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目,课堂,语文]我心目中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心目中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堂

曾在《教师博览》上看到介绍中国文人教书的文章,其中,梁启超先生上课之情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讲到精彩处,梁启超‘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情绪转好又‘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每当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读到这里,心向往之,梁公真性情、真名士也!这样的课,这样的教师,学生一辈子也忘不了。

再看我们今日之课堂:尽管用上了最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了最优化的教学设计,但热闹背后却是师生表情淡漠,举手投足如同操练,连笑容也变得职业化了。这样的课堂可谓波澜不惊,少有高潮,教师不会因兴奋而振臂,因情发而高歌,因激动而流泪,因悲痛而扼腕,因惋惜而唏嘘……学生自然也是中规中矩,如同样板。

当前,我国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和实施新课程改革,而课堂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都将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因而,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的变革。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就自己的理解谈一谈我心目中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关注预设,但更注重生成

人们常常认为,课堂不过是一个教学活动的场所,学生在课堂中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习活动,学习的内容不是动态生成的,而是事先预设的、静态的文化知识,课堂也就变成教师演出“教案剧”的特殊场所,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老师的角色。

请看青岛某小学的一位老师执教的《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教学片断:

在这一个教学片断中,教师一味的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给学生挖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温柔陷阱”,等着一个又一个的学生跳下去,学生失去了自主和自由,而后教师又满意的颔首点头,以为这样就达到了教学的目标。这种教育是只见“教案”而不见“人”的教育,换言之是“教师中心论”严重的束缚住教师的言谈举止。教师只关注教案、教材,而很少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教育是“目中无人”的教育!教师总是追求教学环节的日臻完善而流于形式,却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如果教师更多的为学生着想,换一种视角说:“同学们,课文中有许多打动人心的地方,有很多感人的语句,徜徉其中我激动不已,被那种‘爱’所深深地打动。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课文,走进人们和白鲸的内心世界,把打动你的语句找出来反复的读一读?”如果这样把问题抛给学生,学生收获的绝不仅仅是教条的东西。只有这样的课堂才会是教师和学生终极价值的依托,才会是对学生生命意义的反思与关照!

二、让生活走进课堂

美国著名教育家泰勒在其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指出,学生经验是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提供学习经验,而不是向学生展示各种事物。”也就是说,教师的教授不是仅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真正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应在这一过

程中让学生学会一种思维方法,启迪他们去想问题,自己去做事情。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太多过于死板、抽象、僵化的指标体系,使学生脱离了真正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学习效果不好。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案例,看看大自然这个大课堂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什么收获。

《苦柚》这篇课文在描写大街上卖柚子的热闹情景时,用了“吆喝”一词,并与下文一位文静的小姑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想象市场上的小贩的叫卖声,然后将下文“买柚子,好甜的柚子”及“先尝后买,不甜不要钱”两句话,用小贩叫卖的语调模仿出来,并分组进行竞读,看哪一组最像街上的小贩。于是,学生的情绪高涨,在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学生对“吆喝”一词的理解就更加形象化、立体化了。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活实践的再现和主动参与创设的“活”的情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大街上的热闹。

三、走进学生的心灵――欣赏学生

有人讲,我们不见得喜欢我们所赏识的人,但一定喜欢赏识我们的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对别人的真诚褒扬和欣赏会使我们的生活阳光明媚、温馨浪漫。但是,如果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欣赏和情爱,那么一旦他拥有了权力,就容易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专制与独裁。教师学会欣赏学生的本意在于欣赏学生的真。天空最慑人心魄的美丽,并不是白云朵朵、彩霞飘飘,而是那一汪高远的湛蓝,那一份肃穆与深遂;原

野最震撼心灵的风景,并不是姹紫嫣红、繁花似海,而是那苍茫广漠的皑皑雪景中,钻出一枝摇曳的竹绿。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尽见本真。真,是生命固有的本色;真,是生

命美的极致;真,是每一位教师永远值得欣赏的生命图画。

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孙老师的《最大的麦穗》教学片段:

师:请你们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让大家共同分享你“收获”的快乐!

生1:苏格拉底要求其弟子去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表面上是提出一

种要求,实质上是告诉弟子们:时间不能倒流,生命不能重复!有句话说得好,“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人生的路上,我们要把握住每一次机会,不要错失良机。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师:(充满激情的说)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孙老师非常欣赏你,咱们握握手!

生2:苏格拉底是一位好老师,他教导弟子,不在教室,在麦地;不用课本,用麦穗;不是

直接告诉他们一个道理,而是让他们亲自实践,自己悟出一个道理。

师:你不是在批评我吧!(同学们都笑了)的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应该向苏格拉底学习,同时我也应该向你学习,因为你会读书,能够读出文字背后的声音。(听课的老师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教学中欣赏,在欣赏中教学,教师就会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宏,就会变得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就会变得心智灵慧、行动机敏,就会变得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就会变得习惯于“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教育的使命就是充实人性,培养具有真正有创造性的、建设性的、独立的、和平的、完善的个人。”课堂教学就是要通过师生间的积极交往,不断充实人性,丰富自己的生命意义。课堂教学其实就是一部生命的协奏曲,教师和学生在充分交流和协作的基础上共同演奏出一部和谐的、曼妙的生命之音。只有对生命充满敬意、感怀生命、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真正倾听和欣赏到美妙的音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