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斯书(心灵的本质.节选)
赛斯心法
![赛斯心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704493de80d4d8d15a4fb7.png)
赛斯心法赛斯内在感官知觉练习改变信念梦的治疗自我催眠心想事成赛斯说,被预言为“基督再临”的那一位会出现,他将顚覆宗敎的组织,而非统合它们。
他的讯息将是关于个人与“一切万有”的关系。
他将要敎导人类来用他们的内在感官,唯独内在感官使得眞正的灵性成为可能。
经由发展这些能力,人们将会对“所有生命的神圣性”有切身的认识。
在下个世纪里(即21世纪),人的内在本性随着这些发展,将把他自己由过去的许多束缚中解放出来。
一个新纪元(new era)眞的会开始。
如果真如赛斯所说的那样,无疑,赛斯就是这场颠覆运动的前锋。
赛斯的资料里面有很多简单易学的练习,这些练习和九个内在感官的认知、扩展有关。
1.内在振动性触觉:涉及一种即刻的直接认识。
在你注意力的范围内,你可以感觉到身为任何你选择的事物的经验。
2.心理时间。
3.知觉过去、现在与未来,透视明显的时间屛障,看到事情的眞相,为任何“预感”的基础。
4.观念的感官:牵涉到对一个观念的直接认识,对一个观念的完全体验。
你在某个限度内“变成”那个观念,而由它里面向外看。
5.认识可知的本质:涉及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或另一种东西(并非观念)的切身变化。
这是一种更强的内在震动性触觉。
6.基本实相的天生知识:对宇宙基本活力的天生知识。
无此则无法操纵活力,可以与“本能”相比。
这感官引起大多数启示性的经验。
7.组织囊的膨胀或收缩:组织囊包围着每一个意识,是一个“能场” (energyfield)的界限,也称为“灵体”。
它可以扩张或收紧。
8.由伪装中脱出:可由改变频率或震动而达成,当内我由某一伪装中解脱之后,不是采取另一伪装,便完全免除了伪装。
所谓伪装是赛斯对不同世界“基本假设”的称呼。
9.能量人格的扩散:内我用这感官使他人格中之一诞生入肉身。
在所有“内在感官”中,“心理时间”(psychological tine)是进入“意识改变状态”的门户,可以导致别的“内在感官”的发展。
因此是很基础性,而且非常重要的。
心灵的本质读后感范本
![心灵的本质读后感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5600f7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a.png)
心灵的本质读后感范本《心灵的本质》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书籍,对我来说,阅读这本书就像是进入了一场关于人类心智和意识的迷人探索。
通过作者的严谨思考和深入研究,我对心灵的本质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
首先,我被书中对心灵的定义所震撼。
一般来说,我们常常将心灵与思维和情感等密切联系,但作者给出的定义却更为抽象和普世。
他将心灵视为能够产生意识、自我感知、体验和意图等现象的实体。
这种心灵不仅仅存在于人类,也存在于一切拥有一定程度意识的生物和事物之中。
这个定义打开了我对心灵的新认识之门,让我认识到心灵是一个更加复杂且深奥的概念。
其次,我对于作者对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讨论深感钦佩。
作者通过分析不同生物的行为和神经系统的功能,提出了一种层次化的意识模型,以及自我意识的演化历程。
他从低级生物的本能行为到高级哺乳动物的自我意识表现,以及人类独有的理性思考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揭示了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
这使我更加明白意识是一种逐渐发展和复杂化的过程,而自我意识的形成则是人类心灵最独特和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对于意识和自我感知的神经机制的解析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对脑部神经元活动的探索和实验研究,作者得出了一些有关意识产生和自我感知的关键机制。
他提出了“全脑理论”,认为意识是基于整个脑部活动的综合,而非由单一区域所决定。
同时,作者也对自我意识的神经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自我运作的关键区域和神经回路。
这些深入研究让我对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形成和运作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此外,作者对于意识与物质、意识与灵魂的辩证关系的讨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意识的物质基础和意识的独立性可以共存的观点。
他认为意识是由于物质的高级组织和复杂运作而诞生,但意识在其发展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这种辩证关系的讨论让我明白,意识并非是物质的简单附属物,而是一种独立且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实体。
总的来说,阅读《心灵的本质》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反思。
(赛斯书)健康之道
![(赛斯书)健康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db813cda5fbfc77da269b188.png)
健康之道推荐人的话灵魂挑战的如实呈现许添盛《健康之道》是赛斯口授的最后一本「赛斯书」,其间贯串着鲁柏日益恶化的病情,终至结束了她最后一世的物质性轮回。
许多读者不解的是,赛斯有如此高的智慧、慈悲及神通,鲁柏又是一个——以佛教说法而言——开悟成道的人,为何鲁柏又会生病,且因病而死,难道这一切都禁不起考验,难道赛斯资料中看不中用吗?有趣的是,我从来不会这样想,反之,鲁柏以她的勇气及坚毅,显现了赛斯数据的博大精深,既不哗众取宠,也不媚俗,而是如实呈现了自己的一生。
就如鲁柏的先生——约瑟——提到的,很少人能真的了解到鲁柏如此深刻的灵魂挑战。
是的,我想我完全了解这句话。
身为家医科及精神科的专科医师,我想我对健康的了解已远超过一般人,但是,现代医学似乎一直停留在「物质的健康」,以为身体没病,或把身体的病医好了,就叫健康;甚至以为身体的健康才是根本,没有了身体的健康,哪来心理及心灵的健康?但这种观念根本是倒果为因,且不会有成功的一天。
物质并非宇宙的根本,相反的,物质的原子分子乃来自内在心灵能量的具体化。
因此,物质是果,心灵才是因。
同样的,身体的病痛也是如此,「医病」是永远医不好病的,徒然耗费金钱、时间及精力,只能控制症状,或暂时医好了,旋即复发。
身体病痛乃是「果」,真正的因是其背后痛苦扭曲的心理及心灵能量,如果大家不改变过去的思考模式,也就无法真正解决人类的病痛。
一味医病是没有用的,因为物质是果,身体是果,病痛也是果,一个完全的医生一定要学会医人、医心,真正了解所谓的「身心动力学」,了悟到所有肉体疾病背后扭曲的心灵能量为何?在思想、情绪及生活层面重新恢复平衡,在果的层面的身体自然会回归健康之道。
现代的医学走向比较像「疾病之道」,我希望大家远离疾病之道,而真正回归内在身心灵平衡的「健康之道」。
