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门诊病历处方格式
中医院门诊病历模板
颈椎病主诉:颈部痛不适伴右上肢疼痛麻木3天。
走路乏3天前无明显外伤出现颈部痛不适伴右上肢疼痛麻木,无其他肢体麻木、病史:患者饮食睡眠可,二便调。
力,语言清晰。
休息后未见明显缓解,自服活血止痛药物疼痛稍缓解。
脉象:脉弦。
舌象:舌淡暗、苔薄白活动度可,颈项肌紧张,左右双侧压痛,右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查体:颈部活动受限试验)阳性,右前臂、虎口区、手指痛觉减弱,左右上肢肌力正右侧压颈试验(Spurling常,病理征阴性。
椎间盘突出。
辅助检查:颈椎MRI提示:C6/7诊断:中医诊断:痹症(气滞血瘀)西医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处理:(处方引用)腰椎间盘突出症天。
主诉:腰痛伴左下肢痹痛 8天前无明显外伤出现腰部痛不适伴左下肢痹痛、麻木,无走路不稳、乏力,语8病史:患者言清晰。
休息后未见明显缓解,自服活血止痛药物疼痛稍缓解。
饮食睡眠可,二便调。
脉象:脉弦细。
舌象:舌淡、苔薄白活动度可,双侧腰骶部压痛,下腰部压痛、叩击痛,伴左下肢放射痛查体:腰椎活动受限左踇趾背伸肌力减弱4双字试验阴性,左小腿及足部皮肤痛觉减退,左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病理征阴性。
椎间盘突出。
提示:L4/5椎MRI辅助检查:腰诊断:中医诊断:痹症(肝肾亏虚)西医诊断:腰椎间盘出症处理:(处方引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主诉:右髋关节疼痛、跛行、活动受限1月。
月前无明显外伤出现右髋关节疼痛、跛行,无小腿以下痹痛,无走路不稳、乏病史:患者1力。
休息后未见明显缓解,饮食睡眠可,二便调。
长期酗酒病史。
舌象:舌暗、苔薄白脉象:脉弦细。
字查体:跛行,右髋部压痛,右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内旋及外展受限明显,内收肌压痛,4试验阳性。
提示:辅助检查:骨盘X 光右股骨头坏死骨蚀骨痹/(肝肾亏虚)诊断:中医诊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西医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处理:(处方引用)膝关节疾病7天。
主诉:左膝关节疼痛、肿胀月前无明显外伤出现左侧膝关节疼痛、跛行,上下楼梯疼痛加重,无小腿以下7病史:患者痹痛。
中医门诊病历书写实用模板
中医门诊病历书写实用模板姓名:XXX,性别女,年龄59岁,初诊于中医科,就诊时间为2017年8月23日上午9点。
主诉口臭、口渴、吐酸水、脘部痛已有两周,易出汗、手脚发热已有五年,便秘、眼睛干燥已有一年。
现病史:患者曾患有食道炎和浅表性胃炎。
望闻切诊:患者精神正常,形体消瘦。
舌质偏红,苔薄白而干燥,脉细数。
脘部有压痛,肝区有触痛。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略高。
辩证分析:患者口臭、口渴、吐酸水、脘部疼痛等症状,属于胃热内盛,肝胆不和所致。
易出汗、手脚发热、便秘、眼睛干燥等症状,属于阴虚火旺,肝肾不足所致。
诊断:中医诊断为胃热内盛,肝胆不和,阴虚火旺,肝肾不足。
治法:清热解毒,疏肝利胆,滋阴降火,补肝肾。
处方:黄连30克,黄芩20克,柴胡10克,白芍20克,生地黄30克,山药20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熟地黄20克,枸杞子15克,菊花10克,甘草6克。
医嘱: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多喝水,保持口腔卫生。
忌烟酒,保持心情舒畅。
每日服药三次,每次服药后饮水。
医师:XXX复诊记录科别:中医科,就诊时间为2017年8月27日上午9点。
问诊:患者口臭、口渴、吐酸水、脘部疼痛等症状有所缓解,但手脚发热、便秘、眼睛干燥仍然存在。
望闻切诊:患者精神状态良好,形体稍有恢复。
舌质偏红,苔薄白而干燥,脉细数。
脘部轻微压痛,肝区无触痛。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
辩证分析:患者口臭、口渴、吐酸水、脘部疼痛等症状有所缓解,但手脚发热、便秘、眼睛干燥仍然存在,说明肝肾阴虚火旺的症状仍未得到有效缓解。
诊断: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降火,补肝肾。
处方:生地黄30克,山药20克,熟地黄20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黄芪15克,枸杞子15克,菊花10克,甘草6克。
医嘱: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多喝水,保持口腔卫生。
忌烟酒,保持心情舒畅。
每日服药三次,每次服药后饮水。
