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端午的鸭蛋 导学案设计
初二下册《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初二下册《端午的鸭蛋》导学案《端午的鸭蛋》导学案教学目标:1、理清行文思路,了解端午风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2、品味本文平淡质朴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3、体会鸭蛋中包含的作者的故乡情结,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一枚江苏高邮的咸鸭蛋引入课题。
“不识高邮人,先识高邮蛋”三、检查预习:你会读了吗?掉色( )门楣( )苋菜( )用酒和( )元稹( )如嚼石灰( )鸭蛋络子( )车胤(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若换成这些题目,你觉得如何?《家乡的端午节》、《我爱家乡的鸭蛋》,赞成或反对?请说明理由。
理清行文思路: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想一想: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重点写得是什么?五、研读课文,品析语言:有人说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就是一枚平淡而有味的“咸鸭蛋”,你能从文章中品出哪些“味”呢?品读课文2至6段,画出喜爱的语句,有感情地读出来,并谈谈感受、理由。
赏析一:原文: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改文: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赏析二:原文: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得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改文:不过高邮的咸鸭蛋,是好,我走得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不能相比!他乡咸鸭蛋,我瞧不上。
赏析三:原文: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改文:筷子头一捅下去,红油就喷出来了。
赏析四:原文: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
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改文: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
有的样子丑,有的漂亮。
六、比较阅读,品析语言: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
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汽,下缸。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设计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设计《端午的鸭蛋》导学案一、课前延伸自读课文,完成以下内容:标清段序,积累字词。
系百索子倘若咂摸城隍门楣用酒和苋菜籍贯硝药腌腊络子大襟车胤囊萤映雪:曾经沧海难为水:二、课内探究(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浏览课文,思考:1.根据文章内容,将文章分成三部分,并给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2.作者的家乡端午有哪些风俗习惯?(二)合作探究体味情趣1.阅读2、3自然段,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家大写特写呢?2. 阅读4、5自然段,作者围绕鸭蛋络子写了哪些趣事?(三)精读语段赏析语言1.在2、3两段文字中,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的咸蛋什么感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例:①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
②筷子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2. 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三、当堂达标①A.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
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
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
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
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课型:新授主备人:孙朝芬审核人:冯仙娣使用时间:教师寄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2、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3、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的对儿时生活的怀想,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学习重点】1.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2.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学习难点】体味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及语言特色【自主预习案】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门楣( ) 苋菜( ) 籍贯( ) 硝药( )腌腊( ) 络子( ) 大襟( ) 车胤(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门楣:莫名其妙:肃然:与有荣焉:曾经沧海难为水:囊萤映雪:3、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示:(1)通过找本文的中心句、过渡段、过渡句来理清文章思路全文贯穿着这样一条思路:(2)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4、《端午节的鸭蛋》选自作者,江苏高邮人,家5、中国古代留传下来许多苦读书的故事,除车胤“囊萤映雪”之外,请你再简要写出两例:【课内探究案】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读下列古诗猜出我们的传统节日: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⑶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⑷三角四楼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跟端午节有关的文章,那就是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鸭蛋》。
领略一下他的家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的时候圈点勾画生字词2、自由朗读课文,想想文章都写了哪些内容呢?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写的?你能试着给每一部分拟个小标题吗?三、研读课文,感受情趣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小组交流合作讨论:3.作者的家乡有哪些习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4. 汪曾祺19岁就离开了高邮浮云蔽白日,直至花甲之年才重返故里,可他对家乡的风俗却如此熟悉,如数家珍,这里面包含着作者对家乡怎样的情感?四、品读课文,赏析语言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5.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段,找出相应的语句并以“这是的鸭蛋,因为(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从这里我读出了作者的之情,品味出了作者那的语言风格”为句式说说家乡的鸭蛋,品品作者的感情。
八年级下17.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2005年,韩国正式申报端午节为“世界无形遗产”。11月,联合国正式予以确立。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中国该如何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
课堂检测
1、加点字注音
粽子()城隍()庙车胤()苋()菜
囊()萤映雪避()邪
2、解释下列词语
肃然起敬囊找出文中相关语句)”这样的句式来体会。
如:与众不同的,因为“高邮还出双黄蛋…….”
