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与角的度量》1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角的度量1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角的度量1浙教版

角的度量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角度制的意义,掌握度、分、秒相互转换的基本方法.2.使学生理解锐角、直角、钝角的形成过程,掌握它们的定义,并能从直观上认识它们.3.通过角的形成过程教学,初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并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正确进行对角的分类,正确进行角的单位的换算.难点是对角的进位制的理解和应用.教学过程设计一、角的度量单位1.类比联想,提出问题(以投影的形式逐步出现下表,引导学生共同回忆,共同联想)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就是:角的度量(出现课题)2.角的度量单位——角度制(1)1°角的定义:把平角18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记作1°.(2)角度制——60进位制1°=60′,1′=60″(教师可以做以下解释说明:将1°的角分成60份,每一份就是1′的角,再将1′的角分成60份,每一份就是1″的角.角的三个单位分别是度、分、秒.表示符号为“°、′、″”.)(3)60进制的联想回忆所学过的进位制:数的10进制,年的12进制,月的30进制,时间的60进位制,角度的进制也是60进制,学生讨论一下60这个数的特点.(60的约数很多,有2,3,4,5,6,10,12,15,20,30,60,同时60也是这些数的公倍数.)3.度、分、秒的互化例1将下列各题化成度、分、秒的形式.°°°°=45°°°=60′×0.6=36′°=45°36′.°=78°°°=60′×′′=60′×0.8=48″°=78°25′48″.°=35°°°=60′×′′=60″×″≈50″°≈35°33′50″.在解题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此题的类型是大单位化小单位,整个过程用乘法.°化成36′°′′°′′″″进行四舍五入.这三道题对三种情况进行了讨论,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情况,考虑是再向更小的单位换算还是进行四舍五入.例2将下列各题用度表示.(1)57°18′ (2)15°10′ (3)43°24′48″ (4)4′40″在此题的解题过程中,是将小单位化大单位,化解的步骤是先将最小的单位向它的上一级单位换算,这样逐步进行,直到化成最大的单位“度”′,虽然原题中没有度,但它隐含着是0°4′40″.4.课堂练习要求学生自己出题,先由教师确定题目的X围,将角度的三个单位互相转化,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每个人出一题,要求题目出的新颖,不落俗套.教师对好的题目加以肯定,并要求学生认真去做.下面提供几个题目供参考.填空题:(1)一个角为40″,那么它是______,又是______.(2)一个角,它既是周角的八分之一,又是平角的四分之一,则这个角是______.(3)44°40′是______°.44°40″又是______°.°是______′°是______″.将下列各题化成以度为单位的角.(1)40°40′40″ (2)50°40′30″(3)1°2′3″ (4)6′30″将下列各题化成度、分、秒的形式.°°°°(在练习中大量出现的是计算问题,教师要反复强调大单位化小单位,用乘法.小单位化单位用除法.)5.平角、周角和直角的度量.1平角=180° 1周角=360° 1直角=90°1周角=2平角=4直角=360° 1平角=2直角=180° 1直角=90°学生做如下练习:填空:(1)1平角=______直角,1直角=______平角,1周角=______直角,1周角=______平角.(2)89°的角是______角,89°角的2倍是______角,170°角的一半是______角.(3)45°角与______°角的和是直角,45°角与______°角的和是平角.(4)30°角的______倍是直角,30°角的______倍是平角,30°角的______倍是周角.(5)平角的三分之一是______°的角,平角的六分之一是______°的角.二、从图形的运动对角分类1.三种角的形成过程(利用投影和计算机演示图形的变化过程)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小于平角的角(180°)有三类,它们是:锐角、直角、钝角.(1)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2)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做钝角.(3)平角的一半是直角.注意:直角在画图过程中可用符号“┐”表示.3.练习(1)在下面表示角的度数中,找出锐角和钝角.34° 57° 89° 98° 32° 134° 178°.(2)在图1-39中选出锐角和钝角.三、小结师生共同回忆本节课的内容,先由教师提出问题:这节课学了哪些主要内容?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1.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2.直角、平角和周角.3.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4.本节课所学到的数学方法:分类的方法.5.需要注意这样的问题:分类要不重不漏.四、作业思考并口答:1.角的定义是什么?2.锐角、直角、平角之间有什么联系?3.小于平角的角可以分为几类?4.1°的角是怎样定义的?5.你已经知道哪些进位制?6.度、分、秒是怎样进行换算的?填空:1.将一个平角分为n份,每份是36°,则n=______.2.将一个周角分为n份,每份是18°,则n=______.3.3°40′4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4′45″=______°.看图填空:1.如图1-40,已知:长方形ABDC中,∠CDB是直角,∠CDA=26°,DE是∠ADB的平分线,则∠EDB=______.2.如图1-41,已知∠DCB是直角,AC平分∠DCB,则∠ACB=______,∠DCE+∠FCB=______.板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说明1.本教案为2课时90分钟.2.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中,对分类的数学思想加强了要求,由于分类的思想不是第一次出现,因此,可以简单进行小结,使得学生能够加深认识.使学生自己能对一些事物进行分类.3.在角的内容中,对角的进位制要加以重视,因为这是与十进制不同的进制,以后由于不同的需要还会遇到不同的进制,在这里讲清楚后,以后再遇到,就会感到自然了.同时对于60这个数的特点进行分析,使学生对角的一些运算能很灵活.4.角的单位中的大、小单位的互化比课本的要求要高,应该尽可能的掌握.5.本课在对学生活动的安排上,时间可多一些,教师也可以根据情况酌情安排.在安排学生自己出题时,应多加鼓励,尽量用学生自己出的题.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6.5 角与角的度量教案 (新版)浙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6.5 角与角的度量教案 (新版)浙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6.5 角与角的度量教案(新版)浙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丰富锐角、钝角、直角及大小的认识。

