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高程模型 DEM
数字高程模型(DEM)——知识汇总
数字高程模型(DEM)——知识汇总一、数字高程的定义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是DTM中最基本的部分,它是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一种离散的数学表达。
DEM表示区域D上的三维向量有限序列,用函数的形式描述为:式中,X i,Y i是平面坐标,Z i是(X i ,Y i)对应的高程。
二、数字高程的特点1)表达的多样性,容易以多种形式显示地形信息。
2)精度的恒定,常规地图对着时间的推移,图纸将会变形,而DEM采用数字媒介,能够保持精度不变。
3)更新的实时性,容易实现自动化,实时化。
4)具有多比例尺特性。
三、数字地面模型(DTM)、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地形模型(DGM)的区别表 1 三者的区别与联系四、数字高程数据1. 来源:DEM数据包括平面和高程两种信息,常用的数据来源有:影像,现有的地形图,地球本身,其他数据源。
2. 数字高程数据类型1) 分辨率①. 10米DEM数据全国10米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为栅格图像数据,图像分辨率为10米,数学基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及Albers投影。
数据像素值记录了点位高程。
高程值计量单位为米。
②. 12.5米DEM数据12.5米DEM数据是由ALOS的PALSAR传感器采集。
该传感器具有高分辨率、扫描式合成孔径雷达、极化三种观测模式。
该数据水平及垂直精度可达12米。
ALOS(Advanced Land Observing Satellite)卫星于2006年1月24日由日本发射升空,载有3个传感器:全色测绘体例测绘仪(PRISM),主要用于数字高程测绘;先进可见光与近红外辐射计-2(AVNIR-2),用于精确陆地观测;相控阵型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PALSAR),用于全天时全天候陆地观测。
③. 不同分辨率下的晕渲图对比10m分辨率数据12.5m分辨率数据来源: databox.store/product/Details/344图1 不同分辨率下的晕渲图2) 遥感测量方法a) SRTM数据SRTM(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由美国太空总署(NASA)和国防部国家测绘局(NIMA)联合测量。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是一种用于表示地球表面高程信息的数字模型。
它通常是基于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得到的数字地形模型,反映了地表不同位置的高程值。
数字高程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地貌分析、水文模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数字高程模型的原理和构建方法数字高程模型是通过采集地表高程信息,构建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字化表达得到的。
构建数字高程模型的最基本方法是通过激光雷达、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采集地面高程点,并据此构建高程表面模型。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航空或卫星影像获取地表高程信息,并结合插值算法生成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生成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地球椭球体形状、椭球体参数、大地水准面等因素,并进行数学变换和处理以得到准确的高程数据。
常用的数字高程模型包括数字地面模型(DSM)、数字地形模型(DTM)等,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对地物表面和地表以下构造的不同描述。
数字高程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数字高程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地形分析、三维可视化、洪水模拟、景观规划等方面。
在地形分析中,数字高程模型可以用于提取地形特征,计算坡度、坡向、流域分割线等地形参数,进而实现地貌分类、地形图绘制等功能。
三维可视化是数字高程模型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将数字高程模型与空间数据结合,可以实现虚拟地形的构建和沉浸式视角的展示。
在洪水模拟和预测方面,数字高程模型可以用于模拟雨水径流路径、洪水淹没范围等,为防洪减灾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数字高程模型的发展趋势随着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数字高程模型的精度和分辨率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数字高程模型将更加精细化、高分辨率化,应用领域也将更加广泛,涉及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
另外,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融合、多源信息整合、模型开放共享等方向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DEM数字高程模型
概述:DEM旳点模式表达
高程矩阵(规则矩形格网),与栅格地图相同。 ●表达措施:将区域划提成网格,统计每个网格旳 高程; ●线模型到高程矩阵旳转换。 ◆优点:计算机处理以栅格为基础旳矩阵很以便, 使高程矩阵成为最常见旳DEM; ◆缺陷:在平坦地域出现大量数据冗余;若不变化 格网大小,就不能适应不同旳地形条件;在视线计 算中过分依赖格网轴线。
概述:建立DEM旳目旳