【推荐人简介】许添盛,曾任台北巿立仁爱医院家庭医学科专科医师、台北巿立疗养院成人精神科医师,现任台北县立医院身心科主任、中华新时代协会理事长兼心灵咨商师。
内在感官(赛斯资料)
![内在感官(赛斯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d3df1a0284ac850ad0242f9.png)
到某个程度,耳朵可以被训练成对身体本身有种“声音自觉”。而,举例来说当一个人聚精会神地听他自己的呼吸时,呼吸可以被放大到一个吓人的程度。但,一般而言,耳朵既不聆听,也听不见身体内的声音。
嗅觉也彷佛会跃向前。一个人能闻到臭味,纵使它并不他鼻子底下。触觉似乎并不以这种方式跳出来。除非手本身按在一个东西的表面上,否则你不会觉得你触及了它。触觉通常涉及了一种直接的接触。当然,你能感觉看不见的风拂过你的脸颊,但与视觉和嗅觉的有距离知觉不同,触觉涉及了一种切身感。我想你们自己一定明白此点。
我想要给你们有关内在实相本身更详细的信息。事实上,它们并不与外在感官平行;而我怕这听起来会令你们惊骇,因为根本没有东西能以你们熟悉的方式被看见、听见或触及。我不会令你们以为,没有你们的伪装模式的存在是空白无聊的,因为事实并非如此。内在感官有你们外在感官缺乏的一种强烈的切身感,一种美妙的强度。既然没有时间,在感知上,也就没有时间的空档。
肉体是个在更大的伪装模式里运作的伪装模式。但身体和所有的伪装模式也是宇宙的重要内在素质的转换器,使之能在形形色色的新情况下运作。
内在感官由实相之内在世界传递信息给身体,外在感官从外在的伪装世界传递信息给身体。不过,内在感官永远都觉察身体本身的实质数据,而外在感官主要是关心身体与伪装环境的关系。
效果看起来会像是证据……以实在的说法,如果一根树枝移动,那么你们理所当然的认为是有什么东西吹了它。你们由风的效应而认识它。没人曾看见过风,但因为其效果是如此明显,说它不存在简直是白痴。所以,你们将面对宇宙的基本素材而感受其效果,纵令你们的肉体感官并不必然会感知它。
说真的,伪装本身也是一种效果。如果你看着可观察的世界,你能学到有关内在世界的一些事情,但唯有当你将伪装性扭曲的存在纳入考量时……关于这点我有那么多说的,而你们那么多得学的,以致有时候我必须承认我会为之感到心惊。
个人实相的本质(完整版)
![个人实相的本质(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e917ebf90f76c661371a51.png)
个人实相的本质原著:Jane Roberts王季庆、王育盛译赛斯自序:个人实相的制造译序第一部你与世界的交会处第一章世间生相第二章实相与个人信念第三章暗示,心电感应,与信念的组合第四章你的想象力,你的信念,以及你信念的来由第五章不断在创造中的身体第六章你信念的躯体与其力量结构第七章血肉之躯第八章健康,好的和坏的思想,以及“恶魔”的诞生第九章自然的恩宠,创造的架构,以及你身心的健康。
意识的诞生第二部身体即你自己独一无二的活雕像人生即你最亲密的艺术作品,以及,在你个人经验之中的创造力的性质。
第十章自然明觉与外力的明觉,穿上化学衣服的灵魂第十一章意识心作为信念的载具。
与健康和满足有关的信念第十二章恩宠、良心和你日常的经验第十三章善与恶,个人与群体的信念,以及信念对你个人及社会的影响第十四章哪一个你?哪一个世界?你日常的实相是特定可能事件的表现第十五章哪一个你?哪一个世界?只有你能回答。
如何把你自己由限制中释放出来第十六章自然催眠,出神状态是出神状态第十七章自然的催眠,治愈,以及身体症状的移转进入其他的活动层面第十八章内在与外在的风暴。
创造性的“破坏”。
日子的长短及建立于生物性上的意识之自然伸展能力第十九章能量的集中,信念,及当下的威力点第二十章梦中景色,物质世界,可能性与你的日常经验第二十一章肯定,爱,接受与否定第二十二章肯定,对你自己人生实际的改善,以及对信念的新结构这本书能在我的名下出版,我深引以为荣,虽然我并不完全了解这本书的制作过程,或我在其中所扮演的那个将这本书“写”出来的角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我从未有意识的参与过,我所做的只不过是每个星期“出神”两次,以赛斯这个人的身份,或者“代替”赛斯,以一个中间人的身份,将这本书“说”给我先生听,而由他记录下来。
虽然如此,我还是认为这本书是“我的”作品,因为我深信若不是有我这个人,加上我特有的能力居中传递,这本书根本就不可能问世。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产生其背后所涉及的东西极多,例如,连我自己都要将原稿看过才知道它里面在说些什么;所以,这本书又不能说是“我的书”。
心灵的哲学解释
![心灵的哲学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dce03f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9.png)
心灵的哲学解释心灵是人类最为神秘和复杂的存在之一,它既是我们思考、感受和意识的源泉,也是我们内在世界的核心。
然而,对于心灵的真正本质和其所承载的意义,人们一直在探索和思考。
在哲学领域,人们通过不同的观点和理论来解释心灵的本质和作用,本文将从几个关键角度来探索心灵的哲学解释。
心灵与身体的关系一直是哲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古希腊哲学中,柏拉图提出了“二元论”的观点,认为心灵和身体是分离的实体。
他将心灵视为永恒、不可毁灭的灵魂,而将身体视为有限的外在器官。
柏拉图认为,心灵是人类的本质和真实自我,而身体只是心灵的容器。
相反,亚里士多德持有“一元论”的观点,他认为心灵与身体是紧密联系的,彼此相互依存。
他认为,心灵是由器官和生理过程所构成的,没有了身体的支持,心灵也就无法存在。
除了心灵与身体的关系外,人们还关注着心灵与自由意志的关系。
自由意志是指人类的行为能够独立于任何先因或外在条件之下的能力。
在心灵的哲学解释中,自由意志是一个复杂而困惑的问题。
一些哲学家认为,心灵是自由的起源和决定者,它有能力独立地做出选择和行动。
然而,其他哲学家则认为,心灵的决定受到某种程度的决定论影响,即人类行为是由先因推动的结果,而并非自发产生的。
这个问题引发了许多争论和思考,至今仍然没有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
除了上述的关系外,心灵还涉及到对意识和主观感受的理解。
意识是心灵活动的核心,它使我们能够有自我意识、知觉和体验。
然而,意识的本质和产生机制仍然是神秘而复杂的问题。
唯物主义者认为,意识可以通过大脑的生物活动和神经传递来解释。
而理想主义者则认为,意识是存在于超越物质的层面上,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
这些观点体现了对于心灵与意识之间关系的不同解释。
心灵的哲学解释还涉及到对道德和价值观的理解。
道德和价值观是与心灵密切相关的概念,它们指导着我们的行为和判断。
一些哲学家认为,道德和价值观是人类心灵的产物,是人类对自身、他人和世界的理解和意义的体现。
心灵的本质与非物质性
![心灵的本质与非物质性](https://img.taocdn.com/s3/m/9d215f5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a.png)
心灵的本质与非物质性人类历来对心灵的本质与非物质性问题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心灵,作为人类思维与意识的源泉,是人类独有的精神属性。
虽然并没有确凿的科学证据可以证明心灵的存在,但是它在人类思想和哲学中的地位却是无可否认的。
心灵被认为是人类思维、意识和情感的所在,是人类独特的精神属性,区别于生物的生理性质。
