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学策略 实现有效教学

探索教学策略 实现有效教学
探索教学策略 实现有效教学

探索教学策略实现有效教学

[摘要]我们把有效教学定义为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性,实现知识构建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实现教师自我价值提高的有效性,同时达到了有效教与学的目的。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优化评价

在新的世纪里,专业类教学如何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推进新发展,完成为推进教育改革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的历史性重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如何迎接变革的挑战,尽快提高教育力量,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的现代化、信息化,加快教学应用系统的建设,已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客观要求。

教学大纲的相关改变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地强调合作学习与探索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目前学生普遍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很快适应专业学习,在思维要求上有较大差距。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堂情况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大量课程资源,以此来唤醒和激励学生亲自去接触、体验课程资源,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专业有很大的作用。

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及案例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及案例 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宁宝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据此,我们结合教学实践,确定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基本过程:引发问题——组织探究——作出解释——运用深化 该模式实施欲体现的特点:创景激疑,独思共议,解惑识质,实践升华。 模式过程说明: 一、引发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能去主动探究。引发问题,就是教师要根据要学习的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联系学生的知识水平、身边的生活实际,创设一种易于学生迅速进入状态的模拟情景,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一系列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杂乱的,有的是已经学习过的,有的是与本节课学习相关的,有的可能是后续学习才能解决的,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共同进行梳理,提出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二、组织探究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盛装知识的容器。外在的知识、思想、方法只有通过学生实践、亲历,才能内化于学生脑海之中。组织探究,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尝试解决,体验感悟,获取感性认识,并与身边的同伴、全班的同学及老师进行探讨交流,澄清认识。探究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暂缓评价正误、优缺。 三、作出解释 “会学”是必要的,而“学会”是必须的。作出解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通过感知获取的直观认识条理化,抓住其本质属性,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融入已有认知结构中。简单地说,就是源于学生,高于学生,既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中抽象出知识的本质,又要让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分化点、生长点)。

探索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探索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梓潼县自强镇小学校梓潼 622150) 实施新课程,探索教学打造有效课堂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那教学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呢? 笔者作出了如下探索。 一、创设情,培养兴趣 1、故事导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成功地导课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 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渴望学习的训练状态,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学 习课堂兴趣,关键是教师课要上得“有趣”,因此我们要把愉快的有效的东西跟教学内容结合 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好奇,才有探索,也才有创造,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师可设 计引入一些于内容密切相关故事,笑话等等导入新课。 2、创设操作性情节,调动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 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儿童往往是在操作中进行思考的,学生提高操作亲身经历了知识发生发展的 过程,认识和掌握了探索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增 强实践探究的欲望,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变“学会”为“会学”。 3、营造“竞争”情境,激趣乐学。根据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 心理特点,我经常在课堂中创设一个竞争的情境,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大多数学生,恰当地 开展一些游戏竞赛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把新知识寓于游戏竞赛活动中,通过游戏竞赛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 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教学中做到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 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 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往我们的数学教学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 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 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让数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公式中,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这一课时,学校忽然停电了,闹铃不响了,大家不知道下课了没有,于是我就说道:我们使9时25分上课的,一节课40分,现在使10时7分,你们算算 看下课了没有?不仅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而且 又在应用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 例如在教学《旅游中的数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开展活动,学生马上进行 了合理的分工,有的学生当导游,告诉大家离目的地还要多长时间,有的学生负责租房子, 有的学生负责景点的门票,有的学生负责中午的午餐搭配。 采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优生的才能得到了发挥,中等生得到了锻炼,学困生得到 了帮助的提高,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而且口头表达能力、自学、思维、合作能力都有提高。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公平竞争,促进了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

四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四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洋思中学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 洋思中学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每堂课教师都不先讲,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要做到“四明确”,即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先学后教”的“教”,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 洋思中学所实施的著名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四清口号,不能不说是洋思中学课堂改革的一大创新。对洋思人来说,“四清”是一个既定目标,也是常规教学的一部分,它使学生、老师感到有了责任,老师和学生也想出了各种各样有效“清除”学习障碍的方法,以保证程度中下等学生的学习不掉队。 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和“ 10+35” 教学模式: 围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践并提升出了“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一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一一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 -- 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三大模块:预习一展示一反馈。 预习一一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一一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一一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 “兵强兵”。 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环节 ---- 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一一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展示提升一一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穿插巩固一一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一一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 10+35” 即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35分钟时间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取消学生书面作业,做好预习笔记和纠错本。 东庐中学的“讲学稿” 东庐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讲学稿”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 宜兴实验中学的两类结构教学法 宜兴实验中学的课堂教学有三大核心理念: 1?解决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工具: 即把知识概括化、结构化一一形成知识树。 2?解决教师教学生什么的问题:

