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指南
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本申报指南包括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杰出青年、重点项目、一般项目。
在撰写申请书之前,请认真阅读《征集通知》和拟报项目的具体申报指南。
一、支持项目类别(一)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在我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并在理论或技术上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的创新研究,促进受资助者快速成长为学科领军人才并进入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行列。
1.申报条件:(1)申请者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未满42周岁(1976年1月1日后出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良好信誉;(2)须主持过两项以上(含两项)国家级科技项目/课题或陕西省重大科技项目(其中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3)拟开展的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思,包括研究方向、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工作方法等;(4)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学术积累,具备研究所必需的主要实验条件,并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项目的研究工作。
2.资助额度及执行时间:本年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拟资助30项,资助额度30万元/项,研究期限3年。
(二)重点项目围绕陕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需求,开展具有陕西优势和特色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1.申报条件:(1)申报内容应曾获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资助,并已按计划结题但研究工作从未中断,可望取得新进展或突破的项目;(2)申请者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主持国家或者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经历;(3)此类项目必须依托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申报;(4)申请者年龄不超过57周岁(1961年1月1日后出生,院士除外)。
2.资助额度及执行时间:本年度重点项目拟资助50项左右,资助额度10万元/项,研究期限3年。
(三)一般项目鼓励自由探索,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开展创新研究,促进学科均衡发展。
自由探索的项目在高校优势学科中选择推行“目标契约、合同管理”。
1.申报条件:(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2)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3)申请者年龄不超过58周岁(1960年1月1日后出生)。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打算项目指南

2021年度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打算项目指南申请须知依托单位和申请人在申请2021年度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打算项目时,应遵守以下规定:一、关于申请人条件1、申请人应具有以下条件: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或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技人员推荐。
部份类别项目在此基础上对申请人的条件还有特殊要求。
二、不受理在读研究生、申请单位的兼职人员申请的项目。
二、关于申请书撰写要求1、申请人在撰写申请书之前,应当认真阅读本指南和有关受理申请的通知等文件。
2、申请书应当由申请人本人依照撰写提纲撰写,应注意在申请书中不得显现违背保密规定的内容。
申请人应付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3、依照所申请的项目类别,准确选择“资助类别”等内容。
要求选择的内容,只能在下拉菜单当选定;要求“填写”的内容,能够键入相应文字。
4、申请代码请依照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依照“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打算申请代码”在下拉菜单中准确选择。
五、申请人和要紧参与者应当在纸质申请书上签字。
要紧参与者中如有依托单位之外的人员(包括研究生,但不包括境外人员),其所在单位即被视为合作研究单位,应当在申请书大体信息表中填写合作单位信息并在签字盖章页上加盖合作研究单位公章,填写的单位名称应当与公章一致。
1个申请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
六、申请人申请的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打算项目的研究内容已取得其他渠道或项目资助的,应当在申请材料中说明受资助情形和与申请项目的区别和联系。
7、申请书中的起始年月一概填写2021年1月;终止年月依照各类别项目资助期限的要求一概填写201*年12月。
八、今年度项目申请全数要求在线填写。
三、关于申请受理的条件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不予受理:1、申请人不符合本指南规定条件的;2、申请材料不符合本指南要求的;3、申请项目数量不符合限项申请规定的。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22年度陕西基础科学研究院科研计划项目的通知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22年度陕西基础科学研究院科研计划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3.03.17•【字号】陕教函〔2023〕221号•【施行日期】2023.03.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陕西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22年度陕西基础科学研究院科研计划项目的通知有关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科技创新的有关方针政策,进一步加强我省高校的基础研究能力,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增设基础研究院项目,委托陕西基础科学(数学、物理学)研究院和陕西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研究院组织申报和评审工作。
