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第二版教材课后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学前心理学书本考试答案

学前心理学书本考试答案

学前心理学书本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 由具体到抽象B. 由抽象到具体C. 由简单到复杂D. 由复杂到简单答案:C2.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主要发生在()。

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龄前期D. 学龄期答案:B3.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 0-1岁B. 1-3岁C. 3-6岁D. 6-12岁答案:C4.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 形成自我意识B. 学习基本的社会规则C. 建立同伴关系D. 形成道德观念答案:B5.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之一是()。

A. 情绪表达不稳定B. 情绪表达稳定C. 情绪表达复杂D. 情绪表达简单答案:A6.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是由()提出的。

A. 皮亚杰B. 弗洛伊德C. 埃里克森D. 维果茨基答案:A7. 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之一是()。

A. 以自我为中心B. 以他人为中心C. 以规则为中心D. 以情感为中心答案:A8. 学前儿童游戏的主要类型是()。

A. 角色游戏B. 建构游戏C. 规则游戏D. 象征游戏答案:D9.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对儿童的()有重要影响。

A. 认知发展B. 情感发展C. 社会性发展D. 道德发展答案:C10. 学前儿童艺术发展的特点之一是()。

A. 以模仿为主B. 以创造为主C. 以表现为主D. 以欣赏为主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

A. 生物因素B. 社会文化因素C. 家庭环境因素D. 教育因素答案:ABCD2.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包括()。

A. 自我认识B. 自我评价C. 自我控制D. 自我调节答案:ABC3.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包括()。

A. 词汇量迅速增加B. 语法结构日益复杂C. 语言理解能力增强D. 语言表达能力增强答案:ABCD4.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

学前心理学二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二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二试题及答案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对于儿童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对于更好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套学前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A. 由简单到复杂B. 由具体到抽象C. 由低级到高级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个阶段不属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抽象运算阶段答案:D3.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表现为:A. 自我评价B. 自我控制C. 自我意识D. 自我服务答案:A4. 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主要受以下哪种因素影响?A. 家庭环境B. 社会文化C. 同伴关系D. 以上都是答案:D5. 学前儿童的言语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词汇量增加B. 语法结构复杂化C. 语言理解能力提高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几个阶段。

答案:学前儿童情绪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出生至2个月的婴儿主要表现为基本情绪反应;2个月至1岁的婴儿开始出现社会性微笑;1岁至3岁幼儿情绪表达更加丰富,如愤怒、恐惧等;3岁至6岁学前儿童情绪调节能力逐渐增强,开始学会控制情绪。

7. 描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答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包括:对同伴的兴趣逐渐增加,开始形成友谊;社会角色扮演能力增强,能够模仿成人角色;社会认知能力提高,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情感;社会技能发展,如分享、轮流等。

8. 解释学前儿童游戏的重要性。

答案:学前儿童游戏的重要性体现在:游戏是儿童自然的学习方式,通过游戏儿童可以探索环境、学习新技能;游戏促进儿童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游戏有助于儿童建立自我概念和自尊心;游戏还是儿童表达情感和解决冲突的一种方式。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章知识点练习及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章知识点练习及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章知识点练习及参考答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章知识点练习举要及参考答案第一早1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_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 0—8? 9 岁B. 0—3 岁一6 岁一13. 14 岁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对)6.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

(对)7.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对)&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对)9.个体心理发展指一个人作为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10.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11.发展的差异性,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2.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3)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13.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14.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1)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

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首先为学前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其次,儿童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疗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此外,儿童心理学对一切与儿童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创作、儿童出版物的策划和装帧、儿童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儿童服装的设计、儿童食品的开发和调配等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学前心理学(第二版)教材课后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第二版)教材课后题及答案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二版)钱峰汪乃铭主编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一、掌握以下概念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客观环境遗传素质1无条件反射P7: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由遗传而来的反射2条件反射P7: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习得的反射3客观环境P8:人所处的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涵盖很广;社会环境则包括家庭、团体、各种人际关系、社会规范、风俗习惯等。

