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比较文

合集下载

面向文学事实本身——英伽登现象学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比较初探

面向文学事实本身——英伽登现象学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比较初探
收 稿 日期 :0 20 —2 2 1 _21
学科 研究 成果 的例 证 , 自身 独 特 的价 值 往 往 被 忽 其 略, 使得文学研究失去 了文学性 。 文学 研究 缺乏 对文 学本 身重 视 和研 究对 象 泛化 的弊 端 已经 引起 了西 方 学 界 注 意 , 十 世 纪 的西 方 二 理论界涌动着一股 回归文学本 身的期待 , 国学界 我 在鲸吞般吸收西方文论 的后 , 也在不断反思理论本 身的合理性 。过多地强调文学的外部研究没有触及 到文 学本 身 , 少对 文 学 内部 的研 究 得 出的 结 论 对 缺 文学是否试用还很成 问题。只有 面向文学本身 , 才 能算作真正 的文学理论 , 才可能提 出关 于文学的新 问题 。
作者简介 : 牛志信 (9 7一 ) 男 , 18 ,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 究生。研究方 向 O
般 作 品 或 文 学 艺 术 作 品 的 观 : 本 质 的 分 念做 析” 儿, ¨ 。 因此 , 须 把 两 种 方 法 —— “ 人 一 部 艺 必 深 术作 品 的概 括研 究 ” 同 “ , 无论 是 作 者创 作 体 验 还是 欣 赏者 的接 受体 验 ” 合 起来 , 我 们 应该 把 艺 术 家 结 “ 或 观赏 者与 某 一 对 象 ( 别 是 艺 术 作 品 ) 间 的 接 特 之 触或交流这一基本事实 , 作为我们探求美学定义的 出发点 ” 】, 伽登 的现象 学 文论 直 接 面 向文 学 事 J 英 。 实 本身 , 过对 文学 艺术 作 品的创 造性 阐释 , 通 建构 了 个 由文学 艺 术作 品 的存在论 、 识论 、 认 价值 论组 成 的逻辑 严 密 、 序井 然 的现代 文论 体 系。 秩 我 国古代哲人对宇宙的把握多是从具体 的感性 对 象人 手 , 并借 助感 性 对 象 的某 些 特 点使 人 领 悟 到 其 要表 达 的抽 象 内涵 , 国古 代 的文 论 范 畴与 哲 学 中 范 畴是 相贯 通 的 , 以说 , 国古 代文论 是 中 国古 代 可 中 哲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古代哲人这种在现象 中 直 观本 质 的思 维方 式对 国人 的文化心 理产 生 了很 大 影响 , 中国传统文论除了泛文学 的道德性及文学 的 社 会 功能 等外 在论 外 , 本 是 以美 学 上 的考 虑 为 中 基 心, 中国文论家常利用直观取象的方式 。中国传统 文 学批 评最 常见 的批 评 文 体— —诗 话 , 能体 现 传 最 统文论面 向文学作品本身的特点, 它一般是零散 、 即 兴、 随意的诗歌评论 , 它通常是针对具体的诗的某一 特 点进 行 片段 性点 评 , 是这 种 片 断 性 背后 包 含 着 但 批 评 家对 诗 歌 的反 复 体验 、 思索 。 无 论 是 现象 学文 论还是 中国传统 的文论都包 含 着 “ 向文学 事实 本身 ” 品质 , 面 的 正是 这种 品质使 得 两 者 能够 对 文学研 究 提 出新 的见 解 , 有很 强 的理 具 论活力。然而两种文论毕竟分别植根于各 自 同的 不 文化传统 , 同样是面 向文 学本身 , 由于两者言说角 度、 话语表达方式 的不 同, 其理论形态也存在很大的 差异 , 我们在按照现实需要对中西方文论进行借鉴 的 时 , 定对 两者 理论 框 架 、 念范 畴研究 思路 进行 一 概 细致 的比较 , 尽量避免食而不化 的现象出现。

比较文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材料解析

比较文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材料解析

名词解释:1.世界文学:世界文学是超越民族文学的文学研究,更多指涉本国文学之外的世界其他民族文学。

2.影响研究:比较文学的基本研究类型之一,早期实践中的唯一类型,以一种强烈的历时意识通过广泛搜集材料,对事实和进行严密考据、分析、归纳,来研究各民族文学之间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超越国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包含着对艺术创作活动本质的理解。

3.平行研究:平行研究主要由类比与对比两种方法构成,即辨别其中的类似或差异,以及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

平行研究的具体对象包括主题、文体、风格、技巧、原型、神话、思潮和文学史等。

其主要关注点在文学性上,力图通过求同辨异,把握文学发展、艺术创作文本结构等方面的规律以及作品的审美特点和价值等。

用逻辑推理方式,对相互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进行研究;注重比较不同民族文学在主题、题材、文体、人物、情节、风格等文学诸多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

4.法国论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文学史”的一支,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5.美国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一种文学研究,涵盖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个方面。

既包括“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研究,也包括无事实联系的跨国界文学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研究。

6.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7.主题学:主题学是比较文学的一个门类,它主要用变异学去研究同一母题、题材、意象、情境、套语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的流传、演变和成因,以及它们在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不同作家笔下的不同处理,从而去理解这些不同作家的各自风格以及不同民族和国家相互之间的交往、影响及其文化的异质特征。

中外文化和文论

中外文化和文论

中外文化和文论
中外文化和文论是指中外两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学理论体系。

中外文化和文论的比较研究可以通过对中外文学作品、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等方面的比较,来探讨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以及不同的文论体系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

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主要关注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异同。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人际关系、艺术观念等方面。

例如,中国文化注重和谐、家庭观念、尊重长辈等价值观念,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自由、平等等价值观念。