经遴选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确定立项2022年度陕西基础科学研究院科研计划项目196项,现将计划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本计划根据陕西基础科学(数学、物理学)研究院和陕西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研究院研究方向分别设立,共计196项。
1. 陕西基础科学(数学、物理学)研究院设立项目共93项,其中:重点项目12项,一般项目39项,青年项目42项。
(见附件1)。
2. 陕西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研究院设立项目共103项,其中:重点项目10项,青年项目91项,学术交流项目2项。
(见附件2)。
二、本计划项目由陕西基础科学(数学、物理学)研究院和陕西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研究院进行管理,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项目经费由所属基础研究院拨付,匹配经费由申报高校拨付。
各类项目均需要与所属基础研究院签订项目计划书,作为项目组织实施和结题验收的依据。
项目计划书模板由各基础研究院制定提供,请各高校于2023年4月底前将项目计划书纸质版报送至所属基础研究院,其他未尽事宜与所属基础研究院沟通确定。
三、各高校要加强对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协调管理,与所属基础研究院密切沟通联系,明晰项目过程管理流程,及时通知项目负责人,尽快启动研究工作,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和完成。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19.05.08•【字号】陕科发〔2019〕4号•【施行日期】2019.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建立健全省级科技计划管理制度体系,规范省级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的管理,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改进加强省级财政科技计划和项目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7〕22号)精神,我厅制定了《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管理办法(暂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管理办法(暂行)陕西省科学技术厅2019年5月8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章项目申报与立项第四章项目实施第五章项目验收与成果管理第六章监督与评估第七章附则附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管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凝聚和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改进加强省级财政科技计划和项目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7〕22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8〕38号)及中省有关政策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设立宗旨是:强化基础研究,瞄准科技前沿,推动原始性创新,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既出高水平成果,又出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促进陕西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贯彻“尊重科学、发扬民主、促进合作、激励创新”的原则。
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和陕西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加强创新源头供给。
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本申报指南包括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杰出青年、重点项目、一般项目。
在撰写申请书之前,请认真阅读《征集通知》和拟报项目的具体申报指南。
一、支持项目类别(一)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在我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并在理论或技术上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的创新研究,促进受资助者快速成长为学科领军人才并进入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行列。
1.申报条件:(1)申请者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未满42周岁(1976年1月1日后出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良好信誉;(2)须主持过两项以上(含两项)国家级科技项目/课题或陕西省重大科技项目(其中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3)拟开展的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思,包括研究方向、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工作方法等;(4)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学术积累,具备研究所必需的主要实验条件,并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项目的研究工作。
2.资助额度及执行时间:本年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拟资助30项,资助额度30万元/项,研究期限3年。