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平分线,能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通过角的测量、折叠等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际观察、操作体会角的大小,发展几何直觉。

能用符号语言叙述角的大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与难点重点: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难点:从图形中观察角的和、差关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量角器、乐清地图二、教学设计(一)引入:[多媒体展示温州地图](1)请同学们把我市的五大集镇(介绍)中的任何两个集镇之间都用线段连接,并用字母标出各个集镇。

(2)教师任选其中的两个角并提问:你能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你是怎样比较的?说明:由学生探讨出角的大小比较的一种方法———测量法。

(二)新课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大小的比较。

刚才同学们已经探讨出一种方法:测量法(板书)现在请大家看老师手中的一副三角板(各指出每个三角板的一个锐角),你还能想出其它的方法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说明:由学生动手操作探讨出叠合法的比较过程,教师总结并板书出此方法的名称若两个角能完全重合,你们说说这两个角的大小有何关系?(相等)2、利用三角板提问:你们能告诉老师这三个内角各属于什么角?(锐角、锐角、直角)在小学里大家还学过哪些角?(钝角、平角、周角)谁能告诉我这5种角是怎样判别的吗?说明:由学生根据小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显示下列内容:注:解释课本179页的注释3、重新展示温州地图。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刚才图中得到的角,它们分别属于什么角?你能比较出这些角的大小吗?[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4、下面请大家各自在纸上任意画一个∠BOA,再完成书上的做一做。

你们发现了什么?(∠AOC=∠BOC)像刚才这条折痕,它是由角的顶点出发,把原来的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word版)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角与角的度量》精品教案

(word版)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角与角的度量》精品教案

角与角的度量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的有关概念; 2、会用符号、字母表示角;3、使学生正确掌握“角、分、秒”的互化,会进行角度的和、差计算。

教学重点 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法教学难点 度、分、秒单位是60进制,其换算比较繁琐,是本节课的难点 设计亮点教学过程备 注一、引入新课在小学里,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角”,你能在图6-24中找到角吗? 在现实生活中,你能再说出一些角的实例吗? 二、讲授新课 1.角的概念:(1)角的第一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关于角的第二定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也叫做角。

其中起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叫做角的终边角的两个基本特征:①有公共端点;②有两条射线组成。

2.角的表示:角用符号“∠”表示,读做“角”,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示方法:(1)用三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其中表示顶点的字母一定要写在另两个字母的中间。

