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6《草原》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合集下载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面试试讲设计(10分钟)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面试试讲设计(10分钟)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面试试讲设计(10分钟)1000字一、教学目标1.了解草原的概念及特点。

2.更深入地了解祖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

3.感受草原所独有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正确理解草原的概念及特点。

2.学生能初步了解祖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

3.学生情感认知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内容1.草原的特点,草原的著名景观: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

2.为什么要保护草原以及草原的保护方法。

教学方法1.图片教学2.视频教学3.互动讨论4.小组合作探究四、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3分钟)教师出示图片,向学生展示草原的图景,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美好,让学生了解草原是什么,有哪些特点?发现草原的美好。

2.探究草原(5分钟)教师出示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的图片、视频,并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视频来了解祖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的美景、动物和民族文化等。

同时引导学生看到草原的美丽之处,了解和认识草原。

3.保护草原(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述草原的保护方法,并出示图片、视频,让学生了解目前我国草原的情况以及草原保护的重要性。

最后,让学生思考未来应该如何去爱护草原。

4.互动探究(5分钟)学生被分为小组合作讨论:如果你们是草原,你们希望我们怎样保护你?让同学们自由讨论,探究如何更好地保护草原。

最后,由各小组代表介绍他们的保护草原方案。

5.总结(2分钟)各组代表汇报完成本小组的保护方案,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始总结学习经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调整和巩固学生的学习要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草原的认识。

五、教学后记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是有待提高的。

在后续的教学中,我要多加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课堂互动效果,便于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同时,课后我会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草原,培养爱草原、保护草原的意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6课《草原》教学设计(3)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6课《草原》教学设计(3)
-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情景对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升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剧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实践能力。
5.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培养学生尊重和关爱他人的品质,学会与人合作、分享。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珍惜美好生活,努力学习,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培养学生尊重和关爱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分享。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风光,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草原的美丽,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修辞手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2.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难以理解的部分,互相交流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以课文《草原》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重点词汇和句型。首先,我会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韵律美。接着,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一望无际”、“翠色欲流”等,进行讲解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
此外,我还会对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作者如何通过这些手法描绘出草原的美丽景色。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学会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草原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草原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草原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并能运用草原作为蕴含情感的意象来写作文,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生命的关怀。

2.能力目标: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尊重与热爱,增强对于生命的关怀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草原这一意象,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对于自然的热爱。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能运用抽象的意象来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三、教学策略1.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讲解、演示、分组讨论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通过教学案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草原意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3.在课堂上适时安排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环节1.显示《草原》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草原的景象和自然风光。

2.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对草原的印象,如常年蓝天、令人心旷神怡的风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第二节,讲解草原意象1.通过教材《草原》的学习,解释草原意象是什么,草原意象代表什么。

2.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草原意象的含义并运用这一意象来描述自己的印象和情感。

第三节,写作练习1.在课堂上讲解草原意象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并演示写作。

2.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运用草原意象写作一篇小短文。

3.分享作品,教师评价作品,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第四节,课堂总结1.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回顾在课堂上学到的草原意象,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2.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鼓励他们在课外继续运用草原意象来写作。

五、教学评价1.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教师适时提供课堂帮助,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草原意象。

2.在课堂上进行写作练习,教师会对于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并提供改进意见。

3.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估。

六、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草原意象的含义,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草原_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草原_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草原_苏教版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3.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4.背诵1、2 自然段。

学习重点: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激发学生的热爱西部之情和珍爱蒙的民族感情。

学习过程:一、初读课文初读课文三遍,完成练习1、理解下列词语渲染:一碧千里:翠色欲流:勾勒:2、读了课文,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3、了解陈巴尔虎旗的情况。

4、理清课文脉络,课文都写了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语句。

二、品读课文(一)导读第一自然段1、草原上是一幅什么样的美景?画出景色美的语句这是( )的草原。

_______________2、想象感受:老舍先生初入草原看见这样的情景“总想高歌一曲”,同学们要是见到这种美景会不会有类似的感受呢?3、感情朗读第一段。

加上自己的感受,读得轻松愉快!(二)探讨学习第2-5自然段1、默读,小组讨论。

出示:这是()的草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生自学、汇报,用文中的句子加以说明并朗读3、你们看到这样的草原,这样的草原人,想做点什么?出示:看到()的草原。

看到()的草原人。

我们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拓展假如我是(),我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读诗句,揭示主题“民族团结”1、愉快的相见,盛情的款待,尽情的联欢,让主客忘记了时间。

