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初中化学实验课
初中生如何提高化学实验操作能力
![初中生如何提高化学实验操作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daa94d2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5.png)
初中生如何提高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化学实验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一环,通过实践操作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原理。
然而,许多初中生在实验操作中遇到一些问题,如操作不熟练、安全意识不强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生提高化学实验操作能力的方法。
一、加强实验前的准备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仔细阅读实验教材,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确保对实验有全面的了解。
同时,要检查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干净度,并按照实验要求将所需的试剂和溶液准备充分。
二、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化学实验是存在安全风险的,保障安全是最重要的。
在实验室内,学生们应该戴上护目镜、实验服和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并始终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
此外,学生们应该熟悉实验室安全设施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如安全淋浴、紧急停电开关等,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
三、掌握实验操作技巧1. 熟悉实验器材和仪器的使用:学生们需要了解常用实验器材和仪器的名称、特点、用途以及正确使用方法。
在操作前可以通过老师的演示或实验视频来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
2. 注意实验液体的量和浓度:准确测量实验液体的量和浓度是实验操作的关键。
学生们应该掌握使用容量瓶、量筒等量液器材的方法,并遵循精确读数、二次确认的原则来减小误差。
3. 学会分液漏斗的使用:在进行液体的分离或转移时,分液漏斗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学生们应该掌握正确的分液漏斗操作方法,确保液体分离的准确性和快捷性。
4. 规范进行观察和记录:在化学实验中,观察和记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学生们应该细心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并准确描述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和现象。
四、培养实验思维和分析能力化学实验不仅仅是进行步骤的操作,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分析能力。
学生们可以尝试设计和改进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现象和结果,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对比来求得结论。
这样的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如何组织上好初中化学实验课
![如何组织上好初中化学实验课](https://img.taocdn.com/s3/m/e1894524bd64783e09122b3d.png)
如何组织上好初 中化学实验课
李鸿儒
( 陕 西 省横 山县 第二 中学 陕 西 横山 7 1 9 1 0 0 )
【 中图分类号】 G6 3 3 . 8 【 文献标识码 】 A
化 学 是 一 门 实 验 科 学 。 在 化 学 教 学 中 ,实 验 教 学 不 仅 是 必 不 可少 的 , 也 是 至关 重 要 的 。实 验 是 激 发 学 生 学 习兴 趣 、 培养学生多种 学习能力和严谨科学态度 的最佳方法 和途径 。 因此 。每一 位 化 学 教 师 在 教 学 中都 应 该 想 方 设 法 将 实 验 开 足 开全 , 并将实验课保质保量上好 。 如何才能将 实验课组织得井 然有序 , 学 生 做 实 验 活 而不 乱 呢 ?根 据 自己多 年 的教 学 经 验 , 我 认 为 组 织 实 验课 应 做 到 以下 几 点 。
展。
在2 1世 纪 , 世 界 教 育 发 展 的主 要 趋 势 是 : 教 育 将 成 为一 种面 向全民教育 ,贯穿一生 的终身教育 ,突出个性 的创新教 育 。因 为 没有 创 新 就 谈 不 上 进 步 和发 展 。”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应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 积 极 性 , 向学 生 提供 充 分 从 事 数 学 活 动 的 机 会 。 学 生 是 数 学 学 习 的 主人 。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 者 和 合作者 。 ” 在新课改下 , 数学教学 的创新性显得尤为重要 。 这种 创新性体现为教师创新的教 , 学生创新 的学 。 使教学活动真正 体 现” 知识在发 现、 创造” 的过程 , 实现教 师创新 的教 , 唤 起学 生 创新 的学 。
教学 ・ 信息
课程 教育 研究
2 0 1 3 年 6 月 下旬 刊
如何上好初中化学实验课论文
![如何上好初中化学实验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c19e5e04afe04a1b071de64.png)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化学实验课【摘要】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
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正向纵深发展,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切实加强实验教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方式,动手做实验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重要手段。
上好实验课是教师教好化学的前提和基础,尤其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一环。
那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如何上好实验课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习惯以实验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抓住学生学习化学的心,才能让化学教学有的放矢。
上好实验课能培养学生对化学浓厚的兴趣,使其在化学方面的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和发展。
然而,初三学生普遍有着“做实验、看热闹”的不良倾向,导致实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1.搞好实验演示,引诱动手由于初三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实验,有极大的好奇心,因此对教师的演示实验会格外注意。
实验教学中,教师熟练而准确的操作演示,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正确印象,也是学生实验的良好榜样,这对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很重要。
因此,教师做演示实验,要做到:装置正确,操作规范熟练,实验现象明显,结果准确。
教师在演示实验教学之前,还要向学生交待清楚实验内容、目的及观察的现象,告诉学生应该观察什么,从什么角度去观察,怎样捕捉稍纵即逝的现象,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认真铺设一些必要的阶梯设下疑问,激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做化学变化的演示实验时,可先让学生观查用沙纸打磨后镁条的色态及燃烧过程中的现象,让学生认真观察你实验的过程,指导说明了什么问题。
初中化学教学生动的实验演示(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化学教学生动的实验演示(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b6e993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6.png)
初中化学教学生动的实验演示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教学生动的实验演示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生动的实验演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它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化学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结合初中化学教材,探讨如何进行生动有趣的实验演示,以提高教学质量。
