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合集下载

计算机操作系统题库及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一.选择题1.操作系统是一种。

A.通用软件B.系统软件C.应用软件D.软件包答:B2.操作系统的管理部分负责对进程进行调度。

A.主存储器B.控制器C.运算器D.处理机答:D3.操作系统是对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B.硬件C.计算机资源D.应用程序答:C4.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

A.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B.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C.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D.由若干层次的程序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答:A5.操作系统的功能是进行处理机管理、管理、设备管理及信息管理。

A.进程 B. 存储器C.硬件 D. 软件答:B6.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

A.利用率B.可靠性C.稳定性D.兼容性答:A7.操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为了提高计算机的和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而配备的一种系统软件。

A.速度B.利用率C. 灵活性D.兼容性答:B8.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主要有。

A.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及多任务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及分时操作系统C.单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及批处理系统D.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和多用户系统答:B9.所谓是指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主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处理机的时间和外围设备等其他资源。

A. 多重处理B.多道程序设计C. 实时处理D. 共行执行答:B10. 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批处理作业必须具有作业控制信息。

B.分时系统不一定都具有人机交互功能。

C.从响应时间的角度看,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差不多。

D.由于采用了分时技术,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的资源.答:A11. 如果分时操作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则响应时间越长。

A.用户数少B.用户数越多C.内存越少D.内存越多答:B12.实时操作系统必须在内完成来自外部的事件。

A. 响应时间B.周转时间C.规定时间D.调度时间答:C13.分时系统中为了使多个用户能够同时与系统交互,最关键的问题是。

(完整版)操作系统第五版费祥林_课后习题答案解析参考

(完整版)操作系统第五版费祥林_课后习题答案解析参考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1、有一台计算机,具有IMB 内存,操作系统占用200KB ,每个用户进程各占200KB 。

如果用户进程等待I/O 的时间为80 % ,若增加1MB 内存,则CPU 的利用率提高多少?答:设每个进程等待I/O 的百分比为P ,则n 个进程同时等待刀O 的概率是Pn ,当n 个进程同时等待I/O 期间CPU 是空闲的,故CPU 的利用率为1-Pn。

由题意可知,除去操作系统,内存还能容纳4 个用户进程,由于每个用户进程等待I/O的时间为80 % , 故:CPU利用率=l-(80%)4 = 0.59若再增加1MB 内存,系统中可同时运行9 个用户进程,此时:cPu 利用率=l-(1-80%)9 = 0.87故增加IMB 内存使CPU 的利用率提高了47 % :87 %/59 %=147 %147 %-100 % = 47 %2 一个计算机系统,有一台输入机和一台打印机,现有两道程序投入运行,且程序A 先开始做,程序B 后开始运行。

程序A 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 、打印100ms 、再计算50ms 、打印100ms ,结束。

程序B 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 、输入80ms 、再计算100ms ,结束。

试说明(1 )两道程序运行时,CPU有无空闲等待?若有,在哪段时间内等待?为什么会等待?( 2 )程序A 、B 有无等待CPU 的情况?若有,指出发生等待的时刻。

答:画出两道程序并发执行图如下:(1)两道程序运行期间,CPU存在空闲等待,时间为100 至150ms 之间(见图中有色部分)(2)程序A 无等待现象,但程序B 有等待。

程序B 有等待时间段为180rns 至200ms 间(见图中有色部分)3 设有三道程序,按A 、B 、C优先次序运行,其内部计算和UO操作时间由图给出。

试画出按多道运行的时间关系图(忽略调度执行时间)。

完成三道程序共花多少时间?比单道运行节省了多少时间?若处理器调度程序每次进行程序转换化时lms , 试画出各程序状态转换的时间关系图。

操作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操作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领域,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在学习操作系统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和深化知识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操作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的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知识。

第一章:引论1.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设备管理。

2. 进程是指正在执行的程序的实例。

进程控制块(PCB)是操作系统用来管理进程的数据结构,包含进程的状态、程序计数器、寄存器等信息。

3. 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在内存中同时存放多个程序,通过时间片轮转等调度算法,使得多个程序交替执行。

4. 异步输入输出是指程序执行期间,可以进行输入输出操作,而不需要等待输入输出完成。

第二章:进程管理1. 进程调度的目标包括提高系统吞吐量、减少响应时间、提高公平性等。

2. 进程调度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作业优先(SJF)、优先级调度、时间片轮转等。