太阳已经偏西了,他们谁也不肯走,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2、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3、从文中找出表现蒙汉情深的句子读一读。

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6 草原教案设计 苏教版-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6 草原教案设计 苏教版-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6.草原【教材分析】这是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讲读课文。

本文是一片散文,作者用热情、洋溢、优美的语言将草原的美和蒙古人的热情、憨厚表达的淋漓尽致。

全文以作者行踪为线索,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为人们展现出了一幅蒙汉民族大团结的和谐优美画卷。

课文共 5个自然段,共分为3段。

第一自然段是第一段,平铺直述,描写了作者初到草原时,草原给作者带来的无限乐趣,回味无穷。

第二自然段是第二段中第一部分,着重描写了距目的地几十里外蒙古主人前来迎接的场面。

第三自然段是第二段中第二部分,描写出蒙古包外周围人们的热情迎接。

第四自然段是第二段中第三部分,重点描写了蒙古包内人们用酒肉款待作者的场景。

第五自然段是第三大段,是感情升华的段落,描写了看完当比精彩的表演后,蒙汉情深作者不忍话别的场面。

【学情分析】1.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形散神不散。

本文的表达形式上虽然相对分散,但每一字每一句都紧扣住了草原的优美和蒙汉情深这一主题。

组织材料时应引导学生潜心阅读,在阅读中感受草原的美丽、蒙古人的热情好客以及蒙汉民族的团结协作。

2.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培养他们能够在自己经历见闻中简单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这正是散文题材的精髓之处。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本文分两个课时进行讲授,主要是通过品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蒙古大草原的美丽和蒙汉民族的和谐、团结协作。

作为一篇精讲课文,在教学过程中还是要以品读讲解为主,不过一定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导整个课堂的教学。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两个词语造句。

3.默读课文,说说那些地方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画出比喻句。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构想美丽的草原花卷,体会草原人的热情好客及蒙汉民族大团结的深意。

5.学习课文中作者以行踪为线索的写作顺序,学习散文写作方法。

六年级语文上册 16 草原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 16 草原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6 草原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情景交融的表达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把握课文。

3.感受草原美丽的风光,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了解西部的兴趣。

重点难点1.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能抓住重点语句,感受语言的优美,学习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1草原2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3[①初入草原,作者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②加点的词语写出了什么?]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4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5[③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有什么作用?]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1知识点详解☜2①“那么……那么……”写出了草原的特点,这让“我”初入草原就满心愉快。

3②“一碧千里”写出了绿的范围之广,草原是一望无际的碧绿色,视野十分开阔。

4③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把平地和小丘比作“无边的绿毯”,使草原更添美感。

5④难句解析:这句话写出了小丘的线条柔缓,没有明显的界线的特点,给人以柔美之感。

和草原同色,好像用绿色涂抹而成,没有墨线勾勒的痕迹,又浓又润,就像画中的翠色要流下来似的。

放眼望去,这绿色一直流入云际,原因是无边的草原,在远处和天边相接。

轻流入云际。

[④怎样理解画线的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6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草原苏教版1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草原苏教版1

16、《草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感受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教学重点】感受草原之美和民族的团结互助。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的描述体会“蒙汉情深”。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有关草原的风光、资料;收集其他表现民族团结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有关草原的歌曲。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放腾格尔以草原为主题的歌曲,将学生引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课文,一块儿登上安徽黄山,欣赏黄山奇石;走进北国,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来到四川松潘,看到了神奇的五彩池;飞向宝岛台湾,见到了阿里山和日月潭……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画卷。

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先生去领略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课文关于草原,你了解多少,能将你收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吗?学生交流资料。

课下,有些同学告诉老师说:我以读过好多遍课文了,还用再读吗?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看看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学生读书──提问题。

(根据所提问题来决定回答方式。

)三、精读课文1、读完课文,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美)既然是美景,那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起去参观这美丽的大草原吧,你可以找自己的学习伙伴,自由组成参观团,参观完了再汇报,听好参观任务:⑴ 你们发现了哪些景物?⑵ 你们觉得哪些景物美?为什么?⑶ 你想怎样汇报你的参观结果?教师引导:要完成参观任务,先怎么办?自己读,自己划,有了意见、想法再和同学交流。

当完成参观任务后,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向所有的参观队员汇报你们的所得?可以朗读,展示图片、画画,编成诗歌、儿歌的方法。