医师:XXX刻下症:患者近1个月来,常感心悸不安,伴有头晕,气短,乏力等症状,加重时有胸闷,但无胸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无出汗,无失眠,无口干口苦,无小便不畅等症状。
中医妇科门诊病历书写范文
中医妇科门诊病历书写范文
病历姓名:李XX 性别:女年龄:38岁
门诊日期:2021年8月12日
主诉:月经不调、腹痛
现病史:患者近半年来月经周期不规律,时长不一,间歇腹痛。
每次经量中等,质地暗红色,不伴有明显血块。
腹痛部位在下腹部,呈持续性隐痛,疼痛程度可适度增加,无放射痛,无腹胀、乏力、纳差等不适症状。
既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手术史等。
个人史:婚育史:已婚、生育两次,现无怀孕计划。
月经史:初潮14岁,周期不规律,一般为30-40天,经期5-7天,无
特殊异常。
曾有一次紧急避孕措施。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查体:神清,精神状态良好,一般情况可。
血压:
120/80mmHg,心率:76次/分钟。
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
明显异常。
子宫大小正常,质地稍软,活动度尚可,无压痛。
双侧附件未扪及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月经不调、功能性腹痛
辅助检查:B超检查示:子宫大小正常,内膜厚度不均匀。
诊疗计划:中医辨证分型:肝郁血瘀证。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祛瘀。
方药:调理月经方加减。
方剂:柴胡调理汤
处方:柴胡12g,白芍12g,川芎9g,赤芍9g,丹参9g,当归9g,香附9g,郁金9g,人参9g,山楂9g,柴胡9g。
用法:一副煎服,每日一剂。
饮食:忌辛辣、油腻食物,注意饮食规律。
生活建议:增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
复诊日期:2021年8月25日,观察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医生签名:。
中医门诊病例格式范本
中医门诊病例格式范本病例格式:
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30岁
主诉:XXX
现病史:
既往史:
个人史:
婚育史:
家族史:
体格检查:
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诊断:
中医治疗:
中药处方:
针灸治疗:
其他治疗措施:
随访记录:
病例内容:
姓名:张三性别:女年龄:30岁
主诉:手腕软肿痛,尤其在夜间加重已有10天。
现病史:患者于10天前突然感到左手腕肿胀,伴随着发热,疼痛难忍。
在当地医院进行X光检查未见异常,于是到本院进行进一步诊治。
既往史:无。
个人史:患者平时身体状况良好,工作生活情况正常。
婚育史:已婚,未生育。
家族史:无特殊情况。
体格检查:左手腕屈曲受限,局部有肿胀和压痛,其他指节无异常。
中医辨证分型:寒湿困络。
中医诊断:手腕关节炎。
中医治疗:疏通经络,温通寒湿,活血行气。
中药处方:当归15g,川芎12g,红花10g,桑枝10g,秦艽10g,干姜10g,白芍10g,甘草6g。
水煎服,一次一剂,每日两次。
针灸治疗:选取合适的经络穴位进行针刺,如曲池、内关等。
其他治疗措施:热敷治疗,每日两次。
随访记录:患者第一次随访时,手腕症状已明显改善,局部无明显红肿和压痛。
继续维持原治疗方案,建议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劳累。
第二次随访时,患者症状已基本消失,手腕活动已基本恢复正常。
建议继续巩固治疗效果,加强锻炼,以防病情反复。
门诊病历和处方的书写规范
门诊病历和处方的书写规范(门诊病历封面内容按要求需要全部填写)1、西医门诊病历的书写门诊初诊病历(1)主诉:即本次就诊的主要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要求能导出第一诊断。
(2)现病史:即反映本次疾病起始、演变、诊疗过程及效果。
(3)既往史:包括与本次诊断相关的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及家族史。
(4)查体、辅助检查。
(5)诊断(IMP)。
(6)处理(Rx)。
(7)医师签全名并盖章。
(8)整洁有序、字迹清楚、不能涂改。
门诊复诊病历与门诊初诊病历的不同点有:(1)须描述治疗后自觉症状变化、治疗效果、重要检查结果、不能明确的须有鉴别诊断内容。
(2)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可省略。
2、中医门诊病历的书写门诊初诊病历(1)主诉:病人最痛苦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
(2)现病史:主症发生的时间、病情发展变化的情况、诊治经过及必要的既往病史。