3. 饥饿是指某个进程长时间得不到执行的情况,可以通过调整优先级或引入抢占机制来解决。

4. 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因为争夺资源而陷入无限等待的状态,可以通过资源预分配、避免环路等方式来避免死锁。

第三章:内存管理1. 内存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转换等。

2. 连续内存分配包括固定分区分配、可变分区分配和动态分区分配。

3. 分页和分段是常见的非连续内存分配方式,分页将进程的地址空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分段将进程的地址空间划分为逻辑段。

4. 页面置换算法包括最佳置换算法、先进先出(FIFO)算法、最近最久未使用(LRU)算法等。

第四章:文件系统管理1. 文件是操作系统中用来存储和组织数据的逻辑单位,可以是文本文件、图像文件、音频文件等。

2. 文件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文件的创建、删除、读取、写入等操作。

3. 文件系统的组织方式包括层次目录结构、索引结构、位图结构等。

操作系统 第一章

操作系统 第一章

第一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操作系统是一种()。

A.应用软件B。

系统软件C。

通用软件D。

工具软件2.操作系统的()管理部分负责对进程进行调度。

A.存储器 B。

设备 C。

文件 D。

处理机3.()要保证系统有较高的吞吐能力。

A.批处理系统 B.分时系统 C.网络操作系统 D.分布式操作系统4.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主要有()。

A.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多任务系统B.单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和批处理系统C.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及实时操作系统D.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和多用户系统5.使多个用户通过与计算机相连的终端、以交互方式同时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A.单道批处理系统B.多道批处理系统C.分时系统D.实时系统6.计算机操作中,最外层的是()。

A.硬件系统B.系统软件C.支援软件D.应用软件7.所谓()是指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主存,并且同时处于运动状态,这些作业贡献共享处理机和外围设备等其他资源。

A.多重处理 B.多道程序设计 C.实时处理 D.共同处理8.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批处理作业必须具有作业控制信息B.分时系统不一定都具有人机交互能力C.从响应时间的角度看,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差不多D.由于采用了分时技术,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的资源9.分时操作系统通常采用()策略为用户服务。

A.时间片加权分配 B.短作业优先 C.时间片轮转 D.可靠性与灵活性10.若把操作系统看作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下列的()不属于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资源A.磁盘 B. 内存 C. CPU D. 中断11.在下列操作系统的各个功能组成部分中,()不需要硬件支持。

A.进程调度 B.时钟管理 C.地址映射 D.中断系统12.在指令系统中只能由操作系统使用的指令称为()A.系统指令 B.设备指令 C.非特权指令 D. 特权指令二、多项选择题1.操作系统的主要设计目标是()A.可扩充性B.使得计算机使用方便C.管理计算机资源D.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工作2.计算机的软件分为()。

(完整版)操作系统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操作系统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操作系统课后题答案课本课后题部分答案第⼀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可表现在哪⼏个⽅⾯?答:(1)OS作为⽤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13.OS有哪⼏⼤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

14.处理机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处理机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进程管理、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处理机调度;进程管理:为作业创建进程,撤销已结束进程,控制进程在运⾏过程中的状态转换。

进程同步:为多个进程(含线程)的运⾏进⾏协调。

通信:⽤来实现在相互合作的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

处理机调度:(1)作业调度。

从后备队⾥按照⼀定的算法,选出若⼲个作业,为他们分配运⾏所需的资源(⾸选是分配内存)。

(2)进程调度:从进程的就绪队列中,按照⼀定算法选出⼀个进程,把处理机分配给它,并设置运⾏现场,使进程投⼊执⾏。

15.内存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北京⽯油化⼯学院信息⼯程学院计算机系3/48《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参考答案余有明与计07和计G09的同学们编著 3/48答:内存管理的主要功能有: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和内存扩充。

内存分配: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

内存保护:确保每道⽤户程序都只在⾃⼰的内存空间运⾏,彼此互不⼲扰。

地址映射:将地址空间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空间与对应的物理地址。

内存扩充:⽤于实现请求调⽤功能,置换功能等。

16.设备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答:主要功能有: 缓冲管理、设备分配和设备处理以及虚拟设备等。