1)作为国家地理信息旳基础数据; 2)土木工程、景观建筑与矿山工程规划与设计; 3)为军事目旳而进行旳三维显示; 4)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 5)流水线分析、可视性分析; 6)交通路线旳规划与大坝选址; 7)不同地表旳统计分析与比较; 8)生成坡度图、坡向图、剖面图、辅助地貌分析、估计侵蚀和径流等; 9)作为背景叠加多种专题信息如土壤、土地利用及植被覆盖数据等,以 进行显示与分析; 10)与GIS联合进行空间分析; 11)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另外,从DEM还能派生下列主要产品:平面等高线图、立体等高线图、等 坡度图、晕渲图、通视图、纵横断面图、三维立体透视图、三维立体彩色图 等。
等高线插值法
三、DEM旳应用
概述应用: 1、三维景观 2、数码城市和虚拟现实 3、DEM在工程上旳应用 应用算法: 1、基于DEM旳信息提取 2、等高线旳绘制 3、基于DEM旳可视化分析
三维景观
数码城市和虚拟现实
City Model
Attribute RDB
DOM
DEM
DLG
数码深圳
3D 建筑
空间插值措施转换成点模式格式数据。
DEM旳生成
措施: 1、人工格网法 2、三角网法 3、立体像对法 4、曲面拟正当 5、等值线插值法
人工格网法
如何使用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地形分析与可视化
如何使用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地形分析与可视化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是通过对地球表面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而生成的三维地形模型。
它提供了地形地貌的详细描述,为地质学、地理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且丰富的数据来源。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地形分析与可视化。
一、数字高程模型的获取与处理数字高程模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获取,包括激光雷达测量、航空测绘、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
获取到的原始DEM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加工,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地形分析和可视化。
常见的DEM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插值、滤波、剖面分析等。
1.数据插值数据插值是将不连续的离散高程数据拟合成连续的地形表面。
常用的插值方法有反距离加权插值(IDW)、克里金插值等。
插值结果将提供高程数据的连续性和平滑度,为地形分析提供了基础。
2.滤波滤波是用来去除DEM数据中的噪声和异常值,以提高地形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滤波方法有中值滤波、高斯滤波等。
滤波后的DEM数据更加真实和可靠,减少了误差和不确定性。
3.剖面分析剖面分析是通过选择不同的地理剖面线,提取DEM数据的高程数值,以便更好地了解地形地貌的特征和变化趋势。
剖面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质构造、水文河流等地理现象,提供更深入的地形信息。
二、地形分析与可视化方法使用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地形分析和可视化的方法有很多,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坡度与坡向分析坡度与坡向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表的倾斜程度和朝向。
通过计算每个像元(栅格单元)的坡度和坡向数值,可以构建坡度和坡向分布图,进而分析地形地貌的起伏和走向。
这对于地质勘探、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流域分析与水系提取流域分析是指根据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确定地表上的集水区和河流网络。
通过提取DEM中的河流网络,可以了解地表水文过程的分布与特征。
流域分析对于洪水预警、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dem高程数据原理水底
dem高程数据原理水底
DEM 高程数据,即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是一种用于表征地形的数字数据集。
DEM 高程数据可以用来
描述不同地表特征的高度、倾斜度和地貌形态等信息。
对于水底地形,DEM 高程数据的原理如下:
1. 数据采集:DEM 高程数据的采集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
其中包括测量船或潜水器进行实地测量、利用水声测深仪、卫星遥感数据等。
测量数据可以通过使用测量仪器直接记录水下的海底地形,或者通过水声测深仪发射声波,测量声波从水面到海底的反射时间,从而计算出水下地形的高程。
2.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DEM 高程数据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和
分析,以消除测量中的误差和噪声,并将不连续的测量点连接起来形成连续的高程模型。
处理方法可以包括插值、滤波、平滑等。
3. 数据展示:处理完的DEM 高程数据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分析。
高程数据可以以灰度图、等高线等形式进行展示,帮助人们理解和分析水底地形的特征和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水的折射和反射等因素的影响,水下地形的测量和数据处理较为复杂,需要采用专门的测量设备和算法来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分析。
此外,海底地形的测量也受到海况、潮汐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变化。
数字高程模型第二讲DEM数据组织与管理
