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的高中必修一教材分析
高一新课程培训 教材分析(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建议: 质点指的是将物体视为一个有质量的
点,与数学中指空间位置的点不尽相同。质点来 源于实际的物体运动,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 将某些物体视为质点,这是对实际运动合理的抽 象概括。这个抽象概括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思 维的重要教学环节,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尽量启发 学生经历思维的探究过程,体会建立新的概念的 方法。
质点概念比较抽象,所以教科书通过较多的实 例分析,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实 例分析,归纳结论,辨析应用,逐步理解质点的 概念并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可视为质点的条件。
由教科书开始的问题引入教学,学生体会到描述 实际物体运动的复杂性和困难。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
将“路程和位移”改成“位置和位移” 由位置到位移过度更为平顺,学生也易于接受 “位移”的概念。 将老教材“矢量和标量”放到“位置和位移”中 去学习,仅仅让学生去了解矢量、标量,并且矢 量、标量也没有像老教材以黑体字标注,降低了 要求,随着学习逐步加深理解。 将 “位移-时间图像”放置在“直线运动的位移 ”后,显得自然,从课后题要求来看学生只要会 结合一维坐标系知道物体的运动方向、物体运动 与否等等即可。
新教材从问题引入、分析的实例、概念和规 律的应用、练习和习题、多个方面来贯彻联 系实际的原则,突出科学(Science),技术 (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 (Environment)相互联系的思想。教材除了在 正文的安排中尽可能注意物理 知识与生活、 技术、社会的联系,还特意设置了STSE栏目, 介绍、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 问题。
新教材第一章试解读
目录
一、新教材的特点 二、分节解读及建议
一、新教材的特点
人教版必修一 教材分析_语文_教材分析_人教版
人教版必修I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供高一年级上学期前半段使用,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个语文必修模块。
本册教材由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组成,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全册教材,并谈一谈教学设想。
一、阅读鉴赏阅读鉴赏的四个单元是现代新诗、古代记叙散文、写人记事散文、新闻(新闻和报告文学)。
按照教材总的编排构想这四个单元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各有侧重。
其中现代新诗侧重于品味和赏析,两个散文单元侧重于思考和领悟,新闻单元侧重于沟通和运用。
第一单元的新诗选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同志年轻时代的佳作。
诗中意象丰富,意境开阔,气魄宏大,意蕴深沉。
所谓词如其人,词如其心,此词堪称毛泽东同志的壮志篇、抱负篇、情怀篇,亦可谓号召篇、期望篇。
此词虽然运用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格律形式,但内容和情感上却完全不受形式所困,是一首将深刻的政治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自然结合的上乘之作。
教学时,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理解此词,但不应变成政治的诠释,而应把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放在对丰富的意象的感知上。
《诗两首》包括戴望舒先生的《雨巷》和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两首诗。
这两首诗都是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意蕴悠长的唯美之作,称得上中国新诗的唯美的典范。
《雨巷》也使戴望舒有了“雨巷诗人”的称号,《再别康桥》是闻一多在努力实现诗歌“三美”主张的有一代表性作品。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代表作。
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怀深情地追忆自己的保姆——一位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惨的中国旧时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
此诗唯其真而得其美。
诗中所描绘的那个时代的生活与我们学生现在的生活存在着比较大的距离,要注意通过情景的创设来缩小这种距离感,才能更好体验诗人的真性情。
需要说明的是,严格讲这三首诗不能统一划分为新诗,如果从创作时间上讲都出现在1919年之后,但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依旧词牌的个律所创作的一首内容全新的诗歌。
部编版高一物理必修上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高一物理必修上册教材分析简介本文档旨在对《部编版高一物理必修上册教材》进行分析和评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
以下是对教材的内容和特点的综述。
内容概述《部编版高一物理必修上册教材》是高中一年级物理必修课程的教材,共分为多个单元,涵盖了力学、能量与功、电学等基础物理概念和原理。
每个单元以引入问题或实际案例的方式展开,配以相应的实验项目、数学推导和题练,力求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物理学的基础知识。
特点分析1. 组织结构合理:教材按照课程内容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从引入问题开始,逐步展开,以便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与原理。
2. 知识贯通性强:教材中的各个单元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联系,知识点之间相互衔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整体结构。
3. 突出实验与实践:教材注重实验的引入和应用,在理论知识的介绍之后,提供相应的实验项目,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4. 强调数学方法:教材中的数学推导环节对物理原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理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价值《部编版高一物理必修上册教材》对于研究物理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组织结构合理、贯通性强和注重实验与实践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同时,教材中的数学推导环节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数理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为日后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论《部编版高一物理必修上册教材》是适用于高中一年级物理必修课程的教材。
其合理的组织结构、贯通性强的知识内容以及注重实验和数学方法的特点,使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教师和学生可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教学和研究,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分析ppt 人教课标版
“名著导读”分析与探究
高中语文必修之“名著导读”篇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篇 目:
《论语》 《大卫·科波菲尔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 通过必修课的学习,学生要 “具有广泛的阅 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 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 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 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
少于150 万字。”
设计意图:
《论语》其本身就承载着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取
向,了解它们,有助于青少年奠定自己的精神地基。
《大卫· 科波菲尔》本身就是一种以真善美为目的的理想