(3)望、闻、切诊:与诊断有关的望、闻、切诊的阳性所见,必要的体格检查等,舌象(舌体、舌质、舌苔、舌底脉络),脉象。
(两周岁以下小儿需查指纹)。
(4)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结果。
(5)辩证分析:归纳四诊所得的主症、阳性体征、舌象、脉象等,扼要分析病位、病因、证候属性、病机转化。
(6)诊断:含中医病(症)名、证名及西医病名。
(7)治法:根据辨证写出指导用药的立法。
(8)方药:运用成方可写方名及加减。
自拟方可不写方名。
每行写四味药,药物名称右上角写特殊煎服法,右下角写剂量“g”或“克”。
(9)医师签全名(右下方)门诊复诊病历记录前一次诊疗后四诊变化情况,如治法及方药发生变动,应做到简要辩证分析。
如有上级医师的政治意见亦应记录在案。
3、妇科门诊病历参照以上门诊病历的书写,同时要注意写明月经史等妇科相关检查。
(具体见范文)西医内科门诊病历书写范文(初诊)徐浦中医院内科2011-9-6(主诉)胸闷、气急10天(现病史)患者10天前上感后出现出现胸闷、心悸不适,活动后症状加重。
病程中无发热、胸痛,无咳嗽咳痰;曾在明珠医院就诊,BCG示室性早搏,予以丹参片2#、Tid 口服,无明显效果,今来我院就诊。
中医门诊病历书写模板
一、疾病名称:胃痛科室医生姓名:杨建新初诊记录姓名:陈××性别:男年龄:35岁科别:中医科2017-8-23,9:00问诊主诉:胃脘部疼痛,反复性发作15年,复发4天,加重1天。
现病史:患者15年前因工作紧张、饮食无规律致胃脘部疼痛,经服中药后病情缓解,以后经常反复发作。
2015年8月在某医院做纤维胃镜检查,示“胃窦部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刻下症:此次患者于4天前,因工作不顺心、饮酒过多而再次复发,自服“止痛药”无效。
现患者胃脘部灼痛,纳差,胁胀,情绪不宁,伴吞酸、嘈杂、呃逆。
大便偏干,小便正常。
望闻切诊形体壮实,精神一般。
舌边红苔薄白,脉弦细。
胃脘部触痛。
辅助检查:血常规:RBC4.5×1012/L WBC2.98×1010/L辩证分析:既往有胃脘痛病史,此次因情志不适、饮酒过多,化为火热而侵及肝胃,肝胃不和而致上述诸症。
诊断:中医诊断:胃脘痛肝胃不和西医诊断:1、急性胃炎2、胃溃疡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处方:白芍30克柴胡6克法半夏10克川芎12克香附10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郁金12克吴茱萸4克黄连6克甘草6克3剂,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医嘱:建议做上消化道造影或电子胃镜检查。
进软食,忌辛辣刺激之品,禁酒,戒怒。
医师:杨××复诊记录科别:中医科2017-8-27,9:00问诊主诉:病史同前。
现病史:患者服上述中药3剂后,自觉胃脘部灼痛减轻,胁胀缓解,吞酸好转,但仍呃逆。
二便正常。
望闻切诊形体壮实,精神一般。
舌边红苔薄白,脉弦细。
胃脘部触痛不明显。
辅助检查:同前。
辩证分析:上方服用有效,症状好转。
但呃逆仍在,前方应加上降逆止呃药物生姜。
诊断:同前。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降逆止呃。
处方:白芍30克柴胡6克法半夏10克川芎12克香附10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郁金12克吴茱萸4克黄连6克甘草6克生姜7片3剂,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门诊处方格式
门诊病历书写格式
主诉:
现病史:
望:
闻:
切:
诊断:
(简要分析)
治则治法:
方药:××方加减
举例
主诉:头晕1年余,加重3天。
现病史:近1年来患者反复头晕、头胀,呈持续性,并阵发性加重,每因劳累或情志不畅而加重或发作,3天前因生气后又甚,口干口苦,纳差,夜寐差,大便干,小便短赤。
望:面色潮红,目赤,舌质红,苔黄。
闻:声音洪亮、高亢。
切:脉弦数。
诊断:眩晕(肝阳上亢)
(简要分析)忧思恼怒,肝郁气滞,化火伤阴,阳亢风动。
治则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5g 钩藤15g 牛膝12g 杜仲12g
茯神12g 栀子12g 石决明30g 夜交藤20g
益母草20g 黄芩12g 生地12g 白芍12g
水煎服日一剂。
中医处方格式范文
中医处方格式范文
以下是一个中医处方的格式范文:
【临床诊断】:
【西医诊断】:
【处方名称】:
【处方组成】:
1、主药:(药名、剂量、用法)
2、辅助药:(药名、剂量、用法)
3、加味药:(药名、剂量、用法)
【处方用法】:
饭前/饭后空腹服用,每日2次,每次1剂。
【配伍原则】:
主药和辅助药的配伍原则:(简要介绍)
加味药的配伍原则:(简要介绍)
【方剂功效】:
(简要描述方剂的主要功效)
【方剂适应症】:
(简要描述方剂适用于哪些病症)
【注意事项】:
1、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2、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
