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生倾听能力提高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学生倾听能力提高的因素
毛丽芬
汤姆·彼得斯说过:“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学会倾听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要求,也是人际交往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一种前瞻性和责任感----从小培养学生倾听,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对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将是一种财富。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各种因素影响着学生倾听能力的提高。
一、学生倾听能力存在的缺陷
由于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发展,其影响力日益扩大,广泛深入人心。如今以独生子女占优势的小学生的确非同一般,他们见多识广。随着家庭经济的稳步改善,家长学识水平的提高与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往传统型家庭开始向现代知识型与学习型转变,家长们对子女教育的关注和投入大幅度提高,他们千方百计来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知识,因此,很多学生知道的知识,教师不一定都知道。尽管如此,学生还是存在较大的倾听能力的缺陷。
(一)不爱听。
这一届的一年级新生刚开学时,我发现几个男孩子发言积极,于是就大力表扬,处处流露出对他们的喜爱之情。可是,渐渐地,我发现这几个学生老爱插嘴,看似很爱动脑,其实他们不喜欢听别人说话,总想表现自己,根本不在对他人的发言进行思考。尽管我已经给过他们发言的机会,但在别人刚开始说话时,他们就又迫不及待的插嘴进来,打断别人的说话,不但影响了发言者,显得很不礼貌,而且也妨碍了其他学生的倾听质量。我经常提醒他们不要插嘴,但也没有什么大的效果。现在课堂上经常要停下来教育他们不要乱插嘴。更让我焦急的是有一部分本来不插嘴同学的也开始学着模仿了。
针对问题的出现,我分析主要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
1、现在的大多数学生,由于家庭原因,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是必然的。
2、他们性格比较外向,喜欢表现自己。
3、老师刚开始过多的注重积极发言的问题,太多的赞扬和宠爱让他们忘乎所以了。
因此,久而久之养成了“不爱听”的坏习惯。
(二)假装听。
很多学生在课上都会尽力表现出自己是在认真听课。例如:身子坐得笔直,双手平放桌上,两眼紧盯教师和黑板,一动不动,一副全神贯注的样子。其实这是“假装听”。因为如果他们真的在认真听,就不会刻意关注自身的形体状态。
而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大概不外乎这样几个可能:
可能是为了引起教师的关注,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
可能是摆惯了这种样子而已,实际早在发呆了。
二、教师对课堂上学生倾听的认识偏差
1、缺乏意识。
一般来说,倾听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当学生进入学校时,许多教师认为学生都会听课。因而,学生还没学会如何听课,老师的讲课早已开始了。如果教师本身不懂如何倾听,便没有具体可行的经验,这样将会阻碍教师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2、主观武断。
尽管我们意识到老师是孩子们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孩子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倾听,决不在孩子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在孩子发言的过程中,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不打断孩子的回答。无论学生发言的质量如何,我们都要专心去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指导。
实际上,由于课堂学习时间紧,而谈话的对象又是孩子,我们很少能做到平等地与他们交流:往往当学生的回答不是老师预设的答案,老师就毫不留情地打断,“请哪位小朋友帮帮他……”;当他们表达的罗嗦一些时,我们自以为明白了,就会果断地帮他们接着说完;当遇到了一个新问题,会下意识地会避开中差生高举的小手,去寻找你心中合适的人选。
这种做法,我本习以为常,但下面这个例子让我转变了观念。
《认识人民币》一课中,有这样一种题:一张1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张2元的人民币。离开了钱币,面对书面上一道道抽象的习题,大部分学生错得一塌糊涂。这时我们班的学生赵某某第一个把手举得高高的。我没有理他。
他看我半天也不叫他,实在熬不住了,独自在下面嚷嚷:“是5张,很简单的。”我不屑地问:“你怎么知道?”他看着我,很肯定地说:“嗯,我自己想想呀!”他朝我举起手,说:“扳手指呀!2、4、6、8、10,5个手指就填5张呀!”
高手!我怎么没想到呢?扳手指我们认为是最幼稚的做法,用在这里操作方便、简单明了!实在很妙!!!
“赵某某呀赵某某,你真聪明呀!”我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这件事,印在我的脑海久久不能忘记。
我对他没有信心是因为他不认识几个字,语文很差劲,总考三十几分。不识字,数学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七八十分的水平。然而就是这样的学生,他用自己的智慧有效地解决了看似复杂的问题,提高了作业质量。
让学生学会倾听,我们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也能成为我们的老师。
三、学科特点对学生倾听的影响
数学课上,虽然老师对学生说:要注意倾听。可是实际上呢?汇报的孩子在不紧不慢地说着,而多数孩子依然在摆弄手里的学具,或者漠然地听着,以至于老师不得不,要求汇报的孩子停下来,对下面的孩子作一番教育……
有效的倾听首先是倾听有效的信息,但是我们现在的数学课堂缺乏智慧的挑战,缺乏港情的涌动。就说汇报吧,更多的就是往讲台上一站,将自己所谓的“操作”结果,用贫乏而枯燥的语言叙说一边,即使有问答,也只是简单的就事论事的解答,而没有深入的思考,更没有激情的涌动和智慧的火花的迸发。所以,绝大部分学生对于别人的汇报漠不关心。交流原本是智慧的共享,然而如果课堂中的汇报不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并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那么学生只能在“平静的倾听”中消耗精力,这也难怪孩子们去做自己的事情呢?
好动是孩子的特点,但为什么在动画片前的他们会如此专注?我想主要是他们感兴趣,他们心怀期待,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生因、动作来思维的。”在我们的数学课上能否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魅力,把一个个枯燥的语言变成形象的故事?
如数学课上经常出现改错题,直接让学生改错、解释,他们也会完成,但这样的完成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是被动的、应付的,根本不愿主动倾听这枯燥的讲解。
一次我这样说到:“我们大家在华西公园里看到饲养员叔叔训练小动物做算术题,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回训练员。现在每个小朋友面前都有3只小狗,它们做的题目对不对呢?请你悄悄地告诉它错在哪里并帮助它纠正。最后我们要比一比看谁训练的小狗最聪明!”
当一个同学发言时,其他学生都能做到认真倾听或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最后一题的加数5出现在了十位上,引起了学生很大的争论,因为他们怕自己训练的小狗比不过人家。可见通过创设情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情境中培养倾听能力结果,看他们那么投入,我都忍不住笑了!
倾听,作为一种品质,一种素养,一种习惯,一种能力,对其从低年级着手并坚持不懈地培养是我们的责任,改变这些影响学生倾听能力提高的不利因素,更是我们老师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