这些差异会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产生重要影响。

中外文论的比较研究主要关注文学理论的发展和特点。

中西方的文论体系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文论注重修辞、格律、韵律等方面的研究,强调诗词的音韵美和意境表达;而西方文论则注重文学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研究,强调作品的意义和社会背景。

近代以来,随着文学理论的发展,中外文论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日益增多。

中外文化和文论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增进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交流,促进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发展。

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中外文化和文论的比较研究,深入探讨文化差异和文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为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中西方文学差异

中西方文学差异

华北电力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教师签名:华北电力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Differences in Western Literature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成人教育学院年月日(不填)摘要中西方文学作为世界文论的两大系统,具有不同的生长机制和发生根基。

观念和形态也有不同的发展态势,这种差异主要是由文学语境和历史情景所造成的。

中国传统文学主要是以“抒情”尾注,主要用来表现社会和个体的情感,属于审美论的范畴。

在我国西方文学观念中,“模仿论”统治了欧洲西方思想的两千年,这种认知属于“认识论”,西方主要将文学当作知识。

本文从历史、环境,文化,人文等方面对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行阐述,进而对中西方文学进行差异的解读。

关键词:中西、文学、差异目录绪论 (1)第一章.中西方文学起源和发展 (2)第一节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发展 (2)第二节西方文学的祈愿和发展 (2)第二章.中西方文学和新观念不同 (3)第一节中国文学核心观念——抒情为主 (3)第二节西方文学核心挂念——摹仿为主 (4)第三章.不同题材下的中西方文学差异 (5)第一节“女性文学”中的中西方文学差异 (6)第1条. “女性文学”西方注重平等 (6)第2条.“女性文学”中国文学注重“随性” (6)第二节“儿童文学”下的中西方文学差异 (7)第1条. 中西儿童文学教育价值观不同 (7)第2条. 中西儿童文学创作思路不同 (7)第3条. 中西儿童文学情感元素不同 (8)第4条.中西儿童文学对“人”本位认识的不同 (8)第5条. 中西儿童文学出发点、侧重点不同 (8)第6条.中西儿童文学主人公形象不同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绪论全国高校自新时期以来所编写的《文学概论》之类的书目已经达到了300多种。

在反复编写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惊艳,但也有很多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将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进行融合,进而想要构建一种专题体系。

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区别

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区别

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区别其一,原始文献方面,古代文论要求忠实于原意原貌,重注释轻翻译,为了不失原意,宁愿不合现代汉语习惯,牺牲流畅度;同时,校对、注释分歧很多,更加使得翻译疙疙瘩瘩。

有的专家明确表示,古代文论不能准确翻译概念,不能给出确定的翻译,只能是多角度展开论述,让读者把握多方面意义,获得多方面思想收获或启发。

学生看这样的译注和论述未必理得清楚,容易一头雾水,而且原有语感会被破坏,表述磕磕碰碰,乃至影响到思维顺畅。

解决的办法是,细读细读再细读,然后,“将欲解结,务在刚断”,一定要果断地写出来,果断地调顺。

做西方文论学位论文,主要是阅读译本,多数外文原著的译本只此一家,如若有误,可以视为有意义的误读,研究生足以为据。

有些名著会有更好的新译本,就更足以为据了。

研究生一般能读英文原著,英文论著讲章法,问题观点突出,结构简明,内在逻辑清楚,用词造句平易,表达自然流畅,这种阅读,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表达。

当然,也要警惕有些译者不负责任或能力欠缺。

记得2003年人大读博时,一位同学在外兼课,一节一百元;一位同学是外语系副教授,有人请他翻译英文著作,千字60元,果断拒绝。

啥人会接呢?考虑到译本可能不好,务要注意核查英文原著。

如果研究对象非英语著作,仍然要坚持核查乃至借助字典阅读原始文献。

因此,不做学问、不从事相关工作的同学最好避开这类选题。

其二,意义价值方面。

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当然不能分高下优劣前沿落伍,但是西方文论直接关注事实与现象,注重实操性,方便运用于分析评论,似乎还重视听众,在意传播与接受,因此普及性要高一些。

文学理论普及程度一是与教育普及程度有关,二是与是否急功近利有关,如果是,就会疏远理论;如果笃信理论的长远作用,就能够静心掌握理论武器。

如果古代文论不注重现实意义与价值,不注重普及和可操作性,那不仅急功近利的人敬而远之,相信无用之用为大用的人也可能敬而远之。

西方文论建构了一个独立的知识系统,中国古代文论要么是在国学、传统文化系统中讨论,其意义价值显得宏大而高不可攀;要么是按照西方文论、马列文论、美学来建构,其意义价值显得是在攀附乃至牵强附会。

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以《中西比较诗学》为例

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以《中西比较诗学》为例

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以《中西比较诗学》为例庞莉芹【摘要】曹顺庆是中国中西比较诗学学科的开创者,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以“中西比较诗学”命名的学术专著,乃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

他从中国古典文论研究转向中西文论的比较研究,将中西诗学的范畴、概念互证互释、双向阐发,分析了中西古典文论的异同之处,阐发了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的世界意义。

曹顺庆希望通过对中国古典文论的重视来摆脱中国学界“失语症”的状态,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以及深入“跨文明”研究,从而建立一个新的世界文论体系。

%He described the scope and mutual conceptual interprt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oetics, anatyzeu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y, and expounded the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y in the world. Cao hoped to getrid of the Chinese acadmic aphesia by emphasizing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y, and set up a new uniuersal system of literary theoy through equal dialogue with western culture and in-depeth inter-civilization research.【期刊名称】《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22)003【总页数】4页(P47-49,61)【关键词】《中西比较诗学》;中国古典文论;“失语症”;“跨文明”【作者】庞莉芹【作者单位】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重庆,4007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21904年,王国维在《教育世界》杂志上发表《红楼梦评论》,标志着中国比较文学的开端。

