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道的进出口及变速车道
匝道的分类匝道限速要求
![匝道的分类匝道限速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258d4cd27284b73f3425027.png)
匝道的分类匝道限速要求匝道,又称引道,立交桥和高架路上下两条道路相连接的路段,也指高速公路与邻近的辅路相连接的路段。
下面搜索整理了一些相关知识,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网!匝道的定义1.在t型(y型)互通立交中,通常将相交的主要道路定义为主线,相交次要道路定义为引线,连接引线与主线互通的线路称为匝道。
2.交叉口所谓“匝道”,是指在立交处连接立交上、下道而设置的单车道单方向的转弯道路.匝道的曲线元也是由直线段、圆曲线段和缓和曲线段组成的。
3.在线路立体交叉部位,线路的连接都是由不同种的曲线线形连接而成、称为匝道.由于匝道形式多样、其中桩的坐标计算就非常困难.笔者通过实际操作.摸索出将曲线分成各曲线元的方法来计算中桩坐标、以此来解决匝道各种线型的中桩坐标计算问题。
匝道的分类进口、出口匝道进出主干线的附属接驳路段,又称引道,是工程学上的术语,通常是指一小段提供车辆进出主干线与邻近的辅路,或其他主干线的陆桥/斜道/引线连接道,以及集散道等之附属接驳路段。
它是构成道路交流道的主要交通建设。
上、下匝道进出高架道路,向上或向下行车的附属接驳斜道,通常为“立交匝道”。
注:上述二者(1及2项)通常加入了集散道的设计。
非直接式匝道将左转车道设于右方,设置环道(loop)衔接其他公路。
半直接式匝道与非直接式匝道相似,但不用环道,改以路线较长、起伏较大的高架道路作为连接匝道。
直接式匝道将左转车道设于左方。
回转匝道U型转向的匝道。
注:以上名词以靠右行驶的道路设计为基础,与靠左行驶的道路设计,仅左右两字互换而已。
进出匝道的注意事项1、沿路留意指路牌,对要走的匝道心中有数2、走过了就继续往前走,千万不能急刹车或倒车3、进出匝道要走“边道”,即要提前进入减速道或者加速道匝道限速要求匝道内车速一般要求低于40km/h,这个限速值是根据匝道的转弯半径制定的安全行驶速度,因为根据离心力计算公式F=MV/r,转弯半径r一定,那么质量一定的任何车型行驶速度越小,则受到的离心力越小,车辆侧翻的可能性也就随之降低,而且细心的驾驶人都能发现:匝道的路面是外侧高于内侧的,这样可以抵消一部分离心力造成的车辆向外倾斜,对于车身较高的车辆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7章道路与道路交叉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7章道路与道路交叉](https://img.taocdn.com/s3/m/39fdbd1f647d27284b7351ab.png)
7.2 平面交叉
7.2.4 平面交叉口范围内道路平面线形宜采用直线;当需采用曲线时,其曲线半径不宜小 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 (接坡很难做—排水、美观、安全,规程规定与主线 一致)
7.2.5 平面交叉口范围内道路竖向设计应保证行车舒顺和排水通畅,交叉口进口道纵坡不 宜大于2.5%,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3%,山区城市道路等特殊情况,在保证安全的 情况下可适当增加。 (路线平面及纵断面设计时就应该考虑)
设计引起土建工程变化)
5 除考虑本交叉口流量、流向以外,还应分析相邻或相关交叉口的影响。(上下游的匹
配)
6 改建设计应同时考虑原有交叉口情况,合理确定改建规模。 7.1.3 道路交叉口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的规定。
不谈具体指标,谈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3
平面交叉口范围——规划规范
5
7.2 平面交叉
相对90规范的主要新增内容
7.2.1 平面交叉口应按交通组织方式分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为选型服务
1 平A类:信号控制交叉口--A1 、A2 2 平B类:无信号控制交叉口—B1、B2、B3 3 平C类:环形交叉口
进出口道展宽——规划规范 进口道展宽——设计规程
7.2.2 平面交叉口的选用类型
出入口较近的辅助车道
24
7.3 立体交叉
7.3.4 立交范围内主线横断面车行道布置宜与主线路段相同。当设集散车道时,集散车道 应布置在主线机动车道右侧,其间宜设分车带。主线变速车道路段的横断面应根据变 速车道平面设计形式确定。(集散车道的布设问题,3.5m车道宽)
集散车道的宽度可为单车道或双车道,集散车道应通过变速车道与主线直行车道相接, 集散车道和主线之间宜采用分隔设施。
道路等规范强条
![道路等规范强条](https://img.taocdn.com/s3/m/1898f30da6c30c2259019e94.png)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强制性条文第3.4.1:交叉口范围内的最小净高应符合表3.4.1的规定,顶角抹角宽度应与机动车道侧向净宽一致。
表3.4.1 最小净高第4.3.3: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高出1.2m的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