4、高邮鸭蛋蛋白柔软、蛋黄油多,是高邮的特色产品。为了把高邮鸭蛋推向市场,让广大消费者认知,请你为高邮盐鸭蛋拟写一句广告词。
5、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习俗?作者写这些习俗时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结合语句);习俗的描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赏析文中你喜欢的句子,说说理由。
、三、拓展延伸
7、作者借小小的盐鸭蛋写出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儿时的快乐,让我们领略了作者家乡端午节的习俗和他童年过端午节的欢乐。现在,请同学们也写写你印象中最深的一件小事或家乡的民俗。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本课生字词,理清文章层次;
2、了解作者家乡的端午习俗,品味文章语言;
3、培养热爱故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预习提纲
一、基础知识
1、搜集端午习俗的资料,简单介绍作者、作品;
2、找出文中疑难词语,注音或释义;
3、了解多种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二、能力提升
4、根据课文内容,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给每部分拟个小标题;
精彩展示
分组展示预习提纲的第1、2、3、4、5、6、7、等七项内容。
上课流程
1、由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或多媒体展示端午习俗的相关视频导入新课;
2、学生板书自己找出的疑难词语并展示基础知识部分1和3;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目标】1、学习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生字词2、培养热爱生活,关注日常细节的习惯。
3、体会文中所描写的风俗民情。
4、感知课文语言的典雅之美。
【重难点】1、加强朗读,感受文章的情趣。
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章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一、课前预习•导学1、给带点字注音。
门槛.()门楣.()硝.药()苋.菜()腌.蛋()络.子()车胤.()囊.萤映雪()城隍.()大襟.()2、自查资料,了解作家作品;端午节的起源、有关习俗。
二、课堂学习研讨1、朗读第一部分,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明确: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风俗: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 ,而后又详细介绍家乡特有的风俗_________ 、__________,进而引进家乡的特色——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
2、朗读第二部分,思考: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3、阅读第三部分,思考: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4、朗读课文,感受作品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谈谈的幽默。
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朗读课文第2、3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例:我喜欢“曾经沧海难为水”,“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这两句,因为它们是典雅的文言词语,诗句与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雅俗共赏。
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堂堂清练习题1、结合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系.百索子()门楣.()红xiàn菜()络.子()yān鸭蛋()jí()贯xūn()五毒车yìn()chán()蜍2、结合语境,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成语。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17、《端午的鸭蛋》导学案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门楣、苋菜、籍贯、腌腊、络子、车胤等词的字形、读音、意义。
(2)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能力目标: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
情感目标: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门楣.()苋.菜() jí贯() chú柜()门kǎn( ) 城huáng( )庙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 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
(2)曾经沧海难为水答:答: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1)选择题:本文是按照“→→”这一总体框架来进行构思的。
A、端午的鸭蛋B、端午的风俗C、家乡的鸭蛋(2)快速浏览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其中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②③④⑤,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①②(3)通过第2、3自然段,思考:高邮鸭蛋有什么特点?为何否定北京的鸭蛋?答:(4)文章4-6段中,作者从那几个方面来写家乡端午节鸭蛋的风俗呢?答:挑鸭蛋(挂鸭蛋络)——鸭蛋(高兴吃蛋)——玩鸭蛋(蛋壳装萤)三、合作探究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各举一例。
1、“平淡而有味”(提示:所谓“平淡”是指语言文字朴实无华,不花哨,不曲折。
“有味”是指语言文字有韵味,有嚼头。
)答: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答:3、“有淡淡的幽默”答:四、达标反思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粽子()硝药()腌菜()车胤()囊萤映雪()鸭蛋絡子()2、请用这样的句子开头说说课文的内容:“端午的鸭蛋,。
”(示例:端午的鸭蛋,是作者对童年生活最深刻的记忆。
《端午的鸭蛋》学案(通用17篇)
《端午的鸭蛋》学案(通用17篇)《端午的鸭蛋》学案篇1今天下午学习《端午的鸭蛋》。
这篇文章的学习重点很明确,一是了解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二是品味汪曾祺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一开始,先让学生谈了谈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并且重点说说自己难忘的一个节日,学生讨论很热烈,兴趣也颇浓厚。
然后,利用多媒体出示文章中的重点生字和生词,以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印象,在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写一遍,限时掌握,任务完成得也不错。
