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高线地形图上地貌类型的识别

合集下载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ppt课件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ppt课件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题。
1.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图中的
答 案
3、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通视问题
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 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 通视。
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 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 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 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 住人们的视线。
②确定比例尺
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一般采用原图比例尺,将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 转绘到剖面图上做横轴。
为更加清楚地反映地形起伏状况,垂直比例尺要大于水平比例尺, 用高程建立纵轴。高度间隔与原图等高距一致,最高数值比剖面线 经过地区最高海拔略大一些,最低数值略小一些。
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③描点 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 点(或仅描关键点,如最高点、 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 转绘到坐标图中。
一般选在等高线间距较大即地势平坦开阔处, 节省建设投资
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工业区选址 有交通线经过,交通便利
3、等高线地形图与“面”的区位
等高线地形图与“面”的区位
一般山区聚落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地 势低平、水源充足、流水沉积形成深厚肥沃的 土壤)
聚落分布
山区聚落规模小、数量少
平原地区聚落数量多、规模大(聚落主要分布在 平原地区)
C>A>D>B
不同等高线地形不图同坡等度高大线小图的上判坡读度的大小 ②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 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B>D&g小图的上判坡读度的大小 ③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 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1.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1.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小试牛刀】
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 A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A
①地能看到A村吗?
400
B B
350
丙地能看到B村吗?
同图比较: 等高线密→坡度大 等高线疏→坡度小 比例尺大→坡度大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比例尺小→坡度小 异图比较: (图幅相同) 等高距大→坡度大 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 等高距小→坡度小
判断坡面的凸凹:高疏低密——凸坡 高密低疏——凹坡




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 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
试想一想:
②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 处的海拔高度为多少米?
③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 形可能为洼地还是小丘?
3、两地的相对高度的计算
例2: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200m、
300m、400m,求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H取值范围?若
相对高度最大值为h,则h为多少?A和B两地的温差是多
少?
200m<H<400m
400 300 200 100
399m<h<400m
H
A
B
城镇
3、两地的相对高度的计算
假设都不在等高线 上的两点,中间间 隔的等高线有n条 (数值不相同), 等高距为d,则两 点的相对高度H取 值范围为:
B● A●
(n-1)d<H<(n+1)d
【小试牛刀】 读图,回答:
(1)河流ab段的流向为( B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重要的地图类型,也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因为它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象以及分析计算能力。

要突破等高线地形图这一难点,需要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掌握判读技巧,达到灵活应用。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要诀:同线等高)2.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全图一致(要诀:同图等距)3.两条等高线绝不能相交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要诀:重叠为崖)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要诀:密陡疏缓)5.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

等高线穿过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即等高线凸向低处则为山脊;等高线凸向高处则为山谷。

(要诀:凸低为脊、凸高为谷)6.相邻等高线间的地点海拔取值介于两等高线数值之间(要诀:大于小数、小于大数)7.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的法则(要诀: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 判读海拔高度和气温(1)某地在某条等高线上,即可读出该地的海拔高度。

(2)若不在等高线上,则此处海拔是一个范围。

(3)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利用“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原则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

如右图为等高线地形图,A区域高度小于700米,则为洼地;B区域高度大于900米,则为山丘。

3. 判别地势可根据海拔判别。

有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没有数据,而是用示坡线表示。

示坡线也叫降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即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等高线地形图怎么看

等高线地形图怎么看

等高线地形图怎么看需要了解等高线反映的几种典型地形地貌,就能够看懂等高线地形图了: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

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

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

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怎样区别山脊、山谷、山顶和鞍部?一种:山脊比较好判断等高度向凸出的方向递减你想象一下嘛就可以看见山了山谷就要看等高线了等高度向凸出的方向递增山顶最好判断闭合的曲线等高度由里向外递减鞍部一般考试不会考的就在两山中间也好判断俩种: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