与物质世界不同,心灵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不受限于生物学规律。
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人的感知、思考、意识、记忆和情感等多个方面。
心灵的非物质性在于它的独特性和不可见性,使其超越了物质世界的局限,展现出更多的可能性。
有些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心灵只是一种生理过程和脑的电化学反应的结果,并没有独立的非物质实体。
他们认为,一切的思维和意识都是由脑细胞之间的电信号所产生的,并没有超越物质的存在。
然而,这种观点无法解释一些超越物质世界的现象,比如人类的情感和意识的连续性。
情感的质量和深度,以及人类对前世经历的回忆等都是无法用物质的解释方式来解释的。
心灵与非物质性一直是哲学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斐多篇》中,他提出了灵魂的概念,并认为灵魂是人类的本质,与物质世界是相对立的。
在此后的哲学发展中,许多哲学家都对心灵与非物质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论证。
除了哲学领域,心灵与非物质性的讨论也蔓延到了宗教和心理学领域。
在许多宗教信仰中,灵魂被认为是永恒的存在,是人类的精神核心。
它与物质世界相互作用,但却能够独立存在于生死之外。
心理学中的心灵研究也探索了人类思维、感知和意识的非物质性特质。
通过对心灵现象的观察和实证研究,心理学家试图揭示心灵与人类行为和感知的关系。
心灵的本质与非物质性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无论是相信心灵的非物质性还是只将其视作脑的功能,我们都无法否认,心灵作为人类精神的核心,是人类独特的属性,它赋予了我们思考、感知、意识和情感等多维度的能力。
同时,心灵也让人类与物质世界产生了超越性的联系,使我们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变得更加深入和广泛。
细雨解读赛斯书早期课系列大全集
![细雨解读赛斯书早期课系列大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f69423e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1c.png)
细雨解读赛斯书早期课系列大全集一、赛斯书早期课简介1. 什么是赛斯书早期课赛斯书早期课是指赛斯·公牛(Seth Godin)在早期创作并出版的一系列经典著作,这些书籍以其富有洞察力和启发性的内容而备受读者推崇。
2. 赛斯·公牛及其作品赛斯·公牛是一位著名的营销思想家和畅销书作家,他的著作涵盖了营销、领导力、创新和个人发展等多个领域。
下面是其中一些著名的赛斯书早期课:•《紫牛》(Purple Cow)•《无声的市场营销》(Permission Marketing)•《宣传病毒》(Unleashing the Ideavirus)•《就这么办法行》(The Dip)•《小毛驴玩笨驴》(Small Is the New Big)•《穷鬼呼叫》(All Marketers Are Liars)•《蛋吃恐龙》(Eggs to Dinosaurs)3. 赛斯书早期课的特点赛斯书早期课的特点在于其思想深刻、观念突破性和实用性强。
这些书籍以独到的视角和鲜明的观点探讨了市场营销、创新及领导力等方面的问题,帮助读者思考和解决具体的挑战。
二、赛斯书早期课的主要主题1. 市场营销创新赛斯书早期课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是市场营销创新。
他提出了紫牛概念,认为在饱和的市场中,只有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推广方式才能获得成功。
此外,他还阐述了宣传病毒的理论,讲述了如何通过创造有内在价值的内容来吸引和保持用户。
2. 领导力与人际关系赛斯书早期课还涉及领导力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主题。
他在《就这么办法行》中讨论了坚持和放弃的问题,强调了在人生和职业中选择正确方向的重要性。
此外,在《穷鬼呼叫》中,他展示了如何通过讲好故事来建立品牌和吸引顾客。
3. 创业和个人发展赛斯书早期课最后一个重要主题是创业和个人发展。
他的著作鼓励人们追求个人激情和追求创新,并提供了实用的建议和策略。
他在《小毛驴玩笨驴》一书中分享了许多鼓舞人心的创业故事,并鼓励读者勇敢地面对未知和风险。
赛斯让你成为命运的创造者
![赛斯让你成为命运的创造者](https://img.taocdn.com/s3/m/9c81bfd9102de2bd960588ef.png)
不论你是大树或小草,玫瑰或野菊,天赋予你生命,你所要做的,就只是充分的活出自己的特色,满怀喜悦的舒展绽放王季庆◆源起我找到了!珍.罗伯兹的天启赛斯是谁?◆奇妙的生命我是谁?时空探险家——我为何而来?命运的囚徒还是命运的创造者?生活大师——创造命运的高手把握信念的力量无中生有——内VS外树皮与树干——自我VS内我奇妙的潜意识健康是我们的自然状态当下就是威力之点直觉、感性与理性生命的原动力——攻击性与冲动万能医师——自然治疗法解构爱情神话美妙的双人舞完美的不完美——爱与恨,肯定与否定◆群体生活善恶之辨恶魔存在吗?谈精神分裂价值完成与快乐原理天灾是集体心理活动的结果流行病是卷入的人的集体自杀现象理想主义者与狂热份子别跟随彩衣吹笛人◆奥义进入其他时空的门户——交会点三千大千世界——可能性你自己就是催眠师创造力的丰富花圃——梦世界意识出走——谈出体没有“意外”,都是“选择”——死亡四海皆兄弟——轮回转世自己的多重身份开发内在的潜能意识是一朵千瓣的莲花未知的实相——人内在的神性心灵探险家赛斯第二——未来的赛斯人生意义的追求——宗教的演化赛斯心法接触你的源头感觉基调联想情绪的镜子:信念的清单改变信念化解负面情绪睡眠中意识的不同层次梦的治疗师自我催眠心想事成一同来玩“新年立志”想象力的训练游戏改善自己的健康白日梦双重梦和三重梦源起我找到了每一位初加入“赛斯读书会”的朋友,在叙述他的心路历程时,几乎都会带着相同的兴奋、喜悦和激动说:“我找到了!”这句话非常像多年前广泛张贴在电视上宣扬基督教的用语,但却确切的形容了赛斯书读者的共同心声!不过,请别误会,赛斯并没创立某一种宗教。
喜爱研究赛斯理论的人,多半是“异议份子”,不轻信任何学说,不附从任何教派,对于外在权威的体制,抱着不苟的态度,硬要对一切“打破砂锅问到底”。
最重要的是,赛斯令我们明白,所有对于爱和真理的外在追求,最终还是要回过头来,回到内在,皈依自性。
赛斯说过,他引起的问题会比他带来的解答还要多。
赛斯《个人实相的本质》书摘
![赛斯《个人实相的本质》书摘](https://img.taocdn.com/s3/m/f4abee9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6.png)
赛斯《个人实相的本质》书摘世间生相皆由心生。
你眼中所见的世界就像是一幅立体的画,每个人都在作画过程参与了一手。
画中的每样色彩,每根线条全都是在心灵中先画好了才显现於外的。
然而,在这例里,作画者本身就是画的一部分,而出现在画中。
外在世界无有一理不是源生於内,也无有一动不是先发於心。
意识的伟大创造性本来就是你所承继得的遗产,但这份资产却非纯属人类所独有。
每一个生灵全都拥有这份能力,而在至高与至微间、至大与至低间,原子、分子和有意识与理性的心智间,样样都存在著一种发乎自然的合作,也正是由于这种合作才构成了这个活生生的世界。
形形色色的昆虫、鸟兽都从事了这项合作,造就了大自然的环境。
这种合作之自然与必然,就像是你对镜呵气,镜面必然也会形成一层雾气一样。