【临床应用经验】:
(简要描述医生在临床应用中积累的经验)
【备注】:
(可附加其他需要说明的信息)
以上是一个中医处方的格式范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中医门诊病历书写模板
中医门诊病历书写模板姓名:XXX性别:女年龄:59岁科别:中医科初诊时间:2017-8-23,9:00主诉:口臭、口渴、吐酸水、脘部疼痛2周,易出汗、手脚发热5年,便秘、眼干1年。
现病史:患者曾患有食道炎和浅表性胃炎。
现症:患者于2天前因饮酒过多,进食辛辣刺激食物而再次复发。
现患者口臭、口渴、吐酸水、脘部疼痛,易出汗、手脚发热,便秘、眼干。
望闻切诊:精神状态正常,舌质红,舌苔黄腻,脉细弦。
脘部有压痛。
辅助检查:无辩证分析:患者因饮食不当,脾胃失调,湿热内生,气机不畅,导致口臭、口渴、吐酸水、脘部疼痛,易出汗、手脚发热,便秘、眼干等症状。
诊断: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湿热内生,口臭。
治法:健脾祛湿,清热解毒。
处方:黄芪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炙甘草6克,半夏10克,黄连6克,连翘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医嘱:忌辛辣、油腻食物,多喝水,保持情绪稳定。
医师:XXX××复诊记录科别:中医科复诊时间:2017-8-27,9:00主诉:病情无明显好转。
现病史:患者服用中药4剂后,口臭、口渴、吐酸水、脘部疼痛等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望闻切诊:精神状态正常,舌质红,舌苔黄腻,脉细弦。
脘部有压痛。
辅助检查:无辩证分析:患者脾胃虚弱,湿热内生,气机不畅,导致口臭、口渴、吐酸水、脘部疼痛等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诊断: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湿热内生,口臭。
治法:健脾祛湿,清热解毒。
处方:黄芪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炙甘草6克,半夏10克,黄连6克,连翘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草果3个。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医嘱:忌辛辣、油腻食物,多喝水,保持情绪稳定。
医师:XXX××无辩证分析:患者突发心悸不安,胸闷气短,为心血不足所致。
加之劳累、精神紧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心脏功能失调。
诊断:中医诊断:心悸心血不足西医诊断:无治法:益心血,调和气血处方:丹参15g黄芪15g当归12g白芍15g川芎10g熟地15g茯苓15g甘草6g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饭后半小时服医嘱: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中医门诊内科病历范文
1.刘某,女,46岁,主诉:尿频,尿急3天。
现病史:尿频、尿急,无尿痛,每日排尿次数最多达16次,小腹发凉,纳可,眠可,大便调。
舌脉:舌淡,苔薄白,脉沉。
诊断:尿频病,肾气不固证。
治以补益肾气,固摄缩尿。
处方如下:熟地、山药、山萸肉、黄芪各20g,浮小麦、煅牡蛎各30g,鸡内金15g,益智仁、桑螵蛸、炒白术、覆盆子、陈皮各10g,砂仁5g,3 剂,每日 1 剂,水煎 2 次,取汁400mL,每次200mL,每日早、晚2 次温服。
二诊:尿频症状无好转,原方加杜仲、续断、桑寄生各15g,3剂。
三诊:8月16日,尿频症状仍无好转,舌淡、苔薄白,脉沉。
改治以温通心阳为法,方用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方药如下:瓜蒌、薤白、桂枝各10g,浮小麦、煅牡蛎各30g,豆蔻10g,木香3g,3 剂。
2.赵某,女,52岁,主诉:尿频、尿急5 天。
现病史:伴有尿频遇冷加重,夜尿频甚,畏寒,舌淡暗,苔白微腻,脉沉。
尿常规未见异常。
诊断:尿频,证属肾气不固证,治以补肾固摄为法,处方:山药、山茱萸、益智仁、鸡内金、炒白术、金樱子各15g,桑螵蛸、佛手、丹参10g,砂仁5g,黄芪30g,5 剂。
每日1 剂,水煎2 次,取汁400mL,每次200mL,每日早、晚2 次服。
二诊:尿频未见好转,舌淡暗,苔白微腻,脉沉。
在原方中加入瓜蒌、薤白、桂枝各10g,4 剂。
3.袁某,女,77 岁。
主诉:咳嗽咳痰半个月。
现病史:患者半月前因吹风受凉导致感冒,伴见咳嗽咯痰,色白稀,自行服用头孢呋辛酯片、氨溴索口服液后症状无明显好转。
门诊就诊时症见咳嗽,咯痰,痰色白而稀,量多,口干,活动时感胸闷气喘,胃纳不香,夜寐差,小便调,大便软烂,平素怕冷。
舌质淡、苔白微腻、边有齿痕,脉沉缓。
