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听,动得得体——演讲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表达
说得好听,动得得体——演讲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表达
说得好听,动得得体——演讲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表达单元大纲一、“说的比唱的好听”——演讲有声语言的表达二、“无声胜有声”——演讲态势语言的运用正文生活中有这么一句话:“说的比唱的好听”,这句话往往是作为贬义使用的,但是在演讲中却是我们的追求,演讲的那一刻,说的,就应该比唱的好听!一、“说的比唱的好听”——演讲有声语言的表达演讲必须通过说话来表现,怎样让你的有声语言更具魅力?1.语音准确——音准调对可杂糅(1)说好普通话,通顺流畅,不念错字、别字◆平翘舌音区分◆r、l区分◆n、l区分◆前后鼻音区分◆学会儿化音◆把握轻声(2)杂糅它种语,恰到好处所谓杂糅,是指在运用一种有声语言的同时,夹杂其他语言,以起到加强理解、增强亲切感和幽默感的作用。
在演讲中运用得比较多的是在开场的问候语和结尾感语中运用现场听众的母语,往往会引来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
国民党主席连战“北大演讲”中杂糅话:“小平先生讲到,改革开放路线要管一百年。
用他话讲‘动摇不得’。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演讲中就杂糅了北话、话:“乖乖隆地冬”,“阿拉是自家人,大家都是自家人。
”“看到噶许多朋友狭气开心!”这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2.吐字清晰——字字清楚不含糊(1)字正腔圆(咬紧字头、发响字腹、收全字尾)(2)开口略大(开口太小,声音出不来,不清晰)(3)气流集中(有力向前,不要散射)(4)句尾不弱(“我们朝着新的目标前进”宾语重读)(5)不吃字、吞字(语速不宜过快)(6)克服过重鼻音、喉音(声音闷暗、压抑、浑浊,让人听着费力)3.声音响亮——音调音量要合适(1)用气发声科学◆发声过程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喉原音→经过喉腔、咽腔、口腔、鼻腔、胸腔等共鸣放大→发出声音。
◆正确吸气呼气学会深吸、慢呼、稳呼、匀呼。
演讲时语速不要过快,注意有意识吸气。
◆打开喉头把嘴大,撑大口腔后部,向小舌头上方顶,似“托着下巴打哈欠”,这样你会觉得口腔后部很松弛,气流出来很顺畅。
开学演讲中的肢体语言和声音运用技巧
开学演讲中的肢体语言和声音运用技巧尊敬的校长、老师和全体同学们:新的学年,新的开端,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发表我的开学演讲。
首先,我想谈谈在开学演讲中运用肢体语言和声音的技巧。
在我们日常交流中,言语只是信息传达的一部分,而肢体语言和声音则能更好地传达我们的真实感受和意图。
当我们站在台上进行演讲时,如何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和声音,可以极大地提升演讲的效果和说服力。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肢体语言的运用。
姿势、手势和面部表情都是肢体语言的表达形式。
通过合理运用肢体语言,我们能够增强台上形象,与听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第一,姿势。
站立时应保持笔挺的身姿,展示自信和专注。
同时,我们可以适当运用身体的倾斜和动作的变化,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例如,当我们讲到重要观点时,可以稍微向前倾斜,显示出自己的热情和专注。
第二,手势。
手势是我们传达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
适当地运用手势,可以增添说话的生动性和可信度。
然而,我们要注意手势的大小和方向,以确保它们自然流畅,不会让人感到突兀或混乱。
同时,手势应与讲述的内容相协调,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第三,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人与人沟通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可以传递情感和意愿。
在演讲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持友好、积极的面部表情,以传达我们的热情和真诚。
眼神要时刻与听众保持接触,这样能增强与听众的互动,让他们更加投入我们的演讲。
其次,让我们来谈谈声音运用的技巧。
声音是演讲的核心部分,通过合理运用声音,我们能够更好地激发听众的兴趣和共鸣。
首先,音量。
在演讲中,我们不仅要有充足的音量,以确保全体听众都听得清楚,还要在细节部分掌握力度的变化。
当我们讲述重要观点时,可以稍微提高音量,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而在交流感受和亲密话题时,我们应适当降低音量,以传递出真诚和温暖。
其次,语速和语调。
适当的语速和语调能够增加演讲的生动性和吸引力。
当我们讲述故事或者引用他人的话时,可以适当放慢语速,增强听众的共鸣。
说得好听,动得得体——演讲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表达
说得好听,动得得体——演讲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表达单元大纲一、“说的比唱的好听”——演讲有声语言的表达二、“无声胜有声”——演讲态势语言的运用正文生活中有这么一句话:“说的比唱的好听”,这句话往往是作为贬义使用的,但是在演讲中却是我们的追求,演讲的那一刻,说的,就应该比唱的好听!一、“说的比唱的好听”——演讲有声语言的表达演讲必须通过说话来表现,怎样让你的有声语言更具魅力1.语音准确——音准调对可杂糅(1)说好普通话,通顺流畅,不念错字、别字平翘舌音区分r、l区分n、l区分前后鼻音区分学会儿化音把握轻声(2)杂糅它种语,恰到好处所谓杂糅,是指在运用一种有声语言的同时,夹杂其他语言,以起到加强理解、增强亲切感和幽默感的作用。
在演讲中运用得比较多的是在开场的问候语和结尾感谢语中运用现场听众的母语,往往会引来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
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北大演讲”中杂糅四川话:“小平先生讲到,改革开放路线要管一百年。
用他四川话讲‘动摇不得’。
”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南京、上海演讲中就杂糅了苏北话、上海话:“乖乖隆地冬”,“阿拉是自家人,大家都是自家人。
”“看到噶许多朋友狭气开心!”这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2.吐字清晰——字字清楚不含糊(1)字正腔圆(咬紧字头、发响字腹、收全字尾)(2)开口略大(开口太小,声音出不来,不清晰)(3)气流集中(有力向前,不要散射)(4)句尾不弱(“我们朝着新的目标前进”宾语重读)(5)不吃字、吞字(语速不宜过快)(6)克服过重鼻音、喉音(声音闷暗、压抑、浑浊,让人听着费力)3.声音响亮——音调音量要合适(1)用气发声科学发声过程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喉原音→经过喉腔、咽腔、口腔、鼻腔、胸腔等共鸣放大→发出声音。
正确吸气呼气学会深吸、慢呼、稳呼、匀呼。
演讲时语速不要过快,注意有意识吸气。
打开喉头把嘴张大,撑大口腔后部,向小舌头上方顶,似“托着下巴打哈欠”,这样你会觉得口腔后部很松弛,气流出来很顺畅。