西方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比较文

西方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比较文

西方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比较文/ 禹艳【摘要】文艺理论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由于所赖以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民族文化心理、文艺实践活动的不同,具有明显的差异。

从文学理论体系的本体特征、概念内涵、文艺观念等几个方面加以比较,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各自表现,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的理解。

【关键词】本体特征、再现、表现从中西方文艺理论的本体特征上来看西方文论重再现,中国文论重表现,这一观点在国内最早是由山东大学的周来祥先生提出来的。

近些年来不少研究者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认为无论是中国文论还是西方文论都是既有再现的因素,又有表现的因素,因此不能简单地说西方文论重再现而中国文论重表现。

其实,如果从问题的主要方面来看,周来祥先生的观点还是有相当的说服力的。

我们不妨从文论史的角度对中西文论在理论体系上的差异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西方文学理论是以古希腊史诗、戏剧为主要考察对象的,所以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文学理论便很自然地将模仿和再现视为文学的基本特征。

如西方文论的重要奠基者柏拉图就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对“理念”的模仿,而文学艺术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模仿,正是柏拉图开了西方模仿说的先河。

紧接着,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扬弃了他老师的理论,亚氏在《诗学》中说: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实际都是模仿,只是所用的媒介,所取的对象,所采用的方式各不相同而已。

亚里士多德正是以“模仿”为基础而建立起他的诗学体系,他甚至把音乐这种侧重表现人的心灵和情感的艺术,也说成是最富模仿性的艺术。

亚氏的模仿说在西方文学理论史上的影响长达二千余年,西方后来的文学家,理论家们都无不祖述其说。

如十六世纪的西班牙著名小说家塞万提斯宣称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所有的事只是模仿自然,自然便是它唯一的范本。

”[1]法国著名的戏剧理论家狄德罗也认为:“既然因果关系很显然地摆在我们的面前,那么前面最好是完全照相着物体的原样给它们介绍出来。

模仿得愈完善,愈能符合各种原因,我们就会愈觉得满意。

论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中的空白

论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中的空白

论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中的空白作者:周念张娜娜来源:《文学教育》2011年第12期内容摘要: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中的“空白”范畴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

中国文论中的空白主要与“有”相对,空白也是一种极大的有。

西方文论中的空白更侧重于隐藏,只写出全貌的一部分,在有限的空间中感受到未曾表现的“空白”的张力。

关键词:空白无心自由在中国古代艺术中,无论是艺术实践的具体操作还是纯粹的抽象艺术理论,“空白”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空白”是无,但是又不是纯粹的无,“空白”中包蕴着丰富而又深刻的艺术美的极致。

首先,空白即不着笔墨处,这是和笔墨处相对而言的。

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空白”常常是指文本中未完全呈现出来的部分或是还留有余地的部分。

在其他艺术门类中,“空白”也有具体体现,像电影中的“空镜头”,戏剧中的“静场”,音乐中的“休止”等等。

这种“不着笔墨”处不仅是结构形式上的“空”和“无”,更是精神内容上的“虚”和“融”。

中国传统书论认为,空白处应当计算在一个字的造形之内,空白要分布适当,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书法的“奇趣”就隐藏在无墨的“空白”之中。

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呀!20世纪60年代,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伽登率先把“空白”概念引进西方艺术理论,认为文学艺术作品包含“不确定的点”和“空白”,有待于读者进行“具体化”。

英伽登认为,可将客体分为真实对象与意识对象,文学艺术作品是纯粹意向性的对象,它存在的根源是作者意识的创造性行为。

由于它是通过语言这种物质基础发生的,所以它既能为许多人理解,又能够被复制,便成为一个与读者群相关的、能够被许多人理解的意向客体。

这种意向性的客体,自身存有无数“空白”和未定之域,存有许多潜在的可能性,等待读者来填充。

“每一部不论何种类型的艺术作品都有独特的性质,……它在自身之内包含有明显特性的‘空白’,即各种不确定的领域。

”[1]任何艺术作品,对观赏者来说,都是未完成的,或者是未充分实现的,是半成品。

中西比较文论研究之论风格

中西比较文论研究之论风格

中西比较文论研究之论风格摘要:文学风格是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中西文论对于文学风格研究都有自己的理论建构,二者存在相同和相异之处。

本文力图通过对中西文论中风格论的同异点进行阐释和比较,进一步深入探寻文学风格的发展规律以及由此反映出的中西比较文论的内涵。

关键词:风格论文如其人风格即人风骨崇高一、中西文论中的“风格论”源流(一)西方文论中的“风格论”“风格”一词源于希腊文στ,其本义表示一个长度大于厚度的不变的直线体,后来引申至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

西方风格论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中说道:“风格的美在于明晰而不流于平淡。

”这不仅提出了文学艺术的风格问题,更明确地提出了风格的定义——不流于平淡。

西方文论中第一篇论风格的著作是古罗马文论家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他通过对崇高风格的认识和解读,突破风格在语言形式上的局限,从内容、思想等的审美角度定义崇高的风格,进一步丰富了西方文论中的风格论的理论内涵。

18世纪法国学者布封在《论风格》的演说中提出“风格即人”的名言,针对当时文坛上那种追求绮丽纤巧的风尚,呼吁文章要言之有物、平易近人,强调作为创作主体的作者的主观精神修养对于风格形成的重要性。

