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件【完整版】

合集下载

中图版中华地图社高中地理第一册全册优质课件【完整版】

中图版中华地图社高中地理第一册全册优质课件【完整版】

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一词
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 探测技术的发展,使天文观测尺 度扩展到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
“地心说”—〉 “日心说”—〉 “星系”—〉 现代观测
哈勃望远镜下的太空
一光年=365x24x60x60x30w 约为9万4千6百零8亿公里
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最大宇宙范围为150亿光年
天体 相互吸引 相互绕转
天体 系统
阅读课本,思考回答: 1.教材中提到了哪些天体系统?它们的
级别关系如何? 2.各级天体系统中各有哪些天体?其中
心天体是什么?
地月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 星,由于地球的质量 比月球大得多,相互 吸引的结果,使月球 不停地绕地球公转。
太阳系
太阳系是以太 阳为中心的天 体系统,主要 成员有太阳、 行星、小天体、 流星体、彗星 和行星际物质。 这些天体在太 阳的吸引下, 不停地绕太阳 公转,构成太 阳系。
宇宙中最远的星系——一个国际天文学家研究小组也许创 造了新纪录,他们发现了宇宙中已知的最为遥远的星系。 该星系距离地球130亿光年,是在宇宙大爆炸7.5亿年后诞 生的,当时宇宙尚不到现在年龄的5%。
小结
自然天体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 彗星、流星体:
2000多亿颗恒星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统
总 星
太阳系
3、读下面天体系统层次简图,完成下列各 题:
(1)图中数码①表示 地月系;表示河外星系 的数码是 4 ;表示银河系的数码是 3 (2)太阳是 2 系(填数码)的中心天体,其主 要原因是 太阳质量大 (3)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就是 5总星系(填 数码和名称),其半径约为_15_0_亿光年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课件(所有课时)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课件(所有课时)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课 件(所有课时)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课 件(所有课时)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 运动和能量交换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课 件(所有课时)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 动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课 件(所有课时)
第二节 水运动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课 件(所有课时)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课 件(所有课时)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 课件(所有课时)目录
0002页 0155页 0233页 0274页 0340页 0439页 0467页 0561页 0589页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第一节 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课 件(所有课时)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课 件(所有课时)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优质课件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优质课件
中图版高中必修一
地 理 全册优质课件
地球在宇宙中
●新课导入 2007 年 4 月 24 日,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在太阳系之外发 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这颗行星温度同地球
相似,大小也跟地球差不多,可能还有液态水。天文学家
将此次发现称为是搜寻“宇宙生命”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 步。为什么天文学家认为这颗行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生命 的存在需要哪些条件?
水 星
金星
地 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 星
海王 星
轨道倾 7° 3.4° 0° 1.9° 1.3° 2.5° 0.8° 1.8° 角 0.2 0.0 0.007 0.093 0.048 0.055 0.051 0.006 偏心率 06 17
【提示】
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具有共面性;行星绕
日公转的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
宇宙
1.定义 :时间、空间 和万事万物的总称,由不同形态的 物质组成。
行星 、卫星、 彗星 、 2.天体类型:主要包括星云、恒星、
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其中 星云 和 恒星 是宇宙中的基本天 体。
3.天体系统 (1)成因: 邻近的天体彼此相互 吸引 , 形成以 质量大 的 天体 (公共质心)为中心、其他天体围绕这个中心 旋转 的天体 “集团”。 (2)层次: 河外星系 其他恒星系统 总星系 其他行星系统 银河 系 太阳 系 地月 系
太近,表面温度太高,不会存在液态水。
太阳系 【问题导思】 1.读“图1-1-3 方向有什么共同点? 【提示】 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同向性。 太阳系示意”,行星绕日公转的
2.读“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表 (轨道倾角是其它行 星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偏心率是焦点到椭 圆中心的距离与椭圆半长轴之比,它决定椭圆的形状,如果 偏心率= 0,椭圆就是圆。 ),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和轨道 形状分别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优质课件【完整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优质课件【完整版】
【答案】 (1)A (2)D
地球
【问题导思】 地球是宇宙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物,特别是存在着 高级智慧生物的天体。地球上能够存在生命的原因是什么? 请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上存在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这种位置使地球 表面保持着适宜的温度,地表平均温度约15℃,这是液态 水能够存在的温度。
河外星系
总星系
银河
其他恒星系统