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探索新型教学方式,打造和谐高效课堂” 课题实施方案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一)课题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1.理论意义 (1)全面实施新课程后,课堂教学模式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学生在课堂活泼多了,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但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摆脱不了知识教学的概念化、系统化,“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依然存在。在课堂上,师生做了很多的“无效劳动”。总体来说,在实施新课改后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并不容乐观。特别是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状况,课堂教学整体效益上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层次改革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需要。 (2)有效课堂能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因此,它是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3)《新课程标准》指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则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新理念。它的提出,旨在改变以往忽视学生发展,只顾单纯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建立以全体学生进步发展为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促使学生全面、主动、生动的发展。 (4)把课堂的有效性作为课题来研究,既适应世界学习方式转变的发展趋势,也是学校进行新一轮课改的必然和需要。 2.应用价值 (1)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为学生高效率学习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基本要求。 (2)有效课堂的建立能够让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效,营造一种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轻负高效的教学氛围,从而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3)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思路的创新,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成长。 (4)有效课堂的建立能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

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 【摘要】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有效教学的热点课题,广大数学工作者针对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对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若想达到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必须要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参与其中,增加师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自觉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本篇文章将对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的观点在20世纪上半叶就作为热点教学问题出现,它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从出现到现在一直都是教师们研究和探讨的首要教学方式。在许多教育文献和教学工作者的个人作品中都有它的存在。经过众多的教学实践证明,有效教学不是止步不前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随着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变化而发生着改,亡以玉乙。 一、精心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创设有效、有价值的教学J庸境。所谓有效、有价值的教学J庸境就是学生可以在教师创设的教学J庸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探究数学问题和解答数学问题。数学和生活实际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教师要把结合现实生活作为人手点,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J 庸境。 1.创设教学情境时目的必须明确教师在创设教学J庸境的过程中,要把教学的目的作为创设J庸境的基础,创设出来的教学J庸境必须要以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为前提,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为方向,通过有效的教学J庸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不仅可以拓展自身的数学思维,又可以在教学J庸境中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魅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J胃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2.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征进行情景创设教学J庸境的形式是多样化的,主要有:竞争J庸景、实验J庸境、故事J庸境、问题J庸境、互动J庸境、合作J庸境等等。要针对学生的年龄段和不同学生之间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差异创设不同的教学J庸境。比如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都比较小,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稍弱,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很强,所以教师不妨抓住这一个特点对它们进行有效的教学J庸境创设。在学习“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故事J庸境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在数学问题“刘奶奶养了五只老母鸡,今天三只老母鸡都孵化了一只小鸡,请问现在刘奶奶一共有多少只鸡?”中,教师可以先挑选八位小朋友来扮演这五只老母鸡和三只小鸡,让学生跟着问题的思路一步一步来解题,在故事中得出正确的数学答案。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还使学生在扮演小鸡和母鸡过程中不断的开发自己的思维创造能力,提升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策略研究综述

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生课程学习考试成绩单 任课教师签名: 批改日期:

教学策略研究概述 摘要:自1964年Taba等学者首次提出“教学策略”概念,相关学者便在教学领域及心理学领域展开了层出不穷的研究,但就当前现状而言,仍存在着教学策略概念含义过多,本质把握不清,具体教学策略多样化但较难把握的现状,本文致力于对教学策略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重点从教学策略的本质探索、相关研究及未来研究趋势等三个方面进行重点论述。 1 教学策略的本质 1.1 教学策略的概念 在《辞海》中,“策略”一词指的“计谋策略”,而在较为普遍性的意义上,策略涉及的是为达到某一目的的而采用的手段和方法。 国内外学者对教学策略有很多界定,这些界定即呈现出一些共性,又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分歧,有如下三种观点: (1)“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学策略都涉及到如何提炼或转化课程内容的问题。”(施良方,1996)(2)“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袁振国,1998) (3)“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和学新,2000) 关于教学策略的含义,各个研究者的阐述各不相同。 邵瑞珍认为,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邵瑞珍:《教育心理学》,80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由此看出,她强调教学策略的目的性及其整体结构。 黄高庆、申继亮等认为,教学策略是关于有效地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五大思维能力之教学策略探索(上)