的艺术,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启迪人生,熏陶品 德,塑造和净化心灵。这些文学作品讲究以情动人,寓教 于乐,通过形象的故事与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在潜移默 化中进行情感和人格的陶冶。
《论语》属于文化经典著作 ; 《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属于外国小说。
“名著导读”三个板块:
一、背景介绍: 孔子生平、写作时代背景、《论语》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作品导读:《大卫· 科波菲尔》概述了大致故事情节、素材来源(人物原型)、 写作思想、写作手法介绍(第一人称叙事)。
三、思考与探究:侧重于艺术表现方法的探究。(大卫第四题)。
2.课内外的衔接和互补。 《大卫·科波菲尔》兼顾了阅读的视野,有利于丰富青少年的阅读结构;
《论语》是儒家经典,也是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一部文化典籍,虽然在
义 化意义。 务教育阶段学过一些,但此次推荐学生阅读全书,有着更深层的文
3. 兼顾体裁和题材的多样性。
2.板块设置将理论 与实践结合。写作部 分由话题探讨延伸, 再以具体文本为示例 引导,最后提供多个 写作练习题目;朗诵 部分,不仅有大量朗 诵知识技巧,更要求 学生组织朗诵活动, 在实践中提高朗诵水 平。
新教材必修一教材分析及建议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三课时 阿伏加得罗定律及应用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验数据推导阿伏加得罗定律; 2.掌握阿伏加得罗定律的推论。 3.通过本部分学习培养学生演绎、归纳、推理 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阿伏加得罗定律及其推论 难点:阿伏加得罗定律及其推论 教学示例
初、高中知识衔接: 补充和完善水溶性表、酸溶性表;能熟练区分可溶性强பைடு நூலகம்解质。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二课时 认识离子反应的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认识离子反应的规律,初步学会判断离子反应 能否发生、离子能否共存;(不要求水解离子、氧化还 原离子,只要求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 3、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养成务实求真、 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返回
已知: 1、CaSO3 、BaSO3和CaCO3、BaCO3一样是一种不溶解于 水,可溶解于强酸的物质:SO2+Ca(OH)2=CaSO3↓+H2O CO2+Ca(OH)2=CaCO3↓+H2O 碳酸盐、碳酸氢盐+HCl/H2SO4/HNO3等强酸→对应盐 +CO2↑+H2O; 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HCl/H2SO4等强酸→对应盐 +SO2↑+H2O 2、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返回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课时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化合物分类、化学反应分类; 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 第二课时:胶体及其主要性质。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教材教法分析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教材教法分析及教学反思一、学科思想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和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他国的语言,加深对他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学会尊重他国的语言和文化,进而更好地认识并热爱本民族语言和文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地位及其重要性本套教材的教学目标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培养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促进心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整体提高人文素养。
高中英语必修一是高中阶段五册必修教本中的起始册,在进一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提高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教材摒弃了以往单纯的外语工具观,以人为本,着眼未来,体现了人文教育思想。
三、教材编排结构本册教材共有5个单元,每单元七至八面,围绕一个主要话题开展听、说、读、写活动。
每单元由以下七个部分构成:1.热身(warming up):该部分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积极思考,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补充必要的新背景知识,以启发学生对话题的思考;同时,也为学生归纳和总结已有的语言知识,并为其预测、了解和讨论话题作辅垫。
2.阅读(Reading):该部分包括“读前”、“阅读”、“读后”三个步骤。
“读前”活动设计了2—3个与阅读主题相关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回答,从而引起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导入话题,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愿望。
“读后”(comprehending)设有若干检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练习题。
3.学习语言(1eaming abou tlanguage):该部分由词汇学习和语法两部分组成,词汇部分提供该单元出现的新单词和习语的有关练习,还系统地介绍英语构词法知识、英语释义和习惯用法等。
语法部分有计划地和相对集中地介绍了高中的基础语法,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或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必修1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理念1.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统一起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既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知识,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注重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教育要服从于、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就是按照这一基本指导思想进行编写的。
这也是本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严格把关的首要方面。
同时,思想政治课教材是时代的产物。
我们力求在教材中体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逐步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特点,使新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具体来说,教材的编写是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行)》为基础和指南,在编写中体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
2.针对高中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遵循高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循循善诱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初中学生相比较,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知识积累量增多,社会接触面扩大,社会交往更加频繁,思想意识日趋活跃,思维能力明显提高。
高中学生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特定阶段:一方面,他们不愿意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或既定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们自身又难以完全独立地、全面地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其思想活动和品德形成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可塑性的特点。