实验演示的设计原则1.针对性:实验演示应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目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生动性:实验演示应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
3.安全性:实验演示应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使用有毒、易爆、易燃等危险化学品,并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4.操作性:实验演示应具备较强的操作性,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5.启发性:实验演示应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演示的实施策略1.准备工作: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试剂和药品,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讲解与示范: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教师应详细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进行示范。
3.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观察与记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5.分析与讨论: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实验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
6.总结与反思:教师应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指出实验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实验演示案例以人教版《化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为例,我们可以设计以下实验演示:1.实验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目的:让学生了解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掌握实验操作方法。
(1)准备一个集气瓶,装满水,并记录水位;(2)将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3)待集气瓶内充满氧气后,将瓶子正立,观察水位变化;(4)根据水位变化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实验二: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目的:让学生了解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掌握实验操作方法。
上好初中化学实验课
![上好初中化学实验课](https://img.taocdn.com/s3/m/0134a2e719e8b8f67c1cb9bb.png)
如何上好初中化学实验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实验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抓住学生,才能使化学教学立于不败之地。
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上好实验课,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1.演示实验,设疑激思观察的现象,告诉学生应该观察什么,从什么角度去观察,怎样捕捉稍纵即逝的现象,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认真铺设一些必要的阶梯设下疑问,激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做化学变化的演示实验“金属活动性顺序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时,设下疑问:能否所有金属都符合这一规律?学生犹豫,不能正确回答,这时便补充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实验前先让学生按一般规律设想,说出实验现象,很快有的学生就说出“钠表面覆盖一层铜”,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排在铜的前面,所以钠能置换硫酸铜中的铜。
接着教师开始演示,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钠的变化,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钠漂浮在硫酸铜溶液表面,迅速旋转产生火球并消失,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这精彩的现象,瞬间的变化,学生凝神观察,猜测被推翻,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呢?你从而发现了钠有哪些性质?这一个一个的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经讨论和教师点拨,对金属钠学生有了初步了解,再通过教师解释,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便明确了实验现象的产生和盐与金属的反应规律中应除去“k、ca、na”三种活泼金属,这样以生动的实验探索,不断的设置疑问,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望逐渐增加。
2.激思维,励创新实验提出改进的方法,允许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实验,为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提供必要的仪器和药品,在组织学生进行”氧气的制取”的分组实验时我只提供了一只大试管、带单孔胶塞玻璃导管、带铁夹的铁架台,问学生这组仪器制氧气的反应原理,若改用其他的原理制氧气将这套装置如何改进?学生们经过讨论得出了很多方法,经过一一推理后,同学们得出正确的结论。
进而我又接着问,若液体的量不够了,怎样改进不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学生们能回答出将单孔胶塞换成双孔胶塞,在另一孔上加一长颈漏斗。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计划(通用4篇)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计划(通用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4b96bf33687e21af45a9f8.png)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计划(通用4篇)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计划1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本期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相对而言__x班学生基础较牢,成绩较好;而__班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体现了新形势下化学教学的要求,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目标,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课程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新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新教材强调了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教材让学生主动地体验实验的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取科学实验的方法。
即初中化学新教材已注重从书本走向生活;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从注重知识走向注重活动。