所有的生灵都在“感觉基调”(feeling-tone)中创造出这个世界,而世界也就是你们的意识的自然产品。
感受与情绪因而能以某些特定的方式在世间显现。
思想出现,而在现成造好的温床上滋长。
四季跃生,由古老的感觉基调形成,有其深厚、不变的节奏。
它们也是所有生灵与生俱有的那创造力的产品。
这些古老的创造潜能,至今深深地埋藏在所有生灵的心灵深处,由它们里面,个别的模式及新的分化的明确蓝图得以出现。
地球的”身体”可以说有它自己的心或灵魂(随你喜欢哪个用语)。
按照这比喻,高山、大海、山谷、河流以及所有大自然的景象无一不由地球的灵魂涌出,正如所有的事件以及所有制造出来的东西,皆无一不由人类的心灵或灵魂中显现是一样的。
每一个人的内在世界与这个地球的内在世界相连。
”精神”变成了”血肉”。
于是,每个人都有一部份的灵魂与我们所谓的这个地球或世界的灵魂密切相连。
一枝草、一瓣花,不管它是多么的渺小,全都知觉这个连系,不必推理就知道它的地位、它的独特性以及它生机的源头。
构成世间一切事物的原子及分子,不管它所组成的是一个人体、一张桌子、一块石头或是一只青蛙,也全部知道深藏於自己这个存在之下的那种创造力,它伟大的默默的冲力,而它们的个别性就浮在这上面,清楚、明确、不可轻侮。
灵性书目
![灵性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2bb144826bec0975f565e20e.png)
[赛斯书 灵魂永生]
赛斯
灵魂永生
梦与意识投射
个人实相的本质(上、下册)
未知的实相(卷一、二)
心灵的本质
个人与群体事件的本质
梦、进化与价值完成
神奇之道
健康之道-最后的一堂赛斯课
意识的探险
心灵政治
赛思秘件--灵媒超感应力的真相
张德芬
《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和《活出全新的自己》
德国心灵导师艾克哈特.托尔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加拿大知见心理学领袖 克里斯多福·孟
《找回你的生命礼物》
欧林
《创造金钱》、《活在喜悦中》、《灵性的成长》、《觉察的力量》、《灵魂之爱》、《开放地通灵》
尼尔·唐纳·沃许(Neale Donald Walsch)
⑷心灵探险(Nancy Ashley 着 王季庆译)
《与神对话》系列全13册
与神对话1
与神对话2
与神对话3
与神合一
与神对话青春版
与神为友
与神对话问答录
创造丰足
分享关系
体验全相
荷光者
再创造自己
比神更快乐
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书系列
赛思秘件-灵媒超感应力的真相
灵界的讯息
How to develop your ESP power
⑴灵魂永生
⑵个人实相的本质 ⑶个人与群()体()事件的本质 ⑷梦、进化与价值完成
以下为非赛斯口述资料,可以作为扩展阅读
⑴灵界的讯息(珍.罗伯兹着)
⑵梦与意识投射(珍.罗伯兹着)
⑶赛斯让你成为命运的创造者(王季庆着)
赛斯资料
![赛斯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9e9a910a300a6c30c229f8b.png)
赛斯资料赛斯资料是一个由简·罗布兹和她的丈夫罗布特·布兹提供的一系列在出神状态中经由一个被称为赛斯的实体传授而来的哲学体系。
这些资料的来源比起它们的涉及范围而言远非重要。
它具有逻辑的连贯性,并且对其有效性的证明正随着百万人的阅读并将它们在其生活中的运用而与日俱增。
在我们目前全球紧张和意识形态冲突的时代,对我们的处境会有所帮助而给我们以希望。
从1963年到1984年赛斯经由简传授了将近二十卷的赛斯资料。
赛斯:“我被派来帮助你们,世代以来也有其他人被派来帮助你们,因为当你们发展了,你们也会形成新的维度而去帮助他人。
(对罗布特)我在这间房间里,尽管你们并不能将我放置于任何东西里面。
你们其实也和我一样不具形体,只不过是拥有一件你们称为自己身体的运载工具罢了。
我来这儿就象从时空的一个窟隆中冒出来一样。
你们所谓的感觉和情感正是联系我们的纽带。
”“好了,自身其实并无限制和分隔。
你们确实可以依赖于你们自身那些看来无意识的部分。
你们身体内那些看来无意识的部分从食物、分子、空气中汲取能量来形成你们的身体。
这些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你们存在的内在部分自发、快乐、自由地运作;而这所有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你们内在的自我相信你们,尽管时常你们并不相信它们。
你自认为是你自身的那个你永远也不会消亡。
“你外在的经验中没有一件不是源于你自己。
与别人的互动确实发生,但它们都由你的思想、感觉、态度和情感吸引而来。
用你们的话来说,这适用于物质生活的以前、期间和过后。
在一种最奇迹般的方式中你被赋予了创造你经验的礼物。
“在你物质的存在中你在学习如何处理你能获得的用之不竭的能量。
你们的一些感情和思想被转译为物体。
这些存在于你们称为空间的媒质中。
另外一些则被转译为事件存在于你们称之为时间的媒质中。
时间和空间的概念都是幻象。
它们只存在于物质感官的领域。
因为你是“存有”的一部分,所以你给自己目前生活的这一生。
当你是物质,当你还是肉身的时候,你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并没有与之分离。
(赛斯书)健康之道
![(赛斯书)健康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82aaa5602b160b4e777fcf27.png)
健康之道推薦人的話靈魂挑戰的如實呈現許添盛《健康之道》是賽斯口授的最後一本「賽斯書」,其間貫串著魯柏日益惡化的病情,終至結束了她最後一世的物質性輪迴。
許多讀者不解的是,賽斯有如此高的智慧、慈悲及神通,魯柏又是一個——以佛教說法而言——開悟成道的人,為何魯柏又會生病,且因病而死,難道這一切都禁不起考驗,難道賽斯資料中看不中用嗎?有趣的是,我從來不會這樣想,反之,魯柏以她的勇氣及堅毅,顯現了賽斯資料的博大精深,既不嘩眾取寵,也不媚俗,而是如實呈現了自己的一生。
就如魯柏的先生——約瑟——提到的,很少人能真的了解到魯柏如此深刻的靈魂挑戰。
是的,我想我完全了解這句話。
身為家醫科及精神科的專科醫師,我想我對健康的了解已遠超過一般人,但是,現代醫學似乎一直停留在「物質的健康」,以為身體沒病,或把身體的病醫好了,就叫健康;甚至以為身體的健康才是根本,沒有了身體的健康,哪來心理及心靈的健康?但這種觀念根本是倒果為因,且不會有成功的一天。
物質並非宇宙的根本,相反的,物質的原子分子乃來自內在心靈能量的具體化。
因此,物質是果,心靈才是因。
同樣的,身體的病痛也是如此,「醫病」是永遠醫不好病的,徒然耗費金錢、時間及精力,只能控制症狀,或暫時醫好了,旋即復發。
身體病痛乃是「果」,真正的因是其背後痛苦扭曲的心理及心靈能量,如果大家不改變過去的思考模式,也就無法真正解決人類的病痛。
一味醫病是沒有用的,因為物質是果,身體是果,病痛也是果,一個完全的醫生一定要學會醫人、醫心,真正了解所謂的「身心動力學」,了悟到所有肉體疾病背後扭曲的心靈能量為何?在思想、情緒及生活層面重新恢復平衡,在果的層面的身體自然會回歸健康之道。
現代的醫學走向比較像「疾病之道」,我希望大家遠離疾病之道,而真正回歸內在身心靈平衡的「健康之道」。
【推薦人簡介】許添盛,曾任台北巿立仁愛醫院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台北巿立療養院成人精神科醫師,現任台北縣立醫院身心科主任、中華新時代協會理事長兼心靈諮商師。
个人与群体事件的本质(赛斯书)(可编辑)
![个人与群体事件的本质(赛斯书)(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0b0337f9a300a6c30d229f55.png)
