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分析目录(1)

合集下载

《决策分析》课件

《决策分析》课件
《决策分析》ppt课 件
目录
• 决策分析概述 • 决策分析方法 • 决策树分析 • 风险评估与决策 • 案例分析
01
决策分析概述
决策分析的定义
决策分析
指在不确定条件下,通过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多个行动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的过程。
定义解释
决策分析是一种工具,帮助决策者评估不同行动方案的风险和收益,从而做出最优选择。它涉 及到概率论、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决策分析的重要性
01 提高决策质量
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方案进行评估,降低决策失误 的风险。
02 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合理分配资源,实现效益最 大化。
03 增强竞争力
有效的决策分析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脱颖而出。
决策分析的基本步骤
问题定义
明确决策问题,确定决策 目标和约束条件。
方案设计
动态规划法
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相互 联系的子问题,通过求解子问题的最 优解,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解。这种方 法主要用于多阶段决策问题。
风险型决策分析方法
概率树分析法
通过建立概率树模型,对每个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概率估计,并计算期望值和方差等指标,以评估不 同方案的优劣。
贝叶斯定理
在已知先验概率和新的证据下,重新评估各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并根据这些概率来制定相应的决策方 案。
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如制定 应急预案、储备资源等。
风险接受
承认风险的客观存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来应对和缓解风险。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投资决策分析
总结词
投资决策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 风险、回报、市场走势等。

浅谈作业成本法下的本量利决策分析

浅谈作业成本法下的本量利决策分析

浅谈作业成本法下的本量利决策分析作者:彭江来源:《时代金融》2019年第18期摘要:作业成本法改变了企业长期以来将“产量-成本”间的依存关系,促使企业将成本核算中心逐步转向完整的作业链条,同时在此前提下构建基于作业成本的本量利分析计算模型。

与传统的成本决策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并能够为企业产品作业一体化运行提供高效服务。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所学经济学知识以及高级会计师专业实务知识运用到所属企业经营决策中,通过作业成本法下本量利分析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研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客观、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本量利分析决策传统管理会计根据相关范围内“产量-成本”间的依存关系,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种基本形态(混合成本最终要分解到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之中)。

而作业成本法是将短期变动成本和长期变动成本都合并为变动成本范畴,只不过前者与产品产量相关,后者与产品消耗的作业量相关。

因此,企业在核算产品边际贡献时,不仅要考虑短期变动成本对产品销量、利润的影响,还应考虑长期变动成本对产销量、利润的影响因素。

一、作业成本法与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概念及联系(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出消耗作业”为原则,按照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追溯或分配至各项作业,计算出作业成本,将作业成本追溯或分配至各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的一种管理方法。

(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概念本量利分析(英文表示: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是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依存关系分析的简称,其公式表示为:固定成本+利润=(单价—变动成本)×销量,它是指在成本习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和图式,对成本、利润、业务量和单价等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其变动的规律性,以便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和目标控制提供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三)作业成本法与本量利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传统管理会计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种基本形态,这种两分法的本质,在于反映产品与作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的相关关系,但并没有反映产品与所耗资源之间的关系。

决策分析(全部).

决策分析(全部).

例3
条件同例1,并知状态概率为0.2,0.5,0.3,求d* 。
4、按连续性分
单阶段决策
多阶段决策(序贯决策)
下图表达了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事务性决策以及程序化决 策与非程序化决策之间的关系:
战略决策
管理决策
程序化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
事务性决策
三、决策的基本要素
1.决策者:决策的主体,一个人或团体; 2.决策: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记dj; 3.状态(事件):决策实施后可能遇到的自然状况,记 i ; 4.决策准则:期望收益最大,期望损失最小还是效用值最大; 5.结局(损益):当决策dj实施后遇到状态 i 益(利润)或损失(成本),记
请用决策分析的术语描述该问题。
解:设决策d1:本专业考研;
直接就业。
d2:跨专业读研究生; d3 :
状态θ1:经济形势变化;θ2:经济形势不变;θ3:经济 形势恶化。

d
i
j
d
1
d
2
d3
8 7



11
1
13
9
2
10
12
10
3
11
决策过程的基本步骤
参谋活动-------设计活动----------
确 定 目 标
分 析 状 态
提 出 方 案
评 价 方 案
选 择 策 略
决 策
反馈
第二节 不确定型决策
[例2] 根据市场预测,某商品未来销售有畅销、中等、滞 销三种可能,现有三种经营方案d1、 d2 、 d3 ,其收益表 为
收益 方案 状态
d1
100
0 -100
d2
150