4遗传素质P9:遗传素质是指有机体通过遗传获得的生理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二、.什么是心理的实质?答:1.脑是心理的器官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三、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答:P9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遗传方面的因素(如低能儿、痴呆儿),另一面是环境方面的因素(狼孩玛卡)。

实例省略。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注意一、掌握以下概念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答:无意注意P13: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经意”,既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的努力。

有意注意P14: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刻意”。

它具有自觉的目的,并和意志努力相联系。

注意的范围P16: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

是指在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P17:注意稳定性指有把握对象的时间的长短。

二、注意与人的心理活动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具体情况加以说明。

答:P17注意对于动物来说具有极重要的生存意义;对人类来说,由于人的心理活动中有了语言的参与,注意更具有了特殊意义。

概括说,注意有下列三种功用:其一,选择功用。

(听课)。

其二,保持功用。

(画画)。

其三,调节和监督功用。

(搭积木)由上可知,注意对于人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使人能随时察觉外界的变化,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更好地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

学前心理学书本考试答案

学前心理学书本考试答案

学前心理学书本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心理学研究的年龄段通常是指:A. 0-3岁B. 3-6岁C. 6-12岁D. 0-6岁答案:D2.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A.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B. 儿童心理发展最稳定的时期C. 儿童心理发展最快速的时期D. 儿童心理发展最缓慢的时期答案:A3.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包括:A. 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B.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C. 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D. 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答案:C4. 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理论是:A.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B.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C.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D.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答案:A5.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A. 情绪表达直接且明显B. 情绪稳定性较差C. 情绪调节能力较强D. 情绪反应易受外界影响答案:C6.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划分依据是:A. 儿童的生理发展B. 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C. 儿童的语言能力D. 儿童的思维能力答案:D7.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A. 0-1岁B. 1-3岁C. 3-6岁D. 6-8岁答案:C8. 学前儿童游戏的主要类型是:A. 角色游戏和结构游戏B. 角色游戏和象征游戏C. 结构游戏和象征游戏D. 角色游戏和规则游戏答案:B9.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是:A. 同伴关系B. 亲子关系C. 师生关系D. 家庭关系答案:A10. 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特点包括:A. 想象力丰富B. 创造力水平较低C. 创造力发展稳定D. 创造力发展缓慢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A. 快速发展B. 稳定性强C. 可塑性大D. 个体差异小答案:AC2.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内容有:A. 知觉发展B. 记忆发展C. 语言发展D. 社会性发展答案:ABC3.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包括:A. 情绪表达直接B. 情绪稳定性差C. 情绪调节能力弱D. 情绪反应易受外界影响答案:ABCD4.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A. 同伴关系的发展B. 亲子关系的发展C. 师生关系的发展D. 家庭关系的发展答案:ABC5. 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特点包括:A. 想象力丰富B. 创造力水平高C. 创造力发展不稳定D. 创造力发展迅速答案:A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学前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 由简单到复杂B. 由具体到抽象C. 由低级到高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2.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表现在()。

A. 认识自己的身体B. 认识自己的情感C. 认识自己的行为D. 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答案:D3.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是()。

A. 情绪表达逐渐丰富B. 情绪调节能力增强C. 情绪稳定性提高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1.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语音发展;词汇发展;语法发展2. 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_______和_______。

答案:他律阶段;自律阶段三、简答题1.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认知能力逐渐增强,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语言能力迅速发展,能够使用语言进行基本的交流和表达;情感表达更加丰富,能够体验和表达多种情绪;社会性行为逐渐形成,开始学习与他人交往和合作。