(二)重点项目围绕陕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需求,开展具有陕西优势和特色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1.申报条件:(1)申报内容应曾获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资助,并已按计划结题但研究工作从未中断,可望取得新进展或突破的项目;(2)申请者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主持国家或者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经历;(3)此类项目必须依托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申报;(4)申请者年龄不超过57周岁(1961年1月1日后出生,院士除外)。
2.资助额度及执行时间:本年度重点项目拟资助50项左右,资助额度10万元/项,研究期限3年。
(三)一般项目鼓励自由探索,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开展创新研究,促进学科均衡发展。
自由探索的项目在高校优势学科中选择推行“目标契约、合同管理”。
1.申报条件:(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2)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3)申请者年龄不超过58周岁(1960年1月1日后出生)。
陕西省2006年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优先资助领域指南

陕西省 2006 年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优先资助领域指南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紧密结合陕西资源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据优先资助领域自由选题,开展创新研究,为经济建设提供知识基础和前期的技术积累。
基础研究项目以提升陕西原始创新能力为目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要突出应用前景,以期能够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资助项目研究,凝聚、稳定一批精干、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骨干队伍,为科技攻关和科技产业培育提供项目源。
资助类别:一般项目、青年项目。
优先资助领域包括数理科学、化学与化工、生物医学和现代农业、地球科学、材料与工程科学、信息科学等六个学科大类和若干个学科方向。
数理科学数理科学作为现代科学发展的先导和基础,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并通过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方法和手段,推动应用科学的进步,其发展越来越表现出各分支学科的内在统一性和应用性特点。
数理科学研究应发挥陕西在数理科学领域的创新优势,为创造国际一流研究成果和水平打下坚实的研究基础。
优先资助的领域:1 、从数理科学自身演变的特点出发,解决重要问题、疑难问题的原创性研究2 、数理科学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和移植项目,属于以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为对象的创新研究3 、陕西新兴产业或传统产业改造中的关键力学问题和重大工程项目中的数理问题研究4 、灾害预测和防治中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5 、新型光学介质传输过程及特性,能源、信息、生命和空间科学中的物理问题研究6 、光物理与原子、分子物理密切结合的问题研究化学与化工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和化学反应的科学;化工是利用基础科学的原理,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解决规模生产的方式和途径等科学问题。
化学和化工作为与信息、生命、材料、环境、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有密切交叉和渗透的中心科学,省自然科学基金在化学和化工领域注重提升陕西化学科学整体研究水平,通过与其它科学领域之间的相互交叉融合,不断丰富和发展化学与化工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同时也鼓励瞄准科学前沿,结合陕西的资源与科技优势,发挥化学和化工科学的作用,在生命、材料、资源与环境、能源、信息等领域的科学问题开展创新研究。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办公室发布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办公室发布《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经费管理暨项目与成果管理办法》一、经费管理第一条: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资助经费主要来源于省财政的专项资金。
同时,鼓励受资助单位对项目实施进行经费配套,鼓励企业对口联合资助,接受国内外单位和个人的资助。
第二条:项目资助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必须符合省有关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本办法的规定。
项目承担单位财务部门负责项目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做到单独立帐,专款专用。
第三条:项目负责人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按照项目经费预算的用途和范围使用经费。
项目承担单位的配套经费和联合资助经费的用途和使用范围,应单独预、决算,以便项目的检查、验收和经费审核。
第四条: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应在一个月内编报项目经费决算表,送所在单位审计部门审核。
项目完成后的剩余经费留在项目组,作为后续科学研究经费使用。
二、项目与成果管理第五条: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应及时向所在单位管理部门汇报研究进展情况。
所在单位应加强管理,保证受资助项目的顺利实施。
第六条:项目负责人应是资助项目的实际负责人。
遇有特殊情况(如出国、病休等)离开该项目研究一年以内的,由项目负责人安排合适人选代理,并报所在单位备案;离开该项目研究超过一年或工作调动的,应及时报省科技厅审查,批准后更换合适的项目负责人。
如无合适人选更换的,办理项目中止手续。
第七条:项目完成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结题手续。
项目的结题工作应在项目完成后3个月以内完成。
项目负责人应认真填写《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总结报告》,并附相关研究成果,由项目承担单位审查盖章后报省科技厅。
研究成果需要评审鉴定的,按照国家科学技术成果评价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项目研究实行动态管理。
