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及高血压管理
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方案
![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e3605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4.png)
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方案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综合的管理方案
来控制病情。
以下是针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综合管理方案:
1. 饮食控制,建议遵循DASH饮食法(膳食改变为制止高血压)。
这种饮食法强调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低脂奶制品、瘦
肉和鱼类,同时限制钠盐和加工食品的摄入。
对于糖尿病患者,需
要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高糖食物,并注意饮食纤维的摄入。
2. 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对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都非常重要。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
骑自行车。
3. 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如ACE
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或利尿剂。
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胰岛素注射
或口服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
4. 定期监测,定期测量血压和血糖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也应该定期进行眼科检查、肾功能检查和
心脏健康评估。
5. 减轻体重,对于超重和肥胖的患者,减轻体重可以显著改善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控制情况。
6. 戒烟和限制饮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加重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因此应该戒烟并限制饮酒。
7. 应对压力,长期的压力会影响血压和血糖水平,建议学会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如冥想、放松训练或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综上所述,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管理方案需要综合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定期监测、体重管理、戒烟限酒和压力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干预措施。
患者应该与医生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严格执行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糖病与高血压双重管理的重要性
![糖病与高血压双重管理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fa22104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68.png)
糖病与高血压双重管理的重要性糖尿病(简称糖病)和高血压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病,不容忽视。
它们不仅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还可能导致其他严重疾病的发生。
因此,双重管理糖病和高血压成为了当今医疗保健体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糖病与高血压双重管理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
糖病和高血压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世界各地都有很多患者。
据统计,全球糖病患者已经超过4亿人,高血压患者也超过10亿人。
这两种疾病对人体的危害非常严重,可引发诸如心脏病、中风、肾脏病等多种并发症。
因此,对于同时患有糖病和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双重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双重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
对于糖病患者来说,血糖控制非常重要。
高血糖不仅会损害血管、神经和器官,还会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控制同样至关重要。
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通过同时控制血糖和血压,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延缓疾病的进展。
其次,双重管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糖病和高血压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管理,患者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症状和不适,如疲劳、头痛、尿频、视力模糊等。
而通过双重管理,可以降低疾病的症状和不适,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例如,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减少多尿和口渴等症状,良好的血压控制可以减少头痛和眩晕等不适。
另外,双重管理还可以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糖病和高血压是慢性疾病,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管理,很容易引发其他严重疾病的发生。
比如,糖病会增加心脏病、中风和肾脏病的风险;高血压会增加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风险。
通过双重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这些并发症的风险,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那么,如何进行糖病和高血压的双重管理呢?以下是一些建议:1. 饮食管理:合理控制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均衡的饮食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压。
2. 运动锻炼: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帮助控制血糖和血压。
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
![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515330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4.png)
一、工作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2.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管理能力,提高慢性病防治水平;3.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慢性病发病风险。
三、主要任务1. 加强宣传教育(1)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2)开展健康讲座、义诊等活动,提高群众对慢性病的认识;(3)加强对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慢性病防治能力。
2. 建立慢性病管理系统(1)完善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慢性病患者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和应用;(2)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档案,实现动态管理;(3)开展慢性病患者随访服务,定期监测病情变化。
3. 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1)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筛查,早期发现高危人群;(2)对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有效;(3)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康复指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1)提倡健康饮食,合理膳食,减少食盐、油脂摄入;(2)鼓励适量运动,增强体质,降低慢性病发病风险;(3)倡导戒烟限酒,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四、实施步骤1. 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2. 开展前期调研,掌握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治现状;3. 组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慢性病防治能力;4. 开展慢性病防治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5. 建立慢性病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6. 开展慢性病筛查、随访、治疗等工作;7. 定期评估工作成效,总结经验,持续改进。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2. 加大财政投入,保障慢性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3.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4. 建立考核机制,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高血压、糖尿病医防融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高血压、糖尿病医防融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29af8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a.png)
高血压、糖尿病医防融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已经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人,糖尿病患者超过1亿人。