教材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空气、水、以及碳等知识着手,学习了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并有计划的将一些基本概念穿插在里面,使得学生的学习难度大大降低,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教材还在课题中插入了化学与能源、环境相关的内容,使学生树立了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材突出了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更多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化学实验不在是简单的训练某个技能或验证某个知识,同时教材不再划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而是留有一定的空间给教师创造性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三、教学总体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2a6c1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5.png)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篇1)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化学方程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理解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为什么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与“-”以及为什么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可以用分数等,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重视对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以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技能的训练,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规范化。
二、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三、教学重点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四、学情分析:热化学方程式是学习热化学的重要工具,教材从化学方程式只能表明反应物分子转化为生成物分子时原子重新组合的情况,而不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个局限入手,说明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必要性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定义,重点介绍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化学方程式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化学键知识联系紧密,通过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五、教学方法: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上相关的知识,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物投影仪,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是教学具有针对性。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化学实验课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化学实验课](https://img.taocdn.com/s3/m/e4c0bf3ba32d7375a41780eb.png)
验教 学。
【 关键词 】 初 中化学 ;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 门以实 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
以提 高学生 实际动手能力及应用知识分析 和 推理 的逻辑 思维能力。为了避免学生 自己探 索过程 出现盲 目性和随意性 ,做实验 前,教 师可设计一些符 合学生特点 的情境 问题 。如
生怕 学化 学的想法。在初 中化学教学 中,使 学生 尽快 学会学习化学 的方法 ,对促进学 习 质量 的提高有着 “ 催化剂 ”的作 用。在 学习 方法 的训 练中,主要是 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方
在教学质 量守恒定律 时,教师先 提问 : “ 参 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 质质量的总和跟反应后生 实验是进行 科学探究活动 的重要方 式 ,动手 成各物质质量 的总和是否相等?”然后把学 做实验是 学生学好化学 的重要 手段。上好 实 生分成四组做不同的实验 ( C u S O . 溶液 、 F e C I a O H溶液反应 ,盐 酸、N a C I 溶 验课是教师 教好 化学的前提 和基础 ,尤其 在 溶 液分别 和 N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新形势下 , 液分别和 A g N O 溶液反应 ) 。有了问题做前 加强实验教 学是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提高学 提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就不会只观察到蓝色 、 生素质的重要一环。 红褐色、 白色沉淀 ,而 忽视 “ 反应 前后物质 那么 ,在进行化学教学 时,如何上好实 总质量相等”。
浅谈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好初 中化学实验课
0 6 3 7 0 0 河北 省唐 山 市滦县 第三 中学 李 增艳
【 摘
初中化学实验课堂上的注意事项
![初中化学实验课堂上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52c8d5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1e.png)
初中化学实验课堂上的注意事项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实验课堂上的注意事项在初中化学实验课堂上,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安全,教师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的注意事项。
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些注意事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试剂和药品,并确保它们的质量和安全性。
2.教师应向学生讲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注意事项。
3.教师应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无损,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清洗。
4.教师应确保实验室内的通风设备畅通,以防止有害气体的积聚。
二、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1.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佩戴实验服、手套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2.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实验操作技巧,如取用试剂、操作仪器等。
3.教师应强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专注和谨慎,避免分心和不必要的动作。
4.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实验中的突发事件,如溢出、泄漏等。
三、实验后的清理工作1.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实验仪器放回原位,并进行清洁和保养。
2.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的方法,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教师应检查实验室的卫生情况,确保实验后的场地整洁和安全。
四、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教师应强调学生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不触摸实验仪器和试剂以外的物品。
2.教师应教育学生不品尝任何试剂,不直接接触有害化学品。
3.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加热设备,如酒精灯、加热器等,并远离易燃物品。
4.教师应提醒学生避免使用手机、相机等电子设备,以防止电火花引发危险。
五、实验评价和反思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验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认真态度。
2.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实验课堂上的注意事项是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的重要参考。
通过严格遵守这些注意事项,教师可以确保实验教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希望本文能为初中化学实验教师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设计5篇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0aad1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e.png)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设计5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设计5篇,以供大家参考!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2、认识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3、体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1、认识燃烧的条件。