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

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三种:山脊向外突出就是海拔越来越低山谷向内越来越小山顶图上一般有三角尖就是海拔最高的地方鞍部就是两个山顶中间矮的地方四种:看等高线的弯曲方向,若向数值低的弯曲,则该处为山脊;若向数值高的弯曲,则为山谷。

山顶是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由里向外递减。

鞍部是两个山之间凹下去的地方,从与这个方向垂直的另一个方向看,鞍部又比两遍要高。

如果觉得鞍部很难判断,想想双峰骆驼两峰之间就对了!。

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判读技巧

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判读技巧

等高线图的解读
1、绝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1)M点的海拔范围: 80<H<90
(2)N点的海拔范围:
60<H<70 (3)M、N两点的相对高度:
10<H<30 (4)陡崖高度: 20米≤H<40米
高度的计算方法

1000米
1500米

500米
地面某点到另一 点的垂直距离为 相对高度
地面某点到海平 面的垂直距离为 绝对高度,即海 拔
表示沟谷的等高线密集、狭窄,切割细碎,等高线经 过谷底时,沿冲沟顶部弯曲,多数地区呈“V”形。
如下面等高线图中西南部、东北部等高线密集,为黄 土梁和黄土沟谷,中部和最东北部为黄土塬地貌。在黄 土塬的基础上,东北部还出现有黄土峁。
黄土高原
如果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边界将由a变为b线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
∠4 ∠3 ∠2
D4 D3D2
垂直相对高度 h 坡度=
水平距离
tg∠
=
h D
判断坡度
④ 分析右图四条登山路线中,坡度最缓是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
下列四图中的比例尺相同,等值线的疏密相同,
则坡度最大的一幅是 D
等高距大
等高距小
坡度的识别
a 下列四图中的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相同,但
比例尺不同,坡度最大的一幅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0 40

② ③

图1
0 50m
5 等高线/m 0
河流、池塘 聚落
等高线特点四: 不相交,除陡崖
400 600
陡崖

等高线20152

等高线20152

关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生产实践的应用: (4)引水、输油线路 引水线尽可能短,避 免通过山脊等障碍, 并尽量从地势高处引 水到地势低处,使水 自流。输油管道,路 线也应尽可能短,尽 量避免通过山脉、大 河等
其他应用见创新设计
地形剖面图
画法: 1、确定剖面线: 根据要求在需绘制剖面图的两点之间做出一条直线。 2、确定比例尺:包括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多采用原图比例尺(有特殊要求时除外); 为了使剖面图所表达的地形起伏更加明显,垂直比例尺一般都 要适当放大,一般放大原图比例尺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 起伏就越明显。 3、建坐标。包括横坐标和纵坐标。 剖面的水平基线一般与剖面线长度相等。纵轴的高程根据 垂直比例尺确定,并且图上的高程间距要与等高线地形图 的等高距相等。 4、描点: 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尤其是特殊的点,如最高点,最低点, 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5、连线: 用光滑曲线将各个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之间的升降趋势。
当堂检测: 判断下列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的地貌类型
注意1、山谷山脊的判断方法(划线法,口诀法)2、示坡线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
①平原:海拔<200m;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等高线稀疏 ②高原:海拔>500m,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较陡峻。 ——中部稀疏,边缘密集 ③盆地:中间低,周围高。 ④山地:海拔>500m;地面起伏大,坡度陡峻。 ⑤丘陵:200m <海拔<500m;地面有起伏,坡度又较和缓。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的陡缓
H
等高距和等高线的疏密
A
L 实际垂直相对高度 tan坡度角= 实际水平距离
比例尺
实际水平距离是比例尺中的分母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

等高线判读重点等高线判读技巧第一,应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

(1)数量上的特性。

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以两地的图上水平距离可换算地面实际距离。

(2)形态上的特性。

地表每一种地貌形态在等高线图上都会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

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缓陡。

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类型。

第二,要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知识,这是识别等高线地形图的关键。

(1)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4)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