这些患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将会给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防控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两种常见慢性病,必须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措施,加强医疗和预防的融合管理工作。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案,以确保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诊疗和健康管理,从而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管理团队建设1.建立高血压和糖尿病融合管理团队,由心血管科和内分泌科医生、护士、营养师、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员组成,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
2.配备健康管理师,负责病情跟踪、病情评估、危险因素评估、生活方式指导等方面的工作。
二、患者筛查和健康评估1.建立高血压和糖尿病筛查和评估机制,通过定期体检和检测,对高风险人群进行早期发现和干预。
2.对确诊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指标、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三、治疗和管理1.根据患者病情和自身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营养调理等。
2.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定期更新患者信息和治疗计划,确保患者得到持续的关注和管理。
3.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患者健康管理平台,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远程监测和指导。
四、健康教育和宣传1.针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群体,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意识。
2.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五、监测和评估1.建立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追踪监测机制,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设立治疗效果评估指标,定期对团队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持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总结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0d6b4b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b.png)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总结高血压糖尿病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治疗。
根据我对这一主题的综合评估和研究,以下是我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总结和个人观点。
1. 了解高血压糖尿病:作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首先需要了解这两种疾病的特点和危害。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动脉内的压力过高,而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
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肾脏问题等的风险。
2. 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核心就是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
这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进行适当的运动、按时服药、规律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等方式来实现。
采取药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
3. 饮食控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需要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
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限制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合理控制饮食中的能量摄入,有助于保持正常的体重和血糖水平。
4. 健康生活方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和血糖。
戒烟限酒也是非常重要的。
5.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是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的关键。
患者应定期进行血压和血糖的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如尿常规、肾脏和心脑血管功能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6. 正确认识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患者需要对疾病保持正确的认识。
坚持治疗和管理,遵循医生的建议,不盲目相信传闻和偏方,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7. 心理支持:高血压糖尿病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也有不良影响。
患者应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和家人朋友沟通,参加病友团体等,以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需要积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治疗。
通过了解疾病特点、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合理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定期监测以及正确认识疾病和寻求心理支持,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控制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工作方案
![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d4a6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d.png)
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工作方案一、引言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目标本方案旨在建立和完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体系,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三、工作内容1. 建立健康档案为每一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基本信息、病情状况、治疗情况等,以便跟踪随访和管理。
2. 定期随访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了解病情状况和治疗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为后续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
3. 健康教育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4. 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参与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和健康支持。
5. 医防融合将预防和治疗的理念融合在一起,注重预防和早期干预,降低患者发病率和复发率。
6. 个性化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制定合适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7. 药物管理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药物管理服务,确保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8. 转诊服务对于病情较重或需要特殊治疗的患者,提供转诊服务,协助其前往相关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和管理。
9.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10. 效果评估定期对工作方案进行效果评估和总结,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方法和措施。
四、实施计划1. 组织机构建设: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计划。
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工作方案
![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18456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3.png)
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工作方案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们对患者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患者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
一、患者教育1. 为患者提供相关疾病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并发症等,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病。
2. 教育患者关于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3. 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康复指导等活动,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治疗方案1.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用药方案、饮食计划等。