对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或研究成果将取得重大效益,急需追加研究经费的项目,可向省科技厅专题汇报,提出申请,经评估审定后,列入下一年度计划项目重点资助,或向国家、省其他科技计划推荐立项。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暂行管理办法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暂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管理,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评估,充分发挥项目在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资金分配使用、进展情况评估等方面的管理。
第三条陕西省科技厅是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管理主管部门。
第二章项目设置与申报第四条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设置分为年度项目和重大项目两级。
第五条年度项目的申报由科研单位提出,经科研单位所在地科技主管部门审批后报送陕西省科技厅。
第六条重大项目的申报由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提出,经由受邀的专家组进行初审,再由陕西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最后由陕西省科技厅层层审批确定。
第三章项目资金分配与使用第八条年度项目的资金分配采取竞争方式,按照评审结果和项目的科学意义、技术难度、成果转化等因素确定资金金额。
第九条重大项目的资金由陕西省财政专项拨款,根据项目的特殊性和科学价值等因素确定资金金额。
第十条项目资金的使用应符合财务制度和预算管理的规定,严格按照项目申报书中的研究内容和计划使用。
第四章项目实施与进展情况评估第十一条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为2-3年,特殊项目可以酌情延长。
第十二条执行项目的科研单位应确保项目完成的质量和进度,必要时可以申请项目延期,但延期期限不得超过项目原定期限。
第十三条项目实施过程中,科研单位应及时向陕西省科技厅提交进展情况报告,包括项目的研究进展、团队成员变动和研究经费使用情况等。
第十四条陕西省科技厅将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项目继续资助的重要依据。
第五章项目成果与奖励第十五条项目完成后,科研单位应按照项目申报书的要求,提交项目成果报告。
第十六条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成果包括科技论文、专利、产品研发等。
第十七条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优秀成果将通过评选和推荐等方式进行表彰和奖励。
2019年度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企业联合基金申报指南

2019年度陕西省⾃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企业联合基⾦申报指南⼀、申报计划类别计划类别为陕西省⾃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联合基⾦项⽬。
(⼀)陕煤联合基⾦包括:重点项⽬、培育项⽬和⾯上项⽬三类。
其中:重点项⽬10项,资助强度100-300万元/项,研究期限不超过3年;培育项⽬20项,资助强度50-100万元/项,研究期限不超过3年;⾯上项⽬40项,资助强度30万元/项,研究期限不超过2年。
(⼆)引汉济渭联合基⾦包括:重点项⽬、培育项⽬和⾯上项⽬三类。
其中:重点项⽬4项,资助强度100万元/项,研究期限不超过3年;培育项⽬6项,资助强度50万元/项,研究期限不超过3年;⾯上项⽬9项,资助强度30万元/项,研究期限不超过2年。
⼆、申报条件联合基⾦的申请不受其他省科技计划限项规定限制。
⿎励受资助项⽬加快研究进度,及时解决问题,尽快满⾜产业发展和⼯程建设需要,提前结题。
(⼀)重点项⽬申请者应具有⾼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主持国家或者省级科研项⽬或基⾦的经历;申请者年龄不超过57周岁(1962年1⽉1⽇后出⽣,院⼠除外);具有⼀定研究基础,可望取得新进展或新突破的项⽬。
(⼆)培育项⽬申请者应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申请者应具有副⾼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较⾼的学术⽔平和良好的信誉;申请者年龄不超过57周岁(1962年1⽉1⽇后出⽣)。
(三)⾯上项⽬申请者应具有参与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申请者应具有副⾼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博⼠学位,或者有2名具有⾼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专家推荐;申请者应申请者年龄不超过58周岁(1961年1⽉1⽇后出⽣)。
三、申报程序上述科技计划项⽬均通过“陕西省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进⾏⽹上申报。
(⼀)项⽬申请⼈应认真阅读本征集通知和具体申报指南的所有申报要求,审慎选择拟申报的计划类别,在线填写提交申报材料以及项⽬申报要求的证明材料。
⼀经受理,计划类别不予调整,项⽬组主要成员不得随意变更。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陕煤联合基金项目)申请书

受理编号: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企业-陕煤联合
基金项目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
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
申请单位:(盖章)项目负责人:电子邮箱:
手机号码:办公电话:
申请日期: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制
10/ 15
七、附件清单
科研诚信承诺书
本人承诺在科研项目(课题)实施(包括项目(课题)申请、评估评审、检查、项目(课题)执行、资源汇交、验收等过程)中,遵守科学道德和诚信要求,严格执行项目(课题)管理规定和《项目(课题)任务合同书》中的约定,不发生下列科研不端行为:
1.在职称、简历以及研究基础等方面提供虚假信息;
2.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
3.捏造和篡改科研数据;
4.违反科研伦理,在涉及基因、人体等研究中严格遵守
有关规定和科研共识;
5.不按时完成科研项目,违反科研经费管理相关规定;
6.其他科研不端行为。
项目(课题)负责人签字:
日期:。
关于做好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企业联合基金项目征集工作的通知(2020)