如图7-23中的角可以表示成∠ABC 或∠CBA .中间的字母B 表示顶点,其他两个字母A ,C 分别表示角的两边上的点.(2)用一个数字或希腊字母(如α,β,γ)表示.如图7-24中的角分别可以表示为∠1,∠α,∠β等.(3)用顶点的字母表示(当以某一点为顶点的角多于一个时,不能用这种方法表示角,因此,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局限性大). P155做一做3.平角、周角的概念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OA ,绕着它的端点O 旋转到OB ,当OB 和OA 成一直线时,所成的图形就是平角。

再旋转下去,当终边OB 与始边OA 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4.角的度量我们已经学过一个周角等于360°,一个平角等于180°.把周角等分为360份,每一份就是l°的角;把1°的角等分成60等份,每一份是1′;而把1分的角再等分60份,每一份就是1秒,记作1〞. 1°=60′、1′= )601(; 1′=60〞、1〞=')601(度、分、秒是角的基本度量单位。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5 角与角的度量 学案1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5 角与角的度量  学案1

角与角的度量【学习目标】进一步认识角的有关概念;会用符号、字母表示角;掌握度、分、秒单位及其换算。

【学习重点】角的概念和表示、度分秒之间的换算;【学习难点】度分秒之间的换算;【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角是由___________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所组成的图形,这个公共的端点叫做这个角的__________,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___________而成的图形;2.角的表示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1)用___________个大写字母表示,表示顶点的字母应写在中间;(2)用一个__________或希腊字母表示;(3)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也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这个角。

3.角的基本度量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

二、课堂学习1.你能在生活中找到角的实例吗?2.角的有关概念介绍角、角的顶点、角的边、角的始边、角的终边;3.角的表示方法(1)三个大写字母表示;(2)一个数字或者希腊字母表示;(3)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用角的顶点将字母来表示。

【做一做】你会了吗?1.将图中的角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来,并填写下表:注意:在不做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我们说的角指小于平角的角。

2.下面表示∠ABC 的图是( )3.写出图中,(1)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2)以B 为顶点的角;(3)图中共有几个角(小于平角)。

4.周角、平角的有关概念一个周角等于________,一个平角等于_______,把一个周角等分成360等份,每一份就是_____的角。

要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可用__________来测量。

三、合作学习1.量角器上的平角被等分成多少个1度的角?2.先任意画出两个角,再用量角器量一量,在测量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 1∠ β∠ BCE ∠ ACB ∠ BAC ∠ ABC ∠5.度、分、秒之间的换算例1.用度、分、秒表示45.6°;练习:(1)用度、分、秒表示78.43°; (2)用度、分、秒表示35.564°;例2.用度表示37°12′18″;练习:1.用度、分、秒表示:(1)0.75°= ′= ″;(2)(154)°= ′= ″; (3)16.24°= ° ′ ″;(4)34.37°= ° ′ ″。

6.5角与角的度量-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6.5角与角的度量-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6.5 角与角的度量-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角的概念及相关术语。

2.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归纳总结、应用知识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角的度量方法和练习2.应用题的讲解及拓展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请学生提前阅读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60页至P65页,了解角的定义、相关术语以及两个角度量的方法。

二、导入新知1.请学生观察图像,以“双手合十”、“左拇指车把式” 做示范,了解“角”的定义、顶点、边、两个角度量的方法(度、弧度)。

2.用黑板/白板求出导入部分图形中的角度度量值,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度量方法。

三、概念讲解及归纳总结1.解释弧度,弧度的计算方法,弧度与圆周长之间的关系,讲解角的弧度制。

2.请学生自行完成角的度量练习,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3.有重要角度以及12个特殊角度的概念及度量,请学生自行做练习或教师板书展示解答。

四、示例讲解及练习1.按照教材要求做例题,讲解例题中角的度量方法。

2.基于教材例题,随堂讲解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习题,并与同桌交流并检查答案。

3.扩展习题:独立思考如何从单位圆上旋转角的方法,得出一些简单的三角函数公式,并从几何中理解公式本身的意义,加深对角度概念的理解。

五、总结交流1.请学生自己总结角的度量方法,并与同桌讨论发现其中的联系及规律。

2.再次强调角的度量方法以及应用,通过让学生阐述角的度量方法的同时,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本课对于角度概念的教学应该由浅入深、分步讲解,理清两个角度量方法的联系和转换,使学生从数学角度去理解角的概念、度量方法和应用,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对角度概念的理解。