2.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血糖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3. 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指导、运动方案等,全面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三、心理支持1.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因疾病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2. 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建立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3. 鼓励患者参加支持小组、心理辅导等活动,建立积极的心态,更好地应对疾病。
四、康复与复查1. 制定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 定期复查患者的身体指标、健康状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3. 支持患者进行长期康复和治疗,建立规律的康复复查制度,确保疾病不复发。
以上是我们制定的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工作方案,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我们也将持续改进和完善这些工作方案,力求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衷心希望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方案,共同努力,早日康复。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与糖尿病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与糖尿病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8ace14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f.png)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与糖尿病管理在当今社会,高血压和糖尿病已成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高血压与糖尿病的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改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升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一、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危害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等)、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等的发病风险。
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的血糖代谢紊乱,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害神经、血管、眼睛、肾脏等多个器官和组织,引发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并发症。
这两种疾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因此,加强高血压与糖尿病的管理至关重要。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高血压与糖尿病管理中的主要内容1、健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如宣传手册、讲座、社区活动等,向公众普及高血压与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成因、症状、危害、预防和治疗方法等,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2、健康档案建立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治疗方案、随访记录等,为疾病的管理和治疗提供依据。
3、定期随访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用药情况、生活方式等,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4、用药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为患者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包括用药时间、剂量、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5、生活方式干预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这些措施对于控制血压和血糖具有重要意义。
6、监测与评估定期为患者测量血压、血糖等指标,评估疾病的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高血压与糖尿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尽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高血压与糖尿病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健康教育高血压糖尿病
![健康教育高血压糖尿病](https://img.taocdn.com/s3/m/fc0e105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6e.png)
健康教育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方法
在现代社会,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
为了保护我们的健康,我们需要了解如何预防和管理这些疾病。
下面是一些有用的建议:
1.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少摄入高脂肪、高盐和高糖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同时,控制饮食的份量,尽量不要过量进食。
2. 多进行体育锻炼:定期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压和血糖水平。
3. 维持健康体重:肥胖是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保持适当的体重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4. 减少饮酒和戒烟:过度饮酒和吸烟都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限制酒精摄入和戒烟可以减少患病风险。
5. 定期体检:定期检查血压和血糖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
6. 减轻工作和生活压力: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会增加患病风险。
采取适当的放松和缓解压力的活动,如瑜伽、冥想、听音乐等。
7. 注意药物使用:如果被诊断为高血压或糖尿病,按时服用医
生开具的药物,并遵循医嘱进行使用。
同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严重影响我们健康的疾病。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当的管理,我们可以降低患病风险,并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台账
![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台账](https://img.taocdn.com/s3/m/d245f72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3.png)
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台账高血压管理台账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干预措施:1:控制饮食- 避免高盐食物,如咸菜、腌制食品和加工食品。
- 减少高脂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和糖果。
- 增加蔬果摄入,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富含钾的蔬菜。
2:常规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 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在血压升高时。
- 保持适当的体重。
3: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压药物。
- 定期检查血压,遵循医生的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的建议。
糖尿病管理台账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干预措施:1:控制饮食- 避免高糖食物的摄入,如甜食、糖果和碳酸饮料。
-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尤其是简单碳水化合物。
-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麦食品、蔬菜和水果。
2: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跳绳、慢跑等。
-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力量训练。
- 检查血糖水平,并根据需要调整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
3: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
- 定期检查血糖,遵循医生的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的建议。
附件:1:饮食计划表2:运动记录表3:药物使用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hypertension):一种持续性的血压升高疾病,通常伴随着器官损伤。
2:糖尿病(diabetes):一种由胰岛功能不全引起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浓度的升高。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任务完成率评价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任务完成率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d1ff05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0.png)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0亿的人口患有高血压,而糖尿病患者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对于这两类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健康管理任务的完成率显得尤为重要。