个人与群体事件的本质(赛斯书)个人与群体事件的本质心灵的宣言我的人生定义它自己你的也一样让那些修道者留在他们的地狱与天堂里让科学家们与那些无故创造出来的星星禁闭在他们垂死的宇宙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勇于打开我们梦的门探索那非主流的领域我们就从这儿开始吧罗注:这是一九七九年六月末,当赛斯在结束本书时,珍写的一首长诗的首段。
除了其他寓意之外,这首诗是心灵独立的一个热切宣言,反应本书中赛斯概念而写出的。
序“出神状态”是一个非常具有个人色彩的现象,它代表意识由日常的实相转向了一个内在的实相。
可是不管一个“出神状态”有多么的私密,它却必须发生在由共同事件组成的物质世界里。
我被那些事件触及,而你们也一样;因此即使当我在出神状态里坐着,口授赛斯的书时,我毕竟也无法游荡得离我们共同的实相太远。
当我为赛斯说话时,我坐着的椅子是现代制造业的产品。
在我面前咖啡桌上的那杯酒,香烟,以及大量生产出来的桌子本身,全都在提醒我,至少在目前,即使我最具冒险性的进入其他实相之旅程,也是根植于我们全都一起分享的具体事件世界里。
我的先生罗伯??柏兹坐在我对面的沙发上,把我替赛斯讲的话逐字记录下来,用一支现代的笔把这些“幽灵之语”写在讲究的笔记本上。
在我ESP课里的“赛斯课”,一直是录了音的,而这个礼拜当我正在录一个广播节目时,赛斯也“透了过来”。
因此科技及其所有含意从来没有离这一切太远。
举例来说,正当赛斯在口授《个人与群体事件的本质》时,三哩岛核能意外事件发生了;而倘若那件事变成了一场大灾难的话,我们雀门郡也就会被用来安置难民了。
当然,自从我们在一九六三年的后半年开始第一堂赛斯课以来,已经发生过许多戏剧性的全国性事件,但是赛斯极少提及这些事情,即使提到的话也只是为了回答我们的问题。
可是在目前这本书里,他深入地讨论了我们的私人实相是如何的与群体经验打成了一片。
为此之故,他检视这公众舞台,而对“三哩岛”及“玛斯镇集体自杀案”谈了很多。
这两件事都发生在赛斯口述这本书的期间,虽然这两个案例都发生在现代,但却富有典范性的涵意。
心灵的本质与功能
![心灵的本质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8bacbf3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9.png)
心灵的本质与功能人类自古以来对心灵的探索从未停息。
心灵是一个广阔而神秘的领域,在它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珍贵的宝藏。
本文将探讨心灵的本质与功能,以期对人类的内在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
心灵是人类存在的核心,是一个人思想、感知、情感和意识的集合。
它是一个人的内在世界,是思想和感知的源泉。
心灵是一个人独有的,每个人的心灵都是独特的,就如同我们的指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
心灵的本质是复杂而多样的。
它包含着我们的思考、情绪、欲望和动机。
心灵不仅仅是思维的载体,更是我们人类感知世界的窗户。
通过心灵,我们能够感受到外部世界的美好与痛苦,能够思考存在的意义和哲学的问题。
心灵的本质是深不可测的,它似乎是一个无底洞,无论我们如何探索,都不可能完全揭示它的奥秘。
然而,心灵的功能却是不可忽视的。
正是心灵的功能,使得人类能够有意识地思考、感受和表达。
心灵赋予了我们自主性和创造性,让我们能够选择、决策和改变。
心灵是我们内心的导师,它引导我们在迷茫时找到方向,在困境中寻找解决办法。
它是我们情感的源泉,使我们能够感受到爱、喜悦、悲伤和愤怒。
心灵通过我们的情感和表达,成为我们与他人交流的桥梁。
心灵的功能还体现在它对个体的成长和幸福的影响上。
一个健康的心灵能够帮助人们培养积极的心态、灵活的思维和积极的情绪调节能力。
心灵的成长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发展,通过认知和情绪的调整,我们能够让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和与他人互动。
同时,心灵的健康也与我们的幸福感密切相关。
一个拥有健康心灵的人更容易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为了保持心灵的健康和发展,我们需要给予它关注和呵护。
首先,我们需要培养积极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
积极情绪可以促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乐观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在困难中保持韧性。
其次,我们需要给予心灵空间和时间进行反思和冥想。
这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内心世界,发现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
同时,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也是心灵成长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共情能力和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心灵探险在线阅读150字
![心灵探险在线阅读1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1b0480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3.png)
心灵探险在线阅读150字十年前,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赛斯的作品时,我认为他是个骗子。
一个黄昏,我刚认识不久的一个年轻女孩顺道来我家拜访,她浑身充满了上完瑜伽课之后的亢奋感,怀里夹着一本紫色封面的平装书,书名是《赛斯说》,我只看了一眼封面上的照片就知道那里面会有什么伎俩了。
那里有一个正处于走神状态的女人,自以为是地接受来自另一个空间的某个幽灵的话。
多么无聊的废话!像我这样一个自尊自重的大学教师才不会对那种玩意信以为真呢!这种东西到处都是,而那个凯西把这种书全都读遍了。
我又一次想起当初我为什么会那么喜欢她。
虽然17岁的她和我儿子同龄,而存在于我们之间的却不是一种母女间的吸引力。
这种友谊真的很奇特,它到来时正值我觉得自己与我的老朋友,以及与我感觉自己曾归属的世界疏远了的时期。
三年前,七年一次的休假期到了,我带着一儿一女远走西班牙。
那是我第一次体验自己所具有的作为单身母亲的责任,第~次去多个地方旅游,第一次对另一种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我曾想象在这离家又出国的一年里,我的生活会有所不同,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但我没有想到,当我回到自己从1960年起就生活着的熟悉的世界——夏威夷时,它看起来好像完全不同了,我似乎仍然在国外。
那时我并没想到是我自己变了,因为我仍然以为自己还是同样一个人——一个有过“休假年”经验的单身母亲,除此之外,我与以前并无不同。
我不再是那个“与一个男人有亲密关系的女人”。
在家时,我并不会觉得这一点对我的生活有多大影响,但我很快就发现它确实影响着我能做的选择一我的社交生活,我看别人的方式——就像是,在那个时刻之前,我一生都未独立存在过。