关于做好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企业联合基金项目征集工作的通知(2020)各县(区)科技局,宝鸡高新区、蟠龙高新区、凤翔高新区、蔡家坡经开区科技局,各有关单位:按照《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征集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企业联合基金项目的通知》(陕科办发〔2020〕42号)要求,为做好我市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企业联合基金项目征集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一、申报计划类别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企业联合基金项目。
(一)陕煤联合基金包括:煤炭、化工、钢铁生产、电力和能源材料等五个领域。
(二)引汉济渭联合基金包括:水文与水资源、水工结构和材料及施工、岩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工程水力学、水生态与生态水利和信息化及施工管理六个领域。
二、申报条件联合基金的申请不受其他省科技计划限项规定限制。
鼓励受资助项目加快研究进度,及时解决问题,尽快满足产业发展和工程建设需要,提前结题。
申请者应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申请者应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良好的信誉;申请者年龄不超过57周岁(1963年1月1日后出生,院士除外)。
三、申报程序通过“陕西省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略)进行网上申报。
四、其它事项(一)受理时间。
项目的申报和推荐,应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完成,超过时限规定的将不予受理。
系统填报时间:2020年5月29日9:00至2020年7月20日17:00。
(二)其他说明1.联合基金面向全国,外省单位申请时需与本省研究单位共同申请,且不能作为第一申请单位。
2.联合单位不能作为第一申请单位申报本联合基金,为提升联合单位科技创新能力,鼓励申请项目吸收联合单位科技人员加入项目组,共同研发。
3.申报材料应当由申请人按照提纲撰写,应注意在申报材料中不得出现违反保密规定的内容。
4.申请代码请根据研究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按照“陕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联合基金申请代码”在下拉菜单中准确选择。
5.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应当在纸质申请书上签字(不得代签),主要参与者中如有依托单位以外的人员(包括研究生,但不包括境外人员),其所在单位即被视为合作研究单位,应当在申请书基本信息表中填写合作单位信息并在签字盖章页上加盖合作研究单位公章,填写的单位名称应当与公章一致。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暂行管理办法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暂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充分发挥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的作用,加强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保证全省基础性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研究经费的有效使用,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设立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的宗旨是:贯彻国家和我省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支持广大科技工作者根据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科学研究,把握科学技术前沿,推动原始性创新,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既出成果,又出高层次创新人才,以加强我省科学技术研究队伍建设,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为陕西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第三条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是专项资助我省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科学研究计划,是省科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是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的主管部门,其下设的自然科学基金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和协调本办法的实施。
(一)省科技厅根据陕西省国民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规划,定期发布《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优先资助领域指南》,负责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请的受理、审查、评审、计划编制,并依据有关管理办法对计划项目的实施、完成情况和研究成果进行跟踪管理。
(二)项目承担单位根据本办法及有关文件,负责组织项目申报,并对受资助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为资助项目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
(三)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经费使用和结题总结。
第四条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管理,贯彻“单位推荐、专家评审、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择优资助、激励创新”和“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原则。