2、认识灭火的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讨论。
课前准备:大烧杯镊子、药匙、试管、胶塞、红磷白磷热水。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工具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坦克、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大小形状相同的金属片(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碳、氧等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但是在一百多种元素中约有80%为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元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和广泛的用途。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15篇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6b436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d.png)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15篇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几种碳的性质和用途。
⑵了解金刚石、石墨、C60的微观结构。
⑶掌握单质碳的化学性质2.能力目标:学生辨别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组成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通过物质的结构影响其性质,性质又决定用途,增强学生对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
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的不同元素可以组成物质,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那么同几种元素是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同学们请讨论一下并将其结果汇报好吗?(二)讲授新课:一、碳的单质]⑴金刚石:⑵石墨:⑶C60观看科利华软件(1)上述三种单质有哪些物理性质?(2)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二、碳的化学性质:用墨(用碳黑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木桩埋在地下之前,常要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的表面稍稍烤焦?)1、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1)冬天生煤炉能引起煤气中毒,为什么?(2)氧气的有哪些化学性质?2、碳跟氧气的反应可燃性(1)反应现象:(2)反应方程式:碳完全燃烧:碳不完全燃烧: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
(1)观察实验现象,(2)共同分析反应原理,(3)板演方程式。
3、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1)反应现象:(2)反应方程式:这个反应的特点: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铜(含氧化合物)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铜;木炭得到氧化铜中的氧而使氧化铜还原为铜,导出:a.还原反应,b.氧化反应c.木炭具有还原性木炭的还原性在冶金工业上的应用(三)课堂练习:(四)小结:(师生共同完成)(五)布置作业:书P109习题1-6课后记:本节内容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精选篇2一、指导思想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在本节我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be3c29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d.png)
初中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贯穿化学教学全过程,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必修环节。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案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化学实验教案的基本要素1、实验目的:确定实验的目的,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2、实验内容: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内容,明确实验操作步骤、材料和装置的选用,以及实验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3、实验原理: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实验,应该系统地讲述实验原理和理论知识。
4、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
5、实验评估:检验学生对于实验的掌握情况,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化学实验教案的设计原则1、实验设计的灵活性:化学实验是一项非常灵活的教学手段,教案设计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实验设计的系统性:在教案的设计中,要注意将实验知识、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进行系统地整合和设计。
3、实验设计的革新性:实验设计应该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革新、创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4、实验教学的可操作性:在实验教学中,实验倾向于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教案应该具有可操作性,以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5、实验教学的安全性:在实验教学中,实验安全和教学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教案设计应该遵循实验规范和安全操作要求。
三、化学实验教案的设计过程1、确定实验目标:实验目标是教案设计的核心,它将会对实验教学的后续步骤产生深远的影响。
2、确定实验内容和理论知识:针对实验目标,教师应该确定实验的具体内容和所需的理论知识,尤其是对于新颖的实验要素的说明。
还需要确定实验材料和装置。
3、确定实验步骤:此项工作涉及到实验步骤、操作顺序、材料和装置的使用,还要注意实验的可重现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验证性,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7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fa2a4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d.png)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7篇初中化学实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价格、资源、回收等;(3)认识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
教学工具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坦克、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铁片、酒精灯、绿豆粒大小的焊锡、锡、铅、火柴等教学过程学习情景展示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和金属制品的图片(如飞机、坦克、轮船等)。
介绍:以上这些实物或图片中的物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设问:看到这些实物或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感想]如:1.想到金属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2.感到金属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
3.想要知道它们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
4.想知道制造不同的东西根据什么选用金属。
[新课引入]通过大家刚才的发言,可以看出大家对金属材料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也对它们很感兴趣,当然也有很多疑问。
