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
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 推断词义)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 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
.
1
语境分析推断
内部语境 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
外部语境
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 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 言环境
.
2
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 例:辨析“应”在句中的实词义
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步骤:分析成分→推断词性→推测词义
.
11
例如:
《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 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 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 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促织》中“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 售者”中“高”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联系原 文,可推断为“抬高”。
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推断: “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
拍”,“应”可释为“随着,和着”。
②(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推断:“应”和“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
位置上,而“对”为“回答”之意, “应”为
“应答”。
.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杼相之
相:辅佐
B.扌豕 lì(攭) 崔杼之子
殚精竭虑。 不伦不类。 贪得无厌。 诲人不倦。
长治
.
17
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可借助这些成语中的意义 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
①孙膑期曰:暮见火举而齐发 (不期而遇 约定)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招致,招引 )
③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风知劲草,强 )
⑤势拔五岳掩赤城 ⑥召医而尤其故
(出类拔萃,超出) (怨天尤人,责问,责怪)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 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 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 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 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
14
同义复词
1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
2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鸿》
考:敲打 过:责备
责— 要求 对人或对人做的事
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殷—富裕
造—登上,到达
文—掩饰 用漂亮的言词掩饰 济—扶助 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比—紧接着,紧挨着
以成语为例
.
9
结构分析法小结:
1、找并列结构(看哪部分与哪部分并列) 2、找并列成分(哪个词跟哪个词并列) 3、比较推断词义。(相同词性;相同、相 关、相对意思)
.
18
▪ 六.字形分析法 ▪ 即根据汉字的构字方法(主要是形
声,会意)来猜测字词的意义。
.
19
▪ 形声字:
形旁:表 示事物的 类别
晴
声旁: 主要起 标声的 作用
.
20
解释下列句中“籴dí” 字的含义:
1、贫民虽平价不能籴。(2001北京卷)
2、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
2.“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中“固”的含义:
可根据句式整齐这一特点。由“地”推出“固”也应 为名词,可译为“险固的地势”。
.
7
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4、 追亡逐北
(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的军队。常用“败北”,北即 败)
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 的孩子,应当让他有所成就。”
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 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
见“黠儿”为褒义,. 故选B)
5
二、结构分析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 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 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 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 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 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 词语的词性、词义。
5、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对应“用”,被任用。上下文含有被动义)
6、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7、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族”字义同“灭”字) .
8
含义相同相近: ▪ 求全责备——求, ▪ 民殷国富——富, ▪ 登峰造极——登, ▪ 文过饰非——饰, ▪ 扶危济困——扶, ▪ 比肩接踵——接,
.
12
高考链接
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C.自放驴,取樵炊爨
审:知道。 在句中作什么 樵:打柴。 成分?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
“樵”作“取”的宾
语,应为名词,指柴
草。
答案:C
.
13
四、邻词推断法 (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扌豕 :挑拨
C.景公与 陈无宇……诛封(庆封地名) 诛:杀掉
D.始而相与,久而相信, 卒而相亲 与:结交
答案是C , 解释为 “讨伐(庆封)”
.
4
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
例:选出下列划线句正确的一项 齐武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
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 “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
10
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 功能推断词义)
ຫໍສະໝຸດ Baidu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
上是一致的,除了“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
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外,文言文的句子是按
“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的顺序排列的。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
词、形容词充当,定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形容词
3 成益愕,急逐趁之 《促》
趁:追赶
4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 《屈》
幸:希望
.
15
五、成语对应法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 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 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 出文言词义。
.
16
下面列举一些课内实词与成语的中某些词的含义 一一构成同义的现象。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竭:尽 赵奢之伦制其兵—— 伦:类 夫晋,何厌之有—— 厌:同“餍”,满足 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教导、指导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久安 治:安定,太平
.
6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 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进行 判断。如:
1.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这句话前后正好语意相对,由此,可推断“亡”与 “有”的意思也应相对,当“无”讲。另外,有时亦可 借助整齐的句式,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 这个词的正确意思。如
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 推断词义)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 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
.
