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第二版教材课后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二版)钱峰汪乃铭主编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一、掌握以下概念? 无条件反射?? ? 条件反射?? ? 客观环境?? ? 遗传素质
1无条件反射P7: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由遗传而来的反射
2条件反射P7: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习得的反射
3客观环境P8:人所处的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涵盖很广;社会环境则包括家庭、团体、各种人际关系、社会规范、风俗习惯等。
4遗传素质P9:遗传素质是指有机体通过遗传获得的生理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
二、.什么是心理的实质?
答:1.脑是心理的器官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三、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答:P9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遗传方面的因素(如低能儿、痴呆儿),另一面是环境方面的因素(狼孩玛卡)。? 实例省略。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注意
一、掌握以下概念? 无意注意?? ? 有意注意?? ? 注意的范围?? ? 注意的稳定性
答:无意注意P13: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经意”,既
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的努力。
有意注意P14: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刻意”。它具有自觉的目的,并和意志努力相联系。
注意的范围P16: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
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P17:注意稳定性指有把握对象的时间的长短。
二、注意与人的心理活动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具体情况加以说明。
答:P17注意对于动物来说具有极重要的生存意义;对人类来说,由于人的心理活动中有了语言的参与,注意更具有了特殊意义。概括说,注意有下列三种功用:
其一,选择功用。(听课)。其二,保持功用。(画画)。其三,调节和监督功用。(搭积木)
由上可知,注意对于人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使人能随时察觉外界的变化,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更好地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对于学前期的儿童来说,注意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中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注意能使幼儿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得更清晰、丰富的信息。注意是幼儿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结合幼儿注意的特点谈谈如何组织幼儿的活动。
答:P18-19:
1、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
2、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3、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4、适当控制儿童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
5、不要反复向幼儿提要求。
6、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7、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一、掌握以下概念:
1、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它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反映刺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因此,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2、视敏度: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视力。
3、听觉感受性: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4、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的知觉,如对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中的知觉。
二、如何利用感知觉的适应和对比规律合理组织幼儿的活动?
答: (一)适应现象。 (l)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
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适应现象。 (2)幼儿园各班
活动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和制度,以保证空气清新。
(二)对比现象。 (l)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
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对比,分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教师在制作和
使用直观教具时,掌握对比现象的规律,对提高幼儿感受性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不同分析器的感觉,也会因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在视觉感性方面
较明显。在组织幼儿观察活动时,不应有喧哗声,教师的声音也不应太大.
(三)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影响因素有:
(l)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包括颜色、形状、声音和强度差别,差别越大,对象越容
易从背景中分离。教师要运用背景与对象关系的规律,教师的板书、挂图和
实验演示示,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教材重点的部线条、粗字
体或彩色笔,使它们特别醒目;教学指挥棒与直观教具的颜色不要接近。 (2)
对象的活动性。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易知觉为对象据此,教师应
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及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
(3)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视觉刺激中,凡距离上接近或形态上相似的各部
分容易组成知觉的对象;在听觉上,刺激物各部分在时间上的组合,即“时距"的
接近也是分离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据此,教师绘制挂图时,为突出需要观察的
对象或部位,周围最好不要附加类似的线条或图形,注意拉开距离或加上不同色
彩;凡说明事物变化或发展的挂图,更应注意每一个演进图的距离;教师讲课声
音应抑扬顿挫。 (4)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结合。人的知觉是在两种信号系
统的协同中的。由于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知觉的效果大大提高,直观材料加教
师讲解,幼儿才能很好理解。据此,教师对直观材料的区别,必须和言语讲解结
合起来。
三、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保护和发展幼儿的视觉和听觉。
案例:要求幼儿辨别三角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往往让幼儿边看边用手沿着
三角形和正形的边缘摸它们的轮廓,同时每次摸到拐角处的时候,要求说出角的
数量,如一个角、二个角等,这样的活动安排,效果往往比较好.请分析这样做的
理由.
答:这样做是合理的.视觉、听觉、动觉等相协同活动有助于儿童对物体的空间
知觉.特别是在视觉、手的触觉、动觉的协同活动中儿童对几何图形的知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