五大思维能力之教学策略探索(上) 文/东方之星幼儿教育研究所刘卿陈丽梅东方之星的思维课程直接指向五种思维能力——理解力、判断力、记忆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五种能力也是幼儿园其他一些课程非常关注的领域。本文通过对五大能力教学策略的一些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思维课程中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更有效地实施课程。 一、理解力 理解力是五种能力中最基础的一种,在学前期,很多教育活动的目标都指向理解力的培养,例如理解某种类别(如三角形)、关系(如方位关系)、规律(如对称)等。 1.归纳与总结 鉴于学前儿童的思维特点,在发展理解力的时候,大都遵循“先操作,后总结”的方式。如,在《图案乐园》这个游戏中,要学习“对称” 的排列规律,不是直接由教师讲解,而是先让幼儿用材料进行按规律填补空白的操作,再总结图案的排列规律。所以归纳总结是发展理解力的一个重要策略。课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活动上得热热闹闹,幼儿操作得也很好,操作完了戛然而止,总让人感觉少了点什么。幼儿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在感性层面的,怎么把这种感性层面的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使幼儿产生更一般化的概念呢?归纳与总结必不可少。而有效的归纳与总结应把握以下两个要点。 对认知点的理解与提炼。既然是理解的活动,对于要认知的目标,教师自己一定要完全掌握。如认识正方形,归纳总结的时候要提出哪些要点,正方形有哪些特征,这些内容在课前教师就应该整理提炼好。虽然幼儿园不同于小学教育,不需要去严格地解释概念和定理的定义,但是不能完全凭感觉走,对概念等随意解释,而要给幼儿一个科学的认识。所以教师在开始活动前,要翻一翻教科书和相关资料,总结和提炼一些要点,这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过程。 转化为通俗的语言表述。认知点往往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规律,对于幼儿来说,要转换为他们能理解的通俗的表述。如,在《图形娃娃》这个游戏开始的活

谈小学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谈小学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三学”模式好,教学更有效 ——谈小学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放在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因此,课程改革势必引起一场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我在教学中尝试运用了“三学”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思想,突出了数学课题研究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学生观和教师观,突出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 一、让课堂“导学”更精彩,教师会“导”,学生才会“学”. 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关键。那么课

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导学? 、导学要以趣诱思,设疑激趣。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直接动因。兴趣高,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思维才会敏捷灵活。我十分注意在新课前几分钟采取各形式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在《圆锥体积》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出示一筒米,设疑:将这筒米倒在桌上会变成什么形状?学生猜想,老师演示。老师接着又演示刨铅笔:把一支圆柱形铅笔的笔头刨成圆锥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觉得这个圆锥的体积与相应的圆柱的体积之间有联系吗?你认为有什么联系?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有的学生认为圆柱削尖后可以得到圆锥,圆锥应该和圆柱有关系。那么,圆锥的体积究竟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通过什么办法能证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呢?他们的关系对于圆锥体积计算有什么帮助呢?“刨铅笔”教学片断,选择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猜想找到支

网络教学模式探索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实施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要: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成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解决成人学生工学矛盾的 问题以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普通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实施网络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优势,积极探索如何实施网络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成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网络教学 一、普通高校传统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集中面授教学,课时有限,教与学不能做到有效统一 传统成人教育大多是业余教育,采用面授方式,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集中式学习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有限的学时中,教师只能讲授课本中的要点、难点,无法系统论述,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较弱,成人学生只能依靠自学来掌握全面知识,而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文化程度各异,这些都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由于面授时间较少,师生之间的接触机会必然减少,学生在自学中遇到难题得不到及时解答,必然影响其学习质量。(二)工学矛盾突出,传统教学模式制约成人学生学习的需求 成人学生大都是在职人员,他们在年龄、阅历、社会处境、自身学习条件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工学矛盾不可避免地成为成人学生学习的障碍,制约着成人教育的发展。因此,实施网络教学模式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是解决工学矛盾的最佳选择。