说得好听,动得得体_演讲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表达
说得好听,动得得体——演讲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表达单元大纲一、“说的比唱的好听”——演讲有声语言的表达二、“无声胜有声”——演讲态势语言的运用正文生活中有这么一句话:“说的比唱的好听”,这句话往往是作为贬义使用的,但是在演讲中却是我们的追求,演讲的那一刻,说的,就应该比唱的好听!一、“说的比唱的好听”——演讲有声语言的表达演讲必须通过说话来表现,怎样让你的有声语言更具魅力?1.语音准确——音准调对可杂糅(1)说好普通话,通顺流畅,不念错字、别字◆平翘舌音区分◆r、l区分◆n、l区分◆前后鼻音区分◆学会儿化音◆把握轻声(2)杂糅它种语,恰到好处所谓杂糅,是指在运用一种有声语言的同时,夹杂其他语言,以起到加强理解、增强亲切感和幽默感的作用。
在演讲中运用得比较多的是在开场的问候语和结尾感谢语中运用现场听众的母语,往往会引来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
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北大演讲”中杂糅四川话:“小平先生讲到,改革开放路线要管一百年。
用他四川话讲‘动摇不得’。
”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南京、上海演讲中就杂糅了苏北话、上海话:“乖乖隆地冬”,“阿拉是自家人,大家都是自家人。
”“看到噶许多朋友狭气开心!”这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2.吐字清晰——字字清楚不含糊(1)字正腔圆(咬紧字头、发响字腹、收全字尾)(2)开口略大(开口太小,声音出不来,不清晰)(3)气流集中(有力向前,不要散射)(4)句尾不弱(“我们朝着新的目标前进”宾语重读)(5)不吃字、吞字(语速不宜过快)(6)克服过重鼻音、喉音(声音闷暗、压抑、浑浊,让人听着费力)3.声音响亮——音调音量要合适(1)用气发声科学◆发声过程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喉原音→经过喉腔、咽腔、口腔、鼻腔、胸腔等共鸣放大→发出声音。
◆正确吸气呼气学会深吸、慢呼、稳呼、匀呼。
演讲时语速不要过快,注意有意识吸气。
◆打开喉头把嘴张大,撑大口腔后部,向小舌头上方顶,似“托着下巴打哈欠”,这样你会觉得口腔后部很松弛,气流出来很顺畅。
演讲的艺术如何运用声音和肢体语言来提升表达力
演讲的艺术如何运用声音和肢体语言来提升表达力演讲是一种艺术,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表达力,使演讲更加生动、感染力更强。
在演讲中,声音和肢体语言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与观众建立更好的沟通。
一、声音的运用声音是演讲的基本工具,通过声音的运用可以使演讲更富有感染力。
1.音量的变化音量的变化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演讲者在表达激情、强调重点时,可以适当提高音量,以激发观众的共鸣;而在表达柔和、温情之时,可以适当降低音量,以营造出安静、舒适的氛围。
2.语速的掌握语速的快慢对于演讲效果有重要影响。
在表达紧迫感、激情澎湃的内容时,适当加快语速可以增强表现力;而在需要观众深思熟虑的时候,适当放慢语速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3.声调的变化声调的变化可以突出演讲的重点和感情。
适当使用高音和低音,可以增加表现力和吸引力。
同时,根据不同段落的内容和情感需求,合理调整声调的起伏,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二、肢体语言的运用肢体语言是演讲的重要辅助工具,通过肢体的动作和表情可以更好地传递信息和情感。
1.姿势的选择演讲者的姿势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选择自信而舒展的姿势可以增强演讲者的说服力。
同时,合理运用手势,如指点、比划等,可以更好地引导观众关注重点,增加演讲效果。
2.面部表情的运用面部表情是情感传递的窗口,通过面部表情可以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演讲者的情感。
不同的面部表情可以传递不同的情绪,如微笑可以让观众感受到温暖和友好,而愤怒的表情则能够突出演讲者对某些问题的不满和激愤。
3.眼神的运用眼神是演讲者与观众直接交流的桥梁,有着重要的作用。
演讲者可以通过眼神的聚焦和眼神的徘徊来提高演讲的表现力。
在重要的观点和关键词处,适当使用聚焦的眼神可以让观众更清晰地抓住重点;而在某些描述情景和交流感受的地方,适当使用徘徊的眼神可以增加亲切感和真实感。
总结: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的巧妙运用,可以极大地提升演讲的表达力。
演讲的技巧如何利用声音和肢体语言打动观众
演讲的技巧如何利用声音和肢体语言打动观众演讲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通过运用声音和肢体语言,可以有效地打动观众,使演讲更加生动有趣。
本文将探讨一些在演讲中利用声音和肢体语言的技巧,帮助演讲者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一、声音的运用1.音量在演讲中,声音的音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合适的音量可以让听众清晰地听到每一个字,同时也能够传达出演讲者的自信和决心。
因此,在演讲时,演讲者应该掌握好音量,根据场合和内容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2.语速语速是指演讲者说话的速度。
过快的语速可能导致听众难以跟上演讲者的思路,而过慢的语速则容易让人产生厌烦或不耐烦的感觉。
因此,演讲者应该注意控制语速,让听众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接受演讲内容。
3.语调语调可以使演讲更加生动和有感染力。
通过变化语调,演讲者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绪和意图,引起听众的共鸣。
在演讲中,可以通过强调重要的点、运用节奏感等方式来增强语调的效果。
二、肢体语言的运用1.姿势和站姿姿势和站姿可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个自信且得体的姿势和站姿可以让演讲者显得专业和有吸引力。
在演讲时,演讲者应该保持挺胸抬头的姿态,站立稳定,使自己更加自信和有力。
2.手势和眼神适当地运用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表达意思,增强语言的效果。
合理的手势可以使演讲更加生动,引起观众的注意力。
同时,演讲者的眼神也非常重要,要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让观众感受到自己的真诚和热情。
3.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可以传达出演讲者的情感和意图,增强演讲的说服力。
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应该注意保持微笑和饱满的表情,让观众感受到自己的积极态度和真诚之情。
三、练习和反馈为了更好地运用声音和肢体语言,演讲者需要不断练习和改进。
可以通过录像回放和向他人请教的方式,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通过反复的训练和反馈,演讲者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技巧和表达能力。