主要任务: 完成⽤户提出的I/O 请求,为⽤户分配I/O 设备;提⾼CPU 和I/O 设备的利⽤率;提⾼I/O速度;以及⽅便⽤户使⽤I/O设备.17.⽂件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答:⽂件管理主要功能:⽂件存储空间的管理、⽬录管理、⽂件的读/写管理和保护。

第1章_操作系统概述习题及答案

第1章_操作系统概述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有,两种。

【答案】命令接口,系统调用【解析】按用户界面的观点,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用户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来有效地使用计算机。

一般操作系统提供了两类接口为用户服务,一种是程序一级的接口,即通过一组广义指令(或称系统调用)供用户程序和其他系统程序调用;另一种是作业一级的接口,提供一组控制命令供用户去组织和控制自己的作业。

2.用户程序调用操作系统有关功能的途径是。

【答案】利用系统调用命令【解析】系统调用命令是操作系统专门给编程人员提供的调用操作系统有关功能的途径,一般在汇编语言和C语言中都提供了使用系统调用命令的方法。

编程人员可以在这些语言中利用系统调用命令动态请求和释放系统资源。

3.UNIX系统是①操作系统,DOS系统是②操作系统。

【答案】①分时(或多用户、多任务),②单用户(或单用户、单任务)【解析】UNIX系统是一个可供多个用户同时操作的会话式的分时操作系统,DOS系统是为个人计算机设计的一个单用户操作系统。

4.现代计算机中,CPU工作方式有目态和管态两种。

目态是指运行①程序,管态是指运行②程序。

执行编译程序时,CPU处于③。

【答案】①用户,②操作系统,③目态【解析】CPU工作方式分为目态和管态,主要是为了把用户程序和操作系统程序区分开,以利于程序的共享和保护。

5.从资源分配的角度讲,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分为、、和。

操作系统相应的组成部分是、、和。

【答案】处理机、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文件资源;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系统【解析】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分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硬件资源有处理机、内/外存储器及输入/输出设备。

而软件资源指的是程序、数据和相应的文档。

从资源管理的观点,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资源系统的管理系统,它提供了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输入/输出设备管理和信息文件管理的功能。

对每种资源的管理都可从提供资源情况的记录、资源分配策略、资源分配和回收等几个方面来加以讨论。

操作系统第五版答案-费翔林

操作系统第五版答案-费翔林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1、有一台计算机,具有IMB 内存,操作系统占用200KB ,每个用户进程各占200KB 。

如果用户进程等待I/O 的时间为80 % ,若增加1MB 内存,则CPU 的利用率提高多少?答:设每个进程等待I/O 的百分比为P ,则n 个进程同时等待刀O 的概率是Pn ,当n 个进程同时等待I/O 期间CPU 是空闲的,故CPU 的利用率为1-Pn。

由题意可知,除去操作系统,内存还能容纳4 个用户进程,由于每个用户进程等待I/O 的时间为80 % , 故:CPU利用率=l-(80%)4 = 0.59若再增加1MB 内存,系统中可同时运行9 个用户进程,此时:cPu 利用率=l-(1-80%)9 = 0.87故增加IMB 内存使CPU 的利用率提高了47 % :87 %/59 %=147 %147 %-100 % = 47 %2 一个计算机系统,有一台输入机和一台打印机,现有两道程序投入运行,且程序A 先开始做,程序B 后开始运行。

程序A 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 、打印100ms 、再计算50ms 、打印100ms ,结束。

程序B 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 、输入80ms 、再计算100ms ,结束。

试说明(1 )两道程序运行时,CPU有无空闲等待?若有,在哪段时间内等待?为什么会等待?( 2 )程序A 、B 有无等待CPU 的情况?若有,指出发生等待的时刻。

答:画出两道程序并发执行图如下:(1)两道程序运行期间,CPU存在空闲等待,时间为100 至150ms 之间(见图中有色部分)(2)程序A 无等待现象,但程序B 有等待。

程序B 有等待时间段为180rns 至200ms 间(见图中有色部分)3 设有三道程序,按A 、B 、C优先次序运行,其内部计算和UO操作时间由图给出。

试画出按多道运行的时间关系图(忽略调度执行时间)。

完成三道程序共花多少时间?比单道运行节省了多少时间?若处理器调度程序每次进行程序转换化时lms , 试画出各程序状态转换的时间关系图。

操作系统教材答案陈向群杨芙清

操作系统教材答案陈向群杨芙清

《操作系统教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1.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是怎么构成的?了解PC 的组成情况,说明:1)硬件组织的基本结构,画出硬件配置图;2)主要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若有的话)他们的作用。

