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综述
作者:周振峰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0年第06期
摘要:本文对我国百余年来的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进行了概述。阐述了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性质和范围,回顾了我国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讨论了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宗旨和目的,论述了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性质范围宗旨目标理论方法
一、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性质和范围
语言的对比研究又称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或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1](P4)对比分析不同于比较语言学,“比较语言学是历时性研究,它要追溯语言之间的谱系关系;对比分析是共时性研究,它要揭示语言之间的一致性和分歧性——尤其是分歧性。但是为了说明问题,对比分析有时也不能不谈词源和语言的某些历史演变”[2]。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作为对比语言学的一个方面,主要是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共时的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并将其研究结果应用于其他相关领域。在揭示其异同及其产生原因时,也会涉及到两种语言的历史演变。
根据索绪尔对微观语言学和宏观语言学的区分,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也可分为两大类:微观的研究和宏观的研究。微观的研究包括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内部因素,如语音、词汇、句子、段落、语篇和语法等的对比研究;宏观的研究是从社会文化心理等外部因素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的对比研究。
二、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国内的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可追溯到1898年出版的《马氏文通》。该著作虽然被后来的许多学者贬斥为“模仿”之作,但作为第一部在对英汉语言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写成的中国语法著作,拉开了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序幕。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一任会长刘重德把中国的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分为三个时期。[3]第一时期从1898年到1949年。这一时期,马建忠、黎锦熙、吕叔湘、王力、高名凯等语言学家都曾对英汉语言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汉语有别于英语的特点。“他们的对比研究虽有移植的成分,但其中包含着认真的鉴别和自已的独特创造,对汉语语言学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创了择善化用的传统。”[4]第二时期从1949年到1976年。由于当时国内外政治和学术环境的影响,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一度陷于停滞状态。第三时期从1977年至今,以吕叔湘的《通过对比研究语法》为标志,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得以复苏。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也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势头。据王菊泉、郑立信的统计,仅“1995年到2003年国内这方面的论文就已超过2100篇,专著和论文集有124部之多。”[5]
三、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宗旨和目的
综观中国百余年来的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其宗旨和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西双方都渴望加深对彼此的了解,而加深了解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语言,于是国内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西方国家也出现了“汉语热”现象。但是在学习外语时最容易受母语的干扰(负迁移的影响),因此,就需要通过对比弄清楚二者的异同,以有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
(二)深化现代汉语的研究
我国最初进行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建立汉语自身的语法体系。现代的语言学理论大多是建立在对印欧语系的语言现象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若要实现同西方语言学理论的接轨,就必须深化汉语自身的研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
(三)推进翻译学理论的建设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结构形式的不同以及中西方社会文化和心理认知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英汉互译的不对等性,因此,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和方法作指导。然而,关于翻译的标准和方法,一直众说纷纭,翻译实践中的死译和乱译现象更是屡见不鲜。通过对英汉两
种语言进行微观和宏观的对比研究,总结出二者结构形式的异同以及制约这些异同的深层机制,必将为翻译学理论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促进双语词典的编纂
英汉双语词典对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英汉双语词典的质量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影响。若能通过对比研究弄清楚两种语言的本质异同,找出两种语言中有无相对应的词形和意义,对于目的词的确定、词类的划分、意义的标注以及词汇空缺现象的处理等等都有着重要意义,必将提高英汉双语词典的编纂质量。
(五)推动普通语言学的发展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不仅要发掘出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还要分析和归纳出二者的共性,并探寻制约这些共性和差异的深层机制,进而总结出人类语言的一般规律,从而推动普通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
四、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一)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理论
语言研究只有在一定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现当代语言学有三种重要理论:结构主义理论、普遍语法理论和系统功能理论。
1.结构主义理论
结构主义理论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符号按照一定的组合关系(句段关系)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语言结构。语言结构是有层次性的,其从低到高的顺序为: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篇章。结构主义理论框架下的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结构层次上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并解释这些异同产生的原因。
2.普遍语法理论
Chomsky早期的普遍语法理论被称为“转换生成语法”。该理论认为,人类语言都具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句子的语义由深层结构决定,语音由表层结构决定,表层结构的转换不改变句子的深层结构和意义。据此进行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发现两种语言在表达同样意义的深层结构时可能会有所不同,而且表层结构的转换规则也是不同的。其后期的理论被称为“生成语法”,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