第二章资助范围与条件第五条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向全省,凡在我省范围内工作的科技人员均可依据本办法和同期《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优先资助领域指南》,申请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第六条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资助的范围包括:(一)瞄准学科发展前沿,有重要科学意义和重大应用前景,能够较大幅度提升陕西在该学科地位的研究。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陕煤联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第二轮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陕煤联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第二轮)一、煤炭领域(一)智能化无人工作面理论与技术基于5G的智能协同控制与煤矿大数据分析与利用,开展传统产业与现代技术深度交叉与融合,促进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与装备水平提升。
1,多场景下煤矿机器人设计研究(1)矿井巡检机器人(建议资金100万元左右)设计矿井巡检机器人及智能综合管控平台,具备自动行走、自主定位、参数检测、环境感知、图像采集、智能预警、人机交互等功能,替代人工对工作面、皮带、巷道及井筒等场合的监测。
(2)钻锚机器人(建议资金100万元左右)设计具备锚杆间排距自动定位、自动或遥控行走、钻孔、填装锚固剂、锚杆装卸、锁紧锚杆等功能的钻锚机器人,实现巷道快速支护智能化、少人化。
(3)研石分选机器人(建议资金50万元左右)设计由皮带输送机、视觉识别模块、多机械臂分拣模块、控制模块等组成的歼石分选机器人,实现目标讦石的快速、连续分拣,替代人工拣秆。
(4)水仓清理机器人(建议资金50万元左右)设计具备煤泥自动清挖、自动输送、固液分离、煤泥块装运等功能水仓清理机器人,实现水仓煤泥的及时、高效清理。
2.煤矿智能化设备MES技术(建议资金100万元左右)开发融合煤矿各生产子系统的智能化矿山协同管理平台,具备煤矿生产计划、调度、计量、设备监测、远程服务、安全监控、事故报警、应急指挥等功能。
3.煤矿掘进装备智能化虚拟现实技术(建议资金50万元左右)开发煤矿智能掘进装备虚拟化模型、平台及系统,具备复杂地质条件下智能感知与传输、精准定位与操控功能。
4.煤矿大型设备智能无损检测(建议资金50万元左右)研究煤矿大型设备结构与故障机理,制定适用于煤矿条件下的设备无损检测应用标准、操作规范及评价指标。
5.煤矿大型设备再制造标准研发制定(建议资金100万元左右)研究增材制造、特种材料应用与智能加工等绿色基础共性技术,形成煤矿大型设备智能拆解与绿色清洗、先进表面工程与增材制造成形、智能再制造加工等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标准。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通知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8.12•【字号】陕教技办〔2024〕11号•【施行日期】2024.08.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通知各有关高等学校:根据《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相关要求,现就做好2024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资助重点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坚持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培养青年教师、稳定高校科技人才队伍、加快高校科研平台建设、提升陕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
采取自由探索+有组织科研的方式,重点支持:1. 瞄准科学前沿问题,对学科发展有推动作用的具有原始创新性的基础研究项目;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我省经济建设发展,着力解决区域、行业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和难题的应用型研究项目。
2. 围绕当代中国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发展规律,推进理论创新,支撑科学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3. 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着力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和提升企业产品质量、生产工艺改进,能够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研究项目。
二、项目类型和申报方式(一)项目类别2024年度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共分为五类:1.一般专项项目:主要资助省属高校在职青年科技人员和教师自由探索开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分为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两类。
2.重点项目:主要资助以省教育厅建设的相关科研平台为依托,与平台研究方向一致的研究项目。
分为哲社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重点实验室项目、智库内涵建设项目、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项目等四类。
3. 服务地方专项项目:主要资助与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相关度高,与我省企业合作开发、已完成小试,经培育后可在陕西转化实施的项目,及服务教育改革发展和管理的研究项目。
2014年陕西省科技计划申报指南

2014年陕西省科技计划申报指南五、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一)项目类别与申报要求2014年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设重点项目、青年人才项目、面上项目三类。
1.重点项目重点项目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围绕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开展研究。
申请项目需具备充分的预研积累和良好的实验条件,一般应以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为依托。
申请者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截止2014年1月1日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研究期限一般为3年。
2.青年人才项目青年人才项目旨在促进青年科研人才的成长,培养一批优秀青年创新人才。
申请项目一般应是经单位资助培育的青年优秀人才主持的创新研究项目。
申请人截止2014年1月1日男性年龄在35周岁以下、女性年龄在40周岁以下,并已获得博士学位。
研究期限一般为2年。
3.面上项目面上项目旨在促进学科发展,激励原始创新研究。