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

等高线穿过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7)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8)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9)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线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一般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和洼地,但容易忽视的是利用等高线数值来判断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类型。

判读规律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值(海拔高度)大致判断地形类型。

①海拔在 200 米以下一般为平原。

②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为丘陵。

等高线地形图(地图2)

等高线地形图(地图2)

√ √

D. 300~500米


如上图,判断图中A、B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
150米>HA>100米;50米>HB>0米。 等值线共性:
在两条等值线间若还有一条闭合等值线,
则其数值只可能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六、等高线图的应用
山与坡通视问题
能“通视”的两点之间是不能有障碍的,即两点之间的空 间连线必须高于两点之间所有等高线的高度值。

250

B

鞍部
二、基本地形的判读
1、山峰:等高线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增大,中心的三角形代表山顶 2、盆地:等高线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减小
3、山脊:等高线由海拔较高向海拔较低处凸
4、山谷:等高线由海拔较低向海拔较高处凸 5、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 6、悬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100 200
山地
盆地
100 200 300
二、等高线的绘制
等高线图上的基本地貌类型:
山峰:
盆地:
山脊:
山谷:
分水岭
集水线
鞍部
多条等高线重 叠在一起处
由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 鞍部是山脊线的最低处, 山谷线的最高处
三、地形的判读

300 A C 250 200 150 100 50

250 B


解读2:图中A-G地分别属于什么 地形?哪处可能发育河流?
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较平坦的地形
山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崎岖不平、呈 条带状分布的地形区
丘陵: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连绵不断的低矮隆起高 地。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相对起伏在200m以 下。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陡坡与缓坡的识别 山
陡坡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缓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凸坡与凹坡的识别 凸坡阻挡视线
地势从高到低等高线先疏后密---凸坡 地势从高到低等高线先密后疏---凹坡
五、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步骤
1、先看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 2、找出海拔的高低 点及地势变化 3、找出地图中的 主要地形
650



600 500 400 300 200

高程差计算方法: 高小-低大≤ H<高大-低小
650
A B

600 500 400 300 200

陡崖相对高度H:(n-1)d≤H<(n+1)d
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
两点相对高度的计算
1、等高线上任意两点 的相对高度
B A
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 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 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H相=H高-H低
150
100 200 200 150
100 100
150 100
200 150 100 150 100
示坡线
---表示海拔降低方向的短线
三、不同地形的表示方法
山顶、鞍部、陡崖
山脊与山谷

B C
D E F
几种特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新月形沙丘
梯田
火山
判断五大地形类型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丘陵:海拔200米以上,小于500米,等高线弯 曲,但比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米。 山地:地形组成与丘陵相似,但海拔在500米以 上,相对高度一般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 弯曲。 高原:海拔高度大(>1000米),相对高度小, 等高线在边缘较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 盆地: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高。中间 等高线较稀疏,数值低。

等高线地形图-优秀精ppt课件

等高线地形图-优秀精ppt课件

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海拔高度 相同且都以海平面作为0米。 (2)同图等距;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 高(4度)凸差低,为同高一,幅凸等高高为线低图:上等的高等线高向距低相值等弯。曲的中 (心3)比等两高侧线海均拔为高闭,合地曲形线为:山但脊在;局等部高地线图向中高不值能弯 显曲示的其中全心部比闭两合侧状海态拔。低,地形为山谷。
为多少?
.
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表上的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及基 本的地理要素且高程用等高线表示的一种普通地图。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
等高线: 地图上海拔相同的相邻各点的连线
绘 制 原 理
绘制原理: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 .
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
结论1:在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坡度越平缓。所以 图中坡度A>B。
.
1.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c )
A.①<③ B.①<② C.①>② D.③=④
2.分别沿着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路上
山顶,下面每两条线路比较,正确的是( c)
A.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③容易· B.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④容易 C.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②难 D.沿线路③和线路④上山难度 一样
鞍部
山顶