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停车视距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表4.3.3 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停车视距第5.5.1:在互通式立交匝道出入口处,应设置车道变速车道。
第6.2.9:无人看守或未设置自动信号的铁路道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图6.2.9)严禁有任何妨碍机动车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机动车驾驶员要求的最小瞭望视距(Sc)应符合表6.2.9的规定。
表6.2.9 道口最小瞭望视距《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强制性条文第3.4.2 :新建、改建交通工程规划中的平面交叉口规划,必须对交叉口规划范围内规划道路及相交道路的进口道、出口道各组成部分作整体规划。
第3.4.2-5:改建、整理规划,检验实际安全视距三角形限界不符合要求时,应按实有限界所能提供的停车视距允许车速,在交叉口上游布设限速标志。
第3.5.2-3:平面交叉口红线规划必须满足安全停车视距三角形限界的要求,安全停车视距不得小于表3.5.2-1的规定。
视距三角形限界内,不得规划布设任何高出道路平面标高1.0m且影响驾驶员视线的物体。
表3.5.2-1 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安全停车视距第3.5.5:城市道路交叉口范围内的规划最小净高应与道路规划最小净高一致,并应根据规划道路通行车辆类型,按下列规定确定:1 通行一般及机动车的道路,规划最小净高应为4.5-5.0m,主干道应为5m;通行无轨电车的道路,应为5.0m;通行有轨电车的道路,应为5.0m2 通行超高车辆的道路,规划最小净高应根据通行的超高车辆类型确定。
3 通行行人和自行车的道路,规划最小净高应为2.5m。
4 当地形条件受到限制时,支路降低规划最小净高应经技术、经济论证,但不得小于2.5m;当通行公交车辆时,不得小于3.5m。
匝道的加速车道长度
![匝道的加速车道长度](https://img.taocdn.com/s3/m/7a19e45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2.png)
匝道的加速车道长度在城市中,交通拥堵一直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城市都建设了匝道。
匝道是一种连接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交通设施,它可以使车辆在高速公路上或离开高速公路时更加方便快捷。
而加速车道则是连接匝道和高速公路的道路,它的长度对于车辆的加速和安全行驶至关重要。
首先,加速车道长度的长短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加速能力。
如果加速车道长度过短,驾驶员将无法充分加速,导致车辆无法进入高速公路的流量中。
这不仅会影响车辆的行驶效率,还会增加其他车辆的安全风险。
因此,加速车道的长度应该足够长,以便驾驶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加速。
其次,加速车道长度还影响着车辆的安全行驶。
如果加速车道长度不足,车辆在加速时可能会遇到其他车辆或障碍物,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如果加速车道长度不足,车辆在加速过程中可能会超速行驶,这也会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因此,加速车道的长度应该能够确保车辆在加速过程中安全行驶。
另外,加速车道长度还会影响城市交通的流畅度。
如果加速车道长度不足,车辆在高速公路入口处排队等待加速,这将导致交通拥堵。
此外,如果加速车道长度不足,车辆在加速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其他车辆的行驶,进一步加剧交通拥堵。
因此,加速车道的长度应该能够确保交通的流畅。
在实际建设中,加速车道长度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交通流量、车辆类型、道路等级等。
一般来说,城市道路的加速车道长度应该在100米左右,而高速公路的加速车道长度则应该在300米以上。
此外,加速车道的长度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车辆的安全行驶和交通的流畅。
总的来说,加速车道长度对于城市交通的运行和安全至关重要。
适当增加加速车道长度,可以提高车辆的加速能力和安全行驶,同时也可以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的流畅度。
因此,在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中,必须充分考虑加速车道长度的问题,以确保城市交通的高效、安全和便捷。
高速公路匝道各部分名称
![高速公路匝道各部分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844aaa5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f.png)