布封的“风格即人”理论奠定了西方风格论的中心思想,成为了西方风格论理论建构的核心。

对西方文论中“风格论”进行进一步充分补充阐释的是19世纪德国学者威克纳格。

他认为“风格并非安装在思想实质上面的没有生命的面具,它是面貌的生动表现,活的姿态的表现,它是由含蓄着无穷意蕴的内在灵魂产生出来的。

”威克纳格的“主客观说”使得西方风格论从作家个人精神修养反映说转而向主客观统一说发展,虽然这种主客观统一并没有达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主客观历史辩证统一这样深层次的内涵,但是比之以往的思想仍具进步性和科学性。

(二)中国文论中的“风格论”中国古代文论里“风格”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代葛洪的《抱朴子》中:“是以怀英逸之量者,不务风格以示异;体邈俗之器者,不恤小誉以徇通。

中西“文气说”与“风格论”之比较

中西“文气说”与“风格论”之比较

中西“文气说”与“风格论”之比较中西的文论家都就文学风格论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研讨。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文气说”历史悠久,并一直占据着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位置。

西方风格论的提出同样甚早,并也出现了许多对风格进行论述的文章。

一、“风格”与“文气”概说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气”的来源,原本是古代哲学中的一个理念,其原始含义,一种说法是:元气生出一切事物,人之所以具有生命,便是秉承了自然之气,如“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论衡·自然篇》)。

另一种说法是:道生万物,而元气即是其中介,如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其中的“一”就是指天地尚处于浑沌一体时的元气。

而“文气”,也是一个囫囵的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和准确的解释,但是它有一个基本的内核:“是指作家从体格元气到精神、气质、情感与性格的总和,是作家在精神活动和实践中表露出来的心理生理与行为方式特征的总和。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气”说,即是借用这种“气”将作家自身特质与作品相联系。

即“气”决定了作家的内在特质,而这些特质通过文章展现出来,形成“文气”,于是便有了“文如其人”、“心画心声”的说法。

在西方“风格”论中,有这样的解释,“假如‘风格’一词更为明确地特别规定为语言的表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说:风格是语言的表现形态,一部分被表现者的心理特征所决定,一部分则被表现的内容和意图所决定。

”这两个方面紧密联系,不能被割裂。

被作家的心里特征所决定的风格的一部分,也就是风格的主观方面,风格好比一件附体的衣物,而衣物的褶皱和姿态是由衣服下肢体所决定的。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风格”便是作家的一面镜子,从文章语言的表现形态中,可以看到作家的精神特征。

二、“风格”与“文气”的一致性中国“文气说”的基本特征与西方“风格论”的观点有其共通之处。

西方风格论认为作家本身的气质及其所有的精神特质和其作品的风格面貌是基本一致的,“因内而符外”是“风格”论的基本的理念,布封提出的“风格即是人”也是该理念直观的体现。

论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中的空白

论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中的空白
仅 只是看到 了飞鸟绝迹 ,人踪全 无, 孤舟 只影 , 垂钓 寒 江的 画面 , 显 然 还 不 能 说 领 会 到 了它 的诗
和“ , 无”更是精神 内容上的“ 和 虚”
“ 。中国传统 书论认为 , 融” 空白处 应 当计算在一个字的造形之 内, 空
赏者来说 , 是未完成 的 , 者是 都 或
容 ,这样 的作 品比如柳宗元 的江 雪 : 山鸟飞绝 , 千 万径人踪 灭 。孤
音乐 中的“ 休止” 等等 。这种“ 不着
笔墨” 处不仅是结构形 式上 的“ 空”
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雪。这首诗有 心描绘 的画面真是 “ 溢 目前 ” 状 , 历历可 见 , 谓“ 矣 , 如果仅 可 秀” 但艺 在
化” 。英伽登认 为 , 可将客 体分为 真实对象与意识对 象 ,文 学艺术
作 品是纯粹意 向性 的对象 ,它存
意义 , 这是人类 共有 的认 同感 。二 者结合起来 “ 白” 空 就拥有 了更 大 的艺术 张力 。 其 次 , 白是无 心的 。 空 这是 相 对于有心 而言的 。南朝 梁刘 勰的 《 秀篇 》上 面说 :情 在词 外 日 隐 “ , 隐” 状溢 目前 日“ 。“ 在词 秀” 情 外” 说的是在 说出 的东西 以外 , 这 种空 白是无 心的 ,或 者是有 心营
在的根源是作者 意识 的创 造性行
为。由于它是通 过语言这 种物质 基础发生 的 ,所 以它既 能为许 多
人理解 , 又能够被 复制 , 便成为一 个与读者群相关 的 、能够 被许 多
人理解 的意 向客体 。这种 意 向性
术作品中 ,空白” “ 常常是指文本 中 未完 全呈现 出来 的部分或 是还 留
未 曾表 现 的“ 白” 空 的张 力 。 关 键 词 : 白 无 心 自由 空

中西“古今之争”思潮比较

中西“古今之争”思潮比较

中西“古今之争”思潮比较无论是在中国仍是西方的文论中,怎样办理文学传统与改革的关系素来是各个历史朝代所争论的问题。

“厚古”与“崇今”两种不相同的评判标准造成了两种对峙的立场,在强烈的论战中,各形成了两次大的思潮。

经过对中西方运动思潮的梳理和分析,我们也能看到其背后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一、中西古代文论上的“古今论辩”中国的文论史上,因对古今文学评判标准问题引起的论辩,主要发生在唐中期的“古文运动”和明清时期的“师古复雅”。

先秦两汉时期散文简单畅达、声情并茂、体物浏亮。

魏晋南北后渐渐骈偶化,讲究声律、辞采,过分追求形式美,内容空洞苍白。

唐初,陈子昂、萧颖士、柳冕等人提出“追建安风骨”、重兴儒家思想和重视文章的教化功能等主张,从理论和实践上初步确立了古文运动的基础。

到了唐中期,出于中兴儒学和政治改革的需求,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思想家掀起了古文改革的热潮,提议“古道”和“古文”,力求从提议优异的文学传统下手来拯救这一颓风。