山谷







.
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等高线闭合,中心高,四周低
山顶
等高线有何特点? .
脊山 谷山
等高线 向低处 弯曲为 山脊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方法与技巧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方法与技巧
一 系列 闭合 且 海 拔 中心 低 四周 高 的 等 高 线 的 中间部 分
中部 低 , 四 盆 地 高 周
从 山 顶 到
山脊 麓 凸 起 山 部 分
L一 。t ,
等高线最稀疏处并 脊线 山
凸 向海拔 低 处 也叫分 水线
从 山 顶 到 山谷 麓 凹 进 山 部 分
过断崖 、 沼泽地 、 等地段 。 沙漠 水从 高处往低处流这一关键因素 , 确定 比较合适 的引水路线 。 () 3 选择输油线时 , 要使线路尽可能缩短 , 还要尽量避免通过 山脉 、 大河等 。 3选“ : . 面”主要有对水库库 区面积及 坝址 的确定 ; 选择适 宜开辟梯 田的地 区;
臣b
等离线地形圆判读 方法与技巧
。郑 州 市 第 1 7 学 O 中 程踅; 害
等高线地形 图在培养学生空间概念 、空间想象及分析计算能力等方面具有 优势 , 它既是教学 的难点 , 也是学生备考 的难点 。 如何掌握判读等高线地形 图的 方法与技巧 呢? 笔者根据 多年 的教学经 验 , 摸索 出一套行之有效 的方 法与技巧 ,
2形 态上 的 特性 。 .
() 1 等高线是封 闭的曲线 , 无论怎样迂 回曲折 , 终必环绕成圈 , 但在一 幅图上
不一定全部闭合。
() 2 两条 等高线决不能相交 , 因为一般情况下 , 同一 地点不会 有两个海拔 。 但
在垂直 的峭壁悬崖 , 等高线可以重合 。 () 3 地表每一种地貌形态在 等高线地形 图上都 会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 , 看 等高线 的形状 , 可确定地貌类型。 () 4 等高线稀疏 的地方表示缓 坡 , 密集 的地方表示 陡坡 , 问隔相 同的地
选 定 工 业 区和 居 民 区等 。

等高线基本特点与地形判断

等高线基本特点与地形判断
● ● ●


B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200100 0
单位:米
绘制步骤:
1、确定剖面线
100 200 30 0
2、确定比例尺,建立剖面 图坐标系,并在剖面图的 下方,标出水平比例尺和 垂直比例 尺。
400 300 200 100 0
3、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
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
点,分别向下引垂线, 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
山 体 的 不 同 部 位
山顶 山谷
山脊
陡坡
缓坡
2.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的表达(小地形)
山顶
鞍部 山顶
西
北 东 南

A
A山地
300
200
100
C山谷 ②
100 200 ① ③ C 300 300 ① 200 ③ D 100
B
B盆地
D山脊 ②
E鞍部
X
100 300 400 200
M 400 300 200 100
0米
200米 大陆坡
海岭
洋盆
图10中A地 年平均降水 量734.5毫 米,其中夏 季降水量占 全年的 61.4%;1 月平均气温 -12℃,7月 平均气温 24.6℃。
(3)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 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12分)
(3)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 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 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 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 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 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
根据数值大小判读地貌类型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海拔200500米之间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大地形平原地形丘陵地形山地地形盆地地形高原地形海拔和相对高度及等高线形状200东北平原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D处。工程量小(水库蓄水量大) 但随之可能带来的
问题是:
问题:淹没村庄和 农田,需要移民

读我国某海港城市的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该城市欲规划 建设海滨浴场和港口, 请你在①②③④处为海 滨浴场和港口选择适宜 地址,并分别阐述你的 选择理由。
③处宜建海滨浴场,此处位于港湾中,水域较浅,沙滩宽阔; ④处宜建港口,此处位于港湾中,避风条件好,等深线密集, 水域较深有利于航行。
假如在甲村和乙村间修建一条公路,经过A处还 是B处施工较为容易?为什么?
例、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西北—— 东南 1、小河的流向是__ ____;计划引小河水到 C 处,在AC和BC两条线路中,__线路较合理,原因是: AC A处比C处高,
引水顺势下流,
而B处比C处低,
往高处引水较
困难。
山谷
B、水文特征:
◆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陡崖
处有时形成瀑布;
◆ 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
的迎风坡、背风坡位置有关;