而现在,我有了这种独立存在的感觉,却不大确定我到底喜不喜欢它。
另一个不同是我对大学教学的态度。
当我在西班牙时,我为学写作的学生写了一本教科书的大纲——多年来我在夏威夷大学教学时所编写的许多教材之一——已经受到认可并即将出版。
当我回来并继续这项工作时,我发现我不再相信它成立的那些前提了。
灵性图书馆:好书推荐-《Datre书籍第一册》
![灵性图书馆:好书推荐-《Datre书籍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7da6a54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19.png)
灵性图书馆:好书推荐-《Datre书籍第一册》内容简介:datre资料是什么?要理解datre资料(道瑞资料),最好的方法是先读读赛斯书,要不然很难明白。
赛斯是datre的成员之一,赛斯是一个不具肉身存在的能量体,赛斯资料最初是在1963年借助女作家罗布兹口述,其丈夫辅助记录而成,从1963年到1984年口述了二十卷内容,包含整个宇宙演化的根本规律以及人类的物质形态的秘密。
赛斯书诞生以来,影响了全球无数人,被公认为人类史上最全面的哲学体系。
赛斯书能得到全球许多心理学家、科学家、医师和哲学家的推崇,足以证明其价值。
后人根据赛斯思想,又将其延伸到了心理学,家庭关系,少儿教育以及情绪处理等方面,让越来越多的人心灵从此豁然开朗!纵然比较颠覆思想,但真心想学习的朋友不难发现,赛斯书和道瑞思想跟佛学很接近,只不过前者更加易懂和全面。
赛斯说,赛斯资料并不适合所有人;道瑞也说过,我们来到你们的世界,是为了少数人。
因为许多人思想已经固化,你跟他说再多也没用,他们的眼中只有物质世界凡是眼睛看不到的统统否定,他们信奉这个宇宙只有地球是独苗,除了地球宇宙一切都是陪衬,你跟他们讲智慧,讲心灵,真的是对牛弹琴。
他们中的成员绝大多数没有经历过物质层生活,所以他们带来的讯息,按照我们的思维很难理解。
所以读不懂或是不了解情况的,自行过滤就行了,不要恶意攻击。
作者简介:开始之初,为适应DATRE完形全息宇宙存有们的进入,Aona花了若干个月的时间调整她的物质身体结构,以能切实承受处理这些必要的能量水平。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今天-20多年后的今天。
随着她物质身体结构不断调整到新的状况,她不得不克服掉许多困难。
在开始阶段,Datre存在们不得不仔细找寻能被物质身体结构容纳的能量级别。
曾经有一回,这个物质结构的身体差点燃烧起来,几年过去了,在Aona身上还能看到那些烧痕。
Aona不是“灵性社团”的一份子,也不搞讲座或客串,她喜欢自由自在的私密生活。
论实在世界中的心灵
![论实在世界中的心灵](https://img.taocdn.com/s3/m/03405e3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c.png)
论实在世界中的心灵
宋凡金
【期刊名称】《齐鲁学刊》
【年(卷),期】2003(000)005
【摘要】心灵哲学的研究有不同的理路,塞尔的理路主要体现在对三个基本问题的检讨上,这三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完全由力场中物质粒子所组成的实在世界怎么可能包含着有意识的系统?心灵的本质是什么?心灵如何运作?塞尔用"生物学的自然主义"观点消解了传统的心身问题,指出心灵是自然的一部分,意识是和其他生物学现象一样的一种生物学现象.心灵的本质为意识一系列的特征所标明,心灵的运作则由意向性所揭示.因此,在由我们的进化天赋所确立的界限之内,这个世界对我们来说才是可理解的.
【总页数】5页(P116-120)
【作者】宋凡金
【作者单位】济宁师范专科学校,政治系,山东,济宁,272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712.5
【相关文献】
1.塞拉斯科学实在论语境中的心灵 [J], Wang Wei
2.20世纪世界中国观的若干转变和21世纪中国文化走向的蠡测──兼论市场文明是一种最不坏的文化体制 [J], 周伟民
3.《科学实在论与心灵的可塑性》之思 [J], 郑超
4.以现代的视野、听觉和心灵来审视过去——18世纪、19世纪钢琴在21世纪的意义 [J], 安妮.彼特姆.阿克;萨万娜-查尔斯顿.查普特;于快
5.斯泰思在物理世界中的科学反实在论探析 [J], 王西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赛斯书(心灵的本质.节选)
![赛斯书(心灵的本质.节选)](https://img.taocdn.com/s3/m/347d3f40be1e650e52ea997a.png)
赛斯:《心灵的本质》-来自你存在深处的启示【该书提供了对人类“心灵的本质”的超乎想象的深刻而广阔的启示,并详谈意识、梦、想象和创造力等,对于爱情和性的特质也有深入的揭示。
】第一章心灵的环境你进入你称之为生命的状况,又走了出去。
在其间你经历了一生。
悬挂——或显然看似如此——在出生与死亡之间,你质疑你自己存在的本质。
你思索你的经验并研究过去的正规历史,希望在那儿找到有关你自己实相的本质的线索。
你的生命似乎与你的意识同义。
因此看起来好像你对自己的知识是渐渐增长的,就如你的自我意识是从你出生而开始发展一样。
更进一步,看来似乎你的意识将遭遇死亡,过了那一点你的自我意识就无法幸存。
对你儿时的宗教,你可能怀著一种几乎是充满希望的怀恋,忆起一种保证你得永生的信仰体系。
然而大部分的读者,却渴望著某些私密的和亲密的保证,并寻求某种内在的肯定,以确知自己的个人性(individuality)不至於在死亡时被粗鲁地开革。
每个人都直觉地知道自己的经验有其重要性,而且有某种意义联系著个人与更大的创造模式。
每个人偶尔都会感知一个私密的目的,但许多人却因为没能有意识地知道或清楚地觉察那内在的目标,而充满了困扰。
当你是个小孩时,你知道你朝著成人成长。
因为相信你未来将具有的能力,使你能维持生存,也就是说,你毫无疑问地视自己是在一个学习与成长的过程里。
不论你遭遇到什么,你都是生活在一种崇高的心灵空气里,在其中你的存在(being)得以充电而发光。
你知道你是在一种变成(becoming)的状态中。
那样说来,这世界也是在一种变成的状态。
在个人的生活里以及世界的舞台上,行动一直在发生中。
你很容易就可以看看你自己或看看世界。
看见你自己是如此地被你目前的状态所催眠,以致所有的改变或成长似乎都不可能:或看见世界也是同样的情形。
一般而言,你并不记得你的诞生。
无疑地,你似乎也不记得世界的诞生。
可是,在你诞生前,你已有一个历史——就像在你看来,世界在你出生以前已有一个历史。
(赛斯说)赛斯说想像力(表格)
![(赛斯说)赛斯说想像力(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0cdb8d878762caaedd33d451.png)
158
群
想象力
在每一个人里,想象的世界,挟其冲劲与力量汇集成历史性的实相。
在每个人里「一切万有」之终极的、不可侵犯的、不可压抑的力量被个人化了,而住在时间里。人的想象力能带他进入其它的领域里--但当他试图把那些真理强行挤入一个太小的架构,他就扭曲了内在实相,以致于造成了歪扭的教条。
581
个
想象力
物质实相是由想象跃出的,而想象是追随着你信念的路径。
584
个
想象力
想象力是超越时间的,它是达到你自己本体的最伟大的点金石之一。
584
个
想象力
早期人类常常把你们所谓想象的产品看做是多少已在物质世界里客观化了的感官资料。
想象力总是与创造力有关的,而当人类开始决定采用一种处理「因果」的意识时,他不再像以前一样直接具体看到他想象力的产品。
当你快睡着时,想象你在同一个地方,就在同一位置,但却是在遥远的过去或未来的某一刻。你看到或听到什么?那儿有什么?