本单元我们就来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如何上好一堂化学课(初中) PPT课件 图文
![如何上好一堂化学课(初中) PPT课件 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cdb090172ded630b1cb680.png)
如何上好一堂化学课
四、重视课堂小结 (二)课堂小结的方式
1、归纳式总结
2.讨论式总结
3.分析比较式总结 4、练习式总结 5.提问式总结 6.首尾照应式总结 7.渗透式小结 8.自由式总结
如何上好一堂化学课
谢谢聆听
谢谢! 学妹给我打电话,说她又换工作了,这次是销售。电话里,她絮絮叨叨说着一年多来工作上的不如意,她说工作一点都不开心,找不到半点成就感。 末了,她问我:学姐,为什么想找一份 自己热 爱的工 作这么 难呢? 我问她上一份工作干了多久,她说不到 三个月 ,做的 还是行 政助理 的工作 ,工作 内容枯 燥乏味 不说, 还特别 容易得 罪人, 实在不 是自己 的理想 型。 我又问了她前几份工作辞职的原因,结 果都是 大同小 异,不 是因为 工作乏 味,就 是同事 不好相 处,再 者就是 薪水太 低,发 展前景 堪忧。 粗略估计,这姑娘毕业不到一年,工作 却已经 换了四 五份, 还跨了 三个行 业。 但即使如此频繁的跳槽,她也仍然没有 找不到 自己满 意的工 作。 2 我问她,心目中理想型的工作是什么样 子的。 她说, 姐,你 知道苏 明玉吗 ?就是 《都挺 好》电 视剧里 的女老 大,我 就喜欢 她样子 的工作 ,有挑 战有成 就感, 有钱有 权,生 活自由 ,如果 给我那 样的工 作,我 会投入 我全部 的热情 。 听她说完,我尴尬的笑了笑。 其实每一个人都向往这样的成功,但这 姑娘却 本末倒 置了, 并不是 有了钱 有了权 有了成 就以后 才全力 以赴的 工作, 而是全 力以赴 工作, 投入了 自己的 全部以 后,才 有了地 位名望 钱财。 你要先投入,才会有收获,当你真正投 入做一 件事后 ,会明 白两件 事:首 先你会 明白, 把一件 事认认 真真做 好,所 获得的 收益远 大于同 时做很 多事; 你会明白,有人风风火火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计划(通用4篇)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计划(通用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8b2e1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c.png)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计划(通用4篇)一、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对”为导向,使培育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并使他们在肯定程度上能够超越时代,真正能够面对将来,面对现代化,将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注意试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力量,要使得学生能在试验中用探究的方法去学习,领悟学问的内涵,同时在肯定程度上能够学会去创造制造。
争取将试验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教学措施(一)仔细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前期工程,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根底,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备课将根据以下步骤和要求进展。
1、备课标。
(1)试验教学的任务;(2)试验教学的目的;(3)试验教学的要求;(4)试验教学规定的内容。
2、备教材。
(1)熟识教材中试验的分布体系。
(2)把握教材中的试验和丰富试验教学内容。
3、备教法。
教有法而无定法,试验教学的教法应坚固树立精确、示范、讲解与操作协调全都的原则。
4、备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熟悉和思维水平以及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试验进展分析、讨论,对试验教学将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5、试验教学前的预备。
(1)演示试验:a、把握试验原理。
b、熟识试验仪器。
c、选择试验方法。
d、设计试验程序e、试验效果的试做。
(2)学生试验:a、制定学生试验规划。
b、试验环境的预备。
c、试验器材的预备d、指导学生预备。
6、编写教案。
(二)认真组织教学。
教学的开头强化课堂纪律很有必要,其次是引入新课题,让学生明的确验的目的和要求、原理、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观看的重点。
教师在引导教导学生观看时,讲解要与演示恰当协作,讲解要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语言要精辟、简要、精确,操作要娴熟、标准。
留意随时调控课堂的方方面面,保持课堂布满教与学协调和谐的运转机制。
学生试验课的教学:试验前进展指导、试验中巡回指导、试验后总结和作业布置。
(三)组织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组织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试验教学的延长,能促进师生动手动脑,发挥学生特长,又能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九年级化学教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9篇
![九年级化学教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9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7a209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7f.png)
九年级化学教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9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认识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
2.激发学生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重点: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难点: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讲述、演示。
实验准备:各种常用化学仪器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自然学科为题,导入新课。
二.授新课:1.结合课本P191内容,讲解、强调化学学生实验的要求。
2.结合实物,讲述一些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注意事项:⑴试管⑵试管夹⑶玻璃棒⑷酒精灯⑸胶头滴管与滴瓶⑹铁架台⑺烧杯⑻量筒⑼集气瓶⑽漏斗⑾长颈漏斗⑿锥形瓶⒀蒸发皿⒁导气管⒂其它仪器三、简要进行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对照课本图3、图4,说出这两个实验中所用到的各种仪器的名称。
第二课时课题:药品的取用教学目标:1.了解取用药品的注意事项, 学会正确取用药品的基本操作.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重点:固体药品与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难点:滴管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实验实验准备:固体药品、液体药品、药匙、镊子、小纸槽、滴瓶、胶头滴管、教学过程:一.教师授新:(一)药品的取用:1. 讲解要注意的事项;三不原则;节约药品原则;用剩药品的处理方法。
2. 操作原理(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取用粉末状固体的正确方法;取用块状固体的正确方法;取用液体药品的正确方法;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正确方法;[1][2][3][4]下一页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认识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
2.激发学生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重点: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难点: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讲述、演示。
实验准备:各种常用化学仪器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自然学科为题,导入新课。
二.授新课:1.结合课本P191内容,讲解、强调化学学生实验的要求。
九年级化学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
![九年级化学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https://img.taocdn.com/s3/m/c3ba27c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f.png)