二、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实施网络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作用 (一)网络教学为培养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所需人才的信息能力提供了崭新的手段和途径 网络教学的本质在于充分发挥了技术进步的功能,使教师从学生中分离、学生从学习集体中分离成为可能,而且使得教育过程能够得以继续并取得成功。在网络教学方式中,学生将取代老师作为教学的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以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和帮助。借助计算机网络,学校可以模拟和构造出各种虚拟环境,学生可以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中进行尝试,将理论和实践密切相结合,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流、沟通更加方便、快捷,交流的方式更加丰富多样。因此,网络教学的发展是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会逐渐成为主流的教育方式。 (二)网络教学拓展了教育空间,突破了教育时间的限制,使教与学做到有效统一 网络教学不再使用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取而代之的是虚拟的教学中心,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对外开放,成人学生不用亲自来校学习,可选择合适的时间以自己喜欢的进度学习,而教师可以约定时间,来进行课程的讲解和小组讨论。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才不会忙于应付考试,而是更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工作和社会实践当中。 (三)网络教学将有效推动学习化社会的形成

“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_开题报告

“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阜蒙县泡子学校课题组主持人:程文和 一、课题的提出 当今,人类社会正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的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当然信息化在教育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INTERNET的诞生实现了全球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大到世界有名的顶尖高校,小到GPS无法定位的乡村小学可以共同分享先进的教学资源,最前沿的教学理念,实践探索性的教学模式,这对于我们这样的镇级中学来说无疑是个梦寐以求的事情,所以我们真的感谢互联网这个强大而神奇的信息平台,让我们想以前不敢想的,做从前不能做的,感谢它让我们又一次站在巨人的肩上,又一次插上智慧的翅膀,在教育教学的广阔天空中再一次超越自我的腾飞,但是对于以新生事物作为载体带给我们的新的知识和挑战,我们能不能完全面对和正确解读就显得尤为的重要,所以如何改变我们陈旧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所分享的新的资源匹配,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最重要的一个值得思索和急于解决的问题,质的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些内容无疑证明了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走进新课程中也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如何才能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呢?其一:《纲要》第十一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并对这种应用的立足点作了明确的阐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

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一、学习的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概念,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方法和策略;掌握教学方法划分的依据和标准;了解当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选用的基本标准、原则和技巧;在教学策略的选用上,重点掌握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和原则;了解当代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发展趋向。 二、学习要点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而采取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二)国内外教学法的分类 1、国外教学法的分类 美国学者拉斯卡提出:“教学方法就是发出和学生接受学习刺激的程序。”这些学习刺激称之为A、B、C、D刺激,由此形成四种教学方法。 (1)呈现方法 (2)实践方法 (3)发现方法 (4)强化方法 2、我国教学方法的概括性分类。 从具体到抽象,教学方法由三个层次构成: (1)操作性教学方法

(2)原理性教学方法 (3)技术性教学方法 (三)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九种,即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四)教学策略的概念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五)教学策略的特征 1、指向性 2、操作性 3、整体综合性 4、调控性 5、灵活性 6、层次性 (六)教学策略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2、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 3、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4、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七)构成教学策略的要素 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一般包含以下几个要素:指导思想、教学目标、

