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文言文阅读之文本理解-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堂讲义

合集下载

【公开课课件】2020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翻译课件(共24张PPT)

【公开课课件】2020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翻译课件(共24张PPT)
[总结] 在翻译时,一定要一一对译,尽量将文言句子中的每个字都换成现代汉语的词 语,这样就减少了个别词语未翻译或语句翻译不彻底的现象。比如上面的“姥” 应解释成“年老的妇人”。具体方法有:①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 语的双音节词;②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汉语的意思;③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 的意思;④将词类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
数上言兵事。永平中,召诣省闼,问前后所上便宜
方略,拜谒者仆射,遂见亲幸。永元二年,代桓虞
为光禄勋。明年夏卒,时年五十余。赐以朱棺、玉
衣,将作大匠穿冢,假鼓吹,五营骑士三百余人送
葬。谥曰桓侯。匈奴闻秉卒,举国号哭,或至斴面
流血。长子冲嗣,及窦宪败,以秉窦氏党,国除。
冲官至汉阳太守。
(节选自《后汉书·耿秉传》)
(节选自《元史·梁曾传》)
(1)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 (2)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为令。
审查案例,总结方法
[例2] 僧一行,幼时家贫,邻有王姥,前后济之数十万。(摘自《酉阳 杂俎》)
【考生翻译】
[参考答案] 高僧一行,年幼时家庭贫困,邻居有个王老太太,前后接济一行几十万铜钱。
[失分评析] “邻居有个王姥”文白掺杂,读者不能明白“王姥”是人名,还 是一个老太太,“姥”根据文意应译为“年老的妇人”。
不敢听。
(选自张岱《家传》,有删节)
【考生翻译】
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相互商讨,一入他耳朵文章立即就形成了, 后来再有谈到的,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
【参考答案】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 形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
【失分评析】句中的“入耳文立就”省略了主语“题”,“及”后省略了宾 语“题”,“辄塞耳不敢听”省略了主语“他”,这些省略的成分,在翻译 时应该补出来,考生该补不补,翻译出来的语句意思不通,语意不明。

2020高考语文二轮课件:专题五文言文阅读

2020高考语文二轮课件:专题五文言文阅读

所以汤武不守古法,却统一了天下;桀纣不变旧礼,却遭到了灭亡。 反对古法的人不能非难,遵循古礼的人不值得称赞。”孝公说:“好。” 任命商鞅为左庶长,最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 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正在这时,太子触犯了新 法。商鞅说:“新法行不通,是由于上面的人先犯法。”将依法惩办太 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刑,就处罚了太傅公子虔,太师公 孙贾被处以墨刑。第二天,秦人都守法了。新法实行了十年,秦人 非常满意,路不拾遗,深山里也没有盗贼,家家富裕,人人饱暖。百姓 勇于为国作战,不敢私斗,乡镇安定。于是任命商鞅为大良造。过 了五年,秦国富强。孝公派商鞅率兵攻魏。商鞅埋伏的士兵突然袭 击,俘虏魏公子卬,并乘势攻打魏军,大胜回国。魏惠王屡次被齐秦 打败,国内空虚,势力渐衰,恐慌起来,就派人说割河西地区给秦以求 和。而魏离开安邑,迁都大梁。魏惠王说:“我后悔没采纳公叔座的 意见啊。”商鞅破魏返秦,秦把於、商等十五邑封给他,称商君。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 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 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 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 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 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 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 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参考译文商君是卫君妾所生的儿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 姬。商鞅年轻时喜欢刑名之学,侍奉魏相国公叔座。公叔座了解他 的才能,还没来得及向魏王推荐。适逢公叔座病了,魏惠王亲自去 探病。公叔座说:“公孙鞅年纪虽轻,但有特殊的才能,希望大王能把 国家大事全交给他。大王若不能用他,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 走出国境。”公叔座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下令全国求贤,想要重整 穆公霸业,向东收复失地,就向西入秦,通过秦孝公宠臣景监求见孝 公。孝公与他交谈,谈了几天仍不知疲倦。景监问商鞅:“你用什么 打动了我们国君?他特别高兴。”商鞅说:“我用富国强兵的方法向 他进言,他就格外高兴。”孝公任用商鞅后,商鞅想要变法,孝公担心 秦人议论自己。商鞅说:“行动上犹豫,搞不出名堂;事业上犹豫,建 不成功绩。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 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孝公说:“好。”商鞅说:“治理国家的方 法不止一种,有利于国家的事情就不必依照古法。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一“联”读文言类文本课件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一“联”读文言类文本课件
二轮专题复习·语文 专项一 “联”读文言类文本
文本 1 鲁芝传
鲁芝年幼颠沛流离,到读书时仍能专心思索古代典籍。他在天水做官时 尽职尽责,政绩卓著,备受百姓爱戴。他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也被皇 帝重用。他的经历和精神,切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健康 生活和责任担当。
逆境是人生的一条路,苦难是人生的第一位导师,在逆境中崛起的人生 更具有滋味。没有风吹雨打,哪会有秋实的成熟?没有刺骨的寒风,哪会有 松柏的坚韧?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自古雄才多 磨难,正是这常人无法忍受的磨难才造就了雄才。周文王受拘禁而演《周易》; 孔子周游列国,被困于蔡,受尽欺凌,终成《春秋》;屈原放逐,著写《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忍受宫刑之痛,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 鲁芝年幼颠沛流离,到读书时仍能专心思索古代典籍,做官时清正廉洁,屡 立功劳,乃成备受推崇之大才。由此可见,困境困不了有心人。只要我们有 恒心,有勇气,有毅力,即使眼看山穷水尽,也有机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文本 2 王涣传
王涣诵读法律,文武双全,公正无私,不畏强权,处世正直,宽严合宜, 切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和责任担当。
在马路上,我们会发现,总有一些行人无视警告闯红灯,在车流中穿梭, 留下那惊险的一幕!而同一个人,步行过马路时,遇上急事可能会闯红灯, 但若在车里握着方向盘,再着急往往也能遵规守矩;同一个人,在绿皮火车 里会吞云吐雾,但一上了高铁就能全程禁烟。为何如此?违法成本不同,执 法刚性也不同。这种对比也启示我们:无法律则不文明!文明不仅是倡导、 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想要社会文明,必须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人们 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回顾后汉,王涣敢于决断,对豪强大户也决不留情。 他在担任温县县令时,境内太平,商人可以在路边过夜。正是由于他的严于 执法,温县才有了这种夜不闭户的太平盛景。由此可见,法令行则国治,奉 法者强则国强。