明白任务后,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任务进入到你最喜欢的草原参观吧。

2、学生边读边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谈体会,汇报感受到的美,可重点引导以下几处地方:“羊群……大花”写出了草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变化之美!“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流入云际”,一个“流”字将草原那具有鲜活生命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而“流入云际”则写出了草原无边无际的壮观之美,这种境界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自己读──指名读。

六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第16课《草原》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第16课《草原》苏教版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案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的美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草原的辽阔和壮丽。这种情景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问题导向: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通过问题导向,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3.教师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草原的美?请和小组成员分享。”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如草原的辽阔、壮丽,作者对草原的赞美等。
5.个性化指导:在本案例中,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这种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问题导向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如“草原为什么被称为诗情画意的地方?”、“作者是如何描绘草原的?”等。
2.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小组合作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2.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如“辽阔”、“壮丽”、“诗情画意”等,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草原的特点,如草原的宽广、草原上动物的生活等,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六年级语文上册16草原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16草原教案苏教版

16 草原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情景交融的表达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把握课文。

3.感受草原美丽的风光,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了解西部的兴趣。

重点难点1.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能抓住重点语句,感受语言的优美,学习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1草原2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3[①初入草原,作者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②加点的词语写出了什么?]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4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5[③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有什么作用?]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④怎样理解画线的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6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⑤画线句子有什么深层含义?]7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草原的美丽景色以及给人带来的乐趣。

1知识点详解☜2①“那么……那么……”写出了草原的特点,这让“我”初入草原就满心愉快。

3②“一碧千里”写出了绿的范围之广,草原是一望无际的碧绿色,视野十分开阔。

4③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把平地和小丘比作“无边的绿毯”,使草原更添美感。

5④难句解析:这句话写出了小丘的线条柔缓,没有明显的界线的特点,给人以柔美之感。

和草原同色,好像用绿色涂抹而成,没有墨线勾勒的痕迹,又浓又润,就像画中的翠色要流下来似的。

部编六上语文1课《草原》试讲稿

部编六上语文1课《草原》试讲稿

《草原》试讲稿(10分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展开想象,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厚情谊。

试讲过程: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3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草原》,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背起行装,来到了一碧千里的内蒙古大草原,感受到了那里风光的无限美好,那草原上的人们又和作者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二、初读师:上节课我们梳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作者主要描写了三幅画面,分别是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还有主客联欢图。

那老舍先生描写这三幅画面是想表达怎样的情感呢?你能快速从文中找到答案吗?师:是的,就是这句话,一起来读一读:“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师:你的手举得最快,请你说。

哦,你说这句话是说蒙古族和汉族人民情谊深厚,怎么能忍心马上分别呢?大家在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迎着斜阳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师:嗯,说得真好!那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三、析读师:老师给同学们10分钟时间,默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请圈画相关词句,并简单批注。

师:很多同学的手都举了起来,看来你们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师:我们先来看喜迎远客图,在这一部分,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蒙汉情深呢?师:你的眼神充满自信,请你说。

哦,你说从“一群马”和“男女老少”这两个短语能看出来迎接的人特别多,从“各色的衣裳”“襟飘带舞”“一条彩虹”能感受到他们盛装打扮的样子,所以从迎接队伍规模和盛转打扮,能感受到草原人们的热情。

师:嗯,这位同学抓住关键词句读出了主人的热情。

主人这么热情地来迎接远客,那客人呢?师:哦,你们说客人和主人一样,也急着见到对方,你们是通过哪句话看出来的?师:哦,你们说是这句,“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小学语文教师面试《草原》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教师面试《草原》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教师面试《草原》试讲教案《草原》教案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读写“渲染、勾勒、柔美”等词语。

2.品味优美语句,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 体会文中的表达方式。

3.体会蒙汉情深, 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激发热爱草原, 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 品味优美语句, 体会文中的表达方法。

2.难点:体会蒙汉情深, 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草原》。

同学们, 你们有去过草原吗?你印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的呢?(一片绿色, 生机勃勃, 温暖)今天呢, 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 走进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风光, 感受一下那独特的民族风情吧。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圈画难理解和难认的字词。

明确: 柔美、渲染、勾勒。

强调书写。

2.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思考:草原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呢?明确: 美。

提问: 草原的美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明确:风光美, 人情美。

(三)深入研读(1)感受草原风光的美丽和草原人民的热情。

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 运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找出文中优美语句。

(2)欣赏优美的句子, 体会比喻的修辞手法。

小组讨论, 讨论结束后, 由小组代表回答, 你为什么觉得美?教师将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