这种结构只需要两个文件:三角形顶点坐标文件和组 成三角形三顶点用点在坐标文件中的序号表示文件
ArcView DEM 文本文件格式
2行程编码结构
对于一幅DEM;常常在行或列方向上相邻的若干点具 有相同的高程值;因而从第一列开始;在格网单元数值发生 变化时一次纪录该值以及重复的个数;应用时利用重复个 数恢复DEM矩阵 对DEM每一行均按上述结构组织;则实现 DEM行程编码方案
行程编码实际上是一种栅格数据的压缩方案;能有效地 减少数据存储量;特别在平坦地区
3块状编码结构
块状编码方案是将行程编码方案从一维扩展到二维的 情况;它采用方形区域作为纪录单元;每个纪录单元包括相 邻的若干栅格 数据结构是由纪录单元的初始位置行列号 格网单元高程值和方形区域半径正方形区域的边长;采用 格网间距倍数表示所组成的单元组 整个DEM数据文件由 该单元组组成;根据初始位置和区域半径可恢复高程矩阵
● 镶嵌数据模型按照网格形状可分为规则镶 嵌数据模型和不规则镶嵌数据模型;镶嵌模型的典 型应用是地形曲面模拟;即数字高程模型;其中基 于正方形网络的镶嵌数据模型为栅格DEM;而基于 不规则镶嵌数据模型为不规则三角网DEM
2 2 2规则镶嵌数据模型 ● 所谓规则镶嵌数据模型;就是用规则的小面
块集合来逼近不规则分布的地形曲面 在二维空间 中可以有多种可能的规则格网划分方法;如图1
TIN
坐标表
三角形表
TIN模型基本链表结构
这种结构简单但拓扑关系是隐含的;不利于TIN模型的检索与应 用 因此围绕着拓扑关系的描述产生了多种TIN的数据结构
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概念
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概念最近恶补了一下DEM数据,在此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概念数字高程模型(DEM),也称数字地形模型(DTM),是一种对空间起伏变化的连续表示方法。
由于DTM 隐含有地形景观的意思,所以,常用DEM,以单纯表示高程。
尽管DEM 是为了模拟地面起伏而开始发展起来的,但也可以用于模拟其它二维表面的连续高度变化,如气温、降水量等。
对于一些不具有三维空间连续分布特征的地理现象,如人口密度等,从宏观上讲,也可以用DEM 来表示、分析和计算。
DEM 有许多用途,例如:在民用和军用的工程项目(如道路设计)中计算挖填土石方量;为武器精确制导进行地形匹配;为军事目的显示地形景观;进行越野通视情况分析;道路设计的路线选择、地址选择;不同地形的比较和统计分析;计算坡度和坡向,绘制坡度图、晕渲图等;用于地貌分析,计算浸蚀和径流等;与专题数据,如土壤等,进行组合分析;当用其它特征(如气温等)代替高程后,还可进行人口、地下水位等的分析。
DEM 的表示方法(1)拟合法拟合法是指用数学方法对表面进行拟合,主要利用连续的三维函数(如富立叶级数、高次多项式等)。
但对于复杂的表面,进行整体的拟合是不可行的,所以,通常采用局部拟合法。
局部拟合法将复杂表面分成正方形的小块,或面积大致相等的不规则形状的小块,用三维数学函数对每一小块进行拟合,由于在小块的边缘,表面的坡度不一定都是连续变化的,所以应使用加权函数来保证小块接边处的匹配。
用拟合法表示DEM 虽然在地形分析中用的不多,但在其它类型的机助设计系统(如飞机、汽车等的辅助设计)中应用广泛。
(2)等值线等值线是地图上表示DEM 的最常用方法,但并不适用于坡度计算等地形分析工作,也不适用于制作晕渲图、立体图等。
(3)格网DEM格网DEM 是DEM 的最常用的形式,其数据的组织类似于图像栅格数据,只是每个象元的值是高程值。
即格网DEM 是一种高程矩阵(如下图)。
dem建立的一般步骤
dem建立的一般步骤:
dem(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1.定向建模型:在MapMatrix系统下导入空三成果文件。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整
个测区的空三成果需导入外业控制点进行定向评估,如不能满足规范限差要求,需要重新定向,直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
再进行绝对定向,核线重采样,建立立体模型。
2.生成单模型DEM:设置好相关参数,软件自动生成DEM。
3.DEM拼接:将图幅所需的单模型DEM拼接在一起,根据比例尺设置标准分幅或者
任意分幅利用系统的DEMX模块裁切单幅DEM。
4.DEM编辑:DEM生成后,将数字高程模型格网点或自动匹配结果映射到影像立体模
型上进行编辑,使数字格网点或匹配点、线尽量切准地面。
预处理结束后进行影像匹配以及对匹配结果进行编辑。
编辑完后可作为成果输出。
数字高程模型(DEM)——知识汇总
一、数字高程的定义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是DTM中最基本的部分,它是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一种离散的数学表达。
DEM表示区域D上的三维向量有限序列,用函数的形式描述为:V i=(X i,Y i,Z i);i=1,2,…,n式中, X i, Y i是平面坐标, Z i是(X i, Y i)对应的高程。
二、数字高程的特点1)表达的多样性,容易以多种形式显示地形信息。
2)精度的恒定,常规地图对着时间的推移,图纸将会变形,而DEM采用数字媒介,能够保持精度不变。
3)更新的实时性,容易实现自动化,实时化。
4)具有多比例尺特性。
三、数字地面模型(DTM)、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地形模型(DGM)的区别表 1 三者的区别与联系四、数字高程数据1.来源:DEM数据包括平面和高程两种信息,常用的数据来源有:影像,现有的地形图,地球本身,其他数据源。
2.数字高程数据类型1)分辨率①.10米DEM数据全国10米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为栅格图像数据,图像分辨率为10米,数学基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及Albers投影。
数据像素值记录了点位高程。
高程值计量单位为米。
②.12.5米DEM数据12.5米DEM数据是由ALOS的PALSAR传感器采集。
该传感器具有高分辨率、扫描式合成孔径雷达、极化三种观测模式。
该数据水平及垂直精度可达12米。
ALOS(AdvancedLand Observing Satellite)卫星于2006年1月24日由日本发射升空,载有3个传感器:全色测绘体例测绘仪(PRISM),主要用于数字高程测绘;先进可见光与近红外辐射计-2(A VNIR-2),用于精确陆地观测;相控阵型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PALSAR),用于全天时全天候陆地观测。