九年级化学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和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合理的实验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
下面将介绍九年级化学实验方法,包括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和实验注意事项等。
一、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是实验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步骤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实验,并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
一般而言,实验步骤应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准备:准备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和试剂,确认实验条件和时间。
2.实验操作:根据实验目的进行实验操作。
可以根据实验教材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也可以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
3.实验观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并进行适当的标记。
4.实验数据处理:根据观察结果进行数据处理,比如计算反应物质的摩尔比例等。
5.实验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结论,并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
二、实验器材合适的实验器材对于实验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准确获取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九年级化学实验器材:1.量筒: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器皿,通常有10ml、25ml、50ml等不同容量的量筒。
2.温度计:用于测量物体的温度变化。
3.酒精灯:用于提供热源,一般用于加热试管或烧杯等容器。
4.酸碱滴定管:用于滴定反应中液体的准确计量。
5.试管和试管夹:用于进行试剂的混合和反应。
6.漏斗:用于过滤和分离液体。
7.燃烧学器皿:如酒精灯、点燃盖玻璃等,用于燃烧实验。
8.电子天平:用于进行质量的准确测量。
三、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保证实验的安全和准确性:1.实验室安全:佩戴实验室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注意实验室的通风情况,并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2.操作规范:按照实验教材或老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遵守实验步骤,严禁擅自改动实验条件和步骤。
3.实验废物处理:实验结束后,要按照实验室的规定对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如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中,将污染物清理干净等。
怎样上好初中化学实验课
![怎样上好初中化学实验课](https://img.taocdn.com/s3/m/db6fbf2e0722192e4536f687.png)
怎样上好初中化学实验课化学实验教学是对中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它能促进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
因此,化学实验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它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学生学习的阶段性和理解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等,大大增加了化学理论教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那么,如何搞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呢?1.充分准备,做好每个演示实验导致学生方面“听实验”“背实验”,而要仔细认真地做好每个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和定律,教师的演示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素质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做好演示实验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要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前必须使学生明白实验要研究什么问题,要观察哪些要素。
②实验要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直观的实验为学生提供建立概念、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材料,只有实验与思维相结合才能使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
③演示实验尽可能让学生看清楚,效果明显。
教师在实验前就应考虑到:实验台的高度,实验装置的位置,仪器的大小,试剂的用量等。
要随时把不需要的东西移开,把需要观察的主体放在显著位置,操作的速度适当,操作的动作稳妥,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
④提前试做,把握演示的各个环节,反复练习,力求实验规范,指导性强。
2.上好每节实验课2.1科学组织学生分组实验,严格管理,注重效果。
结合实验内容,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意识以及观察、分析方法,实验注意事项。
2.2完善落实学生分组实验课的“预习→实验→报告”三阶段,面向全体学生,从实验步骤到记录数据都要有要求,杜绝编造或抄袭数据的不良习惯。
学生实验完毕,指导学生设计记录表格写出实验报告,并对好的报告予以表扬和鼓励。
2.3要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内容,可将课本中有些演示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改为学生实验,边讲边实验,给学生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在编排实验小组时注意技术强弱的搭配,男女生搭配,小组成员要经常变换。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e1383ca8114431b80dd811.png)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篇一:化学实验优质课教案】美味糕点的“守护者”[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积极探究的氛围中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和相互交流合作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真正做实验学习的主人。
[教学流程]猜测脱氧剂成分猜想气体成分验证铁粉存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探究活动妙芙蛋糕瑞士卷感悟生活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探究脱氧原理拓展反思见证脱氧效果【篇二:初三化学实验教案】初中部分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生求实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实验用品:蜡烛、烧杯、火柴、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察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1)蜡烛是石蜡和棉线做的灯芯组成的;一般蜡烛为圆柱形、乳白色、固体;特殊的蜡烛,如生日蜡烛,有多种颜色和形状,但那是添加染料后形成的;蜡烛一般都具有轻微的气味。
(2)如果用小刀切下一块蜡烛放入水中,会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谋比水小。
1、对学生的回答表示充分的肯定,让学生结合蜡烛的这些性质,点燃蜡烛,观察燃烧着的蜡烛有哪些特点。
①燃烧着的蜡烛有没有声音?形状有没有什么改变?②蜡烛的火焰有什么特点?③蜡烛靠近火焰的地方在形状、温度、质地上有什么变化?④把一根火柴梗平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一秒钟表,取出火柴梗,火柴梗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2、充分肯定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表现,继续引导: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哪些物质。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a2018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4.png)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5篇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1一.说教材《海水制碱》这节课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3单元第3节的内容,纯碱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是初中化学遇到的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