新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高中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在结构安排、观点阐述和材料选择上始终体现循循善诱,以求学生心悦诚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观,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我们希望通过新教材的教与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以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观来统领教材的编写根据现代教育理念,课程的功能正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要综合形成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各种能力;教材从主要表达知识的“仓库”变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资源、工具和指南,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载体。
数学必修1教材分析
数学必修1教材分析数学必修1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数学必修1是高中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以及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
此外,还包括了集合、不等式、数列和算法初步等知识。
这一册教材旨在让学生掌握函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与函数相关的数学思想,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数学必修1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传授,通过对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的详细介绍,让学生逐渐理解和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同时,教材也强调对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函数的运算、图像的绘制等,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突出数学思想数学必修1教材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同时也突出了数学思想的传授。
例如,通过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的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之间的联系。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集合、不等式等数学思想,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为后续的学习和应用提供重要的思想支撑。
3.强调实践应用数学必修1教材不仅注重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的讲解,同时也强调实践应用。
例如,教材中介绍了如何利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如何利用函数模型解决最优化问题等。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大量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数学必修1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函数的概念和性质(4学时)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包括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这些内容,理解和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函数的图像(4学时)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如何绘制函数的图像,以及图像的平移、伸缩等变换。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掌握函数的图像表示方法和图像变换的基本技能。
3.集合与不等式(4学时)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以及不等式的性质和证明方法。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和不等式的性质及证明方法。
高中数学新课程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高中数学新课程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①教材中增加了不少的“思考”,“探究”,“观察”等问题,联系生产实际,引进了很多生活例子的数学模型、背景,如“臭差层空洞问题”、“恩格尔系数问题”、“溶液酸碱度”等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
②对学生强调问题意识,让学生改进的学习方式。
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必要从教学中好的问题开始,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以问题引导学生应成为数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通过及时地提出好问题,使学生领悟到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艺术,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有兴趣的学,富有探索的学,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与创新意识的体现。
2.2、对函数的处理恰到好处.⑴函数概念的教学可以从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掌握的具体函数和函数的描述性定义入手,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实际问题,尝试列举各种各样的函数,构建函数的一般概念.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图象法和解析法;重视图形在函数学习中的作用,结合函数图形帮助学生对函数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⑵不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讲解和训练,避免人为地编制一些繁难的偏题,教材中(第25页和45页)重点介绍了取整函数和凸函数。
在理解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再通过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等具体函数的研究,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⑶新课标更侧重于指数型函数与对数型函数的教学;同时可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减,如对数函数应用等。
新课标还倡导了对函数的认识要上升到“模型思想”(如,指数型函数模型、对数函数模型、幂函数模型)的水平。
2.3、积极倡导并落实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⑴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采用“目标—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利用一套完整的教学监控系统(包括目标、任务、资源、评价方法等),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分析[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分析一、教学要求必修一模块是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完成这一模块的学习。
本模块划分为“运动的描述”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两个二级主题,模块涉及的概念和规律是高中物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有关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通过这些实验学习,可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其具体的教学要求如下:(一)运动的描述[内容标准]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2.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3.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4.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学习要求]1.质点认识质点的概念,通过实例分析知道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个理想模型。