1. 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健康管理任务高血压和糖尿病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健康管理。
高血压患者需要控制饮食,保持适量运动,定期测量血压并按时服药。
而糖尿病患者则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定时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监测血糖水平,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健康管理任务的完成率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控制和预后。
2.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任务的重要性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任务的完成率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任务完成率的评价评价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任务完成率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饮食、运动、药物管理情况等多个方面。
还需要考虑患者的芳龄、性别、并发症情况等因素,以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管理任务完成率。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任务的完成率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也可以提醒患者注意自我管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只有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管理任务完成率,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结语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任务完成率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控制和预后。
评价患者的健康管理任务完成率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也可以提醒患者要注意自我管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管理任务完成率,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制度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079f95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e.png)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了加强医院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特订立本制度。
2.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涉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医疗服务和管理工作。
第二条定义1.高血压:指血压连续性或间断性升高的一种疾病。
2.糖尿病:指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慢性高血糖状态。
第二章慢病管理机构和责任第三条慢病管理机构1.医院设立慢病管理机构,负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管理工作。
2.慢病管理机构由专业医师领导,构成医疗团队,包含医生、护士、营养师等。
第四条慢病管理责任1.医生负责慢病患者的诊断和订立个体化治疗方案。
2.护士负责慢病患者的随访和健康教育。
3.营养师负责慢病患者的膳食引导。
4.慢病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各部门,确保患者的全面管理和护理。
第三章慢病管理服务流程第五条慢病患者的登记和评估1.每个慢病患者在首次来院就诊时,由医生进行登记和评估。
2.医生应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药物使用等情况,并进行体格检查和必需的试验室检查。
第六条个体化治疗方案1.医生依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和病情,订立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治疗方案包含药物治疗、饮食调控、磨练等内容。
3.患者应乐观搭配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复诊。
第七条随访和健康教育1.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进行随访。
2.护士负责随访工作,包含询问患者的病情、用药情况,进行血压、血糖监测等。
3.随访过程中,护士应供应相关的健康教育,包含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引导。
第八条营养引导1.营养师依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喜好,订立相应的膳食引导方案。
2.膳食引导包含食物种类、摄入量、饮食搭配等内容。
3.患者应依据营养师的引导,合理选择食物、掌控摄入量。
第四章不安全因素监测和并发症防治第九条不安全因素监测1.医生和护士应定期对患者进行不安全因素监测。
2.监测内容包含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健康管理医防融合工作方案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健康管理医防融合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563d2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2.png)
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忧虑等心理问题,医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情。
4. 预防意外伤害
由于老年人体质较弱,更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医院应加强老年人的安全教育,提醒老年人防范跌倒、烫伤等意外伤害,同时加强家庭护理人员的能力提升。
三、医防融合工作方案
1. 合理分工
3. 加强宣传教育
医防融合工作需要加强对患者和居民的宣传教育,普及慢性病预防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管理意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4. 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医防融合工作需要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特殊慢性病患者的签约服务制度,实现家庭医生对患者的全程健康管理。
综上所述,医防融合工作应当充分发挥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的优势,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促进全民健康事业的发展。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健康管理医防融合工作方案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慢性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多,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成为了医疗卫生系统关注的重点。针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必须充分发挥医防融合的作用,将医疗服务与预防保健有机结合,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医防融合工作需要医院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医疗人员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社工人员等预防保健人员紧密协作。医院应设立医防融合管理办公室,明确工作任务和分工。
2. 充分利用健康档案
医防融合工作需要充分利用患者的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档案的互联互通系统,实现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共享,提高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3. 多学科协作
高血压、糖尿病的治疗需要多学科配合。医院应设立专门的糖尿病、高血压管理团队,包括内分泌科医生、心血管科医生、营养师、护士等,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
![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0d1724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1.png)
(二)提供规范的健康管理6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 (5)定期随访(糖尿病)
➢ 对已纳入管理的糖尿病患者,要求每季度随访至少 1次。
➢ 随访要按照随访服务记录表进行并做好记录。
➢ 对连续2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 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 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 访转诊情况。
胆固醇血症的危险因素-摄入脂肪热能比由20% 增至25-30%可增加风险- 超重肥胖 37% 糖尿病 10%,高胆固醇血症 31%
如果略增加谷类食物,减少烹调油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 风险可以降低10-30% 加多少?减多少?
粮食七八两,油脂减两成
吃动两平衡--膳食平衡 3
3. 增加蔬菜、豆类和乳类–营养素平衡 2002年营养与健康调查的数据:
(二)提供规范的健康管理6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 (5)定期随访(高血压)
➢ 要求定期完成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并填写高血 压随访表,按照随访服务记录表内容进行并做好 记录 ;
➢ 若连续2次随访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连续2次随 访药物不良反应没有改善,或有新的并发症出现 或原有并发症加重者,应建议其转诊,2周内主动 随访转诊情况。
维持“健康体重”
“体重管理”
体重管理报告 (膳食、体力活动指导方案)
体重监测记录表
新的一周膳食指导、 身体活动指导
随访管理 调整指导方案
腰围超标 管理流程
体重正常
肥胖家族史、有肥胖相关疾病、 膳食不合理、体力活动少等
腰围超标? 是否存在危险因素?