2. 学前儿童如何通过游戏进行学习?答案:学前儿童通过游戏进行学习的方式包括: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学习社会角色和规则;通过建构游戏发展空间智能和创造力;通过体育游戏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通过语言游戏增强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论述题1. 论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答案: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最初的自我认识,到自我评价,再到自我控制。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区分自己与他人,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这对教育的启示是,教育者应当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引导儿童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教育实践中,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下列哪个属于学前儿童发展的认知方面?A) 社交能力B) 语言能力C) 认知能力D) 运动能力答案: C) 认知能力2. 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主要涉及以下哪方面?A) 自尊心的形成B) 学习能力的提升C) 运动技能的发展D) 社交技巧的培养答案: A) 自尊心的形成3. 学前儿童的主要社交发展任务是什么?A) 形成自我意识B) 与他人建立联系C) 掌握合作技巧D) 培养独立性答案: B) 与他人建立联系4. 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发展对其认知和情感发展有何影响?A) 促进语言表达能力B) 提高学习兴趣C) 增强创造力D) 扩展思维能力答案: D) 扩展思维能力5.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是:A) 出生至6个月B) 1岁至3岁C) 4岁至6岁D) 7岁至12岁答案: C) 4岁至6岁6. 学前儿童经常出现的自我中心性表现为:A) 独立意识增强B) 对他人感受缺乏敏感C) 社交技巧提升D) 规则遵守能力增加答案: B) 对他人感受缺乏敏感7. 下面哪种教育方法适用于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培养?A) 观看教学视频B) 听讲座课程C) 参观博物馆D) 手工制作答案: D) 手工制作8. 学前儿童的重要情绪问题之一是:A) 抑郁症B) 强迫症C) 分离性焦虑D) 双相障碍答案: C) 分离性焦虑9.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两大经典理论是:A)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B) 动机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C) 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理论D)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理论答案: B) 动机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10. 学前儿童的性别认同发展一般发生在哪个阶段?A) 出生至1岁B) 1岁至3岁C) 4岁至6岁D) 7岁至12岁答案: B) 1岁至3岁以上是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和了解有所帮助。

通过了解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我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和支持他们的成长。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儿童在学前阶段的认知发展主要表现为()A 直觉行动思维B 具体形象思维C 抽象逻辑思维D 以上都是答案:B解释: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依靠具体的形象和表象来思考和理解世界。

2、幼儿在游戏中经常表现出想象与现实混淆的情况,这说明幼儿的想象具有()A 无意性B 有意性C 夸张性D 再造性答案:A解释:幼儿的想象常常是无意的,他们在游戏中可能会将想象的内容与现实混淆,这是由于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特点所决定的。

3、以下哪种方法不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A 提供多样化的活动B 长时间让幼儿看电视C 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D 进行注意力训练游戏答案:B解释:长时间看电视会使幼儿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不利于培养他们主动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4、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是()A 易冲动B 不稳定C 外显D 以上都是答案:D解释:幼儿的情绪情感容易冲动,不稳定且表现较为外显,他们还难以很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5、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是()A 依从性B 独立性C 客观性D 全面性答案:A解释: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具有依从性。

二、填空题1、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

答案:学前儿童的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2、幼儿的记忆以_____为主。

答案:无意记忆3、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_____和_____。

答案:教育、儿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_____和_____。

答案:身体攻击、言语攻击5、培养幼儿良好品德的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榜样示范、游戏活动、情感陶冶三、简答题1、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答:学前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征。

3-4 岁幼儿的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爱模仿,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4-5岁幼儿更加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开始接受任务,自己组织游戏;5-6 岁幼儿好问、好学,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个性初具雏形。

学前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作为儿童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0—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观察法:是指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和行为进行系统地连续地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

作品分析法:是研究者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和有效经验对研究对象专门活动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题1.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性格。

3.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三、选择题1.一个小黑点,有的孩子看后说像蚂蚁,而有的孩子则说像芝麻,但在成人看来那只是一个小黑点。

上述这段话说明( A )。

A.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带有主观色彩的。

B.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被动的。

C.小孩子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不准确的。

D.成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准备的。

2.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B )。

A.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B.从初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C.0~3岁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D.6~18岁儿童心理的发展3.学前儿童心理学是(C )。

A.学前教育学的分支B.儿童解剖生理学的进一步发展C.发展儿童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D.普通心理学的基础4.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 A )。

A.有目的、有计划的在生活条件下观察儿童的外部行为并分析其心理活动B.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观察儿童的行为并揭示其心理C.通过儿童的家长去了解其心理活动D.通过和儿童的交谈研究其各种心理活动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观察记录只需记录行为本身B.对儿童活动的观察记录可以采用简略的、成人化的语言C.对儿童活动的观察记录不能采用除笔记外的其他任何辅助手段D.对儿童活动的观察记录不仅要记录行为本身,还应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四、简答题:1. 简述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主题5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主题5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主题5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一、简答与论述1. 请简述艾宾浩斯遗忘规律的内容,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将遗忘规律应用到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教学中去。