科学探索活动的五大教学策略

在积极实施《纲要》的过程中,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营造关怀、接纳、尊重、和谐的育人氛围,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我的《神奇的小细管》一课的成功构建,就是在细心倾听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现象中挖掘的一个园本科学课程——“毛细现象”。为了保护、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积极探究,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他人、环境的交流适应能力。我从网上、小学、中学教材上查阅了相关资料,借鉴别人在指导教学“毛细现象”上的优缺点,结合幼儿的自身实际,以幼儿的生活游戏为引线,以幼儿自主探究性操作活动为主线,以多媒体课件和实验演示为平台,将深奥难懂的科学知识蕴含在丰富快乐的游戏实践中,使幼儿在无形之中获得知识,玩得高兴,学得轻松。 一、发展幼儿的主体性,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1、科学教育的内容生活化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幼儿的身边取材,《神奇的小细管》一课正是在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毛细现象发生质疑的情况下,而建构的一个科学探索活动。它引导幼儿从身边常见的“拖帕吸水”,“餐巾纸吸油”的现象中,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进而探究小细管内有水,蔬菜能吸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让孩子发现大自然的有趣和奇妙,培养他们从小善于观察、发现的能力,及理解科学,热爱科学的兴趣。 2、科学教育的内容游戏化 本堂课遵循幼儿活动以游戏为主的特点,以蓝猫乐于提问,善于学习为引线,激发幼儿爱玩想学的天性,看似一堂课从头至尾都是在“玩”,但也正是在“玩”的同时引发,支持并促进了他们的口语、想象、创造能力的发展,他们可以在“玩”中互相交流,互相合作,增进友谊,联络感情;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解释科学;可以用歌唱舞蹈表达自己的感知;可以用绘画表达自己的设想……“此时无声胜有声”,科学活动的目标已从有形转化为无形,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孩子的学习游戏过程中,使孩子乐于探究,乐于学习,乐于创造。 3、科学教育的内容社会化 当今社会已越来越向着社会化、多元化发展,不管是科学活动的生活化还是游戏化,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背景。我们在积极尝试与社区多联系,充分利用周边环境,整合多方面的教育资源的前提下,努力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开辟新的途径和方式,其中,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神奇的小细管》一课,选材来自于幼儿身边的废旧物品,而且暗含着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如:在给“水宝宝搬家”环节中投放的哑铃,就不可以搬水,与之相比可以吸水的诸如帕子,纱布,餐巾纸,医用脱脂棉等产生鲜明的对比,引发幼儿再去探究哪些物体不可以吸水,是什么原因等等,这样又可以引起幼儿的探究动机和兴趣。 二、发挥幼儿的创造性,营造幼儿探索科学活动的氛围 1、创设科学活动民主化氛围 2、创设科学活动探究式氛围 “引一发而动全身”,有探究才有创造,有疑问才有发现。在整个活动中,我紧紧扣住幼儿的兴趣点,以幼儿操作活动为主线,让幼儿主动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探究方式,辅以适当的语言点拨,把握示范演示拓展延伸的时机,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感悟、理解,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中。如:“植物内有小细管吗”?在幼儿充满疑虑、困惑的时候,以课件演示一朵花吸了两种颜色的水而变成一朵不同颜色的花为例,破译幼儿的疑虑,让幼儿较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花中毛细现象的存在,进而也理解了植物内也有毛细现象的存在。其次,课堂指导讲求艺术,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对症下药,恰当的,必要的指导会让

情景模拟实训教学的实践

情景模拟实训教学的实践

情景模拟实训教学的实践 《学习时报》[作者:赵汝周] 发布时间:2013-03-11 近年来,成都市委党校对情景模拟实训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建立8个情景模拟实训室,以适应新形势下培训教学需要 成都市委党校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总体要求,为适应深化教学改革需要,从2008年开始,相继建成了“危机管理”、“媒体沟通”、“心理调适”、“团队管理”、“影像案例”、“基于物联网技术与产业的新兴产业展示体验”等8个情景模拟实训室,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这些情景模拟实训室结合干部培训教学,主要开展了“提高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训练”、“媒体沟通与网情管控”、“危机应对处理”、“会见访谈”、“网络舆情的面对与引导”、“心理调适”等20多个教学专题,形成了较完整的情景模拟实训教学体系和培训格局。近年来,已接待全国各地前来学习参观、考察调研共100多批次。 利用情景模拟实训教学,不断提升培训学员的能力