同时,该课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是否跟上,适时地进行示范讲解或辅助,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自主性,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

《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

2.5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生活实例,经历角的度量过程,体会角的度量的本质,了解1°角实际有多大。

知道直角、平角、周角的度数,并会估测生活中角的大小。

体会角的大小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是经历度量角的操作过程,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即1°的角。

教科书创设了与地面形成三种不同角度(记为∠1,∠2,∠3)的滑梯为具体情境,这些不同的滑梯可能给玩过滑梯的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针对这个情境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说一说有哪些方法可以度量三个角的大小;第二个问题是体验用∠l 为度量单位去度量∠2的操作过程;第三个问题是了解1°角实际有多大。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量角的具体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尝试,积极表达,使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探索三个角大小的过程,感受度量角的意义和认识角的度量单位。

2.难点:让学生经历1°角的产生、发展过程,理解用小角量大角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师:听说大家最喜欢猜谜语了,猜猜它是什么?课件出示:一座小桥真少有,不架河上平地修,上桥一级一级爬,下桥坐着往下溜。

(打一娱乐设施)学生独自猜一猜:是滑滑梯。

师:同学们都玩过滑滑梯吧?请看下面三个滑滑梯,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课件出示:学生1:我喜欢第一个,这个滑起来舒服。

学生2:我喜欢第二个,这个滑起来更加舒服。

通过猜谜语,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学生3:我喜欢第三个,这个滑起来更刺激。

师:同样是滑滑梯,为什么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自由说说。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滑梯面和地面所形成角度的大小不一样,角度越小,滑下来的速度会越慢;角度越大,滑下来的速度就越快,越刺激。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师:这三个角到底有多大呢?学生摇头。

七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与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与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2)完成课后练习题:角的度分秒换算,量角器的使用,角的分类及性质判断。
2.实践应用题:
(1)利用量角器,画出一个指定度数的角;
(2)结合实际情境,设计一道角的计算问题,并解答。
3.提高拓展题:
(1)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计算;
(2)利用角的和差、倍角、补角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思考探究题: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时钟的指针、太阳的角度等,引出角的度量与计算的重要性;
(2)新知学习:讲解角的度量单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角的分类及性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重点知识;
(3)巩固练习:设计具有梯度、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突破难点;
(4)应用拓展: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识别和分类,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测量。然而,在角的度量与计算方面,大部分学生对量角器的使用、角的度分秒换算及实际应用还较为生疏。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难以将角的度量与计算知识灵活运用。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角的度量与计算方法,包括度分秒的换算、量角器的使用、角的分类及性质。
2.难点:
(1)量角器的正确使用及测量技巧,与度的互换,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换算关系;
(3)将角的度量与计算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沟通能力。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5 角与角的度量 学案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5 角与角的度量  学案

角与角的度量【学习目标】进一步认识角的有关概念;会用符号、字母表示角;掌握度、分、秒单位及其换算。

【学习重点】角的概念和表示、度分秒之间的换算;【学习难点】度分秒之间的换算;【学习过程】一、基础能力平台1.周角=______平角=_______直角;56周角=_____度,34平角=_____度;30°=_____直角=______平角。

2.15.27°=_____°______′______″,3°5′15″=_______°。

3.时钟从早上八点一刻到八点半,时钟的时针转了______角度;分针转了_____度角。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B.直线是一个平角;C.角的边越长则角越长;D.用三个字母表示角时,中间字母表示角的顶点5.若∠1=75°24′,∠2=75.3°,∠3=75.12°,则()A.∠1=∠2 B.∠2=∠3 C.∠1=∠3 D.以上都不对6.下列四个图形中,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角的图形是()7.40°15′的一半是()A.20°B.20°7′C.20°8′D.20°7′30″8.下列各式中,不能表示图中∠AOB的是()A.∠AOF B.∠EOF C.∠COE D.∠DOB9.下列换算中,正确的是()A.63.5°=63°50′B.28°25′=28.25°C.25°12′36″=25.48°D.22.25°=22°15′10.计算:(1)153°19′42″+26°40′28″;(2)90°3″-57°21′44″;(3)5.4°+4°16″;(4)30°59′-28°58′+7°30′53″。