太阳
系其地他月行系星系统
1.将代表下列天体系统的字母填在下图合适的椭圆内
(每个选项只能选用一次)。

A.太阳系
B. 银河系
C. 地月系
D. 总星系
【提示】
太阳系
1.组成:由太阳、 八颗行星 及其卫星、 矮行星 、太 阳系小天体及行星际物质组成。
地球
1.普通性:地球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就 大小 和 质量 而 言,并不显眼。
中图版高中必修一
地理
全册优质课件
地球在宇宙中
●新课导入
2007年4月24日,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在太阳系之外发 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这颗行星温度同地球 相似,大小也跟地球差不多,可能还有液态水。天文学家 将此次发现称为是搜寻“宇宙生命”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 步。为什么天文学家认为这颗行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生命 的存在需要哪些条件?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地球具备生物生存和繁衍的条件,与外部环境和自身 条件有密切关系,其表现如下所示:
地球上具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的主要原因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是地球上具备适于生命存在的 温度条件的最主要原因。除了日地距离适中外,地球的自转 周期不长不短,使地球大部分地区的昼夜交替周期适中,从 而使白昼增温不致过高,黑夜降温不致过低;地球大气对太 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白天的气温不致 过高,夜间的气温不致过低,从而减小了昼夜温差。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2020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2020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2020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2020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2020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第一节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2020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第二节 Nhomakorabea球的圈层结构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2020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2020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028页 0067页 0102页 0137页 0187页 0240页 0242页 0340页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第六节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第三单元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 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2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2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无线电波,使人类得
以远距离传播信息
流星、极光现象发生的大气层
【大概念提取】 影响对流层厚度的主要因素是地面温度。地面温度越 高,对流层越厚。 【链接生活】 从纽约飞往伦敦的一航班,正飞行在万米高空,前方突然乌 云翻滚,为躲避恶劣天气飞行员最好采取什么方法?为什么? 提示 从飞机的飞行高度和所遇到的现象可知,该飞机飞行在对流层顶部, 为了躲避恶劣天气,应该迅速提升飞行高度进入到平流层中。因为平流层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平稳,天气晴朗,利于航空飞行。
地球大气由多种气体和悬浮于其中的固体粒子或气体粒子(称为大气气溶
胶)组成。每种大气成分都有不同的作用。据此完成第3~4题。
3.下列选项中,近地面大气时空差异最显著的成分是( D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汽和杂质
4.导致大气成分不合理变化的人为因素有( C )
①植树造林 ②兴修水库 ③燃烧矿物燃料 ④大量使用制冷设备
众多生物 生命活动 必需的物质
常见的温室气体
植物进行 光合作用 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
二氧化碳(CO2) 0.033
温作用;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 温室效应 ”加剧
臭氧(O3)
1.0×10-6
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紫外线 ,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 紫外线伤害,因而被称为地球生命的“ 保护伞 ”
【拓展延伸】 大气成分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1)CO2含量增加对人类的影响:CO2含量增加会增强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 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沿海大城市都将面临被淹没 的危险,全球数千万人的生活将会面临生存空间危机,导致全球发生大规模 的迁移和冲突。 (2)氧含量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①适当缺氧能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能,世界大部分国家有高原训练基地。 ②缺氧过度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3)臭氧空洞对人类的影响:臭氧空洞会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紫外 线对生物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对人体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容易使人体 患皮肤癌等疾病。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72页 0140页 0174页 0249页 0283页 0405页 0468页 0526页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第一节 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中图版高一地理

地理必修一中图版知识结构梳理精版ppt课件

地理必修一中图版知识结构梳理精版ppt课件

关系
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昼夜更替现象
地球 自转 地理 意义
地方时的产生
晨昏线 太阳日
地方时 区时
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偏移
地球的形状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自转与公转的规律
运动形式 旋转中心
自转 地轴
公转 太阳
轨道
赤道
黄道
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逆时针
地轴空 间指向 运动周期
运动 速度
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空间指向不变
恒星日/太阳日
恒星年/回归年
角速度:除极点,15度/小时 角速度:平均1度/天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级递减 线速度:平均30千米/秒
近/远日点与快慢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
地面冷 热不均
大气垂 直运动
水平气 压差异
大气水 平运动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高低纬度间热量的差异。 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季节 移动
三圈环流 基本规律
东亚
南亚 气旋 反气旋
季风环流 局部环流
大 气 运 动 的 规 律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4章 第2节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课件(51张)

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4章 第2节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课件(51张)

问题1 (综合思维)遥感技术可以应用到哪些自然要素的调查和 监测?
提示: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 问题2 (综合思维)遥感技术在环境和灾害方面有什么应用? 提示:主要应用于环境和灾害监测。
[归纳提升] 遥感的应用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应用方向
地貌、气 识别不同的地貌类型, 识别地貌、气候、
自然要素 候、水文、 观测全球气候变化,监 水文、土壤和植被
定位
测量森林面积。道路位置、森林火灾地区位 置、界定边界线,估算木材含量、寻找水源等
海洋调查 与监测
定位
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海上气象等
气象观测 定位 对流层大气的特征,天气预报等
气象和地
获取气象和地质灾害位置和受灾情况,帮助用户
定位
质灾害
发出求救信号,缩短搜救时间
军事
主要用来给航行中的军舰、飞机及导弹提供定位 定位、
遥感及其应用 2019年1月21日13时42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十一 号”运载火箭成功将“文昌超算一号”商业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 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将专门为海南及南海区域提供遥感信 息服务,可实现海洋生态监测、船舶监测、港口监测等,广泛应用 于农业、林业、环境、国土、交通等多个领域。
4.遥感的应用 自然地理研究
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的调查和监测 的应用领域 环境和灾害监 快速准确地获取区域的环境和灾害信息,及时发现
测方面 环境和灾害的变化,预测将要出现的问题
三、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1.概念: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__集__、处理、储存、_分__析_ 和应用的系统。
2.功能:遍及数据采集、数据分__析__、决策应用的全过程。 3.流程
信__息__输__入__

