴赠自将旅武官文给》中,他写道:“有所刻意者定然有成,以致风雷之士,猛于孤竹之矛。
”这句话传达了曾国藩对培养人才的重视和对他们高度期望的信念。
曾国藩提倡务实和创新。
他认为领导者应该是勇于尝试新事物,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的人。
在《曾文正公言行录》中,他写道:“吾带兵七年,不问契丹利名,马皮而进者甚多。
”这体现了曾国藩对创新的重视,他认为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只要能够为民族和国家带来实际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就应该勇于尝试。
曾国藩强调谦虚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他认为领导者应该虚心谦和,勇于学习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在《曾国藩文集》中,他写道:“道也,不长人,长无使人,使人者不其自调。
”这表明曾国藩看重团队协作,认为只有与团队成员和谐合作,才能够达到奇迹般的成就。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对于现代领导者有着重要的启示。
通过不断修身养性,领导者可以成为良好的榜样,影响他人。
培养和选拔人才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只有团结和发挥团队的能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领导者应该不断地创新,善于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
最重要的是,领导者应该虚心谦和,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积极修身养性,培养人才,创新思维,以及与他人和谐合作,现代领导者可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取得更好的成果。
宫玉振:曾国藩中国式领导力的四大精髓
宫玉振:曾国藩中国式领导力的四大精髓历经二十年晚清史、军事史和管理学的钻研,宫玉振老师在专著《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将曾国藩总结出来的为人处世之道提炼为“重、耐、浑、明、辣、慎、勤、实、暇、裕、恕、强”十二个字。
本文整理了宫教授关于曾国藩领导力的部分演讲内容,重点从一个核心,四大精髓来阐明中国式领导力哲学。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语录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毛泽东年轻的时候曾说:“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他还说,中国历史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办事之人,一种是传教之人,曾国藩是办事兼传教之人。
毛泽东认为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人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一个是曾国藩,一个是北宋时期的范仲淹。
这个评价是很高的。
在这里,毛泽东显然是把曾国藩当成一位成功的领导者来看的。
1核心——拙诚曾国藩的领导力核心,不是权谋,而是理念,是他践行理念的“拙诚”的功夫。
“拙”就是一步一步去做,“诚”就是实心实意地去做。
知一句便行一句。
曾国藩并非天资聪明之人。
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评价是“才略太欠”,是个“书憨”,即书呆子。
梁启超也说曾国藩“非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他没有超群绝伦的才华,在当时的杰出人物中,被认为是最笨的一个。
曾国藩对自己也很有自知之明,他评价自己“生平短于才”、“自问仅一愚人”。
曾国藩在给家里写信时也说,“吾兄弟天分均不甚高明”。
他曾以读书、做事为例,“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
曾国藩的作战指挥也是如此,“行军本非余所长,兵贵奇而余太平,兵贵诈而余太直”。
曾国藩“自以秉质愚柔,舍困勉二字,别无入处。
”他认为“天道忌巧”,他相信“惟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梁启超认为曾国藩的成功,恰恰就是这个困勉拙诚的功夫,“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曾国藩,是清朝的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很深的影响。
曾国藩一生注重领导力思想的实践和总结,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领导经验和智慧。
他的领导力思想不仅在军事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政治、教育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从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入手,分析其对当代领导者的启示。
一、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1. 忠诚与担当曾国藩在领导下属时,始终秉持忠诚与担当的态度。
他在待人接物的时候,始终以忠诚敬业的态度对待上级,以信守承诺的态度对待下属,以责任担当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曾国藩深知,只有忠诚于事业和责任,才能够取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也才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这种忠诚与担当的思想,对当代领导者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工作和团队,才能够赢得团队的拥护和支持,也才能够取得更好的领导效果。