在具体事例中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体会质点模型在研究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2.参考系和坐标系知道参考系概念,通过实例的分析了解参考系的意义。
在具体问题中正确选择参考系,利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变化(不要求介绍“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体会研究物理问题中建立参考系的重要性,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3.时间(间隔)和时刻通过实例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
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体会数轴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4.路程和位移理解位移的概念。
通过实例,了解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用坐标系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5.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理解物体运动速度的意义,知道速度的定义式和矢量性,知道速率的概念。
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并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有关显示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仪表。
人教版高中必修1教材分析
---------------------------------------------------------------最新资料推荐------------------------------------------------------人教版高中必修1教材分析集合与函数概念一、教材分析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的一些内容.本章中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学生将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去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函数的学习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思维从静止走向了运动、从运算转向了关系.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一个基本主线,有了这条主线就可以把数学知识编织在一起,这样可以使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一些.函数与不等式、数列、导数、立体、解析、算法、概率、选修中的很多专题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用函数的思想去理解这些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出发点.反过来,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加深了对函数思想的认识.函数的思想方法贯穿于高中数学课程的始终.高中数学课程中,函数有许多下位知识,如必修 1 第二章的幂、指、对函数数,在必修四将学习三角函数.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二、重难点分析重点: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洞悉问题的考察点,能选择合适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难点:含参问题的讨论,函数性质之间的关系.三、典型问题分析例 1:设集合(1)若,求实数的值;(2)若,求的值;(3)1 / 21若,求的值.教师点评,同时板书. (1)答案:或; (2)答案:或; (3)答案:.由学生分析问题的考察点,包括知识与数学思想.(预设有以下几个方面)从知识点来分析,这是集合问题.考察点主要为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中元素的特性、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的运算等.学生在解第 1 个问时,可能漏掉特殊情况.第2、 3 问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障碍,可以给学生时间进行充分的思考.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分析考察点的好处,养成解题之前分析考察点的习惯.能顺利的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为后续的解答扫清障碍.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多题归一,让学生主动的形成发散思维,主动应用转化与化归的思想.例 2:已知函数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当时,,求函数的解析式.变式:函数是偶函数法一:本题即求,函数的解析式,可先利用函数的奇偶性绘制函数的图象,把本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解析式的问题.法二:本法更具有一般性,已知时,函数的解析式,要分析时的函数对应关系,即当一个数小于零时,函数值应当怎样计算.由于函数具有奇偶性,即一个数与它的相反数的函数值之间有关系,,所以可以研究的函数值.设计意图:---------------------------------------------------------------最新资料推荐------------------------------------------------------ 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函数的奇偶性与函数的图象的关系,可以根据奇偶性绘制函数图象,也可以通过函数的图象分析函数的奇偶性,两者是相辅相承的.体会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把要研究的转化为已知的.考察函数的单调性的证明,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之间的关系,体会知识的纵向联系.体会转化与化归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数学思想,让学生体会到问题后面隐含的本质.例 3:已知是偶函数,而且在上是减函数,判断在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并证明你的判断.变式 1:函数为奇函数变式 2:你能分析奇函数(偶函数) 在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的关系吗?试从数形两个方面来分析.法一:通过函数的图象分析.法二:把要研究的范围转化为已知的范围.设计意图:明确函数的性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一个个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同时体会知识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在第二个方法中进一步感受转化与的思想.通过两个变式的研究过程,学生体会研究探索性问题的一般思路,即通过特殊情况分析结果,再对结果的正确性进行证明.例 4:求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变式: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 1,求的值.分析:3 / 21时,最大值是,最小值是;时,最大值是,最小值是;时,最大值是,最小值是;时,最大值是,最小值是.变式答案:或.设计意图: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性,给学生直观的感知,从而建立最近发展区,进而突破难点.通过对二次函数的研究,学生巩固了上位知识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充分体会数形结合的优势.学生在解答变式的过程中,体会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的关系,体会函数与方程思想,感受到动静结合.第 2 章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 教材分析一、目标定位:1.函数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刻画与研究世界的典范,也是学习数学和研究数学的范例.学习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 I(下面简称函数)这一章,从观念上认识函数,它是语言、工具、应用.它挑起了万水千山(整个高中数学),贯通了数学世界,迎接着广泛地实际问题.认识函数,就是认识它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基本模型;认识函数,在于研究它的性质;认识函数,应明了它的根本价值在于应用,并揭示了它的生长性即如许许多多对数据都统一于一个函数式. 