答:计算机系统就是按照人的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并输出结果信息的系统。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组成。

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包括:如图 1.2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如图 1.42.从功能以及程序涉设计的角度说明计算机系统中软件系统是如何构成的?答: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三层。

3.什么是操作系统?请举例说明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答: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是一些程序模块的集合。

它们能以尽量有效、合理的方式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合理的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控制程序的执行并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功能,使得用户能够灵活、方便、有效的使用计算机,使整个计算机系统能安全高效地运行4.请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操作系统的功能。

答:你能用用操作系统管理很多资源5.为什么说“操作系统是控制硬件的软件”的说法不确切?答:操作系统不仅能够控制硬件,也可以控制各种软件资源。

6.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

答:1.并发性2.共享性3.随机性7.试从独立性,并发性和交互性和实时性四个方面来比较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以及实时系统。

答:分时系统:并发性是指同时有多个用户共同使用一个计算机,宏观上看是多个人同时使用一个CPU,微观上是多个人在不同时刻轮流使用CPU.独占性,是指用户感觉不到计算机为他们服务,就好像整个系统为他所独占。

交互性:是指用户根据系统响应结果进一步提出新要求,用户直接干预每一步。

实时性:是指系统对用户提出的请求及时响应。

8.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起因和目的是什么?多道程序系统的特征是什么?答:多道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在内存中保持多个作业,主机可以交替的方式同时处理多个作业,一般来说任何一道作业的运行总是要交替的使用处理器和外设子案9.多道程序设计的度是指在任一给定时刻,单个CPU 所能支持的进程数目最大值。

操作系统概念课后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概念课后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概念课后习题答案操作系统概念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引论1.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软件层,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接口和服务。

2.操作系统的功能: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界面等。

第二章:进程管理1.进程的概念:进程是一个正在执行的程序的实例,它由代码、数据和执行环境组成。

2.进程状态:就绪、运行和阻塞。

3.进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作业优先、时间片轮转和优先级调度等。

第三章:线程管理1.线程的概念:线程是进程的一个执行单元,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

2.线程与进程的区别:线程共享相同的地质空间和文件描述符,而进程拥有独立的地质空间和文件描述符。

3.线程模型:用户级线程模型和内核级线程模型。

第四章:内存管理1.内存管理的目标:实现内存的分配与回收、内存的保护和共享。

2.内存分配的概念:连续分配、非连续分配和虚拟内存分配。

3.地质转换:逻辑地质到物理地质的转换过程,包括分段、分页和段页式等。

第五章:存储器管理1.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和高速缓存。

2.页面置换算法:最佳置换算法、先进先出算法、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和时钟置换算法等。

3.虚拟内存的概念:将存储器抽象成一组连续的地质空间,实现大容量存储和地质共享。

第六章:设备管理1.设备管理的功能:设备分配、设备驱动程序和设备中断处理等。

2.设备分配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作业优先和轮转法等。

3.磁盘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寻道时间优先和扫描算法等。

第七章:文件管理1.文件的概念:文件是命名的、有序的数据集合,它是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数据组织方式。

2.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层次式文件系统、索引式文件系统和线性文件系统等。

3.文件共享与保护:文件锁机制、权限控制和访问控制列表等。

第八章:I/O系统1.I/O系统的组成部分:I/O设备、I/O控制器和设备驱动程序等。

2.I/O操作的方式:程序控制I/O和中断驱动I/O。

自考操作系统课后答案

自考操作系统课后答案

自考操作系统课后答案第一章引论1、计算机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答: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组成。

2、什么是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答: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一种系统软件,由它统一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操作系统既是一种资源管理程序,又是一种其他程序执行的控制程序,其目的是提供一个供其它程序执行的良好环境。

3、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哪些资源答:操作系统管理的计算机系统资源包括两大类: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资源主要包括CPU、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磁带、磁盘等)以及各种输入输出设备(键盘、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资源包括各种程序和数据。

4、操作系统怎样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答: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程序,其目的是提供一个供其他程序执行的良好环境。

首先操作系统要使得计算机系统使用方便: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方便的使用接口,用户按需要输入命令或从提供的\菜单\中选择命令,操作系统按命令去控制程序的执行;用户也可以请求操作系统的功能模块为其服务,而不必了解硬件的特性。