明确:(第 1 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一会儿又下来,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明确: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形象地为我们描绘了草原上的美景, 一片绿色, 也有羊群在绿毯上悠闲、舒服地散步。

(第 2 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 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到处翠色欲流, 轻轻流入云际。

”明确: 将草原上的背景比作是中国画, 可以想象它多么美啊!(第 3 组)“忽然,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 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 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草原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草原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草原苏教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自学本课生字,会写这六个生字。

2、抓重点词句,感受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预备:有关草原的图片、资料;预习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抓重点词句,感受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难点: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过程:一、直观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点?你有什么感受?出示有关草原的图像,激发学生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笔下,感受草原的专门之美。

请同学生们打开书,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画出来先自己想方法解决。

2、指导学生学习重点生字词。

3、通过刚才的读,草原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依照学生的回答梳理大意。

三、品读课文,体会美景1、草原的景色到底美在哪里呢?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请自读画出有关句子,想想自己如何从中具体感受到美的。

2、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草原的美呢?如何感受的?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若学生谈出从“那儿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表示我的愉快”中感受到草原的美时,引导学生通过原句和“空气清鲜,天空明朗”对比,体会两个“那么”对草原空气和天气清鲜、明朗程度的描写,并指导读出这种开阔鲜艳的感受。

若学生谈“在天底下,一碧千里,并不茫茫……”一句时,可相机点拨“一碧千里、茫茫和并不茫茫”的意思,指导读出草原一片碧绿,宽敞无垠的美。

在老舍笔下草原无边无际,而作者什么缘故说它并不茫茫呢?引导学生在连续感受中体会。

3、作者初见草原就一下子被草原的天和草原的天底下一碧千里,宽敞无垠的美所吸引,让我们轻轻的读,感受草原的美。

引导学生整体感受、朗读。

4、想不想去草原看看,亲自领会一下草原专门的风光呢?播放有关草原的录像,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

5、在这碧绿无垠的大草原上,作者产生了什么感受呢?引导学生读出作者的感受。

六年级上册《草原》试讲稿

六年级上册《草原》试讲稿

六年级上册《草原》试讲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面试的X号考生,我今天抽到的试讲题目是老舍的《草原》,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呀,老师要先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歌的名字叫《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同时请大家认真观看视频。

稍后,我会找同学谈一谈观看后的感受。

师:视频播放完了,刚刚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大家都在不断的赞叹一一太美了,那谁来谈一谈你观看后的感受。

师:你来说一说,哦,你觉得那里的天特别的蓝,草特别的绿,就像一幅画。

师:是呀,草原的美景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正如歌中唱到的:彩蝶纷飞百鸟唱,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师:那今天,我们同样要来学习一篇描写草原的文章,它就是老舍的《草原》,那在老舍的笔下,草原会是怎样的呢?二、品味景物美师:谁来说说第1自然段中的“风光美”体现在哪些景物上?生:蓝天、小丘、羊群。

生:还有骏马和大牛。

师:我们来细读这些景物,请同学们看小组共学提示。

(出示)共学提示:(I)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草原美的语句,把你的感受简单批注在旁边。

(2)小组围绕一处景物讨论,全班交流。

师: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关键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与生活实际,围绕一处景物展开讨论。

师:哪个小组来和大家分享?生:我们小组画的是“空气是那么清鲜”一句,给我的感觉很清新。

(出示)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师:这明朗的天,这清新的空气让我们的心情也爽朗起来。

继续汇报。

生:我们小组研究的是“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师:你眼中的“一碧千里”是什么画面?生:满眼都是草,看不到尽头。

师:有去过草原的吗?来,想象画面谈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草原∣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草原∣苏教版

《草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

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

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

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

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1、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

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3、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

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进入课堂。

1、欣赏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是一首歌唱草原的歌,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你去过草原吗?你对草原有哪些了解?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草原的文章,板书课题:草原我们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里美丽的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3、简介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

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草原》选自《内蒙风光》。

【设计意图】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在悦耳的音乐声中,展开想象草原美景,以一种愉悦的心情走进文本。

草原试讲稿六年级上册

草原试讲稿六年级上册

草原试讲稿六年级上册XXX《草原》试讲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18号考生。

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草原》,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师:上课!师: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先来欣赏一首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透过歌曲,同学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师:请你来说。