总结:通过合理运用声音和肢体语言,演讲者能够更好地打动观众,使演讲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演讲中如何运用肢体语言与声音表达
演讲中如何运用肢体语言与声音表达演讲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影响观众。
除了言语表达外,演讲者的肢体语言与声音表达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演讲中运用肢体语言与声音表达,以提高演讲的效果。
首先,肢体语言在演讲中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
演讲者可以通过姿势、手势和面部表情来增强演讲的表现力。
首先,姿势应该显得自信而稳定。
站立时,保持笔直的身姿,双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这样能够给人一种自信的形象。
其次,手势的运用也是关键。
适当的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观众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当演讲者提到“大”时,可以伸出双臂;当演讲者提到“小”时,可以合拢手指。
最后,面部表情的表达也是必不可少的。
演讲者应该根据演讲的内容和情感状态,适时地调整面部表情,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例如,当演讲者谈到悲伤的话题时,可以微微皱眉或低头,以传达情感。
除了肢体语言,声音表达在演讲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声音是演讲者与观众之间的纽带,能够直接影响观众的情感和理解。
首先,演讲者应该注意语速和节奏的掌控。
语速过快会让观众无法跟上,语速过慢则会让观众产生厌倦。
演讲者应该根据演讲的内容和情感状态,适时地调整语速和节奏,以保持观众的兴趣和理解。
其次,音量的掌控也是重要的。
声音过大会让观众感到刺耳,声音过小则会让观众听不清楚。
演讲者应该根据演讲的场合和观众的人数,调整声音的大小,以确保观众能够清晰地听到演讲内容。
此外,语调和语气的运用也是关键。
演讲者可以通过改变语调和语气,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观点。
例如,当演讲者谈到激动的话题时,可以提高语调和加重语气,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除了肢体语言和声音表达,演讲者还应该注意整体形象的塑造。
整体形象包括着装、仪态和气质等方面。
着装应该根据演讲的场合和主题来选择,既要体现个人风格,又要符合观众的期待。
仪态应该显得自信而专注,避免过于紧张或散漫。
气质则是演讲者的内在修养和个人魅力的表现,通过修炼自己的气质,演讲者能够更好地与观众建立连接,提升演讲的影响力。
演讲稿的声音与肢体语言表达技巧
演讲稿的声音与肢体语言表达技巧演讲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无论是在演讲比赛、学术研讨会还是企业职场中,良好的演讲技巧对于传递信息和与听众建立良好连接非常重要。
在演讲中,声音和肢体语言是两个关键因素,它们能够帮助演讲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引起听众的共鸣,并增强演讲的影响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演讲稿的声音与肢体语言表达技巧,帮助演讲者提升他们的演讲能力。
一、声音表达技巧1. 音量控制在演讲中,保持适度的音量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声音太小,听众就会难以听清演讲者的讲话内容;而如果声音太大,则可能会使听众感到不舒服。
因此,演讲者需要注意调整自己的音量,确保声音能够清晰传达,同时又不过于刺耳。
2. 语调变化语调的变化对于演讲的吸引力至关重要。
通过适当的语调变化,演讲者可以增加演讲的情感色彩,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例如,在强调重要观点时可以使用较高的音调,而在叙述故事或讲解例子时可以使用较低的音调。
合理运用语调变化能够让演讲更加生动有趣。
3. 语速掌控语速的掌控对于演讲的表达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过快的语速可能让听众难以跟上演讲的节奏,而过慢的语速可能让听众感到无聊或疲倦。
因此,演讲者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内容,恰如其分地控制自己的语速。
可以使用较慢的语速强调重要观点,较快的语速来增加紧迫感或兴奋感。
二、肢体语言表达技巧1. 姿势挺拔一个自信、有魅力的姿势能够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演讲者应该保持挺拔的姿势,双脚平行,站得稳定,展示出自己的自信与决心。
此外,直立的身姿有助于更好地呼吸和声音的传达,使声音更加清晰而有力。
2. 眼神交流通过眼神交流,演讲者能够与听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应该时不时地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用目光与他们建立联系。
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加演讲的亲近感,还能够获得听众的反馈,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
3. 手势运用适当运用手势能够增强演讲的表达力。
通过合理运用手势,演讲者可以更好地诠释自己的观点,增加演讲的情感色彩,使演讲更加生动有趣。
开学演讲中的声音和肢体语言表达
开学演讲中的声音和肢体语言表达随着新学年的开始,开学典礼上的演讲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这一时刻,各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代表都将向大家发表讲话,传达对新学期的期望和祝福。
在这些演讲中,声音和肢体语言的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开学演讲中声音和肢体语言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表现方式。
第一,声音的表达。
声音作为人类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开学演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一个饱含真诚和热情的声音能够让听众更容易被演讲者所感染和吸引。
好的声音应该具备以下特点:音质醇厚、音量适中、节奏平稳。
首先,音质醇厚是指声音不要过于嘶哑或者尖锐,应该具备一定的音乐感。
其次,音量适中是指演讲者的声音既不应该太小,以致于听众听不清楚,也不应该太大,以致于吓到听众。
最后,节奏平稳则是指在演讲过程中声音的速度要适中,不要过快或者过慢,要和谐流畅。
除了音质、音量和节奏之外,声音的抑扬顿挫也是影响演讲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表达词语和句子的时候,演讲者可以通过调整声音的高低音和快慢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重点。
当演讲者遇到慷慨激昂或者争辩时,通常会提高音调和加快语速;当演讲者陈述事实或者感谢时,通常会降低音调和放慢语速。
通过抑扬顿挫的运用,演讲者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注意。