韩、柳倡议的古文运动主要改革理论:(1)主张“文以载道”,重申文章的政治功用,以文章来传达儒家的政治教化;( 2)语言要流畅易达、词必己出、务去陈言,反对藻饰雕琢;(3)认为“文如其人” ,要求作家提高道德涵养。

在古今文的弃取上,主张以人的心性质量(即道德涵养)为标准,充足必定秦汉古文对于为人为文的积极意义。

韩愈和柳宗元在提议学古的同时也反对因循守旧,主张对文学传统进行改革创新同时要求从自我出发来熔今铸古,主张仍是十分的融通。

明永乐至成化年间,“台阁体”和“茶陵体”先后据有文坛。

台阁体追求公正典丽,内容上多为永久长存、掩饰太平、酬唱应答,而茶陵体虽另辟路子,作诗主张“宗唐法杜” ,重申腔调,重视抑扬顿挫之美,但仍未能脱尽“台阁” 习惯。

“在师古复雅的文学见解指引下,元明时期的文学接受经常流溢着浓郁的复古情调。

”[1]针对此现象“前后七子”诗文复古的创作和理论。

提议学习先人风格,依据先人法式,“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以儒家传统文学观为指导,企图中兴高雅比兴、美刺讽谏的传统,以古典审美理想的情理、意象一致为目标,重建诗文传统。

中西文论的差异性及可对话性

中西文论的差异性及可对话性

中西文论的差异性及可对话性作者:汤海燕来源:《科海故事博览·智慧教育》2013年第12期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种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已无法避免,中西文论盘根错节的关系也已是不争的事实。

想要保持所谓的各自纯粹性或是民族独立性已然也是不可能,对此,到底应该或是适宜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当今学界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就是沿着这个思路在分析中西文论的差异性的基础上探索二者进行对话的可能性。

关键词:文论;差异性;对话性;前言晚清以降,由于各种文学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寻求着转型。

在最早一批学习西方的中国人中,王国维可以算得上是为中西的首次对话做出贡献的第一人。

他用叔本华的悲剧哲学来品析《红楼梦》,算是为中国文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范式。

之后到的侧枝或是副本,有的学者则对西方文论抱着防御态度。

笔者认为两者皆不可取,我们应该在承认各自民族特质的基础上,寻求交流对话。

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的产物,其差异性的事实在文论形成之初就已存在。

但为了让两种文论相互融合,实现对当下文化危机的救赎,改变中国文论的“失语”状态,就要首先梳理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的差异。

而中国现当代文论缺乏原创性;但古代文论则植根于民族传统,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能成为我们与西方文论对话的天然支点。

一、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的差异1、对文学本质理解的差异无论中西,最早的文学理论都是从讨论诗开始的,这时的诗学其实就是文学理论的萌芽,所以可以将他们关于诗的理论扩展到整个文学领域。

故《尚书尧典》说:“诗言志,歌咏言。

”认为诗歌或文学是为了表达思想感情的。

后来《毛诗序》对文学本源作了进一步说明,认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该表述仍然把“诗”或是文学看成是作者情志的表达,而古希腊柏拉图将文学艺术作品看成是对“理念”的“摹仿的摹仿”,二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

这是由于古希腊以来的欧洲大陆文化注重理性主义,认为理念是超验的存在,是至善真理,而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对象的现实世界是对“理念”的“摹仿”,文学艺术这种感性的认识是对理念的再摹仿,是触不到世界本质的。

小议中国儒家与当代西方文论

小议中国儒家与当代西方文论

小议中国儒家与当代西方文论摘要:中国儒家博大精深,圣人孔子为后人留下的已不仅仅是文化遗产,在文论上更是具有开山的地位。

作为亚圣,孟子无疑也是有目共睹的集大成者。

其三个著名观点“知言养气”说、“以意逆志”说以及“知人论世”说,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一面旗帜,现在看来,也依旧意义深远。

我试图用之与几个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观点进行考量,扬其优越,补其不足。

在比较的方式下更加深入地窥探、理解东西方文论的一小部分差异。

关键词:儒家当代西方文论比较正文:前言当下,文化走向多元,时尚转瞬即逝。

流行的转眼就衰落,“过气”的也很可能会“复兴”。

翻新,复古,日新月异,总不停歇。

《百家讲坛》似乎为我们开启了古代文化的一扇窗扉,于丹用儒家和道家的精神启示了人们如何建立个人的理想、营造成功的人生。

她说:“我觉得儒家给我们的中国人的一片心灵的土地。

”在文化上,于丹给予儒家充分肯定,“所以我觉得儒家的可爱,一方面有远大理想,但另一方面,它给了我们从脚下到理想的可行之路。

”①“不管是好是坏,是批判还是继承,孔子在塑造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已是一种难以否认的客观事实。

”②儒学越来越走进我们的生活,它教我们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自我实现,甚至有人下了“文学复古与儒学复兴”的定义。

不妄自菲薄。

也不盲目自大,儒家文化的优劣暂且不谈,单就儒家文学理论而言,其经典度和深邃性都令人折服。

一、儒家文论政教观念与表现主义“中国重视的是情,理结合,以理节情的平衡,是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而不是禁欲性的官能压抑,也不是理智性的认识愉快,更不是具有神秘性的情感迷狂(柏拉图)或心灵净化(亚里士多德)。

”③儒家的文化创造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

“礼”、“乐”、“中庸”、“中和”的哲学内核编织出的是“温柔敦厚”教化理论和“重质轻文”的实用观念,对后世既有规范,也有制约。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在论文学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时,孔子的这个观点可以作为诗的分析,也可以用于对一切艺术的分析。