其次操作系统要使得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地工作:操作系统扩充硬件的功能,而硬件的功能发挥的更好;操作系统使拥护合理共享资源,防止各用户间的干扰;操作系统以文件形式管理软件资源,保证信息的安全和快速存取。

5、操作系统怎样提高系统的效率答:为提高系统的效率:操作系统扩充硬件的功能,使硬件的功能发挥得更好;操作系统使用户合理共享资源,防止各用户间的相互干扰;操作系统以文件形式管理软件资源,保证信息安全和快速存取。

6、批处理操作系统怎样实现计算机操作的自动化答:用户把准备好的一批作业信息,包括程序、数据、作业控制说明书通过相应的输入设备传送到大容量的磁盘上等待处理。

操作系统中的作业调度程序按照某种原则从磁盘上选择若干作业装入主存储器,主存储器中的这些作业可以占用中央处理机运行。

当某个作业执行结束时,启动打印机,输出计算结果。

然后又可以从磁盘上选择作业装入主存储器,让其运行。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一、单项选择题1.操作系统是一种__________ 。

A.通用软件B.系统软件C.应用软件D.软件包2,操作系统的__________ 管理部分负责对进度进行调动。

A.主储存器B.控制器C.运算器D.办理机3.操作系统是对__________ 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B.硬件C,计算机资源D.应用程序4.从用户的看法看,操作系统是__________ 。

A.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B.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C.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D.由若干层次的程序按必定的构造构成的有机体5,操作系统的功能是进行办理机管理、_______ 管理、设施管理及文件管理。

A.进度B.储存器C.硬件D.软件6,操作系统中采纳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升CPU 和外面设施的_______ 。

A.利用率B.靠谱性C.稳固性D.兼容性7.操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不行缺乏的构成部分,是为了提升计算机的_______和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而装备的一种系统软件。

A.速度B.利用率C. 灵巧性D.兼容性8.操作系统的基本种类主要有_______ 。

A.批办理系统、分时系统及多任务系统B.及时操作系统、批办理操作系统及分时操作系统C.单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及批办理系统D.及时系统、分时系统和多用户系统9.所谓 _______ 是指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主存,而且同时处于运转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办理机的时间和外头设施等其余资源。

A.多重办理B.多道程序设计C. 及时办理D.并行履行10._______ 操作系统同意在一台主机上同时连结多台终端,多个用户能够经过各自的终端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

A.网络D.散布式C.分时D.及时11 .假如分时操作系统的时间片必定,那么_______,则响应时间越长。

A.用户数越少B.用户数越多C.内存越少 D.内存越多12 ,分时操作系统往常采纳_______策略为用户服务。

A.靠谱性和灵巧性B.时间片轮转C.时间片加权分派D,短作业优先13._______ 操作系统同意用户把若干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

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操作系统(第一章课后习题徐宗元)

操作系统(第一章课后习题徐宗元)

操作系统第2版(徐宗元)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引论1.6.3选择题1.(1) (5) (6) (7) (10)2. A—(2) B—(1) C—(1) D—(4) E--(3)3. A—(3) B—(4) C—(1) D—(3) E—(4)4. A—(8) B--(9) C—(1) D—(5) E—(2)5. A—(5) B—(2)6. A—(2) B—(3) C—(4) E—(1)7. A—(2) B—(1) C—(3) E—(4)8. A—(2) B—(4) C—(3)9. A—(4) B—(5)10. A—(4) B—(2)11. A—(3) B—(1) C—(1) D—(3) E--(4)12. A—(3) B—(2) C—(4) D—(1) E--(2)13. A—(2)14. A—(1)15. A—(3) B—(4)16. A—(1)17. A—(2) B—(4) C—(3) D—(1)18. A—(3)19. A—(4)问答:1. OS的作用可表现为哪几个方面?a.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b.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c. OS作为扩充机器.2.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引入多道程序设计的起因和目的是什么?a.所谓多道程序设计指的是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进入一个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并启动进行计算的方法。

也就是说,计算机内存中可以同时存放多道(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程序,它们都处于开始和结束之间。

从宏观上看是并行的,多道程序都处于运行中,并且都没有运行结束;从微观上看是串行的,各道程序轮流使用CPU,交替执行。

b.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CPU的利用率,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部件的并行性,现代计算机系统都采用了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3.试从系统目标、多路性、独立性、交互性、及时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比较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及实时操作系统。