第二,肢体语言的表达。
除了声音,肢体语言也是开学演讲中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
演讲者的肢体语言可以有效地增强演讲效果,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演讲者可以通过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姿态等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然而,一个成功的肢体语言表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演讲者的手势应该自然而流畅,不能显得过于僵硬或者夸张。
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和强调关键词汇,但过度使用手势可能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
所以,演讲者在运用手势时要遵循节奏和掌握力度。
此外,面部表情也是肢体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部表情可以传达演讲者的情绪和态度。
一个真诚、自信的微笑能够让听众感受到演讲者的积极态度和亲和力。
演讲时口语表达技巧与体态表达技巧
演讲时口语表达技巧与体态表达技巧
口语表达技巧:
1. 语速和节奏:要有节奏感,语速不能过快或过慢,要根据听众的反应和情况来调整。
2. 清晰度和准确性:要清晰地发音,避免口齿不清,同时要注意准确使用语言,避免用词不当或语法错误。
3. 声音的高低和强弱:要注意语调的变化,避免说话单调,可以适当加强语气,突出重点。
4. 表达方式:要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尽量避免使用难懂的专业术语或长句。
体态表达技巧:
1. 姿势:要保持自然的姿势,不要过于僵硬或松散,可以适当运用手势和眼神来增强表达力。
2. 站姿和坐姿:要保持端正的姿态,不要趴在桌子上或椅子上,同时要注意身体的平衡。
3. 眼神交流:要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表现出自信和亲近感,同时也可以通过眼神来引导听众的注意力。
4. 身体语言:要注意身体的语言,例如微笑、点头、摇头等,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开学演讲中如何运用肢体语言与声音效果来增强语言表达力
开学演讲中如何运用肢体语言与声音效果来增强语言表达力开学季节,作为学校的一名学生代表,我有幸被选为开学演讲的发言人。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来展示我在肢体语言和声音效果方面的表达能力。
在我的演讲中,我将运用肢体语言和声音效果来增强语言表达力,使我所说的话更加生动、有力,更好地与听众建立联系。
1. 肢体语言的运用肢体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通过姿势、动作和面部表情来传达信息。
我会时刻注意自己的姿势和动作,使它们与演讲的内容相一致。
例如,当我要表达自信和决心时,我会保持笔直的身姿,挺起胸膛,头部微微抬起。
这样的姿势会让听众感受到我对演讲内容的信心和决心。
2. 手势的运用手势是肢体语言中最常用的形式之一。
我会选择适当的手势来强调关键词或重点内容。
比如,当我强调一个重要的事实或概念时,我会用手指来指向前方,以便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同时,我会通过手势来帮助我讲解一个概念或过程,这样可以更直观地传达我的意思。
3. 面部表情的运用面部表情是肢体语言中最直接、最有力的表达方式之一。
我会特别关注自己的面部表情,保持微笑或适时的表情变化。
当我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时,我会放松面部肌肉,展现出轻松愉快的表情,以吸引听众的兴趣。
当我谈论一些严肃的话题时,我会严肃地表情,以传达我的认真和专注。
4. 声音效果的运用除了肢体语言,声音效果也是提升语言表达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的语速、音调、音量和语调,我可以更好地控制我的演讲效果。
5. 语速的运用适当调整语速对于演讲很重要。
当我谈论重要观点时,我会放慢语速,以确保听众听懂并留下深刻印象。
当我回顾过去的经历或进行个人讲述时,我会适当加快语速,以保持听众的兴趣和关注。
6. 音调的运用音调可以使演讲更生动、有趣。
我会注意在适当的时候用高音调或低音调来表达不同的情感或强调。
例如,当我想表达兴奋或紧张时,会用更高的音调。
当我想表达认真或庄重时,会用较低的音调。
7. 音量的运用掌握好音量的运用可以让我在演讲中更有说服力。
发言稿中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和声音表达技巧
发言稿中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和声音表达技巧尊敬的主管、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各位分享我对于发言稿中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和声音表达技巧的看法。
肢体语言和声音表达技巧是有效传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手段,它们可以增强演讲者的说服力,激发听众的兴趣与共鸣,今天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要注意肢体语言的运用。
人的肢体语言是非常直观的反映内心状态的方式,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肢体动作来传达我们的观点和情感。
首先,要注意站姿。
一个自信的演讲者应该站得笔挺而稳定,双脚稍微分开,双肩放松,显得既有力量又自信。
同时,手势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恰当的手势可以增强我们的语言表达,提升说服力。
比如,当我们强调某一点时,可以用手指或手掌进行着重点的划动,这会给听众以视觉上的刺激,使其更易理解和记住我们要表达的观点。
另外,眼神交流也非常关键。
与听众建立良好的眼神交流能够增加亲近感,让听众感到我们与他们是真正进行对话的,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演讲。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声音表达的技巧。
声音是演讲中极为重要的工具之一,它可以激发听众的情绪,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首先,要注意音量的控制。
演讲者应根据场地的大小和听众的数量来调整音量,确保每个人都能听到自己的声音。
其次,要注意语速的调整。
对于重要的观点可以适当放慢语速,这样可以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同时,在一些激动人心的表达中,语速可以加快,带给听众紧迫感与冲击力。
此外,语调的变化也是很重要的。
适当的语调变化可以增加语言的表现力,使演讲更富有感情色彩,引起听众的共鸣。
最后,我们要讲究整体协调性的运用。
肢体语言和声音表达是一个整体,二者的协调性非常关键。
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依赖。
在运用肢体语言的同时,要注意呼应声音的变化。
比如,当我们通过手势表达强烈的情感时,声音应该相应地增强,让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内心。
此外,还要注意面部表情的变化。