版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训练二分析概括文意教案

版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训练二分析概括文意教案

训练二分析概括文意练前提醒(1)把本题的选项作为阅读的起点,带着选项的信息,对照着阅读有关文段、文句。

(2)先读选项再对文(将选项放入文中核对),按序阅读,逐项比对。

(3)四项中有一项错误,即便该项有错误,也只是极细小的点,一定要细心。

2.主观题(1)认真读题干。

明白题干所问,明确对象、事件,分析回答要求。

(2)认真读原文。

确定阅读区域,按对象或时空变化切分语段小层次。

立足“什么人什么时候做什么”寻找相关语句,即筛选有效信息,明确事件或现象及体现的人物形象特点;立足“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事件或出现现象”寻找相关语句,即筛选有效信息,明确事件或现象发生的背景或原因。

(3)概括内容要点。

在理解相关语句意思的基础上,概括相关语段(层次)的要点。

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①抓住小层次表达的对象、事件、现象来概括。

②抓住作者的议论句、抒情句,明确一层或一段的中心句。

③注意层次间的关系。

若是“联合关系”,则需将“要点”累加整合;若是“偏正关系”,则以其“正”为主概括要点。

一、选择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刘馥字元颖,沛国相人也。

建安初,说袁术将戚寄、秦翊,使率众与俱诣太祖。

太祖悦之,司徒辟为掾。

后孙策所置庐江太守李述攻杀扬州刺史严象,庐江梅乾、雷绪等聚众数万在江、淮间,郡县残破。

太祖方有袁绍之难,谓馥可任以东南之事,遂表为扬州刺史。

馥既受命,单马造合肥,建立州治,南怀乾、绪。

数年中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流民越江山而归者以万数。

于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茹陂及吴塘,以溉稻田,官民有蓄,陂塘之利,至今为用;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为战守备。

建安十三年卒,扬州士民追思之。

馥子靖,黄初中,出为河南尹。

为政初虽如碎密,终于百姓便之,有馥遗风。

后迁镇北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遂开拓边守,屯据险要;又修广戾陵渠大堰,水溉灌蓟南北;三更种稻,边民利之。

嘉平六年卒。

靖子弘,累迁宁朔将军。

太安中,张昌作乱,以弘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精品教学课件】2020(新增5页)课标高考总复习·语文 专题10 第1节 文言文阅读_6-10