高速公路匝道各部分名称高速公路匝道是高速公路与其他道路相连接的重要部分,它分为入口匝道和出口匝道两部分。
以下将详细介绍高速公路匝道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一、入口匝道入口匝道是连接普通道路和高速公路的通道,主要用于车辆从普通道路进入高速公路。
入口匝道通常由加速车道、匝道连接段和匝道汇入段组成。
1. 加速车道加速车道是入口匝道的起始部分,它位于普通道路上,用于供车辆加速并与高速公路匝道匹配速度。
加速车道的长度一般较长,以便车辆有足够的加速距离,与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安全融入。
2. 匝道连接段匝道连接段是加速车道与匝道汇入段之间的部分,它是连接加速车道和匝道汇入段的桥梁。
匝道连接段通常是一座特殊的交叉桥梁,用于将车辆从加速车道引导至匝道汇入段。
3. 匝道汇入段匝道汇入段是入口匝道的最后一部分,它是将车辆从匝道连接段引导至高速公路的通道。
匝道汇入段通常是一个弯道,车辆在这里需要根据道路标志和标线进行转弯,平稳地进入高速公路。
二、出口匝道出口匝道是连接高速公路和普通道路的通道,主要用于车辆从高速公路上行驶至普通道路上。
出口匝道通常由匝道分叉段、匝道连接段和减速车道组成。
1. 匝道分叉段匝道分叉段是出口匝道的起始部分,它是将车辆从高速公路上分流至不同的出口道路。
匝道分叉段通常是一个分叉口,车辆在这里需要根据道路标志和标线选择合适的出口方向。
2. 匝道连接段匝道连接段是匝道分叉段和减速车道之间的部分,它是连接匝道分叉段和减速车道的桥梁。
匝道连接段通常是一个过渡段,车辆在这里需要平稳地从高速公路上分流至减速车道。
3. 减速车道减速车道是出口匝道的最后一部分,它位于普通道路上,用于供车辆减速并与普通道路的行驶速度匹配。
减速车道的长度一般较长,以便车辆有足够的减速距离,安全地驶离高速公路。
在高速公路匝道的设计和使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匝道的长度和坡度应根据交通流量和车辆类型进行合理设计,以保证车辆的安全驶入或驶离高速公路。
3匝道设计
![3匝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a2e02d2d15abe23482f4dbc.png)
辅助车道
设计原则:出入顺畅、安全、线形与正线协调,出入口
应易于辨认,正线与匝道间相互通视。
五 端部设计
一、出口与入口设计
【主线出、入口】:一般情况下主线出、入口应设在主线行 车道的右侧,出口位置应易于识别。
出口:上坡路段-便于减速,一般在构造物前,若在后,
距离>150m 入口:下坡路段-便于加速
一级公路 二(一)
二级公路 三(二)
三级公路 三
四级公路 三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二(一)
三(二) 三 三
三(二)
(三) (三) (三)
(三)
/ / /
(三)
/ / /
(三)
/ / /
三、匝道的设计依据
(二)匝道的设计速度 根据立交的类型、转弯交通量的大小以及用地和建
设费用等条件选定。
3 匝道设计
一、匝道的基本形式
按匝道的功能及其与 相交道路的关系划分 右转匝道 左转匝道
1.右转匝道
特点:右出右进, 不设跨线构造物; 方向明确, 车速高。
2.左转匝道
车辆须转约90~270°越过对向车道,除环圈匝道外,至 少需要一座跨线构造物。 1)直接式:又称定向式或左出左进式。 左转车辆直接从左侧驶出,左转弯,到相交道路的左侧驶入。
平行式变速车道端部应设渐变段与正线连接。
五 端部设计
(2)直接式:不设平行路段,由正线斜向渐变加宽,形成一条 与匝道连接的附加车道。 特点:线形平顺与行车轨迹吻合,对行车有利。但起点不易识 别
五 端部设计
采用原则: 减速车道采用直接式
加速车道采用平行式 变速车道为双车道时,加减速车道均采用直接式
双车道的加减速车道
![双车道的加减速车道](https://img.taocdn.com/s3/m/92cea119c5da50e2524d7fa5.png)
双车道的加减速车道,如何确定三条线(变速车道的三个参数)的长度?当匝道是双车道时,变速车道只能是直接式的。
如果主线也是双车道,则根据《规范》规定,应在距分流端600-1000米到合流端600米内设置辅道。
如图以减速车道为例:本例中,主线为双车道,加了辅道后的横断面图为 C-C (至于主线和辅道之间是否有路缘带《规范》上没有明确说明,本例中做了路缘带0.5m )。
匝道的横断面图为 A-A 。
如图1。
为了保证汽车从主线的外侧行车道和辅道都能顺利地过度到匝道的内、外侧行车道上,则必须保证主线的外恻行车道和辅道的减速车道长度都满足一定的长度。
当然,汽车从辅道向匝道的过度可以在进入辅道后就提早缓慢减速,也就是说在辅道上是有足够的长度减速的(平稳过度)。
因此,只要满足在主线外侧行车道上的减速长度就可以了。
以下就是这三个参数的 图1 图2计算过程:参数一:(渐变段起点到主线设计线的距离)渐变段起点应该是主线外恻行车道中线与辅道中线的连线的中点。
(本例中,主线的一个行车道宽度是3.75m,而匝道是3.25m,这样就能够做到车道宽度比较平缓的过度。
)因此,第一个参数的计算式为:3.0/2+0.5+3.75+3.75+0.25=9.75.(图3)参数二:(减速车道起点到主线设计线的距离)在该位置,匝道的内侧行车道应该正好向外偏宽一个车道宽度。
因此第二个参数的计算式为:3/2+0.5+3.75+3.75+0.5+3.25=13.25.(图4)参数三:(减速车道终点到主线设计线的距离)该点既是硬路肩圆角处两设计线之间的距离。