本单元以海洋为背景,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课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氨碱法制纯碱;二.纯碱的性质。
”在第一部分,主要内容:首先是通过认识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引导学生从元素守恒的角度思考原料选择的问题,树立元素守恒观;二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体会学习化学的必要性。
在第二部分,通过用分类的方法探究纯碱的性质,总结盐类性质的一般规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通过复分解反应实质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上认识和思考宏观的现象和变化,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
二.说学情学生的起点知识、能力和思维障碍:(1)学生虽然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但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质量守恒”的层面上,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
(2)学生虽然有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的意识,但还不能完全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的现象与变化。
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重点学习了酸与碱,但对于盐的认识仅局限于几种具体物质(如接触的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等)的物理性质,而对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无法根据化学性质推断其用途。
本课时在学习了纯碱的制法和用途的基础上,由学生较了解的盐——碳酸钠入手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既点明了个性,又体现了盐的共性,使学生有全面认识。
三.教学目标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及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纯碱等盐类的性质;3.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实验和交流讨论,了解盐类的性质,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上好初中化学实验课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方式,要适应教育改革和新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尤其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一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实验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抓住学生,才能使化学教学立于不败之地。
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上好实验课,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物质的性质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些物质的制取要通过实验来完成,上好化学实验课,对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很有帮助的。
步骤/方法1. 一、演示实验,设疑激思演示实验教学,在演示之前向学生交待清楚实验内容、目的及观察的现象,告诉学生应该观察什么,从什么角度去观察,怎样捕捉稍纵即逝的现象,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认真铺设一些必要的阶梯设下疑问,激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做化学变化的演示实验时,先让学生观查用沙纸打磨后镁条的色态及燃烧过程中的现象、此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等,再如在讲“金属活动性顺序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时设下疑问:能否所有金属都符合这一规律?学生犹豫,不能正确回答,这时便补充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实验前先让学生按一般规律设想,说出实验现象,很快有的学生就说出“钠表面覆盖一层铜”,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排在铜的前面,所以钠能置换硫酸铜中的铜。
接着教师开始演示,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钠的变化,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钠漂浮在硫酸铜溶液表面,迅速旋转产生火球并消失,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这精彩的现象,瞬间的变化,学生凝神观察,猜测被推翻,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呢?你从而发现了钠有哪些性质?这一个一个的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经讨论和教师点拨,对金属钠学生有了初步了解,再通过教师解释,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便明确了实验现象的产生和盐与金属的反应规律中应除去“K、Ca、Na”三种活泼金属,这样以生动的实验探索,不断的设置疑问,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望逐渐增加。
2. 二、学生实验,创新思维学生实验不仅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重要手段,而且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养成创新思维习惯中起重要作用。
学生实验是在完成某一单元教学内容后,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由学生亲自完成的课堂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和个性品质的最佳途径。
学生实验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和运用双基、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培养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等功能。
当然这些功能的发挥是在教师精心组织与指导下实现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提高实验效益的前提和关键。
教师的指导,在实验操作方法,实验变量、条件的控制,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概括、解释和评价以及用实验方法解决化学问题一般方法,如:实验→ 观察→ 分析→ 结论→ 实践,问题→ 假设→ 实验→ 观察→ 分析→ 证实假设中起关键的作用;在实验技能方面,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仪器、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实验操作步骤、正确观察、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等;在实验思维方面,做到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处理数据、学会推理、学会误差分析等内容。
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实验的整个过程之中。
由于学生实验不同环节的要求各有所不同,因而教师的“导”也各有侧重。
我一般在学生实验操作前,从实验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启发讲授模式,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并启迪学生遵守一定的要求出把握实验的操作要领等,以消除学生实验中的知识、思路、方法、操作等方面的障碍。
具体作法是:(1)编制好实验计划各个实验都应编好计划,内容应包括实验的题目、目的、要求与方法,实验所需的仪器、材料、工具等。
若是分组实验,还应事先分好组。
(2)做好实验准备实验的器材、药品等都应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实验开始前应查点仪器是否齐全、完好和配套,是否符合实验的要求。