面部表情是情感的直接表达,可以更加生动地传递我们的思想和感情。
开学演讲中的声音与肢体语言运用技巧
开学演讲中的声音与肢体语言运用技巧迎新演讲稿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和大家相聚,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我是今年的学生代表,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我想说声音的运用在演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人的声音能够传递情感,激发人的内心共鸣。
因此,在演讲中,要学会运用声音来打动听众,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演讲中来。
一方面,声音需要有变化,要注意高低、快慢和音调的调整。
通过变化的声音,可以更好地突出演讲中的重点和亮点,从而更加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同时,语速的快慢也是需要注意的。
如果演讲速度过快,容易让听众感到疲劳;而速度过慢则容易让听众产生厌烦。
因此,掌握一个适宜的语速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声音需要有节奏感和力度感。
通过合理的节奏变化,可以让听众在演讲过程中保持兴奋和专注的状态。
此外,如果给予声音一定的力度,可以给听众一种自信和坚定的感觉。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传达我们的观点和思想。
除了声音的运用,肢体语言也是演讲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我们可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演讲更加生动和有趣。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身体的姿势和表情。
站立时要挺直身体,让人感到自信和有魄力。
面带微笑的表情可以瞬间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他们有亲近感。
其次,手势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适度地运用手势能够更好地配合语言表达,让观众更容易理解我们要传达的信息。
当然,手势的运用需要自然而然,不要生硬和夸张。
另外,眼神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用平和自然的眼神和观众进行交流,可以让他们感到被重视和尊重。
同时,通过眼神的交流,我们还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观众的反馈,从而适时地作出调整。
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的运用,我们可以让演讲更富有感染力,更容易打动人心。
当然,这只是一些基本的技巧,要想真正掌握这些技巧,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反思。
但只要我们耐心地学习和积极地实践,无论是在演讲中还是在日常交流中,都能够展现出更加自信和有力的形象。
发言稿中的演讲技巧:声音和肢体语言
发言稿中的演讲技巧:声音和肢体语言尊敬的主持人、各位评委、亲爱的观众们:大家好!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各位分享一些关于发言稿中的演讲技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使自己的演讲更具影响力,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和掌握的重要技巧。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声音的运用。
声音是演讲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它能够有效地传递思想和情感。
要想让自己的声音更加动听,首先要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把握。
语速过快会让听众无法跟上思路,语速过慢又会让人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保持适当的语速,既要让听众能够听清每个词语的内容,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思考和反应的时间。
此外,语调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适时地运用升降调和停顿,能够更好地引导听众的情绪。
在强调重要观点的时候,我们可以提高声音的音量和音调,与此同时,适当的停顿能够让听众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观点。
这样的变化可以为演讲增添音乐般的节奏感,使听众更加投入,产生共鸣。
除了声音,肢体语言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
身体的举止和动作可以给人一种直观的印象,并且能够传达信心和诚意。
首先,我们要注意站姿,保持直立的姿势,显得自信大方。
另外,面部的表情也是非常关键的,微笑可以让听众感受到我们的友好与亲和力。
同时,眼神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保持眼神的接触,与听众建立互动,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自信。
除此之外,手势也是肢体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
适度的手势能够增加演讲的生动性,我们可以借助双手来强调观点、指向具体事物或者画出图形。
然而,我们要注意避免过多地运用手势,过于夸张会让人感到不自然,分散听众的注意力。
手势要与演讲的主题和内容相匹配,突出重点,让听众更加明确我们想要传达的信息。
此外,正确运用身体的动作也能增加演讲的魅力。
适度的移动和站立位置的转换可以提高演讲的生动性,使演讲更富有变化。
我们可以在强调重要观点时向前迈一步,或者在讲述故事时转向不同的方向。
然而,我们要保持合适的幅度和节奏,过于频繁或夸张的动作会给人紊乱的感觉。
演讲稿的声音与肢体语言统一技巧
演讲稿的声音与肢体语言统一技巧演讲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无论是在学术研讨会上,商业会议中,还是在公众场合演讲,声音和肢体语言的统一都是成功演讲的关键。
当演讲者的声音和肢体语言统一时,能够更好地传递信息,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演讲稿中声音和肢体语言统一的技巧,帮助演讲者提高演讲水平。
一、声音表达技巧1.调整音量:在演讲中,适当的音量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展示自信。
演讲者可以根据演讲场合的大小以及听众的人数来调整音量大小。
在大型场合,应该保持音量的稳定和大声,以确保所有听众都能清楚地听到。
但是在小型会议上,声音过大就显得过分,需适当降低音量。
2.掌握语速和语调:语速和语调对于表达情感和强调重点至关重要。
演讲者应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演讲的需求来掌握语速和语调。
慢而清晰的语速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演讲内容,而适当的语调变化则可以激发听众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3.注意停顿和语气:在演讲过程中,停顿和语气的运用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控制节奏和表达感情。