2. 厚德载物曾国藩在领导下属时,始终强调“厚德载物”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领导者不仅要具备才能与智慧,更要有着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只有具备了厚德载物的品质,才能够在处理事务和处理人际关系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这种“厚德载物”的领导力思想,对当代领导者来说同样具有启示意义,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才能够更好地发挥领导者的作用。
3. 以德服人曾国藩在领导下属时,始终倡导以德服人的理念。
他认为,一个领导者不应该仅仅凭借权力和地位来约束下属,更应该通过自身的品德和行为来感化和感召下属。
只有以德服人,才能够赢得下属的尊重和拥护,也才能够取得更好的领导效果。
这种以德服人的领导力思想,对当代领导者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自身的榜样和行为来感化和感召下属,才能够赢得更多的支持和协助。
4. 因时而变曾国藩在领导下属时,始终倡导“因时而变”的理念。
他深知,世事变幻,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作为领导者,不能僵化于原有的思维和做法,而是应该不断地根据时势和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方法。
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
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导语“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清末民初学者徐珂所编的《清稗类钞》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湘军名将刘长佑担任直隶总督时,在“剿捻”的方案上主张的是“合剿”;而湘军统帅、奉命主持全盘“剿捻”事务的曾国藩主张的则是“分堵”。
二人意见不合,然而曾国藩却对刘长佑极力称道。
刘长佑感慨地说:“涤翁于此乃毫无芥蒂,良由做过圣贤工夫来也。
”曾国藩老先生在这件事上竟然毫无芥蒂,实在是因为做过圣贤工夫呀。
每一个领导者都会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社会文化的情境下,究竟什么样的领导力才会使领导者走向成功?对于这个问题,曾国藩无疑是揭开答案的线索之一。
无论是毛泽东曾经说过的“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还是蒋介石所说的曾国藩为人行事“足为吾人之师资”,都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曾国藩的身上,一定有某些与中国情境下成功的领导行为相契合的要素。
中国古人对于一个人的最高评价,是所谓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可以达到“三不朽”的人物。
所谓的“立德”,就是道德的提升与德性的修炼。
中国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人看来,“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我管理是组织管理的前提。
曾国藩一生以“圣贤”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所谓的“圣贤”,就是德性成熟与道德完美的人。
曾国藩的座右铭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成圣成贤的理念,使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卓越,而不向自我妥协,他的“立功、立言”,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出了德性与品格的修炼对于一个人领导力成长的至关重要的价值。
所谓的“立功”,就是建功立业。
曾国藩做的最大的事情是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挽救了大清王朝。
从政治的角度来说,人们当然可以对这件事情有不同的评价,但是所有的人都会承认,这件事情的做成,是非常不容易的。
曾国藩是一个文人,没有学过军事指挥;曾国藩所率领的军队是湘军,湘军最早就是团练,也就是民兵、地方武装,它不是国家的正规军,它得不到国家资源的支持。
从曾国藩身上可以学到的五个重要的人生经验
从曾国藩身上可以学到的五个重要的人生经验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著名大臣,他在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明朝遗臣之一”。
他的一生充满了荣誉和挫折,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下面将总结五个重要的经验,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第一,诚实守信。
曾国藩一生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便是诚实守信。
他不仅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在政治生涯中也一直秉持着诚实守信的原则,为官清廉,不为权势所动。
曾国藩用自己的事实胜过其他的措辞,他的清廉正直也充分地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我们应该从曾国藩身上学习到,做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就是诚实守信,我们要始终信守承诺,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素质,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第二,精益求精。
曾国藩不仅在政治上精益求精,在学术和兵法上也是如此。
他一生勤奋好学,常常为了深入研究一道难题而整夜不眠。
曾国藩认为“业精于勤,荒于嬉”,只有不断学习和改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我们应该向曾国藩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卓越。