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5 角与角的度量》教案

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5  角与角的度量》教案
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5角与角的度量》教案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的有关概念,掌握角的表示方法.
2.理解平角、周角的意义.
3.使学生正确掌握“角、分、秒”的互化,会进行角度的和、差计算.
重点
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法、角度的和、差计算.
难点
角的多种Hale Waihona Puke 示法,从运动的观点给出的角的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
完成做一做
3.平角、周角的概念
如图6-28,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OA,绕着它的端点O旋转到OB,当OB和OA成一直线时,所成的图形就是平角.再旋转下去,当终边OB与始边OA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4.角的度量
在小学里,我们已经学过一个周角等于360°,一个平角等于180°.
把周角等分为360份,每一份就是l°的角;把1°的角等分成60等份,每一份是1′;而把1分的角再等分60份,每一份就是1秒,记作1〞.
指出: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1)对中:使量角器的圆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2)对线:使量角器的零度数与角的一边重合;
(3)读数:看角的另一边落在量角器的哪条刻度数线(或靠近哪一条刻度线),从刻度线读出角的度数.
5.度、分、秒的互化及角的和差计算
例1用度、分、秒表示48.32°
例2用度表示30°9′36〞
4.角度的互化及和差计算.
五、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题




角的两种定义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具体的运用就更有难度了,对于角的各种不同的表示掌握的比较好,就是很多时候要把角的符号给忘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小学里,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角”,你能在课本图6-24中找到角吗?这些实例的共性两线之间存在着不同大小的角度.

七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案、教学设计
(2)如何证明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小?
注意事项:
1.完成作业时,要求字迹清楚,计算准确,步骤完整。
2.对于选做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设计。
3.思考题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与家长、同学讨论,形成自己的见解。
4.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做好课后复习,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1.培养学生对数学角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角的度量、性质和应用的欲望,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2.通过对角度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角的度量,为后续几何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分层次教学,注重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和练习题。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重点辅导角的度量方法和基本性质;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引导他们探索角的计算和应用,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突破重难点,强化实践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如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实际操作中掌握角的度量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帮助学生克服角度计算的难点,提高计算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实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培养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3.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角度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七年级数学上册《角及角的度量》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角及角的度量》教案、教学设计
1.教学活动设计:
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含有角的物体,如三角板、墙角、钟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中都有什么共同特征?你们能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吗?”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及角的度量。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知角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教学策略:
(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
(2)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勇于尝试。
(3)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4.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教师应引导他们学会倾听、表达和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角的定义、度量、分类及和差运算。
七年级数学上册《角及角的度量》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角的定义,知道角是由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顶点)所组成的图形,能够识别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角。
2.学会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掌握角的度量单位“度”,能够准确读取和记录角的度数。
3.掌握角的分类,如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等,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角,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讲解:讲解角的和差运算规则,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体会角的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巩固: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最新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5《角与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最新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5《角与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资料·浙教版数学§6.5角与角的度量 教案设计教材分析:小学数学对角的认识有不同版本,如人教版的教材把“角的初步认识”安排在二年级上册;北教版和苏教版教材将“角的初步认识”安排在二年级的下册;而浙教版的教材则把“角的初步认识”安排在三年级上册,这些教材都倾向于把角和直角的认识分成两节课来完成。

初中教材将“角与角的度量”安排到了初一阶段,遵循了课标关于同类知识螺旋上升的理念,并根据初中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

整个初中阶段所讨论的角度范围为0°~180°,教材重点强调了角的旋转定义法,它对今后角进一步扩展到0°的角及度数为负的角有着重要的意义,对高中阶段相关内容的继续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课以小学中所认识的角为知识经验来引入角的定义,由于小学并未教角的表示,因此角的表示法就成了本课的重点。

接着从角的定义中关于终边、始边的内容出发,结合量角器、圆规等教具自然引入角的度量,在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不足1°的情况时角度单位需要进一步扩充到分和秒,从而引出了本课的难点:度、分、秒的单位换算,教材在此处适时给出了三个例题,分别是:度化度、分、秒;度、分、秒化度;度与度、分、秒的混合运算,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交流、评价、反思等环节克服教材难点。