③.不同分辨率下的晕渲图对比图 1 不同分辨率下的晕渲图2)遥感测量方法a)SRTM数据SRTM(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由美国太空总署(NASA)和国防部国家测绘局(NIMA)联合测量。
数字高程模型第三章DEM数据获取方法
扫描与矢量化:黑色或彩色扫描,扫描参数根据图件信息量、线划密度、质量等因素调节,一般分辨率不小于300dpi。扫描后进行矢量化。 数据分层:主要用于DEM的层有地形信息层、水系层、推测区域、辅助高程层、公里网层等。
2.摄影测量数据采集方法 1〕摄影测量的根本原理:利用在不同地方获取的具有一定重叠度的同一景物的两张影像,在室内建立立体模型,对其进行三维量测。 2〕摄影测量的信息获取方式 航空/航天摄影测量:飞行器上搭载摄影测量设备〔传感器〕,垂直摄影方式获得数据。 地面摄影测量:采用倾斜摄影或交向摄影方式获取数据。
基于不同观点的采样 1.统计学观点:DEM外表可以看作是点的特定集合〔采样空间〕有随机采样和系统采样两种方法。因此,对特定集合的研究可以转化为对采样数据的研究。 随机采样:对各采样点以一定概率进行选择,各点被选中的概率各不相同〔假设概率相同那么为简单随机采样〕。 系统采样:也称规那么采样,以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采样点,各采样点被选取得概率为100%。
5 . 地貌单元类型 不同的地貌类型划分对DEM数据采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黄土地貌破碎,要分布较的采样点,而平原地区高程数据的精度要求比较高〔对坡向、流域网络影响比其他地区要大〕。
采样数据的属性 采样:确定在何处需要量测点的过程,这个过程由三个参数决定:点的分布、点的密度和点的精度。 1.采样数据的分布:由数据位置和结构来确定,指数据点的分布形态。 位置由地理坐标系统中经纬度或格网坐标系统中坐标决定。 结构〔分布〕的形式很多,因地形特征、设备、应用的不同而不同。 结构〔或分布〕的类别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和标准,实际采样时相互之间很多时候是重叠的。
5.选择性采样:根据地形特征进行选择性采样,沿山脊线、山谷线、断裂线、离散特征点〔山顶点〕等。 优点是只需以少量的点便能使其所代表的地面具有足够的可信度。 6.混合采样:将选择性采样与规那么格网采样相结合或者是选择性采样与渐进采样相结合的方法。
dem的表示方法
dem的表示方法
dem呢,在不同的领域可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哦。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里,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那可是很重要的存在。
它通常可以用栅格数据来表示呢。
就像一个个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都有对应的高程值。
你可以想象成是一个超级大的棋盘,每个格子的高度都不一样,这样就把地形的高低起伏给表示出来啦。
还有一种呢,是用等高线来表示dem的相关信息。
等高线就像是地形的“轮廓线”,相同高度的点连接在一起就成了等高线。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呀,那就是地形比较陡峭的地方,就像山峰啦;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呢,地形就比较平缓,像小山坡或者平原之类的。
另外呀,在一些软件里,dem还可以用三维模型来表示。
哇,那看起来可直观啦。
就像是把真实的地形缩小了放到电脑里一样。
你可以从各个角度去看这个地形,看看哪里有山谷,哪里有山脊。
这种表示方法在做地形分析或者给别人展示地形地貌的时候可有用啦。
在数据存储方面呢,dem的数据可以用各种格式来保存。
比如说ASCII码格式,这种格式比较简单,就是用一些数字和字符来表示高程值等信息。
还有一些专门的GIS软件格式,像ArcGIS的GRID格式之类的。
不同的格式有不同的优缺点,就看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啦。
dem高程数据原理水底
dem高程数据原理水底
摘要:
1.DEM 高程数据的概念和原理
2.DEM 在水底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3.DEM 高程数据在水底地形分析中的重要性
正文:
1.DEM 高程数据的概念和原理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地表或水底地形的数字模型,其基本原理是根据一定分辨率和规则,将地形高程数据以二维或三维网格形式存储,从而实现对地形的精确表达。
DEM 高程数据在水底地形测绘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底地形的特征和变化。
2.DEM 在水底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在水底地形测绘中,DEM 高程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水底地形的DEM 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我们可以获取水底的地形信息,如海底丘陵、山脊、盆地等。
此外,DEM 数据还可以用于制作水深图、地形剖面图等测绘产品,为水底地形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3.DEM 高程数据在水底地形分析中的重要性
DEM 高程数据在水底地形分析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首先,通过分析DEM 数据,我们可以了解水底地形的基本特征,如地形起伏、坡度等,为水底地形研究提供基本信息。
其次,DEM 数据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水底地形的潜在危险区域,如海底悬崖、滑坡等,对保障水下作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最