第三,看事物全面。
曾国藩在政治、文化、军事等多个领域都有得到深入了解和研究,他能够看到事物的多个方面,不受片面的观点所限制。
他也能够根据事情的不同情况,制定出全面的解决方案。
我们也应该从曾国藩身上学习到,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局限在狭窄的范围内,要善于换位思考,看待事物要有广度与深度,才能够真正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第四,坚定信念。
曾国藩作为一位忠诚的官员和士大夫,他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秉持着忠诚、守信、正义的原则,不受世俗的浮躁和利益的干扰。
他一心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从不为自己打算。
我们应该向曾国藩学习,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被周围的声音所干扰,要为自己的信念而奋斗终生。
第五,不忘初心。
曾国藩一生中最重要的心路历程,也是不忘初心。
他为人民、为国家的初心从未改变。
曾国藩一生经历了政治风云变幻、世事兴废,但始终专注于自己的使命,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重,从未被私心所动。
曾国藩的用人和识人之道的名言
曾国藩的用人和识人之道的名言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曾国藩,清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被誉为“卧虎藏龙”,他在治理江南、平定太平天国等重要历史事件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治理才能和军事才华。
曾国藩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更是一个善于用人和识人的领袖。
他的用人和识人之道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曾国藩认为,用人是治国安邦的首要大事,一个领导者要能够善于用人、善于识人,才能使国家兴盛,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在任官江宁时,重用一批有识之士,在官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受到了广泛的尊重和爱戴。
曾国藩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他曾经说过:“治一国犹如经营一家,用人不当则无法立足,用人得当则国家繁荣。
”曾国藩的这番话,深刻揭示了用人之道的重要性。
曾国藩在用人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他注重选人而不在乎他的出身资历,只要这个人有能力,有胸怀,有真诚,他就会给予信任和重用。
在曾国藩的身边,有许多出身低微的人,但凭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勉努力,得到了曾国藩的重用,并在事业上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和才能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这个人有能力、有操守,就可以成为他的得力干将。
他曾说过:“不必问他的出身,只要他的才能和品行卓越,就可以任用。
”这种独特的用人标准,使曾国藩在政治和军事事业上得以顺利发展。
曾国藩在识人方面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他认为,一个领导者要善于洞察人心,善于辨别人的优缺点,才能选对人、用对人。
曾国藩强调要善于观察对方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从中窥得他的品行和性格,判断他是否可信、可用。
曾国藩还强调要善于交流,要主动与下属、同事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需求和困难,给予及时帮助和支持。
只有深入了解他人,才能更好地与他们合作、协同工作。
曾国藩曾说过:“要用心去了解每一个人,懂得他的长处和短处,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
”曾国藩的识人和用人之道,深刻影响了后人。
他的用人标准:“重才不重名”,“不问家世,只看才干,不考怀才不遇”,提倡以人的才干和操守为依据,而非以其社会地位、背景和身世为标准来选拔和使用人才。
曾国藩领导力
辣
“辣”不可不用,也不可多用。在中国这样一个讲究人情的社会里, 如 果一个领导被认为没有人情味的话,那么他的领导一定是失败的。
记入元戎幕,吴西又皖东。 追随忧患日,生死笑谈中。 末路时多故,前期我负公。 雷霆与雨露,一例是春风。
耐
曾国藩总结:“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必不能妥善。”
柳传志曾说过一句话:“做企业要有理想而不理想化。”
在西方管理学中,愤怒管理已经成为领导者的必修课 程。确实,在很多情况下,为了组织的成功,领导者必 须明白一条,这就是并不完美的结果也是可以接受的。 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控制自己的心态,反映的是领导者 德性的成熟程度,反映的是领导者修养水平和度量的大 小,并最终会决定领导者的事业成败。情绪化的反应是 领导力不成熟的表现。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 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 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 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战略家、理学家、政治 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 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 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胡官曾林文国翼(荃(1(178192841—-211年889701月)),1王字4日佳沅-氏浦1,86字号1年秀叔9峰纯月,30满又日洲名)正子,白字 贶旗植生人,,湖号道南润光双之初峰,由县晚拜荷清堂叶中阿镇兴补人名蓝,臣翎湘之侍军一卫主,要湘擢将军荆领重州之要将一首军。、 领湖,广汉总族督,。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