可近似计算为:主线设计线到其硬路肩的距离14.25m+硬路肩偏宽1m+圆角直径1.2m+匝道硬路肩偏宽(如果有的话)+匝道硬路肩到其设计线的距离图3 图4 图53.75m=20.2m.(图5)(需要说明的是:当主线是曲线并且与匝道反向时,变速车道终点不应该是硬路肩圆角处,而应该是该点以前的某一点,具体的在哪个地方需要由主线和匝道的超高决定。
浅谈互通立交的匝道设计
![浅谈互通立交的匝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0448652804d2b160b4ec07c.png)
浅谈互通立交的匝道设计作者:周文杰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33期摘要:在互通式立交的过程中,匝道作为其一个重要的基本单元,匝道设计的合理性将会直接影响立体交叉的功能、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工程投资的高低等。
因此,本文通过介绍互通式立交匝道设计中的基本原则,阐述了匝道的平、纵面线形以及横断面的设计,同时指出了在互通式立交匝道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Abstract: Ramp is an important basic unit in the design of interchange. Its design has direct effect on the function of the interchange, driving safety and comfort and the cost of the proje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interchange design,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linear and design of the cross sec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points out the main factor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design of the interchange.关键词:互通立交匝道;设计依据;设计要点Key words: interchange ramp;design consideration;design points中图分类号:U412.35+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3-0078-031 概念两条或两条以上交叉的道路,在交叉区域内,利用匝道使相交的道路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相互交叉,从而避免平面交叉的工程,称为互通立交。
匝道与车速
![匝道与车速](https://img.taocdn.com/s3/m/c3be3ad828ea81c758f57842.png)
匝道匝道是进入加速车道(减速车道)前的一段路,文字表示就是你写的那样: 匝道→加速车道→高速→减速车道→匝道补充:加速车道【acceleration lane】指的是供车辆驶入高速车流之前加速用的车道。
匝道,就是上高速,从收费站进车道或是进出服务区那一截就是了。
匝道是高速公路入口(或出口)靠右侧的一条道路(一般在150-200米),是进入高速公路的加速车道(或下高速公路的减速车道),因为高速公路规定的最低时速为60公里,所有车辆必须在此车道加速至60码以上后才能进入高速车道,下高速公路时也必须在此减速至60码以下才能出高速公路。
立交桥和高架路上下两条道路相连接的路段,也指高速公路与邻近的辅路相连接的路段。
高架路的匝道,进口路和出口路是分开的,只能顺行,车辆错过了下匝道,就不能从上匝道下路,只能从下一个下匝道下路。
立交桥的匝道,也是按照设定的标志行驶,谁也不能各行其是。
高速公路匝道是上下高速公路的连接线,一般都比较短。
加速车道是经过匝道后进入高速主线的与高速行车道并行的车道,一般在300米--500米距离,用来提高进入高速主线车辆的车速一达到安全行车的车速。
减速车道则是为要下高速的车辆提供减慢车速的车道,设在车道的最外侧,下高速的车辆可在减速车道上减慢车速,好安全通过下高速公路的弯道,互通立交及匝道。
同方向有2条车道的,左侧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100公里;同方向有3条以上车道的,最左侧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110公里,中间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90公里。
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与上述车道行驶车速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行驶。
三条车道最左侧:110-120、中间90-110、最右:只要高于60即可,没限制最高时速(60-120都行)。
高速路的车最低时速是要求60公里,最高不得超过120公里。
如果高速路同方向有2条车道,右侧车的速度范围为60公里到100公里,左侧车的速度范围为100公里到120公里。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加减速车道长度设计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加减速车道长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7392186c175f0e7dd13702.png)