2.本章具体的教学目标是:(1)进一步体会感受数学学习的过程,在获得知识内容的同时,初步学会怎样研究数学和学习数学,对数学是怎样产生的?,怎样学习和研究数学?以及数学有什么作用?等问题有切深的感悟和体会.(2)了解函数概念产生的背景,学习和掌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借助函数的知识表述、刻画事物的变化规---------------------------------------------------------------最新资料推荐------------------------------------------------------ 律.(3)理解有理指数幂的意义,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理解对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了解幂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知道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4)了解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会利用二分法求一些简单方程的近似解;了解函数模型及其意义,能准确、清晰、有条理地表述问题,会利用函数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明白函数与方程是研究事物变化的重要工具.(5)通过函数一章的学习,理解函数模型在刻画研究自然界变量间关系的作用.进而学会用变量的眼光、函数的观点去观察世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以及数学交流能力.(6)通过媒体技术的运用,体会媒体技术是认识世界和学习研究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7)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体会数学美.培养学生利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二、重难点分析 1.熟练地进行指数式与根式的互化,对含有指数式(或根式)的乘除运算要善于利用幂的运算法则,注意表达式中出现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分数指数幂进行根式运算的顺序是先把根式化为分数指数幂,再根据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运算. 2.应用指数函数 y=ax的图象和性质时,若底数5 / 21含有字母,要特别注意 a1 还是 0a1. 3.比较大小问题:先判断幂与 1 的大小,然后分类比较.同底数的幂用指数函数单调性比较;同指数的幂用幂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也可以利用图象比较大小. 4.准确地掌握对数的运算法则是正确进行对数运算的前提,利用对数运算可以把乘、除、乘方、开方运算转化为对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从而显示了对数计算的优越性. 5.一般当给出的等式是指数形式时,通常对等式两边取对数,这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技巧. 6.应用换底公式时,应注意选择恰当的底,既要善于正用,还要注意它的逆用. 7.比较对数大小时,应先区分各对数值是正还是负,再区分是大于 1 的数还是小于 1的正数,然后分类比较.同底数的对数大小比较,利用对数函数单调性;不同底数同真数的对数大小比较可取倒数,化为同底数比较,亦可使用图象;真数、底数都不同的对数比较大小要借助中介值或图象比较大小. 三、典型例题分析一、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几个数的大小是幂、指数、对数函数的又一重要应用,常用的方法有:单调性法、搭桥法、图象法、特殊值法、作差法、作商法等.例 1 比较三个数 0.32, log20.3,20.3的大小. 分析根据三个数式的特点,选择 y= x2, y= log2x, y= 2x三个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加以比较.解方法一∵ 0.3212=1,log20.3log21=0,20.320=1, log20.30.3220.3. 方法二作出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即可看出 log20.30.3220.3. 点评比较幂函---------------------------------------------------------------最新资料推荐------------------------------------------------------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型的数值间的大小关系时要注意:(1)若指数相同,底数不同,则利用幂函数的单调性; (2)若底数相同,指数不同,则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 (3)若底数不同,指数也不同,以及一些对数函数型数值等,应寻找媒介数(常用0,1)进行比较;(4)作差比较和作商比较是常用技巧.二、换元法的应用研究函数除了几种基本初等函数外,还要研究由它们进行复合而形成的复合函数的性质,这些函数性质在研究时,常用换元的思路,使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例 2 f(x)=9x+12-3x+a, x [1,2]的最大值为 5,求其最小值.解 f(x)= 32x+ 1- 3x+ a. 设 3x= t,则 t[3,9]. f(x)= g(t)= 3t2- t+ a ==g(9)= 392- 9+ a= 5, a=- 229, f(x)min= g(3)= 24+ a=- 205. 点评利用换元法求值域必须先求出新元的取值范围作为新函数的定义域.t-12+a-112,t[3,9].三、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数学的本质是数与形的统一,数形结合的思想始终是数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研究和应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图象是个有力的工具;并且,由于这两类函数的图象都比较单一,也容易画出,因此,利用它们的图象来进行比较大小,讨论方程根的情况等题目比较普遍.例 3 方程 aA. 0 B. 1 C. 2 D. 3 答案 B 解析本例可用数形结合法画出 y= a分 a1 与 0a17 / 21两种情况讨论.-x=logax (a0 且 a1)的实数解的个数为( ) -x与 y= logax 的图象,观察交点个数,要注意对 a 当 a1 时,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 y1= logax 的图象和 y2= a两函数图象只有一个交点;同理,当 0a1 时,由图象(2)知,两图象也只有一个交点.因此,不论何种情况,方程只有一个实数解.- x的图象如图(1),由图象知四、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由于指数函数 y= ax,对数函数 y= logax(a0, a1)的性质都与 a 的取值有密切的联系,a 变化时,函数的性质也随之改变;因此,在 a 的值不确定时,要对它们进行分类讨论.例4 若-1loga 231,求 a 的取值范围. 解- 1loga 231,即 loga131= loga a. (1)当 a1 时,有 loga 23为增函数,3a. a32. (2)当 0a1 时,有 loga 23为减函数,3a. a23. a 的取值范围是点评解含参数的不等式或方程时常常要对参数进行讨论,讨论是自然产生的,不要为了讨论而讨论.还需明确的就是分类的目的是什么,分类之后就等于将整个一个大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可以解决了,整个大问题也就解决了 . a=- 1loga21a22,结合a1,故a31a23,结合0a1,故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 A={y|y=logax, x0, a0 且 a1}, B=( ) A. {x|x-1} B. {x|x-1} C. {x|x0} D. {x|x0} 答案 B 解析∵A= R,B= (-,- 1],, A B= B= (-,- 1]. 2.设---------------------------------------------------------------最新资料推荐------------------------------------------------------ab1,0x1,则有( ) A.xaxb B.bxax C .logaxlogbx D. logxalogxb 答案=12x, y2 ,则 A B 等于解析画图象可知. 3.若 logm2logn20,则实数 m、 n 的大小关系是( ) A. 1nm B. 0nm1 C. 1mn D. 0mn1 答案 B 解析画图象可知. 4.函数 y=(|x|)12的图象可能是下列四个图中的( ) 答案 D 解析由 y= (|x|)12知函数为偶函数,且 0x1 时, yx. 5.函数 y=2+log2x (x1)的值域为( ) A. (2,+) B. (-, 2) C. [2,+) D. [3,+) 答案 C 解析 x1 时, log2 x0,y2. 二、填空题答案3, 6.设f(x)=,则满足 f(x)=41的 x 值为________.解析∵f(x)=41,当 3- x=41时, x= log3 4(-, 1], ,log81 x=41,即 x=4181 = ( )4143= 3(1,+ ), ,综上可知,满足 f(x)=41的 x 的值是 3. 7.1 . 0lg10lg5lg2lg125lg8lg+=________., 答案-4, 解析原式=() 1215lg2lg5lg32lg3+=()215lg2lg2+=212=- 4. 