大道至拙
重耐 辣慎 暇裕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
曾国藩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他的领导力思想对今天的领导者仍具有
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首先,曾国藩注重教育和培养团队。
他认为,只有建立一支有能力、有道德的团队,
才能有大的成就。
因此,他十分注重教育和培养年轻的干部,指导他们自学成才。
在团队中,他也注重实践经验的分享和团队协作。
这一点可以启示现代领导者注重团队建设,培
养年轻干部的自学、实践和协作能力。
其次,曾国藩注重制定清晰的目标和规划。
他认为,任何做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而且要反复思考和修正。
他会给自己和手下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指导他们不断
地审视和调整。
这一点可以启示现代领导者要注重制定清晰的目标和规划,并随时反思和
调整策略。
另外,曾国藩注重细节和质量。
他认为,细节决定成败,而且要追求卓越的品质。
因此,他会从细节入手,注重细节的完美和做事的质量。
这一点可以启示现代领导者注重细
节和品质,以追求卓越的成果。
最后,曾国藩注重真诚和诚信。
他认为,真诚和诚信是成功的基础,而且只有真诚和
诚信才能建立起长久的信任和团队合作。
他在军中与士兵和下属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和信任,因此在战争中能够获得胜利。
这一点可以启示现代领导者注重真诚和诚信,在建立团队和
合作关系时要本着真诚和诚信的态度。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晚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领袖人物之一。
他在领导和管理方面的思想和实践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领导力方面,其思想和实践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启示。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
一、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曾国藩主张“用民为本、以德为先”,他认为只有得到民心,才能真正地领导和治理好一个地方。
他十分重视以身作则,善待百姓,倡导清查贪污,任人唯贤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从而赢得了人心,建立了强大的政治力量。
他还主张用人唯贤,他不问一个人是否有功名,只要这个人能够胜任工作,就会委以重任,并且善于引导团队的成员协调合作,形成了严密的管理体系。
他的军事理论也颇有见地,提出了“八思想”和“三绪士”等一系列军事思想,这些不仅对于军队管理有指导作用,也对于企业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曾国藩领导力思想的启示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不但在当时对政治、军事领域有着重大的影响,对于今天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用民为本,以德为先。
曾国藩认为,一个领导者要获取人心,就需要善待百姓,以德服人。
这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更要有实际的行动,例如打击贪污腐败等,展现自己的廉洁形象。
今天的领导者同样需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真诚的为人民群众服务,才能够赢得人民的信任和爱戴,形成强大的领导力。
以身作则,重构品德。
曾国藩在领导中强调了以身作则,他先要求自己做到仁爱和廉洁,然后才能要求别人做到。
这为企业领导者树立了一个榜样,一个企业领导者首先要求自己做到,才能够要求员工做到,这样才能赢得员工的尊重和信任。
用人唯贤,善于培养团队。
曾国藩善于用人,他重视用人的才能和资质,而非凭借后台关系。
他能够将那些有才能的人才善加任用,并且能够善加引导他们,使他们成为一个团队,形成一个紧密合作的组织。
这对于企业领导者同样具有借鉴意义,现代企业领导者同样需要善于发现和重视人才,组建一个高效的团队,从而实现组织的各项目标。
曾国藩为官之道
曾国藩为官之道一、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可见曾国藩深谙为官之道,很会处理君臣关系。
曾国藩在写给弟弟的家书中,就曾经告诫他们,官场上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
” 就是在官场上,你要讲究人事关系,尤其面对领导、面对上级,你要学会坚忍,不要那么张狂,不要那么孤傲。
否则的话,你就处处寡合,处处不如意。
一是血诚。
本质上讲忠诚,就是因为他认为忠君就是爱国,核心观念就是忠诚。
做人要守做人的本分,人的根本就是忠诚,守住了就可以在纷繁的世务中成就自己。
二是讲原则性也要灵活。
他的一生讲原则,但是有时也会权变。
三是摆正思想位置与心态。
与咸丰有别扭,但是始终把自己摆在臣下的位置上,不因耿介不把领导放在眼中。
处理天津教案,知道慈禧居心叵测,但是他坚守忠诚,摆正下级心态,硬着头皮去做这个,这叫忠诚。
忠诚非常重要,是一个知识分子安身立命之所在。
团队组织中没了这个,就没了凝聚力。
二、内断于心自为主持曾国藩的家训里有句名言,就是“凡危机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其在人者皆不可靠”,只有自己靠得住。
纵观中外历史,大凡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做人有主见,处事敢决断。
一个人云亦云,遇事毫无主见的人永远都不会走近成功。