通过比较请写出它们三个各适合什么场合?a. 分时系统是一种通用系统,主要用于运行终端用户程序,因而它具有较强的交互能力;而实时系统虽然也有交互能力,但其交互能力不及前者.b. 实时信息系统对实用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接收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则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和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c. 实时系统对系统的可靠性要求要比分时系统对系统的可靠性要求高4.操作系统的特征1.并发性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即宏观上有多道程序同时执行,而微观上,在单处理机系统中每一个时刻仅能执行一道程序。

操作系统概念课后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概念课后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概念课后习题答案操作系统概念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引论⒈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目标是什么?答:操作系统的功能包括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等。

操作系统的目标是提高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利用率,提供简单易用的用户界面,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

⒉什么是并发性?并行性?有什么区别?答:并发性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存在多个独立的任务同时执行的能力。

并行性是指系统中同时执行多个任务的能力。

并行性强调多个任务的同时进行,而并发性强调任务的独立性。

⒊什么是中断?有什么作用?答:中断是指计算机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事件,用于打断正在执行的程序,转而执行中断处理程序。

中断的作用是能够及时响应输入/输出设备的请求以及处理发生的异常情况。

⒋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答: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将多个程序加载到内存中,并按照一定的调度算法来分时共享处理器和其他资源。

⒌什么是虚拟内存?答:虚拟内存是计算机系统通过借助硬盘空间来扩展内存空间的一种技术。

它将部分物理内存空间映射到磁盘上,使得程序可以访问比实际物理内存更大的地质空间。

第二章:进程管理⒈什么是进程?什么是线程?答:进程是指在操作系统中运行的程序的实例,它包括了程序代码、数据和执行状态等。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它们共享进程的资源。

⒉进程的状态有哪些?请描述每个状态的含义。

答:进程的状态包括了就绪状态、运行状态、阻塞状态。

就绪状态表示进程已经具备运行的条件,等待分配处理器资源。

运行状态表示进程正在执行。

阻塞状态表示进程由于某种原因暂时无法继续执行。

⒊进程调度算法有哪些?请简要描述每个算法的特点。

答: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FCFS)、短作业优先(SJF)、优先级调度、时间片轮转等。

FCFS按照进程的到达顺序进行调度,适用于长作业。

SJF按照进程的执行时间进行调度,适用于短作业。

优先级调度根据进程的优先级进行调度。

时间片轮转将处理器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每个进程获得一个时间片。

(完整版)操作系统第五版费祥林_课后习题答案解析参考(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操作系统第五版费祥林_课后习题答案解析参考(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操作系统第五版费祥林_课后习题答案解析参考(可编辑修改word版)第⼀章操作系统概论1、有⼀台计算机,具有 IMB 内存,操作系统占⽤ 200KB ,每个⽤户进程各占200KB 。

如果⽤户进程等待 I/O 的时间为 80 %,若增加 1MB 内存,则 CPU 的利⽤率提⾼多少?答:设每个进程等待 I/O 的百分⽐为 P ,则 n 个进程同时等待⼑ O 的概率是Pn ,当 n 个进程同时等待 I/O 期间 CPU 是空闲的,故 CPU 的利⽤率为 1-Pn。

由题意可知,除去操作系统,内存还能容纳 4 个⽤户进程,由于每个⽤户进程等待I/O 的时间为 80 % , 故:CPU 利⽤率=l-(80%)4 = 0.59若再增加 1MB 内存,系统中可同时运⾏ 9 个⽤户进程,此时:cPu 利⽤率=l- (1-80%)9 = 0.87故增加 IMB 内存使 CPU 的利⽤率提⾼了 47 % :87 %/59 %=147 %147 %-100 % = 47 %2⼀个计算机系统,有⼀台输⼊机和⼀台打印机,现有两道程序投⼊运⾏,且程序A 先开始做,程序 B 后开始运⾏。

程序 A 的运⾏轨迹为:计算 50ms 、打印100ms 、再计算 50ms 、打印 100ms ,结束。

程序 B 的运⾏轨迹为:计算 50ms 、输⼊ 80ms 、再计算 100ms ,结束。

试说明(1 )两道程序运⾏时,CPU 有⽆空闲等待?若有,在哪段时间内等待?为什么会等待?( 2 )程序 A 、B 有⽆等待CPU 的情况?若有,指出发⽣等待的时刻。