【精品教学课件】2020(新增5页)课标高考总复习·语文 专题10 第1节 文言文阅读_6-10
6
也正是命题者始终保持的命题角度。命题人要求解答文言文试题以 理解为切入点,反对死记硬背。
精品课件
3
一、(2012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阴兴,字君陵,光武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典
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
躬.履途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与同 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 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 称其忠平。
精品课件
4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 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土,诚为盈 溢。臣蒙陛下、贵人【注】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 愿。”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记 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 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 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 皇太子。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 室。会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 “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 遂听之。
• 《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所 谓“浅易”,就是命题材料尽量贴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心理认知, 能够让学生阅读有兴趣,思考有规律,答题有方法,不出现冷僻、 艰深、晦涩的题目,不故意为难学生。从这几年的考查内容来看, 我们可以发现有如下的特点:
• 1.选材的多样化
• 文言文阅读的选材由原来传统的史传文学材料,转向融叙述、议论、 抒情于一体的游记文、随笔或哲理小品、赠序等材料,呈现出选材 多元化、体裁多样化的特征。这些贴近生活的选文,凸显了语文学 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注重了对学生审美意识、审 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新课标对文言文学习与考查的拓 展阅读题材、提升阅读境界、积淀阅读素养的精义。

2020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课件)2-4

2020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课件)2-4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8页
【解析】 “法”前面有否定副词修饰,且带宾语“其故”, 所以应为动词“效法”;“其故”为宾语,应翻译成名词性质“陈 规”。
第18页
【解析】 ①“治”,除了动词“治理”,还有形容词“太 平安定”的意思,可联系成语“励精图治”思考。②句中“渝” 的含义是“改变、违背”,如成语“矢志不渝”。
【答案】 ①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 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
②间谍得知金人背弃盟约,州里缺少船只,人们为此忧虑, 莫濛尽力办理收集(船只),等到敌人侵犯边境时,百姓依靠这些 船只渡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7页
②谍知金渝盟,郡乏舟,众以为虑,(莫)濛力为办集,及敌 犯境,民赖以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 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循旧制。
第29页
【参考译文】 秦孝公不久任用卫鞅,卫鞅准备变法,但秦孝公担心天下非 议自己。卫鞅说:“行动迟疑不决就不会成名,做事犹豫不定就 不会成功。圣人如果可以强国,就不袭用成法;如果可以利民, 就不遵循旧礼。”秦孝公说:“好。”

高三二轮复习文言文考点知识梳理(公开课)ppt课件

高三二轮复习文言文考点知识梳理(公开课)ppt课件
1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注意对话】
(A)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 /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 /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 /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 /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13
用客观题的形式,这就少不了对比排除法。 (2017·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 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 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 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 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
目的:
一是有利于读懂原文意思,理清文章脉络;
二是即使对原文中的内容读不懂,但也可以 知道这个事件发生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 是谁和这个人之间的事,达到“故事没读懂, 但题做对了”的效果。
28
错项陷阱设置揭秘
高考文言文阅读测试第12题是概括和分析文章 的试题。这是考查考生全面把握文言阅读材料内 容与主旨的“压轴题”,年年必考。这道题常常 以指出错误选项的形式来设置,因而探究命题人 错项陷阱设置的技巧,对提高考生的辨别能力, 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文意理解的正误,无疑是大 有裨益的。
原文: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好饮酒,醉辄殴詈 (lì骂,责骂)其市人。故高安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 也。……生两目皆翳,视物不明。家本代州,名吉。少年 无行,所为多不法,与扬州蒋君俱学。蒋恶之,以药毒其 目,遂翳。