1
语境分析推断
内部语境 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
外部语境
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 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 言环境
.
2
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 例:辨析“应”在句中的实词义
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步骤:分析成分→推断词性→推测词义
.
11
例如:
《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 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 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 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促织》中“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 售者”中“高”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联系原 文,可推断为“抬高”。
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推断: “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
拍”,“应”可释为“随着,和着”。
②(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推断:“应”和“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
位置上,而“对”为“回答”之意, “应”为
“应答”。
.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杼相之
相:辅佐
B.扌豕 lì(攭) 崔杼之子
殚精竭虑。 不伦不类。 贪得无厌。 诲人不倦。
长治
.
17
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可借助这些成语中的意义 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
①孙膑期曰:暮见火举而齐发 (不期而遇 约定)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招致,招引 )
③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风知劲草,强 )
⑤势拔五岳掩赤城 ⑥召医而尤其故
(出类拔萃,超出) (怨天尤人,责问,责怪)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 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 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 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 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
14
同义复词
1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
2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鸿》
考:敲打 过:责备
责— 要求 对人或对人做的事
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殷—富裕
造—登上,到达
文—掩饰 用漂亮的言词掩饰 济—扶助 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比—紧接着,紧挨着
以成语为例
.
9
结构分析法小结:
1、找并列结构(看哪部分与哪部分并列) 2、找并列成分(哪个词跟哪个词并列) 3、比较推断词义。(相同词性;相同、相 关、相对意思)
.
18
▪ 六.字形分析法 ▪ 即根据汉字的构字方法(主要是形
声,会意)来猜测字词的意义。
.
19
▪ 形声字:
形旁:表 示事物的 类别
晴
声旁: 主要起 标声的 作用
.
20
解释下列句中“籴dí” 字的含义:
1、贫民虽平价不能籴。(2001北京卷)
2、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
2.“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中“固”的含义:
可根据句式整齐这一特点。由“地”推出“固”也应 为名词,可译为“险固的地势”。
.
7
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4、 追亡逐北
(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的军队。常用“败北”,北即 败)
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 的孩子,应当让他有所成就。”
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 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
见“黠儿”为褒义,. 故选B)
5
二、结构分析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 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 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 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 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 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 词语的词性、词义。
5、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对应“用”,被任用。上下文含有被动义)
6、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7、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族”字义同“灭”字) .
8
含义相同相近: ▪ 求全责备——求, ▪ 民殷国富——富, ▪ 登峰造极——登, ▪ 文过饰非——饰, ▪ 扶危济困——扶, ▪ 比肩接踵——接,
.
12
高考链接
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C.自放驴,取樵炊爨
审:知道。 在句中作什么 樵:打柴。 成分?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
“樵”作“取”的宾
语,应为名词,指柴
草。
答案:C
.
13
四、邻词推断法 (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扌豕 :挑拨
C.景公与 陈无宇……诛封(庆封地名) 诛:杀掉
D.始而相与,久而相信, 卒而相亲 与:结交
答案是C , 解释为 “讨伐(庆封)”
.
4
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
例:选出下列划线句正确的一项 齐武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
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 “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
10
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 功能推断词义)
ຫໍສະໝຸດ Baidu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
上是一致的,除了“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
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外,文言文的句子是按
“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的顺序排列的。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
词、形容词充当,定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形容词
3 成益愕,急逐趁之 《促》
趁:追赶
4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 《屈》
幸:希望
.
15
五、成语对应法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 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 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 出文言词义。
.
16
下面列举一些课内实词与成语的中某些词的含义 一一构成同义的现象。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竭:尽 赵奢之伦制其兵—— 伦:类 夫晋,何厌之有—— 厌:同“餍”,满足 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教导、指导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久安 治:安定,太平
.
6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 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进行 判断。如:
1.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这句话前后正好语意相对,由此,可推断“亡”与 “有”的意思也应相对,当“无”讲。另外,有时亦可 借助整齐的句式,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 这个词的正确意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