适当的停顿可以让听众有时间思考和理解,让整个演讲显得更有层次感。
同时,运用不同的语气变化可以更好地传递情感,增加演讲的感染力。
二、肢体语言运用技巧1.姿势和身体动作:演讲者的姿势和身体动作是与观众建立连接的重要方式。
开场时,可以用自信的站姿展示自己,让观众感受到你的自信。
同时,在演讲过程中,适当运用手势和身体动作可以增强演讲的表达力。
比如,当强调某个重点时,可以运用手势或者身体动作配合语言,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记住重要信息。
2.眼神交流:眼神交流是与听众建立联系的重要方式之一。
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可以让演讲者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加互动性。
演讲者可以在演讲的不同阶段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激发听众的兴趣和参与性。
3.微笑和表情:微笑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表达,能够拉近演讲者和观众的距离,增加演讲的亲切感。
在演讲中,保持微笑和积极的表情能够营造良好的演讲氛围,并且让观众感受到演讲者的热情和真诚。
演讲技巧的精髓用声音和肢体语言打动听众
演讲技巧的精髓用声音和肢体语言打动听众演讲技巧的精髓:用声音和肢体语言打动听众演讲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项重要任务。
无论是在学校、工作场所还是社交场合,一个出色的演讲能够增加自信,传达信息,并打动听众。
然而,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讲者,并不仅仅需要精心准备内容,还需要掌握演讲技巧,特别是声音和肢体语言。
本文将探讨演讲技巧的精髓,即如何运用声音和肢体语言来打动听众。
一、声音的运用声音是演讲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能够让听众对演讲者的内容产生共鸣,从而更容易被吸引和理解。
以下是使用声音打动听众的几个关键技巧:1.音量控制:合适的音量是非常重要的。
过小的音量会使听众难以听清,过大的音量则会给人过于强硬的感觉。
演讲者应该根据场合和听众的大小来调整音量,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听到清晰的声音。
2.语速掌控:语速过快可能让听众无法跟上演讲者的思路,语速过慢则容易引起听众的厌倦。
掌握适当的语速,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传达信息。
在演讲时,可以根据内容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来调整语速,以引起听众的注意。
3.声调变化:声调的变化可以让演讲更生动有趣。
通过在合适的地方进行音调的变化,演讲者可以突出重点、增强情感,并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使用高音调强调重要观点,使用低音调传达认真和坚定的态度,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引导听众的情绪。
二、肢体语言的运用除了声音外,肢体语言也是演讲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一个合理运用肢体语言的演讲者能够更好地与听众进行互动,并增强演讲的表现力。
以下是一些有效利用肢体语言的技巧:1.姿势和站立:一个自信的姿势可以让演讲者看起来更有说服力。
保持挺胸、挺直的姿势,站在舞台中央,可以给人以自信和权威的印象。
演讲者还可以运用手势来强调观点或者展示事物,但要注意手势的适度,避免过于夸张。
2.眼神交流:眼神交流是建立联系和吸引听众注意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演讲者应该经常扫视听众,与他们建立眼神的接触。
通过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演讲者可以传达自己对话题的热情,并增加与听众之间的连结。
说得好听,动得得体——演讲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表达分析
说得好听,动得得体——演讲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表达单元大纲一、“说的比唱的好听”——演讲有声语言的表达二、“无声胜有声”——演讲态势语言的运用正文生活中有这么一句话:“说的比唱的好听”,这句话往往是作为贬义使用的,但是在演讲中却是我们的追求,演讲的那一刻,说的,就应该比唱的好听!一、“说的比唱的好听”——演讲有声语言的表达演讲必须通过说话来表现,怎样让你的有声语言更具魅力?1.语音准确——音准调对可杂糅(1)说好普通话,通顺流畅,不念错字、别字◆平翘舌音区分◆r、l区分◆n、l区分◆前后鼻音区分◆学会儿化音◆把握轻声(2)杂糅它种语,恰到好处所谓杂糅,是指在运用一种有声语言的同时,夹杂其他语言,以起到加强理解、增强亲切感和幽默感的作用。
在演讲中运用得比较多的是在开场的问候语和结尾感谢语中运用现场听众的母语,往往会引来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
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北大演讲”中杂糅四川话:“小平先生讲到,改革开放路线要管一百年。
用他四川话讲‘动摇不得’。
”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南京、上海演讲中就杂糅了苏北话、上海话:“乖乖隆地冬”,“阿拉是自家人,大家都是自家人。
”“看到噶许多朋友狭气开心!”这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2.吐字清晰——字字清楚不含糊(1)字正腔圆(咬紧字头、发响字腹、收全字尾)(2)开口略大(开口太小,声音出不来,不清晰)(3)气流集中(有力向前,不要散射)(4)句尾不弱(“我们朝着新的目标前进”宾语重读)(5)不吃字、吞字(语速不宜过快)(6)克服过重鼻音、喉音(声音闷暗、压抑、浑浊,让人听着费力)3.声音响亮——音调音量要合适(1)用气发声科学◆发声过程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喉原音→经过喉腔、咽腔、口腔、鼻腔、胸腔等共鸣放大→发出声音。
◆正确吸气呼气学会深吸、慢呼、稳呼、匀呼。
演讲时语速不要过快,注意有意识吸气。
◆打开喉头把嘴张大,撑大口腔后部,向小舌头上方顶,似“托着下巴打哈欠”,这样你会觉得口腔后部很松弛,气流出来很顺畅。
开学演讲的声音与肢体语言表达技巧
开学演讲的声音与肢体语言表达技巧尊敬的校长、老师们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感到非常激动和荣幸,能够在新学年的开端给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开学演讲的分享。
我将从声音与肢体语言表达技巧这两个方面,与大家分享我对于演讲艺术的一些见解和心得体会。
首先,让我们谈论声音的表达技巧。
声音是我们演讲的基础和灵魂,它能够传递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在演讲中,我们要用自己的声音打动听众的心灵。
那么,如何利用声音来进行有效的表达呢?第一,要有自信的音量。
当我们站在舞台上,面对成百上千的人群时,我们需要将声音传达到每一个角落。
要懂得利用呼吸和发声技巧,使声音有力而又清晰,不被噪音所掩盖。
第二,要注重节奏和语调。