在模拟实训教学过程中,精心设置教学过程,通过提问、扮演角色、模拟当事现场等方式,增强了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形象性和互动性,体现了干部教学的“理论与实际高度结合”、“教师与学员高度投入”、“学员自身管理经验与模拟情景高度融合”三大特点。实践证明,情景模拟实训教学既有理论性,又极具操作性,不但提高了学员们的认知水平,更为学员今后处置相关问题提供了极有参考价值的经验与教训。实训课程使学员身临其境,形式新颖,针对性和互动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操作性、讲究趣味性、注重实效性、兼顾学理性。具体有三个方面的成效:一是学员在模拟角色中,增加了实际感受,积累了实践经验,锻炼了独立思考能力、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学员通过现场观看其他同学的演练也受到了启发,开拓了思路,实现了学学相长;三是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学员在模拟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实现了理论知识向素质、能力的转化,提高了应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及心理适应等能力。 加强科学管理,确保情景模拟实训教学更加规范有序 成都市党校为使情景模拟实训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开展,2012年5月专门成立了“实训室管理与案例开发中心”,具体负责实训室管理和案例开发工作。在开展情景模拟实训的教学过程中,实训室管理与案例开发中心不断挖掘和拓展各实训室功能,加大案例对实训教学的支持力度,在尽可能多的班次和专题中推行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情

(完整版)三三制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三三制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三三制”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将一堂课45分钟大约分成前中后三个15分钟,每一个15分钟有三种教学形式。三个15分钟具体教学方式如下。 前15分钟(第一个15分钟),叫自主学习时间,在这个时间里,老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有三种形式:1、自主学习。老师在导课后,学生开始自主学习,关键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要提出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问题能力。2、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在导课后,指导学生分组,六个人一个小组,由学科小组长主持,也可用AB法,两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关键是学生要相互提问题,大家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讨论问题的能力。3、探究学习。老师在导课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间15分钟(第二个15分钟),叫精讲时间。在这个时间,老师或学生精讲学习内容,要求必须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破解疑点;揭示规律、传授方法、训练思维;规范术语、规范解题、示范操作。精讲时间有三种形式:1、教师精讲,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精讲,特别提示,教师精讲不得超过15分钟。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课能力,教师精讲的能力。2、学生精讲。老师在安排每个学生备课的基础上挑选一位或几位学生进行精讲。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讲解能力和分析问题

的能力。3、师生共同表演,在师生共同备课的基础上由师生共同合作表演。突出情景性,表现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15分钟(第三个15分钟),叫课堂训练时间内,在这个时间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训练。关键是老师课前要设计好课堂训练的内容。课堂训练时间有三种形式 1.课堂练习,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堂练习,举一反三,课堂点评。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2.课堂竞赛,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堂练习竞赛活动,首先老师要设定获胜的个人或小组。这种训练方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课堂测试,老师要在上课前,将课堂练习的题制成试卷或者用多媒体打出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老师可以统一和学生对答案,也可以让学生互评,打出分数。老师对学生一些共性的问题,在课堂小结时,再重点强调,让学生完全掌握教学内容。 依循“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当堂过关”的原则,“三三制”课堂教学模式还可以用“七步法”来实现: 1.导课(1-2分钟):明确教学目标,提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具体要求,同时布置自主学习后检测任务(可以用课本上的练习题,也可以用练习册上的题)。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10分钟) 3.自主学习检测,展示学生自学成果(3分钟):请全班学生做自主学习检测题(导课时,布置)。同时哟爱情3-4名不同层次的学

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 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次媒体的飞跃, 第一次是从语言到文字,这时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模式;第二次飞跃是从手写到印刷。这时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课堂教学"模式。如今,媒体正处于第三次飞跃的转折点,即从印刷媒体向电子媒体的飞跃。由于电子媒体的形式不同,使用的工具和方法不同,必将带来教学模式的变化。为此,许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提出许多理论和设想,什么"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等等纷纷出台,尽管那些设想各自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但能真正走出实验室应用于教学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尤其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学生中心论"与我国的国情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面对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几千年的传统教育模式不能一蹴而就地改变,必然有一个过渡阶段。在这里,笔者提出"节目主持人"的课堂教学方法将是一个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我国的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课堂教学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其特点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及时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媒体是教的工具,教材是教的内容,教学大纲是教的大纲,教学计划是教的计划,学生的成绩是教师教的水平的反映,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一句话,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师转的。很显然,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性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应试教育条件下表现为学习成绩的高低。这种课堂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理论根据就是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其优点是明显的,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对教学环境的要求比较低,教学效率比较高,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对学生成长所起的作用,则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本身。当