申请人一般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已获得博士学位(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但未获得博士学位者,须有两名具有正高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
研究期限一般为2年,申请者年龄以保证在退休前按计划时间完成项目研究任务,办理结题手续为限。
(二)重点支持的研究方向1.装备制造领域装备模块化制造关键理论研究;装备数字化应用基础研究;有明显应用背景的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大飞机技术理论研究;新型激光器制造及应用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太阳能光伏光电及半导体照明系统设计理论研究;资源开采、综合利用、环保装备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其他相关基础问题研究。
2.能源化工领域节能减排新技术理论研究;化石能源高效洁净转化利用的物理化学基础问题研究;陕北煤、油、气的科学开采及综合高效利用研究;非常规油气资源(煤层气、油页岩、页岩气)有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CO2高效分离捕集及资源化转化利用新技术理论研究;废弃物利用理论研究;“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方法中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新型/绿色催化剂设计、装备基础问题研究;纳米分析、芯片分析化学研究;其他相关基础问题研究。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进展打算指南

2021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进展打算指南一、工业科技攻关领域1、新一代信息技术(1)高速宽带信息网络技术、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及产品;(2)软件工程及系统软件技术、运算机应用系统和产品、运算机与信息平安系统及产品、网络应用软件平台;(3)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各类专用芯片、新型电子元器件关键技术及产品;(4)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及大色域投影显示技术及产品;(5)物联网及新型传感器关键技术及产品;(6)卫星导航产品和系统关键技术及产品。
2、新材料技术(1)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深加工关键技术及产品;(2)光电材料制备技术及产品;(3)高性能碳纤维及碳复合材料;(4)新型催化剂、电子化学品、精细及功能化学品关键技术及产品;(5)生态建筑材料,新型纺织材料技术及产品;(6)航空航天、核能用新型材料;(7)生物医学材料、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3、光机电一体化技术(1)自动化、柔性化、周密化和智能化制造设备及装置;(2)新型自动化仪器仪表、精准制造中的测控仪器;(3)纺织和轻工业行业专业设备;(4)大功率风电设备和系统、特高压输变电设备;(5)高速高精度大型机械加工设备;(6)操纵系统及监控设备;(7)车辆、船舶等运输机械及关键零配件。
4、能源和新能源技术(1)煤多联产技术及产品;(2)提高煤、油采收率的关键技术;(3)干净煤技术及产品;(4)地下废弃煤矿气化开发技术;(5)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及相关产品;(6)新型高效能源转换与贮存技术及产品;(7)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关键技术及产品。
5、现代效劳业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1)产业化基地建设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打算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火炬打算软件产业基地内围绕产业集群技术升级,开展的关键及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和公共效劳平台建设等。
(2)大学科技园支持大学科技园效劳区域经济进展和产业集群,提升专业孵化能力建设。
重点支持大学科技园开展关键及共性技术研发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建设;支持科技金融、科技功效中试、产品试制和测试、科技功效推行应用的公共技术效劳平台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度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指南
申请须知
依托单位和申请人在申请2015年度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关于申请人条件
1、申请人应具备以下条件: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技人员推荐。
部分类别项目在此基础上对申请人的条件还有特殊要求。
2、不受理在读研究生、申请单位的兼职人员申请的项目。
二、关于申请书撰写要求
1、申请人在撰写申请书之前,应当认真阅读本指南和有关受理申请的通知等文件。
2、申请书应当由申请人本人按照撰写提纲撰写,应注意在申请书中不得出现违反保密规定的内容。
申请人应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3、根据所申请的项目类别,准确选择“资助类别”等内容。
要求选择的内容,只能在下拉菜单中选定;要求“填写”的内容,可以键入相应文字。
4、申请代码请根据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按照“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申请代码”在下拉菜单中准确选择。
5、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应当在纸质申请书上签字。
主要参与者中如有依托单位以外的人员(包括研究生,但不包括境外人员),其所在单位即被视为合作研究单位,应当在申请书基本信息表中填写合作单位信息并在签字盖章页上加盖合作研究单位公章,填写的单位名称应当与公章一致。
1个申请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
6、申请人申请的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研究内容已获得其他渠道或项目资助的,应当在申请材料中说明受资助情况以及与申请项目的区别和联系。
7、申请书中的起始年月一律填写2015年1月;终止年月按照各类别项目资助期限的要求一律填写201*年12月。
8、本年度项目申请全部要求在线填写。
三、关于申请受理的条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不予受理:
1、申请人不符合本指南规定条件的;
2、申请材料不符合本指南要求的;