(浙江专用版)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文言文阅读训练二概括和赏析文意课件

(浙江专用版)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文言文阅读训练二概括和赏析文意课件

忆昔与湘灵同在京师,一日日已晡,湘灵过余施舍,余出酒肴共酌。时余兄奉 之亦在坐。湘灵被酒,意气勃然,因遍刺当时达官无所避。余惊怖其言。湘灵慷慨 曰:“子以我为俗子乎!”余谢不敢。湘灵命酒连举十余觞,大醉欢呼,发上指冠, 已复悲歌出涕。余见湘灵言之哀,亦泣涕纵横不自禁。湘灵乃指谓余兄曰:“彼乃 同心者。”因出其平生歌诗示余。余读之,风翻云涌,而喉间气郁不得舒,于是相 对黯然,罢酒别去。忽忽二十年,则闻湘灵已老病,不复能远游,或扁舟自放于九 龙、三泖之间,间则归里与缙绅之去位而里居者连为吟社①,寻山钓水而已。嗟乎! 以湘灵之才与其志,使其居于庙朝,正言謇谔②,岂与夫世之此倡而彼应者同乎哉! 奈何窘琢浮湛③,抱能不一施,遂为山泽之癯④以老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马湘灵诗集序
刘大櫆 马君湘灵与余居同里,生同庚,学同业,其喜为诗同,其嗜酒同,饮酒既酣, 其狂言震于广座也同。余弃于时,而湘灵亦屡试不举,为同遇;余生三子皆夭,而 湘灵亦未有子息,为同病。人之不同,如其面,余与湘灵几无不同矣。而亦有不同 者,盖湘灵之为人,余固尝兄事焉;若其所为文章,则余方欲师事之而未能。此其 不同也。
123 45
(3)嗟乎!以湘灵之才与其志,使其居于庙朝,正言謇谔,岂与夫世之此倡而彼应者同 乎哉!(4分) 译文:_啊__!__凭__湘__灵__的__才__华___和__志__向__,__假__使__让__他__在__朝__廷__做__官__,__忠__正__直__言__,__难__道__会__和___现__世_ _那__些__这__里__倡__导___了__那__里__就__盲__目__响__应__随__行__的__人__相__同__吗__?__(_“__以__”__“__庙__朝__”__“__倡__”__各__1__分__,_ _反__问__句__式__1_分__)__

2020年高考二轮复习之文言文概括与分析 课件

2020年高考二轮复习之文言文概括与分析 课件

概括分析题6大比对角度 1.时间角度
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搞错。分析时特别注意选项中 的时间词语,并与原文比对,理清人物在何时做了某事,识破“时间错位” 的陷阱。 2.地点角度
命题者将原文中的人物的不同活动地点故意混淆,在选项中设置“地点 错误”的陷阱。辨析时应比对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与原文是否 一致,防止地点设置错误。 3.人物角度
5.强加因果
【例5】 对比下列原文与选项,找出选项中的错误。(3分)
原文
薛讷,字慎言,起家城门郎,迁蓝田令。富人倪氏讼息 钱于肃政台,中丞来俊臣受赇,发义仓粟数千解偿之。讷曰 :“义仓本备水旱,安可绝众人之仰私一家?”报上不与。会 俊臣得罪,亦止。(节选自《新唐来俊臣受贿,打算用义 仓粮食去偿债,因薛讷上书而获罪。
高考文言文所选的材料大都是记叙性的,除全文记叙的中心人物,还会 写到另一些人物。这类命题陷阱往往将“彼”强接在“此”上,张冠李戴。 辨析时应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等信息, 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4.关键词语角度
命题者对原文关键细节(关键词语)故意错解以迷惑考生。这种曲解文意的 方式正成为设题的主要陷阱。因为错误极其细微,故要认真、细心比对。
2.张冠李戴
【例2】 对比下列原文与选项,找出选项中的错误。(3分)
邓愈,虹人。初名友德,太祖为赐名。愈为人简重
慎密,不惮危苦,将军严,善抚降附。已而,遇春克襄
原文
阳。以愈为湖广行省平章镇其地,赐以书曰:“尔戍襄阳 ,宜谨守法度。我赖尔如长城,尔其勉之!”愈披荆棘,
立军府营屯,拊循招徕,威惠甚著。(节选自《明史·邓
概括分析题“3步走”
第一步:全面理解,整体把握 解答概括和分析内容题需要对全文进行阅读理解和把握,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以下内容:①传主生平主要事迹。②传记中的重要人物及其关系。③人物的 对话。④文言现象。对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一定要能 作出合理的解释,严防对文中信息的错解或误译。 第二步:关注细节,依文索义 错误选项的设置通常是把某一情节通过添加、转移、曲解等方式作了细微的 改动。所以我们在审读选项时,再细微的情节,包括人物的言行、对人物的 品评、动作的施动与受动、时间空间上的顺序等等,都不能忽略。有的选项 可能牵涉原文的多处细节,这些都要准确找到,不能想当然,要判之有据。 第三步:仔细比对,反复推敲 概括和分析内容题的解题关键是“比对”,就是把每一个选项都与相应的原 文作逐字逐句的细致对比,找到某处存疑的地方后,再比对原文中的句子反 复阅读,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考点 文言文阅读课件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考点 文言文阅读课件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考点 文言文阅读课件
2020年4月24日星期五
8
1
3
2
4
1. (1) (2) (3) (4) ❖
2 ✓ (1) (2) (3) 2015
1 ( ) A /➢/ / // // / ❖
// B /➢/ / // // / ❖
贬。靖康元年,受召入京任给事中,升任兵部尚书。
上章请求恢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他,孙傅说:祖宗法度有利 于百姓,熙宁、元丰法度有利于国家,崇宁、大观法度有利于 奸臣。当时认为是名言。十一月,授任尚书右丞,不久改任 同知枢密院。金人围攻都城,孙傅日夜亲自督战。金兵分从四 面鼓噪而攻,郭京军败退,掉进护龙河,护龙河被尸体填满, 城门急忙关闭了。当天,金兵攻进城里。靖康二年正月,钦宗 到金兵元帅营中,任命孙傅辅助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 。钦宗十多天还不回来,孙傅多次寄信给金营乞请放回钦宗。 等到废立皇帝的檄书传来,孙傅大哭道:我只知道我的君王 能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
用沙子和芦苇覆盖,背着商人的行囊离开了。
狗看到商人死了,暗中尾随少年到了他的家,记住了它(所在位 置),回到县里去。正好县令升堂,衙班很严肃,狗径直向前趴 在地上号叫,好像哭泣又好像倾诉,驱赶它也不离开。县令说
:你有什么冤屈?我派小吏随你去。狗带着衙役出来,到 商人死的地方,向河水叫。衙役掀开芦苇找到尸体,回来报告
守城门的金兵说:金人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为何干预?孙 傅说:我是宋朝大臣,而且是太子的师傅,应当死从。当 晚,住在城门下;第二天,金人召他前去。第二年二月,死在 北方金人朝廷。绍兴年间,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赠谥号为 忠定。
【答案】C 【解析】根据语境,“辟”是“罪”的意思。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之文言文翻译 课件(32张PPT)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之文言文翻译 课件(32张PPT)