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的内容:首先,记忆一结束,遗忘就开始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速度呈现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然后遗忘速度逐渐缓慢;如果不加复习,所学的绝大部分内容将彻底被遗忘。

在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儿童及时复习和巩固刚刚学过的内容,在复习的节奏上要先密后疏,前面安排复习要多几遍,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隔段时间复习巩固一次。

2. 请结合实际简述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①记忆保持的时间逐渐延长,如3岁幼儿可以再认几个月前感知过的事物,4岁可以再认一年一签感知过的事物;②记忆提取的方式逐步发展,如幼儿记忆12张图片,4岁幼儿可以再认的方式回忆12张,再现的方式回忆2-3张;6岁幼儿能再现8张左右的图片;③记忆的容量逐渐增加,无论是从儿童记忆的广度,还是记忆的范围、工作记忆的方式都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明显的发展;④记忆内容逐渐扩大,如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出生后2周左右),然后是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再后是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1岁左右);⑤记忆的目的和意图逐渐明确,如3岁前儿童没有明确的记忆目的和意图,基本上都是无意记忆。

3岁左右,有意记忆开始出现;⑥记忆策略逐渐形成,如儿童原来没有记忆的方法,儿童逐渐开始掌握复述等策略。

3. 举例说明3~6 岁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①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如,幼儿总是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模仿各种行为;②机械识记用得多,意义识记效果好。

如,幼儿在记忆儿歌的时候容易采用机械识记的方式,但是老师将儿歌用儿童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达后,幼儿明显意义识记的效果要好;③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如整个幼儿期儿童都是以形象化的记忆方式进行,对于相对抽象的语词逻辑记忆儿童较少使用;④记得快忘得快,记忆不精确。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学习迁移与学前教育指导名词术语1.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所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所形成的的态度对在另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度产生的影响。

2.共同要素说:一种学习之所以能促进另一种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完全相同共同要素。

3.图示:是指围绕某一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储存方式。

4.产生式迁移: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

5.心向与定式:心向与定式常常指同一现象,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6.类比迁移:是指用熟悉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去解决新问题的一种解决策略。

问答1.如何理解学习迁移?答:1)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

2) 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

3) 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

2. 如何理解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答:1)知识总是具有使概括化成为可能的形式;2)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学习迁移的前提条件;3)产生迁移的关键是主体所获得的经验的类化;3. 影响学前儿童学习迁移有哪些主要因素?答: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2)学习材料的性质;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4)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5)学习的心向与定式。

4. 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学习迁移理论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指导?答:1)合理安排教育教学与活动的内容;2)幼儿园和家庭内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3)提高学前儿童的概括化能力,强调理解;4)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1 / 1。

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二版罗秋英主编课后题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二版罗秋英主编课后题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二版罗秋英主编课后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2.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3.记忆策略: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4.自传体记忆:是指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5.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6.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

7.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

8.关键期:(见简答题)9.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10.象征性游戏: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社会生活的假装或想象游戏。

二、填空1.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2.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3.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

6.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7.尽力减少环境中的(噪音)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题目答案仅供参考。

小学儿童心理学第二版思考与练习答案

小学儿童心理学第二版思考与练习答案

小学儿童心理学第二版思考与练习答案1、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社会化,年龄特征。

参考答案:(1)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的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它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的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性发展(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的年龄特征。

四个有关方面: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2)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人类个体借以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程。

社会化是人类学会共同生活和彼此有效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3)年龄特征:年龄特征指个体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

人的心身在生命过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

且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

就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而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青年期(成年初期)、中年期(成年中期)、老年期(成年晚期);就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而言,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成熟期、转折期、其实质就是各个阶段各种年龄心理现象的质变年龄。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6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6

第六章影响学前儿童学习的心理因素与教育指导名词术语1. 学习动机:是激起、维持已产生的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心理状态。