8.已知 a1,0x1 且 alogb(1-x)1,那么 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答案(0,1), 解析∵alogb(1-x)a0,且a1.,logb(1-x)0.,又∵0x1,01-x1.0b1., 三、解答题, 9.证明 f(x)=证明∵函数 f(x)的定义域为(-,+ ),设 x1, x2为区间(-,+ )上任意两个值,且x1x2, xx+12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则 f(x2)- f(x1)=112122++xx- (x2- x1),=1122212122+++xxxx- (x2- x1) =9 / 21(x2-x1) 1111222122212122+++++xxxxxx ∵x2x1, x2- x10,且112221+++xx0., 又∵对任意 xR,都有xxxx22+=+||122, x-12+x0,x1-121 +x0,x2-1x0,,f(x2)-f(x1)0,即f(x2)f(x1). ,所以,函数 f(x)=10.若 f(x)=1+logx 3, g(x)=2logx 2,试比较 f(x)与 g(x)的大小. xx+12在其定义域 R 内单调递减. , 解 f(x)- g(x)= logx 3x- logx 4= logx 44时,f(x)= g(x); ,当 1x34时, logx 43. ,当 0x1 时, logx 44时,logx 43x0, f(x)g(x);当 x=33x0, f(x)g(x).当 x33x0,f(x)g(x).综上所述,当 x(0,1)(34,+ ))时, f(x)g(x); ,当 x=34时, f(x)= g(x); ,当 x( 1,34)时, f(x)g(x).第三章函数的应用一、基本内容串讲本章主干知识是:零点与方程根,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函数的模型及其应用 1.函数与方程(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如果函数)(xfy =在区间 [a , b]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0)()(bfaf,那么,函数)(xfy =在区间 (a , b) 内有零点,即存在),(bac,使得0)(=cf,这个 c 也就是方程0)(=xf的根。
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教材分析
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教材分析
高中英语是每个高中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教材的选择也至关重要。
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的教材是研究所有高中英语教材中最重要的一本教材,它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我将教材进行分析,从教材内容、教学设计、语言技能训练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教材内容方面,该教材内容应紧扣教育部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围绕语言技能进行编写,内容涵盖听、说、读、写等能力,语言类别涉及重点、次重点、口语的内容,还有综合性的阅读文章、写作文章。
教学设计方面,该教材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结合听、说、读、写语言技能,把握好教学过程,将该教材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在该教材中,融入了文化背景,让学生学习英语时更容易理解英语文化,在合理安排了英语语音、语法、词汇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应用英语。
语言技能训练方面,该教材提出了具体的训练方案,旨在培养学生英语口语技能、语法技能和写作技能,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表达和交流。
教材中的听力题、读写练习题都可以进行训练,口语练习题也有单元练习和日常练习可供学生使用,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听力和口语技能。
此外,该教材还附有各种练习题,例如词汇练习题、句子练习
题和语法练习题,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培养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总之,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的教材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教材,它包含了高中英语最新的语言技能训练方法和教学设计,在训练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知识,可以极大地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以及英语交流能力。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材分析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材分析篇一: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套教案课题:1.1 集合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
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关系;(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P2-P3内容二、新课教学(一)集合的有关概念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也简称集。
3. 思考1:课本P3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4. 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5.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A,记作a∈A(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A,记作a?A(或a A 6.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二)集合的表示方法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教材分析第一篇: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教材分析人教版英语必修一教材分析一.本教材总体要求及基本内容根据课程总体目标及总体要求,全册教材安排了四个单元面对教材容量大、课时有限的现实,教师一方面要根据教学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另一方面要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力争杜绝低效的教学活动。
我上阅读课的步骤通常是skimming→ scanning→ Practicing → discussing。
在不同的阶段设置不同的tasks,当然这些tasks要从简单到难,要求学生由对文章的粗浅了解到对文章的深度理解。
题型可以多种多样。
如判断正误;分类对比;回答问题;排序;找段落大意;找中心思想等等。
二.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的,重新整合教材1,理念新定位:课堂主体地位变化主体参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这一理念的承载方式是学生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体参与者。
新教材讲这一理念科学的渗透在每一单元的教学之中。
例如,unit 1 Friendship中的warming up 谈论友谊以调查的形式出现,通过选择,打分,来测验学生对友谊的了解和看法,使学生熟悉的话题又能引起学生广泛参与,也激发学生去表达的欲望。
Reading 部分是在warming up 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升话题的质量,体现思维价值,从现实中的朋友上升为与物体做朋友。
unit 3 Travel journalz 中的warming up 采用填表格的的形式,让学生对比各个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学生能广泛参与其中,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课文中语法知识,听力部分以及写作部分,都紧紧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大部分都能参与进去,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全面提升。
2,技能新定位:侧重阅读能力阅读部分分为pre-reading reading and comprehending分层设计为提高学生的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供了平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分析
理解在实际中进一步除杂质的意义、 方法。注重实验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22