是呀,那如诗如画的草原美景,就像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

今天我们就跟随XXX的笔触一起走进---草原。

师:来!跟随老师一起书空今天的课题。

(板书:草原)师:请同学们美美的齐读课题。

师:那文中写了关于草原哪些内容呢,让我们去文中找找答案。

二、初读师: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词、句子请教同桌或查工具书,再多读几遍。

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那具体写了哪几个场面呢?师:好,现在大家带着问题开始朗读吧。

师:大家念书的声音逐步小了,肯定有了念书的播种。

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走进“字词大闯关”!师:屏幕上这些词语能难倒你吗?谁愿意第一个来闯关?师:你的手举得最高,我看到了你满满的自信。

请你来读!师:大家说,她读的怎样样?师:嗯,是呀,声音洪亮,字正腔圆。

真像一个播音员啊!哦?我听到有同学说,她有一个字没有读准。

请你帮她改一改。

对啦!那这个词语应该读为:涩(sè)。

你的耳朵真灵敏!来,跟老师一起读涩(sè)。

师:涩会读了,那该怎样写呢?先说说你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师:请你来说。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

三点水加刀再加止就是涩。

哪位同学还有别的补充?师;对,刀字前面还有一个点不要漏掉,你观察的非常仔细。

把掌声送给他。

师:老师也根据这个字编了一个小口诀,请你和老师一起读“要想把涩写正确,刀前有点要明确。

”。

这样是不是更好记了呢?来吧,把‘涩’写进XXX,请你和我一起来书空。

(师范写:涩);注意这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XXX中练写一个“涩”,写完之后同桌交流举行点评,假如他写得规范工整,请送给他一颗五角星!师:攻克了字词关,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题目: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请第一个举手的你来说师:课文主要写了,我们一行人访问蒙古草原的颠末。

《草原》教案讲课稿

《草原》教案讲课稿

《草原》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草原》教案教学目标1 .能正确认读并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等词语。

2 .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3 .引导学生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语言,初步学习作者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展开丰富的想象,并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感受草原风光的美好。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揣摩优美的语句,感受草原的景美,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草原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们去过大草原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师:正像同学们所说,辽阔的草原的确是景色迷人、令人神往,难怪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第一次来到大草原,就抑制不住满心的喜悦,写下了洋洋洒洒的文字,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悟,那么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是一幅怎样的画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6课《草原》。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理解思路读生字,纠正读音。

课文同学们已经读过了,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作者围绕草原都写了哪些内容?(生自由交流)师总结:是啊,文章既写了草原的景,还写了草原上的人。

简单点来说,就是景美、人美。

那这节课我们就先来欣赏一下草原的美丽景色。

对草原景色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哪部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出草原的景色特点?(生自由交流:翠色欲流、一碧千里、无限乐趣……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些词语你觉得哪一个最合适?为什么?)怎么样同学们,他说得有道理吗?(板书:一碧千里)那你是怎样理解“一碧千里”这个词的?从同学们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中,我们可以看出草原大而绿的特点。

(1)谁能从文章中找到这句话,给大家读一读?(出示句子)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找的很准,读得不错,请坐。

谁再读?(•••)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们“茫茫”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生交流)字典中对茫茫一词的解释是:空旷,分不清边沿。

小学六年级语文草原试讲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草原试讲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草原试讲教案教案标题:小学六年级语文草原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草原的特点和生态环境,并能够用适当的语言描述草原的景色和动植物。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了解草原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2. 学会用适当的语言描述草原的景色和动植物。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PPT。

2. 草原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草原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对草原的兴趣,引导他们谈论对草原的了解和感受。

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课件或PPT,向学生介绍草原的特点和生态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植被等。

2. 向学生展示一些草原上常见的动植物图片,并简单介绍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Step 3:讨论与练习(2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出他们所了解的草原上的动植物,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适当的语言描述一幅草原的景色,并将描述写在练习本上。

Step 4: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他们所描述的草原景色,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Step 5:总结与拓展(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草原的重要性和保护草原的意义。

鼓励学生多了解自然环境,积极参与保护行动。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进一步了解草原的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活动,实地感受和观察草原的生态环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和个人练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同时,通过展示和评价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延伸环节,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6《草原》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
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1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

4.感受草原的美丽与可爱,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

2学情分析
学生对草原了解比较少,对蒙古族的生活习性也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中多次使用音频和视频带学生入境,让学生更深地感受美景,体会感情。

3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情境中展开想象,产生意境,从而获得和作者一样的感受。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能理解“一碧千里、翠色欲流”在文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3.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歌曲、图片等),感受草原的美。

4.采用读悟相结合的方法,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学时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

学时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能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描述的美景。

教学活动
1【讲授】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