2.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是否能够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管判断。

3. 信息加工:是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过程。

4. 情绪智力: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5.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

6. 自我监控: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等表现进行的管理,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

问答1.如何理解学习动机理论中的成就动机理论?答:成就动机理论是指在人的成就需要上产生的,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活的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2.如何培养和激发学前儿童的学习动机?答:1)重视学前儿童自身兴趣和需求,培养学习动机;2)用趣味性的游戏教学活动方法,激发学前儿童的学习动机;3)保护和鼓励学前儿童的求知欲望,使之形成较稳固的学习动机;3.学前儿童的记忆有何特点?答: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2)机械记忆用的多,意义识记不断发展;3)形象记忆为主,逻辑记忆不断发展;4)记忆的精准性较差;5)记得快也忘得快,容易记也容易忘。

4.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情商?答:1)重视与学前儿童的情感交流;2)关注学前儿童的情绪变化;3)善良、仁爱的对待学前儿童;5.学前儿童道德发展有什么特点?答:1)学前儿童道德观念具有表面性、具体性、肤浅性的特点;2)学前儿童道德评价带有依赖性,缺乏独立性;3)学前儿童的道德情感是在日常生活和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发展起来的;4)学前儿童的道德情感是狭隘和模糊的;5)学前儿童的道德情感是具体的道德情感;6)学前儿童的道德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行脱节。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咱们先来说说学前教育心理学这门学问哈,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小朋友们内心那一个个充满好奇和想象的小世界。

比如说,有一次我在幼儿园里观察小朋友们做游戏。

有个小男孩叫明明,在搭积木的时候怎么都搭不好,急得小脸通红,都快哭出来了。

这时候老师走过去,没有直接帮他搭,而是轻声问他:“明明,你是不是想搭一个特别高特别漂亮的大楼呀?”明明点点头。

老师接着说:“那咱们先看看这些积木,想想怎么能让它们稳稳地站起来呢?”老师引导着明明去观察积木的形状和大小,不一会儿,明明自己就找到了办法,成功搭起了一座“高楼”,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这小小的场景,其实就包含了好多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呢!咱们来看看课后的习题哈。

比如说有这样一道题:小朋友在幼儿园里不愿意和其他小伙伴分享玩具,作为老师应该怎么做?答案可不是简单地强迫孩子分享哦!老师应该先理解孩子对自己玩具的占有欲,然后通过讲故事或者做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慢慢明白分享的快乐。

再比如这道:如何培养小朋友的注意力?这可不能靠生硬的要求。

可以通过有趣的游戏,像找不同、拼图,让小朋友在玩中不知不觉地提高注意力。

还有这道:怎样发现小朋友的兴趣爱好?那得靠老师细心观察呀!看看小朋友在自由活动时间里最喜欢做什么,是画画、唱歌还是搭积木。

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小朋友在幼儿园哭闹不愿意上学,老师该怎么处理?答案是先安抚孩子的情绪,抱抱他,给他擦擦眼泪,然后耐心询问原因,是因为舍不得爸爸妈妈,还是在幼儿园里遇到了不开心的事。

咱们再来看这道:如何帮助小朋友克服胆小怕生的问题?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小朋友们互相熟悉,鼓励胆小的孩子勇敢地表达自己。

还有一道有意思的题:小朋友在画画的时候总是用同一种颜色,老师应该怎么引导?老师可以拿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片给孩子看,讲讲不同颜色代表的不同心情和感觉,激发孩子对色彩的兴趣。

比如说,老师可以拿着一幅彩虹的图片,对孩子说:“宝贝你看,彩虹有这么多漂亮的颜色,红的像苹果,黄的像香蕉,蓝的像大海。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幼儿在看到别人摔倒时会哈哈大笑,这体现了幼儿的()A 道德感B 理智感C 美感D 幽默感答案:B解析:幼儿看到别人摔倒哈哈大笑,并非出于道德判断,也不是对美的感受或幽默,而是出于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和探究,这体现了理智感。