浅谈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有效教学的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怎样才能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获并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于学生素质的积淀,缔造有效、甚至高效的课堂教学,这是课堂教学改革走到今天,许多同行们都在苦苦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下面我就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定位目标 教材是新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位教师去研究,去开发。只有认真研读教材,领会教材,才能把握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数学是一门系统的科学。作为教师只有认真通读全套教材,才能系统的分析教材,准确地把握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把握每个知识点在教材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在充分理解后,做出准确定位。例如,“观察物体”是苏教版新课标教材“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分别安排在二年级下册、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册,要求却是不同的,二年级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只是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不要求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三年级年级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简单物体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而四年级继续教学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换。这三个年级的内容既有连续性又有发展性,层层推进,拾级而上。教学中如果有了这样的理解作基础,就能准确定位各个年级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更强。因此,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是每一个教师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 二、创设有效情景,实现有效合作 1、创设有效的学习情景。 情景创设应贴近生活。情景不仅应是现实的,还应该是承载数学知识的一个平台,是改变枯燥、抽象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应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用儿童的眼光去寻找那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并且与儿童的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素材,创设使他们乐于接受的学习情景。情景创设是内在需求。它不仅应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应该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点燃学生心中探究激情,成为学生继续学习新知的“内在需求”。有效的情景创设能促进学生进行较为深刻的数学思考,有利于解决问题。情景创设应重在启迪思维。有价值的教学情景应在生动的情景中蕴含一些有思考力度的数学问题,教师只有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具有“数学味”的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碰撞中得到提高与升华,让他们始终处于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中。在进行《年、月、日》的教学中,我先请同学们猜谜语,猜一猜老师带来了什么东西,投影出示: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这一谜语学生非常感兴趣,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活动。 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学习方式,但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不一定每节课都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把握合作学习的契机才能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当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而这个任务又可以分解成几个子任务,由小组成员各

教师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开题报告.pdf

《教师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 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学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从产生至今,有效教学就一直是教学研究的焦点之一,但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表明,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变化而不断扩展、变化。所以,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是教育科研一直永恒的主题。 当前有效教学大体有四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 为代表)。四是最优化理论(以巴班斯基的理论为代表)。这四个理论就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 的理论支撑,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施新课程以来,基础教育教学领域又一次开始关注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的研究。从近几年的新课程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中发现,很多新课程教师在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评价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给处在迷茫中的新课程 教师提供一种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方案和有效指导,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教学方法, 通过研究建构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课堂教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力促进新课程改革进程。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研究有效教学策略,建构有效教学课堂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 的效率与效益。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用热情和兴趣点燃智慧,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 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改革,学会并自觉地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 框架和理论体系; 3、建构有效教学评价指标和管理体系。掌握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而且能够灵活地根据 具体的教学内容调整评价标准,科学地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实绩。

任务驱动式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45501134.html, 任务驱动式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作者:胡淼淼 来源:《新课程研究·中旬》2018年第11期 摘要:任务驱动式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在情景模拟教学法中融入任务教学的一种互动 性、实践性和协作性更强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银行产品”课程中能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增强任务驱动式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课堂中的运用效果,应对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情景模拟;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教学设计;银行产品 作者简介:胡淼淼,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财会金融系教师,研究方向为会计及金融。(浙江绍兴 31208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院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任务驱动式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银行产品’课程中的应用”(编号:JGKT2017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32-0071-02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是在前人众多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其理论基石是构建主义与情境认知理论。构建主义最早是由瑞士的让·皮亚森提出,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仅由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中,利用像书本这样的学习资料,在他人的帮助下,在脑海中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构建的,要求学习者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实践,不断学习和发展。目前对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界定莫衷一是,但其核心都是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教师设定的情景中模拟演练,使学生在模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相比,情景模拟教学法具有其无法达到的实践性和优越性,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形象、直观方面。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构建仿真情景,使学生不再被动地听讲,而是亲身参与其中,在情节模拟、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以简单、形象和直观的方式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表达出来,深化学生感受、强化学生兴趣,便于学生对知识要点和精髓的掌握和运用。 一、任务教学融入情景模拟教学的优势 1.强化各自优势,实现价值提升。首先,任务教学法是以任务为导向和载体,使学生在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而情景模拟教学法也是让学生在创设的仿真环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二者都强调了“做中学”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而教师只作为引导者从旁指导。其次,任务教学法与情景模拟教学法都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前者是让学生执行任务,后者是为学生创设直观、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