动+地 身份/辈份+名
文言常识:涉及的是古代文言的词法、句法、表达习惯 等。如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因此现代汉语中的一个 词在文言中一般为两个词,这就容易产生古今异义的现 象。简言之,文言常识就是古人的遣词造句法。
“文言常识”
× A.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
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 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 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 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自、吾、余、我、汝(女)、尔、
人名—人称 寡人、朕、孤、臣、妾、
不,它是一道文化常识题,它同时还是一道阅读理解题
A.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 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 轼/奏贬蕲州安置/ B.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 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 奏/贬蕲州安置/
【 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
手法—对称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字句、4字句
A.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 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B.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 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C.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 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D.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 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讲文言文阅读之文本理解复习目标1. 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论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2. 能快速读懂全文,对涉及某个论点的依据、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及其发展所导致的结果、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能作出清楚判断。

问题纵览1. 对原文主旨或人物形象的概括不够准确,有偏移或拔高之失。

2. 答案错误项有时是故意对原文进行偏颇的评价,对此不能敏锐识别。

对文章细节关注不够,也是错误频发点。

二轮对策对策一要求依据文章有关材料,分析概括作者的基本观点分析时,要从选文的情理入手,透过一事、一言、一行去窥探人物的思想品质,透过作者对人物、事件、情理的褒贬好恶,去分析作者在文中的态度观点。

提高概括能力。

这种题型是要求我们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件事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地分析所叙述的事件或所说明的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感情倾向有时较直露,有时含蓄,因此,要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抽象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并加以“概括”。

【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习题。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清]刘大櫆许君讳曾裕,字高一字南湖,桐城人也。

君少卓荦有大志,年莆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

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于书无所不读。

然其尊府以直谅为族人所怨怒,兴起狱讼,十余年而屈不可伸,遂发愤以卒。

君抱痛于中,复控于有司,又十余年,而理始得直。

然君之精力壮志已消亡其过半矣。

不获已,乃入赀补官,得通判松江水利船政。

松江地滨海,旧设巡海之船,其名曰乌船。

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

其船遇风辄坏。

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

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奸民取其货,而负其价直不还。

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戴德感泣。

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

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

故冬日水涸,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

有司粗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

君独以私一己之稇载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

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

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

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于口粮之外者至百余艘。

君念穷民非有大奸宄,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干纪之诛。

必加详报,则己虽然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

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贳。

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

将议迁除,而君以是年得疾,于六月十八日卒于松江之官舍,年五十有八。

始君少时,怀奇负异,欲有所建立于天下。

士大夫与君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

而遭家多故,不得遂其所欲为。

及其筮仕,秩居.闲散,徒奔趋抑郁于群众之中。

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而遂死。

岂其信有命邪?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力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呜呼,可悲也已!(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的项是()A. 许曾裕从小聪颖异常,酷爱读书,志向远大;但年轻时由于家庭变故消耗了过多的精力,耽误了仕途。