5《中国历代文论选》读后感

5《中国历代文论选》读后感

《中国历代文论选》读后感《中国历代文论选》是一本涵盖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文论精华的集大成之作。

这本书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文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视角。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中国古代文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古代文论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与西方文论相比,中国古代文论更注重整体性和内在性,强调文学与社会、历史、文化的紧密联系。

这种独特的文论传统不仅塑造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风貌,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角。

其次,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阅读各个时期的文论选篇,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代文学从先秦到明清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时期文学风格和文学观念的变化。

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此外,这本书还让我对中国古代文论的思想内涵和理论价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阅读各个时期的文论选篇,我能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论家们对文学本质、文学功能、文学创作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这些思想内涵和理论价值不仅对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具有启示作用。

最后,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了中国古代文论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虽然中国古代文论有着独特的传统和丰富的内涵,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比如,中国古代文论往往更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而对文学的审美特性和艺术价值关注不够。

这种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创新。

总的来说,《中国历代文论选》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

它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文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视角。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中国古代文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中国古代文论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这让我们在今天的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中需要更加全面和深入地思考和探索。

相比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有哪些民族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相比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有哪些民族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相比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有哪些民族特点?请谈谈你的
理解。

中国古代文论中有许多民族特点。

它以传统的文化思想为基础,依靠其历史和宗教理论来解释世界,从而发展出独特的观点,使中国文论成为一种崇高的学术传统。

在这里,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点。

首先,中国古代文论强调“仁”的概念。

如《论语》中的著名句子“爱民如爱子”所表现的,中国古代文论强调仁慈的价值观念。

它认为政治的本质是“以仁治国”,主张帝王应该尊重弱者,把人民的权益放在首位。

其次,中国古代文论强调“有序”的概念。

中国古代文论主张维护法治秩序,认为社会秩序是保持国家安定的前提条件。

同时,它也强调阶级礼仪,认为阶级有其确定的规则,人们应当按礼仪行事,以保持社会秩序。

第三,中国古代文论强调“和谐”的概念。

中国古代文论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应该进行和谐共处,而不是对抗,因此,它鼓励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珍惜自然、爱护自然、尊重自然。

第四,中国古代文论强调“宽容”的概念。

中国古代文论认为,宽容是一种理性的最高态度,应该被广泛地推广。

它要求社会要宽容他人,尊重他人的存在和意见,尊重他人的文化和宗教,待人以人,爱护他人,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总之,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点是多方面的,有以仁治国的价值
观,有强调社会秩序的观点,有崇尚和谐的理念,以及关注宽容的态度等。

它以更全面的视角和更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文论,给予了深刻而又独特的见解,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论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论中西文学功用论的差异——以古希腊和儒家文论为例

论中西文学功用论的差异——以古希腊和儒家文论为例

2021.1江苏外语教学研究论中西文学功用论的差异”——以古希腊和儒家文论为例杨炎雨(广东警官学院基础部)摘要:古希腊诗学一直作为西方诗学的源头得到继承和发展,孔子创建的儒家文学功用论一直占据中国古代文论的统治地位。

本文从亚里士多德《诗学》和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说为代表的文论功用理论出发,将此后产生的西方文论与中国儒家文学功用论进行对比,探寻二者的差异,并试图分析这些差别产生的原因及可供借鉴之处"关键词:中西文学;功用;差异;原因0.引言文学功用理论是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一种,它主要偏重于文学作品对接受者的影响和所起的作用。

文学社会功用论不言而喻就是把文学作为一种手段,通过它来达到某种社会政治目的"文学审美论则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注重其产生的审美价值%罗坚,2007)"纵观中西文学发展史,文学的功用理论在各自的文学批评史上产生的影响有目共睹,文学创作的指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文论界对文学功用的关注和研究尚有欠缺"为了丰富和完善文学理论的内在框架,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中西文学功用论进行梳理,通过比较揭示出二者的异同及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文化缘由"1.西方文学功用论的发展古希腊文论是西方文论的源头,后世的文论思想都是在它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已有最初的文论思想,但是显得零散杂乱,不成体系"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著作《诗学》是欧洲美学史上的第一部最重要的文献"他是“第一个用科学的观点、方法来阐明美学概念,研究文艺问题的人”(罗念生,1962)o当然,他在其中也谈到了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摹仿说”"这并不是他的独创,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此概念早就有所提及"柏拉图认为物质世界的事物只是理念世界的事物的摹本,而艺术作品则是理念世界的事物的摹本的摹本"艺术作品中的物质因为“和真理隔着三层”,只有外形,不是实质,所以否定了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其认识作用则更无从谈起了"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是在承认柏拉图的“摹仿说”诗学框架下并对其修正的结果"他认为感性与理性、个别与一般是不可分割的,摹仿感性个别的诗可以而且意在以个别表现一般,它不同于史书只为个别而写个别,因此它更接近于哲学,至少是一种准知识%亚里士多德,2002)o这也就肯定了文艺的认识作用,因为文艺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生活"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情感当作人性中“卑劣的部分”“无理性的部分”"他批判诗人“逢迎人性卑劣中的部分”,“摧残理性”,使它失去控制情感的作用,这样都不利于理想城邦的建造,故要驱逐诗人"亚里士多德其实也是承认柏拉图所说的情感的煽动作用,只是不像柏拉图说的那样不受理性控制%罗念生, 1962)"亚里士多德强调悲剧的认识功用和对人的心理的调节,乃至对社会道德的良好影响,既是对柏拉图否定文艺理论的反驳,也是在给悲剧“正名”%朱志荣, 2006)"不过,他对悲剧的功用认识并没有局限于此,他同时看到了悲剧的审美功用,在《诗学》第十四章中,亚氏明确提出悲剧能带给人以快感"在第四章中亚里士多德也提到过,“人对于摹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即使是面对最可鄙的形象,只要图像的惟妙惟肖就能引起人们的快感"这种快感在于一面在看,“一面在求知”"柏拉图主张严格地按照社会政治功用实用理性来要求文学"与这种激进的文学观不同,亚里士多德在看重文学创作的社会功用的同时也并没有放弃文学本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广东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YDY-2019-05)。