后,通过对DEM 数据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探索水底地形的演变规律,为水底地形的预测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DEM 高程数据在水底地形测绘和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利用水底地形资源。
dem数据波段
dem数据波段
DEM数据(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ata)是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用于描述地球表面的高程信息。
DEM数据通常使用栅格
数据形式来表示,每个栅格单元存储一个特定地点的高程数值。
DEM数据波段指的是DEM数据中可以提供的不同类型的波
段或通道。
通常,DEM数据中只包含一个波段,即高程值。
这个波段中的每个像素都对应一个特定地点的高程数值。
高程波段的单位通常以米来表示,表示该位置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DEM数据的波段可以用于进行地形分析、地貌建模、洪水模
拟等地理和环境应用。
另外,DEM数据还可以与其他遥感数
据进行叠加分析,如光学影像和卫星图像,以获取更详细的地理信息。
如何进行数字高程模型的制作和分析
如何进行数字高程模型的制作和分析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是地理学和地图制图中常用的一种工具,用于描述地球表面的地形高程。
制作和分析数字高程模型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本文将介绍数字高程模型的制作和分析过程。
一、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获取数字高程模型的制作需要用到地形数据,常用的获取方法包括遥感卫星影像、激光雷达和测绘数据。
遥感卫星影像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地表的影像数据,通过影像处理和解译,可以得到地表特征和高程信息。
激光雷达是一种主动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激光束扫描地表,测量地面和物体的高程信息。
测绘数据则是通过传统测量手段获得的地形数据,例如航测、地形测量等。
二、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处理1. 影像预处理:如果使用遥感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首先需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影像色调校正、去噪和增强等,以提高数据质量。
2. 点云生成:对于激光雷达数据或测绘数据,需要将原始数据转化为点云数据。
点云数据是由大量的三维坐标点组成,每个点对应一个地面或物体的高程。
3. 数据过滤:对点云数据进行噪声过滤和异常值处理,以提高数据质量。
4. 数据插值:由于实际采集到的高程数据点通常不均匀分布,需要进行数据插值以补充缺失的高程信息。
常用的插值方法有逆距离加权法、克里金法等。
三、数字高程模型的制作1. 三角网剖分:将采集到的高程数据点通过连接相邻点构成三角网,形成由三角形构成的网格。
2. TIN模型生成:通过三角网剖分,可以生成三角不规则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TIN)模型,即一种由三角形组成的地表模型。
TIN模型可以准确地表示地表的地形特征,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3. 栅格模型生成:栅格模型是将地表划分为等大小的网格单元,并将每个单元的高程值存储在栅格数据中。
栅格模型可以方便地进行空间分析和计算。
如何进行数字高程模型的制作和应用
如何进行数字高程模型的制作和应用导言:数字高程模型(DEM)是一种用数字方式来描述地球表面地形变化的方法。
它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形分析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讨论数字高程模型的制作方法,并探讨其在土地规划、水文模拟和地质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一、数据收集和处理数字高程模型的制作首先需要数据的收集。
常用的数据源包括航空摄影、卫星影像和地面测量。
航空摄影和卫星影像可以通过影像解译技术获得地形信息,而地面测量则需要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等设备。
这些数据必须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纠正畸变和分辨率调整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不同数据源之间的配准和定位。
二、网格化与插值算法在获得地形数据之后,需要将其转化为数字高程模型。
网格化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将地形数据划分为规则的栅格单元。
在网格化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单元大小和分辨率非常重要。
过小的单元将导致模型过于复杂,而过大的单元则会丢失细节。
插值算法是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的关键步骤之一。
插值算法可以将有限的地形数据点扩展到整个区域,并估计未知点的高程值。
最常用的插值算法包括克里金插值、反距离加权插值和三次样条插值。
选择合适的插值算法需要考虑数据的分布和特性。
三、DEM的应用1. 土地规划数字高程模型在土地规划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规划者了解地形特征,包括坡度、坡向和水流方向等。
基于DEM的土地规划可以合理布局建筑物、道路和排水系统,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
2. 水文模拟数字高程模型在水文模拟中广泛应用。
它可以模拟水流的路径和速度,预测洪水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提供洪水风险评估和防灾决策支持。
此外,数字高程模型还可以用于分析流域的土壤侵蚀风险、河道的侵蚀和沉积等水文问题。
3. 地质研究数字高程模型对地质研究的意义不容忽视。