溶液的配制
实验方法和操作,概念作为基础基础
仪器及操作:容量瓶使用
溶液配制的方法和操作: 以固体(氯化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例
思考与交流: 如果将5mL浓硫酸稀释为20mL的稀硫酸,得到的 稀硫酸与浓硫酸中所得H2SO4的物质的量相等吗?
6
新课程化学教材特点
新教材突出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尽可能 通过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知识。教材在内容的呈 现上,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从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 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做出假 设和猜想,设计方案,并通过观察、实验、阅读、 思考、讨论等活动,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从而实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36
课程标准: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 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37
体系结构:
物质的分类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
25
概念的呈现注意:
1.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物质的量:
粒子数
直接呈现:物质的量 (物理量)
单位
n
=
N NA
表示 集合体 0.012 kg 12C
6.02×1023 摩尔
阿伏加德罗常数 6.02×1023/1mol
26
摩尔质量
直接给出事实:图文结合
实物图
1mol H2O
1mol Al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材分析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材分析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材分析作为新课程高中数学的起始模块—必修一,它是由“第一章集合和函数概念、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三部分内容组成.下边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分章对于教材作一一分析.1 集合集合是近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又是近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它不仅与高中数学的许多内容有着联系,而且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的众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中学数学所研究的各种对象都可以看作集合或集合中的元素,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明地表述数学概念,准确、简捷地进行数学推理.本章内容以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为逻辑链条统领全章,这种安排与以往的教材的处理有很大的区别.例如,集合的基本关系,是将集合的包含和相等关系放在一起,并给出子集的概念;集合的基本运算,是将集合的交、并、补放在这一节,并给出全集的概念,这样安排给学生展现出知识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学习.教学目标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的一些内容(集合的初步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因此高中数学课程中只是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⑴了解集合的含义,明确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描写某些数集的专用符号.⑵理解集合的表示法,能用集合语言对事物进行准确,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⑶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培养分析、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⑷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⑸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⑹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⑺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2)理解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含义,子集与真子集的概念.(3)理解交集与并集、全集与补集的含义.教学难点(1)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集合法的恰当选择)(2)属于关系与包含关系的区别.(3)交集与并集的概念的理解,交集与并集的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知识结构与教学安排2 函数20世纪初,在英国数学家贝利和德国数学家克莱因等人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函数进入了中学数学。
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教材分析
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教材分析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高中英语教材的质量越来越高,但是考生却越来越多,因此,每个学科必修一的教材很重要,本文详细分析了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的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以及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
首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的课程内容主要涉及语音、语法、词汇、句法等技能,以及阅读、写作、听力、词汇等主要能力。
其中,语音、语法、句法是基本技能,而阅读、写作、听力、词汇是基本能力,高中学生需要做好这些基础工作,为进一步的语言学习打下基础。
其次,学习目标方面,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知识,使其在学习中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概念和规则;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巧,让他们有能力从课本和课外材料中获取信息,并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三是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更多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四是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再次,课程设计方面,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课程的设计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保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其次,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教学方法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结合,采用多元化,有效性强的教学手段;第四,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提升学习兴趣。
最后,学习方法方面,学生在学习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时,主要有以下几种学习方法:一是多记单词,要看懂课文,首先要掌握单词;二是多读课文,多看,多听,多念,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三是多练习,多思考,多讨论,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四是尽量做一些跟课文有关的笔记,将所学知识总结记录下来,以便查漏补缺。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的分析说明,课程内容主要有语音、语法、词汇、句法等技能和阅读、写作、听力、词汇等能力,学习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巧,扩充学生的词汇量,以及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课程设计应注重系统性和全面性,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要有一定的相结合;学习方法则有多记单词,多读课文,多练习,多思考,以及记笔记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分析