通过合适的语速和节奏来控制演讲的节奏感,既不会让听众感到太快太累,也不会让人觉得拖沓无聊。
同时,若能在需要强调的地方运用音调的变化,会让演讲更生动有趣。
第三,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在演讲中,我们要避免含糊不清或者强调错误的发音,要注意语言逻辑和用词准确。
另外,要保持语速适中,不要过于迅疾或过于敷衍,以保证听众能够理解并记住我们的演讲内容。
以上是我对于声音的一些分享,接下来,让我们聊聊肢体语言在演讲中的重要性。
肢体语言是指人们通过身体姿势、手势和面部表情来进行交流和表达的一种方式。
它能够丰富演讲的表达效果,让我们更加形象生动地传递信息。
首先,姿势的展示。
在演讲中,我们的姿势应该显得自信和坚定,不要磕磕绊绊、东张西望。
站姿要端正,肩膀自然放松,不要驼背或者躲躲闪闪。
通过正确的姿势,我们能够展示出自己的稳定与自信。
其次,手势的运用。
适当运用手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但是要注意手势的控制,不要滥用或夸张。
手势要与演讲内容相呼应,不要成为分散注意力的噱头。
最后,要注意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我们表达情感和态度的重要方式。
保持微笑和眼神交流可以传递出友善和信任的信号,同时也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但是要注意控制表情的真实性,不要过度夸张或过于僵硬,以保持真实与自然。
演讲稿中的肢体语言与声音运用技巧
演讲稿中的肢体语言与声音运用技巧演讲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在演讲过程中,除了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观点外,肢体语言和声音的运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运用肢体语言和声音,可以使演讲更加生动、有趣,增强演讲的说服力。
本文将探讨演讲稿中的肢体语言和声音运用技巧。
一、肢体语言的运用1.姿势和肢体动作一个自信的姿势和自如的肢体动作可以传递演讲者的自信和积极情绪。
例如,站立时挺胸抬头,双手自然下垂,腿部适度分开,给人一种庄重而稳定的感觉。
同时,在演讲过程中,适当运用手势,如指指点点、举手投足等,可以突出重点,增强说服力。
2.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可以明确表达演讲者的情感和态度,增加与观众的情感互动。
例如,微笑可以让演讲更加友善和亲切,表达情感时的眼神交流可以增加亲密感,以及用各种表情来展示不同的情绪,如愤怒、忧虑、惊讶等,可以使演讲更加生动有趣。
3.身体动态合理运用身体动态可以增加演讲的动感和变化,使演讲更加吸引人。
例如,在讲述故事或者阐述观点时,可以有适度的身体晃动或走动,以引起观众的兴趣和注意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度运动,以免影响观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
二、声音运用技巧1.音量和语速恰当的音量和语速可以让演讲更加清晰易懂。
适度提高音量可以突出重点,增加表达的力度,而适当放慢语速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演讲内容。
同时,注意语速的变化,可以使演讲更加生动有趣,营造出音乐般的节奏感。
2.语调和语气合理运用语调和语气可以表达出演讲者的情感和态度。
通过在关键词或者重要观点上进行音调的变化,可以突出重点,增加说服力。
此外,注意使用不同的语气,如激动、冷静、幽默等,可以使演讲更加丰富多样。
3.停顿和语气词适当的停顿可以给观众留出思考和理解的时间,也可以增加演讲的起伏和变化。
在适当的位置运用停顿,可以突出关键信息。
此外,使用适当的语气词,如“嗯”、“啊”、“呃”等,可以使演讲更加流畅和自然,减少口误。
总结:肢体语言和声音运用是演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合理运用可以增加演讲的表达力和吸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得好听,动得得体——演讲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表达单元大纲一、“说的比唱的好听”——演讲有声语言的表达二、“无声胜有声”——演讲态势语言的运用正文生活中有这么一句话:“说的比唱的好听”,这句话往往是作为贬义使用的,但是在演讲中却是我们的追求,演讲的那一刻,说的,就应该比唱的好听!一、“说的比唱的好听”——演讲有声语言的表达演讲必须通过说话来表现,怎样让你的有声语言更具魅力?1.语音准确——音准调对可杂糅(1)说好普通话,通顺流畅,不念错字、别字◆平翘舌音区分◆r、l区分◆n、l区分◆前后鼻音区分◆学会儿化音◆把握轻声(2)杂糅它种语,恰到好处所谓杂糅,是指在运用一种有声语言的同时,夹杂其他语言,以起到加强理解、增强亲切感和幽默感的作用。
在演讲中运用得比较多的是在开场的问候语和结尾感谢语中运用现场听众的母语,往往会引来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
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北大演讲”中杂糅四川话:“小平先生讲到,改革开放路线要管一百年。
用他四川话讲‘动摇不得’。
”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南京、上海演讲中就杂糅了苏北话、上海话:“乖乖隆地冬”,“阿拉是自家人,大家都是自家人。
”“看到噶许多朋友狭气开心!”这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2.吐字清晰——字字清楚不含糊(1)字正腔圆(咬紧字头、发响字腹、收全字尾)(2)开口略大(开口太小,声音出不来,不清晰)(3)气流集中(有力向前,不要散射)(4)句尾不弱(“我们朝着新的目标前进”宾语重读)(5)不吃字、吞字(语速不宜过快)(6)克服过重鼻音、喉音(声音闷暗、压抑、浑浊,让人听着费力)3.声音响亮——音调音量要合适(1)用气发声科学◆发声过程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喉原音→经过喉腔、咽腔、口腔、鼻腔、胸腔等共鸣放大→发出声音。
◆正确吸气呼气学会深吸、慢呼、稳呼、匀呼。
演讲时语速不要过快,注意有意识吸气。
◆打开喉头把嘴张大,撑大口腔后部,向小舌头上方顶,似“托着下巴打哈欠”,这样你会觉得口腔后部很松弛,气流出来很顺畅。
◆用好共鸣器吸气不要浅至喉部或胸腔上方,往下,运用胸腹吸气。
(2)音调音量合适◆悦耳音调◆合适依据◆起伏限度4.表达流畅——不“吃螺蛳”,去冗余(1)不流畅的表现不流畅的表现主要包括:卡壳、结巴、口误、拖沓、过多语气词、半句话、口头禅、双语症等。
(2)如何达到流畅为了达到流畅,我们需要:准备充分、理清思路、思维快速、语速恰当、嘴皮利索、内心观照。
5.节奏起伏——抑扬顿挫有快慢(1)抑扬◆平直调(平行语势):“-”◆昂上调(上行语势):“/”◆降抑调(下行语势):“\”◆弯曲调(曲行语势):“∽”把握抑扬:✧由抑到扬例: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举办“永恒的长城”大型演唱会,具有特别的意义。
/谁都不会忘记这么一句歌词:“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今天,在这巍巍长城上,让我们一起倾听这永远的呐喊吧!✧由扬到抑例:工作中的每一天,都有着他执着的追求:事业。
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有着他倾注的情感:爱恋。
他把对事业的追求与对家人的爱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他想达到人生的境界——完美。