它可以帮助地质学家了解地表和地下的地貌特征,预测地震破坏的程度和地质灾害的风险。
数字高程模型还可以用于找寻矿产资源、勘探石油和天然气等地质资源。
DEM模型在土地利用变化中的应用
DEM模型在土地利用变化中的应用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是数字高程模型的缩写,是一种利用数字手段构建地理地形等高线模型的方法。
在土地利用变化中,DEM模型可以被广泛应用,以通过分析土地高程、地貌信息等,来预测土地变化趋势、评估土地利用方式、分析土地变化过程等,为地理信息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一、DEM模型在土地利用变化的应用1.预测土地变化趋势DEM模型可以通过分析土地高程、地貌等信息,推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
比如,通过对统计局发布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进行DEM模型分析,可以预测未来某区域的土地变化方向和速度,从而为相关部门的土地开发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2.评估土地利用方式DEM模型可以通过分析土地高程、地貌等信息,评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程度。
例如,通过对某个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DEM模型分析,可以得出每种方式对地貌、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程度,从而为该区域的土地开发规划提供价值参考。
3.分析土地变化过程DEM模型可以通过对已有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的分析,揭示土地变化的过程与原因。
例如,通过对某一地区不同年份的DEM模型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某种特定高程或地形条件下的土地变化趋势,从而分析该区域土地变化的驱动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土地开发策略提供参考。
二、DEM模型在土地利用变化中的优势1.提高决策科学性DEM模型可以通过分析土地高程、地貌等信息,完整、系统地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与规律,进而为土地开发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决策科学性。
2.提高决策效率DEM模型可以自动对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避免了传统人工处理数据的繁琐过程,提高了决策效率。
3.提高决策精准性DEM模型可以根据具体地区的高程、地貌等信息,对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量化预测和评估,从而提高了决策精准性。
三、DEM模型在土地利用变化中的应用案例1、DEM模型在土地评估方面的应用以贵州省为例,该省全域山脉密集,因此DEM模型在土地利用评估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
DEM_、DOM_、DLG_、DRG_4D产品介绍
DEM 、DOM 、DLG 、DRG 4D产品介绍
1、数字高程模型 DEM 的生产
数字高程模型(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简称DEM)是在高斯投影平面上规则格网点平面坐标(X,Y)及其高程(Z)的数据集。
该数据集从数学上描述了一定区域地貌形态的空间分布。
DEM的水平间距可随地貌类型不同而改变。
根据不同的高程精度,可分为不同等级产品。
2、数字正射影像 DOM 的生产
数字正射影图像( Digital Orthophoto Map 简称DOM)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扫描处理的数字化的航空相片/遥感相片(单片/彩色),经逐象元进行纠正,再按影像镶嵌,根据图幅范围裁剪生成的影像数据。
一般带有公里格网、图廓内/外整饰和注记的平面图。
1:2000 真彩色正射影图像
3、数字线划图 DLG 的生产
DLG 是包含核心地形要素(包括居民地、交通、水系、独立地物、管线、境界等)的矢量数据集,他对各类要素进行分层分类存储并保存了各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和相关属性信息。
城市 DLG 数据
山地 DLG 数据
4 、数字栅格图 DRG 的生产
数字栅格地图(Digital Raster Graphic 简称DRG)是纸质地形图的数字化产品。
每幅图经扫描、纠正、图幅处理及数据压缩处理后,形成在内容、几何精度和色彩上与地形图保持一致的栅格文件。
数字高程模型DEM
(6)体积的计算
(7)剖面积的计算
地形图数字化 DEM生成流程
3 DEM生成的流程
1. 从等高线数据可以直接生成TIN,也可
直接生成格网DEM
2. 格网DEM也可由等高线先生成TIN再内
插获得
3. 经过实践证明,由等高线先生成TIN再
内插格网DEM的精度和效率都是很好的
3.5.4 DEM的应用 1 基本地形因子计算
(1)坡度和坡向计算
空间插值
当进行降雨量、污染物浓度、高度变化等分析时,不可能对该 现象分布范围内的每点都进行测量,只能对研究区内进行采样 测量,然后使用这些样点数据推导整个区域。插值是这种推导 过程的一种方法
插值就是使用有限样本值去预测未知位置值的过程。即从分布 在某一区域内的一组具有已知值的样本点计算未知的位置的值
对线和面特征可以分为“硬(Hard)”或“软(Soft)”。硬特征表 示突变的事物(如道路、河流等指示坡度突变),软特征表示连续的 事物(如连续的山脊线等)
3.5.3 DEM的建立
为了建立DEM,必须测量一些点的三维坐标,这就是DEM数据采集
1、 DEM数据采集方法 (1)野外实地测量 利用自动记录的测距经纬仪(常用为全站仪)在野外实 测。这种速测经纬仪一般都有CPU,可以自动记录和显 示有关数据,还能进行多种测站上的计算工作。其记录
A
3 1 B 4 5 9 I 2 C D
E
7 F
6
8
11
G H
10
J
优 点
不规则三角网数字高程由连续的
三角面组成,三角面的形状和大
DEM数字高程模型
基于DEM的可视化分析