2、幼儿在 2-3 岁时经常说“我要”“我的”,这反映了幼儿()A 自我意识的发展B 自私的表现C 语言能力的提高D 独立性的增强答案:A解析:幼儿说“我要”“我的”,是其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表现,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需求。

3、以下哪种方法不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A 提供丰富多样的刺激B 让幼儿长时间做同一件事C 培养幼儿的兴趣D 创设安静的环境答案:B解析:让幼儿长时间做同一件事容易导致其疲劳和注意力分散,其他选项如提供丰富多样的刺激、培养兴趣、创设安静环境都有助于培养幼儿注意力。

4、幼儿在游戏中经常模仿成人的行为,这是()的表现。

A 观察学习B 操作学习C 语言学习D 认知学习答案:A解析:幼儿通过观察成人的行为并进行模仿,属于观察学习。

5、当幼儿做错事时,老师应该()A 严厉批评B 耐心引导C 忽视不管D 惩罚答案:B解析:严厉批评可能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忽视不管不能起到教育作用,惩罚要适度且合理,耐心引导更有助于幼儿认识错误并改正。

二、填空题1、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

答案:学前儿童的学习与教育。

2、幼儿的记忆以_____为主。

答案:无意记忆。

3、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_。

答案:易冲动、不稳定、外露性。

4、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供丰富的材料、鼓励自由表达、不轻易否定。

5、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

答案:家庭、幼儿园、社会环境。

三、简答题1、简述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答: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他们往往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来思考;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难以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思维具有不可逆性,不能反向思考;思维具有泛灵论倾向,认为万物都有生命和意识。

重庆幼儿心理学第二版试题及答案

重庆幼儿心理学第二版试题及答案

重庆幼儿心理学第二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幼儿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幼儿的生理发展B. 幼儿的心理发展C. 幼儿的社会行为D. 幼儿的教育方法答案:B2. 幼儿期通常指的是哪个年龄段?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A. 快速变化B. 稳定性C. 可塑性D. 敏感性答案:B4. 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埃里克森D. 马斯洛答案:B5. 幼儿期的自我意识是如何发展的?A. 从自我中心到他人中心B. 从他人中心到自我中心C. 从自我中心到自我意识D. 从自我意识到自我中心答案:C二、简答题6. 简述幼儿情绪发展的几个阶段。

答案:幼儿情绪发展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情绪的生理基础阶段,情绪的表达与调节阶段,以及情绪的自我意识阶段。

7. 如何理解幼儿的模仿行为?答案:幼儿的模仿行为是他们学习和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模仿,幼儿可以快速学习到新的技能和行为模式。

三、论述题8. 论述幼儿期语言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答案:幼儿期是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也是思维的载体。

良好的语言能力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世界,表达自我,促进认知和社会技能的发展。

四、案例分析题9. 某幼儿园的小明在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时,经常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何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行为,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答案:小明的攻击性行为可能源自多种因素,包括家庭环境、个人气质、同伴关系等。

教育建议包括:提供稳定和支持的家庭环境,增强小明的自我控制能力,教授非攻击性的解决冲突的方法,以及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小明理解他人的感受。

结束语:幼儿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对于指导幼儿教育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能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来指导幼儿教育实践。

学前心理学刘新学第二版试题

学前心理学刘新学第二版试题

学前心理学刘新学第二版试题1.学前儿童想像的主要特点之一是()A.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B.有意想象占主要地位C.创造想象占主要地位D.理想占主要地位2.儿童从5 岁左右开始特别喜欢提问,对回答结果十分关心,并由此相应产生愉快、满足或失望、不满等情绪。

这表明此时期的幼儿已明显出现了()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自我效能感3.幼儿看见小碗小勺,就想像喂娃娃吃饭;看见玩具小汽车,就想像开汽车……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可能呆呆地坐着或站着,难以进行想像活动。

这说明幼儿想像的一个特点是()A.想像的内容零散、无系统B.想像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C.想像受情绪影响D.以想像过程为满足4.儿童个性的完整性、稳定性、独特性和倾向性各方面的较好发展,标志着他们的个性()A.开始萌芽B.完全成熟C.接近成熟D.开始形成5. 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7 岁儿童的思维处于()阶段。