腰围不超标 无危险因素
腰围超标 有肥胖倾向者
•平衡膳食 •积极参加各种身体活动 •监测体重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油、限盐)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总结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7ff9bc6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7.png)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总结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是一类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的特殊人群。
以下是对其管理的总结:1.定期体检和监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糖、尿常规等指标的监测。
这些检查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做出相应调整。
2.合理饮食:饮食是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的重要环节。
患者应遵循低钠、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限制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摄入。
建议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
3.药物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一般需要同时服用控制血压和血糖的药物。
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且按时按量服用。
同时,应定期进行药物疗效的评估。
4.积极控制体重:过重或肥胖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的风险,因此患者应积极控制体重,进行适量的运动和减肥。
5.规律运动:适当的运动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很有益处。
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改善心血管功能和血糖代谢。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
6.管理心理压力: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常常面对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
适当的心理咨询或支持可以帮助他们调整情绪,减轻压力。
7.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来说都是危险因素,会加重相关疾病的风险。
建议戒烟限酒,避免二手烟暴露和过量饮酒。
8.定期复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与医生沟通并调整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包括合理的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规律运动、心理支持等。
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糖尿病高血压管理工作计划
![糖尿病高血压管理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327c6c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8.png)
一、工作背景糖尿病和高血压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两种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制定以下糖尿病高血压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和自我管理能力;2. 加强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3.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糖尿病高血压管理服务质量。
三、工作内容1. 健康教育(1)开展糖尿病和高血压知识讲座,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2)通过宣传册、海报等形式,普及糖尿病和高血压防治知识;(3)组织患者参加健康知识竞赛,增强学习兴趣。
2. 建档与管理(1)建立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包括基本信息、病史、用药情况等;(2)定期对档案进行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3)对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类管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3. 随访与监测(1)建立随访制度,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2)监测患者的血糖、血压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3)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
4. 协同治疗(1)与专科医生合作,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诊疗建议;(2)组织多学科会诊,针对复杂病例制定综合治疗方案;(3)加强患者用药指导,确保患者正确用药。
5. 社区支持(1)开展社区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居民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认识;(2)组织志愿者团队,为患者提供生活上的帮助;(3)加强与社区其他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糖尿病高血压管理工作。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糖尿病高血压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2. 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内容、措施和时间节点;3. 建立考核机制,定期对工作成效进行评估,确保工作顺利进行;4.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糖尿病高血压管理水平;5.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认识。