查体:咽喉部轻度充血。
两肺听诊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啰音。
西医诊断:感冒后咳嗽。
中医诊断:咳嗽(寒饮伏肺)。
治宜散寒解表、温肺化饮。
予小青龙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姜半夏、麻黄、杏仁、桂枝各10g,生姜6g,细辛3g,白芍15g,炙甘草5g。
中医门诊病历书写模板
中医门诊病历书写模板患者___女性,59岁,主诉口臭、口渴、吐酸水、脘部痛2周,易出汗、手脚热5年,便干、眼睛干1年。
患者曾患有食道炎和浅表性胃炎。
医生进行望、闻、切诊,发现患者精神状态一般,舌头边缘红,苔薄白,脉濡数。
经过辅助检查,发现患者血常规正常。
中医诊断:肝胃不和,气滞血瘀,阴虚火旺。
治疗方案:疏肝和胃,清热解毒,滋阴润燥。
处方:柴胡6克,黄芩10克,丹参10克,白芍15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生地黄20克,黄连6克,甘草6克。
医生建议患者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复诊记录科别:中医科2017-8-27,9:00患者口臭、口渴、吐酸水、脘部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手脚热和便秘等症状也有所改善。
医生继续保持原来的治疗方案,建议患者继续注意饮食和生活惯,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
中医诊断:肝胃不和,气滞血瘀,阴虚火旺。
治疗方案:疏肝和胃,清热解毒,滋阴润燥。
处方:柴胡6克,黄芩10克,丹参10克,白芍15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生地黄20克,黄连6克,甘草6克。
医生建议患者继续注意饮食和生活惯,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
初诊记录:患者于1月前睡眠中突然出现心悸不止、胸闷气短,发作持续2小时,自行缓解,后不敢入睡。
当地乡医予以“丹参滴丸”,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且在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加重。
现症表现为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稍白,形寒肢冷。
望闻切诊发现患者形体壮实,精神一般,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心电图示心率120次/分。
综合辩证分析,患者平素心虚胆怯,畏寒肢冷,此次发作在夜晚睡眠中,阳气虚衰,心阳不振,心神失养所致。
中医诊断为心悸、心阳不振,西医诊断为心律失常、心动过速。
治法为温补心阳、安神定悸,处方为桂枝20克、炙甘草10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丹参20克、党参10克、麦冬20克、五味子15克、黄芪30克、淡附片10克(先煎)、茯苓40克、白术20克。
中医门诊病历
中医门诊病历
患者姓名:王某某,性别:男,年龄:48岁,职业:司机
主诉:胸闷、气短1周。
病史:患者于1周前突然出现胸闷、气短症状,无明显诱因,前往普通门诊就诊,予以支气管扩张药物治疗后症状未缓解。
患者无其他显著疾病史。
体格检查: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率97次/分,有轻度心律不齐,无明显黄疸,肝脾未触及,四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心房颤动,肺功能检查显示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动脉血气分析示三项指标低于正常范围,B超心脏显示左房增大,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升高。
中医辩证:结合患者的主诉及临床表现,为“气滞血瘀型心力衰竭”。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通络利水。
处方:当归血竭汤加味。
医嘱:饮食清淡、避免过度劳累,遵医嘱规律服药。
约定复查时间。
注意事项:对症治疗,慎用利尿剂,以免加重患者负担。
中医门诊病历处方书写制度
中医门诊病历处方书写制度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中医药的认可,中医门诊的病历处方书写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书写规范不仅可以确保病历和处方的准确性和可读性,还能提高医生之间的交流效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就医质量。