二元及多元——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话语演进机制之比较

二元及多元——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话语演进机制之比较

作者: 向天渊
作者机构: 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出版物刊名: 重庆社会科学
页码: 50-53页
主题词: 二元及多元 二元互补与对立 多元分解与共建
摘要:中国古代与西方都建立过一系列二元或多元关系的文论话语范畴。

中、西批评家与理论家不断言说与推演这些话语范畴,逐渐形成颇不相同的二元与多元话语的演进机制,即中国古代的二元互补与西方的二元对立,中国古代的多元分解与西方的多元共建。

而二十世纪以来的现代汉语文论,则更多地亲近西方文论的演进机制,即以二元对立和多元共建的方式展开文论对话与理论建设,推衍着现代汉语文论话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比较文 / 禹艳【摘要】文艺理论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由于所赖以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民族文化心理、文艺实践活动的不同,具有明显的差异。

从文学理论体系的本体特征、概念涵、文艺观念等几个方面加以比较,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各自表现,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的理解。

【关键词】本体特征、再现、表现从中西方文艺理论的本体特征上来看西方文论重再现,中国文论重表现,这一观点在国最早是由大学的周来祥先生提出来的。

近些年来不少研究者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认为无论是中国文论还是西方文论都是既有再现的因素,又有表现的因素,因此不能简单地说西方文论重再现而中国文论重表现。

其实,如果从问题的主要方面来看,周来祥先生的观点还是有相当的说服力的。

我们不妨从文论史的角度对中西文论在理论体系上的差异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西方文学理论是以古希腊史诗、戏剧为主要考察对象的,所以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文学理论便很自然地将模仿和再现视为文学的基本特征。

如西方文论的重要奠基者柏拉图就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对“理念”的模仿,而文学艺术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模仿,正是柏拉图开了西方模仿说的先河。

紧接着,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扬弃了他老师的理论,亚氏在《诗学》中说: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实际都是模仿,只是所用的媒介,所取的对象,所采用的方式各不相同而已。

亚里士多德正是以“模仿”为基础而建立起他的诗学体系,他甚至把音乐这种侧重表现人的心灵和情感的艺术,也说成是最富模仿性的艺术。

亚氏的模仿说在西方文学理论史上的影响长达二千余年,西方后来的文学家,理论家们都无不祖述其说。

如十六世纪的西班牙著名小说家塞万提斯宣称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所有的事只是模仿自然,自然便是它唯一的本。

”[1]法国著名的戏剧理论家狄德罗也认为:“既然因果关系很显然地摆在我们的面前,那么前面最好是完全照相着物体的原样给它们介绍出来。

模仿得愈完善,愈能符合各种原因,我们就会愈觉得满意。

”[2]在西方文论上,还有一个著名的比喻,这就是把文学比作镜子。

从柏拉图地《理想国》中提出“镜子”说以后,这一比喻一再为西方人所重复。

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十八九世纪的现实主义小说家菲尔丁、巴尔扎克,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等,甚至连革命导师列宁也称俄国作家托尔期泰的伤口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也正因为这一点,当代西方文论家艾布拉姆斯在其名著《镜与灯》中,也以镜子为喻来概括西方重模仿的文学理论的特点。

而中国古代文论的情况正好相反。

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是“诗言志”说,即主文学以抒情言志为本质。

这种理论是与中国古代抒情文学的发达相适应的,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抒情文学,所以在这种文学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必然是偏于表现的抒情的理论。

如晋代的陆机提出的“感物”说就与西方的模仿说大异其趣。

他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3]陆机注重的不是对管观自然的再现和模仿,而是重在表现诗人面对变动不居的客观自然时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情绪。

陆机之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家们屡屡强调文学感物抒情的特点,如中国古代理论的巨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4]明人东阳认为诗歌“贵情思而轻事实”[5]。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不仅抒情文学的理论强调的是对于情感的抒发和表现,而且叙事文学的理论由于受中国传统文论抒情倾向的影响,也带有明显的抒情性特征,例如戏曲理论和小说理论中,就大量地移植了传统抒情理论中的固有概念、畴和术语,如形神、意象、情景、意境、神韵等等,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侧重表现抒情的总体特点。

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重表现和重再现的差异如上所述,但有点必须说明的是,中国古代文论的这种区别是在有限意义上的,是就两种理论的主要倾向而言的。

这并不意味着西方就没有表现的理论,而中国也没有再现的理论。

而且即使就主要倾向讲,中西文论的上述差异只限于古代。

当中西文论发展到现代,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本著名的美学家今道友信对中西文论的这一新的发展趋势作了很精辟的概括:“我们可以承认,东、西方关于艺术与美的概念,在历史上的确是同时向相反的方向展开的。

西方古典艺术理论的模仿再现,近代发展为表现。

出现这个概念之后,蕴藏着的未完成作品因之受到尊重。

而古典艺术理信纸却是写意即表现,关于再现即写生的思想则产生与近代。

”[6]今道友信的观点完全符合东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启发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从东西方文艺观点研究的不同来看在西方学者研究我国古典文学方面,各种理论、方法的使用,并不平衡,有的用得频繁,涉及面广,有的只有极少数人偶而为之。

从接受理论来说,接受本质上总是一种有着种种差异的阅读,即所谓“误读”,这在本国、本民族中就已如此,更不用说是它国异乡人的阅读了。

西方文论中的不少理论与方法,对于文学作品的研究,提供了微观分析的多种途径,有时真会使人惊讶,发觉文学作品还可以这样来欣赏、分析与理解的,而惊讶往往伴随惊喜,惊喜于它们确是独具只眼,而于我们则是多了一种视角、一种知识。