五、预期效果通过实施糖尿病高血压管理工作计划,预计可达到以下效果:1. 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和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2. 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糖尿病高血压管理水平得到提升;4. 社区居民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认识得到提高,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基本公共卫生高血压糖尿病管理讲解
![基本公共卫生高血压糖尿病管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494847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7.png)
基本公共卫生高血压糖尿病管理讲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高血压和糖尿病是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
它们不仅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旨在控制疾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高血压。
高血压通常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因为它在很多情况下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却在悄悄地损害着我们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
长期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病发作、脑卒中、肾衰竭等严重疾病的风险。
那么,什么样的血压值被认为是高血压呢?一般来说,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 3 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对于高血压的管理,定期测量血压是关键的第一步。
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如果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高危因素,测量的频率应该更高。
一旦被诊断为高血压,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减少钠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 6 克),增加钾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控制体重(保持 BMI 在 185 239之间),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 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药物治疗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
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同时,要定期复查血压,以便医生根据血压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的血糖升高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主要分为 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其中,2 型糖尿病最为常见,约占糖尿病患者的 90%以上。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
高血压与糖尿病管理制度
![高血压与糖尿病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0a7b80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11.png)
高血压与糖尿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1 为了加强医院对患者高血压与糖尿病的管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订立本规章制度。
1.2 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医疗伦理和专业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进行订立和执行。
第二条适用范围2.1 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科室和相关医务人员。
2.2 患者高血压与糖尿病管理的范围包含防备、诊断、治疗和病愈等方面。
第二章患者管理第三条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建册3.1 对于确诊为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医院将在患者档案中建立特地的高血压与糖尿病管理册,认真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疾病相关指标、药物使用、治疗方案等内容。
3.2 患者建册应由负责患者管理的医生亲自填写,并及时更新患者档案。
3.3 患者建册中的内容应严格保密,未经授权不得随便查阅、泄露或复制。
第四条专科门诊管理4.1 医院设立高血压与糖尿病专科门诊,由专业医师负责接诊、诊断和订立治疗方案。
4.2 专科门诊应供应完善的诊疗设备,保障患者的检查和治疗需求。
第五条多学科联合会诊5.1 针对多而杂病例和需要跨学科处理的患者,医院将聚集相关专家构成多学科联合会诊小组,集思广益,共同研究和订立治疗方案。
5.2 多学科联合会诊应定期举办,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科学的诊治手段。
第六条临床路径管理6.1 对于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医院将订立并执行具体的临床路径管理方案。
6.2 临床路径管理方案应包含诊疗流程、用药规范和病愈引导等内容,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第七条定期随访7.1 对于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医院将建立定期随访制度,依据患者的情况订立合理的随访方案。
7.2 随访内容包含患者疾病掌控情况、用药情况、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医院将关注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动态。
第三章医生管理第八条高血压与糖尿病专科医师职责8.1 高血压与糖尿病专科医师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诊断、订立治疗方案,并对患者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的工作计划
![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的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1b67f7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7.png)