3、申请项目数量不符合限项申请规定的。
四、特殊说明
为防范学术不端行为,避免重复资助,省科技厅将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申请书内容进行比对,特别提醒申请人注意:
1、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以不同类别项目申请;
2、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提出申请;
限项申请规定
1、申请人(不含参与者)同期只能申请1个项目。
2、申请人申请(包括申请人和参与人)和在研(包括负责人和参与人)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数量累计不得超过3项,其中:面上项目累计不得超过2项。
中级及以下职称人员参与(包括当年度申请和在研)项目数不限。
3、获得过青年人才项目资助的负责人不得再次申报青年人才项目。
面上项目
面上项目是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支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
面上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
3、申请者年龄以保证在退休前按计划时间完成项目研究任务,办理结题手续为限。
面上项目资助期限一般为2年。
面上项目设置数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医学科学等八个学科领域,具体资助范围,请参照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指南。
青年人才项目
青年人才项目是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的一个类别,旨在培养青年科技人员独立主持科研项目、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激励青年科技人员的创新思维,培育基础研究人才。
青年人才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2、具有博士学位;
3、申请人截止2015年1月1日男性未满35周岁[1980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女性未满40周岁[1975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青年人才项目资助期限一般为2年。
青年人才项目设置数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医学科学等八个学科领域。
具体资助范围,请参照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指南。
重点项目
重点项目是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的一个重要类别,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
重点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3、申请人截止2015年1月1日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重点项目研究期限一般为3年。
重点项目支持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1.装备制造领域
装备模块化制造关键理论研究;装备数字化应用基础研究;
有明显应用背景的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新型激光器制造及应用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太阳能光伏光电及半导体照明系统设计理论研究;资源开采、综合利用、环保装备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其他相关基础问题研究。
2.能源化工领域
节能减排新技术理论研究;化石能源高效洁净转化利用的物理化学基础问题研究;陕北煤、油、气的科学开采及综合高效利用研究;非常规油气资源(煤层气、油页岩、页岩气等)有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方法中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新型/绿色催化剂设计、制备基础问题研究;其他相关基础问题研究。
3.新材料领域
高性能钛、钼合金材料的设计及制备基础科学研究;超轻多孔材料制备及应用基础科学研究;空间材料科学与技术理论研究;高性能环保及水处理材料制备方法研究;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制备研究;新型光、电、磁、催化或吸附材料的研究;建筑材料提高性能研究;其他相关基础问题研究。
4.电子信息领域
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与人机交互新方法研究;网络安全与可信可控的信息安全理论研究;互联网在各种产业发展中构建网络和设施、信息平台及网络化嵌入理论应用基础研
究;网络与移动计算基础科学研究;电子级硅材料、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封装等产业关键技术研究;数字医学新技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交叉理论与新技术研究
;其他相关基础问题研究。
5.现代农业领域
生物多样性与新品种培育的遗传学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分子遗传学和优良品种选育研究;动植物特有种质资源保护问题研究;畜牧优质高产基础问题研究;其他相关基础问题研究。
6.生物医药领域
我省地方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及防治问题研究;重要传染病的预警与防治研究;新型药物制剂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陕西主产中药材的品质控制、活性成分研究;生物芯片、生物技术疫苗研究;功能性生物材料和新型医疗器械研究;其他相关基础问题研究。
7.环境保护领域
我省自然灾害控制基础问题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保持利用研究;秦岭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研究;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环境保护问题研究;公共设施建设过程中涉及环境保护的重大基础问题研究;陕西人地关系及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研究;其他相关基础问题研究。
8. 其他交叉学科及科学前沿领域
能够提升我省学术声誉的地质、数理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以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型学科为对象的创新理论研究。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