河流流出山口后常形成冲积扇。
(2)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①选“点”设计:根据要求考虑点的位置。
A、 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
a 、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 形”的洼地或小盆地 ( 喀斯特地貌不行 ) ,因为:这些 地区库容大,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袋大口小) b 、大坝应建在等高线近于闭合地段,亦即盆地或 洼地的最窄处,因为:可以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 确保大坝安全。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计算
• 4、等高线与区位选择
(1)地形状况与河流
A、水系特征:
◆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初二政史地]等高线地形图精品资料

[初二政史地]等高线地形图精品资料
山 坡陡的 地方
坡缓的 地方
等高线 密集 。 等高线 稀疏 。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下列四图中的等高距都是50米,注意观察
各图的比例尺,判断坡度最陡的一幅是_A_
A
B
C
D
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
选点:要根据要求考虑点的位置,海拔 及其周围的环境等。如选择气象观测站, 就要选择地势适中,地面较开阔,周围 没有或很少有屏障的地点较合适。
选线:主要有交通线(公路、铁路)、 引水线、输油管线等。
公路应选择在地面坡缓,距离较短的 路线为好,避开沙漠、沼泽、河谷等 工程量大的地方。
选面:
水库、坝址的选址:有充足水源的地方;
大”,这只能用于判断同一幅等高线图
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
鞍部
山顶











等陡高线 密坡集
陡崖 E
A
山顶
等高距:50米
低山
F谷
山脊C 低
鞍G部 高 B 高
250米
等缓高线 稀坡疏
150米
崖顶高:200-250米
150-250米 崖底高:0-50米
50米
判断图中地形类型的名称:
步骤总结:
1.确定水平比例尺。根据需要在地形图上选择剖面线,并 在剖面图上画一条长度与剖面线相等的线(X轴方向);
2.确定垂直比例尺及垂直坐标的上、下限。确定垂直比 例尺应注意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垂直坐标的上、下限应 根据等高线图上的数据来确定(Y轴方向)并标上数值;

知识解析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知识解析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知识解析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点突破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直是高考地理的重难点,本文旨在通过总结相关题型作答技巧,为同学们提供更系统的解题思维,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战略篇】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是中学地理学习中的一处重点,更是难点,先试从难点突破方面做点总结。

一、山脊和山谷的判断方法:图中AB线为山谷线,CD线为山脊线方法一:横向地势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横向比较,即图中MN方向和XY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XY方向)为中间高两侧低;而山谷处(MN方向)为中间低两侧高。

结论:中间高两侧低——山脊;中间低两侧高——山谷。

方法二:纵向地貌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纵向比较,即图中AB方向和CD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CD方向)等高线由高处弯向低处;而山谷处(AB方向)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

结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战略通法:由等值线:“高高低低”判读:由高海拔(值)先低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高(值)(山丘);由低海拔(值)向高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为低海拔(值)(山谷)二、等高线地形图中鞍部的剖面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对鞍部作剖面图,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图。

沿两座山峰连线方向看,两边高,中间低;沿垂直于两座山峰连线方向(为山谷)看,两边低,中间高。

三、有关定量计算:1.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Δd≤ΔH<(n+1)×Δd n: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等高距理解:2.悬崖绝对高度的计算:1、悬崖崖顶的绝对高度:大≤H<大+Δd大: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大的。