(2)顿挫◆模拟停顿(生理、心理停顿)◆标号停顿(一般最短的为顿号,最长的为句号)◆结构停顿◆语意停顿停或不停,停在不同地方都会产生不同的语意分歧:例:男人没有了女人怎么办?(指向不明)男人没有了/女人怎么办?(女人烦恼)男人没有了女人/怎么办?(男人烦恼)◆强调停顿要学会落停、扬停、紧连、徐连,可以看以下的例子:✧他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落停)✧它的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
(扬停)✧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紧连)✧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徐连)(3)轻重◆语法重音◆修辞重音◆强调重音(4)缓急◆中速=200字/分钟◆快速=280-300字/分钟◆慢速=100-120字/分钟6.感情充沛——声情并茂动人心(1)情动于内,声发于外;以情带声,以声传情(2)真情、热情、激情的流露、宣泄、交流(3)“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心灵共振7.口气自然——演讲真谛是自然明确演讲与背书、读书、朗诵的区别。
要记住:◆持稿演讲→不是读书◆脱稿演讲→不是背书◆比赛演讲→不是朗诵二、“无声胜有声”——演讲态势语言的运用演讲时,除了运用有声语言进行交流外,我们还可以运用态势语言进行交流,所谓态势语言就是眼神、表情、手势、体态等表达的信息,它常常“无声胜有声”。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特•莫拉宾发现:一个信息的传达是由7%的语言(单纯指话)和38%的声音(包括语调抑扬顿挫和种种声响)以及55%的非语言(即态势语言)构成。
可见,态势语言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心理学与生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所获得的全部外部世界信息中,有80%是从人的视觉渠道获得的。
这就告诉演讲者,在演讲的那一刻,不仅要“说”得好,还要“做”得好,双管齐下,相得益彰。
眼神、表情、手势、体态等构成态势语言,它们在演讲中的重要性依次表现为——一眼神、二表情(包括头的点动、摇动等),三手势,四体态,其中眼神、表情最具感染力、影响力,特别是在一个所有的听众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视频)都看得清演讲者面部的场合,更是如此。
1.“我在对你说”——目光交流(1)眼睛的作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沟通的桥梁,演讲不是独白,不是咏叹,不把目光投向这个或那个听众并与之交流,演讲,便无法顺利实现,所以,让我们的眼睛“有光、有神、有情”。
这里需要分清两种不同的“看”:面对一片风景,我们的“看”,是不需要得到回应的注视,眼神往往是平静的、甚至是茫然的;面对一群听众,我们的“看”,是对之倾诉并希望得到回应的注视,这时眼神必然是有光、有神、有情的,正是在这种目光的接触中,沟通才能实现。
正如卞之琳《断章》诗中写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2)注视的方式◆点视(投向一个点,带动一个片)◆对视(四目相对,不仅给予一种尊重,同时演讲者又获得了现场听众的信息。
对视时,目光须柔和,不要死勾勾地盯着看,也不要老盯着一个人)◆平视(头与视线的夹角应为90度,表示一种尊重)◆环视、扫视(目光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流转,以照应全局。
环视是慢慢地看,扫视是快快地看,但要注意,头必须随目光同步转动)(3)注视的区域演讲中的注视,一般的是公事注视、礼仪注视,所以目光只能停留在听众的双眼与嘴的一个倒三角区域,或双眼与额头的一个正三角区域,合在一起,则为一个菱形区域。
(4)目光运用中的十类弊病◆只看讲稿不看人(“目中无人”)◆固定一点忘其他(“脱离群众”)◆目光低垂不平视(“藐视听众”)◆向上翻看找下文(“怪模怪样”)◆东看西看无目的(“神情不定”)◆不断瞥视头不动(“心怀鬼胎”)◆左右流转很紧张(“贼眉鼠眼”)◆频繁眨眼搜肚肠(“闪烁其词”)◆眼神茫然暗无光(“泥塑菩萨”)◆闭眼时间太过长(“无精打采”)这类弊病都会影响我们演讲者的形象,同时,也会影响与听众的沟通。
演讲者一旦发现,须即时有意识地改正。
2.“把笑写在脸上”——表情生动演讲拒绝冷漠!演讲拒绝呆滞!(1)表情的作用表情是演讲内容的体现,营造氛围的手段,沟通听众的桥梁。
(2)表情的运用◆真实(真情流露)◆鲜明(喜怒哀乐尽在脸上)◆灵敏(情随内容)◆分寸(恰到好处不夸张)◆美感(展示美的一面)(3)学会微笑希尔顿的高招:微笑。
老希尔顿说:“无论饭店本身遭遇的困难如何,希尔顿饭店服务员脸上的微笑永远是属于顾客的。
”希尔顿的名言:“你今天对客人微笑了没有?”“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微笑最美,而且微笑是“一种‘可爱的’传染病。
”微笑,其实很容易,只须发自内心,理性告诉自己:我面对的是合作者,是朋友,或潜在的朋友,面对合作者、朋友,你会不微笑吗?同时,让自己在演讲的那一刻充满着热爱带来的快乐: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工作,爱自己今天的演讲,爱在座的听众,于是,快乐油然而生,笑容自然如花般绽放。
我快乐,我微笑。
有的人可能有些担心,他说,我的脸天生长得很严肃太刻板,不笑的时候有人说我凶巴巴的很可怕。
其实,不管你的脸天生长得亲切还是严肃,形象可以塑造,快乐可以让人看得见,你只须——嘴角上翘十五度或者露出上排八颗牙(说声“茄子”走上台)。
3.“解放我的手”——手势恰当(1)手势运用的类型手势运用的类型可以分为指示性手势(指示方位),象形性手势(比画形状),象征性手势(诠释语意),情意性手势(表达情感)。
(2)手势运用的部位全面运用指(手指)掌(手掌)拳(拳头)臂(手臂)。
(3)手势运用的区域上区:肩以上的手势,动作多为褒义,如:“让我们奔向美好的未来!”,可向右上侧挥掌。
中区:肩以下、腰以上的手势,此处手势褒或贬的含意都有,大多数手势都在这个区域。
下区:腰以下的手势,贬意、否定较多。
如:“把他们彻底消灭”,掌心向下,由上腹部向下侧劈削。
(4)手势运用的单复:一手为单,两手为复,交替运用。
(5)常用手势◆指(食指向上竖起,胸前或过肩,表示“一”、“重要”等意)◆捻(食指头与拇指头相触,表示“细小、抽取”等意)◆翘(竖起大拇指,表示“了不起、伟大、第一”等意)◆撮(五个指头合拢,表示“集中、抓取”等意)◆拳(五指合拢,大拇指弯曲,放在食指、中指的外面,表示:“力量、权力、决心”等意)◆剁(手掌伸直,在胸腹部前由上而下,表示“一刀两断、决心”等意)◆削(掌心向下,由胸腹部斜线向侧面划去,表示“否定、排除、消灭”等意)◆挥(手掌带动手臂成45度角拉起,后举再有力向前向高划去,表示“向前、向高、向好”等意)◆剪(双手掌心向里,向下交叉,再向两边拉开,表示“否定、反对”等意)◆抱(双手掌心向内,手掌成弧形指尖对胸,由外向内,表示“接纳、喜爱、愿意”等意)◆推(双手提起至胸部,掌心向外推出,表示“拒绝、推动”等意)◆摊(双手提起过腰,掌心向上,向两边分开,表示“欢迎、真诚、希望、展开”等意)◆按(双手提起过腰,掌心向下,向两边分开,表示“命令、否定、痛苦”等意)◆合(双手掌心相合,靠胸,表示“满意、结合”等意)◆分(双手掌心相合,靠胸,再分开,表示“失意、分离”等意)(6)把握原则◆准确典型◆简洁明快◆协调有力◆美观自然4.“让你看得舒服”——体态大方(1)坐姿——“与您交谈”主要要点包括:手放桌,身前倾(12度),坐半座,脚稳定(易犯毛病:太正、后仰、抖脚、伸腿)。
(2)站姿——“站直喽,别趴下!”◆无讲台或低讲台:主要要点包括:胸挺起,微收颌,脚略分,重心稳,手下垂,自然动,体态活,缓走动(易犯毛病:抬头过高、手足无措、双手背后、手插口袋、频繁走动、弯腰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