教学背景: 1. 学情分析:在小学里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角的概念。

包括角的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平面图形”;了解直角及其画法;能识别锐角、直角及钝角;认识平角、周角等。

给本课教学提供了经验和认识的前提条件。

与此同时,虽然在小学阶段已经对角有了初步认识,但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的定义、表示、换算等有进一步认识的要求。

初一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对概念性基本图形已有了形象的认识,非常需要在数学语言、符号表示等方面进行更加规范、系统的学习。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5《角与角的度量教》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5《角与角的度量教》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5《角与角的度量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与角的度量》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五节的内容,本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角的含义,学会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并能够进行角的度量。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接着讲解角的度量单位,最后介绍如何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生活中的角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角的概念和度量单位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单位。

2.学会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

3.能够运用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角的概念的建立。

2.角的度量单位的理解。

3.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PPT。

2.准备角模型和度量工具。

3.准备相关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几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角的概念,讲解角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接着介绍角的度量单位,即度、分、秒,并展示角的度量工具。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度量工具测量给出的角的大小,并记录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角的图片,让学生判断这些角的大小,并用度、分、秒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选取部分答案进行讲解。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5《角与角的度量》公开课教学设计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5《角与角的度量》公开课教学设计

§6.5角与角的度量公开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进一步认识角的有关概念;会用符号、字母表示角;掌握度、分、秒单位及其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体验数学的研究方法;实现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语言及符号美;养成用数学的观点观察世界的品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分层目标:优等生通过这堂课不仅学会角的各种表示符号和表示方法,而且熟练掌握度、分、秒的单位换算,并能初步应用单位换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等生通过这堂课学会角的各种表示符号和表示方法,并掌握度、分、秒的单位换算,能对实际问题作出自己的思考;后进生通过自主预习和课堂交互学会角的各种表示符号和表示方法,基本掌握度、分、秒的单位换算。

5.教学重点:角的概念和表示法
6.教学难点:度、分、秒的单位换算;60进制的理解
教具准备:
三角尺(一副)、圆规一个、量角器一把
教学过程:
的角?
成基础练习,其余学生全部完成)绕着。

《角与角的度量》 教学设计

《角与角的度量》 教学设计

《角与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包括角的顶点、边、内部和外部。

掌握角的表示方法,能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角。

理解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角度换算。

学会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经历角的度量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探索角的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角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

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2、教学难点理解角的概念的本质特征。

准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实践操作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量角器、三角板、圆形纸片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与角有关的图片,如三角形的屋顶、五角星、张开的剪刀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角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与角的度量。

(二)讲授新课1、角的定义(1)结合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角的形成过程,得出角的静态定义: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2)让学生动手操作,旋转一根木条,观察木条的旋转过程,得出角的动态定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表示方法(1)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角,顶点字母写在中间,如∠AOB。

(2)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角,这个顶点处只有一个角时才能用,如∠O。

(3)用一个数字表示角,在靠近顶点处画上弧线,写上数字,如∠1。

(4)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角,在靠近顶点处画上弧线,写上希腊字母,如∠α。

3、角的度量(1)介绍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

把一个周角平均分成 360 份,一份就是 1 度,记作 1°;1 度= 60 分,1 分= 60 秒。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5 角与角的度量》教学设计1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5 角与角的度量》教学设计1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5 角与角的度量》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6.5 角与角的度量》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角的概念和角的度量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角的初步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中包含了角的定义、分类、度量方法以及度量工具等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培养学生运用角的度量工具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可能存在以下困难:1. 对角的概念理解不深,容易与线段、射线混淆;2. 角的度量方法抽象,难以理解;3. 度量工具的使用不够熟练。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角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角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识别各种类型的角;2. 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3. 培养学生运用角的度量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角的概念和分类;2. 角的度量方法;3. 度量工具的使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际操作,理解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度量工具的使用方法;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包括角的图片、度量工具的图片等;2. 准备量角器、直尺等度量工具;3. 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钟表、剪刀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中包含的角。