236
心
想象力
(*练习-3)
想象你完全在世界的另一部分,但却在现在这个时刻,而问以自己:
你看到或听到什么?那儿有什么?
236
心
想眼追随你自己前一天的活动。或把你自己搁在一周之后。指挥你自己这些练习的变奏。
234
心
想象力
(*练习-1)
穿上另一个时间。
---在睡前,看你自己活在一个过去或未来的世纪里---或只简单地假装你早生或晚生了十年或二十年。
---游戏性地做,这种练习将容许你对时间范畴分开的、你自己的内在存在,有一个很好的主观感受。
235
心
想象力
(*练习-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赛斯:《心灵的本质》-来自你存在深处的启示【该书提供了对人类“心灵的本质”的超乎想象的深刻而广阔的启示,并详谈意识、梦、想象和创造力等,对于爱情和性的特质也有深入的揭示。
】第一章心灵的环境你进入你称之为生命的状况,又走了出去。
在其间你经历了一生。
悬挂——或显然看似如此——在出生与死亡之间,你质疑你自己存在的本质。
你思索你的经验并研究过去的正规历史,希望在那儿找到有关你自己实相的本质的线索。
你的生命似乎与你的意识同义。
因此看起来好像你对自己的知识是渐渐增长的,就如你的自我意识是从你出生而开始发展一样。
更进一步,看来似乎你的意识将遭遇死亡,过了那一点你的自我意识就无法幸存。
对你儿时的宗教,你可能怀著一种几乎是充满希望的怀恋,忆起一种保证你得永生的信仰体系。
然而大部分的读者,却渴望著某些私密的和亲密的保证,并寻求某种内在的肯定,以确知自己的个人性(individuality)不至於在死亡时被粗鲁地开革。
每个人都直觉地知道自己的经验有其重要性,而且有某种意义联系著个人与更大的创造模式。
每个人偶尔都会感知一个私密的目的,但许多人却因为没能有意识地知道或清楚地觉察那内在的目标,而充满了困扰。
当你是个小孩时,你知道你朝著成人成长。
因为相信你未来将具有的能力,使你能维持生存,也就是说,你毫无疑问地视自己是在一个学习与成长的过程里。
不论你遭遇到什么,你都是生活在一种崇高的心灵空气里,在其中你的存在(being)得以充电而发光。
你知道你是在一种变成(becoming)的状态中。
那样说来,这世界也是在一种变成的状态。
在个人的生活里以及世界的舞台上,行动一直在发生中。
你很容易就可以看看你自己或看看世界。
看见你自己是如此地被你目前的状态所催眠,以致所有的改变或成长似乎都不可能:或看见世界也是同样的情形。
一般而言,你并不记得你的诞生。
无疑地,你似乎也不记得世界的诞生。
可是,在你诞生前,你已有一个历史——就像在你看来,世界在你出生以前已有一个历史。
各类科学仍然彼此相瞒。
物理学假装说一个世纪存在於一个世纪之後,同时物理学家们却领悟到,时间不只对感知者(perceiver)是相对的,而且所有的事件都是同时发生的。
考古学家愉快地继续为「过去的」文明的遗物勘定时间,而从不问他们自己那过去有何意义——或是说:「相对於我的感知点,这是过去。
」天文学家谈到使你们自己的世界显得渺小的外太空及银河系。
在你们所认识的世界里,也有战争及关於战争的谣言、毁灭的预言。
然而尽管如此,对这世界而言,不为人知的无名的个人——男或女,内心固执地感觉到一种鼓舞的、坚决的肯定,即:「我是重要的,我有个目的,尽管我不了解我的这目的何在。
我这看似如此不重要和无效率的生命,在我未认知的某方面,却是最关紧要的。
虽然受困於一个似乎是挫败的生活,被家庭问题所缠,为病魔所侵,以及在所有实际的目的来说似乎是被打垮了,然而每个个人的某部分却会奋起反抗所有的灾难、所有的挫折,并且至少偶尔会瞥见那不可否定的恒久的有效性(validity)。
我就是在对每个个人那知晓的部分说话。
一方面,我并不是个容易相与的作者,因为我从你们不熟悉的意识层面说话。
另一方面,我的声音又有如飘在风中的橡树叶般的自然,就像四季对你的灵魂来说是那么的自然,我从对你们心灵来说是同样自然的知觉层面说话。
我透过一个叫作珍·罗伯兹的人来写这本书。
珍是她出生时的命名。
她与你们共享肉身存在(physical existence)的胜利与劳苦。
(停顿一分钟。
)就像你们,她面对著的一生似乎是自她出生时开始的,而这一生是悬在从出生的那一点直到死亡离去的那一刻。
她问过你们在安静时刻曾提出的同样问题。
不过,她是如此热切地问问题,以致撞破了你们大多数人所树立的障碍,因而开始了一个旅程。
那是她为自己也为你们而从事的——因为你们的每一个经验,不论是多微渺或看似无足轻重,都变成了你们族类的知识。
你们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你们是什么?心灵的本质又是什么?除非它与个人的心灵有所关联。
我从你们自己已忘怀却又未忘怀的那些层面向你们说话。
我透过印出来的书向你们说话,然而我的话却会在你之内重新唤起,在你未出生之前,以及在你儿时,向你说话的声音。
这将不会是枯燥的论文,孜孜不倦地告诉你所谓心灵的某些假设性结构。
而是会自你存在的深处,唤起你已遗忘的经验,并且从无垠的时空里,把那神妙的本体——即你自己——结合起来。
现在:地球有个结构。
以那种说法,心灵也是一样。
你住在你们星球表面的某个特定地区,而你在任一既定的时间只能看见那么些地方——然而你把海洋的存在视为理所当然,即使在你下能感觉到它的浪花或看见它的潮水之时。
而纵令你住在沙漠里,你也靠著信心承认广大的田地和倾盆大雨的确是有的。
你的某些信心确实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有人去过你没去过的地方,而电视提供你影像。
可是,即使如此,你的感官只带给你你切身环境的图像,除非它们受到相当不寻常的、某种特定形式的培植。
你认为地球有个历史是理所当然的。
以那种说法,你自己的心灵也有个历史。
你教会你自己向外看入物理的实相,但在那儿找不到你存在的内在有效性——只有它的效果。