对于中国古典文论的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学人已经认识到除了“历史”的研究和“微观”的研究以外,还必、须有“宏观”的研究。

这种研究的构想是,中华古代文论的遗产十分丰富,它不仅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而且在揭示文学问题的普遍规律上面,也有独特且深刻精微的见解。

这些见解若能经过现代的阐释和转化,完全可以与西方的文论形成互补互动,为世界文论的发展作出贡献。

如有的学者指出:“倘若我们希望古代文论作为一种艺术原理的概括而以其理论威力介人当代文论,那么我们还必须有意识地开始侧重一种开放性的宏观研究。

”[7]另一学者在谈到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时也说:“研究中国文学史,如果毫不着眼于民族心理素质的发掘、民族审美经验的总结以及在这种心灵支配下的民族文学传统发展规律的探讨,而只停留在一人一事的考订、一字一句的解析上,那是远远不能满足时代对我们的要求的。

总之,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宏观的世界,迫切需要我们去从事宏观的研究。

”[8]他们的意见不完全相同,但是都主“宏观”研究,特别在“艺术原理的探讨”和“发展规律的探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就是说,那种微观的一人一事一个观点的考订、解释诚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在揭示古代文论的民族特性前提下对普遍规律的探讨,我们只有这样才能总结出具有世界意义的普遍规律,介入当前的文论建设,才能与世界对话与沟通,从而改变那种西方现代文论“霸占”中国文论的局面。

在这样怕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文论学界逐渐达成了某种共识,涌现了一批‘宏观”研究著作。

这类著作的一个共同的理论假设是,除《文心雕龙》这类“体大思精”的少数著作外,中国古代文论多数著作表面看起来是零散的。

经验式的、随感式的、直觉式的、点到即止的,但我们不可看轻这样的形态,它实际上在深层隐含着一个潜在的体系,有对文学共同规律的揭示。

如良运的《中国诗学体系》(中国社会科学,1992),全书分为“言志篇”、“缘情篇”、“立象篇”和“人神篇”,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体系是“发端于志,重在表现心;演进于‘情’与‘象’,注意了‘感性显现’;‘境界’说的出现与‘神’的加入,使表现心与感性显现都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

[9]作者按照这样的思路,细针密脚,编织得颇为清晰,展现了中国诗学的逻辑体系。

学术质量的高低,就看能不能达致“贯穿古今、融会中外”这八个字的境界。

宏观的研究,不是就“兴观群怨”谈“兴观群怨”,就“以意逆志”谈“以意逆志”,就‘神思”谈“神思”,就“意境”谈“意境”,总之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要把中国古代文论放置到古今中外所形成的视界中去考察把握,并从古今对话。

中西对话中得出必要的结论,甚至提出新说。

目前,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所遇到的最大难点就在这里。

在宏观的研究中,那种将古今或中外的概念。

畴,加以简单对应、庸俗类比。

随意阐释的现象还严重地存在着。

更严重的是用西方文论的名词术语随意剪裁中国古代的文论。

这样的浅陋化的“宏观研究”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不但辱没了民族的传统,也糟蹋了西方的文论。

我们不能不对古代文论进行现代的阐释,但同时又不能不力求历史本真;不能不寻求古今中外的共同性,又不能不坚持民族特性,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东西方文论的各自特点,互通与相异之处都要正确认识到,用科学的眼光对待这两个不同领域的文论,分析并升华它。

注释:[1]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卷,译文1979年版,208页。

[2]狄德罗:《论绘画》,《文艺理论译丛》第4期。

[3]陆机:《文赋》。

[4]勰:《文心雕龙·明诗》。

[5]东阳:《怀麓堂诗话》。

[6]今道友信:《关于美》,《关于爱和美的哲学思考》,三联书店1997年版,224-225页。

[7]南帆:《我国古代文论的宏观研究》,载《文学》1984年第5期。

[8]伯海:《宏观的世界与宏观的研究》,载《文学遗产》1985年第3期。

[9]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中国社会科学,1992.28页。

古希腊与中国先文论的异同字体: [大中小]2011-05-10:《外国语言文学》(季刊) 2003年第2期文章作者:明霞古希腊与中国先文论的异同明霞(审计学院外语系,210029)〔摘要〕本文对古希腊与中国先文论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探讨它们的异同(共性和个性),把握中西文艺理论起始容和特色。

〔关键词〕古希腊文论; 先文论; 异同美国当代著名文艺批评家艾布拉姆斯在其著作《镜与灯》中,把文艺理论归为四类:一是摹仿理论,二是功用理论,三是表现理论,四是客体理论。

①我们可以用艾布拉姆斯的分类理论,对古希腊和中国先文论进行概括和比较,探讨古希腊和中国先文艺理论的异同,把握它们的共性与个性。

一、幕仿理论古希腊的摹仿理论源远流长。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著名理论家赫拉克利特便提出艺术“摹仿自然”说。

②德漠克利特(约公元前460一一前370),继承并发展了赫拉克利特的艺术摹仿自然说,认为人们正是“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歌唱”。

色诺芬(约公元前430一一前355),也主摹仿说,并有所发展,他认为艺术除了幕仿外形,还要摹仿心灵,通过形式表现心理活动。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摹仿说的集大成者。

他总结当时文艺的成就,对这一传统观点加以论证,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提出文艺是对现实的创造性摹仿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首先承认了感性世界的实在性,它们作为人的认识对象有客观性和丰富性。

因此他认为文艺摹仿的是实在的现实。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开宗明义就指出:“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萧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摹仿,只是有三点区别,即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