因此,完善中医门诊病历处方书写制度成为了当今中医行业的重要任务。
一、病历书写规范1. 患者信息:在病历的首部应详细填写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以便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2. 病史:应详细记录患者的主诉、既往史、家族史、过敏史等重要病史信息。
对于复诊患者,还应注明之前治疗的方案和效果,以便医生进行追踪治疗。
3. 病情描述:医生需要详细描述患者的病情,包括疾病的起因、症状表现、疼痛程度、发作频率以及伴随的其他症状等,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
4. 体格检查:必要时,医生需要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如测量体温、血压等。
对于中医,舌诊、脉诊等传统诊断方法也需要注明,这些信息可以为医生判断病情提供重要依据。
5. 诊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格检查结果,给出明确的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通常包括病名、证型和辨证依据等,这些信息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二、处方书写规范1. 处方格式:中医处方通常包括药名、剂量、用法和用量等。
良好的处方书写应使用统一的格式,例如“药名 + 剂量 + 用法 + 用量”,并在适当位置注明中药的煎服方法。
2. 药名书写:医生需要将每种中药的名称书写清楚,包括中药的学名和通用名,并注意避免生僻字或易混淆字的使用,以确保患者和药房工作人员的准确理解。
3. 剂量计算:在书写剂量时,应使用明确的计量单位,并将剂量计算准确到具体的数量,如克、毫升等。
如果有多种中药组合使用,应清楚列出每种中药的剂量和总剂量。
4. 用法用量:医生需要准确描述中药的用法和用量,如煎服、口服、外用等,同时注明每日用量的频次和具体数量。
对于复杂的用法,应附上相关说明。
5. 注意事项:医生应在处方上注明患者的禁忌及注意事项,如不宜同时使用的药物、饮食要求、运动建议等,以避免患者不当使用或产生副作用。
中医门诊病历模板_共10篇 .doc
★中医门诊病历模板_共10篇范文一:中医院门诊病历模板中医院骨科门诊病历模板颈椎病主诉:颈部痛不适伴右上肢疼痛麻木3天。
病史:患者3天前无明显外伤出现颈部痛不适伴右上肢疼痛麻木,无其他肢体麻木、走路乏力,语言清晰。
休息后未见明显缓解,自服活血止痛药物疼痛稍缓解。
饮食睡眠可,二便调。
舌象:舌淡暗、苔薄白脉象:脉弦。
查体:颈部活动受限活动度可,颈项肌紧张,左右双侧压痛,右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右侧压颈试验(Spurling试验)阳性,右前臂、虎口区、手指痛觉减弱,左右上肢肌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辅助检查:颈椎MRI提示:C67椎间盘突出。
诊断:中医诊断:痹症(气滞血瘀)西医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处理:(处方引用)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诉:腰痛伴左下肢痹痛8天。
病史:患者8天前无明显外伤出现腰部痛不适伴左下肢痹痛、麻木,无走路不稳、乏力,语言清晰。
休息后未见明显缓解,自服活血止痛药物疼痛稍缓解。
饮食睡眠可,二便调。
舌象:舌淡、苔薄白脉象:脉弦细。
查体:腰椎活动受限活动度可,双侧腰骶部压痛,下腰部压痛、叩击痛,伴左下肢放射痛左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双4字试验阴性,左小腿及足部皮肤痛觉减退,左踇趾背伸肌力减弱病理征阴性。
辅助检查:腰椎MRI提示:L45椎间盘突出。
诊断:中医诊断:痹症(肝肾亏虚)西医诊断:腰椎间盘出症处理:(处方引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主诉:右髋关节疼痛、跛行、活动受限1月。
病史:患者1月前无明显外伤出现右髋关节疼痛、跛行,无小腿以下痹痛,无走路不稳、乏力。
休息后未见明显缓解,饮食睡眠可,二便调。
长期酗酒病史。
舌象:舌暗、苔薄白脉象:脉弦细。
查体:跛行,右髋部压痛,右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内旋及外展受限明显,内收肌压痛,4字试验阳性。
辅助检查:骨盘X光提示:右股骨头坏死。
诊断:中医诊断:骨痹骨蚀(肝肾亏虚)西医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处理:(处方引用)膝关节疾病主诉:左膝关节疼痛、肿胀7天。
病史:患者7月前无明显外伤出现左侧膝关节疼痛、跛行,上下楼梯疼痛加重,无小腿以下痹痛。
中医门诊病历模板
范例一主诉:咳嗽3天。
病史:患者3天前淋雨后,渐咳嗽,恶寒,头重,口淡不欲食,大便不爽,小便调。