通视分析是指以某一点为观察点,研究某一区域 通视情况的地形分析。 ●方法: a、以O为观察点,对格网DEM或三角网DEM上的每个点 判断通视与否,通视赋值为1,不通视赋值为0。由此 可形成属性值为0和1的格网或三角网。对此以0.5为 值追踪等值线,即得到以O为观察点的通视图。 b、以观察点O为轴,以一定的方位角间隔算出0°~ 360°的所有方位线上的通视情况。对于每条方位线, 通视的地方绘线,不通视的地方断开,或相反。这样 可得出射线状的通视图。
等高线插值法
三、DEM的应用
概述应用: 1、三维景观 2、数码城市和虚拟现实 3、DEM在工程上的应用 应用算法: 1、基于DEM的信息提取 2、等高线的绘制 3、基于DEM的可视化分析
三维景观
数码城市和虚拟现实
City Model
Attribute RDB
DOM
DEM
DLG
数码深圳
3D 建筑
2、如不改变格网大小,则无法适用于起 伏程度不同的地区; 3、对于某些特殊计算如视线计算时,格 网的轴线方向被夸大; 4、由于栅格过于粗略,不能精确表示地 形的关键特征,如山峰、洼坑、山脊等;
概述:不规则三角网(TIN)
●不规则三角网(TIN)表示法克服了高程矩阵中冗 余数据的问题,而且能更加有效地用于各类以DTM 为基础的计算。但其结构复杂。
概述:DEM 与 DTM的区分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研究地面起伏。 ●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含有地面起伏和属 性(如坡度、坡向等)两个含义,是DEM 的进一步分析。
概述:DEM的表示方法
●使用三维函数模 拟复杂曲面; ●将一个完整曲面 分解成方格网或面 积上大体相等的不 规则格网,每个格 网中有一个点的观 测值,即为格网值; ●适用于曲面插值 来表示地下水或土 壤的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DEM的基本概念(一)地形表达的方法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呈现一种连续变化的曲面。
那如何描述地球的表面形态呢?⑴绘图。
人们一直在探索并希望用一种既方便又准确的方法来表达实际地表现象,最早的是绘画,它能粗略地反映所见到的地形景观,反映的是形态特征和色彩特征,但定量的描述有限;⑵地图。
地图也使古老而有效的表达地表现象的方式,它是记录和传达关于自然世界、社会和人文的位置与空间特性信息的工具,等高线地形图是用来描述地貌形态,地图有数学法则性、制图综合性、内容符号性,现代地图的最大优点是具有可量测性;⑶摄影,与各种线划图形相比,影像无疑具有更大的优点,细节丰富、成像快速、直观逼真,1849年开始出现了利用地面摄影相片进行地形图的编绘。
航空摄影由于周期短、覆盖面广、现势性强,利用多张具有一定重叠度的相片还能够重建世纪地形的立体模型,并可以进行精确的三维量测。
⑷摄像。
20世纪60年代初,遥感技术的兴起,遥感技术除了是用黑白摄像机,彩色或才红外摄影机、全景摄影机、红外扫描一、多光谱扫描仪、雷达、ccd推扫式行扫描仪和矩阵数字摄影机等,能提供更丰富的影像信息。
⑸三维图。
由于客观世界的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用二位空间的表达寓所表示的三维现实世界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学者们一直致力于地形图的立体表示,试图寻求到一种既能符合人们的视觉生理习惯,又能恢复真是地形世界的方法。
曾先后出现过写景法、地貌晕渲法、分层设色法等,但这些缺乏严密的数学理论以及复制复杂而使其应用受到很大局限。
⑹DEM与三维表达。
20世纪中叶,计算机、现代数学与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各种数字的地形表达方式得到迅猛发展。
借助于数字地形表达,现实世界的三维特征能够得到充分而真实地再现。
(二)数字高程模型的概念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用来表现其他事物的一个对象或概念,是按照比例所缩减转变到我们能够理解的形式的事物本体,模型分概念模型、物质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是基于个人的经验与只是在大脑中形成的关于状况或对象的模型;物质模型通常是一个模拟的模型,如三维立体模型;数学模型一般实际与数字系统的定量模型,根据问题的确定性和随机性数学模型又有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之分。
数字高程模型是新一代的地形图,地貌和地物不再用直观的等高线和图例符号在纸上表达,而是通过储存在磁性介质上的大量密集的地面点的空间坐标和地形属性编码,以数字的形式描述。
DEM以数字的形式按一定的组织结构组织在一起,表示实体地形特征空间分布的模型,是地形形状大小和起伏的数字描述。
DEM是2.5维表面,具有真实外部形状特征的建筑物表面模型,如有特殊的屋顶达到了2.75维,真三维实体应该是①完整描述建筑物外部形状特征②内部构造特征的模型。
(三)DEM与传统地形图比较地球表面的的高低起伏变化是一种连续变化的曲面,二者曲面是无法用平面地图来确切表示的。
DEM与传统地形图相比有如下特点:1、容易以多种形式显示地形信息,地形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能产生比例尺、纵横断面图与立体图,而常规地图一旦制作形成,比例尺不容易改变,在绘制其他的地形图需要人工处理;2、精度不会损失,没有载体变形的问题;3、形象逼真。
(四)DEM的数学表达DEM的核心是地形表面特征点的三维坐标数据和一套对地表提供连续描述的算法,最基本的DEM由一系列地面x,y位置及其相联系的高程z所组成。
数学表达是z=f(x,y),x,y 属于DEM所在区域。
Z=f(x,y),可用其0次项表示平面;用其1次项表示线性;用其2次项表示二次曲面;用其3次项表示三次曲面;用其4次项表示四次曲面;用其5次项表示五次曲面;不同的地形可选其中一个或多个描述。
(五)DEM数据的分布特征按其空间分布特征可分为两类:格网状数据和离散数据。
把DEM覆盖区划分为规则格网,每个网格大小和形状都相同,用相应矩阵元素的行列号来实现网格点的二维地理空间定位,第三维为特征值,可以是高程和属性。
网格大小代表数据精度。
不可能用规格网获取数据时,则获取离散数据,离散数据DEM的平面二维地理空间定位由不规则分布的离散样点平面坐标实现,第三维仍未高程或属性特征值。
如气象、水文与其他地理抽样条调查等呈不规则分布,需取离散数据。
二DEM的表示方法(一)数学方法用数学方法拟合表面时,在整体表示时,需依靠连续三维函数,连续的三维函数能以高平滑度表示复杂表面,一般用到傅里叶级数或高次多项式。
表示局部使用规则块或不规则块,是将地表分为正方形像元,或面积大致相等的不规则形状的小块。