有主见难,能够坚持主见则更加难,当事情越变越复杂,困难也越来越多的时候,怎么做才能既内持定见,又不会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呢?一是,遇事时要有主见,不要简单地被事态左右。
不人云亦云容易做得到,但不被事态左右则很难。
第二,懂得权变。
别人开辟洋务运动,好理解,曾国藩是标准的理学传人,儒家知识分子,不懂四学,却能积板开展洋务运动。
曾国藩没有这种知识储备,却能大力兴办,就因为心中有定见,是对大原则大趋势的把握,这就是变。
像建船厂上,曾国藩主张建船,比买船,就能真正学到手。
自家的事自家来做,自家的难自己承担,这才是自强之道,不能急功近利,引进外援,请神容易送神难。
正是因为心中有定见,让曾国藩在洋务运动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洋务运动积极的倡导者。
曾国藩的领导艺术
曾国藩的领导艺术曾国藩的领导艺术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
这是因为,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界独一人;第二,做官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第三,保官最稳,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
他熟读中国历史,对清代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当时之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曾国藩其事1、为官不能凭一己之好恶。
曾国藩一贯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官者,一定要根据情理处理事情,不能以一己之好恶处理事情,这样才能博得人们的信服。
曾国藩“不禁秦淮灯舫”一事,充分说明他是遵循这一原则的。
金陵,乃六朝金粉之都,不仅是旅游的胜地,更以其富贵繁华为天下人瞩目。
六安郡的太守涂廉访思想比较保守,对秦淮河的画舫尤其看不顺眼,下令各县严厉禁止秦淮河的画舫灯船,并征求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藩的意见。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谨慎保守的曾国藩是主张严禁的,谁知曾国藩却说:“叛乱初平,国家处在太平之时,游船画舫不应该再禁了。
我身为两江总督,处理事情不能仅凭自己的好恶,务要为金陵百姓恢复一个游乐场所,重建一个人文荟萃的江南名城”。
曾国藩不禁秦淮灯舫的消息传开后,大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整个金陵出现了一派丰乐昌盛的气象。
曾国藩是一个封建官吏,但能与时俱进,从大局出发看问题,这是难能可贵的,真正强调的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体现了一个官员应有的素质,也与现在提倡的公务员为人民服务,建立服务型政府的思路是一致的。
2、时时牢记“谨慎”二字。
曾国藩以编练湘军起家,书生治国,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
起初作战的时候,几乎总是失败,多次的败仗让曾国藩不得不谨慎起来,不断总结,终成大器。
战场上需要谨慎,官场上更需要谨慎。
曾国藩对“慎”有着深刻的理解,并有专门的阐述,在《书赠仲弟六则》中说:“古人曰钦、曰敬、曰谨、曰惧,皆“慎”字之义也。
慎者,有所畏惮之谓也。
居心不循天理,则畏天怒;作事不顺人情,则畏人言。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解读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解读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以其出色的领导力和治理能力而闻名于世。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曾国藩的领导力进行解读。
首先,曾国藩具备坚定的目标和远见。
他深刻理解国家的现实情况和面临的挑战,因此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战略来实现这些目标。
他积极推动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旨在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曾国藩展现了卓越的组织能力。
他善于制定有效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使得各级官员能够高效地协同工作。
他注重选拔人才,重用有才干的官员,使得整个政府机构充满活力和效率。
他还注重培养下属的能力,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第三,曾国藩体现了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他善于与各级官员和下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作出决策。
他注重与民众的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诉求,并采取措施解决他们的问题。
他还善于协调各方利益,处理复杂的政治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第四,曾国藩展现了出色的领导魅力和影响力。
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使得他的下属和民众愿意跟随他的领导。
他善于激励和鼓舞他人,激发他们的潜力和动力,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他还善于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信任。
第五,曾国藩展现了智慧和决策能力。
他能够准确地分析问题,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明智的决策。
他善于权衡利弊,寻找最优解决方案,并勇于承担责任。
他的决策往往能够带来积极的结果,推动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曾国藩的领导力体现在他的目标远见、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领导魅力和影响力以及智慧和决策能力上。