一、工作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2. 建立健全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网络,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化管理。
3. 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三、主要任务1. 加强宣传教育(1)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糖尿病的认识。
(2)针对重点人群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
2. 建立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网络(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医务人员高血压、糖尿病防治水平。
(2)建立健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档案,实现规范化管理。
(3)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筛查,早期发现患者。
3. 规范高血压、糖尿病诊疗(1)严格执行高血压、糖尿病诊疗规范,提高诊疗水平。
(2)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指导,确保用药安全。
(3)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工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1)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
(2)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监测,包括血压、血糖等指标。
(3)鼓励患者参与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善,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
5. 加强协作与交流(1)加强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高血压、糖尿病防治政策。
(2)加强与医疗机构、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协作,共同推进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工作。
四、工作措施1.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工作落实。
2. 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高血压、糖尿病防治水平。
3.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4.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工作。
五、工作期限本工作计划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为一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效制剂的用法
• • • • • 第一天5mg--------------------2.5mg 第二天2.5+5=7.5mg-------3.75mg 第三天3.75+5=8.75mg---4.375 …… 第n天5+5=10mg------------5mg
处理(2)——此次血压控制差
• 既往未确诊为高血压
– 分析原因 – 观察三天复查 – 确定转诊与否
• 既往被确诊为高血压
– 分析用药情况 –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 观察并发症
处理(3)——其他•• Nhomakorabea合并症处理
– 根据相关疾病诊疗规范管理
告诉与教育
– 告知
• • • • 参加病例管理花费少且危险性小。 生活方式的调整可有效降低血压并降低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 下次随访的时间。 管理您的医生是我。
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技术 社区2型糖尿病病例管理技 术
中国社区卫生协会 2008年11月
场景一: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有一高血压 患者因为发热、咳嗽1天就诊。你是接诊的医 生……
场景二: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有一在随访 的糖尿病患者,口服药治疗。这一年来血糖控制 平稳,今天来测血糖:空腹8.5mmol/l。你是接 诊的医生……
– – 双氢克尿塞(氢氯噻嗪)12.5~50毫克/日 分1~2 次服 寿比山(吲哒帕胺)2.5~5毫克 每日一次(晨起服) 倍他乐克 25~100毫克/日 一次或分两次口服 比索洛尔2.5~5毫克 每日一次 降压片 1~2片 每日1~3次 降压零号 5~10毫克 每日1次
• •
次选药物:β受体阻滞剂
• 随访
– 社区医生在规定时间内对患者进行随访 – 询问其在上级医院的就诊情况 – 将上级医院转回的患者继续纳入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
转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向上级医院)
• 立即转诊
– 防止病人出现急性并发症
• • • • 高血压脑病 急性左心衰 急性肾功能衰竭 脑血管意外
– 安全转诊
• 必要的抢救设施 • 必要的人员配备 • 急救车
• 家庭医生在日常看病时,其接诊程序至少包括 四个环节: 一、是确认并适当处理现患问题; 二、是对慢性问题进行规范化管理; 三、是根据时机提供适宜的预防性照顾; 四、是改善病人的就医遵医行为。
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技术
血压及高血压
• 血压的形成
– 血容量 – 血管张力 – 心输出量
• 高血压的形成
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早期、严格控制血压
–血压在130-139/85-89mmHg时,开始药物治疗。
• 血压水平
–130mmHg/舒张压80mmHg –糖尿病肾病:125/75mmHg以下。
• 药物治疗原则:
– 常须联合用药 – 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和钙拮抗剂均可减少 心血管事件 – ACEI对1型糖尿病、ARB对防止2型糖尿病肾损害有益。 – 具体药物选择,应参照高血压分期及以上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控制 原则
– 血容量过多 – 血管张力增加 – 心输出量上升
高血压处理原则
高血压的危险
• • • • 心血管损害 脑血管损害 肾脏损害 其他
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初诊流程图
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随访流程图
高血压病例的筛查与管理
• 普通人群的筛查
– 年龄大于35岁的居民 – 有条件的任何成人
• 确诊高血压病例的管理
• 早期进行非药物治疗
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 再梗和猝死率高 • 药物选择:
– 稳定性心绞痛时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或长效钙 拮抗剂;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选用β受体阻滞剂和 ACEI; – 心肌梗死后患者用ACEI、β受体阻滞剂和醛 固酮拮抗剂 – 具体药物选择,应参照高血压分期及以上 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控制原则。
收缩压≥180 mmHg 和/或舒张压≥110 mmHg
• 判断是否出现急性并发症
– – – – – 高血压脑病 急性左心衰 急性肾功能衰竭 脑血管意外 急性心肌梗死
• 立即转诊至有急诊条件的上级医院
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规范
高血压特殊人群的治疗
一、老年高血压
• 平缓降压,提倡给予长效制剂, • 根据耐受情况降压
血压控制不满意
•
– –
• • •
180mmHg≥收缩压≥140mmHg 和(或) 110 mmHg≥舒张压≥90mmHg
既往未被确诊为高血压患者 既往曾被其它医院确诊为高血压患者
血压不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出现 血压不满意,有药物不良反应 血压不满意,出现并新发症或原并发症加重
处理总则
•
–
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卒中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 出血 短暂性脑缺 血发作 (TIA) 心脏疾病 心肌梗死 心绞痛 冠状动脉 血运重建 充血性心 力衰竭 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 病 肾功能衰 竭 急、慢性 肾炎 血管疾病 夹层动脉 瘤 症状性动 脉疾病 眼部疾病 视网膜出 血或渗出 视乳头水 肿 白内障 肝脏疾病 脂肪肝
社区慢性病病例管理的出发点
1、强调在慢性病管理中,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的任务各有 侧重,职责不同。 2、不以将家庭医生培养成高血压和糖尿病专科医生为目的。 3、对社区居民,强调预防为主,防止疾病危险因素的发生。 对已有危险因素的居民,通过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督促其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 4、对社区现患病人,强调防治结合,提高疾病管理效力,降 低管理成本。 5、强调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并重。
未患高血压居民
定期测量血压
•
–
可疑高血压居民
建议复查,必要时协助患者转诊到上级医院;
•
–
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
纳入本手册进行分类管理
处理(1)——此次血压控制满意
• 从未被确诊为高血压
– 年龄<50岁, 每年至少要监测一次血压 – 年龄≥50岁,每半年至少监测一次血压
•
既往被确诊为高血压,
– 则继续原方案治疗,满1月时随访; – 调整用药,2周时随访1次 – 向上级医院转诊,并在2周内随访
对居民进行全面的检查
• • 询问患者生活习惯 辅助检查
1. 2. 3. 4. 体重、身高、BMI 血压、视力、眼底 血糖、尿常规、血常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 度脂蛋白、甘油三脂、尿蛋白、尿酸、Cr、BUN、K、Na、 血浆纤维蛋白原 心电图、超声/X线检查等
•
进行一般体格检查
说明:若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相应检查条件,可建议患者每年到上级医院进 行一次全面检查。 对于肥胖(BMI≥24)的高血压患者,应每半年检查一次血脂(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
分类
• 依据:
– 参考“中国高血压诊断治疗指南” –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特点 – 依据血压控制情况
• 类别
– 血压控制满意 – 血压控制差
血压控制满意
• 收缩压<140mmHg 且 舒张压<90mmHg
– 既往未被确诊为高血压患者 – 既往曾被其它医院确诊为高血压患者
• • • 血压正常,无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出现 血压正常,有药物不良反应 血压正常,出现并新发症或原并发症加重
• 年检表
– – –
• 随访表
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原则(1)
• 怀疑和确定高血压 • 首先要提供非药物治疗建议
– 强调戒烟 – 减轻体重 – 限制钠盐 – 控制饮酒 – 改善睡眠
• 同时辅以相应药物治疗
原则(2)
• • • • • 遵循上级医院医嘱的原则 “规范”建议优先的原则 及时转诊的原则 遵循“理论”依据的原则 争取患者配合的原则
降压治疗有长期益处 血压水平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
– – –
急性脑血管病
适当控制血压 血压 在160/100mmHg以下可观察 保证病人安全的情况下转诊
六、高血压合并肾脏损害
• 互为因果 • 药物治疗原则:
– 常需联合用药 – 当血肌酐<2.5mg/dL,首选ACEI – 血肌酐>3mg/dL,应停用ACEI,可选择钙拮抗剂、 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 – 24小时蛋白尿>1g时,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 – 重度患者须合用袢利尿 – 具体药物选择,应参照高血压用药原则及以上肾病患 者高血压控制原则
四、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 • •
– –
–
互为因果关系 高血压加重心衰 药物治疗:
症状少者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 症状多的可将ACEI、β受体阻滞剂、ARB和 醛固酮拮抗剂与袢利尿剂合用。 具体药物选择,应参照高血压分期及以上心 力衰竭患者高血压控制原则
五、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
•
– –
非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
• 收缩压<180mmHg • 舒张压<110mmHg
– 继续以下步骤。
且
基本信息收集
•
• •
对初诊居民要询问是否曾在其它医院确诊 过高血压 询问居民基本信息
– 病历号,姓名,就诊日期等
询问居民近期是否有如下症状和体征
–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眼花耳鸣、呼吸困 难、心悸胸闷、鼻衄出血不止
既往疾病信息收集
转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向上级医院)
一、收缩压≥210mmHg和或舒张压≥120 mmHg,和或有明 确的高血压脑病、急性左心衰竭 • 镇静、吸氧 • 立即使用静脉降压药物硝普钠 10ug./分钟 静脉输入 (50mg 溶于10ml 5%葡萄糖中,取1ml加入500ml液体 中,每分钟15滴,避光输入) • 评价靶器官受累并有潜在危及生命的情况 • 有无胸部剧烈撕裂样疼痛(动脉夹层?) • 病人意识是否清楚、对答是否切题、肢体活动是否良好 • 检查心肺体征,有无奔马律,双肺有无湿性罗音 • 进行心电图检查排除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