行 速度 。寻找到 可利 用的交通流 间隙汇人主线车道 。
Le t sg fAc ee a i n a d De ee a i n La ng h De i n o c lr to n c lr to ne a p e s y I t r ha g tEx r s wa n e c n e
Z A G Hu-i ,C E G We H N ij e HN i
0 引 言
交 行车安 全对 整个互 通立 交乃 至高速公 路 系统 的安 全状况起 着举 足轻 重 的作 用 。
根 据高 速公路互 通式 立交交 通事 故发生 地点 统
互 通式 立交作 为高 速公路 系统 中重要 的交 通节
点 ,起 着车 流转换 和道 路之 间连接 的作用 ,互 通立
2
=
低 工程 造价 、提 升公 路景观 效果 等 至关重要 。
1 驾驶 需 求
高速公 路互 通式 立交分 合 流区 的变速 车道是 高 速公路 系统 的一 个重 要组成 部分 。互通 立交 变速 车 道是 主线 车道 和 匝道 之 间的附 加车道 ,变 速车 道 的 作用 是 为了在保 证 主线 车辆 服 务水平 的条 件下 ,完 成 匝道上 的车辆 安全 分离 和顺 畅汇入 主线 。 变速 车道设 置 的合理 性 ,对于行 车 的安全舒 适
道路工程 H ha Egerg i wy nien g n i
高速公路互通立 交加减速车道
加减速车道
![加减速车道](https://img.taocdn.com/s3/m/bb6e06d6b14e852458fb57bb.png)
答复: 你好,已经解决了,请你注意在此区间内的匝道侧的独立超高设置受控于匝道的超高数据文件,如果匝道在此对应区间内设置了超高,那么软件自动先根据主线超高横坡推算路面标高到附加车道内侧外缘,然后再采用匝道的独立超高推算到土路肩边缘。如果用户没有设置匝道在此区间的超高,那么软件将全部按照主线的超高横坡进行推算到土路肩边缘。
问题: 郭工你好 我想问下互通立交在做加减速车道时,如果是位于主线缓和曲线上时,该怎么做减速车道或怎么使用纬地的拖动功能,谢谢
答复: 你好!当主线位于曲线上且恰好位于缓和曲线上时,一般我们将此端作为匝道的起点较为方便些了,终点接线时是不能选择接线到缓和曲线的,因为缓和曲线的曲率是不断变化的,软件就无法完成终点接线的自动功能的。
3.绘制路面标高图中的“标注预览”实在是看不清,太小了,所以也就不知道这10个选项中到底是个什么对应关系,可否考虑象桥梁博士中那样,用鼠标可以缩放啊?嗯,最好是在“帮助文件”中说明一下各种对应关系。
4.前面也有人提到这个“平面设计”中的“文件控制”改成相对路径,只要在一个文件夹下就不用提示了“读取平面控制文件有误“了,或者提示一下以后,询问用户是否重新指定,如不指定的话再加上”以后不用再提示了“这样的对话框,界面就应该友好多了,虽然现在对平面设计已经没什么影响了。
另外我还发送了最新修改中的“用户手册”下载地址给你了,请你下载参考。
互通式立交的分合流点及端部设计
![互通式立交的分合流点及端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56565a581b6bd97e19ea15.png)
互通式立交的分合流点及端部设计作者:肖华来源:《卷宗》2015年第12期摘要:论文结合笔者的互通式立交设计经验,就匝道分合流点及端部设计做了研究。
关键词:互通式立交;分合流点;匝道端部;设计互通式立体交叉是城市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和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高等级公路和城市立交的普遍修建,作为城市立交和高等级公路车辆出入门户的互通式立交也开始大量修建。
立体交叉中主线与被交道路处于不同高程上,需用道路将其互相联系,以供各转弯车辆行驶,这些起联接作用的道路我们通常称之为匝道,匝道两端与主线、被交道路连接区域称之为匝道端部,也称道口。
匝道端部范围,包括匝道出入口,变速车道及辅助车道等部分。
匝道的端部形式,就其出入口位置不同,有左出入口和右出入口;就其主线或交叉线几何形状不同,有直线和曲线等。
本文就结合自己的设计经验,针对匝道分合流点及端部设计做一些研究。
1 匝道端部出、入口三角区设计三角区范围通常指主线与匝道分岔处两侧路面、路基边缘线相交形成的三角地带,它包括增加的路面偏置值和土路肩部分。
1、分流处三角区设计为给误行车辆提供返回余地,分流点三角区行车道边缘应增加偏置值,其作用是便于误入匝道口车辆有回转余地,它的取值与端部半径有关。
当主线硬路肩宽度能满足停车宽度要求时,偏置值宽度可直接采用该硬路肩宽度,不需要增加偏置值,三角区范围内的路面结构应与行车道路面结构相同。
2、合流处三角区设计合流处三角区不需要增加路面偏置值,三角区为主线的硬路肩与匝道硬路肩边缘相交形成,为便于画路面标线三角区应铺设路面,为了防止匝道车辆过早进入主线,三角区内应画出明显路面标线。
三角区附近的匝道路面宽度,应逐渐过渡到变速车道宽,其渐变率一般为1/15或更缓些。
3、三角区要求出口三角区分岔端部要显明易辨,便于司机在变速车道之前就能识别出口分岔而及时减速。
三角区必须画出显明的路面标线,设置交通标志。
分岔端部应用斜式缘石围成半圆形,其半径可采用0.6~1.0米。
立体交叉-第六章分解
![立体交叉-第六章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1860392ef12d2af90242e6ba.png)
五、变速车道横断面设计