他的领导风格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对于今天的领导者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情商领导力的六种领导类型
情商领导力种的六种领导类型有句话说的好,叫“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很多人把曾国藩的成就归功于他的“识人”,并且还专门出了本识人的书《冰鉴》。
但是很多人不清楚,曾国藩之所以能在特定的时期内“成功”,更多的是因为他懂得“自知”。
现在企业中很多领导者总是感叹员工不好管理,殊不知,领导者的行为风格,也影响着员工。
领导者风格好坏,也间接影响了企业绩效的好坏。
在情商领导力系列课程中我把领导者行为风格,分为六种类型。
第一种:强力型。
强力型的领导很明显的行为风格,就是做事情很少去讲理由。
他们认为,员工去按照领导的意愿工作,是理所应当的,不需要讲理由。
只需要布置工作任务就可以。
但是员工不是机器,他们是会思考的个体,一旦他们总是在没有理由的情况下,去做事情,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厌烦工作。
在这种领导风格工作下的员工,很多时候会说自己就和个机器人一样。
只是一个工作的机器。
这种行为风格如果持续使用,会形成一种非常负面的工作氛围,企业绩效更无从谈起。
第二种:权威型。
群众相信权威,员工也是一样。
权威型的领导风格,不是简单的安排任务,而是用技巧,让每件工作看起来都是很有意义。
而且,权威型的领导相信,企业一定是实现员工的梦想,进而实现企业发展规划。
从更加务实的角度去思考。
员工更愿意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是盲目的跟随企业,去实现企业目标。
这种行为风格是比较值得提倡的,因为人更多是为实现自己梦想而活,把企业员工理想与企业终极目标捆绑起来,让员工不断实现个人理想,从而更好实现企业规划,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第三种:关系型。
顾名思义,这种领导非常注重关系,是员工眼中的老好人。
这种行为风格的领导非常喜欢“奖励”。
为了不破坏员工心目中“老好人”的形象,为了保持自己在所有员工心目中的“光辉形象”。
只懂得奖,不懂得罚。
这种行为风格如果单独使用,弊大于利。
在企业中领导者不要苛求做“老好人”。
做的好,肯定奖。
做的差,必须罚。
赏罚分明,才能打造一个懂得进取,积极向上的团队。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读书心得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读书心得书中内容一、一生三变:一个领导者的成长轨迹:曾国藩的朋友欧阳兆熊曾说,曾国藩“一生三变”:做京官时以程朱为依归,办理军务一变而为申韩,咸丰八年再出而以黄老处世。
程朱,即程颗、程颐兄弟与朱熹,是理学的大师;申韩,即申不害与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黄老,即黄帝与老子,是道家的别称。
欧阳兆熊的这段话,很好地点出了曾国藩的领导力是从“儒家”到“法家”再到“道家”——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领导者从理想到现实再到成熟的螺旋式成长轨迹。
1、如果说儒家给了曾国藩理想的追求,法家给了曾国藩现实的眼光,那么道家就给了曾国藩真正成熟的心态。
道家展现出了一种包容,一种耐烦,一种沉着,一种恬淡,一种灵活,一种弹性,一种圆融,一种更高的人生智慧。
欧阳兆熊说曾国藩“一生三变”,其实曾国藩是把儒、法、道三家的精髓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他既有儒家的理想与追求,又有法家的清醒与现实,同时还有道家的成熟与灵活,从而到达了真正圆通无碍的境界。
2、对于领导者来说,仅有做事的激情是不行的,还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仅有对价值的执着是不行的,还要有与现实妥协的智慧。
一个伟大的领导者,既需要有对理想的坚守,又需要有清醒的现实取向。
要在理想中关注现实,也要在现实中追求理想。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这种平衡,是曾国藩领导力的最大特色,也是他最终能够成就事业的根本原因。
我的心得与应用:每一位领导者的成长轨迹都不不尽相同的,都是以理想作为支撑,经过现实的打磨才会体会到实力的重要性。
社会上经常说的一句话:“理想很饱满,现实很骨感。
”确实是我们这群刚迈入社会两三年的“初生牛犊”的写照。
儒家相信人性本善,确实我们确实未曾体会过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会出现怎样的现实主义。
法家信奉的实力,提倡的利益,无非就是我们离开保护伞,看到人性和社会的另一个层面。
曾国藩先生的人生有三变,而我现在才刚刚开始这第二变,刚开始拥有一种现实的眼光,也希望通过这本书,吸取曾国藩先生一生三变的经验。
探析曾国藩哲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探析曾国藩哲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的官员,他的治国理念和管理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曾国藩哲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精细管理思想:曾国藩在管理上注重精益求精,提倡细致入微的管理。
他在《曾文正公全集》中提到:“无忽其中者,则无忽大事。
”他认为只有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才能保证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企业管理中,也需要注重细节的把握,从细微处着手,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二、人才选拔和培养:曾国藩注重选拔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他在《曾文正公全集》中提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他非常注重对下属进行了解,了解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并将他们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所长。