再往下,梳理文章写作思路: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重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让学生分别从四个方面来找例子以加深印象:1、平淡有味;2、方言入文;3、带有文言色彩;4、有点幽默感。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比较快速而准确地找出相关的例句,且进行适当的分析。
最后,我用了一个课件上的写作小训练,效果不错。
这个设计是这样的:为高邮鸭蛋设计一句广告词或者一则有创意的广告。
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后,学生很兴奋,立即投稿紧张而活跃的思考中,人人脸上带着快乐的神情,仿佛找到了自己擅长的事情似的。
2分钟后,就有学生争先恐后地往自己小组所在的区域跑,往黑板上书写思考出来的广告词(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要求学生用其他的形式设计广告)。
因为经常看电视,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广告,学生对广告词的熟悉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在模仿的基础上有创新,有几条是这样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高邮鸭蛋;不一样的高邮鸭蛋,带给你不一样的味觉体验;品高邮鸭蛋,做有素质的中国人;你的人生因高邮鸭蛋而精彩;高邮鸭蛋虽好,一次也可多吃哟……我觉得这个环节设计只所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原因在于它打通了书本和生活的联系,将教材与电视、网络结合了起来。
知识只有与实践为伍,只有学以致用,才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
所以,作为老师,应当千方百计地挖掘所教内容中的生活元素,让书本知识也多些开放的姿态,让学生意识到有些内容不仅仅是只有在考试中才会用到。
端午的鸭蛋教案设计[全文5篇]
端午的鸭蛋教案设计[全文5篇]第一篇:端午的鸭蛋教案设计一、看古诗、猜人物和端午[宋]张耒(lěi)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jǜ)能还。
国亡身殒(yǔn)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请同学们猜一猜这首古诗和我国历史上哪一位著名的人物有关?谁能来介绍一下这个人物。
(知道他是怎样死的吗?)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二、说习俗我们的那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习俗?说一说(看图片)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三、读文本今天呢,我们就随着汪曾祺,这位有着浓浓乡情,带着芬芳乡土气息的作家去了解一下他们家乡的端午风俗,去看一看他们小时候在端午节吃什么,玩什么。
(板书课题:端午的鸭蛋——汪曾祺)看题目、猜内容。
猜一猜,作者在文章中写了什么内容?(然后,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词写到黑板上,一会我们共同来解决。
)四、析内容端午的鸭蛋:共写了三部分内容: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分小组讨论:每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图鸭蛋介绍这些习俗与后文的鸭蛋有关系吗?为介绍鸭蛋预设背景(引出)名声久远(问起籍贯会肃然起敬上海店里会特别标明双黄鸭蛋会成批输出)质细而油多蛋白而柔嫩(引袁枚文作证以北京鸭蛋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与有荣焉第六自然段中,作者写到了东晋车胤“囊萤”的故事。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课题17、端午的鸭蛋课型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
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3、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知识链接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
导学流程学习导航(学法、策略、方案)学习内容与随堂笔记(案例材料、生成记录、评价反思)自学【晨读导学】目标:1、大声朗读课文,力求读准、读畅、读出感情。
2、自主识记文中重点词语,能读、会写。
3、请同学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作者家乡高邮的鸭蛋有何特点?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检效:小组长监督组员预习旁批并对预习情况进行量化,大组长进行抽查。
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楣.( ) 苋.菜( ) 籍.贯( ) 硝.药 )腌.腊( )络.子( ) 大襟.( ) 车胤.( )2、解释下列词语。
与有荣焉:曾经沧海难为水:整体感知作者家乡高邮的鸭蛋有何特点?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随堂笔记:1、理清文章思路:2、研读第一、二部分。
(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2)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3、研读第三部分(课文最后三段)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4、归纳文章主旨5、语言品析6、拓展延伸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和你的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谈自己的体会。
等级认定:互学【对学指导】A、两人对学1.对子间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
端午的鸭蛋配导学案
请再找出几个有文言色彩的句子
1.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 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 使人惊奇不已。
2. 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 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3.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 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蛋
吃“十二红”
挂“鸭蛋
络子”
端 午 敲破“空
囊 萤 映
的 头”吃 鸭 蛋 鸭蛋壳
雪 的 故 事
装萤火虫
对童年生活的怀想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 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
1.平淡而有味,
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 地方特色,
3.有淡淡的幽默。
1.“平淡而有味”例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 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 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 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 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 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挑鸭蛋
怀
趣 挂鸭蛋络子
念
事 吃鸭蛋
童
年
玩蛋壳
蛋壳装萤联到囊萤映雪的故事
结尾囊萤映雪的故事与文章内容无关吗?