舌淡红苔白腻,脉浮紧。
诊断:咳嗽(风寒夹湿)治则:疏风散寒化湿止咳方:杏苏散加减药:苏叶10 防风10 杏仁10 桔梗10 藿香10 苍术10 厚朴10 甘草10大火3碗水煎15分钟分3次温服范例二姓名王福周性别男年龄43岁1991-1-3 上腹部隐痛1年,伴头昏、黑便1次。
患者自去年初发现上腹部无规律性隐痛,无暧气、泛酸,无恶心、呕吐,腹痛与饮食无明显关系。
半年后腹痛逐渐加重,且转有规律性,常在饭后2~3小时发生,不放射,偶有暧气、泛酸。
腹部喜暖喜按,得食则安,每次持续约15~20分钟,服制酸剂后症状缓解。
今晨突感神疲乏力,头晕,四肢不温,心悸汗出,解黑色糊状大便约150g,即来院求诊。
脉细数,舌质偏淡,舌苔薄白。
体检神志清楚,血压18/11kPa(135/82mmHg),心,肺无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肋下1cm,脾未触及,无压痛。
检验血红蛋白88g/L,粪隐血试验+++。
辨证分析患者腹痛病史年余,喜暖喜按,得食则安,目前神疲乏力,心悸汗出,四肢不温,脉细数,舌质偏淡,舌苔薄白。
素有脾胃虚寒,病久脉络受损,气病及血,阳络伤则血上溢,阴络伤则血下溢,上下交损,营血亏耗,则头晕目眩,心悸汗出。
处理:1.测血压、脉搏1/4h2.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原则,先拟化瘀通络,活血止血:①云南白药0.5 qid 白芨粉6g bid② 3.5%葡萄糖盐水500ml静脉滴入,立即③ 10%葡萄糖液500ml+雷尼替丁0.15g,静脉滴入安络血注射液10mg肌注,bid4.待床入院初步诊断1. 胃脘痛(脾胃虚寒,瘀血阻络)眩晕(气血两亏)2.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失血性贫血范例三陈××男,14岁。
某日放牧中,突然发热恶寒、呕吐、头痛欲裂,项背强急、身体疼痛。
经小儿科治疗2~3日,症状反剧,乃转内科,二日内昏厥数次,以至大渴引饮、谵言妄语、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
中医门诊病历书写模板
一、疾病名称:胃痛科室医生姓名:杨建新初诊记录姓名:陈××性别:男年龄:35岁科别:中医科2017-8-23,9:00 问诊主诉:胃脘部疼痛,反复性发作15年,复发4天,加重1天。
现病史:患者15年前因工作紧张、饮食无规律致胃脘部疼痛,经服中药后病情缓解,以后经常反复发作。
2015年8月在某医院做纤维胃镜检查,示“胃窦部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刻下症:此次患者于4天前,因工作不顺心、饮酒过多而再次复发,自服“止痛药”无效。
现患者胃脘部灼痛,纳差,胁胀,情绪不宁,伴吞酸、嘈杂、呃逆。
大便偏干,小便正常。
望闻切诊形体壮实,精神一般。
舌边红苔薄白,脉弦细。
胃脘部触痛。
辅助检查:血常规:RBC4.5×1012/L WBC2.98×1010/L辩证分析:既往有胃脘痛病史,此次因情志不适、饮酒过多,化为火热而侵及肝胃,肝胃不和而致上述诸症。
诊断:中医诊断:胃脘痛肝胃不和西医诊断:1、急性胃炎2、胃溃疡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处方:白芍30克柴胡6克法半夏10克川芎12克香附10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郁金12克吴茱萸4克黄连6克甘草6克3剂,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医嘱:建议做上消化道造影或电子胃镜检查。
进软食,忌辛辣刺激之品,禁酒,戒怒。
医师:杨××复诊记录科别:中医科2017-8-27,9:00问诊主诉:病史同前。
现病史:患者服上述中药3剂后,自觉胃脘部灼痛减轻,胁胀缓解,吞酸好转,但仍呃逆。
二便正常。
望闻切诊形体壮实,精神一般。
舌边红苔薄白,脉弦细。
胃脘部触痛不明显。
辅助检查:同前。
辩证分析:上方服用有效,症状好转。
但呃逆仍在,前方应加上降逆止呃药物生姜。
诊断:同前。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降逆止呃。
处方:白芍30克柴胡6克法半夏10克川芎12克香附10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郁金12克吴茱萸4克黄连6克甘草6克生姜7片3剂,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门诊病历及处方书写规范1
? 3.按时间顺序粘贴您所接受的各项检查报告(结果)单,以便妥善 保存,切勿涂改、 损毁、遗失。
? 4.您就诊时,有权决定是否接受医师推荐或要求的特殊检查(治疗) 项目。如接受 特殊检查(治疗)或门(急)手术,请您在知情同意书上 亲自签字或指定代理人签字, 由指定代理人签字的,请在门(急)诊病 历相应位置书面注明所指定的代理人并授权 委托;如拒绝接受医师推荐 的项目,请您在病历及知情同意书中表明拒绝意见并签名。
职业:
门诊病历格式(初诊记录):
? 诊断:
?