在企业管理中,也需要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通过了解员工的特长和优势,将其安排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其所长,提高绩效。
三、持久经营思想:曾国藩强调持久经营的重要性。
他在《曾文正公全集》中提到:“持久经营良善,蓄积水源”。
他认为只有持久经营,才能积累资源和经验,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企业管理中,也需要注重持久经营,要有长远的眼光,注重积累和创新,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四、运筹帷幄思想:曾国藩注重运筹帷幄的管理思想。
他在《曾文正公全集》中提到:“临机应变,物竞天择”,他认为在面对复杂的环境和问题时,需要灵活应变,善于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企业管理中,也需要注重运筹帷幄,善于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做出明智的决策,保证企业的发展。
五、责任担当思想:曾国藩注重责任担当的管理思想。
他在《曾文正公全集》中提到:“事者,情责也。
君子无假于己。
”他认为作为管理者,应该承担起责任,关怀员工,服务社会,积极为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企业管理中,也需要注重责任担当,做到对企业、对员工、对社会负责,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曾国藩哲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精细管理思想、人才选拔和培养、持久经营思想、运筹帷幄思想以及责任担当思想等方面。
【doc】从曾国藩看交易型领导风格
从曾国藩看交易型领导风格1皇鉴何谓交易型领导{1978年,美国着名哲学社会科学家伯恩斯首次提出交易型领导的概念,他指出,"当一个人主动与其他人发生接触以换取有价值的东西时,便产生了交易型领导关系","这种交换可以发生在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或心理层面,例如,货物与金钱的交易,候选人与公众之间的选票交易,对他人友好以换取倾诉?自己苦衷的交易".重要的一点是,在交易型领导过程中,"讨价还价的各方都清醒地意识到他人的权力和态度,每个人都把别人当做'人'来看待".因此,交易型领导并非只是一种赤裸裸的利益交换,而是建立在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的.在任何组织中,要成为一名有效的领导,必须首先具备交易型领导的风格和特点,通过长期的经营和建设,从物质和心态方面实现双赢的目的.那些认为只凭借个人魅力就能迅速组织起一支高效团队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在现实中,领导的行为往往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具有"敢为天下先","舍我其谁"的超凡魄力;领导常常更像笼中的困兽,而非机遇的创造者.他们的决策环境涉及社会,道德,法律,经济等诸多因素,受到传统和惯例的约束.尤其在比较稳固的组织中,强烈的制度和文化压力使领导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从已有的选择中进行取舍,不可能脱离既定的价值观和宗旨率性而为.因此,领导的选择常常是短期性的,他们可以选择的范围也比较狭窄.但是,尽管存在这么多约束和困难,领导也并非无能为力,他们仍可以通过渐进式的措施适应,调整和改变这些外部条件.这种渐进式的改变要求领导具有应对复杂局面的交易能力,而不只是通过"计划一决策一实施"的单一过程来推动变革的发生.交易型领导的决策特征l………—v--—●P—*一大多数领导都怀有一种变革的理想,然而在实施变革措施的过程中,受到了决策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强大制约,权衡之后,只有通过交易的手段才可能实现这些理想的"折中版".交易型领导最突出的决策特征就是折中,其意与中国古语中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曾国藩能够在晚清这样一个动荡而复杂的环境中"立言","立功","立德",其个性言行无不体现出交易型领导所特有的决策特征.生存之道,屈伸有度.曾国藩非常重视体验和实践,他在流传给后人的一部《挺经》中提倡:"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事成之可冀."曾国藩向来反对摆官气,讲资格,做事循规蹈矩,言语不痛不痒,主张放下身子去现实中体察一番,以求身到, 心到,口到,眼到,"尽吾心力之所能及".曾国藩虽信奉挺经,恪守"忠义血性"四字,主张男儿应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然而经过多年挫折的磨炼,他在逆境中也能屈伸自如,甚至为达到某种目的,不惜做出违心之事.例如,在初办湘军时,每月军饷是最大的难题,因为地方办团练勇的开支一律由团练大臣自行解决.曾经有一次,曾国藩迫于物资短缺和军情紧急,不得已冒着违反儒家道德和招致官场讥议的风险,亲自出面把一个当时在官场上声名狼藉的贪官请入乡贤祠,以此为条件换取贪官后人所捐赠的军饷.虽然曾国藩后来因此事被朝廷降官两级,但他认为在当时能够通过这种交易让湘军度过困境也是值得的.君臣之道,藏锋蕴志.曾国藩对清政府既满怀感激,又时时如履薄冰,以防猜忌.在与太平天国的拉锯战中,凡是打了胜仗,他从不在报捷奏折中单独领功,而把领军将帅或有关的高级官员列在首位.曾国藩这样做,既向朝廷表明了自己功不独占的气量,又激励了湘军将领和官场同僚,赢得了他们的感激和敬佩.例如,湘军在同治三年攻破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曾国藩遵循惯例把满人总督官文列在捷疏之首,并随后自裁湘军二万五千人,以防权高震主,危及身家.这种"自剪羽翼" 的做法被证明是绝佳的上策,因为自削兵权既消除了朝廷的忧患,又●张抒陈国权扔掉r一个大包袱(湘军在后期出现了衰败奢靡之风,每月军饷电足一笔很大的丌支),同时他并没有降低自己的地化和威,冈为曾国藩的弟子李鸿章所创的淮军并未裁一兵一卒,闵此仍町对裁撤后的湘军形成有利的l支持用人之道,义利相长.