管理会计之决策分析

管理会计之决策分析

区分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
某公司拟接受一份产品订单,假设完成该订单需要A、B、C 三种设备,设备使用期限1个月。完成该订单的相关成本是 多少?
设备 目前状态A来自无B有
C

取得方式
情况说明
租赁 租赁
购置
租期1个月,月租金3000元
租期1年,每月支付租金2500元, 已租了5个月
购入原价为48000元,累计折旧 为12000元,尚可使用3年(无 残值)。使用该设备加工产品 后会使其贬值5000元
短期经营决策是指决策结果只会影响或决定企业近 期(一年或或一个营业周期)经营实践的方向、方 法和策略,侧重于生产经营、资金、成本、利润等 方面,对如何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和经营环境, 以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而实施的策略。
短期经营决策的含义
短期经营决策的内容
1)生产决策
是否生产、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生产多少
三、成本无差别点法
此方法的关键是找到“成本分界点”或“成本平衡 点”。 “成本分界点”就是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成本相同情 况下的业务量。也称“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
成 本
方案1:y1=a1+b1x
方案2:y2=a2+b2x
0
x0
业务量
成本无差别 点业务( 量x0)
两方案相关固定差 成本之 两方案相关单位本 变之 动差 成
第二步,计算差量成本。 生产A产品与生产B产品的差量成本=(12 000×62)- (8 000×78)=120 000(元) 第三步,计算差量损益。 生产A产品与生产B产品的差量损益=160 000-120 000=40 000(元)从以上分析结果来看,由于生产A产品比生产B产品可 多获利40 000元,因此生产A产品对企业比较有利。 以上差量分析过程也可以通过编制差量分析表来反映,如表5-2所 示。

决策分析技术与方法_第一章_

决策分析技术与方法_第一章_
25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3 硬科学决策与软科学决策
一、硬科学决策方法概述 (五)更新论
机器设备在运行期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会使其运行能力减弱。那么,在什么时间、选用什么 技术来改善这些设备的运行能力,使其恢复或接近初 始状态?对于这样一些问题的研究所形成的理论,就 是更新论。
26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9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3 硬科学决策与软科学决策
三、管理决策的模式与程序
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决策学家西蒙有句名言:“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 决策”。西蒙认为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应包括参谋活动阶段、 设计活动阶段和选择活动阶段。
参谋活 动阶段 设计活 动阶段 选择活 动阶段
8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1
决策科学的现状与发展
一、决策科学的现状
(一)决策的概念
不论是狭义的决策,还是广义的决策,其基本内涵 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1)决策总是为了达到一个预定的目标,没有目标也 就无从决策; (2)决策总是要付诸实施的,不准备实施的决策是多 余的; (3)决策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寻求目标优化,不追求 优化的决策是没有意义的; (4)决策总是在若干可行方案中进行选择,一个方案 就无从选择。
第一章 决策科学概述
决策问题举例:田忌赛马 首先要对原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对问题进行 规范化的描述,再用数学的方法对其求解。
1由田忌的 i 马 对 齐王的 j 马 xi j 0由田忌的 i 马不对齐王的 j 马 i 1(上), 2(中), 3(下) j 1(上), 2(中), 3(下)
22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决策分析方法1

决策分析方法1

A2 76
失败0.4
100 成功0.6
75 B1
B2 100
跌价(0.1) △-250 原价(0.5) △0 涨价(0.4) △125
跌价(0.1) △-350 原价(0.5) △-:某企业的设备和技术已经落后,需要进行更新 改造。有人提出,目前销售趋势上升,应在对设 备更新改造的同时,扩大经营规模,增加销量。 但也有人认为,市场的发展趋势目前很难断定, 不如先更新改造设备,三年后根据市场变化的形 势再考虑扩大经营规模的问题。这样,该企业面 临着两个可决策方案。
第25页
决策分析的资料: (1)更新改造设备,需投资200万元,三年后扩大
经营规模另需投资200万元。 (2)现在更新改造设备同时扩大经营规模,总投
第17页
解:
12.6
14.5
14.5
9.4
销路好(0.3) 销路一般(0.5) 销路差(0.2)
销路好(0.3) 销路一般(0.5) 销路差(0.2)
销路好(0.3) 销路一般(0.5) 销路差(0.2)
△20 △14 △-2
△12 △17 △12
△8 △10 △10
第18页
3.多级决策树
只需作一次决策就能选出最优方案的决策分析 问题叫做单级决策。反之,需要经过两次或两次以 上决策才能选出最优方案的决策问题叫做多级决策 问题。应用决策树法进行多级决策分析叫做多级决 策树。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可在多级决策树上进行。 多级决策树的画法类似单级决策树。但要分级计算 收益期望值. 多级决策树把握关键在于两点:一是 正确区分方案枝和概率枝,这样才能正确画出决策 树,这是下一步正确计算的关键,区分的方法是方 案的主体一般是决策人,要做出判断,概率枝的主 体一般是客观规律或市场情况,不需要做出判断, 只需考虑其影响的合力。二是计算时一定要配合现 金流量图还能做到准确、无疑漏。