中医诊断:(疾病诊断)
?
(证候诊断)
?
西医诊断:
? 治疗:
? (1) 中医论治:记录治法方药、方药、用法等。
? (2) 西医治疗:记录具体用药、剂量、用法等。
门诊病历格式(初诊记录):
? (3) 进一步的检查项目。 ? (4)饮食起居宜忌、随诊要求、注意事
? 5. 在就诊过程中,对医师采取的检查、治疗意见,如有疑问,请马 上与医师联系。在 取药后,应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如有疑问,请及时 向药剂师或医师咨询。
? 6. 请您遵照医嘱治疗,病情如有变化应及时携带本病历到医疗机构 就诊。请不要同时 使用多本病历,以保证病历记载内容连续性。
?
病历内容
? 就诊医院: 就诊科室:
? 就诊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 主诉:
? 现病史:
? 既往史:
? 体检:
? 辅助检查结果:
? 初步诊断:
? 治疗意见:
? 医师签名:
医师签名
(一)门急诊病历重点要求 1、一般项目 2、病史采集 3、体格检查 4、辅助检查
门诊病历格式(初诊记录):
?
年 月 日 科别:
中医门诊病历范文
中医门诊病历范文
《中医门诊病历范文》
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35岁就诊日期:2022年3月15日
主诉:头痛、头晕、失眠半年。
现病史:患者自半年前开始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颈椎病,经过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但近期症状复发,头痛、头晕明显加重,失眠加重。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手术史。
个人史:平素体健,饮食良好,精神状态一般。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疾病史。
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面色稍黄,精神状态欠佳,头部无外伤,颈椎活动受限,颅神经查体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颈椎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C5/C6椎间盘退变。
辨证分析:患者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多由颈椎病引起,情绪不稳、睡眠不好也是病因之一。
诊断:颈椎病、失眠。
治疗方案:中医治疗取穴针刺治疗;中药调理颈椎、安神、促进睡眠。
处方:夜交藤15克,天麻10克,黄连30克,钩藤10克,连翘10克,乌梅10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阿胶15克,甘地10克。
水煎服,一天一剂。
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方案表示满意,签字同意接受治疗。
医生签名:XXX 日期:2022年3月15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急)诊初诊病历书写模板(仅供参考)
主诉:
病史:(现病史、有意义的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等);(体现中医四诊情况)
体查:(阳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
辅查:
初步诊断:(中西医诊断)
处理意见:(中西医治疗)
医师签名:
注:根据2010年版《中医病历书写规范》及“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要求:①中医门诊病历中须体现中医四诊内容;②主病或主症须采用中医药治疗方法(处理意见中须写出具体方、药);③理法方药须一致;④中成药须辨证使用。
门(急)诊复诊病历书写模板(仅供参考)
主诉:
病史:(上次诊治后的情况;上次建议检查的结果);(体现中医四诊情况)体查:(记录原来阳性体征变化和新的阳性体征及必要的阴性体征)
辅查:
诊断:(中西医诊断)
处理意见:(中西医治疗)
医师签名:
注:根据2010年版《中医病历书写规范》及“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要求:①中医门诊病历中须体现中医四诊内容;②主病或主症须采用中医药治疗方法(处理意见中须写出具体方、药);③理法方药须一致;④中成药须辨证使用。
示例三:
中医专家门诊病历书写模板(仅供参考)
主诉:
病史:(体现中医四诊情况)
诊断:
治则:
方:
药:
医师签名:
注:根据2010年版《中医病历书写规范》及“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要求:①中医门诊病历中须体现中医四诊内容;②主病或主症须采用中医药治疗方法(处理意见中须写出具体方、药);③理法方药须一致;④中成药须辨证使用。