B. 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清正为民,消除了公船私用造成的弊端;执法严明,让外来商人感激涕零。

C. 许曾裕在一些人因无知贪利而违禁出海时,为使他们得到宽大处理而奔走,表现出爱民如子的仁厚品德。

D. 许曾裕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命运不济,有机会升迁时却病故,未能尽展才华,作者对他充满了同情与惋惜。

对策二熟悉题目要求,解题时对症下药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及其细节进行归纳,对主人公的品质进行推断,或对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

熟悉作者在文章中表述自己观点态度的形式:①间接表达——借叙述人物、事件时选用褒贬义词等来表现,假托文中人物之口说出来,借笔下正反两方面人物的不同描述表现出来,借转述别人的评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②直接表达——议论中的中心论点、分论点、记叙性文字中的议论抒情、说明性文字中的评述性语言等。

【典例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习题。

郭浩传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

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从种师道进筑茸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

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

累迁中州刺史。

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

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

”会和战异议,不能用。

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

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

建炎元年,知原州。

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

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

”金人遂引去。

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和尚原。

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

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

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

徙知利州。

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

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

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

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

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

十五年,卒,年五十九。

(选自《宋史》)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

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战,他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

B. 郭浩卓有见识,可惜建议未被采纳。

钦宗即位后曾召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战事,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而朝廷举措失当,国土蒙受损失。

C. 郭浩、吴玠共同破敌,后感情产生隔阂。

绍兴年间,金兵屡屡犯宋,两人连手大败金兵;吴举劾宋万年暗中通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被调往金州。

D. 郭浩治政有方,金州状况好转。

他初到任时,金州极度破败,百姓流亡,经治理后积有余钱资助户部,受到朝廷嘉勉,并给予奏请可以直达的优遇。

随堂练习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习题。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

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

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若齐梁绮语,宋人抟合①成句之出处,役心向彼掇索,而不恤己情之所处发,此之谓小家数,总在圈缋②中求活计也。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景中情者,如“长安一片月”,自然是孤栖忆远之情;“影静千官里”,自然是喜达行在之情。

情中景尤难曲写,如“诗成珠玉在挥毫”,写出才人翰墨淋漓,自心欣赏之景。

凡此类,知者遇之;非然,亦胡突看过,作等闲语耳。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岂以“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为出处耶?用意别,则悲愉之景原不相贷,出语时偶然凑合耳。

必求出处,宋人之陋也。

其尤酸迂不通者,既于诗求出处,抑以诗为出处,考证事理。

杜诗:“我欲相就沽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

”遂据以为唐时酒价。

崔国辅诗:“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

”就杜陵沽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耶?求出处者,其可笑类如此。

(选自王夫之《姜斋诗话》,有删节)[注] ①抟合:随意捏合。

②圈缋:框框。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诗为文,重在立意,匠心独运,方能写出好作品。

B. 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需要读者的细心体会。

C. 诗歌写景叙事,语言表达常带有偶然性,因而不可坐实求证。

D. 相信“无一字无来历”,必求出处,体现了艺术追求的苦心孤诣。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习题。

及世之衰,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

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

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行世而传后。

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

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蓄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善人则能辨焉。

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

犹之用人,非蓄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

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

故曰:非蓄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岂非然哉!(节选自曾巩《寄欧阳舍人书》)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铭志开始不真实,是因为代写铭志的人拒绝不写真实的情况造成的。

B. 如果请托代笔的人只会批评人,那么写出来的铭志也不会公正和真实。

C. 有道德的人对于邪恶的人,不会接受请托为他们写铭志。

D. 铭志流传较少的原因,就在于大多把过世者写得太好了。

附答案【典例1】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外来商人感激涕零”的原因是“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看到松江多事的百姓拿了小商贩的货,欠下小商贩的钱却不还。

于是惩处到了约定期限不还钱,奸诈狡黠的几个人,保护了外地的小商贩利益”。

【典例2】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选文细节的理解。

一定要把选项与原文对应的句子进行分析比较,看其中存在哪些异义与分歧。

据文意郭、吴产生隔阂在吴举劾之后。

随堂训练1. D2.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