据部分块模拟广泛应用于复杂表面模拟的机助设计系统,现在地下水、土壤特征或其他环境数据的表面内插。
(二)图像法分点模式与线模式,点模式分规则与不规则,规则两类,处理典型特征如山峰,洼地,边界等。
线数据可处理水平限于垂直线与典型线如山脊线、谷底线、海岸线坡度变化线等。
⑴点模式:DEM的最普通形式是高程矩阵或规格矩形网格,高程数据直接由解析立体测量仪从立体航空相片上定量测量。
不规则三角网由不规则的数据点连成三角网组成,三角面的形状与大小取决于不规则分布的观测点或称节点的密度和位置,虽地形起伏变化的复杂性而改变采样的密度和位置,而搞成矩阵则不能。
TIN的模型是矢量拓扑结构,三角网可人工构建,也可自动建立。
⑵线模式:线模式是一系列描述高程测量曲线的等高线。
三DEM数据获取和采样方法(一)数据获取对不同的数据源,可分别借助摄影测量、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机助地图制图的图形数字化输入和编辑以及野外数字测图等技术,进行数字高程模型原始数据的采集工作。
⑴TIN生成DEM包括平面位置和高程数据两种数据,2DGIS中DEM一般由离散高程点通过TIN 构造生成,这种方法精度高但费时。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转向由高分辨影像获取,另一方面由机载激光扫描仪获取等两条途径。
现有的城市三维模型构建中获取途径有以下几种:直接使用2DGIS中的DEM。
由于其是通过实测高程点构建TIN得来,能逼真地反映实体,精度高但获取和更新慢,不腻构建和维护一个大型的虚拟现实系统。
通过数字测量系统,处理摄影影像生成。
受扫描仪分辨率与测量手段影响,精度受到影响但获取速度较快。
由机载扫描仪系统直接扫描并经后续处理后得到。
优点直接测量地面高程,无需人工干预自动快速的数据处理,获取速度快。
缺点,精度低,需要专门的处理算法。
用合成孔径雷达(SAR)获取数字高程模型。
分辨率高,获取成本高。
目前不宜推广。
影像(航空摄影与航天遥感)地形图:地面本身:GPS、全站议、经纬仪在野外获取观测地面点数据⑵文理数据的获取由计算机作简单模拟提取。
获取速度快数据量小,真实感不强。
地面摄影相片直接提取。
该法须用相机拍摄大量的建筑物侧面相片,强获取速度慢数据量大,但真实感强。
航摄像片由计算机生成。
对具有相似的纹理的建筑物,使用计算机提取建筑物纹理特征,速度快,但真实感相对较差。
由空中影像获取。
主要用来获取地面影像,影像中含有建筑物纹理信息,为减少工作量客队纹理进行提取并加以处理。
获取的纹理变形较大,真实感较差。
⑶建筑物高度数据的获取在2DGIS的基础上,按层数粗略求算建筑物高度。
建筑物用平顶表达,或者认为加一个装饰性屋顶。
用人工伙伴自动方式借助软件基于影像获取,该方法获取的数据重构的建筑物形状接近实际,工作量较大。
根据算法,从影像中直接提取建筑物高度以及其他信息,该法高效,但目前大批量数据的自动处理尚不适宜。
用机载激光扫描仪结合空中影像,经过算法处理提取建筑物藁城、纹理以及其它数据。
该法快速高效,但后续处理工作量大,费用可观但发展前途大。
(二)采样方法⑴摄影测量数据采集方法: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与数字摄影测量。
模拟摄影测量采用光学投影器或机械投影器模拟摄影过程;随着模数转换技术、电子计算机与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用数字投影仪代替物理投影,物理投影指光学的机械的模拟投影,数字投影是利用计算机实时地进行共线方程的结算,从而交会被摄物体的空间位置⑵从现有地图获取数据:从地形图上采集数据最基本的问题是数据化处理,如手扶跟踪数字化、扫描数字化等设备数字化,而后再用某种数据建模方法产生DEM。
其过程为:地形图--地图扫描--质量检测与元数据文件记录--矢量化--等高线高程赋值--构造三角网—内插DEM网格—DEM建库与刻盘。
⑶利用基于不规则三角网的方法进行数据建模和随机栅格转换,是快速可靠地生产高精度格网DEM切实可行的方案。
四DEM的主要用途(一)相关学科和技术支持。
计算机是数字高程模型产生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数值逼近、计算几何、图论和数学形态学等数学分支的技术理论和方法奠定了数字高程模型的数学基础,各种数字机输入编码、数据压缩、数据结构和数据库技术等市组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理论依据。
数字高程模型的可视化表现更是依托于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
(二)主要用途。
模型是地理空间定位的数字数据的集合,因此凡涉及到空间定位,在研究过程中又要依靠计算机系统支持的课题,一般都要建立数字高程模型。
在测绘中可用于绘制等高线、坡度图、坡向图、立体透视图、立体景观图,并应用于制作正射影像、立体地形模型与地图修测。
在环境与规划中可用于土地现状的分析、各种规划与洪水险情预报等。
(三)数字高程模型表面建模数字高程模型是地形表面的一个数学模型。
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数学函数来对地表进行表示。
这样的数学函数通常为认为是内插函数,对地形表面进行表达的各种处理可以成为表面重建或表面建模,⑴数字表面建模的各种方法基于点的建模方法、基于三角形的建模方法、基于格网的建模、混合表面的建模。
基于三角形和网格的建模方法使用较多,被认为是两种基本的建模方法。
⑵不规则三角网的形成通过从不规则分布的数据点生成的连续三角面来逼近地形表面,对于TIN的模型其基本要求有三点:唯一的;力求最佳三角形的几何形状(尽量接近等边形状);保证最邻近的点构成三角形,即三角形的边长之和最小。
五DEM的可视化所谓可视化是讲科学计算中的中间数据和结果数据,转换为人们容易理解的图形图像形式。
DEM的可视化技术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符号化到高级符号化、从抽象到逼真的过程。
写景法:表现的是从侧面看到的山地、丘陵的仿真图形,手法粗略,艺术性多于科学性等高线法:用一定间隔的等高线组合来反映地面的起伏形态,科学性强,但无法描述微小地貌,缺乏立体感。
地貌晕渲法:是产生地貌立体效果的主要方法,通过光辉与暗影的变化,通过人的视觉心里间接地接收到山体的起伏变化。
之所以有立体感是因为观察着积累的视觉经验使然,而非是直接产生的生理水平的感知。
分层设色法:给不同的高度代设置不同的颜色,给人已高程分布与对比的印象,有一定的立体感,不单调。
拍摄的景观照片:一定程度上有层次感与立体感。
建造三维几何相似的实物模型:如沙盘,可取得比较全面地观察效果,费时,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