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郝霞
一、总体分析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这套高中语文教科书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其中必修部分依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五个模块编为五册,每个模块编为一册,包含“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板块。
前三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名著导读”可在课外自主安排。
阅读鉴赏是必修教科书的主体,阅读的课文,以名家名篇为主,也有反映时代特色的作品。
表达交流分写作和口语交际两部分,主要训练学生的写作及语言表达能力。
梳理探究,侧重于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名著导读每册安排两本名著,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通过对本册教材的学习,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分别是: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
积累与整合: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
感受与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
思考与领悟: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
应用与拓展: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发现与创新: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二、本册教材内容编排特点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立体式整合的模式。
内在逻辑关系: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这些单元的课文大致分为抒情和叙事两大类型。
另外,课文除了新闻报告文学,都是诗歌散文,属于纯文学作品,其实报告文学也可以归到文学作品的范畴,可以说本册课本的文学色彩较强,意在着重培养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纵向关系:本册教材阅读鉴赏的四个单元分别是:现代诗歌、古代叙事散文、记叙散文、新闻报告文学。
这在必修二也有所体现,对应的分别是楚辞汉魏六朝文学。
三、内容结构:
(一)阅读鉴赏
阅读鉴赏共有四个单元,12篇课文。
第一单元:情感与意象。
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现代新诗,阅读和鉴赏现代诗歌名篇,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品味诗作表达的感情。
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品味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美感的诗歌语言,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写新诗的兴趣。
共安排了四首新诗,分别是《沁园春·长沙》(毛泽东),《雨巷》(戴望舒),《再别康桥》(徐志摩),《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其中《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是略读课文,其余三首是精读课文。
第二单元提要钩玄(古代叙事散文)。
这些文章或记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
学习本单元,应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崇敬、学习优良的品德,体会作品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还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
学习时要反复诵读,悉心体会,学习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
共安排了三篇课文,分别是: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荆轲刺秦王(《战国策》),鸿门宴(司马迁)。
三篇文章分别选自《左传》《战国策》《史记》三部史传文学作
品,具有很丰富的教学价值,后两篇的篇幅较长,且都是精读课文。
第三单元:品人与品文(记叙散文)。
单元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
这些散文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人物。
作者描摹他们的音容笑貌,叙述他们的行为事迹,字里行间融入真挚的情感个深刻的感悟。
这些文章可以帮我们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
阅读这些文章,要透过对于人和事的描写,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使自己获得提高。
共安排了三篇文章,分别是:《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小狗包弟》(巴金),《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
其中,《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略读课文,其余两篇是精读课文。
第四单元: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
本单元是高中必修材中唯一的新闻类文章单元。
本单元学习的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的都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
学习本单元课文,首先要了解新闻的及时性和真实性特点。
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但又不同于新闻,作者可以对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其次,要学习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的信息;培养关注社会的意识。
学习报告文学,学习作者叙事写人的技巧,要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培养关注社会的意识。
这几篇课文标题耐人寻味,可以此作为指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的切入点。
(二)表达交流
1、各单元的主题是:
(1)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发掘感动点,要善于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寻找材料;提炼素材,要善于从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整体构想,动笔前要有一个整体的构思。
(2)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也就是要选好视角,可采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叙述。
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
凸显个性就是要突出人物的个性,同时还要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肖像、动作、心理来表现。
(4)“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
可以采用设置悬念、抑扬法、虚实结合等来进行描写。
2、口语交际:朗诵。
本次口语交际旨在了解朗诵的特点,学习不同文体的朗诵方法。
朗诵材料可从本册书中选取,也可自行选取。
同时,朗诵可根据情况随时安排,可在一单元结束,也可在某一篇课文中穿插进行,也可以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实践。
(三) 梳理探究
安排了三个专题:“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优美的汉字”的学习可从汉字的起源、形体、构成、文化等方面进行探究。
“奇妙的对联”的学习可从对联的常识、欣赏、作法等方面进行探究。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学习可从走近新词新语、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等方面进行探究。
(四)名著导读
安排了《论语》和《大卫·科波菲尔》,都是经典著作。
教材分别从背景介绍、作品导读两方面对这两部著作进行了初步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