囊萤映雪的故事是孩子们装萤与蛋 壳之中自然想到的,表达对美好童年生 活的无限眷恋,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
艺术氛围
小结
故乡情结
系百索子
做香角子
端 午
贴五毒
家 乡
的 贴符
的
风 喝雄黄酒
鸭
俗 放黄烟子
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的家 乡在端午节有些什么习俗?
端 午 节 的 习
系百索子 做香角子 贴五毒 贴符 喝雄黄酒
17端午的鸭蛋学案导学案
17端午的鸭蛋学习目标:1、理解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蕴涵的人生情趣和诗意之美。
2、理解文章行文从容、语言优美的风格。
3、学会品味富有深意和特色的重要语句,以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
学习重点:1、理解文章行文从容、语言优美的风格。
2、学会品味富有深意和特色的重要语句,以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
学习难点:学会品味富有深意和特色的重要语句,以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
自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学生熟悉的有关本地端午节的风俗、实物引入新课学习。
二、检测预习:1、学习辅导47页第一大题基础知识。
2、查找资料A、端午节及端午节的由来B、汪曾祺简介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标示自然段,给文章划分结构四、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部分。
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2、这么多种风俗,那作者是采取了什么样的写作结构把这些风俗写得一目了然,让你一看就非常清楚呢?3、这些风俗和作者家乡的鸭蛋有关系吗?(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文章第2、3自然段。
1、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五、小结文章介绍高邮鸭蛋,写得有声有色,跌宕起伏,对家乡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学生互评。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三段。
思考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三、朗读课文.感受作品情趣(语言风格)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本文的语言魅力主要靠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得出。
有些语段还应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语调、读出韵味。
通过朗读,感受本文的情趣。
朗读文章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四、拓展训练1、说说你的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谈自己的体会。
2、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
17《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这是与众不同的鸭蛋,因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名声远播居然让苏南,浙江的人因此对你肃然起敬。
与众不同居然可以成批成批输出双黄鸭蛋令人惊喜切开之后,圆圆的两个黄,竟然如此让人惊喜不已。
”历史悠久(“老品牌”、“老字号”)连200多年前的《随园食单?小菜单》就有了记载质细而油多居然让人如此让人垂涎欲滴。
吃法多样除了“可以带壳切开吃” “可以用筷子挖着吃” “竟然可以和豆腐炒着吃色彩鲜艳蛋壳是淡青色的,蛋白是白色的,蛋黄是红色的。
小结:家乡的鸭蛋是与众不同的,声名远播的,历史悠久的,吃法多样的,美味可口的,色彩鲜艳的……一提起家乡的鸭蛋,作者就用那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诉说内心的赞美和自豪。
这种赞美,这种自豪都缘于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缘于那深深的故乡情结吧。
拟写广告词示例:“天上月亮太阳,高邮鸭蛋双黄”,请你也为高邮鸭蛋拟写一则广告。
3、写端午节的鸭蛋时写了哪些日常生活小事?挑鸭蛋一一装鸭蛋一一挂鸭蛋一一吃鸭蛋一一玩鸭蛋4、文章结尾为什么要要引用囊萤映雪的故事,是否离题太远?5、你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一一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七、品味语言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喜爱的理由。
本文的语言特色1口语色彩浓厚2、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3、善于运用语言造型4、淡淡的幽默八、课文小结这篇民俗散文,以闲适自由,平淡有味的语言介绍了家乡高邮的端午风俗,表现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九、拓展延伸你知道这些传统节日吗?我们该如何对待它们?保护传统节日,珍视传统文化!板书设计17 端午的鸭蛋1口语色彩浓厚2、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3、善于运用语言造型4、淡淡的幽默。
17、端午的鸭蛋 优秀导学案.doc
17 •端午的鸭蛋汪曾棋教学目的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
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1.加强朗读,感受文章的情趣。
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自主预习一、导人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
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
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谁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字音、辨清字形、理解词义。
腌制()门楣()觅菜()沧海()籍贯()• • • • •络子()囊萤映雪()车胤()城隍庙()• • • • •2、解释词语莫名其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囊萤映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有荣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常识填空。
(1 )、木文作者 _______ ,江苏____________ 人 _________ 家。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
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2)、“曾经沧海难为水”选自______ 代诗人 _________ 《离思》中的诗句,下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和_____________ 同时代,并称a ”O(3)袁枚,_________ 代诗人,__________ 家。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端午的鸭蛋导学案表格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端午的鸭蛋导学案表格《端午的鸭蛋》导学案初三《端午的鸭蛋》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2.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3.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4.激发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