各个实验,力求在课前亲自操作一遍,以免课堂上失误。
(3)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①每次实验前都应要求学生对实验教材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和主要操作步骤;②实验过程中应让学生有安全第一的意识,如,不得尝药品的味道,不得触摸剧毒药品,不得嗅腐蚀性气体等;③应教育学生爱护器材,教师应按规范标准训练学生的实验动作,操作步骤应合理;④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独立地参与实验操作,不应该只由少数人操作、多数人充当“助手”和“观察员”或“记录员”;⑤每次实验之后,都应要求学生写出合乎要求的实验报告。
在可能情况下,还可发动学生将实验的成果制成教学挂图、教具和标本。
(4)操作示范,消除恐惧:实验中如果有实验仪器和操作属于学生首次接触或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教师要为学生作出操作示范,并结合操作点明操作要领及禁忌事项。
确保实验安全、顺利。
如H2纯度的检验操作学生会很怕,我一般先演示两遍,便消除了学生的害怕心里,再如《溶液浓度配制》的学生实验,对于配置操作步骤用“一算二称(量)三溶四移的归纳;又如把《粗盐的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要领归纳为“一角、二低、三靠”,以利于学生整体上把握和记忆。
学生开始动手实验时,首先从实验态度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这也是很关键的。
特别是某些存在一定危险因素的实验,如浓硫酸的腐蚀性、点燃氢气(不纯)会爆炸等,更要作好引导,消除学生对实验的恐惧心理。
其次,要从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两个方面去导,以确保学生规范地进行实验,做到操作明确、观察有序、记录科学等。
由于学生实验是由学生自行进行的,而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层次也各有不同。
因此,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就各种各样,教师难以在课前全面完整地加以预测。
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学生实验操作之中。
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对于实验中不同的问题要采用不同的策略来引“导:对于实验操作上个别的问题,结合学生操作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则集中点评,指出错误的原因、演示规范操作、提示操作要领;对于实验中学生认识上的问题,面对学生的提问,我一般不直接回答,应采用启发诱导、搭桥铺路的方式,诱导学生展开思维,获取答案;动手能力差的学生,作为巡视检查的重点对象,教学中既耐心细致地给予指导,又要求学生耐心细致、努力完成实验;对于实验观察中的问题,则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目的要求,分析思考实验观察要点和重点,做到全面观察又重点突出。
(5)学生的动手练习:老师的讲解和演示是为了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和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的道理,而这些技能要为学生所掌握,则必须经过他们自己亲自实践,才能达到。
因此,重在练习,练习时,教师注意巡视,对操作错误或对操作有胆怯感的同学应重点加以指导,例如:胶头滴管的使用,刚开始时,同学们的手一直颤动,结果不是滴在试管壁上,就是滴在实验台上,可是经过几次反复操作,练习,同桌同学互相检查,指出缺点与错误之处,很快同学们就能应用自如,掌握要领了。
再如,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中,从水中取出用排水法收集满了的集气瓶,刚开始时,同学们取出集气瓶感到很困难,结果,导致集气瓶中的氧气又逸散了,因此,我就让同学们在制氧气前,先反复练习从水中取集气瓶的方法,熟练了,掌握技巧了,就不会出现上述情况了,很多的演示实验也是同学与我共同完成的。
(6)做好小结与评价实验结束后,要进行小结。
小结前,要在实验思维方面加强指导,及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实验总结中来。
具体内容有三个方面:1)根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事象,进行归纳处理,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2)根据实验操作的体会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推理演绎、获取规律性知识3)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验的改革与创新。
如在完成《浓硫酸的特性、稀硫酸的通性、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实验后,启发学生思考:①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浓硫酸具有那些特性?稀硫酸有那些通性?在实验中是如何体现的?②如何进行SO42-的检验?试归纳出检验的一般操作规程。
③在取用浓硫酸进行实验时要注意那些问题?④许多实验中常常产生有害气体,试举出防止尾气污染空气的方法,等等。
同时还要对学生实验过程作出评价性指导,即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对全体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或带有倾向性问题以及对发展学生的智能和实验水平有关的问题进行讲评,促使学生认识水平产生新的飞跃。
我一般指定学生或实验小组报告他们的实验过程与结果,然后师生共同讲评,指出优缺点,明确改进方向。
小结之后,指导学生切断电源整理好实验仪器、工具和材料。
课后应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批阅。
3. 三、改进实验,形成实验能力化学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实验能力,为了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我把一些实验进行了改进,如:证明空气中氧气占五分之一的演示,我把它改成磷在装有定量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后水倒吸进入五分之一加以说明,现象明显,有说服力。
再例如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验,实验中药品、步骤很清楚,但我把此实验进行了改进,让它以习题的形式出现。
我提供了(1)碳酸钠和稀盐酸(2)石灰石和稀硫酸(3)石灰石和浓盐酸(4)石灰石和稀盐酸四组药品,并设计了几套实验装置,让学生选择去做,这样一来,学生好奇心大增,不再受课本步骤的约束,亲自实验验证。
在操作中,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纠正操作中的错误,学生从动手到动口,个个一副小科学家的样子,时而眉头紧锁,时而笑容满面,经反复实验验证,最后归纳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案。
实践证明,通过老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实验的改进,可形成以下十个方面的能力:(1)查阅有关化学文献资料的能力;(2)实验思维能力;(3)提出问题,选择和确立课题的能力;(4)科学地选择实验方法和设计方案的能力;(5)正确选择仪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验方案的能力;(6)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的能力;(7)正确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8)正确观察、记录、测量和分析的能力;(9)正确处理数据和表述实验结果的能力;(10)评价实验方案、方法、过程的能力。
4. 四、增加兴趣实验,激发兴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大量的物质知识、定律、理论的认识与形成都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
化学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学会观察事物,测定数据和分析数据,在解释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形成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方法;可以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启迪科学思维;可以形成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所以我在教学中增加了大量的兴趣实验,如绪言的学习中我就增加将金属钠放入水中再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的实验,一开始就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再如学习氧气做磷燃烧后,我马上补充一个烟幕弹实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化学的积极性,我常这样以实验的魅力来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爱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