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6.儿童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称为()A.方位知觉B.形状知觉C.时间知觉D.深度知觉7.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之一是()A.无意注意占优势B.有意注意占优势C.两者都占优势D.两者都不占优势8.现在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过去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相比是有差异的,这说明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A.稳定性B.因果性C.不变性D.可变性9.儿童说“电报句” 的年龄大约在()A.半岁—1 岁B.1 岁半—2 岁半C.2 岁—2 岁半D.1 岁—1 岁半10.儿童开始萌发抽象思维能力的时期是()A.0—1 岁B.1—3 岁C.3—4 岁D.5—6 岁11.某儿童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灵活、善交际、兴趣广泛而不稳定,由此可推断他的气质基本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2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问卷法B.谈话法C.观察法D.实验法13、下列属于5~6 岁幼儿特征的是( )A.认识依靠行动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C.开始接受任务D.最初步生活自理14、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二版)钱峰汪乃铭主编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一、掌握以下概念? 无条件反射?? ? 条件反射?? ? 客观环境?? ? 遗传素质1无条件反射P7: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由遗传而来的反射2条件反射P7: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习得的反射3客观环境P8:人所处的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涵盖很广;社会环境则包括家庭、团体、各种人际关系、社会规范、风俗习惯等。

4遗传素质P9:遗传素质是指有机体通过遗传获得的生理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二、.什么是心理的实质?答:1.脑是心理的器官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三、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答:P9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遗传方面的因素(如低能儿、痴呆儿),另一面是环境方面的因素(狼孩玛卡)。

? 实例省略。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注意一、掌握以下概念? 无意注意?? ? 有意注意?? ? 注意的范围?? ? 注意的稳定性答:无意注意P13: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经意”,既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的努力。

有意注意P14: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刻意”。

它具有自觉的目的,并和意志努力相联系。

注意的范围P16: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

是指在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P17:注意稳定性指有把握对象的时间的长短。

二、注意与人的心理活动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具体情况加以说明。

答:P17注意对于动物来说具有极重要的生存意义;对人类来说,由于人的心理活动中有了语言的参与,注意更具有了特殊意义。

概括说,注意有下列三种功用:其一,选择功用。

(听课)。

其二,保持功用。

(画画)。

其三,调节和监督功用。

(搭积木)由上可知,注意对于人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使人能随时察觉外界的变化,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更好地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

对于学前期的儿童来说,注意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中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注意能使幼儿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得更清晰、丰富的信息。

注意是幼儿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结合幼儿注意的特点谈谈如何组织幼儿的活动。

答:P18-19:1、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

2、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3、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4、适当控制儿童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

5、不要反复向幼儿提要求。

6、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7、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一、掌握以下概念:1、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它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反映刺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因此,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2、视敏度: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视力。

3、听觉感受性: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4、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的知觉,如对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中的知觉。

二、如何利用感知觉的适应和对比规律合理组织幼儿的活动?答: (一)适应现象。

(l)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适应现象。

(2)幼儿园各班活动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和制度,以保证空气清新。

(二)对比现象。

(l)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对比,分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教师在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时,掌握对比现象的规律,对提高幼儿感受性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不同分析器的感觉,也会因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在视觉感性方面较明显。

在组织幼儿观察活动时,不应有喧哗声,教师的声音也不应太大.(三)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影响因素有:(l)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包括颜色、形状、声音和强度差别,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分离。

教师要运用背景与对象关系的规律,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示,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教材重点的部线条、粗字体或彩色笔,使它们特别醒目;教学指挥棒与直观教具的颜色不要接近。

(2)对象的活动性。

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易知觉为对象据此,教师应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及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

(3)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

视觉刺激中,凡距离上接近或形态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组成知觉的对象;在听觉上,刺激物各部分在时间上的组合,即“时距"的接近也是分离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

据此,教师绘制挂图时,为突出需要观察的对象或部位,周围最好不要附加类似的线条或图形,注意拉开距离或加上不同色彩;凡说明事物变化或发展的挂图,更应注意每一个演进图的距离;教师讲课声音应抑扬顿挫。