2、悬崖崖底的绝对高度:小-Δd<H≤小小: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小的。

理解:【例题】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读图完成1-2题1.陡崖A处的高度为()A.10米B.20米C.20米以上D.20米以下2.公路选择在该地形区通过的原因是()A.该部位是山脊,地势较高B.该部位是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是鞍部,地势较低D.该部位岩层软弱,易于开挖【解题】1、陡崖A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根据计算公式可得到其相对高度为20~40米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或在不同等高线地 形图中,如何判断坡度大小?
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坡度大, 等高线稀疏处坡度小。如果在两幅图幅、等高线疏 密程度和等高距离都相等,而比例尺不同的等高线 地形图中,对应部位的坡度由两图的比例尺决定, 比例尺越大,坡度就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就越 小。在两幅图幅、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而等高距 不同的地图上,如果比例尺相同,等高距越大,坡 度就越大。如何判断坡度的陡缓?
创设情景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1) 海拔(绝对高度):指某地高出 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 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二、等高线地形图上地貌类型的识别
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同,相邻两条等高 线,其高差也相同。图上所有标注高度均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 。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问的高度差。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如盆地或山地。在图中可能看不到闭 合,而中断在图框边上,这是因为受测绘区范围的限制,但一定 会在相邻的拼接起来的多张图幅中闭合。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但有时也能看到重合,那只是陡 崖处出现。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的陡缓:密陡疏缓。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 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达标题
【答案】(1)东方 0~50米之间(2)C处有利条件 是直线路程短,不利条件是坡度陡;D处相反。 (3)B处等深线密集,水深;小港湾,易于避风; 离油矿近,运输方便。(4)离油港近;基本与等 高线走向一致,坡度小,工程施工难度小,且 油可从高处向低处自流。(5)E处有利条件:上游 有两个支流,水量较大;离油港近,架设线路 短。不利条件:E处到油港坡度大,架线困难; 落差小,水能小。F处利条件:落差大,水能 大;从F处到油港坡度平缓,架线容易。不利条 件:离油港较远,架设线路长,水量比E处小。
5.读右图,回答问题。 (1)B位于山顶甲的 , D、G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2)C、D两地高程相等,若分别 从C、D两地登上甲山顶,各有 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该地欲在图中建一油港, 有两种方案:方案一,在A处 建港;方案二,在B处建港,经过分析 讨论最终选择方案二,试分析其理由。 (4)现欲从油矿区向油港铺设输油管道,线路如图中用“ ”符号所 示,试说明选择该线路的理由。 (5)港口计划在E处或F处利用水力发电,各有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 条件?
达标题
(2011•无锡模拟)右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 图。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①②③④方位的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①位于②的西北方位 B.②位于③的东南方位 C.②位于④的西南方位 D.①位于③的西北方位 2.甲处和②处相对高度的 最大值最有可能在 ( A ) A.449~450米之间 B.499~500米之间 C.899~900米之间 D.849~850米之间
例题
读下面的等高线图(图中的等高距相同),回答⑴~⑵题。 ⑴四幅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⑵关于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四幅图的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 B.反映的区域 面积甲图最大 C.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 D.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
例题
【解析】⑴水平比例尺不同时,在同 样一个等高距(即相对高度相同)情况 下,实际水平距离越短(图中比例尺 越大),坡度越陡,即比例尺大则坡 度大,比例尺小则坡度小。⑵比例尺 大小倍数是“线段”的大小倍数,而 图幅“面积”大小的倍数是“线段” 倍数的平方,故可知D项是错误的。 【答案】⑴D ⑵C
达标题
(2011· 成都模拟)读某地等高线图(等 高距:100米),回答3~4题。 3.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B ) A.东北流向西南 B.东南流向西北 C.西南流向东北 D.西北流向东南 4.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 是 ( B ) A.290米 B.385米 C.550米 D.632米
达标题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 河流的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点的连线称分水线);山谷 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 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 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 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河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2)判读河流流向 河流自高处向低处,即沿山谷由等高线数值 高处流向等高线数值低处。 (3)判断气候特征 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 高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与背风坡,向阳坡与背阳坡)等 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