决策分析指南

决策分析指南

决策分析指南目录1目的 (1)2范围 (1)3指导原则 (1)4术语定义 (1)5决策分析介绍 (1)5.1介绍 (1)5.2一般过程 (2)5.3数据分析方法 (2)5.4常用的决策分析技术 (2)5.4.1确定型情况下的决策分析 (2)5.4.2风险型情况下的决策分析 (3)5.4.3不确定型情况下的决策分析 (3)5.5常用的决策分析准则 (3)5.6常用的决策分析方法 (4)5.6.1加权打分法 (4)5.6.2评判 (4)6何时启动决策分析 (4)7参考资料 (5)1目的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的可靠依据。

指导组织或项目组的决策或评审活动。

本文介绍了CMMI标准主要涉及的决策分析的一些标准,并对相应内容进行初步地说明,最后提供了一个在公司级进行决策分析或项目实施中的指南。

2范围所有关于项目的决策分析活动,包括项目过程中的所有评审过程,均可参考本指南。

3指导原则本指南为机构级项目指导性文件。

使用者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4术语定义无5决策分析介绍5.1介绍决策分析决策,就是针对某一问题,确定反映决策者偏好的目标,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方法从多个方案中选出一个最优(或满意)的方案的过程。

决策分析技术首先在60年代初用于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工业部门的决策问题,随后被引入美国的火星无人探险和将核动力引入墨西哥国家动力系统的可行性研究等项目中。