3)变速车道超高的设置如下: ①主线为直线时
a) 直接式变速车道 匝道第一曲线出现 在分流鼻或汇流鼻 以外,应在变速车 道全长范围内采用与主线相同的正常横坡。 b) 平行式变速车道 变速车道全长范围内,横坡应为主线的正常横坡。当分(汇)流鼻紧接半径 较小的曲线时,则可在CP至分、汇流鼻间的合适位置(根据超高渐变率 而定)作为匝道超高过渡的起点。
四、变速车道几何设计
3.主线为曲线时变速车道的线形 2) 直接式变速车道 对于曲线外侧的直接式变速车道,当主线为需要设置大于3%超高的左弯 曲线时,或因其它原因而不便在接近分、汇流鼻附近采用主线相同的线形 时,可在主线车道外缘线和匝道车道内缘线的距离为3.5m这一点至分、汇 流鼻端范围内采用S形回旋线向匝道线形过渡,如下图所示。
第一节 变速车道设计
三、变速车道的形式及适用条件 定义:在匝道与正线连接的路段,为适应车辆变速行驶的需要,而不致
影响正线交通所设置的附加车道称为变速车道。
减速车道:车辆由正线驶入匝道时减速所需的附加车道称为减速车道; 加速车道:车辆从匝道驶入正线时加速所需的附加车道称为加速车道。 变速车道的形式: 平行式 直接式
三、变速车道形式及适用条件
1.平行式
三、变速车道形式及适用条件
2、直接式
三、变速车道形式及适用条件
3.适应条件
原则上加速车道采用平行式,因加速车道较长,平行式容易布置。平行式 变速车道端部应设渐变段与正线连接。
原则上减速车道采用直接式,另外加速车道较短或双车道的变速车道应采用 直接式。
2
四、变速车道几何设计
注册道路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题汇总
![注册道路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fff2b0bfc4ffe473368abac.png)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1-1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目的是什么?答:为了加强工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指定本法2-1-2 公路的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答:公路的发展应当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确保质量、保障畅通、保护环境、建设改造与养护并重的原则。
2-1-3 国道规划、省道规划、县道规划、乡道规划的编制、批准部门各是哪里?答:国道规划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并商国道沿线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报国务院批准。
省道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并商省道沿线下一级人民政府编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县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报上级人民政府批准。
乡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协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编制,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依照第三款、第四款规定批准的县道、乡道规划,应当报批准机关上一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省道规划应当与国道规划相协调。
县道规划应当于省道规划相协调。
乡道规划应当于县道规划相协调。
2-1-4 公路建设项目应实行哪几项目制度?答:公路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法人负责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2-1 从事建筑活动的勘察设计单位具备从业资格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答: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二、有与其从事的建筑活动相适应的具有法定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三、有从事相关建筑活动所应有的技术装备;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2-2 建筑法规定的设计单位对其设计质量负责的具体责任是什么?答: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对其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
勘察、设计文件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技术规范以及合同的约定。
匝道与加速车道、减速车道
![匝道与加速车道、减速车道](https://img.taocdn.com/s3/m/6cdb7c2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7.png)