曾国藩说自己近乎"拙愚",此1F常注晕任用人才以补已之短后人估计,曾国藩的幕僚逾叫白'之众,呵渭极一时之盛曾藩擅长识人卡}1人,其用人标准除廉明,智略,才识外,特别注重"忠义血性",即重朋那些誓死效忠封建政权,脚踏实地,尽去矫饰的人才,从源头上对湘军官员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控制,以便于后期的管理然而,曾国藩也深谙"君子喻于利"的道理,在用兵上主张厚饷养兵,以"利"赢得军心,以"赏"鼓舞土气湘军月饷是绿营的三倍以,所以通过兵卖命来发财成了贫苦农民的第一职业,"人人乐从军".除个人花费外,剩余兵饷还可补贴家川,使得湘军士兵能够安心操练,提高战.力一在对待湘军内部官员的政策疗向,曾国藩特别注重"武宵要命,文宵不要钱"的选拔原则,而激劝和保留人才的做法,采用"集众人之私成一人之公"的办法,秉持"武人给钱,丈人给名" 的原则,每次雅仗后.他都保奏立功之人和办朋!粮台,文案,善后等事务的幕僚;刈特刖优秀的人才采用密报的形,『』【】"宗棠,沈葆桢,李鸿章等;『fl/j'以下的候补人员则制定委缺.他他仃J感到只凄勤勤恳,它.r守,均有升迂的希;f:此他保持多年亲密关系却得到恩惠的人,如郭嵩焘,刘蓉,曾浩则j之结为儿女亲家御敌之道,而为一方面,曾凼藩列太甲和符种民『由】全党采取的足皂不留情的镇』蓝手段,主张"乱世须川典",并fiJ于一时杀人之多而得绰"曾剃,大",一方面,曾罔藩对待洋人的态度则体现出很强的交易原则.他站在维护清政晰主权和体面的立场上,反对外国人援助太平军,参与攻打江南城市的行为,对一味崇洋媚外的江浙士人非常反感对洋人超越不平等条约的做法,他电认为应当据理力争,逮捕过那些替洋人开设茶店的买办,扣押过依靠洋船拖带逃税的中国民船,宁可退回打造好并已支付巨额费用的舰船,也不肯洋人允当满清的水师提督.然而,一旦洋人以坚船利炮相威胁,曾国藩的强硬态度便软了下来.他清楚地意识到,国力之衰弱不足以对抗洋人的坚船利炮,惟有用高额的赔款满足洋人的贪婪.同时加紧办理洋务运动,尽快从洋人那里学习先进的造船,造炮技术,才足"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根本之计一在他的支持下,涌现出一大批洋务运动的杰出代表,如李鸿章,容闳;首次创办了近代第一批兵T 厂,如江南制造总局;第一批学子远赴重洋接受国外教育;开办了最早翻译外国科学书籍的译书馆.无奈清朝的统治已如大厦之将倾,洋务运动的一一切努力最终还足没能实现曾困藩富国强兵的理想,交易型领导的现实意义;无论从担任文职官员还是从带兵打仗的角度来看,曾国藩都可以称作是一名成功人士,然而他很早就意识到存清政府的统治下,国势已经败坏,各处人心浮动,贪官污吏们机巧取豪夺.杉{累多年的官场习气和民不聊牛的惨境难以得到扭转和根治,曾国藩虽有一番宏大志,有变革的精神和姿态,也只能通过交易的手段实现渐进式的改良因此,他的领导风格常常表露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特征: 一方面注重程朱理学中的躬身人世和经世济用之学,另一方面又茸读黄老之道,主张趋利避害,藏锋蓄志;一方面宽以待人,对从军营中携金私逃的幕僚追究,另一方面提倡"乱世须片】重典",冈杀人之多而得绰弓"曾剃头";一方面叮咛九弟曾囤荃隐忍退让,另一方面在官场上逞强斗狠,因私人恩怨参掉了江西巡抚,同乡陈启迈的乌纱帽;一方面把湘军定位为勤乇卫道的正规军,另一方面安置自家兄弟作为湘军将领并视之为私家武装;一方面训导诸弟摈弃私心,以国家大事为己任,另一方面处心积虑地协助曾国荃将攻克天京之功收于自家名下;一方面对军营中"败不相救"的风气深恶痛绝,杀湘军将领金松龄以儆效尤,另一方面无视渐汀巡抚王有龄的求救咨文,坐待太平军攻下杭州,乇有龄等人毙命之后,才命令援军"火速赴浙增援";一方面提倡程朱理学之"为人威重",另一方面在天津教案中听信海言,招致f失所指的"卖国贼"骂名,以致事后慨u叉"外惭清议,内疚神明",颇有四面楚歌之虑.曾国藩个性中不可调和的矛盾恰恰体现出交易型领导必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做永远的平衡,而不可能彻底抛弃任何一个重要方面冈此,采取交易型策略并不像字面上看到的那样,意味着领导将自己的变革理想毫无保留地让位于纯粹的利益交易;实际上,它是以交易为手段求实现变革理想的"折中版":正如伯恩斯从无数的史实中得出的结论:交易型领导风格恰当地体现出人类社会固有的惰性,即变革不是生活的常规而足例外任何社会制度一旦建,就会产生无数力量和平衡手段来保护自己.冈此,作为一名领导,无沦其层级高低,所作的大部分决策都足在维持社会结构平衡基础上的调整,即渐进式的改良.曾国藩并非生束就足一名出色的交易型领导,而足在无数的挫折和困难中通过不断的学习,适应和反思完成了从改革幻想暂到交易型领导的角色转变,他的一生鲜明地印证了成功领导的本质特征——在精神和姿态上足变革,在过程和结果}:是交易.(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责任编辑介明菊E-mail:Idkxjm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曾国藩看交易型领导风格
作者:张抒, 陈国权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刊名:
领导科学
英文刊名:LEADERSHIP SCIENCE
年,卷(期):2004(24)
被引用次数:1次
1.陈国权.CHEN Guoqian关注变化,引领未来[期刊论文]-财经界(管理学家)2008(2)
2.姜姝沈阳国际学院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学位论文]2008
3.陈玉祥.陈国权可持续发展与企业未来[期刊论文]-中国石油企业2004(1)
4.潘浩知识型员工留职原因与组织承诺关系的实证研究[学位论文]2007
5.董丹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学位论文]2007
6.姜洋沈阳市南京一校老师绩效管理方案的设计与实现[学位论文]2007
7.陈国权.李兰.刘大伟中国企业组织学习能力现状及其对组织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会议论文]-2008
8.蒋玲曾国藩领导艺术的养成方式[期刊论文]-科技致富向导2011(1)
9.陈国权.付悦.郑晓明企业管理者人格类型与个体学习能力关系研究[会议论文]-2008
1.赵永勤从交易走向愿景,让课程领导充满魅力[期刊论文]-现代教育论丛 2007(9)
本文链接:/Periodical_ldkx20042401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