(4)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结合。

人的知觉是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中的。

由于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知觉的效果大大提高,直观材料加教师讲解,幼儿才能很好理解。

据此,教师对直观材料的区别,必须和言语讲解结合起来。

三、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保护和发展幼儿的视觉和听觉。

案例:要求幼儿辨别三角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往往让幼儿边看边用手沿着三角形和正形的边缘摸它们的轮廓,同时每次摸到拐角处的时候,要求说出角的数量,如一个角、二个角等,这样的活动安排,效果往往比较好.请分析这样做的理由.答:这样做是合理的.视觉、听觉、动觉等相协同活动有助于儿童对物体的空间知觉.特别是在视觉、手的触觉、动觉的协同活动中儿童对几何图形的知觉效果是最好的,可以多角度地认识物体.单一地用视觉或触觉会造成儿童知觉错误率的提高。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记忆》一、掌握以下概念:1、记忆: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2、识记:是一种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也就是把所有信息输入人脑的过程。

3、保持:是对过去识记过的事物印象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

4、再认: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识别出来。

5、再现: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其映像的过程。

6、机械识记:根据事物的外部联系,利用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记忆。

7、意义识记:是利用事物的内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

二、什么叫表象?表象的特征是什么?答: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呈现出来的形象。

表象的特征:1、形象性2、概括性三、什么叫遗忘?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答:1所谓遗忘,就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再现,或者是错误地再认和再现。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先快后慢四、良好的记忆品质有哪些?简述幼儿记忆有哪些特点。

答:1良好的记忆品质有:(1)敏捷性(2)持久性(3)正确性(4)准备性2幼儿记忆的特点: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为主,抽象记忆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却是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得很少。

?五、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发展幼儿的记忆力。

答:1、注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记忆效果。

2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富有感情色彩,培养发展幼儿的形象记忆、情绪记忆。

3帮助幼儿提高认识能力,提高意义识记水平。

4正确评价识记结果,合理组织复习。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想象一、掌握以下概念。

1想象:想象是对人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P422无意想象: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它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和意图,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的引起想象。

P463有意想象: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它是有一定的预设目的,自觉进行想象。

P474再造想象:是根据对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合的示意,而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P485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预定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存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P486幻想:是一种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

P487理想: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实现可能的积极幻想。

P498空想:是与客观现实相违背的消极幻想,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P49二、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如何?P44答:1想象的原材料---记忆表象是现实事物的反映(想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

2想像受客观现实的制约。

3想象离不开劳动。

三、想象在幼儿心理活动中有什么作用?P44-461想象在学习中的作用。

想象是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认知基础,却反想象力的儿童是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

2、想象在学前儿童游戏中的作用。

学前儿童主要的活动是游戏,在游戏中儿童大胆的想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想象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起关键的作用。

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可以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3、想象的发展是学前儿童创造思维发展的核心。

人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创造思维方面。

既然想象是学前儿童创造思维的核心,就应该充分发展学前儿童的想象,从而更好地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四、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P55-57答: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4、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想象事物的具体情况,自主解决问题。

5、在活动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6、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

第六章:学前儿童的言语和思维一、学前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有哪些特点?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及言语机能的发展方面。

1语音:简单发音阶段(1-3个月)-----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模仿发音、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2听词:出生(区分语音和其他声音)---8、9个月(听懂成人的一些语言)----11个月(理解词的意义)3理解词阶段:既能理解词又能说出词4、逐渐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言:3、4岁5、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二、为什么必须重视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P62答:学前儿童语言主要是在社会生活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与智力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并且,人们早期语言的发展直觉影响到今后一生语言发展。

因此,成人必须重视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和培养。

三、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应该如何培养、发展学前儿童言语?P62答:1、创造条件,让儿童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

2、帮助儿童扩大眼界,丰富生活,增加词汇。

3、加强对学前儿童语言的训练。

4、成人语言规范的榜样作用。

四、什么是直觉行动性思维、具体形象性思维和抽象逻辑性思维?P64答:1直觉行动性思维:是依靠感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的思维。

2具体形象性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3抽象逻辑性思维:是指运用言语符号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