当前,决策技术在经济管理、城市发展、航天技术、科学研究等众多领域都得以了广泛的应用。

良好的度量数据是估计分析的依据,充分的分析能提供正确的决策。

5.2一般过程决策分析一般有如下六个步骤:确定决策分析的对象:形成决策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确定决策分析的准则或标准确定决策分析的方法确定候选方案,拟定多个可行方案评价候选方案选出最优方案具体过程参见《决策分析过程文件》5.3数据分析方法散点图、回归分析、时序图、直方图、帕雷托图、因果分析图、控制图这些图表在Excel中都有所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决策理论和方法(章节目录)
DecisionTheoryandTechnology
引言
第一章决策的基本概念
§1-1引论
一、决策与决策分析的定义
1.Decision 的本义:(牛津词典)
2.3.<4.< 5. 6.7.1.2.3.4.5.§1-2§1-3§1-4一、问题的复杂性:
二、微观经济学和决策论关于经济人的假定:
三、决策人和决策分析人的分工
§1-5分析方法和步骤
一、 决策树与抽奖
二、分析步骤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二章主观概率和先验分布
SubjectiveProbabilityandPriorDistribution §2-1基本概念
一、概率(probability)
.频率L aplace在《概率的理论分析》(1812)中的定公理化定义
二、主观概率(subjectiveprobability,likelihood)
1.为什么引入主观概率
2.主观概率定义
三、概率的数学定义
四、主客观概率的比较
§2-2先验分布(Priordistribution)及其设定
1.
2.
3.
4.
5.
§2-3
§2.4
二、
习题
§3—1
四、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Cardinal&OrdinalUtility)
§3.2效用函数的构造
一、离散型的概率分布
二、连续型后果集
§3.3风险与效用
一、效用函数包含的内容
1.对风险的态度
2.对后果的偏好强度
3.效用表示时间偏好
二、可测价值函数确定性后果偏好强度的量化
三、相对风险态度
四、风险酬金
五、钱的效用
§3.4损失、风险和贝叶斯风险
一、损失函数L
二、风险函数
三、贝叶斯风险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四章贝叶斯分析
§4.1
§4.1
一、
三、
六、
§4.2
四、E—
§4.3
二、
§4.4
三、例
§4.5非正常先验与广义贝叶斯规则
一、非正常先验(ImproperPrior)
二、广义贝叶斯规则(GeneralBayeseanRule)
§4.6一种具有部分先验信息的贝叶斯分析法
一、概述
二、分析步骤
三、几何意义
§4.7序贯决策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五章随机优势
StochasticDominance
§5.1Markowitz模型
§5.2优势原则(DominancePrinciple)
一、最简单的优势原则:(强随机优势)
1.按状态优于:
2.E—V排序
3.Markowitz模型
二、为什么要研究优势原则
三、优势原则的一般表示
§5.3一、二、三等随机优势
一、第一等随机优势FSD(First-DegreeSD)
1.第一类效用函数U
2.
3.例:
四、N
习题
§6.1
§6.2
一、Y、C
三、
1.
2.
3.
§6.3
一、引言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七章多目标决策的基本概念
FoundationalConceptofMulti-criterionDecision-making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68,111,112
§7.0概述
一、特点
二、分类
三、几个术语的含义
§7.2多目标决策与多目标评价
一、多目标决策的求解过程
二、多目标评价
§7.3多目标决策问题的五要素
一、决策单元(Decision-makingUnit)
二、目标集及其递阶结构
三、属性集和代用属性
四、决策形势(情况)(DecisionSituation)
五、决策规则(DecisionRule)
§7.4多目标决策问题(MCDP)的符号表示§7.4非劣解及其生成
一、定义
二、非劣解的生成
三、最佳调和解(BestCompromiseSolution)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8.1
§8.2
§8.3
习题
§9.1
1
2标准
3最优值为给定区间时的变换
4向量规范化
5原始数据的统计处理
6专家组成员意见的规范化
三、方案筛选
§9.2加权和法
一、引言
二、字典序法与一般加权和法
三、确定权的常用方法
四、层次分析法AHP
五、最低层目标权重的设定
1.网状结构树状结构
六、权重的敏感性分析
§9.3TOPSIS法
§9.4基于相对位置的方案排对法
§9.5ELECTRE
一、级别高于关系(OutrankingRelation)
二、级别高于关系的性质:
三.级别高于关系的构造
四、级别高于关系的使用
五ELECTRE-Ⅱ
六、讨论
§9.6PROMETH
§9.7其它方法
习题
§10.1
1.
2.
3
§10.2
三、分类
四、例:
§10.3
§10.4
§10.5
§
§
一、思路
三、优缺点
§10.8代理值置换法(SurrogateworthTrade-offMethod)
一、思路:
二、求解步骤
第十一章群决策与社会选择
GroupDecision-makingandSocialChoiceTheory §11-1概述
一、为什么要研究群决策
二、分类
三、社会选择的定义与方式
§11.2投票表决(选举)(Voting)
一、非排序式投票表决(Non-rankedVotingSystems) (一)只有一人当选
候选人只有两个
候选人多于两个时
①简单多数(相对多数)
②过半数规则(绝对多数Majority)
a.二次投票,
b.反复投票
(二).同时选出二人或多人
1.单一非转移式投票表决(Singlenontransferablevoting)
2.复式选举(Multiplevoting)
3.受限的选举(Limitedvoting)
4.累加式选举(Cumulatevoting)
5.名单制
(1)
⑵.
6.
7.
(三).
1.
2.
⑴2/3
⑵2/3
⑶3/4
1.记号
2.Borda
4.
5.出现
1.
2.
3.程序(
§11.3
一、引言
三、社会选择函数
1.Condorcet-函数
2Borda-函数
3.Copeland-函数
4.Nanson函数
5.Dodgson函数
6.Kemeny函数
7.C ook-Seiford函数
8.本征向量函数
9.Bernardo函数
§11.4社会福利函数(SocialWelfareFunction)
一、社会福利(SocialWelfare)
二、偏好断面(profileofpreferenceordering)(偏好分布)
1.可能的偏好序
2.偏好断面:
三、Arrow的条件(即社会福利函数应当具有的性质)
四、Arrow的可能性定理
五、单峰偏Black好与Coombs条件
六、SCF与SWF的比较
§11.5群效用函数
一、导致Arrow不可能定理的原因
二、群效用函数与多目标效用函数的比较
群决策提法本身存在缺陷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十二章冲突分析
ConflictAnalysis §12.1
§
三、Nash
四、定理
.
§12.3
§12.4
§12.5
§12.6n
二、
三、
四、Raiffa的裁决
五、例一(存在核)
六、例二(不存在核的情况)
§12.7投资分摊与协调规划法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参考文献
习题的参考答案与提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