2020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 动
2020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2020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Hale Waihona Puke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2020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 运动和能量交换
2020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9页 0115页 0176页 0204页 0271页 0305页 0389页 0391页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第一节 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2020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
2020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1节 第1课时 河流地貌 海岸地貌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1节 第1课时 河流地貌 海岸地貌

【拓展延伸】 流水堆积地貌
类型 冲积扇、洪积扇
河口三角洲
冲积平原
示意
图及
位置
多位于水流流出山口处 多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处 多位于河流中下游
流水流出山口,坡度减小、河流挟带泥沙流经平原,加 由河流挟带的冲积
成因 流速剧减,挟带的部分物 上海(湖)水的顶托作用,流速 物沉积而成
质堆积而成
降低,泥沙沉积而成
3.流水地貌的主要类型
(1)沟谷地貌
河流侵蚀地貌
①成因:在广大山区,沟谷流水作用形成。
②特征
沟谷的横剖面呈 V 形。在沟口处形成以沟口为顶点的 洪积扇 或 冲积扇 。
(2)河流地貌
①成因:河流的 侵蚀 、搬运和 沉积 作用。
②类型
a.河谷:由谷底(包括河床及 河漫滩 )和 谷坡 两大部分组成。 河流在谷底下切,原谷底逐渐超出 洪水位 之上,呈 阶梯状 分布在河谷谷
目录索引
任务一 明确流水地貌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任务二 了解海岸地貌的分类及特点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 的主要特点。
素养目标
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流水地貌、海岸地貌。 (地理实践力) 2.运用各类资料,尝试描述2种地貌的主要特点。(综合思维) 3.结合不同景观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2种地貌的形成 过程及其成因。(综合思维)
提示 青岛海岸软硬程度存在差异的岩石受海浪侵蚀形成海蚀穴,其周围岩 石受侵蚀不断崩塌,海蚀穴顶部岩石崩塌,形成海蚀崖,海蚀穴被侵蚀贯穿 形成海蚀拱桥。海蚀拱桥顶部崩塌形成海蚀柱。海蚀柱形成后不断受到 海风的侵蚀,形成类似老人的形状。
【生活实践】 1.正确区分海岸地貌中海浪侵蚀和冰川侵蚀的作用,海蚀 崖、海蚀穴、海蚀平台是海浪侵蚀形成的,而有些峡湾是冰川侵蚀形成的, 如挪威峡湾海岸。 2.沙坝、离岸堤、贝壳堤都是海岸堆积地貌,它不同时期的分布反映了海 岸线的变动状况。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155页 0204页 0274页 0325页 0403页 0482页 05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页 0660页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第一节 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2020-2021学年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一课件:1.1 地球在宇宙中

2020-2021学年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一课件:1.1 地球在宇宙中

一、宇宙
1.宇宙:_时__间__、__空__间__和万事万物的总称 2.天体 (1)概念:组成宇宙的不同形态的__物__质__。 (2)类型:_恒__星__和__星__云__、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 际物质等。
3.天体系统 (1)概念:邻近的天体彼此__相__互__吸__引__和绕转形成。 (2)层次。
(2)在天体系统层次中包含地球的有哪些? 提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特别提醒:总星系不等同于宇宙。
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判断方法 (1)天体的判断方法。
如“神舟九号”在发射场上的时候不属于天体,发射成功后就 成为人造天体;流星体在大气层外为自然天体,当降落到地球 表面成为“陨石”后就成为地球的组成部分,不是天体了。
(3)日地距离远近对于地球有哪些影响? 提示:若日地距离太近,地表温度过高,不能形成复杂的生命物 质;若日地距离太远,地表温度过低,生命也无法形成。 (4)若地球的体积、质量太大或太小,情况又会怎样? 提示:若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太小,则其引力太弱,地球周围的 气体将会逃逸到太空,因此地球表面就不会存在大气层。若地 球的体积、质量太大,由于引力太强,形成太厚的大气层和太 多的有害气体,也不利于生命的出现。
(2)天体系统的判断方法。 天体之间要构成天体系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要相互 吸引和相互绕转。 如小熊星座内的七颗恒星之间没有绕转关系,因此不能够成为 一个天体系统。
【典题训练】2011年9月21日电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 二号”成功从172万千米外深空传回离开月球后的第一批科学探 测数据,这些数据将为研究、分析日地间环境提供宝贵资料。读 下面“嫦娥二号”探月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
1.了解宇宙中天体的主要类别和天体系统的层次。 2.说出太阳系的组成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3.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 运动和能量交换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 动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三节 寒潮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四节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 展的意义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附录 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 表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 课件【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169页 0232页 0302页 0367页 0466页 0545页 0639页 0706页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第一节 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聚落及交通 线路的影响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 域差异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一节 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 用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 域分异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 影响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二节 水的运动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