匝道与加速车道、减速车道
加速车道:
指的是供车辆驶入高速车流之前加速用的车道。
加速车道是出了闸道口靠最右边的有一段路,在地面粗的虚线的右面的路。
加速车道和匝道的区别:从匝道进入加速车道,再从加速车道进入行车道。
所以,匝道后面才是加速车道。
正确驶入方法:
车辆进入加速车道后,应迅速提高车速,并开启左转向灯,行驶到一半以上路程时,在不妨碍正在行车道上行驶的车辆的情况下,平滑汇入行车道。
一般车速至少提高到60KM/小时才可以并入最右右侧行车道。
错误驶入:
减速车道:
指的是供车辆驶离高速车流之后减速用的车道。
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减速用的。
扩展资料: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八条第三款规定:
同方向有2条车道的,超车道上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100公里;同方向有3条以上车道的,超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110公里,行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90公里。
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与上述车道行驶车速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行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特点:车道明确,易于辨认,行驶轨迹呈反向曲线,对行车 不利
变速车道
平行式变速车道端部应设渐变段与正线连接。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公路立体交叉
公路测设技术
(2)直接式:不设平行路段,由正线斜向渐变加宽,形成
一条与匝道连接的附加车道。
特点:线形平顺与行车轨迹吻合,对行车有利。但起点不易识 别
分流处偏置值和端部半径
主线偏置值C1(m) 匝道偏置值C2(m) 端部半径r(m)
≥3.0
0.6~1.0
0.6~1.0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公路立体交叉
公路立交
02
匝道
变速车道
公路测设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变速车道
公路立体交叉
公路测设技术
二、变速车道设计
▪ 变速车道:在匝道与正线连接的路段,为适应车辆变速行
驶的需要,减少对正线交通的影响所设置的附加车道。
▪ 减速车道:车辆由正线驶入匝道时减速所需的附加车道称
为减速车道;
▪ 加速车道:车辆从匝道驶入正线时加速所需的附加车道称
为加速车道。
▪ 1.变速车道的形式:
▪
平行式
▪
直接式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公路立体交叉
公路测设技术
(1)平行式:在正线外侧平行增设的一条附加车道。
变速车道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公路立体交叉
公路测设技术
加速车道
采用原则: 减速车道采用直接式;加速车道采用平行式; 变速车道为双车道时,加减速车道均采用直接式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公路测设技术
谢谢观看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公路立体交叉
匝道 进口
【通视 主线100m 区域】 匝道60m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Βιβλιοθήκη 公路测设技术匝道 出口
公路立体交叉 驶出匝道出口端部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公路测设技术
公路立体交叉
主线与匝道的分流处楔形端布置
匝道 进出口
公路测设技术
误行车辆返回,设置偏置加 宽,圆弧连接
匝道 进出口
出入口 变速车道 辅助车道
设计原则:出入顺畅、安全、线 形与正线协调,出入口应易于辨认, 正线与匝道间相互通视。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匝道 进出口
公路立体交叉
公路测设技术
一、出口与入口设计
【主线出、入口】:一般情况下主线出、入口应设在主线行
车道的右侧,出口位置应易于识别。 出口:一般在构造物前,若在后,距离>150m,上坡路段 -便于减速 入口:下坡路段-便于加速
公路测设技术
匝道的进出口及变速车道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主讲人:张希庆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公路测设技术
1 匝道的进出口及变速车道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公路立体交叉
01
公路立交 匝道
02
匝道的进出口 变速车道
公路测设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公路立体交叉
公路测设技术
1、匝道进出口:是指匝道两端分别与正线相连接的道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