答:画出两道程序并发执⾏图如下:(1)两道程序运⾏期间,CPU 存在空闲等待,时间为 100 ⾄150ms 之间(见图中有⾊部分)(2)程序A ⽆等待现象,但程序B 有等待。

程序B 有等待时间段为180rns ⾄200ms 间(见图中有⾊部分)3设有三道程序,按 A 、B 、C 优先次序运⾏,其内部计算和 UO 操作时间由图给出。

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1到2章

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1到2章

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1到2章第一章习题1.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是怎样构成的?(p.1)计算机系统是一种可以按用户的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并输出结果信息的系统。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

2.什么是操作系统?请说明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p.2)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该软件由若干程序模块组成,它的作用是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及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控制程序的执行,并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功能,使得用户能够灵活、方便地使用计算机,并使整个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地运行。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是系统软件中首要和必不可少的部分。

3.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哪些资源?(p.5)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前者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外存及其他外部设备、文件和数据;后者包括各种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4.请从资源管理的角度说明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p.5)从资源管理的角度看,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一些机制去协调程序间的竞争、对资源进行合理使用、施加保护,以及采取虚拟技术来“扩充”资源等。

5.操作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p p.3~4)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有以下3各方面:⑴并发性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同时存在若干个运行着的程序,从宏观上看,这些程序在同时镶嵌推进。

⑵共享性指操作系统程序与多个用户程序共用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⑶随机性操作系统是在一种随机的环境下运行的,操作系统不能对所运行的程序的行为以及硬件设备的情况作出任何事先的假定。

6.请叙述各类操作系统的工作方式及特点。

⑴批处理操作系统的工作方式是用户将作业交给系统操作员,后者在收到作业后成批输入到计算机中,形成一个连续的、自动转接的作业流,系统自动、依次执行每个作业。

最后由操作员将执行完毕的作业结果交给用户。

该操作系统的特点是成批处理,用户不能干预自己作业的远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一
1-1 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存储程序:用户将解决的问题的步骤事先告诉计算机,成为程序;
2.程序控制:计算机所作的任何事情都是通过CPU执行程序来完成的。

1-2 批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各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分时系统的响应比较快?
答:批处理系统:先将程序加载到内存中然后再由CPU执行。

分时系统:分时系统是把处理机时间划分成很短的时间片(如几百毫秒)轮流地分配给各个联机作业使用,如果某个作业在分配的时间片用完之前还未完成计算,该作业就暂时中断。

分时系统由于是时间片轮转来运行程序,所以比多道处理系统响应更快。

1-3 实时系统的特点是什么?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从外表看来很相似,它们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答:实时系统的特点是快速响应。

实时系统:实时系统是指计算机对于外来信息能够在被控制对象允许的截止期限内反应的系统。

分时系统:分时系统是把处理机时间划分成很短的时间片(如几百毫秒)轮流地分配给各个联机作业使用,如果某个作业在分配的时间片用完之前还未完成计算,该作业就暂时中断。

1-4 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试述多道程序运行的特征?
答: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在计算机主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使它们在管理程序控制之下,相互穿插地运行。

特征:
多道——计算机主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
宏观上并行——同时进入系统的几道程序都处于运行过程中,即它们先后开始了各自的
运行,但都未运行完毕;
微观上串行——从微观上看,主存中的多道程序轮流或分时地占有处理机,交替执行。

(注:基于现在系统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多核CPU,所以出现了在微观上可以并行的特征)
1-5 什么是操作系统?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去分析操作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操作系统是一个大型的程序系统,它负责计算机系统软、硬件资源的分配和管理;控制和协调并发活动;提供用户借口,使用户获得良好的工作环境。

操作系统资源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方便用户使用。

1-6 操作系统的主要特性是什么?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特性?
答:操作系统的主要特性有:并发、共享、不确定性。

为了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一般采用多个同时性用户分用的策略。

一顺序计算为基础的计算机系统要完成并行处理的功能,必将导致顺序计算模型与并行计算模型的矛盾,必须解决资源共享和多任务并发执行的问题。

以多道程序设计为基础的操作系统具备的主要特征就是并发与共享。

另外,由于操作系统要随时处理各种事件,所以它也不具备不确定性。

1-7 略
1-8 UNIX是什么类型的操作系统?
答:UNIX是多用户交互式分时操作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