你能打开一架电视而看到一场戏,但你心灵的内在活动力及经验,不但神秘地包裹在你打开电视的外在动作里,也让你能了解所呈现的影像。
因此通常你都没抓住你自己心灵的活动。
电视剧在呈现於你的频道之前,它在哪里——以後又到哪里去了?它怎么能在这一刻存在,而在下一刻结束,当条件正确时却又能重演?如果你了解其中的手法,就会知道那节目显然并没到任何地方去。
它仅只存在(is),而有适当的条件就会为你触发它。
同样的,不管你是否在演一出地球的「节目」,你都是活著的。
不论你是在时间之内或之外,你都存在(are)。
希望以此书,我们能使你与你自己的存在(being)接触,尽管它存在(exist)於你所习於观察它的脉络之外。
就如你住在某一州或镇或村里一样,你目前「住在」心灵的内在星球的一小块地方。
你将那地区认定为你自己的家,为你自己的「我」。
人类已学著去探测物理环境,但当他们欣喜、勇敢地从事采测心灵的内在基地时,他们才刚开始那更伟大的内在旅程呢!以那种说法,是有一块心灵的陆地。
不过,这块处女地是一个人的天赋权利,而没有一块是与任何其他的相同的。
但的确有内在的交往发生,而正如外在的大陆是从地球的内在结构中升起的,同样的,心灵的陆地是从一个更伟大的、不可见的源头浮露出来的。
正如地球是由许多环境所组成,心灵也是如此。
正如有不同的洲、岛、山、海与半岛,同样的,心灵也有种种不同的形状。
如果你住在一个国家,你常把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当地人视为外国人,同时他们自然也如此看你。
以那种说法,心灵包含了实相的许多其他层面。
从你的观点,这些也许显得陌生,然而它们却是你的心灵的一部分,就如你的国家是地球的一部分一样。
不同的国家遵从不同类的宪法,即使在任何一个地理区内,也可能有形形色色的当地法律为当地人所遵行。
举例来说,如果你在开车,你可能懊恼地发现,一个小城的当地速限比另一个城的要慢好多。
同样的,心灵的不同部分依它们自己当地的「法律」及它们不同类的「政府」而存在。
它们各自拥有它们自己的地理特徵。
如果你在环游世界,你必须常常调整时间。
当你旅游过心灵,你也将发现你自己的时间自动被挤得变形。
如果试著想像,你能在这样的一个旅游中,带著你自己的时间,全干净俐落地装在一只手表里,那么你对将发生的事会相当惊讶。
当你朝著某个心灵世界的边界前进时,手表会倒著跑。
当你进入心灵的其他王国时,你的表会走得快些或慢些。
现在,如果时间突然向後倒走,你会注意到。
如果它跑得够快或够慢,你也会注意到其中的差别。
如果时间非常慢地倒退,而按照当时状况,你可能没觉察到那差别,因为要用掉这么多「时间」来从现在这一刻到它「前面」那一刻,以致你反而可能只会察觉某事似曾相识,好像它以前曾发生过一样。
可是,在心灵的其他领域,甚至更奇怪的事也可能发生。
表的本身可能变形,或变得像石块一样重,或如气体一般轻,以致你根本无法看清时间。
或者指针可能永远不移动。
心灵的各种不同部分习於这些所有的情形,因为心灵骑在任何你认为是「正规的」当地法律上,而在它自己之内有能力应付无限数量的实相--经验。
现在:显然你们的肉体具有很少人予以充分利用的能力。
但还不仅如此,人类自身拥有调整的可能性,使它能在极其不同的情况下,在物理环境中生存与延续。
隐藏於肉体的生物性结构之内有潜在的分化(latent specialization),容许这族类继续下去,而且把不论什么理由所可能引发的星球的任何变化,都考虑进去了。
不过,虽然以你们的经验来说,心灵是调适於地球的(earth—tuned),它还有许多其他的实相系统「要对付」。
那么,每个心灵在它内都包含著,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可能实现的潜能、能力和力量。
心灵,你的心灵,能够反向、正向地记录与体验时间——或横向经过「替代的现在」的系统(system of alternate presents)——或它能在一个无时间的环境里,维持它自己的完整性。
心灵是时间丛(time complexes)的创造者。
理论上说,你的日子里那飞逝而过的一刻能被无限延长。
但这不会是一个静态的拉长,而是生动地深入於那一刻里,从那里,所有你想到的时间,过去与未来以及所有它的可能性都显现了出来。
如果你正在看这本书,你就是已经对正规的观念厌倦了。
你对你存在的那些更广大的次元(dimension)已开始有所觉了。
你已准备离开所有因袭老套的主义,而你多少会等下及去检视与体验那本为你天赋权利的自然流动的天性。
那天赋的权利已被象徵和神话蒙蔽良久。
意识形成象徵,而非其反面。
象徵是伟大的丰富玩具。
你能用它们来建造,正如你用孩子的积木一样。
你能从中学习,就像你以前在学校里把字母积木堆在一起来学习。
象徵对你的心智(mind)而言,就像树木对土地一样的自然。
可是,对孩子讲一个关於森林的故事,和真实的小孩在一个真实的树林里,这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故事与森林都是「真的」。
但以你们的说法,一个进入真实森林的小孩涉入了森林的生命周期,踩在昨天落下的树叶上,在远比他的记忆还古老的树木下憩息,而在夜晚仰望天空,看到一个下久即将消失的月亮。
另一方面,看一张森林的画,可能给孩子一些绝佳的想像经验,但它们将属於另一类,而孩子知道其间的不同。
可是,如果你错把象徵当作了实相,你将会安排你的经验,而坚持每座森林看来与你书里的图画一样。
换句话说,对你自己心灵的各个不同部分,你将期待有差不多相同的经验。
你将随身带著你本地的法律,你将试著以手表来计量心灵的时间。
不过,我们必须用某些你们的用语,尤其是在一开始。
另一些你们所熟习的用语,我们将把它们挤压得完全认不出来了。
你自己存在的实相,只能由你而非任何其他人来阐释,而後你自己的阐释至多也只能被理解为一种参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