预习课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3、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一、了解常识(反复认真阅读课文导读,有助于理解课文,10分钟)1.简介作者: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县人。
跨现、当代的小说家、散文家,资深文化界名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开创了“80年代中国小说新格局”。
发表小说《受戒》、《大淖(nào)记事》。
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2.课文导读:《端午的鸭蛋》体裁:回忆性散文,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
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包含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家乡咸鸭蛋的难以忘怀。
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作者个人的心态,而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儿时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一层异样的光彩。
童年岁月中富含生活的情趣,日常生活中包含人生的韵味,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滋味。
汪曾祺从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真味,我相信,我们也会从一片叶,一粒沙,一滴水中咂摸品味出生活的真趣,成长的快乐。
3.请同学说说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年的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是为了纪念谁?他有哪些值得纪念的地方?二、走进文本(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写作思路,自主完成,6分钟)1将文章分成三部分,并给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作者家乡端午有哪些风俗习惯?详写的是哪几种?(二)细读课文:走进文本,感悟作者情感:(10分钟)1.作者家乡过端午有那么多风俗,他为什么偏偏挑选鸭蛋来写呢?换句话说,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家大写特写呢?请你概括鸭蛋的特点,并找(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3、文学常识:
汪曾祺,江苏__________人,__________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元稹,__________代诗人,和__________同时代,并称“__________”。
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_。袁枚,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家。
4.指出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D(应为“技巧”))
A.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B.班长走上讲台,连珠炮似的发了一通脾气,弄得大家莫名其妙。
C.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D.这场晚会,小演员们的精湛演奏技能,征服了观众们的心。
整体感知
一、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描述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
课文结尾,作者写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正体现了汪曾祺闲适自由的风格。
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联系,不求统一答案。
二、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和你的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讨论、交流。
高邮鸭蛋多出双黄鸭蛋,作者在这里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家乡双黄鸭蛋“多”。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这里用多重转折方法说明家乡双黄蛋的“奇”。
第二自然段最后作者采用多层转折、层层铺垫的手法,说明家乡鸭蛋的“好”。
第三自然段具体点明高邮咸蛋的口味特点,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
明确:,
可以先让学生介绍,接着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学生交流之后,可以就“端午节”这一话题,自选角度,完成一篇作文。
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沈从文(端午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鼓励学生关心、参与有益的民俗活动。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文章第2、3自然段。
提问: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因此作者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
第二自然段开头,作者采用连环承接的方式,说明家乡盛产咸鸭蛋。接着用“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短语,说明家乡咸鸭蛋的出名。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楣(mei2)苋菜(xian4)籍贯(ji2)硝药(xiao1)
腌腊(yan1)络子(lao4)大襟(jin1)车胤(yin4)
2.解释下列词语。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合作交流
一、学习课文第三部分,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三段。
提问: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这部分作者介绍了“挂鸭蛋络子”的习俗,具体写了做鸭蛋络子的鸭蛋的挑选到孩子们的吃法,吃完后的用途等等。作者将现在的成人立场和在故乡时的少年人的视角交织在一起,以童趣写出了对家乡的依恋和热爱。
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难
点
1.加强朗读,感受文章的情趣。
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学习方法
讨论探究
一、导人
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谁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
二、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
学生复述端午节的风俗。
明确:
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
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
导学案设计
题目
端午的鸭蛋
总课时
2
学校
星火一中
教者
邵国利
年级
八年
学科
语文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2-05-15--16
学
习
目
标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重
点
1.加强朗读,感受文章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