让学生初步了解角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角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各种类型的角。

同时,介绍角的度量方法,如使用量角器进行度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量角器和直尺对一些实际物品进行角的度量。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6.5 角与角的度量 教学设计(表格式)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6.5 角与角的度量 教学设计(表格式)

教学设计
环节一:明确研究对象及内容
问题情境:下图是某公园“六一”前新增设的一台滑梯效果图.若规定滑梯的倾斜角不超过45°属于安全.请问如何判断这个滑梯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微背景,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
环节二:角的概念
1.请你在上图中标出滑梯与水平地面所成的倾斜角.
2.请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角?
角的静态定义: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角的动态定义: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找几何图形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核心素养。

环节三:角的表示方法
问题 3: 同学们来看,上述情境中有两个角,为了区分它们,我们要给它们起名字,也就是我们要研究角的哪方面?你会怎样表示角呢?
师生活动:明确接下来要研究的内容——角的表示方法.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练习:完成书本155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角的表示的必要性,并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示角,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环节四:再识量角器
思考:如何判断∠A 和∠B 是否超过45°?
仔细观察图中的量角器,回答下列问题。

(1) 量角器上的平角被等分成多少个
1°的角?
(2) 先估计∠A 和∠B 的度数,再用
量角器量一量,在测量中你遇到
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使学士感受到什么是1°的角,只用度做单位是不够的,感受到引入角度单位——分、秒的必要性.
B F
E D A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5 角与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角的有关概念,认识角的表示,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3、通过在图片、实例中找角,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教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重点与难点:重点:角的概念及表达方法;难点:角的准确度量与换算。

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三角板、量角器、计算器、木圆规。

板书设计:7.4 角与角的度量
1、角的定义(2种)
2、角的表示方法
3、角的度量
4、例题1、例题2、例3
教学过程(设计)
1、角的定义:
(1)教师在黑板上演示角的画法,边画边让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后给出角的定义。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师板书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播放多媒体课件:观赏有钟、剪刀、足球运动员射门的角度,教
学顶端、体操运动员做动作等画面,使学生对角有进一步的理解。

提出问题:观赏画面,提出画面中的角,举出生活中的实例。

(学生四人一组,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互相交流,最后小组选派代表回答问题。


(2)教师演示木圆规得出角的运动定义:角也可以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

(并叫生举例子)
2、角的表示方法:
角用符号:“∠”表示,读作“角”,通常的表示方法有:
(1)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如图7-21的角表示为∠ABC (或∠CBA ),中间字母B 表示端点,其他两个字母A 、C 分别表示角的两边上的点。

(2)用一个数字或希腊字母(如α、β、γ)表示,如图7-22中的角分别可表示为∠1、∠α、∠β等。

(注意读法)
(3)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也可以用角的顶点字母表示,如图7-21中的∠ABC 可用∠B 表示,图7-22中的∠AOC 能用∠O 表示吗?为什么?
3、做一做:(巩固练习)P175,填表:
B A
C B A C D
α β 图7-21 图7-22
补充:试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图中的每个角:
(1) (2)
4、从角的运动定义出发,得到平角、周角的定义。

平角 周角
图7-23
(注:没有特别说明,本书只讨论大于0°且小于180°的角)
5、合作学习:
观察图7-24中的量角器,并讨论下列问题:
(1)量角器上的平角被分成多少个1°的角? ∠1 ∠B ∠BCE ∠ACB ∠BAC ∠ABC
C B E A
D β α B C
A O
B O A
(B)
B
C
O A
(2)先估计图7-25中,∠A 和∠B 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一量,在测量中,你遇到哪些问题?
在测量角时,有时以度为单位还不够,我们需要用比1°更小的单位,称之为分和秒,把1°的角等分成60份,每一份是1分,记做1',把1分的角再等分成60份,每份就是1秒,记做1",即1°=60'
1'=(601)° 1周角=360° 1'=60" 1"=(601)' 1平角=180°
6、例1:用度、分、秒表示:48.32°
例2:用度表示:30°9'36"
例3:计算:180°-(45°17'+52°57')
7、课堂练习:P177 1-4
8、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由学生来完成)
9、布置作业:P177 作业题1-5 思考题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